易中天的品三国为什么跟正史记载的差别真么大呢?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1收藏

易中天的品三国为什么跟正史记载的差别真么大呢?,第1张

这是有几个层面的问题:

1、第一个层面:品三国是电视节目,要照顾到大多数人的接受水平和收视率(尤其是要吸引眼球,事实上易中天做到了),所以是一种建立在正史基础上的“戏说三国”。

2、第二个层面:正史之间也有差别,就以最简单的建兴九年四出祁山上邽之役,《三国志》说诸葛亮大胜,《晋书》说司马懿大胜。你认为谁说的对?

3、第三个层面:即使正史记载相同,而后代史家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同一个问题,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就是钱穆先生等史家认为应该批判的一种倾向,即从观点出发找证据,因为我国史书汗牛充栋,总是能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只言片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如现代对于诸葛亮是否应该北伐、是否是权臣的评价就呈现出两极分化(易中天就对诸葛亮作出了许多武断的否定性判断并为现在一些对三国史一知半解的人所相信、引用)。

易中天“说错了” ——“王修”还是“王脩”? 不过最让人感动的还是王修的故事。王修原本是袁谭的人。袁谭被杀后,王修号啕大哭去找曹操,请曹操批准他为袁谭收尸。曹操故意不答应。王修说:“受袁氏厚恩,若得收敛谭尸,然后就戮,无所恨。”结果曹操“嘉其义,听之”,而安葬了袁谭以后的王修也成为曹操重要的谋臣,《三国志》还为他立了传。——《品三国(上)》第一百零八页 在读上面这段话时,我脑海之中冒出了无数的问号:易中天先生所说的这个“王修”何许人也?我怎么没有在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看见过这个名字吗?难道是因为我读《三国志》时一目十行吗?依据易中天先生所说的内容,我认为这个“王修”应该是“王脩”。陈寿所著的的《三国志》之中的那个“王脩”有一段经历与易中天所说的那个“王修”十分相似。“王脩”还是“王修”?我们要问一个问题:究竟是“王修”还是“王脩”呢? 为了更好的进行比较,我们不妨先看看据《三国志·王脩传》记载:王脩字叔治,是北海营救人。七岁时,王脩的母亲去世。王脩的母亲在社日(即祭祀土地神的日子)里去。第二年邻居祭祀土地神的时候,王脩感慨怀念已离人间的母亲。邻居听闻这件事后,为此停止祭祀土地神。二十岁时,王脩在南阳交际学习,在张奉家里居住。张奉全家染得疾病,没有向他们表示帮助的人。王脩自己隐瞒实情,怜悯他们。张凤一家全部康复以后,王脩才离开。初平年间,北海的孔融招用王脩做主簿,管理高密地区。高密地区的孙氏人家向来豪强狭义,其门客多次触犯法律。有抢劫的人逃到孙氏家里,官府不能逮住罪犯。王脩派吏民围住孙氏家,孙氏抗拒守卫,吏民害怕不敢靠近。王脩向吏民下强行令:若有不进攻的人,与他们同罪!孙氏害怕,才放出贼人。从这件事以后,高密的地方豪强都向官府屈服。 举荐孝廉,王脩谦让于邴原,孔融不听取他的建议。当时天下大乱,事情不能顺序的完成,过了不久,郡中有造反的人。王脩听闻孔融有难,急匆匆的连夜去找孔融。贼人刚刚造反,孔融对身旁的人说:“能冒险前来的,只有王脩一人罢了!”孔融刚刚说完,王脩就赶到了。为此,王脩暂任功曹。当时胶东地区多有贼人盗寇,又调王脩任胶东令。胶东人公沙卢宗强,擅自造设营寨、沟道,不肯答应调遣。王脩独自带领几个骑兵径直进入敌人的营门之内,斩杀卢氏兄弟,公沙氏惊慌没有人敢于行动。王脩安抚慰问剩下之人,从此盗寇有所减少。孔融每次遇到难事,王脩即使呆在家里休息,也都会赶去帮助孔融。孔融依赖王脩来免除灾祸。 袁谭在青州,征召王脩做治中从事,别驾刘献多次诋毁王脩。后来刘献因为这件事理应判处死刑,王脩处理这件事,刘献才得以幸免于难。当时的人多因为这件事更加看好王脩。袁绍又任命王脩做即墨令。袁谭高兴地说:“成就我军的人就是王脩你呀!”袁谭失败,刘询在起兵漯阴,诸多城池里的人都响应。袁谭叹息道:“现在全州都背叛我,难道是因为我品德低下吗?”王脩说:“东莱太守管统虽然在海表,但是这个人一定不会背叛你。他一定会来的。”过了十几天,管统果然背弃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赶来投赴袁谭,其妻子和孩子被贼人所杀,袁谭调换管统做乐安太守。 袁谭再次想进攻袁尚,王脩说:“兄弟互相残杀,这是失败的道理呀!”袁谭内心十分不高兴,但是他知道王脩是忠心于他的。袁谭又问王脩:“为什么这样说呢?”王脩回答说:“兄弟就好似左膀右臂。兄弟相斗就好像人们打斗而失去右手,却说:‘我一定能胜利’,这样可以吗?背弃自己的兄弟,不互相关爱,还能与天下中的人谁可以相亲呢?那是势必小人的做法,想用争斗来换取一朝的利益,希望明君(即袁谭)不要听信谗言呀!如果我们斩杀几个小人臣子,再与袁尚和睦相处,征讨四方,便可以纵横天下。”