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春节习俗有哪些?
1、杀年猪
“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月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句童谣过去在东北农村广为流传。
过去杀猪在东北农家算是一件大事。进入腊月,大部分人家都要杀猪,为过年包饺子、做菜准备肉料,民间谓之“杀年猪”。
那时候,大多数农家都在院门之侧垒砌猪圈养猪,少则可供自给,多则出卖换钱,因此圈里养着几口大肥猪被视为家道殷实的标志之一,“肥猪满圈”也是普通农家的美好愿望。
2、扫棚
进入腊月二十三之后,各家各户都要打扫卫生。家庭主妇们通常先把屋里的家具用被单等遮盖起来,用头巾或毛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完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用干净、整洁、亮堂来迎接新年的到来。
中国民间称之为“扫尘”、“掸尘”。因为有民谚说:“腊月不扫尘,来年招瘟神。”民俗专家表示,扫尘既有驱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陈”(尘)布新的含义。
3、赶年集,办年货
过年之前要作很多准备,要买很多东西,吃的、用的、穿的、戴的、耍的、供的、干的、鲜的、生的、熟的,统名之日“年货”。过年之前采购工作称为“办年货”。
年货一般包括鞭炮、对子(春联)、灯笼、冻梨、冻柿子等。家里有小孩的还要给小孩买件新衣服,这是规矩。在农村置办年货多选择赶集,年集是一年中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在大集上要把香蜡、纸码、鞭炮、年画、红纸、白糖、烟茶、糖果、佐料等买回家。
4、蒸馒头
旧时为了春节期间来客人做饭锅不够之备,所以要提前蒸几锅馒头备用,也为春节祭祖用,也做粘豆包之类,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即指此,也有称二十九把油走,意指做油扎食品。
5、祭神祭祖
老东北祭神祭祖一般用糕点,有蜜供、萨其马等,这些不仅是东北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的食品,也是东北人家中必备的食物。东北人还有除夕夜吃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就和“吉庆有余”、“连年有余”相联系。
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祭祖也是很重要的,有传下家谱的就要给祖宗供奉丰盛的祭品、上香,全家男丁都要祭拜,也有在除夕之夜烧纸送“钱”祭祖,祭祖一般要到初三结束,在结束前女婿是不允许看丈母娘家家谱的。
1回家过年
东北人是很注重春节的,也很讲团圆所以无论身在何方,到了春节父母都希望儿女们能围坐在周围全家人团团圆圆吃顿年夜饭这可能是年迈父母一年最大的盼头
2节前准备
按照东北传统习俗在过了腊八之后就进入春节的准备工作了基本上有以下几项
打扫灰尘 (一年最大的一次大扫除,也叫除旧迎新屋里屋外彻底清理粉刷干净迎接新年)
杀猪 (为了春节前后两个月的肉吃,杀猪的时候要宴请左右邻居好几桌人热热闹闹的)
蒸馒头 (为了春节期间来客人做饭锅不够所以要提前蒸几锅馒头备用,也为春节祭祖用)
置办年货(也就是采购春节用品为了人丁兴旺所以每年春节都要买几个碗筷无论家里已经多出多少还要给小孩子买新衣服,春节期间出去给长辈拜年的礼物等等)
下面就是春节的活动了
3请财神
每家为了来年财源广进,春节都要请财神有的是送上门的说是请都要花钱买,但是绝对不能说买!
4帖春联
关于春联的传说有很多这里就不说了以前都是写的那时候要是有个毛笔字写的好的到春节就忙了现在大家图好看也懒了都买贴上春联喜气洋洋春联也有忌讳的,就是家里死了人没有过三周年的三代以内的个体家庭都不允许贴春联至于贴春联时间是不固定的,一般是在二十九或者三十早上
一般贴春联的时候包括,对联,福字,挂钱还有井水联,牲畜联,行车联,还有抬头见喜一类还有很重要的是门神
5祭祖
这项其实也是蛮重要的有传下家谱的就要给祖宗供奉丰盛的祭品上香,全家男丁都要祭拜祭祖一般要到初三结束,在结束前女婿是不允许看丈母娘家家谱的
6年夜饭
年夜饭一定要团圆就不用说了一桌子的菜基本是老爸妈研究了好多天为了合每个春节回家的孩子们定的所以我每年吃的都特别香菜必须要有鱼(年年有余),有鸡(大吉大利)其他的随自己喜欢的定
主食是饺子,饺子的说道很多最好是猪肉芹菜的要选两个饺子一个放硬币,一个放糖看谁能吃到,谁吃到了就祝福来年一年财源广进,幸福甜蜜其实这个祝福很好,谁吃到了都是一家人的服气饺子煮好了要从锅心涝第一下几个丢外面去据说是为了敬给过路鬼魂
还有在农村用柴做饭的第一口柴要去比较富有的家庭"偷"所谓偷就是拿拉
7放鞭炮
年夜饭做好还没吃之前要放烟花鞭炮这是孩子门最喜欢的节目了其实烟花春节一般要放两次的除夕和元宵夜鞭炮就多了,除夕晚饭和年夜饭前初一早中晚饭前都要放,还有逢五的日子还有春节后家里车第一次发动等等
8拜年
年夜饭吃完也小孩子要给长辈拜年爸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都要给磕头然后大人都要准备红包年纪大的成年人也要给父母拜年,祝福老人长寿,健康
然后就是从初一开始要带上礼物给亲朋好友等等挨家挨户拜年要很多天
9元宵灯会
