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创始人是谁
太极拳创始人是谁的说法很多,张三丰只是传说中之一。
但其实,太极拳并非一时、一地、一人所创,而是经过众多历朝历代武术家们长时期的继承与发展、创新而成的。
太极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即太极拳的一些招式、动作、要领、方法,早已分别在古代的拳术和导引中引用了。
到了明代,武术家们处于增进健康的目的,才将这些拳法和导引术加以糅合而编制成太极拳。其中以陈玉廷、王宗岳贡献最大。
陈玉廷先祖陈卜善武艺,精拳械,曾设武学社于村中,始开陈氏世代习拳舞械之风。
明朝末年,陈氏第九世陈王 廷,依据祖传拳术,吸取民间诸优秀拳种之精华,结合导引、吐纳术、中医经络学,创编了一种新的内功拳种,按阴阳转换之意取名太极拳。
王宗岳,明朝万历人,内家拳名家。精通拳法、剑法、枪法,研究数十年,颇有心得。主要代表作有《阴符枪谱》,《太极拳论》,所著《太极拳谱》中之《太极拳论》,被视为太极拳经典理论。
扩展资料:
创始起源
太极拳的创始,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太极拳创自陈王廷。陈卜善武艺,精拳械,曾设武学社于村中,始开陈氏世代习拳舞械之风。
明朝末年,陈氏第九世陈王廷,依据祖传拳术,吸取民间诸优秀拳种之精华,结合导引、吐纳术、中医经络学,创编了一种新的内功拳种,按阴阳转换之意取名太极拳。陈氏十四世陈长兴,广开传拳之门,河北永年人杨露禅即是其著名高徒。之后,陈氏太极拳逐步演变出全国有代表性的“杨、武、吴、孙”等诸大流派。
另一种说法,张三丰创建了武当派,创始了内家拳。太极拳作为内家拳之首,尊称张三丰为祖师,是一种自然归属。 张三丰创立的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五行拳、混元拳、玄武棍等,都是从道教经书中汲取了精华,引申而来。
-太极拳
呵呵 传人可以是很多的, 只要众多传人当中的一个 认为你不错,收了你做徒弟,那你就是下一代的传人, 哪怕你一辈子都不认识 这一代的 成千上万人, 现在是一个 太极拳传人大爆发的年代,好像大树似的 ,一传十 十传百 越来越多, 尤其是现在是经济社会,很多传人 为了多赚钱,也以收徒为名 大肆骗钱,这种现象很普遍,但是这种现象 在嫡传的传人里面 还好一些。
没听说过陈式太极拳传人中有陈照森其人,只有陈森、陈照丕、陈照奎、陈照旭、陈照池、陈照海等人。
陈森为陈氏第16代传人,陈照丕等五人为陈氏第18代传人。陈森同照字辈五人当是祖辈与孙辈的关系。
陈森(1846--1935)自幼随父兼习文武,后尊母命弃武从文,教书为生。晚年续写《陈氏家谱》传世,为陈氏太极拳的流传提供了有力的历史依据。
照字辈五人皆为武林高手,特别值得一提的当是陈照丕和陈照奎二人。
陈照丕(1893--1972)自幼习武,拳艺高超。抗战前曾任中央国术馆名誉教授。抗战其间在抗日部队中授拳。48年参加革命。建国后被授予“太极拳名家”称号。晚年家居,自办武术学校,培养了一代新人,当今享誉中外的陈氏太极拳诸名家均受益于此公之教培,实乃陈氏太极拳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
陈照奎(1928--1981)一代名师陈发科之子,自幼随父习拳,精通拳艺。年青时就在北京协助父亲授拳,后先后在上海、北京、郑州、焦作、石家庄、及家乡陈家沟等地巡回教拳数十年,是现今流行的陈式新架太极拳的定型者,为普及陈氏太极拳立下了不朽功勋。
