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各皇帝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1收藏

元朝各皇帝家谱,第1张

大蒙古国 汗号:成吉思汗 庙号:太祖 谥号: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姓名:孛儿只斤铁木真 统治时间:1162-1227 1206年称汗,在位22年 成吉思汗铁木真,姓孛儿只斤,名铁木真,蒙古族人。1206年,被蒙古贵族推举为“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国。之后进行大规模的侵略扩张,死于1227年。 汗号:也可那颜 庙号:睿宗监国 谥号:景襄皇帝 姓名:孛儿只斤拖雷 统治时间:摄政1227-1229 汗号:窝阔台汗 庙号:太宗 谥号:英文皇帝 姓名:孛儿只斤窝阔台  统治时间:1229年-1241年 1229年即位,在位13年,成吉思汗的第三子,成吉思汗死后,由其四子拖雷监国一年,1229年才由窝阔台即位。1234年,联合宋朝灭掉金国。1235年後又攻宋朝,1241年,死时年56岁。 汗号:- 庙号:称制 谥号:昭慈皇后 姓名:乃马真脱列哥那 统治时间:摄政1242-1246年称制 昭慈皇后,姓乃马真,窝阔台的第六皇后。窝阔台死后,推举大汗未果由昭慈皇后称制。 汗号:贵由汗 庙号:定宗 (1206-1248) 1246年即位,在位3年 定宗,名贵由,太宗长子,母乃马真氏。1246年即位,1248年死,时年43岁。 钦淑皇后 (1248-1251)年称制 钦淑皇后,元定宗第三皇后。 元宪宗 蒙哥 (1208-1259) 1251年即位,在位9年 宪宗,姓奇渥温,名蒙哥,成吉思汗的孙子,父拖雷。即位后,一面更改政制,一面继续扩张,1257年占领大理,1259年,蒙哥在攻打四川钓鱼城时,被炮石击伤而死。时年52岁。 庙号 谥号 汗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元世祖 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薛禅汗 孛儿只斤忽必烈 1260年~1294年 (中统1260~1264 至元1264~1294) 元成宗 钦明广孝皇帝 完泽笃汗 孛儿只斤铁穆耳 1295年~1307年 (元贞1295年~1297年,大德1297年~1307年) 武宗 仁惠宣孝皇帝 曲律汗 孛儿只斤海山 1308年~1311年 至大 元仁宗 圣文钦孝皇帝 普颜笃汗 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 1312年~1320年 (皇庆1312年~1313年 延祐1314年~1320年) 元英宗 睿圣文孝皇帝 格坚汗 孛儿只斤硕德八剌 1321年~1323年 至治 无 (泰定帝) 也孙铁木耳 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 1324年~1328年 泰定 无 (天顺帝) 阿里加巴 孛儿只斤阿刺吉八 1328年 天顺 元文宗 圣明元孝皇帝 札牙笃汗 孛儿只斤图帖睦尔 1328年~1329年 1329年~1332年 天历 1328年~1330年至顺 1330年~1332年 元明宗 翼献景孝皇帝 和西拉古图土孛儿只斤和世琜 1329年 元宁宗 冲圣嗣孝皇帝 宜林奇葆孛儿只斤懿璘质班 1332年 至顺 元惠宗  顺帝(明朝上谥号) 图干铁木耳孛儿只斤妥欢贴睦尔 1333年~1368年 (至顺1333年 ,元统 1333年~1335年,至元1335年~1340年,至正1341年~1370年)

姓氏起源不详。

"効"与“效”为一姓。“效”为误写。问题出在1958年文字改革后“效”与“効”通用(词典上“效”字后加括号“効”),上世纪八十年代实行身份证制度,由于当时计算机文字输入条件的限制,一些地方的户籍部门为图简便,有些是効姓人自己为图简便,在制作身份证或平时书写时时将姓氏“効”变通为“效”,于是出现一个姓氏两种写法的问题。作为姓氏,正写应当为“効”,効姓后人应该切记,以免讹传。

効氏族人的分布,已知聚集地,有河南舞阳、禹州、巩义、开封;甘肃定西和陕西泾阳等地。舞阳有“効集”,禹州有“効家巷”甘肃定西市安定区宁远、李家堡都有“効家川”。散居人口分布区域较为广泛,除中国大陆一些地区和城市外,在台湾、国外澳大利亚和欧洲一些国家亦有効氏移民定居生存。

