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的秘密逃生隧道,长什么样?
文/小米桶
图文:审稿-孙绿、制作-琪琪 苏西
音频:讲述者-小米桶、制作-赛安 苏茜茜
封面图: TimeDepotTwn/Shutterstock
来过台北的朋友,对 圆山饭店 应该不陌生。它坐落于士林区一个独立山丘之上,是一座红墙金瓦的 中国宫殿式建筑 ,背后有环山和绿荫掩映,很是舒适。
这里作为台北的招牌景点,引来各地观光客竞相造访。人来人往,只遗憾这山中的石头不能言语,不然故事说起来可停不住。
暮色下的圆山饭店
图:Charliegarciar/Shutterstock
圆山 是台北盆地的第一处缓坡,据说因为风水如龙,古名就叫做 大龙山 。
虽然我不太笃信风水布局,但圆山这处确是奇事趣闻倍出。
确实是非常好的风水位置了
图:Google Map
第一件奇闻与 国姓爷 郑成功 有关。据传在圆山脚下的基隆河中住着一只鲤鱼精,郑成功带兵乘船沿河路过此处,鲤鱼精做法兴起风浪,阻碍军船行进。
郑成功于是抽出宝剑掷入河中镇煞。鲤鱼精被刺中后从此再不敢作乱。这片水域因此得名“剑潭”,据说每到农历十五,就可看到插在水中的宝剑还在闪闪发光。
其实国姓爷在台湾的征战,都没有离开过台南,以上后人爱戴才有这些杜撰的故事。但杜撰偏偏挑在圆山脚下,也是由于此地风水了得。
图为圆山旧址上的剑潭寺剑,1937年日本人扩建台湾神宫,强迫该寺迁移。
图: Wikimedia Commons
谭寺原迁至今大佳国小校地,后因设校,又迁至大直现址,为台北市中山区北安里北安路805巷6号。
图: Wikimedia Commons
进入清朝年间,台北周边成为茶叶产地,商业繁盛一时,很多有钱人都看中圆山的风水,纷纷在此盖起西式豪宅。法国大使馆也有意搬迁到这里,早早买下一块地预备。
然而马关条约的签订,改变了台湾的命运 ,圆山这块龙脉宝地马上就被新来的日本总督看中,不惜对法国施压,用尽手段、排除万难把圆山的土地权抢到手,要用来做一个大动作 —— 兴建台湾神宫 。
要说这台湾神宫,可不是随便取个名字的,在日本神道教管理系统中,台湾神宫的级别是最高级的“官币大社”,意思就是本神社由日本政府拨专款供养,供奉的神明必须与日本天皇或皇族有关系。
当年圆山上建成的台湾神宫
图: Wikimedia Commons
与台湾有渊源的日本皇族还真的有一位,是明治天皇的叔叔,名叫北白川宫能久亲王。能久亲王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亲自率兵来接收台湾,然而没几个月就得了疟疾,病死在台南。
随后,能久亲王的病死被神格化,成为日据时代台湾的神主。1901年, 台湾神社 在当时的总督儿玉源太郎的支持下动工,同年10月完工,总占地约五公顷。
神社旧照
图:西远熊次郎编《台湾游记》1936年版插图
神社全貌,结构由下而上分为三层平台,本殿位于最高处,中为拜殿,最下层是鸟居和祭祀动物铜像的摆设区。
图: Wikimedia Commons
台湾神宫内,北白川宫能久亲王的牌位与天照大神的牌位并列,他的忌日也被订为台湾神社的主祭祀日,要举行盛大祭典,每年这天全台都要放假一天。
于是圆山从富人区,一跃成为日本皇民化的最崇高精神圣地,被神道教同化的台湾人来圆山朝拜,人数从一开始的几千人,很快就变成近十几万人。
祭典旧照
图: Wikimedia Commons
1945年日本战败, 台湾回归中国怀抱,象征天皇统治的神社很快被拆除 (同样被拆除的还有位于中国东北的旅顺神社和位于京畿道的朝鲜神社)。
圆山却并没有因此而回归寂寞。 在台湾神宫的原址上,由宋美龄主持,一座用来专门 接待国外宾客的饭店 随之拔地而起。 最初定名为“台湾省敦睦联谊社”,第一任经理是孔家二**孔令伟。
如今圆山饭店中悬挂着当年接待各大外宾的合照
图:圆山大饭店
圆山饭店最初并没有今天大家看到的这栋主结构,而是将原本的日式神社的建筑拿来且拆且用。
神社鸟居就充当饭店大门,神社管理所变成中庭的泳池别墅。饭店主体最后落成一座中式三层楼房,古色古香的中式设计和装潢在当时也是很惊艳了。
