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15——晋国之范氏,中行氏,智氏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3收藏

笔记15——晋国之范氏,中行氏,智氏,第1张

范氏老祖宗是尧的后代刘姓子孙,后世有个名人就是这一枝的,他叫刘邦。

范氏又称士氏,一看还真够乱的,对吧。我还要告诉你,在周朝时,士氏祖宗是杜伯。这个人在周宣王时做王室大夫,被杀死了。他的儿子叫隰叔就逃到了晋国。做了刑部大官,那时称为“士师”,掌禁令、狱讼等。于是他的后代称“士”氏。

那这与范又有何关系呢?这个隰叔有个儿子叫士蒍,他很厉害。是晋献国心腹之臣,也是他献计诸杀了曲沃的公子、公孙,使是卿臣能掌握晋国大权。

他有个孙子叫士会,就更了不起了。他在晋襄公死后站错了对,逃到秦七年。却得到秦君重用,最后晋国使计,赵盾迎回士会。

士会因功劳多多,先是被封随,成为随的祖宗,后又被封范地,又成为范氏祖宗。所以晋国时,范,随,刘,士,杜是一家人呀。

士会是郤氏提议赵盾迎回晋国的。可惜卿族之间错综复杂,既是亲人又是仇人,让身处其间的智者都害怕不已。面对矛盾和灾难,士氏范燮告宗、祝:“凡吾宗、祝,为我祈死,先难为免”。可见晋国争斗之惨烈。

范燮死后不久,就出现卿族杀国君晋厉王(应该为公),胥氏消失的事情。可见,范燮的担心和害怕不无道理。再后来范氏联合魏氏灭了外甥栾氏一族,真是说不出、弄不懂的道理。(好像有故事,找时间查一下)

氏族越来越少,争斗就越来越激烈,防备和猜疑越来越大,因为大家都直面不设防的战争。

这里先来讲一讲马上要兄弟相残的两个氏族来源——中行氏和智氏。

在晋献公时期,有位大臣,名为荀息。他是晋有史记录的第一位国相。

当初晋献公想攻占虢国时,士为是不同意的,认为没有正当理由,不应该发生战争。而荀息却想出办法,假途灭虢。后来荀息因遵献公遗愿,立小公子为国君,而死于内乱。

他的儿子逝敖为晋大夫。此子自身平平,主要是因晋惠公打压,原因就他老子站错队。不过他却生了三个了不起的儿子。在晋文公时期得以任用。

长子荀林父 ,在晋文公对抗犬戎时,被提为“中行将”(?),别出荀氏,史称“中行桓子”,是 中行氏的始祖 。晋景公时提为中军将,抵制赵盾遗留下的势力。

次子荀骓zhui ,景公时新下军将,封程地,称为程文子,为 程氏始祖 。

幼子荀首 ,景公时中军将,封智地,史称“智庄子”,为 智氏始祖 。

从这里可从看出:在景公时期,中行氏和智氏势力大增。两家本是一家,开始还算和睦。中行氏先为执宰,荀林父死后,晋国发生“下宫之难”。再后郤氏、栾氏被灭。荀氏三族大放光彩,中行氏和范氏交好。此时智氏为中军将,执掌朝政。

到晋悼公,中行氏又上位,智氏与中行氏矛盾增加,最终反目成仇,导致中行氏和范氏被灭。

明日讲韩魏赵时再叙。

一.智氏起源

一是以采邑(古代诸侯分封给卿大夫的土地,又叫食邑)为姓。传说黄帝有二十五子,有姓名者十四个人,得姓十二个,荀姓是其中之一,发源于古代河内,后来又分为荀氏、中行氏和智氏三支。据《元和姓纂》记载:春秋时晋国大夫逝敖的儿子荀首,“食邑于智,谓之智庄子,以邑为氏二.历史兴衰

