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将军 施琅的家人问题!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1收藏

关于大将军 施琅的家人问题!,第1张

中新社泉州十二月二十一日电 三本记载三百多年前施琅胞弟被郑成功所杀的族谱,近日惊现福建南安石井。这使多年来流传的有关施显被杀的不少版本,终于找到见诸文字的佐证而有了定论。

此间出版的《海峡都市报》二十一日报道,这三册族谱名为《浔海施氏家谱》,是宣纸手抄线装本,记叙年份从一五四一年至一九四八年共四百零七年。

获得该书的赵守林介绍,这三册族谱不仅记叙完整,而且编制体系规范,记叙年代从施氏自河南固原入闽一世祖“评事台”起,“由于施显仅有遗孤之子,族谱里传承记载脉络清晰,记载的许多内容为首次发现,很珍贵”。

赵守林说,施显族谱翔实记载施显被杀之谜。族谱叙述,辛卯年(公元一六五一年)间,施琅亲兵曾德因犯法逃入郑成功帐下,不久被郑提为亲随。施琅在金门闻知后,千方百计抓回曾德,并不顾郑成功警告,把曾德杀掉。同年农历五月廿日,施琅一家逃往晋江安平;七月初八,郑成功把施琅胞弟施显抓获并杀掉。

施琅纪念馆董事会秘书长、施琅研究专家施青刚告诉记者,经过认定,“浔江”又称“浔海”,是施氏一支族亲,即施琅直系分支。该分支首次修谱为康熙二十八年(一六九0年),修毕于康熙三十七年(一六九九年)。施显族谱修于一九四九年,其中记叙融合了首次修谱的内容。

据载,施显是清初爱国将领施琅将军的胞弟,少年同施琅上私塾,后兄弟两人弃文从武,是郑成功得力部将之一,传说力大如牛,参加过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役,并屡立战功,人称“飞将军”。他被郑成功杀时仅三十六岁。(完)

山东苏鲁司氏字辈:“明汉思广元增山品吉厚忠信存智昭祥向仁道传为守圣训启真。(15世--41世)

山东淄博司氏字辈:“应大朝学玉宜冠兆传衍继志书维尚礼田勤永修培承先业广敬新常作宗家厚克振宏本端善可恒。

山东广饶司氏字辈:“玉宜冠兆传延继书维祥文俊朋有尚立田勤功修培承先业广敬新常作宗家厚克振宏本端善可恒。

山东滕州司氏一支字辈:“文玉可淑景衍宝(永)广(克鸿瑞)继(振学恩元)尚(增成念金文)德(山现玉)贵(品)春(基)秋(厚)。(12世--25世) 小括号内为同一世系用字

山东东阿司氏字辈:“绪承允有志家道统衍传善同德乐兆好恭怀万春继之恒为庆泰瞻向裕方。

河南博爱司氏一支字辈:“民王子洪成复恒永俊振。

山东泗水司氏字辈:“廷云天传继贵来玉有光衍绪宗先志万世振纲常

河南博爱司氏一支字辈:“国昌应道宗学洪元克廷绍永启建布。

陕西山阳司氏字辈:“守金九大德玉进文武昌。

山西交城司氏字辈:“隆彦大余有昌久永远富贵福禄贞。

河南省太康司氏字辈: 长(春)德金(廷)玉(林)九(增)清(尔)兆启昌太善和有吉祥政端俊兴邦云献普照方理财富贵堂

安徽淮北司氏字辈:“尚德长明良献典永文讯全家百事昌各守一必者。

四川邛崃司氏字辈:“文长源世泽家声必贤良。

江苏丰县司氏字辈:“明汉德广元增山品吉福(厚)(16世--25世)

