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姓的来源和历史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1收藏

阮姓的来源和历史,第1张

阮姓的来源和历史如下:

阮姓出自秦朝时期九阮郡,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九阮,战国时期为林胡之地,即北方游牧民族所居之地,为赵武灵王赵雍所扩攘,赵武灵王赶走了林胡,吞并了楼烦,夺得大片好牧场,成为北方草原的霸主。

九阮成为赵国边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置了一个大郡,辖地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喇特旗、茂明安旗之地,称为九阮郡,郡治故城在今内蒙古包头市五原县。秦、汉之际,有住民以九阮郡名称为姓氏者,后省文汉化为单姓阮氏。

阮姓的迁徙:

阮氏远祖起源于商朝。根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阮氏是商朝的诸侯之国,在岐山与渭水之间,后代子孙以国为姓。

而根据史籍《千家姓查源》上说,殷商时期有一个阮国,偃姓,位置就在今天的甘肃省泾川县东南一带,后来被周文王所灭,阮国的子孙就以国为姓。全国各地阮氏人家的起源就在那里,后繁衍分布到全国。

汉末三国魏晋时,繁衍于陈留郡的阮姓名人辈出,声誉显赫,因此。陈留阮氏身价大增,特别是在三国两晋这样讲究门阀制度的朝代,陈留阮氏一下子就成为望族。

后来,陈留就成为阮氏的一大郡望。阮氏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在陈留阮氏出了许多名士,比如有阮琳,为蒲田进士。”西晋的“竹林七贤”中就有阮籍、阮咸叔侄二人,世称大小阮。

源出

源流一

源于偃姓,出自皋陶氏之后商朝诸侯阮国,属于以国名为氏。这是中华阮氏的主要起源。

皋陶有后裔子孙在商王朝时期被封在阮国(今甘肃泾川)。商末,西岐西伯侯姬昌率军灭了阮国,原阮国王族相约以国名为姓氏,称为阮氏。

阮国被西周所灭之说可见于《辞海》,但据《诗经大雅·皇矣》载:“密人不恭,侵阮徂共。王赫斯怒,爱整其旅。以笃于周祜,以对于天下,依其在京,侵自阮疆。徙彼高岗,无矢我陵。我陵我阿,无饮我泉。我泉我池,度其鲜原。居歧之阳,在渭之将。万邦之方,下民之王。”

商末周初,周武王为彰其天子洪德,安抚夏、商王朝后裔的民心,曾大预封国,诸如封虞舜的后裔妫满于陈邑(今河南淮阳),为陈国的开国始君,遂为陈氏的开氏(姓)始祖。

周朝如此封国命氏,氏的发展便迅速增多,阮氏便为众

阮字不同字体的写法

多氏国之一。当时这样的小“国”,其实都是一些规模不大的氏族部落。诸如:程国、崇国、扈国、阮国、房国、杜国、箕国、密须国、寒国、过国、庸国、邺国、铸国、戈国、邳国、观国、褒国、缗国、岐国、仍国、奄国、双国、武罗国等等。

后来,阮国在西戎贵族的侵压下不断被分割,阮国被迫逐渐东迁,战国初期为秦国所灭,设置为义渠邑。阮氏族人为避战乱和仇杀,后分散到了全国各地。

阮国故地在西汉时期置为安定县,北魏时期为泾州,唐朝时期改为保定县,元朝时期改为泾川县,因泾水而得名。

源流二

源于地名,出自秦朝时期九阮郡,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九阮,战国时期为林胡之地,即北方游牧民族所居之地,为赵武灵王赵雍(公元前340~前295年)所扩攘,赵武灵王赶走了林胡,吞并了楼烦,夺得大片好牧场,成为北方草原的霸主。九阮成为赵国边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置了一个大郡,辖地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喇特旗、茂明安旗之地,称为九阮郡,郡治故城在今内蒙古包头市五原县。

秦、汉之际,有住民以九阮郡名称为姓氏者,后省文汉化为单姓阮氏。

源流三

石姓有人改姓阮姓据《南史》记载,东晋末期,有石姓人改姓阮姓据《南史》、《姓氏考略》及《路史》所载,春秋时卫大夫石石昔之后有在东晋时改石为阮者另南朝会稽余姚人石令嬴因得梁武帝宠爱,被萧衍拜为修容,赐姓阮,其家族或有以阮为氏者

源流四

出自他族今台湾土著、京、彝、回、壮、傣、蒙古、朝鲜、锡伯、苗等少数民族均有此姓[1]

始祖

得姓始祖:皋陶。

各支始祖:阮文益

公自寿邑八鼓稿而游于衢西城北见其铜峰源内山水之秀丽,土厚平圹遂筑室而居,焉娶周氏生四子,分为四房:天地人和,其妻周氏生于永乐已亥年八月廿六日,终于成化癸卯年六月廿八日,葬桐树坞口坐西向东。是为浙江衢州阮氏始祖。[2]