智氏世为晋大夫。由于智伯(荀首五世孙智伯,名瑶,又称智囊子,晋国四卿之一。)“怕贪而愎”的性格缺陷,在公元前 453年断送了智氏的基业,给智姓带来灭族之灾。

历史上有汉代智嗣、宋代智诚、元代智受益等。

三.迁徙与分布

春秋时,智姓郡望在晋国的天水郡、河东郡、陈留郡。据《元和姓纂》记载:“望出天水,河东、陈留”。

明代洪武年间,根据国家移民需要,部分智姓经在洪洞县的大槐树下集中,由山西迁往安徽、江淮、河北、河南和山东一带。

据查阅《世界人物辞海》网络版第一版、第四版及《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网络版第八版、第九版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山西忻州、山西省五台县、陕西大荔、山东成武、河南商水县、河南偃师、河南鲁山县及辽宁省有智氏分布。

看来,智姓在祖上一直是贵族,“世为晋大夫”,最后的辉煌是三家分晋前夕,被韩赵魏三家陷害之后遭到了灭族之难,后来又在明洪武年间被迫迁移四散,所以智姓现在比较单薄,人丁稀少。

无论如何,我终于知道了我的姓氏的来龙去脉,日后再有人问起也不至说不清楚了。

按照左传的说法,范氏与中行氏算是世代交好的家族,且两家之间还有姻亲关系,中行寅的儿子娶了范吉射的女儿。但细算起来,两家的亲善关系大体始于悼公时期。

晋悼公复霸大业完成后,晋国内部卿族分化为三个稳固的集团:一派是我们所熟知的韩赵组成的新贵联盟;第二派是范氏、中行、智氏组成的旧卿集团;第三派则是栾氏和魏氏两家因为受到排挤而抱团取暖组成的联盟。

在中行偃和士匄执政时期,三个卿族可以说是亲如一家。先是悼公十四年(560BC)智罃去世后绵上治兵的人事安排上,士匄推让中行偃为执政;晋平公四年(554BC)中行偃死后,又托孤士匄照顾自己的儿子中行吴,中行吴也因此刚进入政坛,就被安排到上军佐的职位上,地位高于魏舒和栾盈。

旧卿集团把持权柄从悼公八年到平公十年,大约有二十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团结一致,顺利地铲除了晋国最大的公族栾氏,奠定了六卿分治的局面。而这六卿之中,旧卿集团占据了半壁江山,这不免让士匄感觉很是飘飘然,于是就有“死而不朽”的骄狂情绪。

但是在士匄去世后,范献子士鞅进入六正,担任下军将,中军被韩赵两家占据。韩赵联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实力占优的旧卿集团反而处处受制。与中行吴久久不能升迁一样,士鞅也是到赵成死后才晋升到了上军佐的职位,在下军将的位置上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作为旧卿集团的首脑,中行吴不遗余力地破坏韩起的内外政策,这其中士鞅也算是推波助澜的好手,让韩起很是被动。但与中行吴不同,士鞅更大的特点是贪婪蛮横,这一点倒是很得士匄的真传。

比如士鞅在顷公五年(521BC)出使鲁国时,不顾规制让鲁国为其准备十一牢的超高规格。两年后的鲁邾纠纷,士鞅不仅从中作梗,还不失时机地向鲁国使者叔孙婼索贿,被叔孙婼好一顿羞臊。后来鲁昭公流亡国外,因为士鞅收受季孙氏的贿赂,晋国两次护送鲁昭公回国的提议都没有成行,致使鲁昭公客死他乡。

尽管与中行吴目标一致,但在手法上的差异,使得中行吴在死后仍留有美名,而士鞅则是以贪婪闻名于世。

但士鞅比中行吴要幸运的多,士鞅十一个极为长寿的政客,他在晋国政坛上足足活跃了近六十年的时间。中行吴去世后,士鞅得以升迁为上军将,此后伴随着韩起和魏舒的去世,士鞅终于于晋定公三年(509BC)登上了执政的宝座。

