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历史和人物谱——秦、汉时期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1收藏

吕氏历史和人物谱——秦、汉时期,第1张

四、秦朝

公元前256—前251年 昭襄王赢稷  五十一年——五十六年

        公元前256年,昭襄王五十一年。周赧王去世,把持国权的西周公姬咎在洛阳降秦,周朝亡。据巩邑的东周公文君想利用吕礼、吕不韦在秦国的权威保存周王室,遂任吕礼侄吕仓为相国。

公元前249—前247年 庄襄王赢子楚 元年——三年

        公元前249年,庄襄王元年,东周文君七年。丞相吕不韦率军攻灭东周国,迁东周公姬杰于阳人聚(今河南临汝)以奉周祀。吕不韦因功封文信侯,食邑洛阳十万户,门下食客三千、家僮万人。

公元前246—前210年  始皇赢政 元年——三十七年

        公元前239年,始皇八年。吕不韦以相邦、号“仲父”之尊组织门客纂成《吕氏春秋》二十余万言,“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公元前236年,始皇十一年。吕不韦撰《吕氏世谱》,其序说:自康公“东迁海上,吕氏之存者寡矣。公子进几而作亡命奔韩。今距公子进五世尔。”吕尚后裔中仍以吕为氏者仅有公子祁和公子进、绥。

        公元前235年,始皇十二年。吕不韦因赵太后与嫪毐*乱私通的事被牵连免相逐回封地洛阳后各诸侯国的宾客、使者仍络绎不绝前来问候,秦王恐其发动叛乱就写信要他和家属迁徙巴蜀,因忧惧日后被杀遂饮鸩而卒。其后人有吕嘉、吕凯等。

        公元前220年。吕文为避仇人从单父县迁居沛县,在一次沛县令举行的酒宴上将次女吕雉嫁给了泗水亭长刘邦,刘邦称帝后立吕雉为皇后。还生有长子泽、次子释之、长女长姁、三女嬃嫁汉将樊哙。

公元前 209—前207年  秦二世赢胡亥   元年——三年

        公元前208年。正月,中涓吕臣在新阳(今安徽界首)组织苍头军镇压杀害陈胜的叛徒庄贾后重建楚国。二月,秦军攻陈(今河南淮阳),吕臣败走,不久与英布联合破秦军收复陈县,后归项梁与项羽屯军于彭城。十一月楚怀王夺吕臣兵权改任司徒,以其父吕青为令尹。

五、汉朝

公元前206—前195年 汉高祖刘邦    元年——十二年

        公元前206年,汉王元年。吕马童以郎中骑将起兵好畤,参与汉灭楚军龙且之战,升骑司马。七月,南阳吕国后裔秦南阳郡守吕齮降汉封为殷侯,子吕胜以郎中从刘邦。其族裔有吕越人及三国时吕常。

        公元前205年,汉王二年。吕泽以客从刘邦定三秦后率阳都侯丁复、东武侯郭蒙、曲成侯蛊逢、都尉吕婴等驻军下邑。汉王刘邦彭城兵败往从之,集溃卒和败军破楚于荥阳,复发兵佐高祖刘邦定天下。

        公元前203年,汉王四年。吕臣率汉军于汜水斩楚将曹咎,以功为都尉封宁陵侯,后承嗣其父吕青阳信侯爵位。阳信侯传六世至吕谈坐酎金夺爵,族裔扩散于陕甘。宁陵侯传三世至吕始以无后除国,其族裔分布豫州、安徽省界首等地,如三国时东吴吕蒙。

        公元前202年,汉王五年。吕马童、吕胜等五人分割被汉军追至乌江边(今安徽和县东北长江西岸)拔剑自刎的项羽尸体请功。

        公元前201年,高祖六年。正月,吕泽封周吕侯,谥令武。生二子台、产。三月,吕博国以越户将从破秦、击项羽封贳侯,传至五世吕倩坐杀人死罪国除。四月,吕释之以客从击秦、汉王入汉还丰沛卫太上皇之功封建成侯,谥康公,生四子则、谢、种、禄。

        公元前200年,高祖七年。正月,吕马童封中水侯,传至五世吕宜成坐酎金夺爵,分衍有内蒙、南皮等分支,吕虔为其后裔。吕胜封涅阳侯,传至二世吕成以非亲生国除。

公元前194—前188年  汉惠帝刘盈  元年——七年

        公元前192年,惠帝三年。刘邦逝后吕雉以太后执政,通称吕后,继续执行以宗室女与匈奴和亲的政策,避免了汉匈之间的兵燹之灾。

        公元前191年,惠帝四年。吕后下令郡国“举民孝悌、力田者复其身”,又“减田租,复十五税一”。三月,下令废除挟书律,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恢复旧典。以休养生息治天下,为文景之治奠基。