袁谭不听王脩的劝说,与袁尚互相攻击,向曹操求救。曹操攻破冀州以后,袁谭再次反叛曹操。于是,曹操率领军队在南皮攻击袁谭。王脩在安乐运输粮草,听闻袁谭急促之事,带领十几个人前往去找袁谭。 王脩到达高密时,听闻袁谭已死的消息,下马号啕大哭道:“无君要到哪里去啊?”于是,王脩去找曹操,希望能够安葬袁谭。曹操明白王修的意思,只是没有说话。王脩再说:“我受袁氏的厚恩,如果能让我收敛袁谭的尸骨,接着就是自杀,我也不会后悔。”曹操嘉奖王脩的义举,接受王脩的请求。 在下面的内容之中,我就会给出答复。上面这些是《三国志·王脩传》中的一部分译文。我认为:两者(即“王修”、“王脩”)虽然现代解释相同,但是后者(即“王脩”)要远远好于前者(即“王修”)。 理由以下几点。第一点。译文最后一段(我自己将其分为一段,是为了更好的说明问题。)的内容与易中天先生在所说几乎一模一样。大家不相信,可以比较阅读。这一点可以从侧面证明两者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二点。“修”等于“脩”。这两字都念xiu,并且都读一声。若要证明这一点的真实性,大家可以去查一查《现代汉语词典》。在《现代汉语词典》上,有明确说明:脩,同“修”。 第三点。时代不同。《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可能看到简体字。汉字化繁为简时间不是很长。我们与陈寿处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时代之中,“修”和“脩”不能同日而语。第四点。“脩”还有用。在《现代汉语词典》之中,“修”和“脩”都有说明,这告诉我们:这两字依然在被我们所使用。 第五点“修”字简单。我个人认为易中天先生在编辑演讲稿时,是因为“修”容易编辑而输入了此字。“修”和“脩”这两字现在确实是“相同的”,但是“脩”更有“优势”,例如可以方便人们查阅《三国志》,不容易造成误导等。两字可以通用。对于这个问题,在写与说时,最好加以说明!这样就容易让人明白。 综上我认为:“修”和“脩”是“相同的”,但还是用“王脩”这个名字好。 《三国志·王脩传》的原文: 王脩字叔治,北海营陵人也。年七岁丧母。母以社日亡,来岁邻里社,脩感念母,哀甚。邻里闻之,为之罢社。年二十,游学南阳,止张奉舍。奉举家得疾病,无相视者,脩亲隐恤之,病愈乃去。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以为以为主簿,守高密令。高密孙氏素豪侠,人客数犯法。民有相劫者,贼入孙氏,吏不能执。脩将吏民围之,孙氏拒守,吏民畏惮不敢近。脩令吏民:“敢有不攻者与同罪。”孙氏惧,乃出贼。由是豪强慑服。举孝廉,脩让邴原,融不听。时天下乱,遂不行。顷之,郡中有反者。脩闻融有难,夜往奔融。贼初发,融谓左右曰:“能冒难来,唯王脩耳!”官终而脩至。复署功曹。时胶东多贼寇,复令脩守胶东令。胶东人公沙卢宗强,自为营堑,不肯应发调。脩独将数骑径入其门,斩卢兄弟,公沙氏惊愕莫敢动。脩抚慰其余,由是寇少止。融每有难,脩虽休归在家,无不至。融常赖脩以免。 袁谭在青州,辟脩为治中从事,别驾刘献数毁短脩。后献以事当死,脩理之,得免。时人益以此多焉。袁绍又辟脩除即墨令,后复为谭别驾。绍死,谭、尚有隙。尚攻谭,谭军败,脩率吏民往救谭。谭喜曰:“成吾军者,王别驾也。”谭之败,刘询起兵漯阴,诸城皆应。谭叹息曰:“今举州背叛,岂孤之不德邪!”脩曰:“东莱太守管统虽在海表,此人不反,必来。”后十余日,统果弃其妻子来赴谭,妻子为贼所杀,谭更以统为乐安太守。谭复欲攻尚,脩谏曰:“兄弟还相攻击,是败亡之道也。”谭不悦,然知其忠节。后又问脩:“计安出”脩曰:“夫兄弟者,左右手也。譬人将斗而断其右手,而曰‘我必胜’,若是者可乎夫弃兄弟而不亲,天下其谁亲之!属有谗人,固将交斗其间,以求一朝之利,愿明使君塞耳勿听也。若斩佞臣数人,复相亲睦,以御四方,可以横行天下。”谭不听,遂与尚相攻击,请救于太祖。太祖既破冀州,谭又叛。太祖遂引军攻谭于南皮。脩时运粮在乐安,闻谭急,将所领兵及诸从事数十人往赴谭。至高密,闻谭死,下马号哭曰:“无君焉归”遂诣太祖,乞收葬谭尸。太祖欲观脩意,默然不应。脩复曰:“受袁氏厚恩,若得收敛谭尸,然后就戮,无所恨。”太祖嘉其义,听之。以脩为督军粮,还乐安。谭之破,诸城皆服,唯管统以乐安不从命。太祖命取统首,脩以统亡国之忠臣,因解其缚,使诣太祖。太祖悦而赦之。袁氏政宽,在职势者多畜聚。太祖破邺,籍没审配等家财物赀以万数。及破南皮,阅修家,谷不满十斛,有书数百卷。太祖叹曰:“士不妄有名。”乃礼辟为司空掾,行司金中郎将,迁魏郡太守。为治,抑强扶弱,明赏罚,百姓称之。魏国既建,为大司农郎中令。太祖议行肉刑,脩以为时未可行,太祖采其议。徙为奉常。其后严才反,与其徒属数十人攻掖门。脩闻变,召车马。 未至,便将官属步至宫门。太祖在铜爵台望见之,曰:“彼来者必王叔治也。”相国钟繇谓脩:“旧,京城有变,九卿各居其府。”脩曰:“食其禄,焉避其难居府虽旧,非赴难之义。”顷之,病卒官。子忠,官至东莱太守、散骑常侍。初,脩识高柔于弱冠,异王基于幼童,终皆远至,世称其知人。