台湾神宫的部分建筑继续用作圆山饭店的附属建筑
图为外籍人士在泳池前晒日光浴
图:秋惠文库
1959年 上映的「空中**」剧照,那时饭店大门(第一代)还是日本鸟居
新落成的联谊舍 供高官和外宾使用 ,最高层级算是1960年访台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最阔绰的客人是1971年访台的沙特国王,给服务人员的小费都是劳力士。
因此,如果有读者曾经到访过圆山饭店,看过展示在墙上的老照片就会知道,凡是1973年前的,都还是在三层的饭店中拍摄的。
最初圆山饭店只有三层楼
图:圆山大饭店
我们现在看到 十四层楼高 的圆山饭店,完成于1973年10月10日,是台北的地标建筑。但是那时的民众还是只能远眺美景,难以入内。圆山饭店作为高官的国际招待场所,仍然只对要人开放。
直到1998年,圆山饭店因财政困难,决定对一般民众开放。
目前这个是1973年重新修建的
图:totogo1015/Shutterstock
米桶就陪着各位读者大人来逛逛这园山饭店。
图:Jack Hong/Shutterstock
站在 饭店大门 前,请各位先回头看,台北盆地的美景可尽收眼底,不论白天或是夜晚都很迷人。顺着蜿蜒的基隆河,北台湾的门户——松山机场就在左边,时有飞机划过天空。
先看看准备降落在松山机场的福克50型客机
图:TimeDepotTwn/Shutterstock
图:Botond Horvath/Shutterstock
当各位饱览这块风水宝地的自然风光后,我们就可以转身进入大厅吹冷气了。
欢迎莅临圆山饭店
图:Kobby Dagan/Shutterstock
进入大厅,满眼是鲜艳的大红色, 这种红色是特地为圆山饭店调制的 ,仅此一处才有,名字就叫 “圆山红” 。喜庆的颜色在中式宫灯的映衬下格外醒目。
内部特殊的颜色「圆山红」
图:小米桶
宫灯细节
图:小米桶
此时请抬头向上看。园山饭店大厅正中央的上空,是 一口梅花造型的三层藻井 。藻井以红色为底,用金色描出23只群龙戏珠和16只凤凰飞天,象征 “龙凤呈祥、吉祥如意” 。
大厅藻井
图:小米桶
这里我们先透露一下:
龙 是圆山饭店的最突出的主题。不光是藻井以龙为中心,还有立柱、飞檐、斗拱等等,据饭店导览介绍说全部加起来,一共有 二十万条龙以上 。
(身临其境感受到这个数字也是随便掰出来的,毕竟到处都是龙)。
大厅藻井的正下方有一个两层的高台,上面摆放着很大的兰花花篮,是游客拍照留念的好选择。
随手拍的,圆山大厅兰花
图:小米桶
左手边是 自助餐厅和咖啡吧 ,常有现场音乐表演;右边是以江浙口味闻名的餐厅 “圆苑” ,菜单上最有名的,当属宋美龄的御用点心“红豆松糕”,这个点心以前民间也是吃不到的。另外在从山西来的孔令伟的关照下,圆苑的山西面点也很有特色。
还有一些宋美龄爱的食物
图:小米桶
图:Black1950/Shutterstock
大厅介绍完毕,请各位移步至楼梯旁,一楼与二楼之间悬挂着巨幅铜雕 “周公制礼作乐图” 。拾阶而上,二楼分左右两翼,一翼通往客房区,一翼通往港式餐厅 “金龙厅” 。
周公礼乐图
图:小米桶
图:Eduardo Firman/Shutterstock
我们去往金龙厅,经过回廊时会看到一个贩卖民国纪念品的小店,和一幅挂满名人照片的照片墙。这里有些时空隧道的感觉,把过去的一幕幕 历史 串联起来。
发现巩俐?图:小米桶
看完老照片,穿过一道门,眼前出现一个金龙造型的喷泉。高昂的龙首中吐出一股清水,积成水池中还有游客投入的幸运硬币。这只罕见的 三爪金龙 , 历史 可比园山饭店悠久很多,它便是曾经台湾神宫留下来的遗物之一。
台湾神社留下来的金龙
图:小米桶
老照片左下角就是金龙
图:网络
在金龙 右手边是港式餐厅 ,餐厅临窗的位置可以看到台北盆地,白天可揽高楼错落;夜晚能赏灯火辉煌。金龙厅附近的洗手间内,悬挂着很多台北故宫的古画仿制品。有个洗手间都曾传出轶事,曾有大陆来的书画艺术家宣称发现古画为真迹。