陈式太极拳,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按道理说,起源于河南温县赵堡镇陈家沟。
先要确认------太极拳门派的开创,始于武禹襄、杨露禅。之前没有太极拳。
按照杨露禅“学拳于陈沟陈长兴,得拳理于赵堡”的线索,陈长兴教了杨露禅“蒋发拳术”,然后融合了蒋发拳术与陈沟流传的通背缠拳,创编出一路、二路拳,即陈式太极拳,始于陈沟陈长兴。
依照目前信息,陈长兴曾在河北广府的太和堂药行负责护院,后来与北京镖行合作走镖。
这样的话,就很难说---陈长兴在哪里创编的一路、二路拳了。
因忙于走镖奔波,儿子陈耕耘只好跟陈有本学拳。陈有本教拳,也得先看看他会什么,同时也看看陈长兴的拳法。于是,陈耕耘的“绵拳”引起了陈有本的注意,之后,陈清平也来学拳,展示了一套相似的“十三式”拳法。于是,陈有本打开了思路,以他为主,三人共同改编出了一趟拳架(如今称为“陈式太极拳小架”)。
陈耕耘学了陈有本的拳术风格,这就形成了后来陈式太极拳的风格。
陈耕耘—陈延年—陈登科—陈照丕;
陈耕耘—陈延熙—陈发科—陈照旭、陈照奎。
1928年,陈照丕、陈发科到北京教拳。陈发科(1887-1957)是号称“牌位大王”陈长兴的曾孙,师承其父延熙。
陈发科于1957年去世。1958年,陈照丕退休回到老家陈家沟。
后来,北京陈式太极拳研究会正式成立,陈发科的高足冯志强任会长。
1979年起,陈家沟邀请冯志强老师赴陈家沟传授陈式太极拳。“四大金刚”也跟冯志强学过拳。
陈小旺,1946年出生,爷爷是陈式太极拳一代宗师陈发科,父亲是陈照旭(1909~1960年),拳术学自陈照丕和陈照奎,为太极拳走向世界做出了杰出贡献。
作者/李通国
原本并不复杂的陈氏拳术历史,一干人的参与,搅浑了一池水,变得扑朔迷离。
是谁在搅局?
农历1931年底,两名中年男子从首都南京来到了河南汜水,准备从这里渡过黄河,赴陈家沟作实地考察。两名男子,一位是唐豪,因为著作《少林武当考》的风波,离开了他就职的中央国术馆回到上海执行律师业务,但是业余时间仍然念念不忘武术历史的研究;一位是陈子明,中央国术馆武术教师,地地道道的陈家沟人。唐豪约上陈子明,到陈家沟考察,就是试图找到太极拳真正的源头。
此时的唐豪被困在了汜水,他在给好友顾留馨的信中写道:现到汜水,无旅店,一商店有空屋留客。时遇大风霜,三天不能渡河。风稍止,急雇小舟敲冰渡黄河去陈家沟,正是旧历年末的一天。1
也许,该说唐豪是个有事业心的人,他调查太极拳源头时已经不是中央国术馆编译处处长,在上海自谋职业了,写武术历史业已不是他的职责所在,但是他似乎有这样的好奇和责任感。他想成就一点什么,想向世人证明一点什么。
唐豪此行的心情是复杂的。
事情源于出书风波。
还在中央国术馆筹办阶段,国民政府党部委员、南京特别市市长刘纪文及国民政府司法部代理部长魏道明先后向中央国术馆筹备处负责人张之江推荐刚刚从日本留学归来的唐豪,建议张之江在中央国术馆成立后唐豪可以从事国术馆教科书的编纂审定工作。张之江在征得“筹备处”顾问李松如、张洪之等人同意后便发出公函,同意唐豪来筹备处工作一段时间再决定是否正式聘用。民国十七年(1928年)中央国术馆成立后,唐豪成为中央国术馆第一任“编译处”处长。
唐豪做事十分认真,尤其在编纂武术教学资料时,照此发展唐豪也足以成为中央国术馆的优秀员工是没有疑问的。原本一切都可以相安无事,偏偏唐豪在一个也许不是十分恰当的时间里投下了一枚“学术炸弹”,谁也没有会想到一本书会在武术界掀起巨大波澜。
