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中“易”的由来,谢谢!
易氏源流考辨
易氏得姓之说,曾有春秋战国时齐国易牙雍氏,或魏国人受封食采于易水,因以易为姓等说法。而易水自古属燕国,齐和魏人不可能在燕属易水食采。显然是荒谬无稽的牵附,均应予否定。经考证,易氏得姓,乃春秋以前,久居易水的某氏族(很可能是有易氏或有狄氏),始以易为姓,不一定有确定的始祖因食采于易水,才是合乎逻辑的。巳知最早的远祖是春秋楚惠王时的易甲。
湖北黄冈易氏,自宋理宗宝庆年间(公元1225-1227)迁自江西瑞昌。迄今子孙繁衍于鄂、豫、皖、赣、陕等省,成为鄂东大族之一。家谱中自唐初春先公起,世系连续记载九世至晚唐优公,此后本旁支的世系,记载更为完备。现存最早的谱序,为完公於宋哲宗元祜六年(1091)所撰。其中云:“读谱旁见先儒传记”,且记有坟墓、迁徙,繁衍等资料,并有五世提头的格式。
完公与欧阳修(1007-1072)、苏洵(1009-1066)几近同时,故易氏谱实在欧、苏体例之前,且易氏谱后续也俱特色。方志学家和家谱学者武大王葆心教授1942年撰易氏谱序(2),称赞说:“独所见易氏之谱,自晚明便修纂有法,深知族谱为书,以史之一体,而寓有史之全体,杰然上踵马迁,屹立于黄茅白韦中,自成风气。……以一族之史,辟门启牖,上规国史,隐括国家史,用之社会史。俾族书开无限途径,于世系有表,于莹庙祀田迁徙有志有记,于族文献有三祖传为纪纲,又拓货殖等传所未备,而有孝友、忠义、文学、荣仕、高逸、方正、技勇、独行、勇行、素封诸列传,极纲罗之能事。又于诸史列女一目,析而为贤母节妇烈女三目,今之学者类该注意社会所构成,顾罕能提社会史之纲,以囊括吾民族之历史者,当推易氏谱例,可以使天下郡县诸族姓,均归纳于一族之社会,灿列于谱中。”由此可见易氏谱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而具特色,优于其它家谱。
然而朝代更迭,战乱兵燹,致旧谱毁损残缺。黄冈易氏谱是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由明理公访求江西旧谱,几同再创修(66)。虽然明万历戊子年(公元1588),之贞和霍冈二公合作续修,现只见其谱序(3)。可是明末清初,家谱又遭战乱毁损,“理公旧谱仅遗一卷于仓壁间”(67),致清顺治三年丙戍(1646年)为鼎公再修纂时(4),竟未提之贞和霍冈之二修。自此以后相继续修,至1942年,合修达十二次(加之贞和霍冈之修实为十三届),计190卷,内容渐趋完善。近50年来,又当社会制度、政治和观念极大改变,而族众仍乐於集资,于1994年续成族谱,精装巨册(约2000余页),蔚为大观。可惜编校错误严重,既有前人以讹传讹,也有今人续增新错。为了探讨易氏族史,特查阅包括廿五史、各种词典、文集、年谱等史籍,考证出一些疑点,籍以抛砖引玉,就教于知史者。
最近查得湖南湘潭易家塘易氏(是长沙易氏总支下的一个分支)家谱。该谱创修于康熙41年(公元1702年),民国21年(公元1932)是其五修(5)。据称,该谱来自晚唐状元易重之子、南唐(公元938-960年)雄州剌史易赟(斌/贝,音yun晕)晚年所修。传至南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又由释褐状元、礼部尚书易祓,“本易赟(斌/贝)旧谱作庆源集,考受姓之源,世系悉加删订,存信阙疑,书为三册,分给长沙、吉州(今江西吉安市)、袁州(今江西宜春市)三部,是为绫谱”。而“宋宝祜年(1253-1258)吉州裔季平手书绫谱,藏吉水(今江西吉安市吉水县)中华山玉真观神庄。(明)天启年(1620-1628)发之,绫如蠹蛀,尘封渍落,检录残余,颇徵世序。其生娶没厝未详,故亦不敢以某子详者注之。”(5)由此可见,无论是鄂或湘易氏家谱,均系检录残余,远祖记载模糊不清,是可理解的。
湘谱经过易赟(斌/贝)和易祓两位博学的闻人纂修,对远祖闻人记其确定年代,比鄂东(湖北黄冈)谱较好。虽然其血缘世系不连续,只能看作时代年次的次序,可能基本体现了世系的次序,其史料价值是可信的。但直至明代以后,其连续世系才有记载。而鄂谱自唐初春先公起,迄今世系记载连续而清楚,这在诸多姓氏中,也是难得的。但唐朝以前,只有若干易姓远祖和闻人的名字而已。湘、鄂易氏同源一本是可肯定的,由北方迁江东。而长沙以前,叙述基本相同,此后的世系似不同宗,但两谱又分别提到其前后一些同名的祖先,却未见确切的共祖和分支的记载,有待探源考定。现以此两种谱为基础,参考各种史籍词书,对易氏源流进行考证:
(甲)易氏受姓来源考辨
易姓来源之说有四:姓氏专著、《辞海》等典籍(8-27)的说法是:
1)“左传齐大夫易牙(雍巫)之后”。最早见于《元和姓纂》(6)。有的书则说齐桓公宠幸嬖臣雍巫字牙,称易牙(一作狄牙),食采于易(水),故其后人以易为姓。更由此推而有“雍乃易本姓也”,或易出于雍,它与易牙之后的说法,实质相同(8--26)。
2)“太公后有易氏”,最早见于《卢若虚集》(7),即姜太公尚(吕尚)之后(17)。而黄冈易氏谱中对易牙为祖之说,有肯定和否定的矛盾存在。更主要认为:
3)战国时魏易恺为受姓始祖。并有追远推及魏之先祖毕万为祖的。故有“易氏之先与魏同姓”说。
4)“受姓自燕”说。
这些说法,都认为是战国时某始祖食采于易水,因以易地为姓,且多列举闻人“楚有易申(?甲)著节义,魏有易恺刺雍州(一误作荆州),晋有易雄宰舂陵,…”,还提及郡望太原郡和济阳郡,易氏因地以济阳堂为堂号。考太原郡秦置,治所晋阳;济阳郡,晋惠帝时置,今兰考附近。可能为两不同时期的郡望(27)。
最近查得《湘潭易家塘易氏家谱》(5),其中有易甲传,说是考自周圣楷著《楚宝》和萧智汉纂辑《历代名贤列女氏姓谱》(68、69),并说据宋易祓绫谱,始修于康熙41年,而氏姓谱为乾隆年版,必为后者取材前者。其文曰:
甲公楚人,黄帝之后。其先有食采於易水者,因以易为氏。公赋性劲爽,乡里有义士之目。白公胜闻而慕之,愿纳交焉。及胜将弑惠王及子西,欲得公助(欲得易申),陈士勒兵以示曰:“与我,无患不富贵;不吾与,则此是也。”公(易甲)笑曰:“子常言吾义矣,今忘之乎?立得天下,不义,吾不取也。威吾以兵,不义,吾不从也。今子将弑子之君,而使吾(我)从子,非吾前义也。虽告我以利,威我以兵,吾不忍为也。子行子之威,则吾亦得明吾义也。逆子以兵争也,应子以声鄙也。吾闻士立义不争,行死不鄙。”拱而待兵,颜色不变。遂遇害。
斜宋体字为易氏谱有,而《氏姓谱》(68)缺,括号内为二者不同处,《氏姓谱》篇首作甲公,中又作欲得易申,内容基本相同。而许多姓氏词书和其它易氏家谱,有“楚有易申著节义,魏有易恺剌雍州,晋有易雄宰舂陵”句。究竟是易甲还是易申呢?虽未找到明末清初,以搜罗楚地古今传人逸事闻名的湘潭人周圣楷著《楚宝》(共45卷)予以佐证,但查到更早而可信的,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约公元前77--公元前6)著《新序》(编入《四库全书》经部儒家类),或通称《刘向新序》,在其义勇第八章中有:
楚太子建以费无极之谮见逐。建有子曰胜,在外,子西召胜,使治白,号曰白公。胜怨楚逐其父,将弑惠王及子西,欲得易甲,陈士勒兵,以示易甲曰:“与我,无患不富贵;不吾与,则此是也。易甲笑曰:“尝言吾义矣,吾子忘之乎?立得天下,不义,吾不敢也;威吾以兵,不义,吾不从也。今子将弑子之君,而使我从子,非吾前义也。子虽告我以利,威我以兵,吾不忍为也。子行子之威,则吾亦得明吾义也。逆子以兵争也,应子以声鄙也,吾闻士立义不争,行死不鄙,拱而待兵。颜色不变也。”
显然前面两种谱中的易甲传,实来自《刘向新序》。由此则史籍中 “楚有易申著节义”句有误,应为“楚有易甲著节义。”这个史料很重要,它说明易姓历史悠久,在春秋楚惠王(前488-前432)以前,巳有易姓。这足以驳斥所谓春秋战国时齐国的易牙,或魏国的易恺等,始封于燕国易水的谬论。它也表明易甲有相当的势力和社会地位,不然白公胜就不会联络他举事弑君,也许还隐含着当时在楚国,巳有易甲为代表的易姓氏族,且是兴望的。故还不能说,后来汉代由山西南迁江东,而湘、赣、鄂,我们这一支易氏是最早南迁的。释褐状元易祓纂修,而传下的绫谱,也只说易甲是最早的远祖,含浑说“易氏之先有食采于易水者,因以易为氏”。表明若有食采于易之事,也应在春秋时易甲公之前。决不会在其后的战国时,齐或魏国人再始受姓。
再从历史地理来分析。《周礼-职方》:“并州,其浸涞、易”。《国策-燕策》:“苏秦曰,燕南有滹沱、易水,燕太子丹送荆柯易水之上”。这些都是较早出现易水的名字,其始得名可能更远。据《中国通史》(28)说:“古时殷人与娀(女戎)狄人曾杂居易水以北地区,且有通婚,据《商颂》,这玄鸟遗下之卵,为有娀氏女(姓娀名狄)简狄氏吞食,产子名契。易水原为有易氏居地,契的后人王亥在易水游牧,为有易氏酋长所杀。后王亥之子上甲,又杀死该酋长,占领了有易氏居地。有易氏即有狄氏,狄与易同音通用字(王国维说)。现在易水地区发掘出许多墓葬铜器等文物,证明该地在殷商时期属故燕,也证明周以后的燕国,是在故燕的基础上建立的”。该地既然早为有易氏居地,推测易水很可能就因有易氏而名。
而易州(县),则为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因易水始改涿郡为易州(县)。故易氏得姓当因易水,而非因未名之易州。该地即今河北省易县。在春秋战国以前属燕国,曾为燕国的下都,易王之名,也可能与易水有关。而齐国在今山东西北部。据《史记-燕昭公世家》,只有燕易王(前332-321年)和燕王哙(前320-312年)时,燕受齐侵拢。前313年齐大胜,占领过一些燕地,至昭王廿八年(前284),燕打败齐国(29),收复失地。仅短短30多年,易水可能曾为齐占领,动荡未稳。齐人及其后裔不可能在易水食采或久居而得姓。而在此前300多年的齐桓公当政(前685-643年)时,燕国更不可能让齐易牙在其易水食采了。易谱有一序(30)说:“雍乃易本姓也,方访自姬之雍伯嗣也,周掌堤防,正诸水分任,雍氏记戴详于周礼。”按《周礼》“雍人 掌沟渎浍池之禁,……”这只是说职掌农用水和渔猎等事,与易水和受姓并无关系。
再者,有的书上说,齐桓公的宠臣雍巫,善知味,致人们以易牙称之,意为改易牙齿,美味也,类似今人称“加餐”为“打牙祭”之意, 后竟为其字。有的书则硬将雍巫扯作受封食采于易水,而称易牙等等,显系荒唐自园其说的随意附会。
由此可结论:齐国的易牙或雍人或姜太公的后人,因居易水,而以易为姓的说法,都可以否定。据此或可看出其牵强附会的痕迹:将易氏附会为易牙之后,再由名字而认其本名雍巫,再推及雍姓。雍为易本姓,更由齐桓公第六妃生子名雍(72),推以为“太公后有易氏”。暂存疑。
黄冈易氏谱认战国魏易恺为受姓始祖。可是现存最早谱序(1),宋哲宗元佑六年(1091)完公撰:“易氏得姓远莫知其所自,惟易甲(原误作申)著节义于楚,至魏则有易恺之刺雍州,晋则有易雄之宰舂陵,是皆纪姓之原”。清楚表明,易氏得姓久远,原由不详。列举三位远祖,易甲为楚人,接下“至魏……”两句,当指(曹)魏、晋朝,而非战国魏。完公为解元,当不会混淆“于楚”和“至魏”两者的差别。显然易恺只是曹魏时雍州刺史,非战国魏人受姓始祖。
湘谱则说:“吾家族谱得见数十册,率曰易氏之先与魏同姓,有恺公者,为魏上大夫,食采于冀州东境之易水,因受姓焉。窃疑恺为春秋时人。何以左传、公羊传、彀梁传、国语、国策、史记,诸俱无其名。而他书亦不载其事迹。继考万姓统谱,有易恺者,系魏朝魏郡人,为雍州剌史。在雄公之后百余年以为鼻祖,颠倒实甚然。为此说者本自山斋(祓)公绫谱。山斋博学,何至若是悖谬,绫谱原本既无可考,幸其序俱在。山斋只说始自易水受封锡(易)姓,后徙太原,徙金陵,徙长沙浏阳,至徙江西泰和,散居吉安、袁州(今江西宜春)、洪州(今江西南昌),复徙长沙宁乡等。若恺若雄若仁福若万年云云。并无恺公食采受姓之说,后人沿误,其故有---,因山斋公浑说易水受封锡(易)姓,下文接以若恺若雄,遂以恺公在雄公之上,当锡(易)姓之祖。不知此段原无次序。观仁福万年俱叙雄公之下可知-。因恺是魏人,未暇考究,遂牵韩魏之魏。噫!撰为毕万之后之说,不知比魏与韩魏,相隔数百年,响壁虚造,山斋不受其咎也”。此等怀疑易恺非春秋时人,而是魏朝人,和否定易氏与魏同姓,与我的看法不谋而合。但他认定易恺为北魏人则是错的。万姓统谱说的魏朝,也应是曹魏(220-265年),而不是北魏(386-534年)。
再看此后易氏各家谱序中的姓源之说的演变。金槐序(30)认雍氏易牙为祖,也说易恺为雍州刺史。乾隆五十五年,湖北应城支谱(31)有“肇自周毕万后裔,始封于易水而受氏焉”。乾隆五十八年,蕲黄合修序(32)有“吾易受姓自燕”。民国三年,麻城支序(33)说“易为毕万之后,其受姓由魏上大夫恺公食采于易。”顿改雍州刺史为魏上大夫。1942年记事录(34)说“吾易自恺公受姓”。最近(1994年)渊源考(35)中,既推毕万为祖,又认始祖恺公为魏上大夫,食采于易而为姓,又录雍巫,雍纠,雍廪等为祖。又把“晋有兴长公封忠愍侯,远祖易雄为舂陵令”并列论述,竟不知易雄字兴长为同一人,可谓集矛盾和谬误于一篇,可见是后人附会演变成各说的。
我查阅了正史《廿五史》、各种词典、文集等文献,发现有关于易恺的记载。如《晋书》(36)中有:“(魏)元帝(曹奂)景元4年(263),秋八月军发洛阳,大赉将士,陈师誓众。……九月又使天水太守王颀攻(姜)维营,陇西太守牵弘邀其前,金城太守杨欣趣甘松,钟会分为二队,入自斜谷,使李辅围王含于乐城,又使部将易恺攻蒋斌于汉城。会直指阳安,护军胡烈攻陷关城,姜维闻之,引还。王颀追败维于疆川。维与张翼廖化合军守剑阁,钟会攻之。”