公元前187—前180年 高后吕雉 元年——八年

        公元前187年,吕后元年。吕雉称制,立吕台为吕王,台逝,子吕嘉继王。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侄孙吕通为燕王。因吕则有罪免其嗣建成侯,封其弟吕种为沛侯,后更为不其侯,姐长姁子吕平为扶柳侯。追尊父为宣王,追封兄吕泽为为悼武王、吕释之为赵昭王。

        公元前184年,吕后四年。封族人吕婴子吕它为鄃侯、吕更始滕侯。妹吕嬃临光侯,堂侄吕忿为吕城侯、吕胜赘其侯、吕莹祝兹侯。

        公元前180年,吕后八年。七月,令吕禄为上将军军北军,吕产军南军为相国。八月,吕后卒,周勃、陈平、刘章等人设计诛杀吕产、吕禄,斩杀长乐宫卫尉吕更始后,捕捉诸吕男女,不分老少一律诛杀,史称“诛吕之役”。族人吕文和从沛县逃奔略阳(今甘肃天水)。吕后的亲族遭诛后,三代外的近族后裔在两汉间大多生活在今山东乡间。

公元前150年 汉景帝刘启 七年

         吕季主为吕仓后人,他和田叔一起去梁国处理太常袁盎被杀案,为维护礼法他把梁王谋反的证辞全部烧掉,处死宠臣羊胜、公孙诡,使梁王安然无恙,得到景帝夸奖。子吕步舒为董仲舒学生。

公元前140—前87年 汉武帝刘彻时期

        公元前 122 年,元狩元年。吕步舒手持符节出使淮南国自行裁决准南王刘安罪案。汉武帝认为他断案公正做得对。官至丞相长史。

        公元前 121 年,元狩二年。吕越人与王然于、柏始昌出使身毒国过滇及夜郎,滇王和夜郎侯问汉使者:汉朝和我国相比,哪个大?此为夜郎自大成语的出处。后还曾出使过南越、大夏。

        公元前112年,元鼎五年。南越国丞相吕嘉杀武帝派去的信臣发动叛乱。翌年叛乱被平,置不韦县(今云南省保山市)徙其族以实之。

公元前86—前74年 汉昭帝刘弗陵时期

        公元前86年,始元元年。夏,吕破胡为水衡都尉,率军平息益州郡二十四邑夷民反叛。三年后益州夷民再反,破胡再次率军征讨失利,致太守被杀、汉军战死及溺亡者四千余人。翌年改任云中太守。

公元前62年 汉宣帝刘询 元康四年

         中水侯之后长安公士吕建明、阳信侯之后长陵大夫吕阳、宁陵侯之后南陵公大夫吕得、涅阳侯之后吕忠奉诏复家,令奉祭祀世世勿绝。

公元1—5年 汉平帝刘衎时期

        公元3年,元始三年。吕宽受妹夫王宇之托于半夜用狗血洒在其父王莽府邸门口以阻其专权称帝,不料被人发现。吕宽及妹吕焉、妹夫王宇被害。史称狗血门事件。

        公元4年,元始四年。吕猗为御史大夫,因王莽摂政无道而养疾于家谱书。以“太公三十四世孙洛阳吕猗”为洛阳《吕氏宗谱》作序。

公元9—20年 新朝王莽时期

        公元17年,天凤四年。吕育(吕宽远房亲族)因被县宰冤杀,吕母遂散尽家业与吕植聚众起义一举攻下海曲城,将县宰处死,以其首祭吕育,义军迅速发展至数万人。吕母病逝后吕植率义军投赤眉军。

公元23—25年 更始帝刘玄时期

        公元 23 年,更始元年。吕植率一部赤眉军降更始帝刘玄,封为大将军,据守淇园,后经岑彭说服降于刘秀。十二月,吕晏为邓禹裨将,遵刘秀命讨伐王郎。

公元25—57年 东汉光武帝刘秀时期

         公元26年,建武二年。吕羌任山阳郡太守,精研《梁丘易》。

         公元27年,建武三年。吕鲔为东汉初群雄、关中豪杰,在更始帝、赤眉军败北后,割据右扶风、陈仓,为成家公孙述将军攻击三辅。

         公元35年,建武十一年。秋,吕鲔入蜀和延岑、王元、公孙恢在广汉郡广汉、犍为郡资中迎击汉军岑彭,后被臧宫在沈水击败。

         公元49年,建武二十五年。吕种以伏波将军的行军司马为沅陵长,招抚武陵蛮人。后因受马援外孙王肃结交汉室诸王案牵连致祸被害。

         公元56年,建武三十二年。吕鸿任吏部尙书,徐州刺史。弟吕鹄、吕鹤、吕雕、吕鸰也在朝为官。父吕霸官尚书令。

公元89—104年 东汉和帝刘肇时期

        公元 97 年,永元九年。吕盖以光禄勋升司徒。卒后发明地动仪的尚书张衡为其作《司徒吕公诔》。子吕仓为光禄大夫,父吕章以郡县职经韩棱举荐进中央层为官政绩不凡。为南阳吕氏后裔。

