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八旗都有哪些姓氏??请分类告知。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1收藏

清代八旗都有哪些姓氏??请分类告知。,第1张

上三旗: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 下五旗:镶红旗、正红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满(上三旗-正黄旗姓氏)

爱新觉罗氏、阿穆鲁氏、阿礼哈氏、阿克占氏、安达拉氏、爱浑氏、阿图拉墨氏、敖拉氏、阿尔拉氏、敖拉托欣氏、阿鲁氏、敖佳氏、阿尔布氏、阿拉边前氏、安佳氏、阿塔穆氏、阿赉氏、阿喇氏、阿尔巴齐氏、爱义氏、敷臣氏、阿穆尼普塔斯氏、阿拉克塔氏、阿鲁特氏、艾耀施氏、阿鲁络特氏、碧鲁氏、巴雅拉氏、布尔察氏、把尔达氏、博和理氏、拜都氏、布赛氏、拜格氏、布雅穆齐氏、布达喇氏、布尼氏、、拜晋氏、碧喇氏、毕鲁勒氏、巴尔拉氏、拜英格理氏、白佳氏、博尔衮氏、博和罗氏、博都理氏、巴雅尔齐氏、拜嘉喇氏、博尔济氏、博尔卓克氏、巴颜氏、鲍佳氏、布希氏、布萨氏、弼尔雅氏、边佳氏、布尔尼氏、拜察氏、博尔济吉特氏把岳忒氏、布鲁特氏、布尔哈齐氏、宝济氏、博尔济斯氏、巴雅喇氏、博硕氏、博尔济氏、博尔济克氏、博络氏、布楞都尔本氏、白佳氏、巴雅克氏、博尔器济斯氏、博第斯氏、博尔苏特氏、巴理氏、白苏氏、布苏克氏、巴颜图氏、巴济理氏、博尔齐特氏、白达尔氏、博和罗克氏、博罗特氏、白禅氏、步古鲁特氏、绰克秦氏、褚库尔氏、崇里鲁氏、蔡佳氏、崇吉喇氏、苍玛尔达氏、陈佳氏、绰络氏、崔穆鲁氏、崔佳氏、成尼氏、彻叶勒氏、程佳氏、迟佳氏、吹霍克亲氏、察哈尔氏、常佳氏、曹佳氏、潮穆特氏、曹丹氏、彻穆衮氏、崔珠克氏、布尔图氏、董鄂氏、多尔衮氏

满(上三旗-镶黄旗姓氏)

达络克氏、冬果尔氏、达鲁特氏、鄂卓氏、鄂济氏、额苏理氏、鄂托氏、鄂谟拖氏、额尔图氏、额尔吉氏、额尔赫氏、鄂苏尔瑚氏、鄂尔绰络氏、鄂索络氏、额色氏、鄂罗氏、额尔格济氏、额尔格图氏、鄂通氏、鄂济理氏、鄂卓络氏、额哲氏、额宜苏氏、额诸氏、额穆特立氏、鄂卓氏、鄂尔图特氏、鄂密特氏、额哲特氏、鄂拉本氏、鄂喇坤氏、鄂谟克氏、额尔辉额哲特氏、富察氏、费莫氏、富尔库鲁氏、傅佳氏、伏尔哈氏、富森氏、傅锡理氏、富色勒氏、福塔氏、费佳氏、福锡氏、范佳氏、富苏瑚氏、佛多锡墨理氏、方佳氏、富珠理氏、丰嘉氏、富思库氏、瓜尔佳氏、郭络罗氏、葛济勒氏、噶努氏、郭尔佳氏、卦尔察氏、格格氏、郭尔本氏、果尔吉氏、郭佳氏、高佳氏、广佳喇氏、郭浑氏、郭罗氏、葛尔克氏、古尔吉氏、贵岳理氏、公仪理氏、格晋氏、公鄂理氏、葛佳喇氏、高达玛氏、赫舍里氏、黄佳氏、辉和氏、辉图氏、瑚锡哈理氏、虎尔哈氏、赫舒理氏、辉罗氏、赫宜氏、洪鄂春氏、瑚雅拉氏、哈尔察氏、翰颜氏、赫叶勒氏、赫佳氏、瑚雅氏、赫济理氏、和岳络氏、瑚克锡勒氏、瑚逊氏、赫尔济氏、宏义氏、瑚锡喀氏、瑚岳络氏、瑚佳氏、赫锡特氏、赦尔诺络雅苏氏、黄佳氏、哈尔图特氏、赫尔氏、哈纳克氏、哈苏特氏、哈理特氏、杭津氏、瑚尔汉氏、瑚尔浑氏钮祜禄氏、、鸿果络氏、瑚鲁克氏、瑚尔库尔氏、赫勒氏、侯佳氏、赫舍里氏

满(上三旗-正白旗姓氏)

亨奇勒氏、韩楚哈氏、瑚琥氏、哈尔吉氏、洪达理氏、胡锡氏、何齐拉氏、桓泰氏、瑚尔哈苏氏、恒吉理氏、杭佳氏、瑚尔泰氏、洪果奇氏、哈巴氏、洪衮氏、哈尔拉氏、瑚塔氏、浑达奇氏、瑚鼎氏、瑚佳氏、瑚图理氏、瑚图氏、韩楚氏、瑚尔佳氏、瑚尔哈喇氏、黑赫穆氏、哈苏理氏、哈萨喇氏、哈思呼理氏、瑚德勒氏、瑚鲁氏、哈思琥氏、鹤尔苏氏、赫哲氏、哈尔塔喇氏、和尔氏、赫鲁克氏、海佳氏、黄古台氏、都拉格尔齐氏耿音氏、郭尔罗特氏、郭尔罗斯氏、公吉喇特、龚吉尔氏、功格喇普氏、龚吉特氏、精奇理氏、觉禅氏、济礼氏、吉鲁氏、精吉氏、嘉普塔喇氏、贾佳氏、姜佳氏、嘉哈玛氏、嘉穆瑚氏、嘉瞻氏、济拉喇氏、吉礼图氏、济喇敏鄂玛特氏、济鲁特氏、江吉氏、精吉集氏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满(下五旗-镶红旗姓氏)