如果有读者十多年前来过这里,也许还曾听过另外一个小插曲。那就是圆山饭店不是“五星级”,而是 “五梅花” 。那是因为蒋介石最忌讳“五星”二字,因此不肯参加饭店星级评鉴,只好自创一个“梅花级”。
里里外外的圆山红
图:YingHui Liu/Shutterstock
去年,圆山饭店开通一项特别的导览,需要先预约,到时间便去二楼大厅集合。
饭店导游会将我们带到纪念品店旁一个普通的墙壁前,开始讲解。园山饭店过去政要云集,为防备意外发生可以迅速撤离,设计者曾经在饭店内秘密设计了两条密道,甚至都没有画入设计图稿之中,只有少数知情者。但是几十年过去,意外事件终究没有发生。密道便因此搁置,逐渐荒芜。
直到去年园山饭店才将 西侧密道 修整出来,对外开放参观。
密道出现
图:小米桶
因此当我们一行游客正在一个死胡同里塞车时,一道墙壁突然打开,扑面而来是湿冷发霉的空气,一道隐秘的楼梯出现在面前。
图:小米桶
这密道一眼望不到底,四壁成弧形,尽是突刺 ,导游解释说这突刺是战争用的消音涂料,还有防爆防火的功能。楼梯的一半弯成滑梯,滑梯宽仅供一人勉强坐下,或者是滑行李都可以。若是要一路溜下去,还是蛮惊险的。导览时为了安全起见,滑梯部分就不开放体验了。
图:小米桶
沿着陡峭湿滑的楼梯蜿蜒向下,昏黄的灯光让气氛变得有些紧张。这秘道总高度有85米,落差有六层楼那么高,但因不是笔直的关系,回头再看出口已不见,前面还没有尽头,仿佛走了很久。好不容易走到最底部,一扇铁门管得紧紧,导览说铁门之后就是圆山后山的密林,因此不能打开。游客到此止步,拍照留念后只能原路返回。
从入口返回,大家突然从战争气氛又回到灯红酒绿,都觉得有些不真实。
图:Kobby Dagan/Shutterstock
如果各位意犹未尽,结束密道之旅后,还可随意再 探索 一下。二楼尽头有一间 “第一夫人咖啡” 也是不错的去处,那里曾经是蒋宋美龄享用下午茶的场地,现在还有特别的纪念品贩售。
或可选在圆山饭店下榻,也许还有缘再参观一下圆山饭店的总统套房。里面有罕见的九龙壁照壁,墙上挂的尽是蒋宋美龄收集的国画真迹,还有当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御用的管家服务,蒋经国独享的理发修容,等等这些都是此地往昔的盛景。
圆山饭店官网可预订
(饭店请到后台付一下广告费)
一般游客的圆山导览就到为止,实在是对不起,其实我们能看到的还只是不到一半,主建筑之后的圆山联谊舍恕不对外开放, 只有加入会员才能享用。
圆山联谊舍的会员价, 个人会费每年约6万人民币, 附加押金3万押金; 家庭会费每年约10万人民币 ,附加3万押金。每位会员还有月费、最低消费、泳池清洁费等等加起来,每月还要消费一万人民币以上。不是达官显贵,真是门都敲不开。
官网的图看起来 就很“豪”的样子
再说没有开发出来的景点,如饭店东侧的秘道,还有一个孔令伟当年的小别墅,这里不多赘述,留待下篇再讲。
结束了饭店内的参观,请各位从饭店出来时,不要急着离开,穿过停车场还有得看。由饭店大门向下,快走到车道的地方,会发现左右两只石狮。这 石狮 雕刻与别处不同,似乎多了些飞扬跋扈的感觉。这对石狮与那条金龙一样,都是曾经台湾神宫的遗留,也有百年之久。
停车场前面的石狮子,其实也是当年台湾神社的狛犬
图:glen photo/Shutterstock
还有铜马
由车道进入停车场的角落,有一块刻字山石矗立,是于右任的草书,上写“剑潭胜绩”四个大字。这块石碑同样是台湾神宫的遗物,原名叫做“献兵器纪念碑”,于右任是把原本的碑文抹去后再提字的。
原本是台湾神宫的「献兵器纪念碑」来源
图:台湾大学图书馆
最后,圆山饭店停车场「于右任书法」
图:小米桶
圆山作为台北的“龙脉”,默默见证世事流转如烟如云,将动人的故事悄悄隐藏。等疫情过去,如果各位有机会光临此地,请多给圆山一点时间,听听她的故事吧。
流落在外的台湾神宫的铜牛
图:小米桶
END
本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环行星球立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请后台联系。
环行往期
什么是“北沟故宫”?