嗜好武术的唐豪能够得到当时中国武术界最高学府职位,踌躇满志,准备在这个岗位上一显身手,当然不会满足于工作期间编纂武术教材这样的常规事情,他要理顺中国武术史上的大事。工作之余的唐豪在武术田园上勤奋耕耘,到1930年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武术著作《少林武当考》。
写这本书唐豪怀抱着非凡的动机。
他在《自序》中写道,“现在一帮职业武士,嚣然短长于少林武当之间,未免所见者太小了”,“著这本小册子的动机,一方面固然要使一般人了解所谓少林武当的内容;一方面因为目睹所谓少林武当的职业武士,互相水火,互相妒嫉,十余年来,纷争不已。读了这本小册子,或者可以把天地放宽些看,大家起来,努力与国术科学建设这条大路,不要再坐在枯井里老嚷着天小。”2唐豪写作《少林武当考》乃是来源于少林武当等各门派的纷争,而且门派的纷争已经“十余年”了。民国前后,随着近代工业化城市的出现,大批职业武术家开始到大城市中谋生,他们相互聚集的机会比起农耕年代更多了;而出版业的兴起使得报纸书籍出版更为便利,武术家们有更多了解各个门派的机会,于是争论便纷起了!
职业武术家们的争执,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在大城市中依靠自己的武技生存,没有公平公正的办法证明自己功夫的道行深厚,于是各种江湖方法便层出不穷。武术附着神奇古怪、荒诞不经的故事,诸如仙人传授、佛家传授、祖上传授等等的宣传大法新招不断。当然有时也免不了动起手脚。中央国术馆最初成立时,开设了“少林门”和“武当们”,两个互不服气的门长就要通过拳脚论高下了。
人们对此似乎已经熟视无睹,可是受过学术训练的唐豪举起科学的大旗要对这种流弊炮轰了。
唐豪的武术思想,自然有人欣赏、有人赞许,不然《少林武当考》就不可能在唐豪工作在中央国术馆的时间里有顺利面世的机会。《少林武当考》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7月30日正式出版。该书是“中央国术馆丛书”之一,由中央国术馆自行编辑、出版并发行。作为编译处处长的唐豪也许能够得到地利之便,但终究要由国术馆领导阶层的首肯。国术馆馆长张之江就为唐豪的书作了序,他在《序》中写道,“武当、少林在过去的历史上,形成两大宗派,是人所共知,而因此演变成许多荒诞的神话,引起许多无谓的斗争,也是人所共知。”3
唐豪可能预料到自己在书中直言不讳地提到若干人的名字,自然会得罪到一些人,在《自序》中说,“这本小册子,得罪人的地方颇多。希望被批评者能够体会到这是学术上的探求,并不是要故意开罪与诸位。”4
谁也不曾想到,《少林武当考》初版3000册发行后,竟然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武术家中一些人士说唐豪“行径可耻”“愚弄我国人,扰乱民心”等等诸如此类的话,即便中央国术馆顾问张洪之、李松如等人也颇为不满。
那些自以为是少林正宗、武当嫡派的一些的职业拳师,密谋对唐豪将不择手段地饱以老拳。他的好友,中央国术馆朱国福、王子平等人从中调停,才得以解除纷扰。唐豪的书籍出版后不到一年,迫于多方面的发难,本来想有所建树的唐豪不得不在1931年5月仓皇离开,回到最初谋生地上海,从事与自己门当户对的律师职业。
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下,唐豪还是在1931年底义无反顾的踏上了去陈家沟的路。执着的唐豪,赴陈家沟调查无疑是为了学术,可是那些挑衅并威胁了他人身安全和自尊的少林正宗、武当嫡派的职业拳师的所作所为是否打乱了作为一个学者应有的公正客观之心呢?