叩德氏、库雅拉氏、科奇理氏、喀尔达苏氏、喀尔拉氏、库穆图氏、康仪理氏、克音氏、夸尔达氏、恺颜氏、克尔德氏、克叶勒氏、喀尔沁氏、琨都勒氏、凯隆氏、克伊克勒氏、康锡理氏、孔尼喇氏、喀尔库氏、孔果络氏、喀克锡理氏、喀喇氏、喀尔拉哈氏、克勒氏、喀尔佳氏、扣岱氏、科本氏、库布特氏、扣恳氏、克尔德氏、克勒德氏、克理特氏、克穆齐特氏、喀尔努克氏、科尔亲氏、库布克氏、克穆楚特氏、克穆楚氏、鲁布理氏、赖布氏、勒第氏、禄叶勒氏、楞布尔勤氏、罗察氏、罗岳氏、拉颜氏、留济理氏、鲁布理氏、来默氏、李塔理氏、穆尔察氏、满札氏、梅勒氏、蒙古尔济氏、墨尔哲勒氏、墨尔迪勒氏、墨尔齐氏、穆燕氏、蒙鄂索氏、梅赫理氏、蒙古楚氏、鄂穆绰氏、穆克图氏、梅楞氏、谟克拖氏、马察氏、蒙鄂络氏、墨勒氏、穆雅氏、墨佳氏、墨尔迪氏、墨克廷氏、玛尔丹氏、穆卢氏、墨克勒氏、谟尔齐理氏、穆尔德氏、穆齐氏、马尔屯氏、莽吉绰氏、墨尔吉氏、穆色陈氏、茂仪氏、蒙果资氏、密札氏、莽果氏、谟岳络氏、蒙果氏、梅佳氏、孟克宜勒氏、莽佳氏、穆达齐氏、穆佳氏、墨呼理氏、墨尔赫氏、蒙古尔济氏、满津氏、玛佳氏、墨尔吉济特氏、谟尔启特氏、玛尔吉特氏、马郎阿氏、玛喇拉氏、蒙古氏、马吉特氏、玛札克氏、墨尔启氏、谟锡勒氏

满(下五旗-镶白旗姓氏)

那木都鲁氏、纳喇氏、尼马察氏、宁古塔氏、钮赫勒氏、尼沙氏、钮颜氏、尼奇理氏、聂格理氏、尼竺浑氏、穆和林氏、尼阳尼雅氏、尼理氏、钮瑚特氏、尼锡理氏、钮赫氏、纳塔氏、讷迪氏、尼格勒氏、尼玛哈氏、诺络氏、努尔汉氏、努鲁氏、努尔哈拉氏、纳哈塔氏、尼庸特氏、尼音图氏、钮图氏、农吉勒氏、那克塔氏、讷勒氏、那木图氏、尼珠氏、南福禄氏、纳赖氏、耨勒特氏、奈曼氏、纳喇氏、纳雅氏、奇塔喇氏、强恰理氏、庆格理氏、齐达勒氏、齐克腾氏、奇德理氏、恰喇氏、秋佳氏、秋舒理氏、齐穆克氏、奇垒氏、洽特氏、齐补齐努特氏、齐普齐特氏、启普樵氏、齐普楚特氏、舒穆禄氏、舒舒觉罗氏、萨克达氏、赛密勒氏、萨哈尔察氏、索察氏、舒禄氏、石穆鲁氏、萨尔都氏、舍颜氏、顺布鲁氏、舒发察氏、苏拉喇氏、色勒理氏、舒尔都氏、塞楞吉氏、苏克察氏、舒克都理氏、索济雅喇氏、索彻理氏、申穆理氏、索络恰氏、沙达喇氏、苏尔氏

满(下五旗-正红旗姓氏)

色尔杰氏、石富察氏、荪绰尔氏、塞赫理氏、索多理氏、萨穆希尔氏、松吉氏、石佳氏、萨尔图氏、实宝禅氏、舒鲁氏、塞克图氏、沙喇图鲁腾氏、萨尔珠特氏、索诺图氏、沙岳特氏、札库塔氏、苏穆察氏、苏尼特氏、色彻氏、沙查海氏、式勒氏、舒穆尔氏、孙尼耀特氏、索罗噶尔氏、孙津氏、他塔拉氏、通颜觉罗氏、泰楚鲁氏、托活洛氏、图色理氏、托谟氏、汤务氏、图克坦氏、塔穆察氏、图门氏、图普苏氏、托尔佳氏、图克敦氏、唐达氏、佟鄂络氏、佟塞勒氏、图尔敦氏、佟启氏、图佳氏、塔喇氏、泰瑚特氏、图尔塔拉氏、通阿拉氏、特济氏、塔坦氏、唐尼氏、尔佳氏、托和尔秦氏、唐颜氏、图萨喇氏、图勒理氏、通果苏氏、塔他尔氏、佟尼果特氏、唐古尔氏、泰锡纳喇氏、通塞理氏、塔尔瑚努特氏、唐吉特氏、托罗特氏、土默特氏、佟尼耀特氏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满(下五旗-正蓝旗姓氏)

吴雅氏、兀札喇氏、吴札库氏、乌苏氏、温彻亨氏、温察氏、吴鲁氏、乌色氏、温特赫氏、乌尔古宸氏、温都氏、乌尔汉氏、乌苏占氏、乌尔答氏、乌礼苏氏、武尔格齐氏、吴灵阿氏、武聂氏、瓦理氏、万旆哈氏、武佳氏、倭勒氏、瓦色氏、乌苏理氏、吴察喇氏、乌尔瑚济氏、倭彻赫氏、乌雅察氏、翁钮络氏、倭赫氏、吴聂齐氏、温屯氏、倭彻库氏、吴济佳喇氏、文达氏、武库登吉氏、瓦尔佳氏、翁尼理氏、吴札尔瑚氏、吴拉氏、翁果特氏、瓦尔吉氏、倭彻勒氏、瓦尔喀氏、乌颜齐氏、吴鲁理氏、乌锡氏、吴库理氏、吴尔锡氏、吴努齐氏、温登额氏、乌努氏、乌什拉氏、乌勒理氏、文札氏、乌宇氏、文德氏、翁阿理氏、乌新氏、乌济吉特氏、翁科特氏、乌齐喜特氏、兀鲁特氏、威吉特氏、完颜氏、乌亮海氏、乌兰氏、乌理津氏、吴喇忒氏、翁济尔金氏、乌理特氏、王札普氏、乌尔汉氏、伍尧氏、乌齐熙理氏、乌纳特氏、王吉氏、乌喇特哈克氏、翁舍占氏、乌郎哈特氏、吴佳氏、兀札喇氏、汪札尔氏、旺舒特氏、王古尔亲氏、西林觉罗氏、锡克特理氏、喜塔腊氏、达禅氏、赫锡赫理氏、锡克济拉氏、锡墨勒氏、徐吉氏、锡尔弼氏、锡克德氏、希萨尔氏、徐察氏、锡勒尔吉氏、西法齐氏、锡强氏、锡玛拉氏、锡尔馨氏、希普苏氏、西尔图氏、修墨理氏、哲尔齐氏、哲尔德氏、札拉理氏、札苏理氏、叶穆氏、彰锦氏、珠格氏、珠尔苏氏、哲柏氏