典籍解释

《诗经》中有一首诗:“密人不恭,取拒大邦,侵阮徂共,王赫斯怒”。

《辞海》在“阮”的辞条里,开头如此解释:“阮,古国名,偃姓,在今甘肃泾川,周文王所灭”。《诗·大雅·皇矣》:“侵阮徂共”。

《诗·大雅·皇矣》这首诗描写的史实是:周文王晚年做了一系列伐商的战略准备,周围许多封国被他或攻灭或收并,唯有西北边的密须国不服,密须国在今甘肃灵台县。伐密的大意是,密须国人违抗大国的命令,带兵去打阮国(今甘肃泾川东北),打到共(今泾川县城北水泉寺)的地方,周文王立刻大发威力,恼将起来,便带兵去阻住密须国的兵队,不久灭了密须国。

《姓谱》及《通志氏族略》记载:“阮,为商代诸侯小国,在岐山、泾水之间(今甘肃泾川县),子孙以国名“阮”为氏”。

《中国姓氏地图》第六部分以《以国为姓,以阮国为姓》为题说:“ 据史书记载,殷商时有一诸侯国阮,位于泾渭之间,也就是现在的甘肃泾川一带。后来,阮国被邻国周吞并,阮国子孙为缅怀故国,纷纷以国为姓,由此,便产生了阮氏”。

《千家姓查源》上说,“殷商时有一个阮国,偃姓,位置就在今天的甘肃省泾川县东南一带,后来被周文王所灭,阮国的子孙就以国为姓。中国各地阮氏人家的起源就在那里,后繁衍分布到整个中国”。[3]

郡望

陈留郡:春秋时留邑为郑国地,后被陈国所得,故曰陈留。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陈留县。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置陈留郡,属兖州。当时辖陈留(治所,今河南省开封县东南陈留城),雍丘,酸枣,东昏,尉氏,浚仪等17县,辖境相当于今河南省民权县、宁陵县以西,开封市、尉氏县以东,延津县、长垣县以南,杞县、睢县以北之地。陈留阮姓名人辈出,后世之各地阮姓也主要源于陈留阮姓。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为市,山西省会所在。

九阮郡:战国时期为林胡之地,即北方游牧民族所居之地,为赵武灵王赵雍(公元前340~前295年)所扩攘,赵武灵王赶走了林胡、吞并了北狄的分支楼烦,夺得大片优良牧场,成为北方草原的霸主,九阮遂成为赵国的边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九阮设置为一个大郡,辖境包括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喇特旗、茂明安旗之地,称九阮郡,郡治故城在今内蒙古包头市五原县。汉朝初期,汉高祖刘邦改九阮郡为九原郡,到汉武帝刘彻时期,更名为五原郡,其郡地扩为南面黄河,北背祁连山,境域辽阔。[4]

堂号

太原堂:以望立堂。

九阮堂:以望立堂,亦称九原堂、五原堂。

竹林堂:三国时候,阮籍为“竹林七贤”之一,曾官至步兵校尉。[2]

阮姓是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出古帝王皋陶之后,以国为氏。阮国是皋陶的一个裔孙于商朝时建立的诸侯国,其国址在今甘肃泾川一带。在商朝末期,阮国灭亡,之后皋陶的子孙就国为姓。汉末三国时期阮氏东迁,在陈留郡形成望族。两晋以后阮氏开始南迁,并在宋元时期走向了闽粤台港及越南。当今的大部分阮姓子孙都是源自陈留阮氏。阮姓名人有阮瑀、阮籍、阮咸、阮孝绪、阮枞江、阮玲玉等。阮姓人口在我国没有排进百家姓前一百名,但在越南却成为第一大姓。

越南第一大姓

在人类文明起源之初,人类还没有姓名这一种符号,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符号——姓名。据我国古籍记载,古代骆越地区在接受中原文化影响以及隶属中国版图、成为中国封建往常的郡县以前,“骆越之民无嫁娶礼法,各因*好,无适对匹,不识父子之姓”。汉光武时期,以“锡光为交趾,任延守九真,于是教其耕稼;制为冠履,初设媒娉,始知姻娶”。从此往后“其产子者,始知种姓”。

对照越南《大越史记全书》及其他越南史书记载来推断,具有真名实姓的交趾历史人物,几乎都是在“岭南华风始于二守”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才逐渐出现的。在接受汉文化的深远影响之后,越南开始有了姓,并基本保留着子女随父姓的传统,逐渐成为以越南人血脉传承为根基的社会人文标识。

关于现在越南姓氏数量,越南还没有准确的官方统计,部分越南学者指出约有300个。越南常见的姓氏有阮、陈、黎、范、黄、潘、武、邓、裴、杜、胡、吴、杨、丁等,这些常见姓氏占了越南总人口的90%,其中仅阮姓占总人口的384%(截止到2016年数据)。