天知道!
唐豪真不虚此行。
前前后后在陈家沟几个月的考察,根据有限的文献资料和实证,关于太极拳之祖,抛出了一个著名的论调:陈王廷创立了太极拳。
他列举出了似乎有一定说服力的证据:
其一,陈王廷遗诗中有“闷来时造拳”一句。
其二,《陈氏家谱》十二页王廷旁注,称其为拳手刀枪创始之人;十六页有“至此以上,乾隆十九年谱序,以下道光二年接修”等字样;王廷墓碑,立于康熙五十八年距乾隆十九年甚近,所以这项直接史料最为可信。
其三,家谱三十六页十四世长兴旁注“拳师”,同页陈耕耘旁注“拳手”,陈长兴、陈耕耘父子都是世人皆知的太极拳专家,陈家沟人至今只学祖传的太极十三势及炮捶,不学外来拳法,所以陈王廷创造的一定是太极拳。
唐豪的推理并没有就此止步,他从太极拳动作技术的视角穷追其源。
王宗岳《太极拳谱》中太极谱有两套,一是长拳,一是十三势。长拳已经失传可是谱尚存在,其中如:七星拳手足相顾;当头炮势冲人怕;跨虎势那移发脚;朝阳手遍身防腿;兽头势如牌挨进;邱刘势左搬右掌;鬼蹴脚补前扫转上红拳等等拳诀,完全采自《拳经三十二式》5。所以,太极拳动作技术在最初的创作中汲取了戚继光创编整理的用来训练士兵的《拳经》中的技术。
以此而论,太极拳的产生应当在戚继光创编《拳经》之后;陈王廷就是生于明末卒于清初之人;陈王廷后世陈长兴传授杨露禅太极拳;陈氏家族世代只研习本族拳术,那么创造太极拳者就极为可能是陈王廷。
唐豪煞有其事地找到了太极拳真作者,他终于可以长长出了一口恶气,理正辞严地应对 哪些 打击他的人了。
这证据链当然有问题,推理也未必就符合逻辑,不过又有谁肯真下功夫刨根问底追究这个问题呢!唐豪之前的那么多年,大家还不是从故纸堆里找证据,吵吵嚷嚷几十年,谁也说服不了谁,谁也不相信谁,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结论是最合理的。唐豪毕竟是深入实地考察的第一人,无论结论对或错。
“陈王廷创拳说”不胫而走。
唐豪的论调一经提出,后继者篡改证据来附会。最正宗的附会无疑当属打着陈鑫旗号的貌似陈鑫作品的《陈氏太极拳图说》。
1929年陈鑫去世四年后,继承人陈雪元和陈椿元等人由于无法获得《太极拳讲义》原稿,不得不对陈鑫遗留下来材料重新整理、编辑乃至创作,终于1933年由开封开明书局成以《陈氏太极拳图说》之名四卷本出版。关于《陈氏太极拳图说》由来,2003年,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再版《陈氏太极拳图说》时才在陈东山的《序》中第一次做了解释,《陈氏太极拳图说》是在其“曾祖陈鑫《太极拳图画讲义》的基础上,经后人整理、修订,重新补写而成”。6但是那些编纂者,并没有找到完整的《太极拳图画讲义》原稿,所说的“《太极拳图画讲义》基础上”就是多么空洞的一句套话。
由于《陈氏太极拳图说》在整理和编辑过程中受到陈子明和唐豪1932年提出的“陈王廷创太极拳说”的影响,所以重要观点也存在附会和删改。
陈鑫原著《讲义》中从未提到过“陈王廷”,也更谈不上所谓“陈王廷创拳”。反而陈鑫在《太极拳论》一文中却明确指出“我陈氏始祖讳卜在元时即为名手。及明初洪武鼎定自山西平阳洪洞迁河南怀庆温邑即以拳艺传之子孙。”7的观点,独见陈鑫强调“元时陈卜”曾传拳于子孙,而并未提到 “陈王廷”创太极拳的只言片语。
这不能不让后来研究者质疑,当年唐豪从陈鑫著作中看到所谓的陈王廷遗诗:
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
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
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闲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
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
欠官粮早完,要私债即还,骄谄勿用,忍让为先。
人人道我憨,人人道我颠,常洗耳不弹冠。
笑杀那万户诸侯,兢兢业业,不如俺心中常舒泰,名利总不贪参透机关,
识彼邯郸,陶情于渔水,盘桓乎山川,兴也无干,废也无干。
若得个世境安康、恬淡如常,不忮不求,哪管他世态炎凉,
成也无关,败也无关。不是神仙谁是神仙?