满(下五旗-镶蓝旗姓氏)

伊尔根觉罗氏、颜札氏、伊尔库勒氏、宜特墨氏、裕瑚鲁氏、伊拉理氏、俞尔库勒氏、佑祜鲁氏、扬佳氏、叶库理氏、叶赫勒氏、叶赫氏、颜济理氏、虞佳氏、伊库鲁氏、殷佳氏、攸络库氏、伊拉齐氏、玉克墨氏、伊喇氏、伊穆氏、伊勒尔济氏、犹格理氏、玉尔库氏、雅佳氏、叶禄氏、伊尔穆氏、玉图墨氏、伊穆图氏、玉鲁氏、杨额理氏、雅尔萨喇氏、伊苏氏、杨那氏、俞库勒氏、犹格氏、姚佳氏、颜珠氏、伊博氏、叶墨勒氏、岳察氏、岳诺特氏、伊图默氏、叶何氏、雅苏氏、禹尔氏、伊尔佳氏、阳吉氏、尹斋氏、岳罗亲氏、叶古禄特氏、扬蔼氏、伊札尔氏、朱尔奇氏、卓显氏、彰札尔氏、札拉尔氏、卓特氏、张佳氏、肇佳氏、札哈苏亲氏、兆巴尔氏、珠佳氏、札哈拉氏、章图理氏、钟吉氏、卓尔和亲氏、札穆尔氏、札鲁特氏、章穆氏、卓启斯氏、札穆雅氏、卓尔特氏、札赖氏、卓多穆氏、珠尔吉特鄂谟克氏、兆络特氏、郑讷鲁特氏、兆达尔干氏、札穆恳氏

辽宁绥中县满族网户王姓最大的可能是出自陈汉军八旗王氏。

根据《王氏家谱》记载,明朝英宗天顺2年(1458年)因西南边疆动乱王姓始祖 王龙、王虎兄弟二人举家被明朝朝廷自云南调迁到河北(以此推测王氏家族祖先有可能参与了天顺年间的云贵瑶民起义,或本身就是瑶族被强迁后盖汉姓王)。崇祯15年(1641年)清军攻破喜丰口,连下天津,沧州,德州,济南等15城,王氏家族在这次战役中投奔皇太极,回沈阳后被编入汉军镶白旗,从此融入满族。顺治年间王氏家族又被抬旗调入镶黄旗,隶清宫内务府下属。康熙年间王氏家族被派往锦州绥中小前屯任职,专门负责为清皇世采办黄鱼飞禽等供物。

辽宁绥中满族王姓还有:蒙古八旗塔希卓氏;蒙古八旗旺吉氏;满洲八旗伊拉里氏。

俄[俄,读音作é(ㄜˊ)]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风姓,出自远古伏羲大帝之妹女娲氏,属于以先祖名字转意为氏。

女娲氏又称俄祖,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她与伏羲是兄妹,她与伏羲结婚而产生人类,后来女娲禁止兄妹相婚,这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由血缘婚进步到族外婚的情况。

传说女娲用黄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还有传说女娲补天,即自然界发生了一场特大灾害,天塌地陷,猛禽恶兽都出来残害百姓,女娲熔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又杀死恶兽猛禽。

传说女娲制造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于是人们又奉女娲是音乐女神。《风俗通义》记载她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被传为婚姻女神。

女娲生卒年为公元前7759~前7653年,出生地在凤州(今陕西宝鸡凤县),在位起讫公元前7707~前7653年,立都于凤城(令河南济源),年号为女皇元年(公元前7706年)。

女娲是伏羲氏族凤姓部落一位大酋长的女儿,于壬寅年(公元前7759年)出生在凤州。她十六岁时,伏羲以一双精致的狐皮为聘礼向她求婚,二人结成了夫妻。此后他们便住在了凤州,先后生下了四个儿子,长曰羲仲,次曰羲叔,三曰和仲,四曰和叔。

关于女娲的传说很多,一直流传至今,影响甚为广泛深远。至今中国云南的苗族、侗族还将女娲作为本民族的始祖加以崇拜。

女娲之后,社会逐渐由母系氏族社会转向父系氏族社会,其部族民众中有以女娲之别称“俄祖”为姓氏,称俄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古鲜卑族拓拔部俄氏部族,属于以部族称谓汉化为氏。

古鲜卑族拓拔部有俄氏部族,亦称娥氏,在史籍《魏书·官氏志》中有记载。在北魏政权迁都洛阳后,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大力推行汉化政策,俄氏部族取谐音汉字为姓氏,称俄氏、娥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纳西族,出自纳西族神话英雄俄英都努,属于以宗教信仰为氏。

在纳西族东巴文化的神抵天地里,有一个远古祖先谱系,当中的代表人物都成为东巴文学中的主人公形象,其中后的俄高勒及其姐姐俄英都努、高勒趣和等都有相应的神话故事。祖先神话的代表性作品有《蝙蝠取卦书》、《白蝙蝠取经记》、《俄英都努杀猛妖》、《高来秋沃受》等。《俄英都努杀猛妖》是东巴文学中很有价值的名篇,记述的是俄英都努杀妖的业绩:

俄氏九兄弟在山原上放牧,丢了一头黑眼大黄牛。兄弟九人便带着九条猎狗上山去寻找。不料被猛鬼吃掉八人八犬,只剩下俄高勒一人一犬。

留在家里的妹妹俄英都努,下决心要报仇,就打扮得漂漂亮亮,到猛鬼山上去了。

猛鬼遇见俄英都努,问她到何处去?她强装笑脸,说她特地来找伴侣。

猛鬼便向她求婚,俄英都努随之到了猛鬼的岩洞。在猛鬼的洞里,她看见八个人头、八碗血水、八副弓箭,八个狗项圈,俄英都努伤心之下,日夜哭泣不止。

猛鬼主问她为什么哭?她就乘机探问猛鬼的秘密。猛鬼主无意间说出了自己的致命弱点:不能炒空锅,不能舂空礁,不能折断细针,不能拉断细线,否则它就会丧命。

等猛鬼外出找食时,俄英都努就炒起空锅,舂起空礁,折断细针,拉断细线,捣烂猛鬼的家,并带着八兄弟的头骨和所有遗物,逃离了岩洞。

猛鬼发觉后追了上来,快要追上时,俄英都努就扔一样东西打之。东西扔完了,猛鬼仍然紧追不舍。俄英都努只好藏到山神的野猪窝边。

野猪问她来做什么?她就说是来帮它抚育猪娃。等到猛鬼追来,俄英都就用倒歌小猪的耳朵,整窝小猪大叫起来,大野猪听到小猪的惨叫声,以为是猛鬼要来吃小猪,怒不可遏,就直奔猛鬼,把它戳得粉碎。

这是一部反映纳西族早期生活的神话长诗,作品中有明显的母权制的痕迹,这在东巴文学经籍中是不可多见的。复仇的英雄是女性,这绝非偶然,俄英都努本身就是母权制尚未消失的一个影子,反映出纳西族社会父权与母权的复杂交叉,说明正是母权制走向衰亡,父权制开始确立的历史过渡时期。

纳西族人民非常崇敬俄英都努,许多人都以“俄英”为姓氏,后有汉化省文简化为俄氏者。

第四个渊源:源于 ,出自 教创始人 之圣妻俄绮舍,属于以宗教信仰称谓汉化改姓为氏。

俄绮舍,亦称阿以舍,是 世界大贤艾布伯克的女儿,她九岁与 结婚,和 共同生活了九年。俄绮舍聪明而善文学,曾参与了 的政治生活,对日常生活方面的 教圣训知道得最多,从她那里传下 教圣圣训二千二百一十段。俄绮舍于回历五十八年(公元681年)逝世,终年六十五岁。

第五个渊源:源于佤族,出自云南俄山,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佤族共有人口三十五万余人,其中云南有三十四万七千多人,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分布在沧源、西盟、孟连、澜沧、耿马县,镇康、双江等县也有少量分布。

佤族的先民在先秦时期便是“白濮”族群的一支,唐朝时期称为“望蛮”、“望苴子”、“望外喻”;明朝时期称“古刺”、“哈刺”;清朝初期称“卡佤”、“阿瓦蛮”等。

佤族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崩语支,有四种方言。佤族民间文学丰富而优美,沧源岩画十分有名,是佤族艺术的珍品。

佤族人原先没有姓氏,在唐朝中叶以后开始仿照汉族按所居地名为部落取称,其以所居地云南俄山(今云南玉溪峨山)为部落名称者,称俄氏。

第六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族俄格德格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族从母权社会过渡到父权部落之后,每个部落就是一个亲族。由于一个部落的人都有着血缘关系,所以那时每个部落除战争中掠夺来的奴隶外,所有家庭大都是一个姓氏。蒙古族的姓氏大体有三种:

第一种,就是以本部落的名称为姓。《蒙古秘史》中记载着成吉思汗上十一世祖孛端察儿掳一女俘,问:“汝何氏之人?”彼妇人日:“我札儿赤兀惕·阿当罕·兀良合真氏也。”兀良合是部落名称,阿当罕是自己的本名,札儿赤兀惕是氏族的名称。所以,这个女俘姓兀良合真(真,表示女性,若是男人就称兀良合歹),名字叫阿当罕,是札儿赤兀惕氏族人。姓名称呼的顺序是:姓氏、名称、族属。东蒙地区的喀喇沁旗札萨克、台吉的蒙古族人均姓乌,就是兀良合(也称乌梁海)人者勒篾(成吉思汗时四杰之一)的七世孙和通始建喀喇沁部的缘故。这就是取本部名称词首为姓。在《元史》第一卷第一页关于成吉思汗的记载中,也把姓氏直接记为:“铁木真,姓奇渥温氏。”奇渥温,也记作“乞彦”,也是成吉思汗所属部落的名称。今鄂尔多斯的奇姓,均由此而来。拉施特《史集》记述塔塔儿部落时即说:“凡是出自此部落的人,如果是男子便唤做秃秃黑里歹,若是女人就唤做秃秃黑里真。”

第二种,就是以本氏族的名称为姓。合撒儿(成吉思汗仲弟)之后裔所建的科尔沁、郭尔罗斯、杜尔伯特、札赉特诸部的札萨克、台吉均姓包氏,就是源于合撒儿出世的孛儿只斤(也记作博尔济吉特)氏族之故。这就是取氏族名称词首为姓;乐土默特(原居东部区卓索图盟)的宝氏,也出于此,因为包、宝谐音所致。

第三种,就是以祖先的名字为姓。在古代,如元丞相、主修宋辽金三史的脱脱,本是蔑儿吉氏。其后人却以脱脱为姓,元代有脱脱尼,明朝有脱脱卜花。现代人以祖先的名字为姓的,如,出生在科尔沁左翼中旗的民族英雄嘎达梅林,从他先祖莫勒特图以后,开始取“莫”字为姓,谐音记作孟,所以嘎达梅林汉名叫作孟青山。又如,郭尔罗斯前旗王爷驻京代办富格日特,远祖兀良合人,本姓乌和吴,但富格日特的后代已取“富”为姓了。东蒙地区蒙古族像这种转姓的情况实存不少。