吉林省农安县司氏字辈:“云宏世君春,富贵荣华盛,祯祥福禄昌,宗功传代远,祖德兴家长,泰和启恒运,瑞兆庆有余”。

湖北襄樊司氏字辈:延士朝文先,克引致聿念,汝诒敏迪介,景捷达自成,宗傅恒衍锡,祚杨芳善昭才建

山东济南司氏字辈:广,玉,东,明,立,庆,尚,世,泽,常 山东济南司令提供

河南淮阳司胡同司氏字辈::凤 文 传 玉 振 家 邦

山东曹县司字辈: 勤化同 金玉英杰豪 瑞光明喜兆,司金华提供。

山东菏泽定陶司氏字辈:占、汉、春、佩、奉、林、玉、琼、南、古

安徽肥东司氏字辈:文运宏开圣,武成远政扬,安邦龙世泰,庆国定家祥。

山东嘉祥仲山司姓字辈怀学崇正恩德成庆仁福

贵州省司氏字辈:子开德正应,玉洪良国安,世盛光美大,启发贞易祥

山东临沂兰山区司氏字辈:廷云天传继贵来玉有光衍绪宗先志万世振纲常。

山东高青司官庄司氏字辈:长传连继志书 。

山东省曲阜市司氏字辈 :有-福-承-文-秀-孝

安徽阜阳太和苗集司沟北司氏字辈:殿;修;德;华;道;朗;邦;足;手;奎;良

山东莱芜辛庄镇部分司氏宗支字辈:天兆克文明宝先相均振

安徽灵璧禅堂乡司庙村 冯庙镇大司 长集乡司房村等字辈:广 怀 金 文 贵 长 春

司贵武 提供。

河南新乡岗头司氏字辈:19世为“天”字辈, 天法常存,传世立宗。耀光继祖,恒振家升。

四川南充司氏的字辈:绪,先,治,体。

安徽巢湖司氏字辈:;曾绍有家先仁

山东泰安岱岳区大汶口镇北大吴村祖上辈分:['根'深'传'家'远']后无人跟改现[,德,茂,庆,明,忠,华,]我个人接力祖上辈分现改[,家,元,略,诚,国,伟,信,民,生,新,法,志,业,开,]等80代

湖北黄冈浠川司氏字辈:延士朝文先,克引致聿念,汝诒敏迪介,景捷达自成,宗傅恒衍锡,祚杨芳善昭才建

山东蓬莱司氏字辈:元 君 守 德 峰

山东蓬莱司氏字辈:东 成 大 文 国 玉 作 廷 宗 熙 春 兆 继 丕 芝宣 德 传 家 远。司兆升提供。

山东聊城司氏字辈:"广 玉 东 明 立 庆 尚 世 泽 长"

山东莱芜的司氏字辈:品端呈嘉祥 令德朝贤圣 合旭献荣方

山东莘县司氏字辈:广 玉 东 明 立,庆 尚 仕 泽 亥

四川铜梁县湖北恩施,另有有一族已经移居贵州 辈份是:大有应文,智发万邑,中。。。。。。

河北兴隆县司氏字辈:天、守、兰、贵、玉、瑞、志。,石家庄市律师司玉忠提供。

河南夏邑司氏字辈:凤学英子贤胜光明司光才提供

河南夏邑司氏字辈:燕俊英贤胜光明道德昌;司春雷提供

湖北宜昌司氏字辈:大汉有威员,万世启良贤,文学登金榜,仁能治纲常。(提供:司鹏)

山东临沂司氏字辈:英、仲、建、洪、丙、秀、明、成、茂、君、元、善。

山东临沂司秀敏提供

四川南充司氏字辈:文,明,序,先,志,体,达,很,多,传,真,荣,仁,庆,到,黄,后,必,占,全 司建宏提供

河南省固始县司氏字辈:金活先升茂,文明义世昌 ,支叶守大本,三元镇江中 司世升提供

河南万仙山司氏字辈:珍家立德 启运荣昌 光宗耀祖 万代祺祥(九十六岁抗日英雄司风梧提供

施耐庵(1296—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原籍苏州,生于兴化,舟人之子,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35岁中进士。35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施耐庵因避战乱迁此隐居写《水浒传》。据民间口碑,张士诚起兵反元,在平江(苏州)称吴王,聘施耐庵为军师,后张士诚降元,施耐庵屡谏不从,因而弃官去江阴祝塘东林庵坐馆。

施耐庵纪念馆,坐落在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曾隶属兴化)西郊花家垛岛上,传为施耐庵当年著书之所。此处清流环抱,荻港萧萧,沙鸟低翔,渔舟缓唱,芦苇茂密,有着浓郁的《水浒》气息,游人到此,会疑心真的到了梁山水泊蓼儿洼。人们从南面的水泊桥走上花家垛,拐弯向东便是施耐庵纪念馆,它占地2815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478平方米。