显然易恺是魏伐蜀,钟会指挥攻打姜维的武将,其它史籍说他是雍州剌史。考魏晋政权,由军力建立,一般为军政合一,刺史常为将军,都督刺史都开幕府(37),三国置雍州,治所在长安(38、39),辖今陕西等地,正是易恺用兵之区,足以证明武将易恺与刺史易恺为同一人。他是曹魏时人,是巳知确切的易氏最早远祖,不是战国魏人受姓始祖。
再从地理上看,战国时魏国在今山西西南和河南北部,其下都济阳,在今河南兰考附近。它与燕国之间隔着韩,赵和中山国。魏人不可能在燕属易水食采居邑受姓。湘谱将易恺记作雄公后六世,为“魏郡人,北魏雍州剌史”也是错的,显然是未考查正史《晋书》的记载,将曹魏元帝(263年)时易恺,误为北魏时人,这种错误容易产生,是不难理解的。其实《辞海》中所指的北魏,是东晋、南北朝时(385-534),比易恺存在于魏元帝时,晚了百多年,易恺非战国魏人受姓之始祖,既可否定,则由此追远魏之先祖毕万为祖,以及易氏原与魏同姓的谬论,就不攻自破了。现在可以结论:易恺不是战国魏人受姓始祖,而是曹魏时人,易氏原与魏同姓和毕万为祖之说,都是荒谬的,应予否定。
再就是“吾易受姓自燕”说。虽不知始于何人,却是正确的,因受姓自燕的易水是都无异议的。各种说法都认为食采于易(水)系以易为姓,却又无确切有据、令人信服的受封食采者。可能是受其它姓氏受封食采,和祓公含浑说“易氏之先有食采于易水者”句的影响,竟未考究春秋时楚国就已有易甲,仍牵附战国时齐易牙或魏易恺食采于易的谬论。
由前述史料推测,古时有易氏族居易水,易水之名可能就因有易氏而得名,燕国曾以易水附近的武阳为下都,燕易王之名难说不与易水有关。各种说法的实质都为某族因久居易水而为姓,只牵附食采与否而巳。
我认为不一定因食采,而是自然久居于易水的某民族,逐渐演变而以易为姓,很可能就是有易氏氏族名的简化,或为其氏族某酋长始以易为姓。现在我提出:易氏是春秋以前,久居易水的某氏族(很可能是有易氏),始以易为姓,不一定因受封食采于易水而得姓,故不一定有确知的始祖,暂设疑待证。迄今史料不足,未得确证之前,宜排除各种牵强附会、显然不合理的说法,回到完公谱序的说法:“易氏得姓远莫知其所自,惟易申著节义于楚,至魏则有易恺之剌雍州,晋则有易雄之宰舂陵,”。巳知最远的远祖,是春秋楚惠王时的易甲和曹魏时的易恺。在祓公之前的完公,也未认定食采之说。
(乙)世系派衍迁徙考
前已述及,春秋楚惠王时(前488-前432年),在楚国已有闻人易甲,这说明易氏是个古老之族,此时已有离开发祥地易水,迁居在南方的楚国的。是否有其它易氏一直在楚国繁衍下去,现无从稽考。
湘谱记载:“战国时,甲(原作申?)公裔自楚移居晋之狼盂,即今山西太原府阳曲县,郡曰太原实始於此”。鄂黄冈谱载,远祖曾为太原宰,世居阳曲,郡望为太原郡。考战国时太原属赵国,秦始置郡,故迁太原究竟是战国或秦时,尚难定论。另一说郡望为济阳郡,易氏堂号济阳堂,即因此以地而名(40)。而济阳郡为晋惠帝置郡,曾为魏邑,在今兰考东近。可能为时期不同的郡望。
从发祥地易水迁太原或济阳郡,若非春秋战国以前像易甲巳在楚国那样,则当在秦统一以后。按秦接受周代政治大分封引起大分裂的教训,乃废分封制,徙六国贵族和豪强12万户到咸阳,巴蜀等地,以削弱宗族势力。汉初仍继续迁大族的政策(35)。推测易氏首次迁徙,可能与当时的大移民政策有关,或因官太原宰而随迁。
由太原或济阳迁金陵,湘谱记载时间较具体,谓:“前汉哀帝二年(公元前5年)仁祯卜居丹阳郡,后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仁祥卜居丹阳郡。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仁福卜居会稽郡之吴县。安帝永宁元年(公元120)仁禄卜居会稽郡之曲阿。三国魏文帝黄初三年壬寅(222)时,仁福公之后万年公由吴县迁长沙之浏阳,三传而生雄公云。…晋魏武帝时(265-290)易洸(氵光)为将军帅师过宜春,卒葬城西”。却将本应属魏文帝时(223年前后)的易恺,误作“魏郡人,北魏朝(公元385-534)雍州剌史”。
而鄂冈谱则记作“至汉有仁福公兄弟四人,分处江东四郡。长仁珍居应天府六合县。次仁祥居徽州府休宁县(今歙县),三仁禄居镇江府丹阳县,四仁福居苏州府太仓县”。
两谱记载大致相似,迁地略有不同,迁徙原因均欠详。推测可能为后汉和魏晋南北朝时,北方和中原战乱,人民大量逃往长江下游北岸至淮水以南一带,造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移民有关(41)。此后是“仁福公之后(孙?)万年公,由吴县(太仓州)迁长沙(郡)浏阳县,原因不详。秦汉时太仓属会稽郡,三国时太仓和长沙均属吴,迁徙方便。迁徙时间当在晋易雄之前,而仁珍、仁禄、仁祥之后裔,不知其详。不过其中有新疑问。《渊源考》(35)引史料说,易雄后封为“宜阳别驾正神”。御赐祠联有“一点丹心当年鄂渚成忠鬼,千秋浩气今日宜阳作正神,”如此则雄公当为宜春人(宜阳,晋因避太后讳春曾改称宜阳),后为舂陵令才到长沙的。那么就有由太仓先迁宜春,后再迁长沙,或者万年公222年迁长沙后。在265年雄公出生前又迁过宜春,存疑待考。
自此以后湘鄂两谱记载,差别较多。湘谱尊雄公为一世祖,记录世系迄今。却未见鄂冈谱中自春先公起迄今连续世系中的同祖和分支处。可是又间或提到少数同名的祖先。鄂冈谱 中有“隋有天骏(湘谱记作雄公次子,晋代人)仍居浏阳,勋公由长沙之宁乡”。接着“春先公生继昶,昶生子二,次云煌生子三,长敬公生子大模,大模生诚公,诚生开(字必先),开生量,量生俨和优”。这几句为渊源考独有,倘确实无误。则易氏世系连续的始祖,当以春先为一世,即春先--继昶---云煌--敬---大模---诚---开---量---俨和优。优为九世。这些名字在湘谱中全无,可能与湘谱不同宗故也。目前鄂冈以优为一世,记录世系多年,它实为图纪较完全而可靠的一世祖,为免混淆,将其前远祖以“远一世,远二世远八世”以区别之。若以优出生(868年)起,并以30年为一世计,反推回去,则春先约为唐初时人。留长沙未迁者,一直繁衍至今,历代均有闻人,较为昌盛。湘谱提到湘赣间又往来再迁。鄂谱则说是开公迁江西海昏。《金槐谱序》(30)说:‘开公任海昏教谕,致仕忘归,乃宅海昏上坊。开公妻毕氏生子量,量妻许氏生子二,长曰俨,次曰优。俨娶牟氏,生子一曰宽,宽妻胡氏生子四,曰谦革鼎彝。俨念祖家故邑而不忍弃,仍旋土简居,他如散处建(昌)邑猴崖暨木坑者,俱俨后嗣也。唯我优公字若余,…生子五,曰宏容、宝安、宁敬、聆形、家言云。瑞昌之地九十里曰梅山,颜阳可旺千百口,宝公迁新建的黄溪。优公乃偕四子而宅金槐梅山之麓。长曰宏,即谱系词之聪公,聪谋二公两世一线。传至铙,则兄弟有五,历管,环而生金公,计有七世,金生子三,曰干、溃、望。干生子三,曰吉、期、旦。溃生子四,曰高、宴、弁、政。旺生子四,曰谔、宗、改、艮。”而谱图中在旺公下注复迁湖南,却无谱记。《渊源考》也作基本相同的记述。只是改作“生子五曰,宏、容、宝、安、宁。”名字如是,则“敬聆形家言云”作何解?