这里是首里城,又一个被烧毁的世界遗产
一、 姓氏源流 苏氏姓源有两支: 1 出自高阳。《苏洵族谱》云:“苏氏之先,出于高阳。高阳之子为称,称之子曰老童。老童之子生重黎及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长曰矾,为昆武。昆武始姓己姓,其后为苏、顾、温、董。”后苏氏繁衍于河南、河内,逐渐成为人数众多的一姓。 2 另一支苏姓出自少数民族。汉代辽东乌垣有苏姓。又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北魏拔略氏改苏姓。 二 迁徙分布 据有关史书及苏氏族谱记载,苏氏世居河内,先秦时有一支移居今湖南、湖北境内,一支移居东周洛阳,有名的有春秋时楚庄王有大夫苏从,战国时洛阳有苏秦、苏代、苏立三兄弟。西汉初,人;口充实关中,苏氏有一支迁至武功杜陵,后有一支迁至扶风平陵,均发展成为大族:同时,西汉还有北海、桂阳等地的苏氏。武功苏氏还有一支于西晋末迁至襄阳,有一支移居蓝田;扶风苏氏有后裔在邯郸作官,并在当地安家,形成赵郡苏氏。东晋十六国中原士族大举南迁时,苏氏有一批随之渡江,再江浙一带安家。唐代赵郡苏氏有一支移居四川;而河南苏氏曾两次向福建迁徙,一次是唐朝初年跟随陈政、陈元父子入闽开发漳州,一次是唐末随王潮入闽定居同安,发展成为大族。早期迁入湖南新化、安化梅山一带的苏氏称为梅山蛮,北宋时平定梅山蛮,苏氏有辛免者逃到今广西、广东、云南,山东,也有逃到越南、老挝、泰国的。此后又有移居东南亚各国及欧美国家的苏姓。 三、 郡望堂号 郡望: 主要有武功郡、扶风郡、蓝田县、河内郡、河南郡等。 1 武功郡。战国时期孝公置,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东。 2 扶风郡。汉武帝太初元年置右扶风,为三辅之一。三国魏时改为扶风郡,治所在槐里。 3 蓝田县。秦置县,再今陕西省蓝田县。 4 河南郡。汉高帝二年置郡,治所在雒阳。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及黄河以北原阳县。 5 河内郡。春秋时期初汉之际置郡,治所在怀县。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地区。 四、 家乘谱牒 1 山西:忻州苏氏族谱不分卷苏氏族谱不分卷 2 江苏:常州苏氏族谱十八卷、常州苏氏族谱不分卷、江阴澄江苏氏族谱二十二卷首一卷、常熟琴川苏氏支谱四卷 3 浙江:象山昌国苏氏宗谱二卷、遂昌苏氏宗谱、馑县馑竹庄苏氏宗谱三卷 4安徽:苏氏族谱四十八卷、休宁新安苏氏族谱十五卷、休宁新安苏氏族谱四卷、休宁新安苏氏重修族谱十卷附三卷 5 福建:同安苏氏族谱不分卷、晋江湖子苏氏族谱不分卷、安溪清溪珍田苏氏族谱一卷、安溪清溪湖山恒产张苍苏氏谱不分卷 6 江西:波阳苏氏出修总扑三卷图书馆二卷 7河南:太康苏氏家乘二卷、许昌苏氏家乘一卷、许昌苏氏家乘二卷、鄢陵苏氏家乘三卷、鄢陵苏氏家乘六卷 8 湖北:武昌苏氏宗谱卷 9湖南:浏阳苏氏武功修族谱三十一卷首二卷末一卷、苏氏次修宗谱卷 10广东:苏氏族谱附武功书院世谱十卷附三卷、番禺苏氏房谱不分卷、南海苏氏族谱十卷 11 四川:眉山苏氏族谱一卷 五、12 山东邹城城前镇后祝沟村 邹城苏氏族谱一卷 历史名人 1 苏曼殊:文学家。原名玄瑛。后为僧,号曼殊。广东香山人,留学日本,漫游南洋各地,能诗文,善于作画,精通英、法、日、梵诸文,曾任报刊翻译及学校教师。与柳亚子等人交往。参加南社。其诗多伤感情调,小说运用浅近文言描写爱情故事,表现出浓郁的颓废色彩。翻译过雨果、拜伦的作品。另有《梵文典》、《苏曼殊全集》。 2 苏洵:北宋散文家。字明允,眉州眉山人。深得欧阳修推誉。以文章闻名于世。曾任秘书省校书郎。主张抗击辽的攻掠,对大地主的土地兼并、政治特权很不满。