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家乡的近代诗
家乡的景色
作者:子归
1金剑山
年轻的云,罩着古老的山
矮矮的个头
并不显眼,它煞有介事
称为金剑山
还有皇朝加封
却难见金剑的锋利
追问其故
消匿在岁月之间
那个神勇的武士
穿云而去
那个磨剑的山泉
如暮垂的老眼早就枯干
我不再杜撰你的传奇
其实,你的确一般
2璧温泉
天并不知道
却安上了一个好名
天赐华汤
它,迫不急待冒出来
吓我一跳
遇上了贵人
述说它委身岩下
没人理它,找到了富人家
出钱将它买下
摇身一变
成了金娃娃
以前无人问
如今达官贵人亲近它
假若你我要看它
得用钞票打点它
3茅莱葡萄
与阳光对视
红的相思露出篱笆
和你相遇
忙不迭要用嘴巴
吻你,唾涎悄悄呑下
你风采飞扬
追求的人儿
相约在你的树下
没尝过你的心
我想,决不是酸的
那一串串的呼唤
甜蜜醉了秋冬春夏
-------------------------
家乡辽源 作者:花已向晚
山峦是一支远徙的驮队
头驼嚼着岁月的盐巴
东辽河逶迤。像条蛇
摆动尾巴,游曳于长白山的丛林
未出过远门。麻雀们蹲在老柳上
城东城西,闲聊着
挑一池蛙鸣的桥,跨过季节的星梦
稻花飘香,十里徜徉
农家灯火点破山林
书写了一段北国的夜话
--------------------------
我的家乡在松原 作者: 坤平
在祖国东北的怀抱里
有一片沃土叫松原
地下石油如泉涌
地上江河水域宽
玉米黄金带,工化企业全
草原辽阔绿浪翻
特产资源真丰富
粮仓、油海、渔乡、肉库四大美誉天下传
在美丽迷人的松江畔
有一座魅力新城璀璨耀眼
四通八达物流快捷又方便
文明好客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园
地域特色美,观光景点全
更骄傲那古老的冬捕圣湖名字叫查干
开发经济新项目
与时俱进、勇往直前、就像那腾飞的“新星”遨游在蓝天
啊! 啊!
千言也道不尽,万语也说不完
八方来客交口都称赞
这就是我的家乡啊
美丽富饶、前途无限、飞速发展的新松原
---------------------------
我的家乡,我的梦
作者:枪口
春光一片一片地放进诗里
春风一缕一缕地绕在画中
忙碌的蜜蜂,纷飞的蝴蝶
温馨而幸福
这是我的家乡
老黄牛吞噬着夕阳下的小草
荷锄而归的村口笑声里静下来
炊烟又开始布阵
静谧而自然
这就是我的家乡
我想做一滴水或一片叶子
慢慢地融入
我想做飘渺的歌或悠扬的琴声
漫漫地渗透
这就是我的梦
在父亲的背上捶两下
在妈妈的怀里撒撒娇
阳光般的自然
这就是我的梦
-----------------------------
忆家乡
作者:墨涛诗舞
我在你宽敞的胸怀里嬉戏
留下了最可爱的微笑
昨天
当岁月绕着光阴在流动时
我梦想的旗帜也将缓缓升起
为了谁为了谁
一颗永远被我挂牵的归宿
一种永远让我留恋的梦乡
今天
当异乡的阳光照进我纯正的灵魂时
一种千钧一发的动力
一种微不足道的寒意
融进我的身躯
在我的血管里奔腾
明天
我是谁我是谁
对了
我要在你的殿堂里挥写
我要在你的桃源中歌唱
并且将最后的灵魂
洒在圣洁的土地上
------------------------------
家乡的月亮
作者:鲁阳
家乡的月亮
像少女俏皮的脸
初一微微咧开嘴角
十五变得笑容满面
于是,每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在我的心中
都变得好梦甜甜
我倚在窗前
任暖流在胸中激荡
哦,心随你而去
家乡的月呀,
我离你却又那么遥远
但是没有一点关系
思念连着天上人间
因为有情有意
我和你笑的一样甜
---------------------------------
回不去的家乡
作者:口号
节日一贫如洗的书生
长途劳顿回到家乡
满含热泪回到家乡
节日的家乡欢快无比
更是一个世俗的盛宴
乡亲们阿姨奉承地叫着
大大小小的官职
乡亲们卿卿我我地议论着
老板们的钱财多少
乡亲们指指点点地说道说道
轿车的豪华房子的豪华
我站在村口
不敢认儿时的伙伴
他们不好开口叫我什么
我更不好开口叫他们什么
乡亲们也有小楼
乡亲们也有牛奶
乡亲们也有纯净水
不要谦虚要上家谱的
乡亲们高兴地问
你什么官职
你多少钱财
你房子车子咋样
准备回家建房吗
我拽着口袋里仅有的
几张零钱
更紧张的是嘴巴
从此不敢开口
唉
汗偷偷地悄悄地来到
----------------------------
依然家乡美
作者:望天涯
林中竹柱深幽巷,
一片青葱木为墙。
清澈小溪石为伴,
木栈桥边似画廊。
看山景系山情,
河山辽阔眼前望。
生有尽情谊长,
奈何此景比家乡。
柳挥起点文网名
职业写手
真实姓名叫做黄卫写
都市
文
见前
幻剑写书
笔名
叫坐怀乱著名
网络作家
神级
物都市YD流代表物柳挥
写作风格
走轻松调侃路线经句令捧腹笑善于塑造物笔物各特色性亲力作品《市千金我》《邻家初》(断更)《我骚扰》《
近身保镖
》《才医》
描写家乡的近代诗
本文2023-10-07 09:01:1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96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