有关情况:

一、除了“効”,还有“校”与“较”。作为姓氏符号,“校”比“効”常见。校姓人主要聚集地,已知有河南中牟(东漳村、韩寺大洪、兴隆岗、城关镇东关、姚家校庄)、南阳,河北栾城县(北长村)、鹿泉市永壁村和江苏(兴化市陈堡乡校家庄)有“校”姓(南阳、江苏兴化读音hao)。其中河南中牟达5000多人口。关于“校”姓,在辞典和有关史料中可以找到根据,如:校,姓也。周礼,校人之后,以官为氏。见姓谱。按唐有校杰,为士曹。校人:①马官之长,周礼,夏官,校人,“校人掌王马之政”;②主池治之小吏也。孟子,万章:“子产,使校人畜之池”。周礼,夏官,校人。姓,唐有校杰。校人,周代官名。①马官的头目。周礼,夏官,校人,“校人掌王马之政”。②管理池沼的小官。孟子,万章上:“昔者有馈生鱼於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注:“校人,主池沼之小吏也。”校(姓谱)周礼校人之后,(路史)周公族之后有校氏。(校正)掌管牧马的官。左传,成十八年,“弁纠御戎,校正属焉。”校人。官名。以官为氏。但关于“効”为姓氏,至今未见任何文字记述。根据考证,“较”与“校”应出一源,于清朝时期统归为“校”。其根据,一是方志有相关引证,中牟清朝县志有关校姓人记载乾隆20年(1755年)前全部为“较”姓,而在此后(乾隆27年、[公元1762年])“较”皆改为“校”,同时期坐落在县城北东的“较家岗”改成“校家岗”、县东南的“较庄”改成“校庄”。 此外根据辞源,较量同(校量),兢胜。校本作“较”。

二、河南校姓人士有关校氏族源为蒙古族且系成吉思汗子孙的考证应当关注。近年河南校氏家族问祖探源比较活跃,一些有识人士(如校永泉先生等)的研究引经据典,很有深度。据有关探考,中牟的“校”姓先祖元朝时是元藩属国的人,封地在洪洞,家族兴旺,元亡后逃难,丢了“册谍”,以“封号”改姓为“校”和“较”,其中一支逃难到河北栾城(校),一支逃难到河南中牟(较),分别定居,繁衍至今。其根据是在河南省中牟县东漳村南二里“校秀书”墓碑铭文(由此将校氏祖先追溯至孛儿只斤氏(蒙古黄金贵族)、成吉思汗)。校秀书,清朝乾隆时人,《中牟县志》有传;立碑人其侄孙、痒生校逢庚,碑文是:“不朽皇清国子监太学生抡庵校公讳秀书 应赠孺人韩氏○○○ 右边铭文:○元时○○藩服食邑山西洪洞县浩繁○○○○趁在草莽册牒沦亡各以封号记族遂○校氏厥凌○○○至○○○科校郡庠邑庠校较互见之后○莫不报捷○○○子子孙孙一见之后知校较虽异但○○○本”。碑文中有“藩服”和“食邑”的字样,元史专家解释:藩服”就是“藩属”,一般是指诸王(或属国);“食邑”就是封地。相关历史背景是:洪洞县元初属平阳路(后改晋宁路),1236年,元太宗窝阔台(成吉思汗第三子)把平阳路分给其兄、成吉思汗长子术赤(时已故)之子拔都家族为分地,后来拔都又把这块大分地再细分给各支子孙。拔都及其后裔在今俄罗斯立国(史称钦察汗国或金帐汗国),但仍享受分地的部分赋税(五户丝和包银),并且可以派自己的下属到分地担任达鲁花赤,可能也有某一支王族中的某人来到分地,并定居。而根据《郑州晚报》的报道,中牟校氏的传说之一:木交王为元朝末年的镇京总兵。受命边疆平叛后因拒不回京,龙颜大怒,派兵擒拿。木交王为保存后代,让3个儿子分别到山东、河北、河南隐匿,去山东的姓“较”,去河北的姓“效”(効),去河南的姓“校”,而当地知悉方志的人也认为他们是“百分之二百”的蒙古人,其迁徙和一个叫“木交王”的蒙古族高官有关。 以上说法,也有引证:一是物证。中牟东漳东村的校全胜藏有前几年在校姓先人聚居的校岗挖出的石狮等物,人物的形象异于中原汉人,还有一个应为系在高大马匹脖颈上的硕大“铜铃”;还有人见过从校岗出土的重达百多斤的“样刀”和“大铁弓”,这都容易与蒙古人联系起来。二是“人证”:记者采访时,“校姓人问记者是否发现他们很多人都是连鬓胡,眼珠浅黄,而且性格温良,这是长期隐姓埋名不惹是非沿袭下来的”。“另外校文学副台长(注:校文学:中牟广播电台副台长)还说,蒙古族人小拇脚趾的指甲盖是一个整块,中牟校姓的人也是,而汉族人小拇脚趾的指甲盖是相连的两块。这个说法在随行采访的几个人身上得到了印证”。三是民俗。一个是中牟校姓人不看《元王失江山》的戏,因为该戏讲的是蒙古人失去大好江山的事,校姓人觉得是个耻辱,不让后代看;另一个是校姓人不杀“鞑子”,民间流行“八月十五杀鞑子”的游戏,中牟的校姓人从来不玩。 [1]