由于文学上的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3 苏轼:北宋文学家。眉州眉山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洵的儿子。嘉佑进士。曾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杭州通判,元丰二年又因作诗得罪朝廷而入狱。哲宗亲政时出任知州,其后多次被贬,元符三年病死于常州。与父洵弟辙称“三苏”。他写的文章挥洒畅达,因此他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雄放清新,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豪放,与辛弃疾合称“苏辛”。他的书法为宋四家之一。著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东坡易传》、《东坡书传》等。 4苏辙:北宋散文家,眉州眉山人,字子由。嘉佑进士。与父洵兄轼称“三苏”。 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政治态度与苏轼一致,文学上的成就不如其兄。 5苏小妹:文学故事人物。相传为苏老泉女、东坡的小妹。聪明异常,在民间的许多小故事中都有她的出现。 6苏林:外黄人,三国时魏大臣,博学多才,官至散骑常侍。 7 苏颂: 福建同安人,1020-1101,宋代天文学家、药学家,官至右仆射兼中书门下侍郎。在天文学方面,元衤右三年《1088)年组织韩公廉等人制造了水运仪象台。著《新仪象法要》一书,叙述水运仪象台的结构和制造。在医药方面,编著了《图经本草》,对药物学的考订有很大的帮助。
苏氏系承昆吾 发源河南临漳
三苏是文坛上的名人,关于苏姓的族谱,在苏洵族谱的后录上交代得非常清楚:“苏氏之先,出于高阳,高阳之子曰称,称之子曰老童,老童生重黎及吴回,重黎为帝喾火正曰祝融,以罪诛,其后为司马氏,而其弟吴回复为火正,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长曰矾,为昆吾,次曰惠连,为岑胡,次曰�,为彭祖,次曰来言,为会人,次曰安,为曹姓,季曰季连,为芈姓。六人者,皆有后,其后,各分为娄姓,昆吾始姓已氏,其后为苏、顾、温、董。当夏之时,昆吾为诸侯伯,历商而昆吾之后无闻。至周有忿生为司寇,能平刑以教百姓,周公称之,盖书所谓司寇苏公者也,司寇苏公与檀伯达皆封于河,世世仕周,家于其封,故河南、河内皆有苏氏。”
实际上,这一段苏姓姓源考据,是可以适用于天下的苏姓的,因为,《姓纂》上关于苏姓的来源,也做了同样的介绍。《姓纂》是这样说的:“颛顼祝融之后,陆终生昆吾,封苏,邺西苏城是也。苏忿生为周司寇,居河内、扶风、武功。汉,苏建目河内徙扶风。”
由此可见,头一个以苏为姓的昆吾,是颛顼帝的后代,他们最初的发源地,则在今河南省临漳县的西方。到了周朝初年,官拜大司寇的苏忿生被周天子封于河内,所以这个家族也就是迁移到今为甘肃省的河内地方,继续繁荣滋长,以后子孙才逐渐遍布于各地,四川眉山那个光辉灿烂的苏家,自然也是从河内所迁移出来的。
苏姓,真可以说是一个光耀史册的古老姓氏,从3000年前的春秋时代,便已大放光芒。大家都知道,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而他之得成霸业,主要靠的是他的大夫苏从。
苏秦,名气更加响亮,他与张仪同被称为纵横家,他提倡合纵以抗秦,结果身佩六国相印,荣宗耀祖,显赫异常。
到了汉武帝之时,苏氏又出了一位名垂千古不朽的伟大人物,那就是三尺孩童都晓得的苏武。