鄂谱来自江西老谱,支派图纪较清楚,却缺始迁祖开公和量公记载。可理解为瑞昌后裔以优公为始祖。可是优有五子,只有聪、谋两世一线的图纪。既是偕四子迁瑞昌,其它几支呢?海昏为南康府建昌县,即今赣南南康县,而瑞昌属九江府。
又宜春郡(县),晋因避太后讳春改称宜阳,隋复改宜春。明、清为袁州府治,均属宜春郡。由赣南迁赣北具体原因和年代不详。从《登科记考》中知唐代状元易重和四名进士,都出自宜春,可见该地易氏之盛。其中易重845年点状元,易元武825年会进士,均早于优公出生(公元868年)约20--50年。可见迁赣北不是优公为始。其前系何人始迁?湘谱提到晋魏武帝时(265-290)“易洸将军帅师过宜春,卒葬城西”,是否其后人留下始迁宜春的。不过易重中状元和易优出生,相差只23年,似为父子或叔侄,迁此是否与易重为宦上高(今江西上高)落籍有关。谱中的量公是否即重公,待考。优后十四世九三公迁黄冈,十五世元英公迁浠水,成为鄂东大族,谱记清楚,不赘述。而今易氏遍全国,己难用籍贯判断支派。
(丙)易氏繁衍中的盛衰历史
宋《百家姓》易氏位居339姓(40)。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在诸多姓氏中,李姓为最多,占汉族的79%,人数超过1亿。占汉族的1%以上的19大姓依次是李、王、张、刘、杨、陈、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而易氏为93位,人口不多。
易立姓开宗历史攸久,故必经历过盛衰。人口和人才是体现盛衰的重要标志。
唐代以前,易氏谱已无存,史籍也少记载,正史只有《晋书》(36、42)中,提到易恺和易揣两将,易雄列传(43)。不过由易水迁郡望太原和济阳,再迁江东。其后此数地易氏却无所闻,已体现几度盛衰。
汉代后定居长沙郡,部分再迁江西和鄂东,迄今已逾千载。繁衍不断。晚唐时仅宜春郡,就有状元易重和四位进士,可知其盛。
宋代湘、赣两地仍有些名人。
元代因异族统治和战乱影响,又呈衰势。尤其是元末徐寿辉、陈友谅反元兴汉,易姓受到严重摧残。据《明史徐寿辉传》(44)记载,徐寿辉为罗田人,从事贩布,元末盗起,以妖术与麻城邹普胜聚众为乱,至正11年(公元1351年)以蕲(浠)水为都称帝,国号天完,建元治平,连陷湖北,江西诸郡县,并远及杭州,翌年为元军打败,迁都汉阳,为丞相倪文俊所控制。
公元1357年沔阳(今湖北仙桃)渔家子陈友谅投徐军。逮文俊麾下,后乘衅杀文俊,并挟持徐,1358年陷安庆,破龙兴、瑞州,乱及江南(鄂、赣、皖、苏等省)。后设计拘徐寿辉。进驻南京采石矶,击死徐。1360年即皇帝位,改元大义。解放前,我在武昌黄鹤楼蛇山西麓见到过“大汉皇帝陈友谅墓”碑。徐陈为乱,首当其冲的鄂东和赣中北(宜春一带)和长江下游,正是易姓久居之地,受害最严重。据郑昱撰《易氏谱序》(45)记载:“当元明之际,蕲(浠)、黄(冈)首乱,陈(友谅)氏窃据,乾坤交战,生灵荼毒,锋镝流亡,畴依故土,逮陶学士安出守黄(州)郡,始尽徙江西户口,以填实之,故家旧族,百无一存可知矣。”易为泰撰谱序(46)说:“元至正间,又遭徐寿辉寇掠,子姓几尽,惟余天文、天祺二公。传七世至明嘉靖隆庆间,子姓又复繁衍。”只幸存天文、天祺二人,衰败之惨可想见。宜春、瑞昌和江东,即令留下未迁长沙之后裔,必受其害。而长沙几未受波及,故明清以来,易姓名人多为湖南人。过去易姓名人稀少,近来易姓人名时有出现,复荣之势,日趋显著。
一、姓氏源流
枚(Méi)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一:
出自周代有衔枚氏官职,其后以官名为氏。周代时,设有掌管各种禁令的官:有雍氏(掌沟渎之禁)、萍氏(掌水禁)、司寤氏(掌宵禁)、司烜氏(掌火禁)、野庐氏(掌路禁)、脩闾氏(掌国中路禁)、衔枚氏(禁喧哗)等共七职。由于禁令近于刑法,故属之司寇。据《周礼·秋官·衔枚氏》载“谓衔枚氏掌司嚣,释曰:以衔枚不得语,是止嚣之官。”衔枚氏之后,以祖上官名为荣,遂以官名中的枚字为姓,称为枚氏。
二、迁徙分布
(缺)枚姓望居淮南郡(汉曾置淮南国,治六安,今安徽省六安北,后迁寿春,今寿县。魏亦曾置淮南国,后为淮南郡,辖境均在今安徽淮河以南地区。隋亦以寿州为淮南郡,唐为寿州寿春郡。唐有淮南道,治扬州,自今湖北应山、安陆、应城以东,淮以南、江以北,均在境内。中叶以后,置淮南节度使,亦治扬州。宋有淮南路,治扬州。后分为东西二路。西界在今湖北黄陂、河南光山一带。东西二路分界约在今安徽省凤阳、和县一带)。
三、历史名人
枚 乘:汉初文学家。字叔(公元前?-公元前140),淮阴人。从小对文学就有着浓厚的兴趣。其中,《汉书·艺文志》著录枚乘赋九篇,其国的《七发》是他的代表作。后来他写辞赋出了名,就离乡远游寻求生活的出路。不久,他来到了物阜丰的广陵,在吴王刘濞言中当了一名郎中(文学侍从)。枚乘不仅善于文辞,而且富有胆识。当他得知吴王刘濞酝酿反叛汉朝廷时,便及时上书劝阻,但刘濞不予理睬,他就毅然离吴投梁,被梁孝王刘武奉为上宾。为了维护统一,制止分裂,枚乘再一次上书谏阻吴王,但吴王一意孤行,仍然不予理睬。公元前154年,刘濞联合其他六个王国起兵反叛中央朝廷,结果仅仅三个月时间,就被汉景帝平定了下去。由于枚乘屡次上书,所以他善谏的声名大著。汉景帝任命他为弘农都尉,但他不乐意担任地方官吏,觉得还是作赋论文自在,于是称病辞官,复回梁国。梁孝王刘武的宾客都善作赋,但以枚乘为最高。刘武死后,宾客尽散,枚乘回淮安老家居住。汉武帝刘彻做太子时就已仰慕枚乘的名声,待到即位以后,特地用“安车蒲轮”征召他到京城长安去,此时枚乘已年迈体衰,结果病死在途中。
枚 皋:字少孺(公元前153-公元前?),枚乘庶子,也是有名的汉赋作家。当年枚乘从梁国重故里时,皋的母亲不肯相随,于上枚乘留钱给皋, 让他陪伴母亲。枚皋深受父亲熏陶,自幼爱好文学,并且善于辞赋。十七岁那年,他上书梁共王,梁共王非常赏识他的才学,便召他为郎。三年后,枚皋因遭受谗言获罪,家室被没收,他只身逃到京都长安,幸逢大赦,他就上书北阙。当初枚乘病死后,汉武帝曾下诏寻找他的后代,枚皋自陈是枚乘的儿子,汉武帝喜出望外,便立即召见,并命他当殿作赋。枚皋才思敏捷,下笔立就,从此深得汉武帝的宠爱,不久便拜他为郎,后来还派他出使匈奴。此时的枚皋可说是平步青云,但是他并不迷恋权势,苟合时尚;相反,史载他“不通经术”,这在当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势下,就更加显得可贵了!枚皋不同于当时一般文人之处还表现在他谈叶滑稽,不拘礼节,经常在汉武帝面前调笑取乐,但是只要有机会,他便直言切谏。当汉武帝滥用人力物力,修建奢华的上林苑时,他就曾和东方起上书反对。《汉书.艺文志》说枚皋有赋一百二十篇,确实是汉赋的一个多产作家,不过其成就比起枚乘来,自然逊色多了。今淮安河下有枚亭、枚公河、枚里街,皆为纪念枚氏父子。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淮南郡:①汉曾置淮南国,治六安(今安徽省六安北),后迁寿春(今寿县)。魏亦曾置淮南国,后为淮南郡,辖境均在今安徽省淮河以南地区。隋亦以寿州为淮南郡(唐为寿州寿春郡)。②唐有淮南道,治扬州,自今湖北省应山、安陆、应城以东,淮以南、江以北,均在境内。中叶以后,置淮南节度使,亦治扬州。