三、効姓人与校姓人的关系。根据舞阳効志军提供情况,当地効氏传说:効氏为蒙古“交力王”之后,因被奸党陷害,满门受祸,隐名逃奔,遂老大取“効”姓,老二取“校”姓,老三取“较”姓,三字均不离交,含有标志寓意,便于后人认同归宗。这个说法与中牟校氏的传说之一较为接近。2006年元月,河南舞阳与河北校氏人士汇聚郑州,经“共同发掘”,认为开封、巩义、河北、郑州的校和甘肃定西、河南舞阳、禹州等地的効是同宗,考证有可能是蒙古人,疑似成吉思汗的后人[2]。而校永泉也提供了河南中牟的‘校’姓传说,认为“‘校’‘较’‘効’三姓同宗同祖。河南省舞阳的‘効’姓,虽然过去不曾有过联系,但他们也有着同样的传说,我相信这个传说的真实性,虽然目前尚没有文字证据”。

四、另一方面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蒙古民族中兴至问鼎中原是在十三世纪。而有史料表明早在隋唐时期中原已出现効氏。如:2007年6 月13日在効氏网页留言发现以题为“石破天惊”提示了“张君妻効姬墓志”。经查,首题为《唐故洛阳县淳俗乡君効夫人墓志铭并序》,记载有“ 唐永徽六年(公元655年)二月六日葬”、“河南洛阳出土, 张钫旧藏,现藏河南新安铁门镇千唐志斋博物馆”。这个资料在北大图书馆可以搜到,原件在新安县铁门镇“唐千志斋博物馆”。其重大意义在于:可以得知早在唐朝时期効氏人即在中原生活,由“効姬夫人”的存在,应当联想到欧阳询《皇甫诞贴》中的“効长丘”,说明“効长丘”显然应为人名;进而由此推论効氏在中原的生存年代可以追溯于隋朝,即公元618年以前,这个事实,与“効氏渊源于蒙古人说”存在矛盾。

基于以上情况,探问効氏渊源,有三条路径:一是或许源自古籍、辞源记载,由“校”而来,这与蒙古民族没有关系。但是“効”究竟如何由“校”演变而来,目前既未发现有关记述,连说法也没有。二是或许就是中牟校永泉、舞阳効志军考证及先人传说,効氏的原始姓亦是孛儿只斤氏(蒙古黄金贵族),有一条从成吉思汗——术赤——拔都的脉络;三是根据唐朝“効姬夫人”这一事实往前探究。

据隋唐已经在中原出现効氏的史实,应当推定効氏根在中原,而且历史较为久远。由于时间关系,相对而言,这是根据“効姬墓志铭”应当得出的推论(河南舞阳効氏家谱记载:効氏远祖应在山西文水和陕西三原)。

五、不能不关注的问题是:1、无论河南効姓,或是河南、河北校姓,均有几乎一致的“祖上兄弟三人、避祸分手、字不离交”的传说,而甘肃定西効氏也有类同传说以及“祖先从三原迁徙而来”的说法,这些说法彼此可以呼应、印证,似不能断然认为是“巧合”,从姓氏的形成看,为“避祸”而改变原有姓氏、出现新的姓氏的情况也是存在的;2、定西効氏祖上传下来有敬“家神”的习俗,而“家神”据说也是“鞑子”、起于元朝,与蒙古人有关,家神的有关名号也较为特殊,彼此是偶合还是存在某种关联,也有待于探究。3、中牟校氏向记者提示的其族人有关人种特征如“连鬓胡、眼珠欠黄、小姆脚趾盖是整块”以及性格特征等,在定西効氏族人中是否亦有所体现?