这与陈王廷时代严重不符的作品,人们一直疑心出自陈鑫的手笔!而今,不能不让人重新审视它究竟为何人所作?
而由陈森提供给唐豪的《陈氏家乘》批注资料则明显出自陈森的手笔。
由此,是否可以作更为不堪的假定:那诗或许根本是唐豪的伪作,那批注是唐豪指示下的作弊之笔。考察陈家沟时住在陈森家的唐豪究竟要做什么?动机有一个,推翻“张三丰创拳说”,回击那些打击报复他的职业武术家们。
《陈氏太极拳图说》显然背离了陈鑫的观点,在资料和文献上做了手脚。目的是附和唐豪和陈子明“陈王廷创太极拳说”,并假借陈鑫之名制造虚假证据。《陈氏太极拳图说》使用了陈鑫 (陈品三)的名义,但内容、主要观点,连同书名都明显做了较大改动。8
在以后的八十多年间,由于这一学说在国内的“权威性”,《陈氏太极拳图说》一直取代陈鑫原著《太极拳图画讲义》而备受推崇。
真是,“真作假时假亦真,假作真时真亦假”!
人们会疑问,陈鑫的继承人无法得到的陈鑫《太极拳讲义》原稿,流向了哪里?
自称从1921年开始就得“延熙公、品三公及福生季叔指示”习拳的陈照丕,在“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春 “将长兴公品三公遗著,揣之来京,刊印供世,俾陈氏数百年拳学,免致淹没失传耳。”9
这仿佛对前辈毕恭毕敬的言语之间,也许刻意掩饰真实。
作者 说的 “来京”是指民国首都南京,陈照丕是1928年受邀请来南京教拳。陈鑫继承者在没有《太极拳图画讲义》原稿的情况下,重新编创了《陈氏太极拳图说》一书1933就已经出版了,何以有1935年春陈照丕拿着陈鑫和陈长兴的遗作来南京,这是对自己行为的刻意美化。
有资料说,大约1928年前后,陈鑫的一个族孙找到他愿意帮助他出版书籍,并许诺说:“你将底稿给我,保证生活无虞,死后柏木四堵园货,穿着全负责。”陈鑫便将书稿交给他,然而不久,从南京来信说:“来时渡江,因遇风险,致将衣物全部落入水中。”谎称书稿遗失。这也是陈鑫在临终前托付给嗣子陈椿元等人的书稿资料中没有完整的《太极拳图画讲义》的原因。
但是到了1935年陈照丕出版的著作《陈氏太极拳汇宗》把陈鑫的讲义内容尽收其中,顾留馨说它“所采别为一本,内容较前书略少,文字间亦间有不同”。是顾留馨把《陈氏太极拳汇宗》与1933年的《陈氏太极拳图说》相比较而言。
这样说,拿走陈鑫《太极拳图画讲义》应该是,或者也许是别人所为,但稿件最终流落到陈照丕的手上。
无论事情多么戏剧化,原稿终于幸运地保留下来了!