施耐庵(约1296~1370):中国元末明初作家。名子安,一说名耳。兴化(今江苏兴化县)人,原籍苏州。

相传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四十五年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此书为“钱塘施耐庵的本”。万历年间,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指出:“武林施某所编水浒传,特为盛行。”今人一致认为施耐庵是《水浒传》作者。

有关施耐庵生平事迹材料极少,搜集到的一些记载亦颇多矛盾。自20世纪20年代,江苏兴化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耐庵的材料,有《施氏族谱》、《施氏长门谱》和《兴化县续志》卷十三补遗载有《施耐庵传》1篇、卷十四补遗载有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志》1篇。据这些材料分析,施于元明宗至顺二年(1331)中进士,曾官钱塘二年,因与当权者不和,弃职还乡,回到苏州写作《水浒传》,追溯旧闻,闭门著述,悒悒不得行其志。还有的传说他此时与元末农民起义将领张士诚有过联系。

另外有资料:

公元 1296 年(元成宗元贞二年岁次丙申)秋

一岁,生于苏州城外施家巷,取名彦端,字子安,号耐庵。父名施元德,字长卿,母为卞氏。施氏

是孔子弟子施之常的后裔。

明人王道生《施耐庵墓志》:“公讳子安,字耐庵。生于元贞丙申岁,为至顺辛未进士。”又

说:“盖公殁于明洪武庚戌岁,享年七十有五。”注:王道生,此人待考。淮安王寿萱自云是王道生后裔,

但未提供家谱。

并见白驹出土文物,署名“施子安”的残碑。

1979 年 8 月 8 日,盐城地委宣传部曹晋杰、兴化县委宣传部刘嘉谷、大丰县委宣传

部吴春霖等,至兴化县调查施耐庵遗迹。兴化县新垛公社施家大队农民施庆满提供: 1978

年秋,挖到墓志方砖一块,系明代嘉靖甲申仲冬壬申月《处士施公廷佐墓志铭》其中部份文字尚清

晰可见,云:“施公讳翔,字廷佐,祖籍姑苏,生高祖施公元德,于大元丙申生曾祖彦端,会元季兵起,乱

及苏,……故迁兴化遂白驹。生祖让,字以谦。生父文昱,字述元。……”此碑于

1978 年秋在出土后,曾被施庆满取去盖咸菜缸。注:这碑证明王道生对施耐庵生年之说有据;且

能反证王道生的《施耐庵墓志》决非有人托名杜撰。施耐庵原籍苏州之说亦成立。施耐庵恰生活在“元季兵

起”至“及世平”的元末明初之际亦有实证。

又,《故处士施公墓志铭》:“处士施公讳让,字以谦,鼻祖世居扬之兴化,后徙海陵白驹,本望

族也。先公彦端,积德累行,乡邻以贤德称。”并说:“先公耐庵,元至顺辛未进士,高尚不仕,国初,征

书下至,坚持不出,隐居著《水浒》自遣。”

又,《施氏家簿谱》:“彦端,字耐庵→让,字以谦……”注:施耐庵先期的家谱资料与后期出土的家

族资料一一相符;王道生的《施耐庵墓志》反复被证明有据。

又,白驹施氏后裔《国贻堂施氏家簿谱·施氏长门谱序》中说:“族本寒微,谱系未经刊刻,而手抄

家录,自明迄清,相延不坠。”这表明,施氏谱是代代直录,不同于清代一些追录式的家谱。一个世代不居

官的“微寒”人家,代代直录,其可靠性是可知的。

又,《文艺报》 1952 年第 21 号丁正华、苏从麟《施耐庵生平调查报告》中说:“施耐庵

兄弟三人,长即耐庵(又称子安),名彦端,传白驹及施家桥一支;次名彦明,传苏州阊门外一支;次名

彦才,传兴化施家庄(施家桥东北十余里)一支。”

清代乾隆《吴县志》载:“城外十八巷”,其中“施家巷(有施子祠,故名),在怀胥桥

北。”现怀胥桥北仍有大小施家弄。

同上,“施子祠在阊门外,久废。雍正十三年,贤裔施浚文等请改建于元和县利一图祀临濮侯施之

常。”注:施之常是孔子七十二北子之一。又,施家桥在“旧长洲县治府学龙门东。”

清赐进士出身诰授奉直大夫户部主事陈广德于咸丰四年所作《施氏族谱序》中说:“施氏为先贤施

之常之裔。”