2、堂号(缺)
============================================================
枚姓宗祠通用对联
〖枚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观涛遣兴;
驰檄称长。
——佚名撰枚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辞赋家枚乘,字叔,淮阴人。初为吴王刘濞郎中,吴王要反乱,他曾劝阻,吴王不听,他又投奔梁孝王。景帝时,官弘农都尉,后因病弃官。武帝即位后,用安车蒲轮征他人京,死在途中。著有赋九篇,《七发》中有“七月既望,观涛曲江”的句子。下联典指西汉辞赋家枚皋,字少孺,枚乘的儿子,武帝时曾为郎。才思敏捷,性格诙谐,当时人把他比作东方朔,著有赋一百余篇。文学家扬雄曾说:“在军旅戎马之际,要飞书驰檄(及时写出又快速传递檄文),还是用枚皋。”
陕西省韩城以南、白水以东、渭河以北一带地区河南省洛阳市
「吉」源出
1、出自姞姓所改,姞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之一。据《唐书 宰相世系表》所载,是远古黄帝有个裔孙叫伯儵,受封于南燕国(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一带),赐姓姞。后来他的子孙省去女旁,遂成吉氏,世代相传姓吉。2、出自姬姓,以祖字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是上古周宣王有个贤臣叫尹吉甫,他的支庶后代以祖字为姓,世代相传姓吉。
得姓始祖
伯儵。据古籍文献记载上也可以看出燕国地位的微末。燕国国君的世系自召公#93;至燕惠侯,中间九世无名无溢,自燕惠侯以下有溢无名。燕国史事见于记载已迟至春秋之后一百余年,而且第一件大事记载的就是齐伐山戎路经燕国,第二件大事是国君款逃奔齐国,都是借助齐国史官的记载记下的。当时在今河南汲县还有一个姞姓的燕国,史称南燕,始封国君为伯儵,并赐姓姞。据《左传》称南燕国为燕,称燕国为北燕,倒是南燕国的史事较北燕早得多地频频见于记载。后伯儵的子孙省去女旁,称吉氏,世代相传姓吉。故吉氏后人尊伯儵为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中华吉(姞)姓源流悠悠,至今已有五千余年的历史。上古之时,“吉姓”和“姞姓”族群的时空分布当是“多元并行”的,在中原地区的“华夏部族集团”中就有多支“吉姓”和“姞姓”部族,其中既有游牧族、也有农耕族,如“驯马造车船”的“吉光”部族和 “作臼作舂”的“姞姓雍氏”当为典型的游牧族和农耕族。除了中原地区外,东部地区的“东夷部族集团”中也有“吉姓”部族,如上古的“吉夷氏”、夏初时教后 羿学射的“吉甫”等,当是东部地区的“吉姓族人”。在先秦和秦以后,“上古十二姓”之一的'“姞”姓,逐渐被“吉”或其他姓氏所取代,原先的各“姞姓氏族”要么改以“吉”为姓氏,要么就改以“燕、须、雍、鄂、阚、光、杨、孔、尹、蔡、鲁”等为姓氏。到了汉唐时期,中原吉氏族人的聚居地主要分 布于陕、豫、晋、鄂等地,并从中涌现出冯翊、洛阳等吉氏郡望。其间,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长期战乱后,随着中原吉氏族人的迁徙,冀、苏、鲁、皖、甘等地已 有吉氏族人定居落籍,浙、赣、川、湘等地也已成为吉氏族人的活动领域。五代宋元时期,中原吉氏族人同其他中原士族 一样,常因战乱或其它原因从原聚居地南渡,多次迁徙到江南各地定居,粤、桂、闽等地又成为吉氏族人的新迁居地。元末明初,山西吉氏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 之一,分迁于陕、冀、鲁、豫、皖、苏等地;而苏、皖吉氏族人中则有随军而迁云、贵者。到了明代中叶,吉氏族人开始迁入台、琼等地。到了清代,一些满族旗人 改而姓吉,中华吉氏族群中又增添了新成员。清康雍乾以后,冀、鲁、豫等地的吉氏汉族人中有因闯关东而定居于东北者。清咸同年间太平天国时期,江南吉氏族人 中则有因避战乱而迁居江北者。如今,中华吉氏族群在时空上“多元并行”分 布的特征更为显著,除了汉族和满族的吉氏外,在黎族、土家族、蒙古族、彝族、回族、藏族、哈萨克族、朝鲜族、傣族等民族中,都有以“吉”为姓的。
雍氏来源,总谱有记载,但年代久远,有的资料已经无处可查,但四川雍氏宗亲在努力查找历史文献,已经联系全国雍氏宗亲,核对辈分,但没有依据辈分最好不合并。下面我提供安徽芜湖雍镇这里的辈分族谱:这是上多少代辈分我不知道,“一本克立,万有自承,嘉祥是现代的辈分
雍氏之役文言文翻译如下:
楚国攻打韩国雍氏,韩国向周王朝征求兵马和粮食,周王为此忧虑,就与大臣苏代商量对策。苏代说:“君王为何对此事感到烦恼呢?臣可以让韩国不向西周求粮,而且可以为君王得到韩国的高都。”周王听后十分高兴,说道:“您如果能做到,那么以后寡人的国家都将听从贤卿的调遣。”
苏代于是前往韩国拜见相国公仲侈,对他说道:“难道您不了解楚国的计策吗?楚将昭应当初曾对楚王说:“韩国常年疲于兵祸,因而粮库空虚,毫无力量守住城池。我要乘韩国饥荒,率兵夺取韩国的雍氏,不到一个月,就可以攻下城池”。
如今楚国包围雍氏已经5个月了,还不能攻克,这暴露了楚军的处境困窘,楚王已经开始准备放弃昭应的计策和进攻了。现在您竟然向西周征兵征粮,这明明是告诉楚国韩国已经精疲力竭。如果昭应知道以后,一定劝说楚王增兵包围雍氏,届时雍氏必然被攻陷。”
苏代接着说:“您为什么不把高都之地送给西周呢”?