越南阮姓的历史

阮姓是越南的一支源远流长、人口众多、分布辽阔的大姓。阮氏族人在越南历史的政治、军事舞台上,人才辈出,业迹彪炳。

丁部领

据越南史籍记载,开宝元年(968年)丁部领平定“十二使君”之乱,建立“大瞿越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在十二个各自割据称王的大封建主中,阮姓即占五名,即阮宽、阮昌识、阮连、阮守捷、阮超。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李公蕴建立李朝,重用大批阮氏官吏,如阮道纪为枢密,阮彻为左参知政事、阮仁义为右心腹。李朝圣宗时,以阮道成为太师。仁宗时封阮日成为兵部侍郎等。神宗封阮平公为太傅,讨平真腊。高宗时授阮午为副行道。

宝庆元年(1225年)越南建立陈朝,封阮嫩为怀道王,嫩势壮,自称大胜王。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抗元主力军,安南管军官阮盈父子,屯兵七源州,后进兵驻西路永平,大破元军,阮氏代陈立国。

嘉靖六年(1527年),后黎朝大将阮淦拥立黎昭宗之子黎宁为帝,统治清化以南地区,史称“南朝”。阮淦死后,其幼子阮演自立为王,在顺化、广南地区形成割据势力。自此,阮氏开始登上越南政治舞台的最高台阶。

阮文岳、阮文惠、阮文侣

18世纪70年代爆发的阮文岳、阮文惠、阮文侣三兄弟领导的越南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建西山朝又称新阮政权,一度统一全国。嘉庆七年(1802年)广南封建集团后裔阮福映在法国殖民者扶植下,推翻西山王朝,建立阮朝,并正式国号越南。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阮朝末代皇帝保大宣告退位。是年胡志明(原名阮爱国)领导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

从以上史实可以看出,阮氏族确实是越南历史久远、势力厚实的权贵名门。中国亦有阮姓,且越南文的阮字读音跟汉文读音一样。中国的阮氏族谱,多有记载阮姓举族迁往交州、安南的史实。根据越南《语言》杂志记载:“我国的姓氏大多从汉语中借来”。可见,越南的阮姓氏或多或少与中国的阮姓有着紧密联系。

陈留阮姓与越南

陈留阮姓在交州仕官有着久远的历史。

西晋末,阮氏一部分随晋元帝南下,封官交州,将家族迁入。自东晋初至宋初,南越刺史、节度使等官,均为陈留阮姓后裔。晋成帝时,阮放为刺史。晋孝武帝时,交州九真太守阮逊。晋穆帝时,阮敷为刺史。阮长仁为宋明帝时刺史,其子叔献,父卒代领州事。阮凯为齐明帝时刺史。阮贵据龙编城反,自称南越帝。

唐时,阮氏在安南十乡闻名,人口几乎已遍及全境,且大多掌握地方政权。阮氏喜在唐长庆二年(822年)为南越都护。阮涿在唐宣宗时为经略使。阮进在南汉刘龚时代为节度使。宋初交州“十二使君”割据时期,阮姓有五位使君为当地的大封建主。

阮氏在东晋初至北宋初的600多年中,多主持交州地区政事,在当地形成握有实权的权贵名族,其时交州尚属中国领土,越南立国后,阮氏仍是对越南政局起着举足轻重的政治势力,乃至三度建立阮氏王朝,统治越南数百年。

杨素

中国阮氏族人历史上三次较大规模的南迁交州,跟阮氏在当地已有厚实势力与割据基础有关,大量的阮氏拥入,又壮实了交州阮氏的政治、军事实力。中国阮氏流入安南有二条干线可循:一是以官吏身份,以及躲避内乱如五朝乱华、隋杨素大军平百越地、宋末元初等战乱,合族南迁,由大陆进入交州。二是以海运、商贸的关系,由海道进入越南南部地区,并形成广南封建集团。

历代阮氏王朝及达官贵人往往都为广南封建集团的后裔,后以武力向北部推进。阮氏在南部发迹,这跟中国阮氏族谱记载的由海路迁居越南南部亦相一致。越南古代史上,基于跟中国地理紧邻和历史传统关系,因此两国政府与民间之间,包括通商、经贸与人口迁移的往来依然频繁。

光绪十一年(1885年)清法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中国放弃对越南的宗主权,结束了中越的“藩属”关系之前,政府之间的“朝贡贸易”关系。但是因为民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始终没有间断,当时许多中国人留籍越南,并经逐步发展、演变而成为越南居民。基于同样道理,亦有不少越南居民留籍中国,成为中国居民。

越南的阮姓人口多是由于历史原因逐步发展而来,跟各个时代阮姓族人位高权重也有很大关系。从历史记载来看,越南的阮姓跟中国的阮姓有着很深的渊源,虽然不能认定越南的阮姓就是源自中国的阮姓,但至少说明了两国人民有着世代友好、渊源相近的血肉之情。