据《新闻报》 1928 年月日 11 月日刊登胡瑞亭文:“所供十五世祖讳耐庵。”故施元德当

为施之常的十四世。

又:据白驹施保国提供的资料, 1852 年,施耐庵后裔施占鳌和袁吉人在淮安访先人遗迹,

称施耐庵之父名施长卿,母卞氏。注:母卞氏之说与施耐庵与卞元亨为表兄弟之说相符。

关于施耐庵的卒年代和籍贯,众说纷纭,有的系推算,有的系略说,并无确证。至于生平,各说亦

略有细节差异。我们依王道生之说。其他诸说,略列于后:

1

据苏州大学历史系教授陆振岳提供的清初《顾丹午笔记》(手抄本)中说:“施耐庵,钱塘人,与

刘青田相契。明太祖搜罗人材,刘荐耐庵,命访之。适耐庵作《水浒传》甫竣。刘阅之,遂不言荐。归报

太祖曰:‘此人心思才力已耗尽于一部小说矣。用之何益!’”注:顾丹午,名公燮,约为乾隆时苏州名

流。苏州地方史料中引用《顾丹午笔记》之处甚多。这一条笔记,能证明施耐庵是刘伯温同时代人,且与

刘伯温相契,而且在钱塘有过经历,《水浒》的初稿已在施耐庵隐居时完成。而且,施耐庵确有不肯为明

太祖出山的经历。至于籍贯,只是顾丹午的一说。

2 淮安市(今淮安市楚州区)图书馆陈阳( 98 年时 86 岁)的“打印稿”中说:“施

耐庵(约 1298-1370 ),原名施耳,施子安。……元代至顺年间的进士,曾在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

做官。……刘伯温与施耐庵同榜进士。……张士诚起兵,也多次派步将施的好友卞元亨来请施作谋士……带着弟

子罗贯中乘船逃到淮安,隐居在淮城棋盘街东头都土地祠西侧一个单门独院的知友家中。这个知友在苏北

里下河地区开了一爿最大的当铺店。家中豪富,院中有假山水榭、亭台楼阁(今新华池后边)。老板为人

不俗,喜结天下名流。……施耐庵竟以楚州(今淮安)的萧湖、勺湖、越湖、洪泽湖、白马湖、蓼儿洼湖荡

芦苇沼泽及山东水泊梁山为背景,更以淮安画家龚开画的有关《三十六人赞》这线索,闭门创作了巨著

《水浒传》、《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等奇书。……《水浒传》……成书于淮安,最后客死于淮,淮地

好友备棺木运回原籍兴化安葬。”注:此说据《兴化县续志》卷十三《施耐庵传》:施耐庵原名耳,白驹

人,祖籍姑苏,……。”按:这两份资料同出一源,其中“名耳”一说,其实也有道理,因为施耐庵既到淮安

是“隐居”,或许是避祸,当然要隐去真名,姑且以“耳”为名有何不可?但仍保留了他的字“子

安”。“耳”者,与“而”同音,“耐庵”有“而”,“彦端”亦有“而”,这也许是施耐庵

的心计吧!施耐庵到过淮安,与大丰白驹发现的《木榜文》内容相符,这决不是移花接木了。

3 近代淮安市陈民牛编辑《淮安人名辞典》,赵朴初题书名,冰心题写扉页,由天津

古籍出版社出版,辞典中有施耐庵小传。(略)

4

北京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张惠仁《施耐庵生卒年新论》(提纲)中说:“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各有一

知名学者撰文提供过施耐庵的另外二种生卒年:一说生于是月日

1290 年,卒于年,卒于是 1364 年;一说生于 1260 年,卒于 1340

年,……”接着说:“据《施耐庵学刊》第一期介绍,……兴化县资料室主张卒年为 1328 ——

1420 左右。该刊第 2

期杨钟淮文章提出了两种可能:一为 1323 —— 1397 ;一为 1320 —— 1394 。又见陈辽提

出 1332 —— 1406 说;刘冬提出

1308 —— 1382 年说。”于是说;“施耐庵生于元仁延佑七年岁次庚申( 1320 年),卒于明太

祖洪武二十七年岁次庚辰( 1400

年)”注:《处士施公廷佐墓志铭》中已有“于大元丙申生曾祖彦端”字样,且与早期传世的王道生

《施耐庵墓志》“生于元贞丙申岁”相合,其他的考证似是多余了。

清代之前,疏于考证,但是凡有一说,都有来历。现略列于后:

明人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元人武林施某所编《水浒传》特为盛行。……世传施号耐庵,名、

字竟不可考。”注:这里指在“武林”刊行的书中有一部《水浒传》,而不是指施耐庵是武林人。因为“名、

字竟不可考”,当然不知其人的籍贯了。“施耐庵”是刊行时的署名,所心胡应麟先称“施某”,继称“施号耐

庵”。胡应麟是很谨慎的,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因为他采访不到隐居的大作家,只也点到为止。

清代以来,以文字资料作为考证依据的居多,有的近乎推测。如, 1919 年,曲学大师吴梅

在《顾曲麈谈》中提出:“《幽闺记》为施君美作。君美名惠,即作《水浒传》之耐庵居士也。”注:孙楷

第亦持此说,在《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中说:“耐庵即施惠号,见传钞本《宝敦楼传奇汇考目》,惠字君美

(一云字君承),钱塘人。”按:两位大师忽视了《水浒传》的艺术风格,只是扣住了“钱塘”“施”字下了

考证。写《幽闺记》的手笔决不会去写大气磅礴的《水浒传》。

上世纪初,开始对施耐庵实地考察,施墓被挖,拓片丢失,但肯定了施耐庵墓的真实地址。上世纪

的五十年代起,由于省、地、县政府的实地考察,保存了施氏后代墓中的实物,恰与口碑、家谱、王道生

的《施耐庵墓志铭》等一一吻合,显露出了施耐庵的真实身世。

公元 1308 年(元成宗大德十三年) 十三岁,在苏州城外的浒墅关季氏家塾就读。

据兴化县清末邑庠生刘仲书于 1919 年在今大丰白驹镇闻长者杨小岚言:“耐庵是苏州阊门外

人,父亲是撑船的,十三岁到浒墅关读私塾。”注:苏州的浒墅关是大江南北的水运要隘,一条大运河贯通

南北。这“浒”字,对施耐庵的印象该是极深刻的。按:“父亲是撑船的”一说存疑,用苏州话的说法“爷是

船浪人”,即是靠行船谋生的人,那末,施耐庵之父也许是走南闯北的商人,浒墅关是他外出行商的必经之

地。如果是“撑船的”苦力,他的孩子也读不起私塾。因为走南闯北,江湖经历和见闻甚多,施耐庵不会不

听到。十三岁的孩子有一点独立生活能力,此时离家就读是可能的。

公元 1311 年(元武宗至大四年) 十五岁,在季家继续就读。

在季家就读的时间很长,所以此后季先生的女儿嫁给了他。也许季先生与施耐庵之父的交谊本来就

深,或者“门当户对”。

这年,刘伯温( 1311-1375 )生。注:刘伯温系施耐庵的同榜(辛未)进士。注:《浙江通

志》有“辛未余阙榜”,中载“刘基”名。元代科举混乱,江苏未有辛未科举记载的资料可查,但施氏家谱、

木主都记载为施耐庵系“辛未进士”。刘、施同榜是可以认定的。

公元 1314 年(元仁宗延佑元年) 十九岁,考中秀才,同季氏结婚。

《施谱后序》作者施振达的侄儿施藩提供的材料说:施耐庵“十九岁中秀才,二十九岁或三十岁中

举,三十五岁入翰林。”

公元 1320 年(元仁宗延佑七年) 二十五岁,被荐为“孝行信义”。

据兴化刘仲书于 1919 年在白驹闻长者杨小岚言:施耐庵“二十五岁后,被苏州官吏于诸户内特别

推荐有孝行信义。”

公元 1324 年(元泰定帝泰定元年) 二十九岁,中举。

这年,卞元亨生。据盐城便仓《卞氏宗谱·柏门老人年谱》:“元泰定帝致和(泰定)元年庚午(甲

子)生公。”注:“柏门老人”系卞元亨之号。按:生卒年待考定。卞元亨之父与施耐庵之母这宗族,所以

有表亲之说。

公元 1330 年(元文宗至顺元年,岁次庚午) 三十五岁,赴考途中经梁山泊,作了些

考察。

一说,施耐庵“庚午一科会试,中了进士”。注:此说为兴化刘仲书于 1919 年录自白驹长者杨小

岚口述。按:疑是“庚午一年赴试,中了进士。”