公仲侈听后颇为愤怒,很生气地说:“我停止向西周征兵征粮,这已经很对得起西周了,为什么还要送给西周高都呢”?
苏代说:“假如您能把高都送给西周,那么西周会再次跟韩国修好,秦国知道以后,必然大为震怒,不仅会焚毁西周的符节,而且还会断绝使臣的来往。西周断了与其他国家的联盟,而单单和好韩国,这样一来,阁下就是在用一个破烂的高都,换取一个完整的西周,阁下为什么不愿意呢”?
公仲侈说:“好吧”。于是公仲侈就果断决定不向周征兵征粮,并把高都送给了西周。楚军当然没能攻下雍氏,只好怏怏离去。
编者简介
刘向(约前77—前6)又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
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慰。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中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
治《春秋彀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
川[川、巛,读音作chuān(ㄔㄨㄢ)]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古代山区河流称谓,属于以地貌特征为氏。
巛,即川的古体字,指山谷间的大型河流,区别在于川相对比较直,而巛则比较蜿蜒,且落差皆比较大,水势磅礴。
古人崇尚自然,取自然地貌特征为姓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即有叫“巛”的人物纪年记录,当为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后以简笔“川”为氏,读音作chuān(ㄔㄨㄢ)。
第二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古代蚩尤部三苗后裔三巛氏,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
清朝姓氏学家张澍在《姓氏五书》中判断:“古有三巛姓,川姓宜为三巛氏所改。”
古代传说,上古时代,姜姓蚩尤部曾与炎帝争夺领导权,竟将炎帝赶下宝座,后复与黄帝大战,遂败,为黄帝擒杀。余部化为三苗,远播西北、西南地区,有一支迁居于三巛(今云南丽江),取地为姓氏,称三巛氏,后省文简化为汉字单姓巛氏,简笔为川氏,读音作chuān(ㄔㄨㄢ)。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巛师之后,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巛师”,是西周初期由周公旦所置的官位,隶属于夏官。
巛师专职掌管川泽名物及邦国献纳水产珍异之事物,要求担任此官职的人必须通晓川泽厉害,熟知川泽名称。在典籍《周礼·夏官》中记载:“巛师掌川泽之名,辨其物与其厉害,而颁之于邦国。”
巛师之下设有中士两人,下士四人,府两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辅助巛师进行川泽管理。
在巛师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巛氏,后多简笔为川氏,读音作chuān(ㄔㄨㄢ)。
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巛衡之后,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巛衡”,别称“水虞”,在殷商时期称作“司水”,亦是西周初期由周公旦所置的官位,隶属于地官。
巛衡专职负责巡视诸川泽,并收集川泽产物以供祭祀、招待宾客等。朝廷要求巛衡必须熟知川泽之长度、广度以及源头等,并负责管理,有破坏水源者可以直接执而杀之、罚之。并与水工一起监视水患,但不负责治理。在典籍《周礼·地官》中记载:“巛衡,巡川泽之禁令……犯禁者执而诛罚之。”
巛衡以下,按每条大川、大泽(湖)设分支管理机构,每川(泽)有下士十二人,史四人,胥十二人,徒一百二十人。中、小规模的川、泽管理机构人员,则由巛衡视情况酌减。
在巛衡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巛氏,后多简笔为川氏,读音作chuān(ㄔㄨㄢ)。
第五个渊源: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陈国公子陈胡公之后,属于以官爵称谓为氏。
陈胡公,名满,字少汤,系舜帝之子商均的第三十三世孙。商朝末年,舜帝的第三十二代孙遏父(又称阏父)投附了周国,担任陶正一职,他制陶的技艺极为精湛,博得了周文王的欢心。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追封先贤遗民时,把遏父的儿子妫满封於陈(今河南开封、安徽亳州之间),国号为陈,封为侯爵。按照宗法制度和胙土命氏的惯例,赐命之为陈氏,遂称陈满,谥胡公,史称陈胡公,为陈氏的得姓始祖。周武王并将长女太姬嫁给他,备以三恪,奉祀舜帝。
陈胡公(满)的裔孙中有个陈轸,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楚国谋臣。
周慎靓王姬定三年(公元前317年),秦国在一次战争中打败了韩国,在浊泽(今河南浚县)俘虏了韩国的两个大将叟鯼、申差。韩国谋臣公仲朋向韩宣惠王(公元前332~前312年在位)献计,用韩国的一座名城和一些兵器为议和条件,联合秦国向南出兵去攻打楚国,这样秦国就顾不得打韩国了。此计一出,竟使楚国一时处在秦、韩两国军队联合进攻的状况下。
楚国谋臣陈轸在分析了敌方的国情后,向楚怀王熊槐(公元前328~公元前299年在位)献缓兵之计:一方面告示全国,调兵遣将,大张旗鼓地扬言要去救韩国;一方面秘密派遣使者,携带很贵重的礼品献给韩国,以期阻止秦、韩两国合兵。
韩宣惠王果然中计,听信了楚国要来救援韩国的假言,遂派人与秦国断交。秦惠文王嬴驷(公元前338~前311年在位)大怒,反派兵进攻韩国,而楚国则坐山观虎斗。
结果,一如陈轸所料,韩国大败。陈轸的缓兵之计运用成功,解除了楚国被两面夹击的态势,被楚怀王封为颍川侯,是为颍川陈氏始祖。
在陈轸的庶支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爵位为姓氏者,称颍川氏,后省文简化为颍氏、川氏,“川”的古字为“巛”,遂为巛氏,读音作chuān(ㄔㄨㄢ)。
第六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先秦末期三川郡,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古代,人们称“濬く巜之水会为川也。”就是指由多条支流汇合起来的大河,称作川。
据史籍《史记·秦始皇纪》记载:“秦王灭二周,置三川郡。”
周烈王姬喜七年(公元前369年),周烈王逝世,他的弟弟姬扁登位,是为周显王。此时的周王朝已经奄奄一息,各诸侯国根本不将其当作一回事了。
周显王五年(公元前364年),周显王主动祝贺秦献公嬴连(嬴师隰)即位,秦国的政治地位因此迅速抬升,秦献公就此称霸。
周显王九年(公元前360年),周显王又主动送上了用来祭祀周文王、周武王的胙肉,讨好秦献公。