阮姓是越南第一大姓,越南有近亿人口,其中40%的人口姓阮。

阮氏在越南象征着权力,越南主席姓阮名为阮富仲;阮氏在越南象征着财富, 越南巨富姓阮名为阮文德;阮氏在越南象征着普罗大众,在越南,三个人中至少有一个是姓阮,阮姓相当于中国的李姓和张姓,因为全世界范围内至少有九千万人口姓阮,据不完全统计,阮氏位居亚洲第三大姓氏。

越南阮氏和《水浒传》关系不大,阮氏三兄弟本来就是虚构角色。不过阮氏在越南“大爆发”的原因,确实可以追溯至宋朝。北宋末年,中原饱受战乱之苦,民不聊生,饿殍满地。与越南相近的湖北、浙江、安徽的阮氏百姓为了逃离战乱之苦,而迁移到相对和平的越南居住。

中国阮氏的大迁移,使越南阮氏的人口暴增,当时越南的富商、地主几乎全部姓阮。  公元1225 —1400年,越南历史称这个阶段为“陈朝”。

陈朝君主陈煛,结束了李朝最后一任女皇帝李昭皇后的统治,终结了李朝216年的历史,但是李氏家族在越南的势力极大,并且李朝皇帝曾经视李氏为同宗同袍。

陈煛的叔叔陈守度认为李氏家族会威胁到陈朝的统治,便下令强制将越南的全部李氏人口,改为阮姓。

自此,阮姓便成为了越南人口最多的姓氏。 

陈朝被胡季牦推翻后,胡季牦下令全灭陈氏后裔,因为当时阮姓已经成为越南最普遍的姓氏,几乎任何地方都有阮氏家族存在,所以陈氏百姓为了逃避追杀而改姓阮。

1047年胡季牦倒台,胡季牦害怕改姓阮氏的陈氏子孙会报复他,胡季牦也将姓氏改为阮。

自此,越南出现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便是每当朝代更迭时,前朝的皇族为了表示臣服,都要把原本的姓氏改为阮姓。

19世纪,西欧国家将殖民的毒手伸向了亚泰地区,泰国沦为法国的殖民地,法国殖民者为了巩固统治而进行人口普查,普查的结果令法国殖民者大为震惊,近乎15%的越南下层民众居然没有姓氏和户口,这些“三无人员”无法进入法国的人口统计表中,于是法国殖民者便将这些人纳入“阮姓”中,从此“阮姓”在越南变的前所未有的壮大。

虽然“阮氏三雄”是小说中的虚构角色,但是施耐庵老先生很可能了解北宋末年的时候,江浙一带的阮氏家族逃亡越南的历史,然后根据这段历史创造出了“阮氏三雄”。

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来说,阮氏三雄和越南的阮氏之间关系不大,因为阮氏三雄居住在山东,而历史上移居越南的阮氏家族则居住在浙江、湖北一带,因此《水浒传》中的阮氏三雄无法代表越南的阮氏。

越南的阮姓就是来源于中国。而且越南人的主流观点也认可,越南的阮姓起源于中国商朝时期甘肃地区存在的阮国。根据历史记载,阮国是舜的贤臣之一皋陶的后裔阮髡(kūn)建立的一个诸侯国,位于今天甘肃省的泾川县境内。

阮国的国都叫阮共,而整个阮国都是一个非常小的城国,据一些史料记载其疆域东西南北都只有不足百里。到公元前1139年前后,阮国被当时已经在准备取商而代之,因此在不断扩充实力的周文王攻灭。而在阮国灭亡之后,其国人许多跟随周军四处征战,后来随周军灭亡了商朝,并在商朝的旧都朝歌附近的陈留郡定居下来,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

而在此定居之后,一些阮国遗民为了怀念故国就开始以国为姓,因此也可以说阮作为一个姓氏是发源于河南开封的。

扩展资料:

人口分布

1、当代阮姓的人口约有68万,排在全国第一百六十三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63%。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阮姓人口的增长率基本保持与全国人口平均增长率一致。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浙江、湖北、广东、福建,这四省大约占阮姓总人口的50%。

2、其次分布于河南、陕西、江西、山东、江苏,这五省大约占阮姓总人口的26%。浙江为当代阮姓第一大省,居住了阮姓总人口的15%。全国形成了东南、南部沿海地区和鄂豫的两大块阮姓分布区。

3、阮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浙沪闽台、皖苏南部、湖北东部、江西大部、广东、广西大部、贵州南部、云南东段,阮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12%以上,中心地区达到0.4%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11.8%,居住了大约61%的阮姓人群。