蒙古族人的名字,一是按民族心理习惯命名。这也分各种情况。有的男人习惯以历史人物命名,如帖木儿、康熙、罗成等;有的以长辈期望、意愿命名,男子多以幸福、大喜、坚强、富有、结实之意命名(如吉日格郎、巴雅尔、巴图、白音、布和);有的以勇猛矫健的禽兽命名(如阿尔斯冷——狮子,巴尔斯——老虎,布日格德——雄鹰);也有的按婴儿出生时,祖父的年龄命名的,如:塔奔台(五十)、吉仁台(六十)、乃仁台(八十)、依仁台(九十)等;也有直用汉语的,如五十六、六十三、八十二等;还有按蒙古古代公认的社会称呼命名的,如巴特尔——勇士或骑士,必勒格——智者,篾尔干或麦尔根、莫日根——神箭手,薜禅、彻辰或思钦——贤者等;还有以贵重的金、银,坚硬的铜、铁命名的,如阿拉坦(金)、孟恩(银)、铜宝、铁宝等。女子习惯以明亮的星辰命名,如娜仁(太阳)、萨仁(月亮)、敖登(星星)等;也习惯以美丽的花草树木命名,如其其格(花儿)、其木格(花蕊)、牡丹、海棠、梅花等;也有以自然物命名的,如塔娜(珍珠)、哈森(玉石)、水灵(翡翠)、乌云(蓝色宝石)等;也有象征着女人命运的名字,如呼吉雅(儿子的命运)、杜达古拉(带弟)等。女子按出生月份命乞的也颇多,如正月、三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冬月、腊月,惟独没有二月和四月的名字。大概是因为“二”字蒙语发音不响亮,“四”与汉语“死”谐音之故吧,所以没有叫二月和四月的名字。

二是 喇嘛教传人东蒙地区以后,许多长者专门请喇嘛、活佛给儿子赐名,所以多有藏名,如尼玛、仁钦、桑卜、扎布等。

三是随着历史的进展,蒙、汉民族长期杂居和互为影响所致,有的蒙古族人在名字的前面加上了姓氏,如金·布和、韩·乌力吉、海·格日乐等。也有的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上父名的字头,如苏·扎布、玛·巴特尔、陶·伊伦增、桑·扎拉森等。

①蒙古族原俄格德格氏,后多冠汉姓为宁氏,但亦有取谐音汉字为俄氏者。

②蒙古族原俄勒特德氏,后多冠汉姓为胡氏、白氏,但亦有取谐音汉字为俄氏者。

③蒙古族原俄勒斯特氏,后多冠汉姓为梅氏,但亦有取谐音汉字为俄氏者。

④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满洲镶黄旗扎鲁特部长巴克之子,博尔济吉特·俄齐尔桑,素受清太祖佟·努尔哈赤眷顾,授三等男,擢内大臣。其子博尔济吉特·楚勒袭其官,授二等男爵。其后裔有取祖名首字谐音汉字“俄”为姓氏者。

第七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满族俄尔吞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俄尔吞氏,亦称额尔图氏,满语为Ertu Hala,世居黑龙江沿岸等地,后改汉字单姓为俄氏。

第八个渊源:源于鄂温克族,出自鄂温克族俄尔吞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鄂温克族俄尔吞氏,亦称额尔图氏,与满族共此姓氏,满语亦为Ertu Hala,世居敦达敦(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敦达高毕苏木)、明安额尔图(今内蒙古正镶白旗明安图镇)、黑龙江沿岸等地,后改汉字单姓为俄氏。

第九个渊源:源于鄂温克族,出自达斡尔族俄嫩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满洲八旗姓》记载:

达斡尔族俄嫩氏,亦称鄂诺氏、鄂内氏、鄂讷氏、斡难氏,满语为Eno Hala,世居黑龙江北境、鄂嫩河,后改汉字单姓为俄氏、鄂氏、敖氏、吴氏等。

二历史名人:

俄胜哲:(生卒年待考),甘肃庆阳三十铺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究员。

俄志弘:(公元1958~今),甘肃庆阳三十铺人。著名地方兽医师。

1980~1985年在庆阳县庆城镇兽医站工作。1985年至今在甘肃庆阳县畜牧兽医站工作。1983年参加庆阳县畜牧兽医学会。

1989~1990年在甘肃农业大学进修学习。参与完成的科研工作有“牛瑟氏泰勤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工作”、“快速养猪技术”等。

俄有浩:(生卒年待考),甘肃庆阳三十铺人。著名沙漠化治理专家。

研究员,博士,1992~2006年在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工作。2006年7月开始在北京师范大学工作。

俄文其:(生卒年待考),甘肃庆阳三十铺人。甘肃省庆阳市工商局副局长。

俄立祥:(公元1970~今),山东东阿人。山东省东阿县交通局公务员。

俄士森:(生卒年待考),山东东阿铜城镇赵徐村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教育局公务员。

俄文娟:(生卒年待考),山东济南平阴刁山坡镇江庄村人。中国国旅(青岛)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职员。