公元107—125年 东汉安帝刘祜时期

        公元108年,永和元年。二月,吕仓以光禄大夫与樊准视察兖州,以仓廪储粮赈济流民。孙吕勃谏议大夫。

公元126—144年 东汉顺帝刘保时期

        公元136年,永和元年。洛阳令吕放因不满专横跋扈的河南尹梁冀被其派人刺杀,弟吕禹继任洛阳令。

        公元141年,永和六年。谏议大夫吕勃反对将殇帝的庙号排在顺帝之下,认为左昭右穆的秩序不可乱,梁太后下诏同意了。

公元168—188年 东汉灵帝刘宏时期

        公元184年,中平元年。黄巾起义爆发,中常侍吕强建言灵帝应赦党人,诛杀贪官,考核地方官吏是否称职。封都乡侯,辞不就。

        公元189年,中平六年。吕布善弓马,武艺高强,有飞将之称。因叛杀丁原,被董卓授骑都尉、中郎将封都亭侯。后又与王允等共谋刺死董卓于未央宫门,授奋威将军,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

公元190—220年 东汉献帝刘协时期

         公元193年,初平四年。吕由为徐州刺史陶谦部将,在曹操进攻徐州时与曹仁作战阵亡。

         公元195年,兴平二年。吕布大破张飞于下邳,俘刘备妻儿及部曲家眷,自称徐州牧。七月,朝廷任吕布为平东将军,封平陶侯。四年后被曹操决水围攻兵败被害于徐州白门楼(今睢宁县古邳镇)。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冀州渤海郡南皮豪杰吕威璜从招为袁绍麾下骑督,在与曹军的官渡之战中阵亡于乌巢。

        公元203年,建安八年。十月,吕旷、吕翔背袁尚投曹操,驻扎在阳平县(今山东莘县),被封为列侯。

        公元204年,建安九年。吕蒙平定了山越族人之乱被孙权任为平北都尉兼广德长后出征夏口,亲自斩杀黄祖水军都督陈就;随周瑜、程普等人在赤壁大败曹操,又献计大破曹军于夷陵城下。因屡立战功升横野中郎将、偏将军兼寻阳令。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吕常以中郎将、裨将军、关内侯随曹操南下,封阴德亭侯,领襄阳郡。因治郡有方拜平狄将军,改封卢亭侯。早年曾护送汉室宗亲益州牧刘焉入川任职,被迫留蜀娶妻生子吕乂。

        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吕蒙经孙权劝导经勤奋学习才略大进,鲁肃不禁感慨已经不再是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豫州刺史吕贡和徐晃副将吕建接曹操密令率军救援族兄吕常,大败关羽于襄阳城。十一月,吕蒙被孙权拜为大都督,率军白衣渡江袭占荆州,关羽进退失据败走麦城被俘斩首。因功封孱陵侯、南郡太守。后因伤病壮年而卒,子霸袭爵,霸卒,兄琮嗣,琮卒,弟睦嗣。

周朝时,吕姓就有谱牒存在并流传后世。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曾利用这些资料,在著《齐太公世家》时将齐国自始祖太公吕尚到康公吕贷的世系一一列明。

源于姜姓,出自帝舜晚年赐伯夷吕氏,属于以帝王赐氏、部族名、国名、居邑名为氏。

炎帝的后裔共工氏从堂孙伯夷,是颛顼帝之师,尧帝时期的辅政,负责掌管礼仪。舜帝时正式任命他为秩宗。

大禹代行天子之政时,伯夷尽心辅弼,成为大禹的心腹之臣。为了嘉奖伯夷,舜帝在晚年赐伯夷姓姜,赐氏为吕,并封他为吕侯,此后形成了吕氏部族。

伯夷的后代早年活动于甘青山岳地区,由于崇拜山岳之神,形成了四岳部落。在尧、舜、禹时代,四岳成为部落联盟的山岳祭司。

吕氏起源

相传上古华夏部落首领炎帝神农氏,因居姜水流域,故以姜为姓。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与黄帝部族杂处,分为四支胞族(即四岳),伯夷曾佐尧帝掌管四岳,后又助大禹治水有功,为大禹“心吕之臣(心腹重臣)”,故封之为吕侯,其封地在今河南省南阳市西董吕村一带,商、周两代均为诸侯国,春秋初年(公元前680年),吕国被楚国所灭,其后,子孙以国为氏,散居于韩、魏、齐、鲁之地,史称吕姓正宗,伯夷则被列为吕姓始祖。

周朝时,吕姓就有谱牒存在并流传后世。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曾利用这些资料,在著《齐太公世家》时将齐国自始祖太公吕尚到康公吕贷的世系一一列明。

台湾吕氏宗亲会所制族谱,尊吕尚为吕氏远祖,常有吕氏后裔来卫辉拜祭。

现在吕氏族谱,大多是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纂修的,以南方省份居多:

1、毗陵(今江苏省常州市)《吕氏宗谱》 吕贽庭光绪四年(1878年)纂修 共二十二卷,外加首末各一卷;