一说,明洪武年间,山东郓城县周庄有个名叫周铎的人,字文振,做过袁州知府。在他所写的笔记

(手抄本)中,有这样一条记载:“施耐庵者,江南才子也。元至顺间,赴大都,应试不第,乃师国子监司

业刘本善,荐任郓城训导。力倡农桑。与教谕不洽,辞之。游梁山水泊。次年复至大都,中进士。官钱塘

二载。后归隐,不知所终。”(转录自曹晋杰、朱步楼《施耐庵新证》学林出版社1986年11月1版第84-

85页)按:这条记载可补施耐庵中进士之前的一段经历,非常重要,录此以备参考。又:据山东菏泽市文

联朱希江云:山东梁山、郓城一带,民间也有施耐庵任郓城县学训导的传说。

约于这年,罗贯中生。注:参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罗贯中“盖元明间人(约一三三

0 ——一四 00 )。”

公元 1331 年(元文宗至顺二年,岁次辛未)

三十六岁,入翰林;一说“中进士”。开始做二年钱塘(今杭州市)的官,与刘基(刘伯温,浙江青

田人)相契。

由西桥施宝宽提供的木质神主牌(即《施氏木主》)上写“元辛未进士始祖施 考 公

耐庵府君……之位”

明人王道生《施耐庵墓志》:施耐庵“为至顺辛未进士,曾官司钱塘二载,以不合当道权贵,弃

官归里,闭门著述。”

明人杨新《故处士施公让墓志铭》:“先公耐庵,元至顺辛未进士,高尚不仕。”

《明史·刘基传》:称刘基为“至顺间进士。”

《浙江通志》:“至顺二年辛未余阙榜:“张宗文,开化人;刘基,青田人,御史中丞;……”按:此

虽为浙江一省之榜,可见“辛未进士”之说有据。但元时科举混乱,江苏的材料未获,施耐庵的中进士之材

料一时找不到正史资料佐证。

1933 年上海中西书局出版的《古本水浒》梅寄鹤叙中说:“元末的时候,他(指施耐庵)和刘

伯温同拜一位先生读书。说起来他们是同窗兄弟。”按:“同榜”亦以主考官为师门,相互称“同窗”,未必

曾是同一先生所教。此是梅氏根据有关传说写下的话,不足为据。但可见施、刘二氏之谊非一家之说。

36岁的施大卫是南京装饰设计业的奇才,也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先生的后人。更难得的是,在他的身上闪现着许多“水浒英雄”的影子。记者昨天在施大卫家中看到了他祖传的《施臣禄公支系家谱》,记载着南通施氏家族的详细资料以及与《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先生关联。他说,由于战乱和灾荒,施耐庵的后裔逐渐从扬州兴化迁徙了出来,其中清代名臣施臣禄这支后裔就迁到了距兴化只有百十公里的南通。家族的颠沛流离,使施耐庵到施臣禄具体隔了多少代已无法考证,但根据家谱记载,施大卫是施臣禄的嫡传 第7代,他1969年出生,20岁时参加人民解放军,在南方某舰队成为一名海军陆战队士兵,4年的特种兵生涯使其拥有一身好武功。退伍后,大卫又有志于装饰设计业,只身一人赴深圳,拜香港名师学艺。1998年,他学成后回到上海和南京成立“大卫设计室”。

在该台《知根知底》节目中担任嘉宾,甄别真假施氏后人

近日,来自兴化的施耐庵20世孙施鹏、施云飞作为特邀嘉宾,走进河南卫视姓氏文化综艺节目《知根知底》。

《知根知底》是一档解读姓氏文化、弘扬寻根文化、传承家族文化的栏目。当天的节目,由马东担任主持,纪连海任历史文化顾问。演艺明星叮当、金铭、董路等参与现场互动。

寻找施耐庵后人是当天节目的重要环节。来自北京、河北邢台、湖南衡阳和镇江的4位参与者均自称系施耐庵后裔,其职业分别是中医、餐饮业主、时装模特儿、摄影和旅游爱好者,他们各自展示了精湛技艺。经过互动嘉宾的提问、辩论和甄别,最终确认出真正的施耐庵后裔——来自镇江的施云桂。

施鹏和施云飞参与了真假施耐庵后裔的现场甄别。最能证明施云桂身份的是他珍藏的一本《施氏家谱》。通过这本家谱,施鹏、施云飞发现,施云桂跟他们是同辈。施云桂爱好写作,喜欢研究先祖施耐庵。作为兴化施耐庵陵园园长的施鹏也对施耐庵颇有研究,两人相见恨晚。