A 安氏 阿氏 艾氏 爱氏 奥氏 敖氏 嗄氏

B 世界白氏联谊会 柏氏 班氏 包氏 暴氏 鲍氏 百里氏 布氏

薄氏 炎黄卜氏宗亲网 步氏 秘氏 别氏同姓会 巴氏 宝氏 补氏

贝氏家网 贝氏家族 贲氏家族 毕氏族谱 毕氏 边氏家族 卞氏 邴氏

卜氏文化 卜氏家园 卜商联谊会 宾氏家族

C 程氏网 程氏家谱网 程氏家谱 淳氏 从氏 中华崔氏网 崔氏家园 崔氏宗亲网

仓氏 天下一蔡 蔡氏宗亲联谊会 蔡氏宗祠 蔡氏寻根之旅 新加坡蔡氏公会 巢氏 广西岑氏宗亲网

岑氏寻根 单氏 台山陈氏宗亲网 义门陈氏宗亲网 中华陈氏宗亲网 陈氏宗亲网 陈氏大宗祠 陈氏利川家族会

下坑陈氏续修谱志 陈氏家园网 曹氏网 曹氏家谱查询网 中国曹氏网 中国成氏宗谱 新马成氏宗亲会 成氏宗亲信息驿站

苍氏 晁氏宗亲网 柴氏网上家园 柴姓网 车氏 池氏宗亲 储氏 中华褚氏家族网

常氏家族官方博客 昌氏 畅氏

D 邓氏宗亲联谊总会 华夏邓氏 戴氏宗亲网 狄氏 刁氏 丁姓人家 东氏 东方

董氏 窦氏 都氏 堵氏 杜氏宗亲网 中华杜氏宗亲 澹台 达氏

笪氏 丹氏 钭氏 段氏宗亲网 顿氏 多氏 第五 东门

东郭 端木世家 段干 党氏 段氏宗亲网

E 阿氏 鄂氏 恩氏文化

F 中华房氏 中华费氏宗亲会 封氏 世界冯氏宗亲会 中华冯氏网 凤氏 伏氏 富氏

符氏 扶氏 中华傅姓文化网 贲氏 法氏 方氏谱牒学 风氏 逢氏

酆氏 樊氏 范氏 丰氏

G 郭氏之源 干氏 甘氏 盖氏 郜氏 戈氏 葛氏 龚氏

弓氏 贡氏 巩氏 公氏 公羊氏 公冶氏 公孙氏 谷氏

顾氏 谷梁氏 公良氏 公西氏 归氏 广氏 缑氏 勾氏

宫氏 耿氏 国氏 高氏 桂氏 妫氏 昝氏 关氏

管氏 顾氏 辜氏家园

H 贺氏 韩氏 杭氏 郝氏中华 何氏英才网 和氏 洪氏 弘氏

中华侯氏家族 侯氏家族 胡氏宗亲网 汉川胡氏 花氏 黄氏 宦氏 滑氏

桓氏 皇甫氏 惠氏 霍氏 哈氏 海氏 衡氏 后氏

扈氏 怀氏 赫连氏 呼延氏 红氏 华氏

J 姬氏 计氏 纪氏 季氏 暨氏 冀氏 中华贾氏网 简氏

江氏 姜氏宗亲网 蒋氏 焦氏 揭氏 解氏 金氏 靳氏

井氏 景氏 琚氏 鞠氏 具氏 吉氏

K 卡氏 阚氏 柯氏公会 孔氏宗亲网 寇氏 匡氏 邝氏 阔氏

康氏

L 兰氏详解 兰姓名人 蓝氏 郎氏名人 劳氏 雷氏 冷氏 黎氏

李氏公会 李氏族谱 李氏族谱网 练氏 梁氏 廖氏 蔺氏 林氏宗亲网

凌氏 刘氏家园 汉家刘氏网 隆氏 娄氏 楼氏 卢氏 芦氏

鲁氏 陆氏 鹿氏 路氏 吕氏 栾氏 罗氏通谱网 骆氏

联氏 连氏 赖氏 廉氏 龙氏

M 麻氏 马氏家族网 买氏 满氏 毛氏网 枚氏 梅氏 美氏

中国孟子 米氏 苗氏 闵氏 缪氏 莫氏 牟氏 母氏

牧氏 睦氏 慕氏 穆氏

N 中华牛氏家族 乃氏 南氏 倪氏 聂氏 宁氏 农氏 努氏

O 欧氏 区氏 欧阳氏

P 潘氏宗亲网 盘氏 裴氏 彭家网络 濮氏 朴氏 浦氏

Q 秦氏文化网 戚氏 漆氏 祁氏 齐氏 强氏 乔氏宗亲网 钱氏

青氏 邱氏 秋氏 裘氏 曲氏 屈氏 中华渠氏 全氏

权氏 瞿氏 邱氏宗亲网 乔氏宗亲网

R 任氏宗亲网 冉氏网 饶氏 戎氏 荣氏 茹氏 阮氏 芮氏

瑞氏 闰氏

S 商氏 赛氏 桑氏 沙氏 山氏 尚氏 烧氏 邵氏

申氏 沈氏 中华余氏网 孙氏宗亲论坛

盛氏 师氏 施氏 时氏 石氏 束氏 史氏 舒氏

司氏 斯氏 苏氏 宿氏 宋氏 索氏 生氏 隋氏

栗氏

T 唐氏 邰氏 谈氏 覃氏 谭氏 汤氏 唐氏 涛氏

桃氏 通氏 陶氏 滕氏 天氏 华夏田氏网 田氏宗亲网 田氏论坛

佟氏 量氏 中华涂氏 屠氏 托氏 脱氏 铁氏

W 魏氏魏网 韦氏 王氏源谭 王氏家谱网 王氏中华 汪氏 危氏 威氏

卫氏 温氏宗亲网 闻氏 文氏 翁氏 乌氏 邬氏 巫氏网

毋氏 吴氏 吾氏 伍氏 武氏 宛氏 万氏 邬氏宗亲网

X 夏氏 奚氏 锡氏 席氏 夏氏 鲜氏 洗氏 向氏

项氏 漳州萧氏网 霄氏 小氏 肖氏宗亲网 肖氏家族网 辛氏 欣氏

邢氏 幸氏 熊氏 胥氏 须氏 徐氏 许氏文化网 序氏

宣氏 中华薛氏家族 寻氏 中华谢氏网

Y 叶氏 焉氏 鄢氏 延氏 闫氏 严氏 言氏 阎氏

颜氏 晏氏 燕氏 羊氏 阳氏 杨氏 姚氏 野氏

衣氏 依氏 易氏 栾氏 殷氏 尹氏译站 应氏 雍氏

尤氏 由氏 游氏 右氏 于氏 余网 俞氏 虞氏

禹氏 玉氏 郁氏 喻氏 无氏 原氏 袁氏 岳飞网

云氏 运氏 云氏宗亲网 于姓的天空

Z 新加坡张氏总会 中华张氏网 张姓论坛 泽氏 曾氏宗亲网 扎氏 翟氏 詹氏

占氏 湛氏 章氏文化研究网 赵氏宗亲 针氏 甄氏宗亲网 甄氏集团 郑氏

支氏 中华郅氏网站 自贡钟氏 中华周氏网 朱氏家族 诸氏 竹氏 竺氏

祖氏 邹氏宗亲网 中华邹氏族谱网 自氏 潮汕卓氏宗亲会 壮氏 庄氏宗亲会 祝氏宗谱

中华左氏 宗氏 正氏 昝氏 臧氏家谱

桑姓是一个历史悠久,姓源复杂的姓氏,历史可以上溯至远古少昊时代。目前桑姓人口列全国第二百八十六位。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桑姓 源流一 :源于神农氏 源流二 :源于己姓 源流三 :源于嬴姓 姓氏源流,源流一,源流二,源流三,源流四,源流五,源流六,源流七,得姓始祖,迁徙分布,郡望堂号,郡望,堂号,历史名人,桑弘羊,桑钦,桑虞,桑维翰,桑怿,桑哥,桑调元,桑春荣,家谱文献,字辈排行,宗祠通用联,四言通用联,六言通用联,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于神农氏,出自炎帝之妻桑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神农娶承桑氏,亦作桑水氏,其后有桑姓。” 相传,神农氏娶了桑氏之女(桑水氏即听訞)作为自己的妻子,他们的后代中即有人以桑为姓氏,称桑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源流二 源于己姓,出自穷桑氏(金天氏)少昊的后代,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姓谱》、《万姓统谱》等记载:“黄帝裔孙少昊穷桑氏之子孙以桑为氏。” 穷桑氏,即少昊,己姓,名挚,字青阳,号金天氏,是远古时期东夷族的部落联盟首领,后人为了有别于太昊氏,故称其为少昊、或少暭。因其在穷桑登上了帝位并都于穷桑,故又称穷桑氏。 在少昊的后裔子孙中,又一部分族人以地名称号作为姓氏,称为穷桑氏,后来省文简化为单姓桑氏、穷氏。 桑氏族人大多尊少昊为得姓始祖。 源流三 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公族公孙枝,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根据《姓苑》记载:“秦公孙枝,字子桑,其孙以王父字为氏。” 春秋时期秦国公族有叫公孙枝,在秦穆公执政时期担任秦国的大夫,他的最著名的贡献,就是向秦穆公荐举了原虞国的大夫虞奚。在公孙枝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子桑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桑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桑氏正宗。 源流四 源于姒姓,出自战国时期古桑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姓考》记载,春秋时期有个古桑国,亦称桑干国(今山东陵县),是依附于鲁国的一个小诸侯国,国君为大禹的后裔子孙,史书甚少记载。 在战国后期的周郝王十年(前305年),桑君起而反抗秦国统治,因此被秦昭襄王破国,桑君被诛。在桑国灭亡后,其王族子孙以及国人中有以国名为姓氏者,称桑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五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桑果尔氏,亦称索罗噶尔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olongar Hala。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桑果尔氏多冠汉姓为桑氏、索氏、罗氏、尔氏等。 源流六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乌库理氏,亦称乌色里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乌古伦部,满语为Ukuri Hala,汉义“细鳞鲮鱼”,世居黑龙江两岸,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桑氏、商氏、刘氏、乌氏、李氏、讷氏等。 ⑵满族夸尔达氏,亦称夸尔那氏、夸哈那氏,满语为Kuwarda Hala,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所冠汉姓即为桑氏。 ⑶满族萨玛尔吉氏,亦称萨马尔基氏,满语为Samargi Hala,世居虎尔哈布尔哈村(今黑龙江牡丹江流域)、索伦(今黑龙江嫩江市以西广大地区)、松花江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桑氏。 ⑷满族塞楞吉氏,亦称萨基氏,满语为Sailgi Hala,世居塞楞吉石赫寨(今黑龙江下游右岸),所冠汉姓即为桑氏。 ⑸满族商佳氏,亦称尚佳氏,满语为Sa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海西女真,世居鄂和(今内蒙古莫力达瓦旗额尔河流域),后多冠汉姓为桑氏、商氏等。 源流七 源于彝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彝族桑氏,源出古老的食桑氏部落,就是在史籍《山海经·海经·大荒南经》中记载的“蜮山者,有蜮民之国,桑姓,食黍,射蜮是食。有人方扜弓射黄蛇,名曰蜮人。” “蜮”,就是传说中的“含沙射影”,“蜮人”,就是指“南蛮彝”;而“桑姓”在史籍《御览·南蛮六》中注释为“食桑”,实际上就是古代彝族的先民之一,统称食桑氏,早年分布在蜮山(今湖北宜都宋山)。在明朝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该部落头人流改为汉姓桑氏,其后裔子孙及其部分族人随称桑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 神农妻桑氏、少昊帝、公孙枝、桑国。 迁徙分布 历史上桑姓的迁徙与分布 宋朝时,桑姓大约有4万5千人,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陕西、山东、河北、河南、湖北、江苏等地。陕西为桑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桑姓总人口的43%。明朝时,桑姓人口急剧减少,大约有1万4千人,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河南、浙江、河北、安徽、山西,这六省大约占桑姓总人口的93%。江苏为桑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桑姓总人口的43%。 当代桑姓的分布与图谱 当代桑姓的人口大约有26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21%,排在第二百五十九位大姓姓氏。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桑姓人口的增加率呈V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湖北、黑龙江、安徽、江苏、山西、山东、河北,这八省大约占桑姓总人口的64%。河南为当代桑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桑姓总人口的20%。桑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河南、山东大部、江苏北部、安徽西部和北部、江西北部、鄂陕大部、重庆北部、四川中部、甘肃东部、山西南部、河北南部和东北、辽吉大部、黑龙江、内蒙古东北、新疆西北,云南西南,桑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6%以上,有的达到02%以上,以上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49%,居住了大约62%的桑姓人群。在苏皖赣中部、湖北北部、川渝大部、云南中部、贵州西南和北端、甘肃东南和中部、宁夏大部、内蒙古中部、陕晋北部、冀京大部、天津、山东北端、辽宁东北、吉林东南,桑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4%一006%之间,以上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72%,居住了大约22%的桑姓人群。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泉源乡桑寨,始于南宋末年。有桑姓300多人,被奉为山东东部、南部及江苏东部、北部桑姓的发源地。据郯城县志记载,南宋末,桑姓来此立村,得名桑寨。 郡望堂号 郡望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 黎阳郡:西汉高祖年间设黎阳县,属冀州魏郡,这是濬县设县之始,治所在大伾山东北。王莽时改名黎蒸,东汉恢复黎阳县名。东晋永和七年(辛亥,公元351年)置黎阳郡,辖黎阳县。东晋太元十四年(己丑,公元389年)属黎阳郡,黎阳县属汲郡。北魏孝昌年间(公元523~528年)分汲郡置黎阳郡,辖黎阳县。东魏天平元年~武定八年(公元534~550年)间置黎州,辖黎阳郡。北齐废黎州,北周宣政元年(戊戌,公元578年)复置黎州,辖黎阳郡。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黎州、黎阳郡并废,黎阳县属卫州。隋开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置黎州,辖黎阳县。隋大业二年(丙寅,公元606年)废黎州,黎阳县属汲郡。唐朝武德二年(乙卯,公元619年)置黎州总管府,辖殷、卫、澶、洹四州。唐武德六年(癸未,公元623年)置总管府,黎州属相州都督府。唐贞观十七年(癸卯,公元643年)废黎州,黎阳县属卫州。宋朝端拱元年(戊子,公元988年),置通利军,治所在今大伾山与紫金山之间,辖黎阳县。宋天圣元年(癸亥,公元1023年)改安利军,治所迁至浮丘山西。宋熙宁三年(庚戌,公元1070年) 废军,黎阳县属卫州。宋元佑元年(丙寅,公元1086年)复置通利军,辖黎阳县。宋政和五年(乙未,公元1115年)军升为濬州,治所在浮丘山巅,辖黎阳县。金国皇统八年(戊子,公元1148年)改濬州为通州。金天德三年(辛卯,公元1151年)复名濬州。明朝洪武三年(庚戌,公元1370年)农历4月,降州为县,始称濬县,治所迁至浮丘山东北平坡。清朝顺治元年(甲申,)濬县属大名府,清雍正三年(乙巳,公元1725年)改属卫辉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3月,废府设道,濬县属河北道。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废道改行署。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改属第十三行署。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秋,濬县抗日民主 建立,属冀鲁豫边区行署。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7月,民国濬县 改属第四行署。民国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5月,濬县全境解放。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濬县民主 改为濬县人民 ,属平原省安阳专区。1952年11月15日撤销平原省。12月1日,濬县改属河南省安阳专署。1958年4月18日,撤销安阳专区,濬县划归新乡专区。1961年12月19日,恢复安阳专属,濬县归安阳专署。1970年安阳专区改为安阳地区。1983年 10月撤销安阳地区,改设安阳、濮阳两个市。濬县属安阳市。1986年1月18日,国务院批准将濬县划归鹤壁市。1986年,濬县辖十乡一镇,即城关乡、善堂乡、王庄乡、屯子乡、白寺乡、钜桥乡、大赉店乡、卫贤乡、小河乡、新镇乡和城关镇。1992年4月24日,河南省民政厅批覆,撤销善堂乡、大赉店乡,设立善堂镇、大赉店镇,实行镇管村体制,原辖行政区域不变。1995年6月12日,省民政厅批覆,同意撤销新镇乡、小河乡,设立新镇镇、小河镇。1997年7月15日,省 批准,将濬县大赉店镇划入鹤壁市郊区。1997年12月29日,屯子乡撤乡建镇。1998年10月8日,钜桥乡撤乡建镇。2000年末,濬县辖六镇四乡,即城关镇、善堂镇、屯子镇、钜桥镇、新镇镇、小河镇和城关乡、王庄乡、白寺乡、卫贤乡。 堂号 河南堂:以望立堂。 黎阳堂:以望立堂。 淮翼堂:明朝的时候,桑世杰被封为秦淮翼元帅,连克镇江以东诸州县,判行为枢密院事。 枢密堂:同淮翼堂。 永顺堂:道光进士桑春荣一支。 铁砚堂:铁砚堂、穿砚堂、磨砚堂均属于一支,都是奉桑维翰为先祖,取桑维翰“铁砚磨穿”、立志不移的典故。 典源:《新五代史》卷二十九〈晋臣传·桑维翰〉