宋代的文坛,似乎是苏姓人士的天下,除了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之外,尚有以文章知名,宋太宗曾御笔题赠“玉堂之署”4个字的苏易简;以及慷慨有大志,好为古文诗歌,曾佐欧阳修变文格,晚年自号“沧浪翁”,隐读以终,著有《苏学士集》传世的一代高士苏子美(舜钦)等。
苏姓的故事
苏姓出自己姓。古帝颛顼孙吴回,为帝喾火正,掌民事,赐祝融氏。吴回之子陆终有六子,为六族,长子樊,为昆吾族,地在今河南濮阳,为己姓。夏代的第七位后名叫槐,封昆吾氏后裔于有苏之地,在今河南辉县西的苏岭(苏门山),称有苏氏,有苏氏部族以苏草(即紫苏)为图腾。夏代末,有苏氏之国被灭,族人以苏为氏,四散避难。其中有一支向东南迁居于姑苏(即江苏苏州)。有一支向北迁于邺西苏城(今河北临漳西)。周灭商时,这支苏氏部族大部分又向北迁襄国的苏人亭(今河北邢台西南),后有一部分再迁苏水之滨(今河北完县境)。留在苏岭的苏族人归顺了周朝,其头领苏忿生入周朝为司寇,被封于温(今河南温县),建立苏国,公元前650年被北狄攻灭。还有一支苏族人南迁今湖南梅山一带,后称为梅山蛮。宋代时再南迁,少部分混入土著,成为瑶族先人的重要一支,大部分定居两广,成为南方苏姓先民。
苏姓分布
江苏
苏姓分布的重点地区。在江南地区分布着苏轼的后裔,其中苏轼长子苏迈的后裔主要分布在常州、以及常州西北的安家舍、薛家乡、新闸镇等地,约1500余人。武进的安家舍乡前舍周围的十余个村庄;薛家乡晨光村委苏家村(沿河苏家村)等村庄,有大量苏氏分布。苏轼幼子苏过的后裔分布在常州城,及城东武进洛阳、崔桥、戴溪、运村、郑陆等地,以及无锡、苏州、江阴、常熟等地,共2400余人。太仓、无锡、镇江、苏州、南京、宿迁、徐州等地区有苏氏分布。在苏北地区盐城、建湖、阜宁、响水、滨海等地分布着数千户苏姓人家,他们也是苏东坡的后裔,原居于苏州阊门,明初“洪武赶散”时随章士诚来到了“苏家咀”。“苏家咀”位于建湖附近,是江南北迁苏氏的集散地。另在宜兴元上乡毫阳村、可酉乡等均有苏氏分布。在常熟的唐市镇,珍门上仙村、周行陶舍村等也有苏姓分布。
1、出自己姓,为周代昆吾之后。据《元和姓纂》和《苏洵族谱》等所载,颛顼帝裔孙吴回为帝喾火正,生子陆终,陆终生樊为昆吾,至周武王,其后裔有司寇忿生,受封于苏,后迁都于温。其后代子孙遂以地名为姓,称为苏氏。
2、来自外族的改姓。秦汉以后,北方部落逐渐强大,不断南侵扩张,到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战火连年不断,中原政权频繁更迭,北方民族大批进入中原,中原百姓南迁东移,北方汉人中开始融入了大量外族基因。
加入苏姓群体中的外族主要有:汉晋时辽东乌桓部的苏姓人,南北朝北魏时鲜卑族拔略氏族,北宋时西夏党项族的苏姓人,金国女真族的苏姓人。清朝时满洲八旗的伊拉哩氏、苏佳氏、苏都哩氏、苏尔佳氏等族人改为汉族苏姓。这些少数民族与汉人长期混居,逐步同化而成为当地的苏址汉族。
扩展资料:
苏氏受姓后至周朝周武王时,出现苏忿生。他是西周开国功臣之一,得到周公旦的称赞,因此被封于黄河流域一带,家居其封地,从此黄河以南及河南省黄河以北有了苏氏。
春秋时,苏氏从入楚仕庄王,而有苏姓定居于两湖一带。战国时,苏氏族人外迁的主要聚居地在洛阳,并涌现出纵横家苏秦一族。
汉初,苏氏始徙于秦,自此,苏氏由黄河河南以北迁入陕西。汉武帝时,苏建于元朔二年以校尉跟随卫青击匈奴有功,卒后,葬于陕西武功大犹乡,从此,苏建成为苏氏武功派始祖。此后不久,此支苏姓又派生出扶风苏姓、武功苏姓、蓝田苏姓。汉末,有苏姓一支由河内迁四川眉山。
—苏姓
蒋介石的秘密逃生隧道,长什么样?
本文2023-10-07 07:57:2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96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