而正是因为与中行寅气味相投,才有了召陵之盟时的闹剧,以及中行寅主导的铸刑鼎事件,这些表现都给士鞅在当时国际上的声誉添上了浓墨重彩的颜色。在士鞅执政的几年间,晋国的内政风向完全转向了私家政治,这也是诸侯纷纷叛离晋国的一个重要诱因。

赵氏和范氏之间的冲突,在士鞅执政时期也出现了大爆发。晋定公八年(504BC)宋国乐祁访晋时与赵鞅在绵上饮酒,此事被士鞅知晓后不由分说地将乐祁扣留晋国两年多的时间,甚至当乐祁去世,士鞅又将乐祁的尸体扣留了下来,直接导致了宋国的内战和与晋国关系的疏远。

士鞅之所以要将双方的矛盾公开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早年士匄执政时曾支持卫国叛臣孙林父,孙林父失败后叛逃晋国,随之也带来了他在卫国的根据地戚邑,晋国也投桃报李,为孙林父攻取了卫国西部的六十邑,这些事情都是范氏所主导的。

尽管这些土地到韩起执政时都归还给了卫国,但是范氏在卫国周边,也就是晋国东阳地区南部深耕数十年,有很深的根基。范氏的封地栎、朝歌、百泉、柏人都在这个范围之内,恰好就与邯郸毗邻。如果能将邯郸纳入自己的阵营,就能将范氏的土地化零为整,对于范氏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样,中行氏在中行吴时期,在东阳北部——也就是今天石家庄周围——大量攻城略地,取得了肥、昔阳、中人等诸多的城池,这些土地与邯郸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赵鞅在卫国问题上的坚决态度,实际上就是想要加强赵氏在东阳地区的存在感,与范氏、中行氏争夺东阳的控制权。这些利益纠纷,再加上赵氏与两家之间的积怨,使得赵氏与范、中行氏之间的战争实难避免,战争的爆发只是迟早的问题了。

但士鞅作为一家之主,激化了与赵氏之间的矛盾,却并没有能力在自己的任上将问题解决,反而将矛盾留给了下一代。晋定公十一年(601BC),已进入耄耋之年的士鞅去世,他的儿子士吉射进入内阁担任下军佐。士吉射从政仅仅四年后,就发生了赵鞅杀死邯郸赵午的事件。赵氏内部出现的变故,就成为范、中行氏打击赵氏的导火索,以范、中行、邯郸三家组成的,以反赵为目的的东阳集团就在共同的利益纠葛之中形成。

我这有一张关于智伯联合韩魏攻打赵的地图。看图中所示,智家的势力范围应该就紧靠着魏。他的势力主要集中在山西的西南部,离国都和魏比较近

范氏和中行氏:这两家的所处的位子,也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在赵襄子与两家作战的时候有记录,说范和中行两家勾结郑国共同攻击赵氏,而且在失败后,两家都逃到了宋国。郑国和宋国都位于河南境内。晋国在南面的边境最远也是在河南北部。说明这两家的位子应该离郑国很近,所以,我个人认为是在河北南部到河南北部地区。 在具体的位子就好难考证了。

至于韩赵魏三家,他们都是胜利者,史书上有明确的记载,在里搜索一下,就会有你想要的。

回答完毕!

  还有一个中行氏

  中行氏,东周时期晋国六卿家之一,前632年成立,前490年败亡。

  中行氏的直系先祖是中行桓子,中行桓子,姬姓,中行氏,名林父,因中行氏出于荀氏,故多称荀林父(生卒年不详),谥号曰桓,史称中行桓子。荀林父为纯臣荀息长孙,大夫逝敖之长子。