4、在海南、云南中部、广西北部、贵州大部、四川南端、湖南南部、湘赣相交带、重庆北部、陕西东南、河南南部、皖苏中部、山东东端、黑龙江北段,阮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8%--0.12%之间,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16.2%,居住了大约15%的阮姓人群。

参考资料:

-阮姓

为什么越南阮姓多阮的起源是什么,中国的阮和越南有血

原因在于越南还处于封建时期时曾有君王在更换政权之后下令将旧朝姓氏的人更名为阮姓,长期以往阮姓的人就越变越多。越南这个国家有一部分地区曾经是中国领土,后来在时代的变革中逐渐脱离出中国。

越南的名字“阮”来自中国。此外,越南民众的主流观点还认为,越南的阮名源于中国商代甘肃的阮国。据史料记载,阮坤是舜的圣贤大臣阮坤(高陶的后裔)建立的一个公国。它位于今甘肃省景川县境内。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古代越南,占人口最多数的底层人民一般是没有姓的。所以阮姓的优势,主要是在贵族各姓之间。

阮这个姓氏有什么历史地位

汉末三国魏晋时,繁衍于陈留郡的阮姓名人辈出,声誉显赫。永嘉之乱时,阮咸子阮孚、从子阮修及阮修族弟阮放、阮裕兄弟等陈留阮姓避乱南迁,阮修于途中遇害。南北朝时避乱江浙等地之阮姓依旧名人辈出,高官不断。

阮姓的来源和历史:源于偃姓出自皋陶氏之后商朝诸侯阮国,属于以国名为氏。这是中华阮氏的主要起源。皋陶有后裔子孙在商王朝时期被封在阮国(今甘肃泾川)。

阮姓是越南第一大姓,越南有近亿人口,其中40%的人口姓阮。

阮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一百六十二位姓氏,在浙江、湖l北、广东、福建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当代阮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065%,总人口大约有81万。

阮籍(210-263):三国时魏国文学家、名士,字嗣宗,陈留尉氏(阮姓历史名人——阮籍阮姓历史名人——阮籍今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之一。他博览群书,尤好庄老,有《阮嗣宗集》。

阮姓源于商周诸侯国之阮国,疆域大致在今泾川县东北,后被周文王所灭,国人便以阮为姓继续生活在当地。

越南阮氏兄弟起义都经历了哪些历程

1、西山起义——阮氏三兄弟推翻阮氏越南在郑阮纷争后长期处于南北分裂的状态,南方的阮氏政权通过排挤占族人、入侵柬埔寨获得了大片土地,实力不比北方虚弱。

2、此时的阮主阮福映勾结法国传教士向法国乞援。又引暹罗军队本国。但都遭遇失败,阮福映流亡暹罗。阮主政权消灭后,阮文惠率军消灭了郑主政权。至此,西山军统一越南。1787年阮文岳称帝,建立西山朝。

3、第1次战争在1627年爆发,郑氏的军队发动进攻,战争的原因是阮福源扣留清化和广南的收入不肯交给首都。但郑氏军队不久就后撤了。

4、年,起义军夺取归仁府城,并北攻广义、广南两省。1774年夏,义军据有北起广义、南到平顺的广大地区,把阮主统治区拦腰截断。北方郑主乘机南下,以图阮王和西山军,1775年初攻陷富春(顺化),西山军腹背受敌。

5、年,爆发西山三兄弟起义,先后灭阮、郑,统一全国,建立西山朝。1802年,阮福映在法国支持下灭西山朝,建立阮朝,之后接受中国清朝嘉庆帝的更改册封为「越南国王」,正式建立新国号为「越南」,这也是越南名称的由来。

越南皇帝世系表

1、主要朝代为李朝(1010年—1225年),陈朝(1225年—1400年),黎朝(1428年—1527年),西山朝(1778年—1802年),阮朝(1802年—1945年)。

2、越南的历史及国王世系表据神话传说,越南第一个国家文朗国(后改名为瓯雒国)是在青铜器时代建立的,以东山文化(最早发现于清化省东山村遗址而得名)为代表,出土文物中最著名的是铜鼓。

3、在公元1308年至1333年的二十五年中,元朝先后历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天顺帝、文宗、明宗、宁宗至元顺帝共八代皇帝,由此可见当时元朝内部的斗争之激烈。

4、金边市独立纪念碑年12月,越南出兵侵略柬埔寨,成立“柬埔寨人民共和国”。1982年7月,西哈努克、宋双、乔森潘三方组成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1990年9月成立柬全国最高委员会,西哈努克出任主席。

村里干部贪污的厉害怎么告

收集证件,录音,手机拍视频,然后提交给纪检、巡视组、 提交资料

啸的意思是什么

认认真真找资料很辛苦,既希望能够真的帮助你,让你从中受益,也希望得到你的奖励,谢谢!