2、余姚(今属浙江)《吕氏宗谱》 吕铭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纂修,共八卷,卷首一卷;

3、旌德(今属安徽)《吕氏续印宗谱》 吕贤铭纂修,共十四卷,民国六年(1917年)铅印。

北方吕氏家谱: 新安(今属河南)《吕氏宗谱》 吕锡祥、吕凤歧纂修,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刻本复印。

此外,还有:

《吕氏宗谱》 吕秋泉、吕培成等纂修,民国十九年(1930年)铅印;

《吕氏族谱》 纂刻者姓名不详,民国初年刻本;

《吕氏重修宗谱》六卷,卷首一卷,吕光琦纂修,民国十年(1921年)铅印。

山东巨野《吕氏家谱》八卷,首次编纂于明万历二年,崇祯十一年、康熙五十一年、康熙五十九年、乾隆三年、乾隆四十七年、嘉庆十五年、咸丰八年、同治十二年、光绪十四年、光绪三十年、民国四年、一九六一年、一九八一年、一九九三年历次续修。

部分吕氏历史名人:

吕大防:北宋仁宗时,吕尚后裔吕大防弟兄六人,其中有五人登科。大防先辈为汲郡(今河南卫辉)人,后迁居京兆蓝田(今陕西蓝田),官居左光禄大夫,宋哲宗时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号称贤相。后大防遭弹劾被贬,死于江西信丰县,迁葬于广东潮州海阳县(今澄海县)上华镇吕厝村,广东吕氏宗亲会在修族谱时尊吕大防为始祖。

吕臣: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初随陈胜起义,与项羽同屯军彭城。后辅佐刘邦平天下,被封为宁陵侯。

吕布:五原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一说山西忻州人,东汉末年名将,善弓马,力大无穷,时称“飞将”,号奋威将军,封温侯,割据徐州,为一代枭雄。

吕忱:晋代文学家,著有《字林》一书。

吕静:晋代音韵学家,著有《韵集》一书。

吕洛:北魏代(今河北省蔚县)人,官至羽林中郎将,后被封为成武侯。

吕光:略阳(今甘肃庄浪西南)人,十六国时后凉(建都今甘肃武威)的建立者,在位13年。其子吕绍、吕纂、吕隆也先后执政后凉。

吕雉:单父(今山东省单县南)人,汉高祖皇后,人称吕后。曾辅佐刘邦平定天下,公元前195年刘邦死后代理朝政,专政达十六年之久,为历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女执政者。

吕蒙:汝南富陂(今安徽阜阳东南)人,三国时东吴名将,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以致鲁肃见他时,曾称赞其“学识渊博,非复吴下阿蒙”。先在赤壁之战中与周瑜等大破曹军,后大败关羽,夺回荆州,在东吴堪称战功赫赫。后被封南郡太守、孱陵侯。

吕才:博州清平(今山东省临清)人,唐代哲学家、音乐家,官至太常博士、太常丞。

吕向:今甘肃省泾川人,唐代书法家、学者,善草隶,曾参与《文选》注解。

吕端:河北安次人,宋太宗时宰相。太宗称其为:“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吕纪:浙江省鄞县(今宁波)人,明代著名花鸟画家,官至锦衣卫指挥。

吕坤:宁陵(今属河南省)人,明代学者,官至刑部左、右侍郎。

吕永吉:隋文帝时大臣,官至上柱国太尉,被封为刘郡公。

吕夷简: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宋代宰相,封号“申国公”。

吕公著:吕夷简之子,历官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神宗时迁为御史中丞,后独揽朝政,位至司空、同平章军国事。

吕留良:明末清初人,号晚村。与黄宗羲、高斗魁等结识。雍正十年因曾静案,被剖  棺戮尸,著述焚毁。学宗程朱,特别表扬朱熹的种族思想。

吕洞宾: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一说陕西省人,号纯阳子,唐代八仙之一,曾隐居终南山等地修道,后四方云游,自称回道人。被道教全真教尊为北五祖之一。

吕不韦:战国末秦丞相,被封为文信侯,称为“仲父”。门下曾有宾客三千,并让他们编著有《吕氏春秋》。

吕大临:蓝田(今属陕西)人,北宋著名金石学家,程门四弟子之一,著有中国最早的古器物图录《考古图》一书。

吕惠卿:宋代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曾参与王安石变法,官至参知政事。

吕蒙正:河南洛阳人,北宋名臣,太平兴国进士第一。以敢言著称,曾三任宰相,知人善荐。

吕祖谦: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南宋著名哲学家、文学家,被称为浙东学派先驱。

吕天成:今浙江省余姚人,明代戏曲理论家,著有《曲品》一书。

吕天俸:清代大将,曾剿灭了张格尔叛乱,官至乌鲁木齐提督。

1360山西临晋吕氏家谱不分卷

(清)吕一纶 吕 常等修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木活字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1361江苏武进毘陵吕氏谱十八卷