中国人的姓氏虽然繁多,但在姓氏学的角度大部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如好多常见姓氏都从古代“祝融八姓”演变而来,一般都有说法,但是“効”作为姓,不仅很少,而且依古姓演绎而追根溯源,不能排除从另外的途径探究;同时历史上中国北方汉族并不纯粹,而是包括各少数民族在内的若干民族的融合,而这种融合确实又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演化过程,这是问题的复杂性所在。关于効氏渊源的探究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关问题的认识,需要继续探索,需要实证,需要时间和新的发现,如一时无法澄清,就只能存疑了。但是存疑并不妨碍我们要做的事情,存疑本身就具有认识价值,是认识的进展,时到达目的地的必由之路。

肇姓的满族姓氏是爱新觉罗。

阿塔姓爱新觉罗,是努尔哈赤三祖父(即努尔哈赤祖父的三弟)索长阿之孙龙锡的次子,生于明崇祯六年(后金天聪七年,公元1632年),隶满洲右翼镶蓝旗,由副理事官历任,康熙七年升山西巡抚,康熙八年降为四品官。

族谱

祭拜

肇氏分布

提要:肇氏原先是因为他们的先人是清皇室,而受当时清廷的派遣,从北京迁到辽宁省内的沈阳和抚顺,为其祖先守陵,其后代就在此繁衍生息至今。这个姓氏是比较罕见的,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安徽淮南、广东顺德、辽宁辽阳、辽中、台湾台北、高雄、湖北远安、北京、山东等地。如今汉族,满族都有此姓。

  肇氏原先是因为他们的先人是清皇室,而受当时清廷的派遣,从北京迁到辽宁省内的沈阳和抚顺,为其祖先守陵,其后代就在此繁衍生息至今。

  这个姓氏是比较罕见的,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安徽淮南、广东顺德、辽宁辽阳、辽中、台湾台北、高雄、湖北远安、北京、山东等地。如今汉族,满族都有此姓。

我个人认为用族谱确认身份,这个方式还是挺靠谱的,这本来就是我们老祖宗一种延续传统和血脉的方式。

什么是族谱?

所谓的族谱,又被称为宗谱,记载了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的事迹。族谱里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的事情,虽然随着时局的动荡,有的族谱已经消失殆尽,但是仍有一些家族会对自己的族谱进行修订,和传续。

和现在的户口本不同,族谱所记载的就是一个家族所有人的名字,甚至不止是这一代人,有的族谱包括了十代、数十代的人的记录。像我们家也是有族谱的,每年清明会的时候,族谱上的人都会去参加。可能平时还不知道彼此是亲戚,查了族谱以后才发现是同宗同源,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族谱的意义

一是了解家族的历史,上知祖先,下传儿孙。因为有一个明确的记录,是哦一才可以代代相传,永不遗忘。就像这个新闻里的记者,联系到了苏炳添老家苏氏祖祠理事会会长,才知道通过族谱记载,原来苏炳添是苏轼的第二十九代孙。因为有连续的记载,所以才能溯本追源。

二是能够知晓祖先功过,给后人正确的价值引导。虽然大多数的族谱都在明清时期进行了大量的修改,但是族谱里面所记载的,除了人物之外,主要的数是祖先的功过。也有为了抬升自己的身价,所以给自己找一个很好的祖宗的情况,但也正是因为认可这个人的功劳,才会愿意成为他的子孙吧。所以族谱也是让大家知晓祖先曾经做过的一些好的坏的事情,只说有一个明辨是非,心一心向善的三观。

现在也有很多大家族拥有自己的族谱,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孔氏族谱,从孔子的时候就一代代流传至今,每一代有些什么人记录得明明白白。族谱不仅可以见证一个家族的兴衰,也可以反映各个时代的特点。

通常记录和修订族谱都是非常庄重的事情,比如很多地方给孩子上族谱的时候需要开祠堂,有的地方还要大宴宾客。由此可见各家族对于族谱的看重,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族谱上面的东西是不能随意更改的。所以苏家族谱显示苏炳添是苏轼的后人,也是有一定的根据,所以我认为这件事还是比较靠谱的。