啸: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类似于打口哨。

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

下面是关于阮籍和孙登的“啸”

阮籍啸台

啸台遁世伤时喧,孤傲一声修竹乱。

孙登同志效长呼,纵酒谈玄琴相伴。

吟诗抨世云台挫,绝响铮铮广陵散。

志存高远鉴明湖,清士悲声千古牵。

下面是“阮籍啸台”的典故:

尉氏县城小东门南城墙内侧,有一座数丈高的高台。据旧志载此台原高15丈,夯土所筑,台上有很美的厅堂、苍翠的松柏。这便是著名的啸台,也是尉氏八景之一“啸台清风”。可惜的是,如今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啸台已没有了往日的美丽壮观景色,看上去,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呈不规则圆形的小土山。

1700多年前,尉氏出了个旷达不羁的人物,名叫阮籍,做过步兵校尉。因阮籍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魏晋交替的动乱岁月,他看到动乱的政治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就毅然弃官还乡,放浪于山水林木之中。阮籍既好饮酒,又善音律,人们常常看到他喝得酩酊大醉,衣冠零乱地走上城墙,时而弹琴,时而啸歌。每当他弹琴啸歌的时候,附近的乡亲父老便聚集城下倾听。他唱的歌词,一经人们写下来,便是绝好的诗章,有人说《阮步兵集》就是这样汇集而成的。

当时,司马氏取代曹魏,建立晋朝,司马昭深知阮籍才学过人,想聘其女为子妻。阮籍不愿与之同流合污,又怕司马氏加害自己,就借酒大醉60多天,酒醒后,忽然变得疯疯癫癫,不像常人。司马昭疑其有诈,就派人探听真伪。这人来到尉氏,接连见到阮籍所做的许多怪事。

一次,阮籍一人驾车出游,信马由缰,顺着大路走去,直到无路可走,就丢了车辆,号啕大哭。哭罢,回到东城墙上,钻进茅庵,倒头便睡。正睡得香甜,适逢好友来访,两人一边下棋,一边喝酒,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棋逢对手意趣浓。正在此时,家人来报,说是阮籍的母亲病故。他却非要赢下这局棋才回家,友人再三劝他,终不肯回。待下完棋回家时,阮籍既不啼哭,也不理丧,蹲在地上,如醉如痴。朋友来吊丧,他既不作陪,又不谢答,却以白眼视之,一会儿披头散发、仰天狂笑,一会儿饮酒赋诗、抚琴吟唱。晋文帝听到阮籍的这些作为,相信他是真疯了。而实际上并非如此,这是阮籍对抗当朝统治者的手段。

阮籍活到54岁便死了。相传,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文学家,当时的人们在他弹琴啸歌的东城墙下,筑起一座高台,取名啸台。并且在台旁挖一小湖,让湖光水色映照着古柏厅堂。多少年来,无数学士名流来到尉氏,无不仰慕先贤,登上啸台,吟诗作赋,以寄感慨。

最后,我为你找了一篇文章,是专门分析“阮籍之啸”的

阮籍之啸

——故乡人的解读

朱文濡

《晋书》载:“阮籍,陈留尉氏人。”所以,除去历史维度久远的因素,阮籍是我的故乡人。我关注阮籍,是从大学时一次阅读开始的,得知这位魏晋时代的名士原是故乡人,更惊讶他的卓绝和奇伟。于是,我阅读有关他的历史文献,走访他的后人,参拜他的墓碣,缘于对他人生轨迹的迷惑。最使我迷惑的莫过于阮籍之啸了。或者具体的说,莫过于对阮籍之啸的情状的迷惑了。而对阮籍之啸的理解和阐释,恐怕要以阮籍整个的生命历程为注脚。

阮氏家谱记载,阮姓起源于西周时代,阮氏家族在西周的西部建立阮国,后为西周所灭,但丧失家园的阮氏家族没有向胜利者臣服,而是踏上了流亡之旅。经过一个上千年的沧桑变化,于是,阮姓人的现代分布是从甘肃起向东,经河南转而东南,在这一方向的我国大部分地区,包

有人知道世外桃源是什么意思吗?他的另一个含义是啥?

桃花源记 东晋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陶渊明像(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 (wèi)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é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走了多远。忽然看见一片桃花林,长达几百步。(桃花林)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繁多。他对此感到非常惊讶。又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桃林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便看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光。渔人离开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整齐齐的,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这类景观。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能互相听到。这中间,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就和外面的人一样(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人),老人和孩子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村人)看见了渔人,都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村人),于是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准备食物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县人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跟桃花源以外的人不再来往。(村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晋。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都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后,告辞离去。村里人嘱咐他道:“(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都做记号。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述说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往,寻找以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失了(通往桃花源)方向,不再找到原来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志向高洁的隐士,听说这样,高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此后再也没有问路访求(桃花源的人)。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諡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字渊明。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因此后来文学史上称“田园诗人”。东晋汉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诗》《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

描述一个有点彪的农村傻小子很威猛睡了村里许多女人,还能上山打猎

杀生

闯关东是什么意思

所说的关东,具体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因东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故得名。

关,指山海关。山海关城门,一关之隔,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却从清朝到民国数百年间,背井离乡的山东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所说的关东,具体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因东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故得名。闯关东的人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可以算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但和洪洞大槐树移民最大的区别,在于洪洞移民是官方行为,闯关东是民间自发。

闯关东,为什么是闯呢?