(清)吕子珊 吕佶孙等重修

清道光二十年(1840)活字本

北图 辽宁图

注:吕克敬首修於清顺治十年。

1362江苏武进昆陵吕氏族谱二十二卷首一卷末

一卷

(清)吕贽庭 吕继午纂修

清光绪四年(1878)活字本 十三册

历史所 苏州大学 日本 美国

注:吕克敬首修於清顺治十年。

1363江苏武进昆陵吕氏族谱二十四卷首一卷末

一卷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3、4)日本 美国

1364江苏武进塘洋吕氏族谱十卷

(民国)吕荣桂修

民国十五年(1926)文献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南开大学

注:谱始修於清康熙三十二年。

1365江苏江都甘泉吕氏宗谱六卷

(民国)吕 国三修

民国二十一年(1932)木刻本

江苏江都县双沟乡吕庄村

注:吕卉池始修於清道光二十八年。

1366江苏无锡白沙圩吕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

末一卷

(清)吕洪裕 吕正兴等重修

清同治九年(1870)木活宇本

日本 美国

注:一名《吕氏续修宗谱》。

1367江苏江阴暨阳开化吕氏宗谱二十二卷

(民国)吕挹清总纂

民国十七年(1928)维则堂活字本 四十二册

北图

1368江苏宜兴吕氏宗谱三十卷首一卷

(清)吕精法等重修

清宣统二年(1910)活字本 二十四册

吉林大学

1369安徽旌德吕氏宗谱不分卷

钞本 一册

安徽博

注:记事至明万历间。

1370浙江杭州栖溪吕氏家谱不分卷

(清)吕文华 吕学贤重修

清乾隆五十年(1785)修 吕学贤钞本 二册

浙江图

1371浙江宁波宁城木栏桥吕氏宗谱二十二卷首一

(清)吕蜚雯编辑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扶雅堂活字本 六册

吉林大学 天一阁

1372浙江馀姚新河吕氏家乘十二卷附录一卷

(明)吕本撰

明刻本

北图(存卷4-9,12)

1373浙江*姚吕氏宗谱不分卷

(清)吕治平纂修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家刻本 四册

北图

1374浙江馀姚吕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清)吕铭纂修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敬和堂活字本 八册

历史所

注:吕伯真始修於元至正二年。

1375浙江鄞县木阜吕氏宗谱四卷

(清)光绪元年(1876)木刻本

浙江鄞县鄞江镇蓉峰村

1376浙江鄞县木阜吕氏宗谱□□卷

民国间文献堂木活字本

天一阁(存卷2、4)

1377浙江鄞县上本阜吕氏宗谱三卷首一卷

(民国)吕元宾 吕承烈等纂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慎德堂木活字本 二册

天一阁

1378浙江平湖吕氏世系不分卷

(民国)吕懋荣修

民国七年(1918)铅印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注:一名《吕氏族谱》、《东平家乘》。

1379浙江奉化登溪吕氏宗谱五卷首一卷

(民国)毛宝清修

民国十六年(1927)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

注:谱创修於清乾隆六年。

1380浙江奉化狮山吕氏家谱不分卷

(民国)庄崧甫纂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钞本 一册

浙江奉化县文管

注:毛润右始修於清乾隆四十四年。

1381浙江绍兴山阴新和里吕氏宗谱不分卷

(清)吕德森修

清道光三年(1823)钞本 五册

美国

_________________

在网上为您查了一些资料,后来感觉您的先祖似应来自文登、乳山一带。文登是山东吕姓来得较早的地方。据说宋末元初时,河南新安的一位万老爷当年带领着一支吕姓发祥于文登。其实,姜子牙(吕氏,也称吕牙)周初时就已封于齐地了。 清朝初期,吕姓从文登县葛家西南隅吕家集迁来此处安了一个庄子,随东面邻村于家埠之称而以姓氏命名吕家埠。约在1770年左右,姜姓从乳山县桐兰迁来,因支脉旺盛,遂改名为姜家埠。----文登葛家镇姜家埠(注:文登市吕家集、庄、埠都有。) 文登,唐虞为嵎夷地。夏、商为青州地,春秋先后为齐国莱地、牟子国地,战国为齐地。秦罢诸侯,置郡县,文登为齐郡腄县地。西汉,文登属青州东莱郡东牟、不夜、昌阳三县。东汉省不夜入昌阳,文登为昌阳县地。三国时,属魏国青州长广郡昌阳县地。晋及刘宋时,分属青州长广郡、东莱国牟平二县。后魏,分属光州东牟郡观阳、牟平二县。 北齐天统四年(568),析牟平、观阳地置文登县,因文登山而得名,属光州长广郡。周因之。隋时,属青州东莱郡。唐时,属河南道。武德元年(618),境内置登州,文登县为其属;贞观元年(627),废登州,属莱州;如意元年(692),于牟平置登州,神龙三年(707),移登州治于蓬莱,文登均为其属。五代因之。宋,文登属京东东路登州。金,属山东东路宁海州。元初,属益都路宁海州;至元九年(1272),直隶都省山东宁海州。明,属山东省登州府宁海州。清,属山东省登莱青道登州府。 北方吕氏家谱: 新安(今属河南)《》 吕锡祥、吕凤歧纂修,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刻本复印。 《》 吕秋泉、吕培成等纂修,民国十九年(1930年)铅印; 《吕氏族谱》 纂刻者姓名不详,民国初年刻本; 《吕氏重修宗谱》六卷,卷首一卷,吕光琦纂修,民国十年(1921年)铅印。 由于历史条件所限,每个姓氏的辈字都有差别。吕姓也是如此。几乎不可能实现统一了。比如: 某支吕氏字辈:贞元开乾鼎,周佐如金玉。麟凤自天来,国家万年士。世德承先志,芳名绍平章。中道敦行远,纯诚永吉昌。 山东吕氏字辈:巩丰仕贤,树桂诒玖,怀国安邦。 湖北三相堂吕氏旧派:本超远大承先志,惟学诗礼启世裔。新派:永传家业纪昌明,克绍贤永昭善继。 湖北寅清堂吕氏派语:刻承瑞兆,华国文章,敦崇士习,永守纲常,居仁由义,其道大光。 浙江余姚吕氏字辈:忠孝开基,诗书继世,用光祖德,永振家声。 注:吕姓是大姓,古今名人很多。