这个梗出自易中天品三国中,曹操去找汝南许劭评论自己是怎么样的人时候出现的画面。出现在第三集。汝南许劭评价曹操是一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曹操自己也很满意。因为易中天老师讲到此处时绘声绘色,被截图做成了系列表情包。

也应为这个地方以及语言有点喜感被广大网友恶搞,其中“我就是要出狂战斧”这句话就是被PS进去的。本来原话是“我就是要当个贼”。

扩展资料

易中天现实生活为人:

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评:

易中天是一个十分聪明,很有理想的人,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在出的十六卷文集,就是他取得成就的最好证明。在我国当代,能出十册以上文集的学者并不是太多。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评:

易中天先生十六卷的文集出版,我觉得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情。易先生的著作我看过一些,我觉得很有特色。

易中天可以把自己对事情的观察、自己的心得和读者交流。虽然他的独立见解和他的表达方式都是引起很多争论,但是把他的成果全集出版,参与为了建设现代国家所需要的文化建设,参与这个讨论,参与这个大的建设项目,我觉得大家都会从中得益。

哲学教授邓晓芒评:

邓晓芒接受采访表示,对于易中天正在“从大学教授向知识分子转型”的说法,他不觉得易中天算是“公共知识分子”,因为他并没有去做什么“为民请命”之类的事情。

他只是在普及一些常识而已。“对于公共知识分子,我的理解有所不同。其实我们两人都不算是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公共知识分子是向社会仗义执言,大声疾呼,易中天不是这样,我也不是。”