  中行氏的成立

  晋文公城濮之战,荀林父为晋文公御,一年后,文公作三行以备胡,以荀林父为中行将。几经升迁,至前622年,佐下军,始入六正。后赵盾独擅晋政,权势熏天之时,荀林父凭借着自己独当一面的杰出才干,为赵盾所倚重;同时,荀林父有为人正直,忠直厚道,对赵盾并非一味逢迎,而且对赵盾的专权又略有不满。前601年,赵盾逝世,破格提拔为人处事圆滑却不失原则的上军将郤缺为正卿,荀林父佐之。至前597年郤缺逝世,楚庄王趁晋国权利交接之机,率师北伐,荀林父临危受命,仓促重组三军即南下与楚庄王争霸。在邲之战中,由于荀林父刚刚接收执政,晋军中并无绝对的权威,加之荀林父其忠厚木讷的本性,中军佐先毂与荀林父军前意见不一,于邲之战中惨败于楚庄王。晋师归国,荀林父并未降罪,官居原职。其后几年,兢兢业业为晋国的复兴而奋斗。荀林父执政的几年是晋国几十年来最严峻的时刻,但他没有丧失斗志,在这样的艰难中顽强不屈,晋国也渐渐恢复了些许元气和自信。前593年,荀林父自觉部分弥补了邲之战的过失,宣布告老,士会执政,荀林父之子荀庚代父入六卿。

  中行宣子荀庚(?—前576年),荀林父之子,前593年继承父亲的爵位为晋国六卿之一,前576年卒。其子荀偃即位。

  中行献子(?—前554年):姬姓,中行氏,名偃,字伯游,因中行氏出自荀氏,故又多称荀偃。晋国卿大夫,荀庚之子。荀庚死后任上军佐,参加鄢陵之战等战役。时晋厉公骄奢,多用亲信,诛杀不当。公元前574年,栾书鼓动中行偃乘厉公游于匠丽氏而执之。次年,与栾书弑厉公,拥立悼公。前572年,他与韩厥率诸侯之师伐郑,破郑外城,败郑步兵于洧水。因弑君之事为悼公压制,职位先后被韩厥、荀罃、士匄超越,荀罃死后方升任执政。前560年,晋国中军帅荀罃卒,中行偃继为中军帅,得以执政。次年,他率晋军会诸侯师伐秦,因下军帅栾黡抗命,此役无功而返,晋人谓之“迁延之役”。前555年,晋平公会鲁、宋、卫、郑、曹、莒、邾、滕、薛、杞之君伐齐。此役中行偃率军取齐之险隘京兹(今山东平阴东南),进而与众军围临淄,焚西郭、南郭、东郭、北郭,攻扬门(西北门)、东闾(东门),齐师不敢出。次年,班师时梦见厉公索命,头生恶疮而死。死不瞑目,栾盈等起誓将伐齐之事进行到底,荀偃才闭眼。其子荀吴继位。

  中行穆子荀吴,荀偃之子。前554年荀偃病危,临终指定荀吴为家族继承人。荀吴进入晋国六正行列,为上军佐。赵武执政,荀吴升任上军将。荀吴威武彪悍,在位时多次打败了群狄部族的侵犯。他死后他的儿子荀寅继位。

  中行氏的灭亡

  中行文子荀寅,荀吴之子。晋定公时,蔡昭侯因被楚国欺负,以子为质,请求晋国伐楚,已经纠合了17国的军队。但在晋国执政的中行寅和范鞅都是贪赂之徒,向蔡昭侯索贿,蔡昭侯据理力争没有答应,最终导致17国伐楚流产,最后蔡昭侯转央吴王阖闾,才重创了楚国。

  后来,晋国卿族内部争斗加剧。中行氏和范氏相睦,结为姻亲。公元前497年,因为在对卫国进贡的500户平民的安置问题上有分歧,赵简子杀了自己的族子邯郸大夫赵午,而赵午是中行寅的外甥。于是中行氏、范氏和邯郸赵氏一同攻打赵氏于晋阳。但智氏想让自己的爱臣梁婴父为卿取代中行寅,魏氏、韩氏也和中行氏和范氏不和,于是这三家取得晋定公的命令,率兵帮赵氏解了围。中行氏和范氏战败,占据朝歌,得到包括周天子在内的晋国敌对势力的支持,直到8年后,中行氏和范氏逃到到齐国。中行氏的统治灭亡。