六、三国

公元220—265年 魏

       公元220年,文帝曹丕黄初元年。吕虔为裨将军,封益寿亭侯,后迁徐州刺史,加封威虏将军。吕常转拜横海将军、襄阳太守,文帝加其庸,徙封西鄂都乡侯,食邑并七百户。

        公元227年,明帝曹叡太和元年。吕虔改封万年亭侯,食邑600户。长子吕翻、孙吕桂袭爵万年亭侯。次子鹄魏文帝时徐州刺史不就,遂河东屯田,为河东郡始祖。

        公元228年,明帝太和二年。东平人吕昭以才实仕进,为镇北将军兼冀州刺史。长子吕巽为相国椽、三子吕粹为河南尹,次子吕安与嵇康是至交好友,两人居处虽天南地北,但每一相思,千里命驾。

        公元237年,明帝嘉禾六年。庐江主簿吕习请东吴出兵支援,他开城门作内应,但事泄后不知所终。

         公元262年,元帝曹奂景元三年。吕安与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同被钟会诬杀。作有文集二卷载《隋书、唐书经籍志》传于世。

公元221—263年 蜀

        公元223年,昭烈帝刘备章武三年。五官掾功曹吕凯代永昌郡守,率官民抵御反叛降吴的建宁太守雍闿有功。诸葛亮表奏为云南太守封阳迁亭侯,但还未上任便被叛乱的少数民族杀害。子吕祥继承爵位。

         公元235年,后主刘禅建兴十二年。吕乂历汉中、广汉、蜀郡太守,入朝为尚书。著有《格论》十五篇。子辰为成都令、雅任谒者。

公元222—280年 吴

        公元228年,大帝孙权黄武七年。吕范迁大司马,印绶未下而卒。累领丹阳太守,拜建威将军封宛陵侯,后受封前将军假节,改封南昌侯。子吕据拜荡魏将军、太子右部督、右将军、迁骠骑将军。

        公元256年,会稽王孙亮太平元年。吕岱九十六岁卒,生前授庐陵太守、拜安南将军、大将军、大司马。子副军校尉吕凯遵遗嘱,以“素棺、疏巾布褠”葬于高阳荡(今如皋林梓镇北)。

七、晋

公元265—317年 西晋

        吕忱,官弦县令(古青州东莱国)、义阳王司马望典祠令,晋文字学家。从典籍中搜求异字,作《字林》一书六卷,收汉字一万三千个,增补了《说文解字》的疏漏,至明代时已全佚。弟吕静,音韵学家。作过安复县令,编有《韵集》,是仅晚于《声类》的韵书。

        公元306年,惠帝司马衷永兴三年。八王之乱中吕朗为督建威将军奉河间王司马颙令屯洛阳,司马颙死后归东海王司马越。

        公元307年,怀帝司马炽永嘉元年。前北军中候吕雍与度支校尉陈颜等人密谋立清河王司马覃为太子,事泄,司马覃被幽杀于金墉城。

公元317—420年 东晋

        公元337年。吕婆楼于永嘉之乱时从略阳迁到枋头(今河南浚县)后生下长子吕光,传说出生时“夜有神光之异”。其先世吕文和汉初逃奔略阳后与氐人(吕氏远代姜姓苗裔亲族)杂居,世代为当地大族。