施鹏代表施耐庵陵园,向施云桂赠送了装帧精美的施耐庵曾孙施廷佐墓志铭拓片。施鹏向现场观众介绍,拓片拓自明代《处士施公廷佐墓志铭》。该砖1979年8月在兴化新垛镇施家桥出土,1981年被专家发现,现珍藏于兴化市博物馆。

兴化有上万施氏后人

明景泰四年(1453年),淮南杨新为施耐庵次子施让撰墓志铭:“处士施公,讳让,字以谦。鼻祖世居扬之兴化,后徙海陵白驹,本望族也。先公耐庵,元至顺辛未进士,高尚不仕。国初,征书下至,坚辞不出。隐居著《水浒》自遣。积德累行,乡邻以贤德称。生以谦,少有操志……”这是涉及施氏祖籍最早、也是最直接的文献。

1962年6月,兴化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赵振宣在施家桥农民陈大祥家发现用于垫箩底的方砖上有字。经辨认,乃是施让“地照”(旧时迷信,人死后由其家属立“地照”,用于向后土之神购买土地,一般刻在砖头或石头上,与死者灵柩一齐下葬)。后据文物部门发掘考证,这块“地照”上的施让,正是施耐庵的次子施让。

二十年后,在施让墓附近,又出土了《处士施廷佐墓志铭》。《处士施廷佐墓志铭》中提到,施廷佐的高祖叫施元德,曾祖彦端(即施耐庵)“会元季兵起,播浙,(遂)家之。及世平,怀故居兴化,(还)白驹,生祖以谦。……”

这块墓志铭连同施让墓志铭、“地照”,清晰地提供了施家五代世系。

2010年,兴化施氏后人修缮的《施氏宗谱》出炉。

该谱以施耐庵为一世祖,一直记载到施耐庵的第二十五世孙。

兴化文史专家张培元说,兴化施氏后人主要聚居在新垛镇的施家桥、施院庄等地,估计兴化的施氏后人达到上万人。

也许,施乃恩也是施耐庵的后人吧

按我记忆和理解宜是:承国开家,崇忠尚厚……………… 共四句十六个字(辈)。据幼时印象(家父告知),此辈分当初由白果树湾(现被水库淹没)施姓与桥湾(现王家桥村)施姓先祖共同拟定的。可惜记不全,但愿能够抢救!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绝对是中国古代的文学大师,一部水浒,让他写的出神入化,精彩纷呈,许多故事情节的描写不仅让人过目难忘,更让后人一直忘尘莫及。

史料中记载,施耐庵隐居创作时,把生活中的一些经历见闻作为创作源泉,浓缩到书中,才把武松、鲁智深等人的故事写的活灵活现。

史料中记载,施耐庵隐居创作时,把生活中的一些经历见闻作为创作源泉,浓缩到书中,才把武松、鲁智深等人的故事写的活灵活现。

施耐庵本苏州人,根据《施氏家谱》,他是孔子门生七十二贤之一施之常后裔。施耐庵13岁入浒墅关私塾就读,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授任钱塘县事。为官三年,因不满官场黑暗,不愿逢迎权贵,弃官回乡。张士诚起义抗元时,施耐庵参加了他的军事活动。张据苏以后,施又在他幕下参与策划。不久,张士诚身亡国灭。施耐庵浪迹天涯,漫游山东、河南等地,曾与山东郓城县教谕刘善本友善,后寓居江阴徐氏初,为其塾师。随后还旧白驹,隐居不出,感时政衰败,作《水浒传》寄托心意,又与徒弟罗贯中撰《三国志演义》《三遂平妖传》等说部。

据说,施耐庵《水浒传》中的许多地名,都取之于祝塘附近。如书中重头戏“三打祝家庄”,其实祝家庄就是祝塘镇。小说中武松景阳岗打虎,写得栩栩如生。据说当时施耐庵不过是到大宅里村后的后阳岗散步,见有条黄狗睡在松树下,一名庄丁武阿二把黄狗打跑了。施耐庵回家便以此为原型进行创作,把后阳岗改作景阳岗,黄狗变成吊睛白额大虫(老虎),武阿二成了武松。