  中行氏世系

  中行桓子(荀林父) 前632年—前593年

  中行宣子(荀庚) 前592年—前576年

  中行献子(荀偃) 前575年—前554年

  中行穆子(荀吴) 前553年—年

  中行文子(荀寅) 年—前490年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侯国。司马光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的记载就从这一事件开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三家分晋是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是中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定的标志。

  经过春秋时期长期的争霸战争,许多小的诸侯国被大国并吞了。有的国家内部发生了变革,大权渐渐落在几个大夫手里。这些大夫原来也是奴隶主贵族,后来他们采用了封建的剥削方式,转变为地主阶级。有的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还用减轻赋税的办法,来笼络人心,这样,他们的势力就越来越大了。

  一向称为中原霸主的晋国,到了春秋末期,国君的权力也衰落了,实权由六家大夫把持。他们各有各的地盘和武装,互相攻打。后来有两家被打散了,还剩下智家、赵家、韩家、魏家。这四家中,又以智家的势力最大。

  智家的大夫智伯瑶想侵占其他三家的土地,对三家大夫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说:“晋国本来是中原霸主,后来被吴、越夺去了霸主地位。为了使晋国强大起来,我主张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户口来归给公家。”

  三家大夫都知道智伯瑶存心不良,想以公家的名义来压他们交出土地。可是三家心不齐,韩康子首先把土地和一万家户口割让给智家;魏桓子不愿得罪智伯瑶,也把土地、户口让了。

  智伯瑶又向赵襄子要土地,赵襄子可不答应,说:“土地是上代留下来的产业,说什么也不送人。”

平阳郡:历史上的平阳郡有二:①即今山西省临汾市。西汉初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平阳县,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②即今山东省邹城市。 虢郡:亦称虢国、虢州。原为周姬姓国,春秋时期有三:东虢国在今河南省荥阳东北,后为郑国所灭;西虢或在今陕西宝鸡一带,为秦国所灭;北虢国在今三门峡和山西平陆等地一带,为晋国所并,然后置弘农郡。

晋(Jìn )姓源出

1源于姬姓,出自周武王之子叔虞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典籍《文韵》记载,晋国本是唐叔虞的后代,后代以晋为氏,称为晋氏。2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晋史,4源于职业,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制晋围工匠,属于以兵器名为氏。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3源于职业,出自西周时期制晋工匠,属于以祭祀器皿名为氏。

得姓始祖

唐叔虞。根据《文韵》记载,晋国本是唐叔虞的后代,后代以晋为氏,称为晋氏。根据《元和姓纂》上记载,周武王第十三个儿子叔虞受周成王封于唐,称为唐叔虞,他的儿子燮父继位之后,把国都迁到太原南面的晋水之滨,改国号为晋,传到二十代,子孙就以国为姓。古代晋国,西周时的位置在今山西省翼城西乡宁闻喜东北,翼城东南。春秋时晋文公当政之后,改革内政,扩充军队,先后消灭了楚、秦等国,继齐桓公之后成为中原霸主。后来晋国政权逐渐旁落,战国初年,赵、魏、韩三家分晋,晋静公被赶到屯留(今山西省屯留县)居住,他的子孙就是以晋为姓。故晋氏后人奉唐叔虞为晋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今安徽省的全椒县,山东省的`聊城市、菏泽市曹县,陕西省的韩城市,贵州省的赤水县,湖北省的襄樊市,四川省的成都市,江苏省的南京市,广东省的东莞市等地,均有晋氏族人分布。

堂号

贞孝堂:资料有待补充。

字辈排行

笔记15——晋国之范氏,中行氏,智氏

范氏老祖宗是尧的后代刘姓子孙,后世有个名人就是这一枝的,他叫刘邦。 范氏又称士氏,一看还真够乱的,对吧。我还要告诉你,在周朝时,士...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