        公元352年,穆帝司马聃永和八年。吕护以冉魏征虏将军降东晋,后投安国王王午,午为部将秦兴所杀,吕护杀秦兴后继位安国王。

八、南北朝

公元351—394年  前秦

         公元357年,永兴元年。吕婆楼佐助苻坚继前秦皇帝,被封为司隶校尉。后官至太尉、大将军。弟吕三楼,官威武大将军。

        公元358年,永兴二年。吕光随苻坚征讨张平将其勇将张蚝刺于马下致其溃败投降,从此威名大振。后随王猛灭前燕,因功封都亭侯。

公元386—403年  后凉

         公元386年,太安元年。吕光进兵西域,降服焉耆(今新彊焉耆)王、攻破龟兹(今新疆库车),西域30余国归顺前秦后闻苻坚被害,遂入姑臧(今甘肃武威)称大将军、凉州牧、酒泉公,改元自立。

        公元390年,麟嘉元年,东晋孝武太元十四年。吕光自立三河王(指黄河、湟河、赐支河),都姑藏,立妻石氏为妃,尊髙祖为敬公,曾祖为恭公,祖为宣公,父为景昭王,追尊吕尙为永不迁之祖。

        公元396年,龙飞元年。吕光即天王位,国号大凉,大赦境内,设置百官,以世子绍为太子,弟宝为大将军,封子弟为公侯者二十人。

        公元399年。吕光卒,庙号太祖、谥懿武皇帝。吕绍继位,以兄纂为太尉、弘为司徒。五天后即被纂、弘逼迫自杀,纂自立。

         公元401年,神鼎元年。吕隆以吕光侄继位。弟吕超因杀吕纂拥立有功拜使持节、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辅国大将军,封安定公。

        公元403年,神鼎三年。吕隆降后秦,其略阳吕氏族人四处避难。吕破胡、吕奴迦奔青海、甘肃的吐谷浑为部将镇守白石城。吕平投氐人杨难定的后仇池国,任左卫将军、沙州刺史。吕先进入四川。

公元420—479年  宋

         公元430年,文帝刘义隆元嘉七年。吕玄伯被文帝派作刺客杀北魏将军王慧龙未遂被释,因感其恩德,终生为其守墓,为忠义之士。

        公元441年,元嘉十八年。吕先之子吕训为宋建忠将军守卫仓储,抵御侵寇汉中的氐人杨难当有功,受到嘉奖。

        公元466年,明帝刘彧泰始二年。吕安国以建威将军征讨殷琰论功第一,被封彭泽县男未拜。后累至义阳太守、征虏将军。至齐,太祖萧道成晋封安国侯爵,增食邑六百户。后官至太守、刺史领军将军,卒赠使持节、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常侍如故,谥号“肃侯”。

公元479—502年  齐

        公元483 年,世祖萧赜永明元年。吕文度以员外郎带南濮阳太守,历皇宫外务总监,控制中央禁军,为帝宠臣。

        公元485 年,永明三年。吕文显以中书通事舍人兼南清河郡太守,因办事严苛认真受宠幸,历建武、永元两朝,官至尚书右丞,少府卿。

        公元495年,明帝萧鸾建武二年。吕僧珍以容伟魁捂致仕齐太祖门下书佐,历殷州刺史、典签等职,补御林监、辅国大将军。

公元502—557年  梁

公元502年,高祖萧衍天监元年。梁高祖受齐禅后任吕僧珍为冠军将军、前军司马封平固县开国侯,食邑一千二百户,迁给亊中、右卫将军加散骑常侍,入直秘书省,总知宿卫。后卒於领军将军府中,赠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忠敬侯。子吕淡承袭侯爵。

公元551年,简文帝萧纲大宝二年。都官尚书吕季略领侯景命逼萧纲写禅位诏书,因萧纲写了个开头再也难以握笔,只得暂罢。

公元386—534年  北魏

         公元 396 年,太祖道武帝拓拔珪皇始元年。吕显以后燕河间太守举郡降北魏,赐爵魏昌男,授巨鹿太守。子吕温有文武才略,初为禁卫军将领,以功升宣威将军、奉车都尉,历任秦州(今甘肃天水)司马、上党太守。卒赠平远将军、豫州刺史、野王侯,谥称敬。

        公元398年,天兴元年。吕舍从赵郡高邑迁平城获赐田宅。子方生卒于主书郎,赠建武将军、定州刺史、高邑子,谥曰敬。子受恩历侍御中散、典宜官曹、外都曹令、秦州刺史,曾反对孝文帝迁都洛阳。

        公元430年,太武帝拓拔焘神䴥三年。吕罗汉随父吕温出镇秦州连续射杀二十三人,献计大败犯上邽的杨难当,后助文成帝拓跋濬即位,晋爵山阳公加镇西将军,卒谥庄公。长子兴祖袭爵、次子伯庆官咸阳王元禧郎中令、三子世兴官校书郎。弟吕大檀恒农太守、吕豹子光州知事、吕七宝为龙骧将军、东雍州刺史。