《太极拳图画讲义》原作让我们得以看到陈鑫真实的观点。
在陈鑫遗稿的《太极拳图画讲义》中,不仅包括了原书稿的正文,而且还包括陈鑫生前多位支持《太极拳图画讲义》出版的好友所做的《序》。整理和收录在《汇宗》本中的9篇《序》、1篇《跋》以及陈照丕本人的1篇《原序》和1篇载自《中州文献辑志·义行传》中的《陈仲甡传》,共计12篇有价值的资料,真实地记录了陈鑫及其著作的相关故事和编著过程。
至于陈鑫认为,谁创拳?
李时灿依据《中州文献辑·义行传》中收录《陈仲甡传》为《序》强调陈家沟传统拳法是与“明初陈卜精拳道”。
关于陈氏拳术,陈鑫始终相信的是自己的先祖陈卜。
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
2009年,由“陈鑫品三著”、陈东山点校,山西科技出版社出版了最新的《太极拳图画讲义》。
这本书使用原著之名,主要内容却照搬《陈氏太极拳图说》。有些观点表面改动后似乎接近了陈鑫《讲义》原著,但其中主要观点还是与《图说》别无二致,其目的不言而喻,仍不愿放弃原来的太极拳源流观。曾经被《图说》篡改成“陈王廷创拳”等内容和观点都依然出现在这部伪《讲义》中。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该《讲义》还增补《附录·陈王廷拳经总歌》继续为“陈王廷创拳说”编造新的“证据” 。但是在这本书的一篇《序》中,赵乾杰承认1935年陈绩甫收录在其编著的《汇宗》中的《太极拳图画讲义》才是陈鑫的原著。他以“可喜的是,《图说》付梓二年后,被称“遗失”的《太极拳图画讲义》文稿, 与 一九三五年重现于世。” 深感庆幸。
新《太极拳图画讲义》承认与原著的观点有些不同,但又认为“这些不同之处,并无矛盾,只是论述角度、叙述详略程度、行文的语言风格不同而已。如能合而习之,只会相得益彰,对太极拳博大精深之理的理解起到促进作用。”这种欺人的做法是想掩盖造假的事实。
新《太极拳图画讲义》有意回避《图说》中存在的许多明显错误和漏洞。用类似“偷梁换柱”式的做法试图使“假”变的更“真”、使伪《讲义》能取代原著,从而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 。
在《讲义·自序》和附录《陈仲甡传》的内容中就以“陈王廷”替换原著中的“陈卜”;将杜严《序》名重新改换成了《太极拳图画讲义·序》;将原有的“太极拳图说”也重新变换成了《太极拳真诠》;把曾编入《图说》的郭玉山《序》中的“太极拳图说”改换成原著名《太极拳图画讲义》 等等,但又不做解释和说明,仍坚持以“不但可遂曾祖生前未遂之志,告慰曾祖在天之灵,又为太极拳研究者提供一份有价值的资料。”误导读者。
新《讲义》重蹈《图说》的覆辙,成为陈鑫及其学术思想研究又一搅局者 。
结语
我们看到的所谓的陈氏拳术历史,也许只是别人愿意让我们看到的。他们籍着各种各样的目的,或是政治信仰,或是自身的利益,或是狭隘的偏见,任意述说历史,涂抹历史,编造历史,端给我们一盘看似丰盛的大餐。
剥离附着在太极拳家陈鑫身上的污垢,我们看到一个本真的传统文人形象。尽管他的学术中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和漏洞,但他始终如一地捍卫自己的观点。
注释:
1顾留馨忆唐豪中华武术[J]1982(1):1
2345唐豪少林武当考·内家拳·太极拳与内家拳[M]太原:山西科技出版社2008
6陈鑫品三太极拳图画讲义[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7陈鑫太极拳图说[M]开封:开明书局1933
89张志勇陈鑫太极拳学思想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5)P:12-19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季培刚太极往事[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1
第五六部分:张志勇陈鑫太极拳学思想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5)P:12-19
太极拳的创始人是谁
本文2023-09-22 02:56:1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9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