易中天_

浅析文献纪录片的价值性及其体现方式

底层平民生存状态的艺术呈现——贾樟柯**作品研究

摘要:文献纪录片作为一种体现文化价值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

表现手段,由于其制作手段和取材的陈旧,使得很多及其具有历史文

献价值的纪录片并没有被观众接受。文献纪录片如果想走近电视主流

群体,就必须在受众观赏的融合性上多下功夫,探讨出更加贴切现在

社会的表达手段。

关键词:文献纪录片;受众观赏;表达手段

纪录片作为一种文化标识逐渐成为一种影像语言性的文化产

品,这其中包括对自然生态、地域文化、社会事件、民族特色等

多方面的纪录,而文献纪录片则是这其中最严谨最能反应历史性

的一种纪录片,也因其对文献史料要求的真实性谨慎性,使得大

部分文献纪录片的叙述方式看起来死板而教条,在观众的接受过

程中,这种死板教条的印象有时甚至让降低了观众对于文献纪录

片的兴趣,从而降低了史料价值的珍贵性。

文献纪录片作为一种从**纪录片过渡到电视纪录片,又

逐渐分离出的一种纪录片类型,文献纪录片不仅传承了纪录的作

用,更重要的是展现了珍贵文献的价值性,所以传统意义上的文

献纪录片都是现有影像资料、文本资料、当事人口述等方式对事

件进行全方位的纪录、演绎和剖析,从而达到纪录历史、反应历

史、还原历史的目的。

所有纪录片都具有文献价值,但并不是所有纪录片都是文

献纪录片——文献纪录片必须有文献,即影像、、档案等资

料,而不是泛泛的文献价值。文献纪录片是在大量占有文献资料

的基础上制作完成的,文献价值是其最基本的价值。法国《**

辞典》这样定义纪录片:“具有文献资料性质的、以文献资料为

基础制作的影片。”这种广义的文献纪录片概念赋予了所有纪录

影像以文献价值。

中国承袭了苏联的纪录片观念,习惯上将“汇编性”纪录

片称为“文献片”,即利用以往拍摄的具有文献价值的影像资料

辅以新近拍摄的素材进行再创作性编辑。这种狭义的“文献纪录

片”历来为中国纪录片创作所重视。

以上两种定义或过于宽泛,以至于忽略了文献纪录片的特

质;或过于狭窄,不能全面涵盖当今文献纪录片发展的新态势,

因此有必要从新的角度进行理解。一方面,随着历史的发展,纪

录片已逐渐包罗各种题材样式,构成了以“非虚构”为根本属性

的影像集合,是与故事片并列的片种;另一方面,文献纪录片不

再局限于对历史资料的简单汇编,口述、扮演、情景重现、动画

等手段都可以表现具有文献价值的内容。而这种文献的组合是

“作者的主观意图要靠调动材料自身的意义和组合后的含义来完

成,在对事实的描述上求细、求近,在思想和感情的抒发上,保

持客观冷静的态度,尽量隐藏作者的主观叙述。”①

虽然表现形式有所丰富,但是文献纪录片的最基本最突出的

特色还是其历史性,文献性,所以形式只能服务于类型,而所拍

摄的内容的必须绝对真实,这样才能进一步体现其历史性

与文献性,在形式有所变化的情况下,让观众没有产生虚假

的感觉,形成对历史的现实化注解和对现实的历史性纪录的有机

结合。所以文献纪录片应该是,“文献纪录片”当指那些具有重

大留存价值的、实现了对历史的现实化注解或对现实的历史性记

录的非虚构影视作品。

从社会文化角度看,文献纪录片具有珍贵的历史资料价值,

是民族和国家的影像档案。纪录片的核心价值在于“纪录”,文

献纪录片的核心要素是它的“文献性”,“文献”二字正是对纪

录片“纪录”功能最有力的注解。百年来虽然有多种理论观点、

众多学术流派和不同创作倾向,但是纪录片以“纪录”作为主要

功能这一点始终未变。无论对人类历史发展而言,还是对电视这

种传播媒介来说,文献纪录片都具有永恒的意义。

文献纪录片是民族和国家的一部历史影像档案。文献纪录

片在记录社会历史进程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出主流意识形

态的特质,因此,在观看一些珍贵影像资料的同时,我们也可触

摸到社会思想趋势和时代文化思潮,其价值的凸显是“以民族的

根本利益为基础,以现代化的发展为参照,重新审视本民族的文

化,在对民族文化的反思和批判中发掘其优秀的内核和传统,在

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之间架高沟通的桥梁”②,所以说,文献纪

录片同时具有社会思想认知价值。

电视文化角度看,文献纪录片的审美价值提升了电视节目的

文化品位,从而有助于改善电视内容生产格局。文献纪录片具有

较高的品位和审美价值,具体表现在:第一,视野更开阔。文献

纪录片往往采取宏大叙事策略,从国家、民族、时代的高度把握

主题,风格上追求大气磅礴、恢宏豪迈;第二,时空开合大。历

史题材的文献纪录片作品,一般都具有大的时间和空间跨越;而

反映当代的文献纪录片,也常常注意把当下的一些价值取向放到

历史的坐标中去考量;其三,思想有深度。好的文献纪录片往往

具有思想的魅力,可以启迪智慧,让人在历史中重新认识现实。

在电视节目日趋娱乐化的今天,《大国崛起》、《新丝绸之

路》等文献纪录片的播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观众对当今电视媒

体的认知和评价,提升了电视节目的文化品位,改变了电视被娱

乐之风裹挟的生态格局,为电视媒体自身的良性循环和未来发展

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重塑了电视文化的尊严。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