闯关东,一个“闯”字突出了这条路线的艰辛。清廷以东北为“龙兴之地”,担心关内 的大量迁入会损害旗人利益,破坏满族的习俗和秩序,康熙七年(1668)推行封禁政策,以后的措施越来越严厉,从局部封禁到全部封禁,从验关封海到驱逐流民。尽管禁令日见严厉,却不能完全禁阻关内民众进入东北。迫于日趋沉重的生活压力和连年不断的自然灾荒,越来越多的山东和河北省农民或泛海偷渡到辽东,或私越长城走辽西,涌向仍在沉睡的东北沃野。这些移民都是在清廷实行封禁政策的条件下进行的,故称之为“闯关东”。

为什么闯关东?

闯关东,是悲壮的历史,是一次移民壮举。山东人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从移出地看,一面是天灾,旱、水、雹、虫、疫并发。一面是人祸,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太平天国、捻军、黑旗军、义和团等都曾横扫华北诸省。直皖战争、两次直奉战争、新旧军阀的混战年年不断,战祸波及华北各省。兵灾匪祸频繁,日益加重田租、税负、差徭和额外摊派。越来越多的破产农民和灾民、难民不得不到东北去逃荒、避难。

从移入地看,东北的社会生产力比较落后,大部分土地尚未开垦,华北地区地少人多。在山东等地“闯关东”由来已久,移民中向家乡寄钱者有之,带财物回乡过年者有之,也不乏发财致富成家立业者,这些 了更多的民众要到关外谋生赚钱。胶东有些村庄几乎村村、家家都有“闯关东”的,甚至村里青年人不去关东闯一闯就被乡人视为没出息,逐渐形成了“闯关东”的习俗。所以在华北特别是山东的胶东和河北的冀东,劳动力稍一充裕,或一遇天灾人祸,首先想到的是携家带子,或集结亲戚好友,蜂拥到关东去谋生。

闯关东的难

日本人小越平隆1899年在《满洲旅行记》中记载了当年真实的历史画面:由奉天入兴京,道上见夫拥独轮车者,妇女坐其上,有小儿哭者眠者,夫从后推,弟自前挽,老媪拄杖,少女相依,踉跄道上,丈夫骂其 ,老母唤其子女。队队总进通化、怀仁、海龙城、朝阳镇,前后相望也。由奉天至吉林之日,旅途所共寝者皆山东移民。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着危险,“闯”入东北。

什么人闯关东?

清末,沙俄侵略东北,日本紧跟其后,两国竞相在东北扩张势力,修筑铁路、掠夺资源,需大批劳动力,迫使华北破产。农民移民关外,多是华北地区的农民,尤以山东、河北两省农民最多。山东胶东地区的登州、莱州、青州和河北省保定、滦州等冀东地区、京津地区,有便利的途径,有“闯关东”的习俗,是移民的主要输送地区;后来,重灾区河南省依靠发展起来的铁路,也有相当数量的农民逃亡到东北。

以修筑当时的中东铁路为例,《东北开发史》引日本人稻叶君山的话说:“中国苦力,如蚁之集,而劳力之供给地之山东,更乘机输送无数劳工出关为之助。是即一千五百余里之中东路乃山东苦力所完成,亦非过言也。”

闯了多少人?

据统计,1921年关内向东北移民仅为209万人,1926年增为567万人,以后移民数量猛增,19

神笔马良什么意思

大概意思:

从前,有个孩子叫马良。他很喜欢画画,可是家里穷,连一枝笔也没有。一天,他放牛回来,路过学馆,看见里面有个画师,拿着笔在给大官画画。

马良看得出神,不知不觉地走了进去。他对大官和画师说:“请给我一枝笔,可以吗?我想学画画。”

大官和画师听了哈哈大笑,说:“穷娃子也想学画画?”他们把马良赶了出来。

马良气呼呼地说:“我偏不信,穷娃子就不能学画画!”

从此,马良用心学画画。他到山上去打柴,用树枝在沙地上画天上的鸟。他到河边割草,用草根在河滩上画水中的鱼。他见到什么就画什么。

有人问他说:“马良,你学会了画画,也去给那些大官们画吗?”

马良摇摇头说:“我才不呢!我专给咱穷人画!”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马良画画进步很快。可是他依然没有笔。他多么盼望能有一枝笔啊!