施耐庵一边讲学一边写书。一天,他写到《水浒传》中石秀智杀裴如海,头陀敲木鱼这一段,突然想到东林庵珍藏的木鱼木槌,心中疑惑不解,便去打听:你这庵里的木鱼木槌,为何像宝贝一样珍藏呢?得到的回答是:这庵里原先住着一位老和尚,他念经拜佛用心极诚,一边念经一边敲木鱼。说着他用手指着木鱼的凹陷说:你看,想让他们懂得,读书,做学问就是要专心致志。施耐庵听了,翻然警醒:我们写书,也要有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行啊!事后,他提笔写了“耐庵”两个字,贴在门楣上,意思是告诫自己要排除一切困难,写好《水浒传》。外人不知其意,便把他称为“耐庵先生’,时间长了,他也觉得这个名字不错,便改名为:施耐庵。

一天,施耐庵在一座茶山上游玩,正遇见一个恶霸在强夺农夫的茶园。他十分气愤地赶上前去阻止。恶霸见来人理直气壮,只好偷偷地溜了。可是事后,恶霸打听到来人的住处后,便花钱雇了一帮打手,围住施耐庵的居所。身有武术功底的施耐庵见此情景,只是微微冷笑,便坦然自若地迈出了门。打手们见他赤手空拳,便一哄而上。其中一个黑脸大汉,手举根铁棒挟着风声朝施耐庵的头顶劈来。施耐庵侧身摆头,一个“顺风扯旗”,让过了棒锋,双手就抓住了铁棒,同时飞起右脚,正好踢在大汉的小腹上,那家伙便滚出一丈多远。施耐庵舞起夺来的铁棒,一阵旋风般的横扫,吓得那帮家伙四处逃窜。

还有一年的元宵节,施耐庵上街观花灯。忽然看见一个恶少在街尾侮辱一名妇女。他怒火顿起,用右手将那家伙提起,然后像摔死狗似的将他摔在地上。恶少吓得连连磕头求饶,施耐庵这才饶了他。谁知第二天,那家伙纠集了七八个无赖前来报复。施耐庵不慌不忙地找来一根粗绳,让无赖们用绳子拴住他的双腿,然后叫他们用力拉。可是,尽管他们一个个累得脸红脖子粗,施耐庵的双脚像生了根,纹丝不动。接着,他取出铁棒,一记“乌龙摆尾”,便将身旁的一棵大杨树“咔嚓”一声打断。无赖们见他有如此功力,才知道是遇上了高手,个个叩头认输了。后来,施耐庵在写《水浒》时,就将这些亲身经历融进鲁智深在大相国寺降伏众泼皮的情节中去了

民间较为流传的施耐庵和罗贯中是师生关系这一说法,出自明代淮安王道生《施耐庵墓志》和清代胡应麟《少室山房 笔丛》等书中,因为罗贯中写出了《三国演义》,当然也是大名鼎鼎。但一直以来,对施、罗二人的关系和身份存有疑问。

在学术界当中,最受认可的则是《水浒传》为施耐庵和罗贯中合著,即前七十回为施耐庵作著,后三十回则为罗贯中著。另一种稍微不同的观点是,《水浒传》为施耐庵所写,罗贯中进行了整理、编辑。此说最早见于明代高儒《百川书志》中,说《水浒传》是“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这种观点在学术界颇有影响力。

曾有则报道说: 2006年8月,在山东举行的“罗贯中与《三国》、《水浒》国际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的500位专家又重新提出了“罗贯中说”。他们普遍认为,《水浒传》在明初是禁书,不可能实名出版,罗贯中本身就是山东东平人,而施耐庵则没有精准的历史资料。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很有可能托名出版。在明代早期版本中就有罗贯中单独署名,后期又发现施耐庵和罗贯中的联合署名。

“施耐庵”倒着写就是“俺乃是”,用山东口音说施耐庵,发音也是“实乃俺”,而根据当时许多作家撰书署名的习惯,“施耐庵-罗贯中”的潜台词很可能就是“俺乃是罗贯中”。在结合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写作特点后,专家们认为这两本巨著是罗贯中运用了不同的作品采集方式撰写而成的。

关于大将军 施琅的家人问题!

中新社泉州十二月二十一日电 三本记载三百多年前施琅胞弟被郑成功所杀的族谱,近日惊现福建南安石井。这使多年来流传的有关施显被杀的不少...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