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

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

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纪录片通常最终都是要求达到

对人的刻画,即也应当注意细节对人,对周围环境的刻画描写。

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

主题。“不管是哪一类纪录片,他的成功与否最后都取决于对细

节的拥有量和对细节的处理”③,文献纪录片是一种精神产品,

又是综合艺术的结晶,与**、戏剧、小说一样,同属文艺作品

的范畴,要遵循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但是,它又不同于文艺作

品,要遵循纪录片创作的特殊规律。一部优秀的电视纪录片,离

不开借鉴和利用文艺创作的一些基本手段,细节描写就是电视纪

录片创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

中国近20年的文献纪录片题材从政治宣传走向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从宏大叙事、空洞说教走向个人视角、细节叙事无疑

是一个巨大进步,不断在各种历史记录当中寻找被记录对象的细

节,重视对文献的挖掘,从那些从来没有面世过的资料里找寻和

收集,形成一种“揭秘”的效果。观众在被那些从未知晓的信息

所吸引的时候,不自觉地就接受了渗透于其中的观念。并对这些

细节加以整理,表现,这既是纪录观念的变化,也是技术的改

进。

中国大部分的文献纪录片选材近似,或聚焦重大题材,揭秘

历史真相,或呈现领袖人物的心路历程,普通百姓在时代变迁中

的生存状态,或通过对历史的全盘审视,解读今天的社会。但不

同的是西方文献纪录片从1980年以后发生了重大变化,即政府或

主流意识形态集团出资拍摄的宣传片大量缩减,以历史人物、历

史事件为主的商业片成为主流,突出故事性与市场价值;同时坚

持主流价值观。中国文献纪录片先前单一关注政治领域而忽视文

化领域是明显的。我们从过去一系列的片子中可以看出记录的重

心放在无产阶级领袖这一群体身上,而对文化精英缺乏关注。

中国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名垂千古的历史人物,不计其数

浅析文献纪录片的价值性及其体现方式

张洁琼 (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 江苏南京 210046)

影视与传媒

大 众 文 艺

174

摘要:在电视节目泛滥的今天,综艺娱乐类节目几乎成了大哥

大,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收视市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观众更需要看

到一些新的节目形式和新鲜血液的出现。

2011年1月,湖南卫视重力推出解读姓氏文化的电视节目《非常

靠谱》,节目形式新颖,风格幽默娱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

注。但是作为一档新生的节目,《非常靠谱》也尚有许多需要改进的

地方。

本文主要分析讨论《非常靠谱》独具一格的特点以及急需改进

的缺陷,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非常靠谱;电视节目;文化;娱乐

2011年伊始,综艺大台湖南卫视就发布声明,表示今年湖南

卫视将有几档新的节目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并强调今年湖南卫

视的主题将不再是单纯的娱乐。在其热力推出的《非常靠谱》、

《好奇大调查》、《给力星期天》、《喜剧之王》这几档节目

中,以解读姓氏文化为节目内容的《非常靠谱》节目受到了广泛

的关注。

一、《非常靠谱》节目介绍

《非常靠谱》于2011年1月3日开播,由湖南卫视资深主持人

汪涵挑大梁,每期节目中都会请到几位对姓氏文化颇有研究的专

家学者到场组成“摆谱团”,对每一姓氏背后的故事展开挖掘,

每期到场的观众中有80%都是那一期姓氏的同族。迄今为止,一

共做过7期节目,分别是刘姓专场、姜姓专场、欧姓专场、许姓

专场、伍姓专场以及开春特别企划节目和十二生肖姓氏专场。

《非常靠谱》旨在解读中华民族的姓氏文化,以姓氏为包

装,晒百家姓里的人杰、绝活、故事等,晒祖宗、晒历史、晒文

化,让观众在了解这些姓氏历史的同时找到共鸣,为自己的姓氏

而骄傲。

该节目制作人徐晴表示:当下电视荧屏上的文化类节目大多

与解读历史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族、姓氏解读还属冷门。

电视观众看解读历史的文化类节目只能倾听、借鉴;但《非常靠

谱》可以参与。

2011年2月28日做完十二生肖姓氏专场后,《非常靠谱》一

直处于停播状态,5月10日湖南卫视发表声明,《非常靠谱》将

于5月16日正式回归。

二、《非常靠谱》如何“靠谱”

