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话(又叫河洛话)真的是古代中国的官方话吗?是哪一朝代呢?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1收藏

台湾话(又叫河洛话)真的是古代中国的官方话吗?是哪一朝代呢?,第1张

是的,河洛语是唐宋之前中国的通用语。

闽南话来自中原河洛地区,又称河洛语,堪称古代中国的普通话

闽南话就是泉、漳、厦、台等地闽南族群的母语,当然广义上潮汕话也应该被归到同一语系中。"离乡不离腔",谨守祖训,和先辈中原河洛人把中原语言带到闽地一样,闽南人移居到哪里就把闽南话带到哪里,漳泉两地的闽南人同样把闽南话带到了台湾。

宝岛台湾的闽南话的主流腔调就是漳州与泉州两地腔调大概按55%:45%比例融合的结果(这和相对后开发地区厦门岛的闽南话由泉州腔与漳州腔大致对半混合的结果非常非常地类似。

通晓三地口音的朋友们可以自行比对比对),同样地,闽南人也在向外移居的同时将闽南话带到了浙江温州、台州、海南和海外东南亚等地。

扩展资料:

河洛话历史:

闽南方言又叫闽南话,也有人称之为“河洛话”或“福佬话”。闽南方言是在福建闽南地区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关于闽南方言的形成时间,至今学者们的看法仍不完全相同,但都认为至少在上古的末期南北朝已见端倪。

根据史书记载,北方的中原汉人在不同历史时代因避战乱、平叛乱或逃灾荒等多次向南方迁徙进入闽南地区,他们不仅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优秀的北方文化,同时也带来了中原汉语,为闽南方言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不能排除当时闽地土著语言(古越语)对闽南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但是,不管是从当时汉人人数上的优势看,还是从闽南方言语音、词汇和语法所表现的特点看,可以说,在北方汉人带入的中原汉语跟本地土著语言的交流和融合过程中。

中原汉语是占绝对优势的,虽然也吸收了土著语言的若干成分(从现有材料看,那是很少很少的),但最后形成的无疑是以中原汉语为主体的闽南方言。

闽南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一致性很高,虽然各地一致性的比例不完全一样。据初步统计,语音方面(声调只计调类,不计调值),至少有85%左右是相同的。

词汇方面,有人选择了2500个常用词语做比较(不考虑语音形式,只从词源角度比较),至少90%是相同的。所以,泉、漳、厦三地的人们口语交际一般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河洛话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澄迈县蔡氏人口大约为约52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8%。澄迈县蔡氏家族是海南省最大的一个家族,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自明朝以来,蔡氏家族一直以勤劳善良、孝顺敬老、团结友爱等优良品质为标志,也是澄迈县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事业的重要支柱。此外,澄迈县蔡氏人口多也与其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传承有关。澄迈县位于海南省中南部,交通便利,是海南省传统的“粮仓”和“苗乡”,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澄迈文庙、南阳文化、澄迈民俗等,这些都为蔡氏人口的增长提供了条件和保障。延伸扩展:《海南志·卷十九·人物志》记述:“ 蔡姓,亦属于稷下之后,封于海南前,系宋朝时从广东移民来海南的。在海南经历了明朝、清朝、民国和新中国等时期的历史,经过百年的风雨洗礼,发展成了海南最大的姓氏族群之一。在澄迈,蔡氏人不但有出色的文化传承,在经济方面也非常有优势。当地的“南阳金三角”是业内德高望重的产莆基地,每年蔡姓人的贡献各自占据了40%。”

海南岛最早进入的汉人是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随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等率师平定南越之乱时在海南岛设置珠崖郡、儋耳郡时的驻军。当时主要的据点在 琼山和儋州。

路博德、杨仆等人的军队主要来源是全国征发来的罪人以及淮南的水军。

杨升,字起宗,号行素,一号梦松老人,永嘉(今属浙江)人。明太祖洪武末寓琼三十余年,通春秋经,博洽能文,郡县建置、并诸家谱序记文题咏多出其手。举临高校官,后以老谢政。与郡守王伯贞过密,尝改补蔡止庵琼海方舆志,文行,冠于一时,年八十八无疾终。(见《正德琼台志》卷三四)。

按照中央“20字”方针的要求及县委的工作部署,迈陈镇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已开新农村建设的村庄有81条,其中被评为市级生态文明村的有5条,市级卫生村1条,市级生态示范村1条,县级生态文明村45条。完成村道水泥路230公里。 迈陈古墟规模颇大,面积约 1平方公里,有东成、东兴、南安、西宁等古街坊交叉呈井字形,原道路全用青石铺设,两侧街道多为石墙瓦房,间有茅屋。迈陈古墟也是徐闻当地保存较好的古墟遗址。由于历史的沧桑,现古墟已经归于沉寂。我们踏进古墟,就像踏入了历史的门坎,据说旧街原本还有一条100余米长、2米多宽原汁原味的石板路古色古香,但由于近年生态文明村建设已覆盖在水泥路面下再难寻其踪!我们遁着幽深的小街探寻着那昔日古集镇的繁华、民居的古朴。街道两旁商铺林立,有砖木结构的老式骑楼建筑,其一楼为铺面,二楼阁楼为住房和仓库,商铺的户枢已残破,木板窗紧闭。有古老的砖瓦房,有茅寮……这一切都让人怀想起当年的繁华。 墟上于康熙五十八年(公元 1719年)建的西竺寺和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建的关帝庙遗址犹存,清朝各代官府的政令碑刻亦有所留存。

迈陈古墟的名称来历有多种说法:相传清代顺治年间,有一商人陈兆明从广东潮州府饶平县移居此地开商店(据迈陈墟潭板村“陈氏家谱”所记载),邻近村民也相继到陈家店经商,生意颇兴隆。当时四乡八邻皆知这位能干的商人,称其为“买陈”,后由雷州话谐音讹传当地的名称为迈陈。接着外地商人和附近农民也到这里集居,便逐渐形成集贸中心。一说以向陈家靠拢迈进之意,更名为迈陈墟。(另一说,壮语“迈”为村意,迈陈即陈姓之村)。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东场巡检司移驻迈陈圩,下辖东场社、那社、那宋社。迈陈古墟自明代以来,以生产土糖闻名遐迩,圩东南的东场港在明代是中国南方的产盐基地,明清时期,朝廷驻有盐官司和巡检司。迈陈古墟全盛时期在清代中期和后期,当时开办各式各样的店铺,有赌馆、大烟馆、药材铺、杂货店、医诊所、棺材铺、茶楼、金银加工、糖寮行、榨油、当铺、理发铺、布匹庄……等。据《徐闻县地名志》所记载:至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迈陈墟内已建有广州、潮州、高州、琼州、雷州、嘉应等会馆和商行。每逢农历二、五、八圩日,便有许多附近的商人、工匠和村民来进行商品交易活动,主要有箩筐、竹筛、菜篮、木扁担、等竹木器,布匹、绸缎等,稻米、小米、蔬菜,海鲜品,刀具、农耕用具……应有尽有。来自附近迈陈各村、西连、角尾、大黄、下桥、县城、城南、城北、雷州田头、英利、北和、乌石、潭斗和海南临高等地的人,万头攒动,蔚为壮观。

迈陈古墟自形成至今一直是当地四乡商品、农产品及山货的集散地。对研究近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和当时农村墟市商业有一定的价值。

台湾话(又叫河洛话)真的是古代中国的官方话吗?是哪一朝代呢?

是的,河洛语是唐宋之前中国的通用语。闽南话来自中原河洛地区,又称河洛语,堪称古代中国的普通话闽南话就是泉、漳、厦、台等地闽南族群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