周显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44年),秦国在周王朝与诸侯会盟。周显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43年),周显王把诸侯之长“方伯”这个名称送给秦孝公。
周显王三十三年(公元前336年),周显王又祝贺秦惠文王赢驷即位。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周显王又送上了用来祭祀周文王、周武王的胙肉。
周显王四十四年(公元前325年),秦惠王自己称王。自此以后,诸侯都各自称王了。
周显王四十八年(公元前321年),周显王逝世,儿子姬定即位,是为周慎靓王。周慎靓王在位六年后逝世,儿子姬延即位。是为周郝王。周郝王在位时,东西两周分裂,各自为政。周郝王又把国都迁到了宗周。
当时,位于西周的周武公姬共之的太子死了,还有五个儿子都是庶出,没有嫡子可以立为太子,周武公很头疼。楚国下卿司马翦对楚怀王熊槐说:“咱们不如用土地资助公子咎,替他请求立为太子。”另一位楚大夫左成说:“不行!如果我们用土地资助了公子咎,而西周却不听我们的,这样您的主意就行不通了,与西周的交情也疏远了。我们不如去问问周君,到底想要立谁为太子,然后悄悄地告诉给司马翦,然后司马翦再让楚国资助给他土地。”结果,西周真的就立公子咎为太子。
周郝王八年(公元前307年),秦国发兵攻打宜阳,楚国则派兵去援救。当时楚国以为西周是帮助秦国的,所以想顺带攻打西周。大夫苏代则为西周游说楚怀王说:“您怎么知道西周是帮助秦国的?说西周帮助秦国比帮助楚国更出力的人,是想让西周投到秦国方面去,所以人们都把西周、秦国放在一起说‘周秦’啊。西周如果觉得自己解脱不了,就必定投向秦国一方,那可就真是帮助秦国取西周的妙计呀。我为大王考虑,西周为秦国出力,您要好好待他;不为秦国出力,您依然好好待他,这样,才能让西周与秦国疏远。如果西周与秦国绝了交,就一定会投向楚国郢都的。”
楚怀王听从了苏代的意见,放弃了攻打西周的计划。
之后,秦国向东周和西周借道,想通过两周之间的地区去攻打韩国。周郝王担心:借了道会得罪韩国,不借又会得罪秦国。大夫史厌便对周郝王说:“为什么不派人去见韩公叔呢?就对韩公叔说:‘秦国敢穿过周地去攻打韩国,是由于信任东周。您为什么不给周一些土地,并派出人质前往楚国呢?’这样,秦国一定会怀疑楚国,不相信周君,也就不会攻打韩国了。您再派人去对秦国说:‘韩国非要给我们周一些土地,想以此来让秦国怀疑周君,周不敢不接受。’秦国也就没有说词儿,不让周接受韩国的土地了,这样就既得到了韩的土地,又是听命于秦国了。”
从此以后,两周只能在各诸侯强国之间左右摇摆,以乞求生存。
秦国召见西周君,西周君不愿意去,就派人对韩王说:“秦国召见西周君,他是想攻打大王的南阳,大王为什么不派兵驻守南阳?周君将以此为借口不到秦国去。周君不到秦国去,秦国就一定不敢渡河来攻打南阳了。”
东周和西周打仗,韩国派兵去救援西周。有人为东周游说韩王说:“西周原先是天子的国都,有许多钟鼎宝器和贵重的宝物。您如果控制住军队不出动,就可以让东周感激您,又可以使您尽得西周的宝物。”
周郝王被称做成君。楚军包围了韩国的雍氏,韩国向东周要兵器和粮草,东周君姬班害怕了,叫来苏代把这事告诉了他。苏代说:“您何必为这件事担忧呢!我能使韩国不向东周要兵器和粮草,又能让您得到高都。”东周君说:“你如果能办到,我可以把国政交给你。”苏代会见了韩相国公仲侈说:“楚国包围了雍氏,原来计划三个月攻下,如今已经五个月了,还攻不下来,这说明楚兵已经疲惫了。现在您向周要兵器粮草,就是向楚宣告您自己已经疲备了。”韩相国说:“对。可是使者已经派出去了。”苏代于是说:“为什么不把高都送给东周呢?”韩相国非常生气,说:“我不向东周要兵器粮草也就够可以了,为什么还要把高都送给东周呢?”苏代说:“把高都送给东周,东周就会转过来投向韩国,秦国听了一定很恼火,怨恨东周,与东周断绝使者的往来,这样就等于是拿一个破烂的高都换来一个完整的东周。为什么不给呢?”韩相国听了大乐说:“好。”果然把高都送给东周了。
周郝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81年),大夫苏厉对周郝王说:“秦国攻克了韩国、魏国,打败了魏国大将师武,往北攻取了赵国的蔺、离石二县,这些都是白起干的。这个人善于用兵,又有天命佑助。而今他又带兵出伊阙塞去攻打梁国,如果梁国被攻破,那么西周就危险了。您为什么不派人去劝说白起呢?您可以讲楚国养由基的故事给他听,然后说:如今,您攻克了韩国、魏国,打败了师武,往北攻取了赵国的蔺、离石二县,您的功绩是很大了。现在您又带兵出伊阙塞,过东西两周,背对韩国,攻打梁国,这一次如果打不胜,就会前攻尽弃。您不如假称有病,不要出伊阙塞去攻打梁国了’。”
周郝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73年),秦国攻破了魏国的华阳。东周的大夫马犯对东周君说:“请允许我去让梁国给东周筑城。”他跑去对梁王嬴甚说:“周王病了,如果他真的死了,我也一定活不成。请让我把九鼎献给大王,您拿到了九鼎之后希望能想办法救我。”梁王说:“好。”于是给他一批士兵,声称是去保卫东周。马犯又去对秦昭襄王嬴则(嬴稷)说:“梁国并非是想保卫东周,而是要攻打东周。您可以派兵到国境去看看。”秦国果然出兵。马犯又去对梁王说:“周王病好了,九鼎的事没有办成,请您让我在以后找适当的机会再献九鼎吧。但是现在您已经派兵到东周去了,诸侯都起了疑心,怀疑您要伐东周,以后您办事将不会有人相信了。不如让那些士兵为东周筑城,借此把诸侯怀疑您要伐东周的事端盖住。”梁王说:“好。”于是就让那些士兵给东周筑城。
周郝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70年),周郝王在秦国的说客对周冣说:“您不如称赞秦昭襄王的孝道,趁便把应地献给秦国作为太后的供养之地,秦昭襄王一定很高兴,这样您和秦国就有了交情。交情好了,周君一定认为这是您的功绩;交情不好,劝周君归附秦国的人一定会获罪。”
后来秦昭襄王要去攻打西周,周冣果然对秦昭襄王说:“如果为大王您考虑,那就不应该去攻打西周。攻打西周,实在利益不多,却使您的名声让天下人都害怕。天下人都因为秦国攻打西周的名声而害怕,一定会往东边去与齐国联合。您的军队在西周打得疲惫了,又使天下都去与齐国联合,这样,秦国就称不了王统一不了天下了。天下正希望使秦国疲惫呢,所以鼓励您去攻打周。如果秦国和诸侯都疲惫了,那样您的教命就不会通行于诸侯了。”
周郝王五十八年(公元前257年),韩、赵、魏三国与秦国相对抗。西周派相国御展前往秦国,因为怕遭到秦国的轻视,就半路返回来了。有人对御展说:“秦国是轻视您还是重视您,这个还不能确料。秦国是想要了解那三国的实情。您不如赶快去拜见秦王,就说‘请让我来给您打探东方三国的变化’,秦昭襄王一定会重视您。如果秦昭襄王重视您,就表明秦国重视西周,西周因此也取得了秦国的信任。至于齐国对西周的重视,那么早就有周冣和齐国联络好了。这样,西周就可以永远不会失去与强国的交情。”秦昭襄王果然信任了西周,就转而发兵去攻打韩、赵、魏三国。
周郝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秦军攻取了韩国的阳城负黍,周郝王很害怕,就背叛了秦国,与东方各诸侯相联合,率领天下的精锐部队出伊阙塞去攻打秦国,使得秦国与阳城之间无法相通。秦昭襄王因此大怒,派大将军摎攻打西周。周郝王跑到秦国,叩头认罪,把全部三十六邑三万人口都献给了秦昭襄王。秦国接受了周郝王献的人口、土地,便放他又回到西周去了。
其后周赧王久不视事,国权已为西周公与东周公把持,西周公据洛阳,东周公据巩邑。