从契合当今社会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这一点上来说,

《非常靠谱》的出现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中国人历来讲究认祖

归宗,血脉相承,而姓氏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现象,通常成

为了血缘之间隐形的纽带。另外,《非常靠谱》节目名称中这个

“谱”字指的是家谱、族谱。家谱和族谱也是中国文化特有的符

号,其承载的意义非同一般。

另一方面,从节目形式本身来说,也有许多的创新之处。

1文化性和娱乐性的结合

当今社会是一个浮躁的多元化社会,传统文化式微、流行

文化喧嚣。《百家姓》、《三字经》、《论语》、《道德经》、

《庄子》这些国学中的经典固然大家耳熟能详,但是真正能阅读

并理解的人是越来越少。反之,流行元素却铺天盖地,这是一个

把文化弄丢了的时代。

纵观各个电视台的节目,关于中国文化方面的节目实在是太

少了,还不及娱乐节目的一半,能去收看这些文化类节目的观众

更是屈指可数。《百家讲坛》应该算是为数不多的比较成功过的

案例之一。但是《百家讲坛》作为一档高端的文化历史节目,最

开始的时候也是走的高端路线,请来一些学者专家做讲座,收视

率甚微;直至出现了刘心武、易中天、纪连海等等这些人之后,

《百家讲坛》才随之火了起来。火的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些人会

讲历史会讲故事,娓娓道来,十分传神。

从《百家讲坛》的案例可以看出,板起一副面孔以一副老

学究的姿态来讲历史讲文化已经过时了,人们需要了解历史,但

是不代表历史就是枯燥的说教,换一种轻松的方式讲述效果会更

好。

《非常靠谱》就非常注意文化性和娱乐性的融合。主持人汪

涵和摆谱团的专家们在讲述姓氏文化的历史时经常会调侃,也会

通过一些flash的小短片对姓氏历史上的名人做简短的介绍,增

进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寓教于乐,让观众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

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比单纯的讲述更能加深观众的印象。

2主持人与摆谱团的智慧

《非常靠谱》还在策划的时候,汪涵就直谏台长,要求做该

节目的主持人,甚至连该节目的名称都出自于汪涵的创意。汪涵

自己说,台上的他幽默搞笑,私底下的他却是个非常安静的人,

平时喜欢看书、研究古玩,非常热爱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可以说,《非常靠谱》这一档节目就是为汪涵量身定做的,

也是他从娱乐节目向高端文化节目华丽转身的转折点。因此,在

最初汪涵主持这档节目的消息传出时,他就成了大家共同关注的

焦点。观众都在猜测,那个在《天天向上》中搞笑的他能控制好

这样文化类的节目吗?而节目播出之后,汪涵凭借自己的实力给

观众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节目中的他幽默而不失睿智,搞笑而

不失深沉,正是他身上散发的这种魅力,使得整个节目既有文化

气息又通俗易懂。

该节目的另外一大亮点就是由对姓氏文化颇有研究的学者

《非常靠谱》是否靠谱

崔 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生 江苏南京 210000)

的历史事件。中华民族经历过无数文明的变迁与过度,中国人民

在数千年中经历了无数的伤痛但是依然挺立不倒,这些都是中华

文明的文化给了我们巨大的力量,这样生命中的闪光点,不仅是

可以指导中国人前进的明灯,也是吸引外国友人了解中华民族的

地方。到现在为止,我们在很多历史题材的挖掘和呈现上都有所

欠缺。

中国文献纪录片近年来在艺术表现上实现了大面积突破,突

出体现在手法多元,如真实再现、电脑动画等,叙事上开始追求

故事化、悬念感,剪辑上注意蒙太奇效果。但是,就整体而言,

**语言陈旧依然是纪录片的一个普遍现象,其理论依据是纪录

片的真实性依托于纪实手法。,情景再现的表现手法符合纪录片

创作的语言系统,并不违背纪录片的本质特征,与传统纪录片比

较,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符合时下纪录片创作手法多元化的时

代特征。情景再现是符合现阶段纪录片创作特点的一种有效的手

法之一。然而,人类历史是不断向前迈进的过程,不同阶段的社

会环境、文化环境需要不同的创作理念、创作手法与之相适应,

尽管现阶段它体现出的优越性令众多题材的纪录片增色生辉,然

而它只是符合这个时期的创作热潮,如果想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则必须在不违背纪录片本质的前提下,将其丰富、发展、完善。