问题一:姓高的祖先是谁 高柴是高姓的祖先,是柴氏的始祖

问题二:高氏的祖先是? 1、出自姜姓。相传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以姜为姓。炎帝17世孙伯夷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封吕侯,子孙因此亦以吕为氏。吕侯伯夷第37代孙姜尚,即姜太公,又名吕尚、吕望,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立周,受封于齐国。齐国传至太公8世孙文公姜赤,文公次子受封于高邑,称公子高。依照周朝贵族礼仪,其孙萑∽婷为氏,为高荨8菰谄牍为上卿时,迎立公子小白为君,就是齐桓公。高莩晌著名的渤海高氏的始祖。高7世孙高止在齐国遭到公孙灶、公孙趸排挤,出齐奔燕。高止9世孙高量为宋国司徒,高量10世孙高洪为东汉渤海郡守。渤海高氏由此发轫,繁衍不息,成为当今高姓族群中最庞大的一支。高洪的一支后裔高隐、高瞻叔侄创立了渔阳高氏、辽东高氏, 另一支后裔高悝创立了广陵高氏。渤海高氏的后人高伯祥又创立了京兆高氏。高氏五大望族有四支出自渤海高氏。因此,当今高氏子孙多数为渤海高氏后裔。 2、另一支姜姓高氏。齐惠公姜元的有一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孙强取祖字为氏,名高强,其后亦为高氏。齐惠公为齐桓公之子,齐太公十三世孙。 3、出自他族或他姓改姓。如魏时,鲜卑族有楼氏,后改高氏。十六国时,后燕皇帝慕容云自称为高阳氏后裔,遂改姓高,称高云,其后裔有改复姓为单姓,称高氏。高丽羽真氏,后有改高氏的。南北朝时,先后有元氏和徐氏改姓为高氏。北齐文宣帝姓高名祥,当时有元景安、元文遥本鲜卑族,随汉姓元,因有功于北齐,高洋赐他们高姓;又北齐时重臣,高隆之,本姓徐,因其父与高欢交厚,遂改为高氏。 4、以“高”字开头的两个字的复姓,后有改单姓“高”为氏。譬如:高车氏、高堂氏、高阳氏、高陵氏 等。

问题三:姓高的老祖宗 高荨⒏吡κ(冯力士)、高云(慕容云)、高琳、高仙芝。

问题四:有朋友知道全国高姓人有多少祖先是哪里的? 5分 雅娜希染发剂使用说明河琶赏踊苍玖哨尤捕枷苹性诹冠

问题五:高姓始祖 判断自己的姓氏是如何起源的,这个很困难,很多姓氏产生都在2000年以上,甚至有的姓氏传说存在了4000多年,没有确实的证据没法判断自己的姓氏从何而来。

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是寻找到自己的祖籍,不过很少有人家能够清楚的讲明白自家的祖籍究竟何方。第二,与自家相关的家谱、族谱,查家谱确定祖先由此得来姓氏来源,不过,有族谱和家谱的家族,一般都是聚居的村落和以前较大的家族才会有。当然,也可以通过验证特有DNA片段来证实自己的始祖,这个方法成本太高,而且不一定有始祖的参照DNA片段。

问题六:姓高的人是姜子牙的后代 关系 ? 高姓出自姜姓,出自炎帝之后,是西周时齐太公姜子牙的后代。姜子牙的第六世孙齐文公赤,有一个儿子被封在高,称作公子高。公子高的孙子溪,是齐国的重要大臣。他因为和管仲一起平定内乱,迎立公子小白为齐桓公有功,被齐桓公允许他用祖父的字为姓,从此姓高。

问题七:揭秘中国36大姓氏祖宗都是谁 1、陈姓正宗始祖――胡公满

陈姓主要得姓于周朝初年的陈胡公满。相传,胡公满是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的后代。

舜去世后,约 35世传至胡公妫满,被周武王分封于陈,建诸侯国,屏卫王室。此后,胡公满因封于陈而称陈胡公,所建方国亦称陈国,子孙后来也以国名为姓氏,姓陈。陈国在妫满死后,其子孙有以国为氏,即为正宗陈氏。