到了东周君姬班、周郝王姬延二人逝世后,西周一地的民众就纷纷向东方逃亡。秦国于是轻易地收取了九鼎和其他珍宝器物,又把西周公迁到狐地。此后第七年(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嬴异人又干脆灭掉了东周公。东西两周就全都归属于秦国了,周王朝的祭祀从此断绝。
三川郡,就是后来的河南郡。后来的秦始皇嬴政因其境内有黄河、洛河、伊河这三条大河,故而命名为三川郡。
三川郡的住民多是原周王朝的故民,周灭国后,有许多遗民不许再称姬姓,多被秦王以郡名命作三川氏,后多省文简化为单姓川氏。
注:
三巛氏与三川氏之间没有任何血缘关联,要注意分别。
第七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先秦时期秦国巴蜀四川,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四川”之名,黄公绍在《古今韵会举要》中指出:“宋朝时有成都府、潼州、利州、夔州四路,取氓江,沱江,黑水,白水四大川以立名也。”
实际上,在周慎靓王姬定五年(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赢驷出兵西靖,灭巴、蜀二古国,之后设置了巴、蜀二郡之时,即已称有“巴蜀四川”了,氓江、沱江、黑水、白水四大川早已名声赫赫。
故巴、蜀二国之国民中,即有人以四大川为姓氏,称川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八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金国时期古女真必兰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必喇氏,亦称别兰氏、毕力扬氏,源于金国时期女真必兰部,满语为Bira Hala,汉义“河川”,世居和悠(今乌苏里江入黑龙江口一带)、长白山、黑龙江、乌苏里江口。后有达斡尔族引为姓氏者。
满族、达斡尔族必喇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改汉姓为川氏、何氏、河氏、杨氏等,川氏亦写作巛氏,读音作chuān(ㄔㄨㄢ)。
雍(Yōng 壅 雝)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西周初周朝刚建立时,周文王的第十三个儿子,也就是周武王的兄弟,被封于雍地,就是现今河南省沁阳县一带。这位王子又封为伯爵,所以人称雍伯,雍伯是雍国的创始人。其后人以国名为氏,称雍氏,世代相传,形成了今天的雍姓。
2、出自姞姓,以邑名为氏。据《古今姓氏辩证》记载说,黄帝的后代中,在商、周之间有的食采于雍邑这个地方,就以邑名为氏,称为雍氏。因此雍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得更早。望族居于京兆郡,就是现在的陕西省西安以东。
得姓始祖:雍伯。雍氏出自姬姓,是3000多年前周朝王室的后裔,得姓始祖是周文王的第十三个儿子雍伯。周成王继位之后,雍伯被封于雍国,成为周天子的诸侯。古代雍国的所在地就是在现在的河南省沁阳县东北与修武县接境的地方。根据《通志·氏族略》山东记载,雍读去声,原来是雍伯受封之国,雍伯的后裔称为雍氏。而《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也指出,周文王的第十三个儿子雍伯的后代以国为姓,称为雍氏。
二、迁徙分布
(缺)雍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雍姓出自姬姓。上古周朝时,武王姬发打败纣王得天下以后,分封诸侯,将他的弟弟,周文王的第十三个儿子封在雍(今河南焦作市一带,一说河南省沁阳县一带)为伯,人称雍伯。雍伯的后代中有的以封地名作姓氏,称为雍氏,世代相传,形成了今天的雍姓
(1)尧帝第九子刘源明(因封刘国此始姓刘)妣古氏、巫氏——(2)刘永和妣宁
氏——(3)刘纪安妣王氏、刘纪乐妣甘氏——(4)刘岁纪妣黎氏——(5)刘正成妣李氏、刘正定
妣王氏、刘正坤池氏——(6)刘长历妣瞿氏——(7)刘德科、刘德亮妣薛氏、刘德仁——(8)刘
仁宏妣孟氏、刘仁发——(9)刘廷光妣雍氏、刘廷绅、刘廷九、刘廷贵——(10)刘爵南妣尚氏—
—(11)刘行矩妣晏氏、刘行清——(12)刘复胜、刘复旺妣易氏、刘复松——(13)刘茂光、刘
茂清妣丁氏、向氏、刘茂文、刘茂华——(14)刘孔扬妣廖氏——(15)刘日永妣宏氏、刘日贵、
刘日胜——(16)刘德荣妣吕氏、刘德康——(17)刘聚义妣言氏——(18)刘宗妣熊氏、刘孚妣
江氏、刘汉妣汪氏、刘累妣赵氏、汪氏——(19)刘正益、刘洪益、刘永益、刘万益、刘大益、刘
宗益、刘顺益、刘昌益妣黄氏——(20)刘歆妣徐氏、刘锡朋妣古氏——(21)刘永妣林氏、刘
杭——(22)刘琳妣奉氏——(23)刘狱、刘麓妣罗氏——(24)刘洪州妣袁氏——(25)刘绅妣
熊氏——(26)刘茂高妣余氏——(27)刘道山妣贝氏——(28)刘叨明、刘叨亮妣曾氏、刘叨
清、刘叨朗——(29)刘先妣程氏——(30)刘臣、刘坤妣古氏——(31)刘案喜、刘案庆、刘案
临妣陈氏——(32)刘智河妣宦氏、刘智明——(33)刘绘妣以氏、刘缙、刘总——(34)刘元远
妣芋氏——(35)刘观榜妣文氏——(36)刘文祯妣谢氏、刘文祥——(37)刘篮妣甘氏、刘管、
刘符——(38)刘九琳妣张氏——(39)刘道总妣甘氏——(40)刘伯亿妣卞氏、刘叔亿妣景氏、
安氏——(41)刘笃庆妣秋氏——(42)刘陶阳、刘定阳、刘楚阳妣曹氏——(43)刘春、刘淋、
刘弼妣汤氏——(44)刘猛、刘勇妣黄氏、刘刚、刘强——(45)刘建平妣曾氏——(46)刘敬
堂、刘敬典妣张氏、刘敬培——(47)刘照然妣毛氏、董氏——(48)刘之雄、刘之旺妣古氏
——(49)刘茂妣佟氏——(50)刘平环妣古氏、刘平元——(51)刘良妣胡氏——(52)刘世
勋、刘世郎妣易氏、徐氏——(53)刘昌允妣钟氏、刘昌华——(54)刘万宗妣尤氏、刘万全——
(55)刘康妣万氏——(56)刘凤妣官氏——(57)刘致禄妣尹氏——(58)刘伯蛮妣钟氏、杨
氏——(59)刘维纲妣朱氏、刘维统——(60)刘宗仁妣金氏、刘宗义、刘宗礼、刘宗智、刘宗
信——(61)刘大化妣吴氏、刘大爵、刘大禄——(62)刘敏洪妣司马氏——(63)刘晋妣温氏、
刘珍——(64)刘湖、刘璜妣曾氏——(65)刘鸣坤、刘鸣申妣欧阳氏——(66)刘松妣朱氏、刘
柏、刘梢——(67)刘文先妣洪氏、丁氏——(68)刘伯仲妣姜氏、陈氏、刘伯茂——(69)刘盛
臣妣白氏——(70)刘茂清妣吉氏、刘茂祖、刘茂文——(71)刘桥妣殷氏、吉氏、刘年——
(72)刘丰(字然、号果齐。迁江南沛县、家财万贯、好善乐施)妣李氏、桂氏、刘沛——(73)
刘仁纪、刘仁号(字荣)妣赵氏、梁氏、——(74)刘瑞(字显名初)妣李氏——(75)刘伯妣邱
氏周氏、刘仲妣马氏、刘邦妣吕氏、戚氏、薄氏、张氏、赵氏 刘交(楚王)妣梁氏—
注:
1、古人多名,该谱同一人选用的个别名字可能与刘邦各支族谱记载有异,特说明;
2、古一夫多妻,各支族谱选取的夫人多以该祖原配和生母为主,故所标妣(夫人)可能有所不同;
3、不排除历代后人因代代传抄而产生的错误;
4、因为家谱皆秘而不宣,谱中很多史料不便公示
5、以上仅供对家谱研究有兴趣者参考,请勿复制转载到处发布,以免因其族人不满引起纠纷。
姓氏中“易”的由来,谢谢!
本文2023-10-07 04:29:2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94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