注释:

①时间《简论汇编性纪录片(文献纪录片)的创作》《中国广播电

视学刊》1997年第11期

②金元浦谭浩哲陆学明《中国文化概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出版第705-706页

③ 陈汉元《纪录片的类别》《电视研究》1998年04期

影视与传媒

对于易中天教授对诸葛亮的评价,有些我赞同有些不太赞同,易中天对诸葛亮评价总体上是比较客观的,唯一不足就是太专一三国志了,从易中天来品三国来看,易中天貌似只看了三国志。

以至于后来评价诸葛亮军事才能时,只用了陈寿的原话来形容,意思就是说,他赞成陈寿的话,诸葛亮在军事上有所欠缺,这其实也没有什么,为什么呢,第一,易中天也是个看书的,写书的,单从三国志来看,诸葛亮北伐太简略了看不出诸葛亮什么军事才能,能理解。第二,易中天研究历史,个人觉得评价一个人只从一本书来判断,说明在从多方面因素考虑欠缺,如果按照易中天评价诸葛亮军事才能来说,也就否定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再者也都定了历代军事家以及唐朝宋朝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肯定,人家都说诸葛亮军事厉害,况且那时候没有演义,易中天偏偏说不行,这是要反驳历史呀,这种精神还是值得赞美的。

对于诸葛亮其他方面才能就不多说,但对于军事才能毫无疑问是杰出的军事家,这是在诸葛亮介绍里面就有的,如果对于诸葛亮军事才能有怀疑,可以参考司马懿,司马懿也是著名的军事家,但是从历史来看,诸葛亮军事才能远远甩司马懿几条街,很多人说司马懿因为曹家不信任,所以不打败诸葛亮,不然自己会没命,找这种借口本身就是不成立,司马懿面对诸葛亮是屡战屡败,从种种迹象表明,司马懿是真的不如诸葛亮,也是真的怕诸葛亮,如果司马懿都算军事家,诸葛亮为什么不算呢?

很多人说,最后司马懿耗死了诸葛亮,赢得了天下,所以司马懿比诸葛亮厉害,看似很有道理,实则不符合逻辑,第一,诸葛亮是司马懿杀的吗?第二,蜀国是司马懿灭的吗?第三,统一三国是你司马懿做到的吗?这些司马懿一样也没有做到,要说司马懿做到的只是夺取了曹魏政权,顶多就算三分天下之功。

所以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对得起杰出军事家这个称号的,后人给诸葛亮的称号也是武而不是文,也是对其军事才能的肯定。

其实说易中天是从文化群宠沦落为哗众取宠是不正确的言论,迄今为止他在文化圈也占有相当的地位。虽然他一直以来的讲学方式属于比较浮夸逗趣的,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就成了哗众取宠的二流学者。

说易中天是哗众取宠,应该是由老梁说起。他在一期节目中,指出像易中天等人这样讲述历史的方式其实就是低级评书,根本不具备专业性,有点哗众取宠。所以就有人断章取义,说易中天已经被人们嘲笑,甚至在学术界是个笑话。其实这样说的人,才更像是笑话。

易中天原本是武汉大学的硕士毕业生,毕业后在学校当老师。从小就喜欢看书的他,读完书教书,在课堂上也给学生们讲他看过的书,讲他理解的故事。谁知道讲着讲着,他就讲到了《百家讲坛》呢?当时的《百家讲坛》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了,如果易中天不能起死回生,那可能要面临着停播的尴尬局面。所以找到他的导演,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打算往平静的湖里面丢一块大石头,看看到底能炸出怎样的水花。

无疑易中天的评讲方式是成功的,因为他真的拯救了《百家讲坛》。那种万人空巷的画面,也可以出现在电视机面前。他讲的《三国》,有血有肉有趣有料,哪怕是普通的小老百姓都能看懂,没有人不喜欢。而在他成名后,有人曾问过他,为什么好好的大学教授不当,要跑来电视台。易中天老师真的很真爽,他当时说的是因为想赚点外快买房子。估计他自己都没想到,自己能赚到买无数套房子的钱吧。

2005年到2012年整整7年时间,易中天老师在《百家讲坛》讲了几百个日夜,他越来越火,甚至还出了好几套书。但是不喜欢他的人也越来越多,不过大多都是圈子内的人。因为他们觉得易中天这种讲三国人物的方式,简直就是天桥底下说书的,哗众取宠,带有极端的个人主义,一点儿也不正统。与其听他讲,还不如去听评书呢。

这个时候看他不顺眼的人一个个都跳出来了,对他各种批判,甚至认为他不应该是一个合格的学者,没有学者会这样亵渎历史文化。可易中天老师根本不在意这些人,谁要是质疑他,指责他,他照单全收,但是坚决不改。逮着机会了,还能挨个怼回去。他认为原本每个人眼里就应该有不同的人物认知,他为什么不可以用全新的角度去解析历史人物呢?只要不改变原本的史实,怎么评讲不全看个人的本事?