一天晚上,他躺在床上。忽然屋里闪起一道金光,一个白胡子老头儿出现在他面前。老头儿给他一支笔,说:“马良,你现在有一枝笔了,记住你自己的话,去给穷人画画!”

马良真高兴啊!他立刻拿起笔在墙上画了一只公鸡。奇怪,公鸡活了!它从墙上飞下来,跳到窗口,喔喔地叫起来。原来白胡子老头儿给他的是一枝神笔。

马良有了这支神笔,天天给村里的穷人画画。要什么就画什么,画什么就有什么。

一天,他走过一块地边,看见一个老农和一个小孩儿拉着犁耕地。泥土那么硬,拉不动。马良拿出神笔,给他们画了一头大耕牛。“哞——”耕牛下地拉犁了。

大官听说马良有一支神笔,带着兵来捉他,把他带到衙门里,要他画金元宝。马良恨透了大官,站着一动不动,大声说:“我不会画!”大官气极了,就把他关在监牢里。

到了半夜,看守监牢的兵睡熟了,马良用神笔在墙上画了一扇门,一推,门开了。马良说:“乡亲们,咱们出去吧!”监牢里的穷人都跟着他逃出去了。

大官听说马良逃了,就派兵去追。可是马良早已画了一匹快马,骑上马跑远了,哪里还追得着!

一天,他走到一个地方,那儿天气干旱,庄稼都快枯死了。农民们没有水车,用木桶背水,吭唷!吭唷!真够吃力的。马良说:“我来给你们画几架水车吧!”农民们有了水车,都很高兴。这时候,人堆里忽然钻出来几个官兵,拿铁链往马良颈上一套,又把他抓去了。

大官坐在大堂上,不住地吆喝着,“把马良绑起来!”“把他的神笔夺下来!”“快去叫画师来!”

画师来了。大官叫他画一棵摇钱树。画师拿起马良的神笔,就画一棵摇钱树。

大官欢喜得很,急忙跑过去摇,不料头撞在墙上,额角上起了个大疙瘩。画仍旧是画,没变成真的摇钱树。

大官走过来,给马良松了绑,假装好声好气地说:“马良,好马良,你给我画一张画吧!”

马良想夺回神笔,就一口答应说:“好,就给你画一回吧!”

大官见马良答应了,非常高兴,把神笔还给他,叫他画一座金山。

马良不说什么话,用神笔在墙上画了个无边无际的大海。

大官恼怒了,说:“谁叫你画海?快画金山!”

马良用笔点了几点,海中央出现了一座金山,金光闪闪,满山是金子。

大官高兴得直跳,连声说:“快画一只大船,快画一只大船,我要上金山运金子去!”

马良就画了一只大船。大官带了许多兵,跳上船就说:“快开船!快开船!”马良画了几笔风,桅杆上的帆鼓起来,船直向海中央驶去。大官嫌船慢,在船头上大声说:“风大些!风大些!”马良又加上粗粗的几笔风,大海涌起滚滚的波涛,大船有点儿倾斜了。大官心里害怕,着急地说:“风够了!风够了!”马良不理他,还是画风。风更猛了,海水咆哮起来,山一样的海浪不断地向大船压去。

大船翻了,大官他们沉到海底去了。

马良又回到村里,给穷人画画。

一个韩国**讲的是男主角是村子里的唯一一个男的他的jj很大很长是什么**

诞生记

以往的缩头乌龟卞强衰,变成强者昂首挺胸地回归了!在阴阳失调,女人们掌握著话语权的小乡村,以卖年糕生存的男青年卞强衰每天拼命地通宵干活,却荒唐地成为阳刚气单薄的村子里最受追逐的男人——女人们无聊时取笑和玩弄的消遣品。可是,突然的一天,发生了扭转其屈辱人生的大事件。

天上掉下的馅饼放在了卞强衰的面前,一个神秘的阴阳道士给了他是常人五倍的阳气,后者变成自信满满精神弈弈的男人出现在众人的面前。女人们纷纷绕着这个“真正的男人团团转”,其超人的能力就连动物们也惊叹不已。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挺直腰杆子站在过去看不起自己的人面前了,并眼看就要成为朝鲜时代最强悍的男人,以为自己从此可以只感受幸福的事情的卞强衰不知道人生中最严峻的考验临近了……

为什么村里要死人的前几天狗会叫的很厉害呢

以前这种情况非常突出,可近年来好像没有或是少了?总知这样的现象用科学也许永远也不能解释?动物在某些方面是远远的超越人内的!狗狗的嗅觉是人的十万倍,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善待动物要和动物和谐生存。要珍惜动物尤其是像狗狗这样忠实人内的动物就更要给它们好的丹存环境了。有些人还忍心吃狗肉真看那些人恶心

阮姓的来源和历史

阮姓的来源和历史如下:阮姓出自秦朝时期九阮郡,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九阮,战国时期为林胡之地,即北方游牧民族所居之地,为赵武灵王赵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