2、戴姓正宗始祖――戴

西周初年,周公旦在平定武庚之乱后,封商朝末代君王帝辛(纣)之庶兄微子启于商的旧都,建立宋国,定都商丘。

宋国第十一位君主(公元前七九九-公元前七六六年在位)死后谥号曰戴公,其庶子忠酝醺岗趾盼氏,称戴帧:笫酪嘌赜么餍眨并尊戴治戴姓得姓始祖。

3、李姓正宗始祖――李利贞

李姓始祖李利贞娶陈国契和氏女儿,生子李昌祖,后在陈国任大夫。李昌祖的儿子叫李彤德。彤德的曾孙李硕宗,被周康王赐采邑于苦县。

李硕宗的五世孙李乾,字元果,在西周任御史大夫,娶益寿氏女婴敷,这就是老子李耳的父亲和母亲。

4、闻姓正宗始祖――少正卯

闻出自复姓闻人氏,是春秋时期少正卯的后代。

少正卯是春秋末叶鲁国人。他博学多识,很有名气。他的有些主张与孔子不合,曾聚众讲学,同孔子唱对台戏,使得孔子的不少弟子都跑到少正卯处听讲。后来孔子利用职权杀了少正卯。因少正卯是当时声誉很大、远近闻名的人,被誉为“闻人”,所以他的后代支庶子孙有的便改为闻人氏。后有一部分闻人复姓改为单姓闻,称为闻姓。

5、刘氏正宗始祖――刘康公

东周时期,周匡王封小儿子王季于刘邑(河南偃师南),号刘康公,后代也称刘氏。

刘姓历史上望族很多,彭城刘隗家族、南阳刘瑾家族、诸城刘墉家族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至于开辟大汉帝国的沛县刘邦家族就更不用说了。

6、王氏正宗始祖――毕公高

《王通志氏族略》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毕公高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初时,他被封于毕(今陕西咸阳西北),为公爵,故史称为毕公高。

春秋时,其裔孙毕万自毕国出奔晋,为司徒,并被分封于魏,传至魏文侯斯,与赵、韩三国瓜分晋国。公元前225年为秦所灭,其子孙四散,因是王者之后,亦皆称之为王家。

7、张姓正宗始祖――张挥

张出自黄帝之后代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通志・氏族略》及《元和姓纂》所载:“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由此可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箭的发明者挥,其后以张为姓氏。

在当时人类基本以狩猎为生,弓的发明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于是黄帝封挥为专门制造弓的官叫“弓正”,也称“弓长”,又将官名合二为一赐他“张”姓。张挥成了张姓人的始祖。

8、孔氏正宗始祖――孔父嘉

商朝灭亡后,其末帝纣王的庶兄微子又被周成王分封于宋(今河南商丘南),继续奉祀商汤香火。微子去世后,职位由胞弟仲衍继承。仲衍曾孙宋闵公有子二人:弗父何、方祀。

方祀在宋闵公去世后继位为宋厉公。弗父何有曾孙名正考父,历仕宋戴、武、宣公三朝,有子名父嘉,任大司马,后因故被权臣华督所杀。这时他的儿子木金父年纪尚小,由家人抱着逃亡鲁国。等他长大以后,为纪念生父,便以父亲字中的“孔”为姓。木金父的子孙在鲁国又传了4代,便生下了孔子。

9、徐氏正宗始祖――徐若木

徐若木,伯益之子。伯益曾佐大禹治水,为禹治水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在论功行赏时,伯益的儿子若木被封到古代的徐城,建立了徐国。

徐若木传到三十二世徐偃王时,由于他爱护百姓,施行仁政,结果不仅徐国,连周围三十几个诸侯国都非常拥戴他。周天子获悉徐偃王如此深得民心,大为感触,于是便让偃王之子继续治理徐国。因若木首封徐国,其后代便以国为>>

问题八:姓氏是怎样发明出来的?百家姓是哪百家高氏的祖先是谁?她有什么故事或传说?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先秦)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三代之後,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注“贵者有氏”: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p,世不绝祀,无国无之。