2015年,易中天老师宣布退休,很少出现在公众面前。大家就以为他真的凉了,成为了二流学者。其实一个人的公过自然有后人来评,不论业界怎么看他,我们老百姓都是真心喜欢易中天老师,认为他讲的历史很有趣,这就够了。

当年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一经播出,就在社会上引起了一股三国热潮,在我的印象中,《百家讲坛》这个节目似乎都是因为易中天火起来的,因为在易之前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这个节目,而在易之后,才有了于丹、王立群、阎崇年、鲍鹏山等等这些学者因为《百家讲坛》被大众所熟知。

《品三国》在播出之后,社会上的反响普遍是很好的,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批评的声音,甚至攻击。不少网民、专家、学者拍案而起,争相指摘《品三国》中的一些错误瑕疵,这样的情况恐怕今天还有。

我是非常喜欢易中天先生的,当年念初中的时候就看他的书、听他的讲座了,所以我当然要为他辩护一番。

很多人批评易中天,是站在学术的角度上的,比如复旦的周振鹤教授认为历史上没有空城计,这些是很正常的事情,属于学术上的讨论,谁对谁错都无伤大雅,而且有这种争论反而是好的,老易也没有强调自己就是对的。但是也有一些人非要把问题上纲上线,说易“用心不良”、“误导大众”、“抹黑历史”等等,这就大可不必了。他是刻意犯错祸害人民了还是反智、反人类、反社会?不要动不动就把大帽子往别人的头上扣,这是一切讨论的基础,我很怀疑这些人就不是来讨论的,而是来吵架、找存在感的。

应该说易中天先生在讲历史的时候,态度是非常谨慎的,他常常引用一些史学大家的观点作为佐证,比如吕思勉、陈寅恪、田余庆、张作耀等等,一般人很难驳倒,只能学习。客观来说,易先生的学术勇气并不大,所提出的见解都很小心,而且态度也很谦虚,讲座中的第一集播出后有争议,他就重录了,“空城计”、“攻心联”等章节有争议,就删除了……这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保证了整本书绝对可以让大众放心食用。

做传播和做学术有很大的不同,传播讲的是普及和面向大众,学术讲的是专业性和开创性,应该说易先生在前者上做的最好,近些年来几乎没人能在这方面挑战他。易先生的功劳在于他用他幽默的风格把历史讲得精彩有趣、雅俗共赏,又不乏深度,让无数和我一样的小朋友、大朋友从此入了历史的坑,这是多么大的功劳啊。

易先生走的是大众路线,但是偏偏有一些人喜欢站在所谓的学术制高点上对他进行批判,这何必呢,让大家都喜欢读历史反而有错?怎么就成了“社会浮躁”、“浅思维的成功”?这未免也太高高在上了吧。

再者,易先生的观点也未必就不学术,他把学术界中很多艰深的观点和成果普及给了大众,而且他站的很高,视野很大,比如在《品三国》最后几章中,他把魏晋南北朝评价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插曲,是贵族地主阶级到庶族地主阶级中间的一个过渡,期间魏蜀吴这三个“非士族政权”与士族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较量,结果他们都失败了,于是中国从此进入了历史上唯一一个士族地主阶级统治的时代——晋朝。

如此高屋建瓴,总览全局,脉络清晰,帮助读者和观众理清了很多难以理解的历史命题,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易中天先生是有追求的。当然,这些观点也并非易中天先生所独创,是陈寅恪、田余庆这些大家的学术成果,但是易先生把这些优秀的学术成果良好地普及给了大众,看完品三国,你再去看田余庆先生的《东晋门阀制度》、陈寅恪先生的《崔浩与寇谦之》,竟然会发现自己并不是一头雾水。他至少是一个好老师,好的入门领路人……

易中天的品三国为什么跟正史记载的差别真么大呢?

这是有几个层面的问题:1、第一个层面:品三国是电视节目,要照顾到大多数人的接受水平和收视率(尤其是要吸引眼球,事实上易中天做到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