        公元468年。吕洛拔以平原镇都将援徐州刺史薜安都,率骑格战手杀九人大败张永,以功赐爵成武侯加建义将军。长子文祖官外都曹奏事中散,次子显祖补龙牧曹奏事中散。曾祖渴侯为鲜卑族头领,祖父肥官至濮阳太守。父匹知任西部长、封荥阳公。后代以吕为姓。

         公元496年,孝文帝元宏太和二十年。鲜卑族拓跋部叱吕氏奉诏改姓吕。后俟吕陵氏、列比邱氏、副吕氏等均改吕姓,遂为洛伊吕氏。

         公元506年,宣武帝元恪正始三年。秦州主簿吕苟儿率屠各族起事称王,改元建明,置百官,围逼秦州。后败降右卫将军元丽。

        公元524年,孝元帝元诩正光五年。吕伯度与兄吕众保在关陇聚众起义,后投魏授抚军将军、泾州刺史、平秦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

公元535—556年  西魏

         公元535年。吕思礼以秀才历行台右丞、安东将军、都官尚书兼七兵、殿中二曹事,进汶阳侯。后追赠为车骑大将军、定州刺史。子亶嗣爵为驾部下大夫,父吕逵平原郡太守,十一世祖为曹魏列侯吕旷。

真、元、开、乾、泰、周、左、如、金、玉、林、凤、自、天、来、国、家、万、年、世

名行、字行辈序诗

清雍正甲辰(1724)科吕日登进士邀集占(竞茂)公派下暨顼公派下之蒙正(文穆)公等系族亲肇泉州吕氏宗祠聚会共尊太公为一世祖。以(汉)御史大夫卅二世孙吕猗清子氏《续吕氏世谱序》、(北魏)咨议参军五十三世孙吕蒙之《天启世谱牒序》、(唐)六十二世孙河东吕温化光氏之《举要族谱序》为计世准则,占(竞茂)公、顼公为六十四世。蒙正(文穆)公为六十八世。各支派系计世不齐,以此类推。并共编名行、字行辈序诗二首各六十字。起太公八十九世——一百四十八世。诚为族亲伯仲埙篪合奏,长鸣一千五百年而尚有余响之大曲(估计可用至公元三千二百年)其序言曰:

别以昭穆,序以礼义,人道也。各派字行参差不齐。偶然相见,不知世次称谓混淆,名既不正,事曷以成。今编两诗,别之于谱,依次为名依次为字,子侄繁归于画一。礼义以别,昭穆以序。(如:竞茂公为一世,则起二十六世)继后则续编。

名行辈序诗

肇启原悠裕 承基尚振荣 联辉培吉士

济美树芳声 惠泽仁为质 因心义以衡

礼真谦则益 智远静斯清 广业宜修德

光前在显名 嗣徽余庆集 永序自观成

字行辈序诗

尔甫希贤哲 于兹毓俊良 子孙敦本实

伯仲炳文章 若汝忠惟允 如余孝友常

立廉存素志 秉节植宏纲 登仕才犹着

经邦体扬彰 云礽循祖法 奕世锡嘉祥

吕氏的字辈排行:

山东武城吕氏字辈:“连元岭一宝春化福云昭”。

山东莱州吕氏字辈:“诜希宝臣峰启泽永康长绍堂志兴润桂占金清绪世再延香”。

山东青岛吕氏字辈:“维贤可继世”。

山东沂水、莱芜吕氏字辈:“纪文全志兴”。

山东曹县吕氏字辈:“法付太亦”。

山东烟台吕氏字辈:“应瑞永道贻序兆”。

山东日照吕氏字辈:

一支派:“咸鸿福益友全成乃作之相传怀纪广存德庆吉祥”。

二支派:“贤世立永昌全成乃作之相传怀纪广存德庆吉祥”。

三支派:“京东海青秀家邦定吉祥忠能传延世宣布绪刚强”。

其他源流说:

源于任姓,属于任氏分封之国,据《左传》:任姓,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言此十国皆任姓也。

任姓,黄帝最小儿子之姓,分封在任国,任氏势力扩张,建立起来十个小国,毕为其中之一。

西周初期,有谢氏、章氏、薛氏、舒氏、吕氏、祝氏、终氏、泉氏、毕氏、过氏这十个姓氏,都是任氏后裔的封国,是由任氏分支出来的。又据《左传》上有一句话说:“不敢与诸任齿”,其中所谓的“诸任”,指的就是这十个姓氏,为西周贵族大姓,因此不甘与其争辩,可见当时任氏氏族的显赫。

得姓始祖:

吕姓始祖为伯夷的裔孙,为姜姓,是四岳的始祖。他因助夏禹治水有功,被封为吕侯,建立姜姓诸侯国吕国(国都在今河南南阳)。春秋时,吕国被楚国所并,其后裔子孙以国为氏,称吕氏,史称吕姓正宗。尊伯夷为开国始祖。

以上内容参考  吕氏

吕氏历史和人物谱——秦、汉时期

四、秦朝 公元前256—前251年 昭襄王赢稷  五十一年——五十六年         公元前256年,昭襄王五十一年。周赧王去世,...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