元宵节也是很重要的,吃元宵,看灯会其实春节每家都要挂大红灯笼的,一个 两个不限要一直挂到元宵节或者2月2才能结束
10龙抬头
这天是农历2月初2龙抬头的日子过了这一天年就算彻底过完了呵呵 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最繁忙的就是理发店了
还有很多习俗例如鬼五人七(就是逢五是鬼日子必须吃饺子,逢七是人日子必须吃面)
除夕走百步,就是出家门一直走一百步不回头
姑婆要接新婚侄媳妇来家里过元宵节
北方过年习俗中磕头拜年的传统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以下是关于为什么北方过年习俗要磕头拜年的一些解释:
首先,磕头拜年是一种表达尊敬和祝福的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敬长辈和祝福他人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通过磕头拜年,人们向长辈、亲友和长辈的朋友表示对他们的尊敬和祝福。这种行为体现了家庭和社会中的尊重和团结。
其次,磕头拜年也是一种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方式。中国文化非常重视家庭和社会的连结,尤其在春节这个重要的传统节日。通过磕头拜年,人们传递着对祖先和传统文化的敬意,同时也传承了这一习俗。这种传统的延续有助于加强家庭和社会的凝聚力。
此外,磕头拜年还有一层象征意义。磕头是一种虔诚的行为,代表着人们对神灵和祖先的敬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相信祖先的灵魂会在春节期间回到人间,所以人们通过磕头拜年来向祖先祈福和表达敬意。这种行为也被视为一种祈求好运和祝福的方式。
最后,磕头拜年也是一种社交和交流的方式。在春节期间,人们会拜访亲友,互相道贺和祝福。通过磕头拜年,人们可以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增进友谊和亲密关系。这种传统习俗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与团结。
总结起来,北方过年习俗中磕头拜年是一种表达尊敬、传承传统文化、象征意义和社交交流的方式。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重、团结和祝福价值观,同时也加强了家庭和社会的凝聚力。
在黑龙江过春节的习俗与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类似,但也有自己的特色。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代表着幸福、福气、福运。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都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倒(到)了。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写的就是福字。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上、商店中均有出售。
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不扫地、不挑水、不生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初三才开始挑水,并在井台边烧纸钱,说是买水。门神要在初二取下烧掉。
年夜饭吃完后孩子要给长辈拜年,给爸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磕头,然后大人准备红包,成年人也要给父母拜年,祝福老人长寿、健康。然后就是从初一开始要带上礼物给亲朋好友等等挨家挨户拜年,要很多天。一般已婚男子携全家除夕、初一要在父母家过年,初二要到岳父家拜年。也有初一不出门、初二拜家庭、初三初四拜丈人之说。
请家谱轴子,又叫请老爷老奶,是我们中原过年祭奠祖先的习俗。从来没有中断过,即使在“文革”“破四旧”的时候,也会在年三十中午,在胡同口偷偷地在烧上几个髁(ke,四声,纸元宝),把轴子请出来,只不过祭奠完毕就很快送走(收起来)罢了。 把轴子拿出来,工工整整地挂在北屋东面(正面为天地神位、西为佛)的墙上,八仙桌子就摆成了供桌,桌上再摆上菜肴、果品、筷子。菜肴有鸡,有肉,简单的也有四荤四素,上边都放上一点菠菜摆成十字,果品有苹果、橘子等;先是在香炉里烧上一炷香(四根,古传供奉神灵是3根香、鬼是4根,包括磕头都是神3鬼4),再点上两支蜡烛。寓意祖宗已请到,
年三十中午一般都包饺子,做好午饭,端两碗摆供桌,然后烧一张黄裱纸,磕头,把饺子汤倒供桌前,然后才能开始吃饭。
除夕晚饭时轴子香炉点香和蜡烛,大年初一早上有吃饺子的习俗,同年三十中午一样供奉过轴子,祖先开始享用我们晚辈供奉的祭品。这个时候,就有街坊邻居和本家来拜访。
大年初五、初六、十五、十六、十七同样进行年三十的供奉,正月十七午饭后,在供桌前焚纸点香,叫送祖宗,即把轴子收起来存放,预备次年请轴子。
东北的春节习俗有哪些?
本文2023-10-07 02:59:0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94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