伏羲氏是我国上古时期著名的部族首领,不仅被列为三皇之首,还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史载,伏羲生于成纪(今甘肃天水),建都於陈,死后亦葬于陈。淮阳自古就称“太昊之墟”,就是传说中的陈都。伏羲氏贡献颇多,但他最重要的贡献是:“正姓氏,通媒妁,制嫁娶”。在原始社会之初,人们群居杂婚,难免近亲婚育的弊端,伏羲氏认识到这种危害,制定了一套同姓不婚的嫁娶礼仪制度,从而避免了血亲通婚,实现优生繁衍。姓作为“远禽兽,别婚姻”的符号,是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记,经过数千年的分衍发展,至今中国历史上使用过的姓氏已有22万多种,这些姓氏有的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绝大部分代代相传,延绵不断,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纽带。可以说中华万姓同根,根在伏羲氏,而羲皇故都淮阳,正是中华姓氏最初的发源之地,滥觞之地。《三坟》曰:“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风而生,故为风姓”,因此“风”为中华第一姓。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 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 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赐姓为姒。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任、荀、、僖、、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u、曹、斟、芈等八姓,史称祝融八姓。随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夏、商时期,贵族皆有姓氏。姓的分支为氏,意思相当于家或族。夏王室为姒姓,另有霸主昆吾为己姓,己姓中有苏、顾、温、董、豢龙等氏。商王室为子姓,另有霸主大彭、豕韦为彭姓。商代还有条氏、徐氏、萧氏等十三个氏。周代是中国姓氏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姓氏制度见于记载者较多。周王为姬姓,周王所封建的各诸侯国之君和卿大夫有同姓和异姓的区别。到东周春秋时,可考的有姬、姒、子、风、嬴、己、任、祁、芊、曹、董、姜、偃、归、曼、熊、隗、漆、允等二十二姓。虽然周代贵族有姓,但只有女子才称姓,未婚女子如齐姜、宋子,齐、宋为国名,姜、子为姓。已出嫁女子,如江芊、栾祁,江、栾为夫家国、氏名,芊、祁为女子本人的姓。当时有同姓不婚的习俗,故称贵族女子的姓以示与夫家之姓有所区别。周代实行宗法制,有大、小宗之别。一个氏的建立表示一个小宗从大宗(氏)分裂出来,另立门户。建立侯国要经周王认可,卿大夫立新家要得到君主允许,称之为“胙之土而命之氏”。贵族获得氏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①以国名为氏。诸侯国君主以受封的国名为氏。如晋重即晋文公重耳,以国名晋为氏,重为重耳的简称;鲁申即鲁僖公申,国名鲁为氏,申为名。

②以封地为氏。卿大夫及其子孙以采邑名为氏。如晋国大夫毕万采地为魏,后世子孙以魏为氏;曲沃桓叔之子公子万封于韩,以韩为氏。

③以官名>>

问题九:安徽省定远县姓高祖籍是哪里的 定远高姓有不少人的祖先是在明朝洪武年间移民自山东枣林庄(今属兖州,不是枣林市)。与凤阳、阜阳的部分高姓祖先均来自山东枣林庄。山东半岛上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名人高荩ǜ菽1977年被定为山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升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这支高姓的共同祖先。

问题十:中国这么多姓氏有没有祖先是一个的? 确实如此,现有的中国的姓氏都是由少数几个姓氏发展演化过来的。

在古代中国(最明显的是秦朝以前),姓和氏是分开的,姓代表血缘,氏根据社会地位而定,这样就衍生出了大量的氏。

这里给你举几个衍生的例子。

辅佐周文王周武王两代君主的太公望,本名姜尚,姜姓,因开国之功封于齐地,氏齐,又有一说他生于吕地,故还有一氏,氏吕。

商鞅因是卫国国君后裔,卫国又是周开国时周武王姬发封个他哥哥的土地,故商鞅姓姬,因生于卫地氏卫,因为是诸侯子孙故又氏公孙,因变法之功被秦王封于商地,又氏商,后人统称商鞅。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汉朝以后,姓和氏逐渐开始演化为单一的姓氏,于是原先的姓和氏就统一成了一个概念。那么自然会有一部分姓氏拥有同一祖先。

还以上面两个例子来说,吕和齐是同根,来源于姜;商和卫同根,来自于姬。至于公孙就不好说了,因为只要是诸侯子孙都能氏公孙,因此公孙氏来源很复杂……

据说上古只有几个大姓(因为只有那么几个氏族部落),这几个大姓(姬、姜、神农等等)可以看做是中国所有姓氏的祖先。

元朝各皇帝家谱

大蒙古国 汗号:成吉思汗 庙号:太祖 谥号: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姓名:孛儿只斤铁木真 统治时间:1162-1227 1206年称汗,在位22年 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