桑维翰字国侨,河南人也。为人丑怪,身短而面长,常临鉴以自奇曰:「七尺之身,不如一尺之面。」慨然有志于公辅。初举进士,主司恶其姓,以「桑」「丧」同音。人有劝其不必举进士,可以从佗求仕者,维翰慨然,乃著日出扶桑赋以见志。又铸铁砚以示人曰:「砚弊则改而佗仕。」卒以进士及第。晋高祖辟为河阳节度掌书记,其后常以自从。 释义:五代时期,桑维翰一心想考取进士,第一次因主考官迷信,桑与丧同音而没录取,第二次他写《日出扶桑赋》大赞扶桑,结果还没录取。朋友劝他想别的法子做官,他定制一块铁砚,说只有磨穿它后才会想别的办法去做官。最终还是考取了进士。后遂以“铁砚磨穿”等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 四知堂:资料有待补充。 启后堂:资料有待补充。 一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历史名人 桑弘羊 桑弘羊(前152-前80),汉臣。洛阳人。出身商人家庭,自幼有心算才能,十三岁入侍宫中。自元狩三年(前120)起,终武帝之世,历任大司农中丞、大司农、御史大夫等职,与担任大农丞的大盐铁商东郭咸阳、孔仅二人深得武帝宠信。元狩年间以后,在桑弘羊的参与和主持下,先后实行了盐、铁、酒官营,均输、平准、算缗、告缗,统一铸币等经济政策。此外,还组织了六十万人屯田戍边,防御匈奴。这些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功,暂时缓解了经济危机,史称当时“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桑弘羊以此赐爵左庶长。武帝后元二年(前87),桑弘羊由搜粟都尉迁任御史大夫,与霍光、金日、上官桀四人同受遗诏辅佐昭帝。始元六年(前81),昭帝召集各地贤良文学至长安,会议盐铁等国家大事。贤良文学反对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等与民争利的政策,力主改弦更张,桑弘羊与之展开辩论。由于桑弘羊的坚持和封建国家财政方面的需要,当时除废止酒类专卖改为征税外,盐铁官营等各项重要政策仍沿袭不变。次年,桑弘羊因与霍光政见发生分歧,被卷入燕王旦和上官桀父子的谋反事件,被处死。 桑钦 桑钦,汉学者。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字君长,尝从平陵涂恽受《毛诗》,今世传之《水经》三卷,旧题桑钦撰。 桑虞 桑虞,十六国后赵将领。字子深,魏郡黎阳(今河南濬县东北)人。桑冲子。少以至孝见称。后出仕后赵石氏,历武城令、祝阿太守,累迁宁朔将军、青州刺史。 桑维翰 桑维翰(898-947),五代后晋臣。字国侨。洛阳人。随石敬瑭历数镇。后唐末帝李从珂疑敬瑭,敬瑭遂反,命维翰作书致契丹主耶律德光求援,请结为父子,割地称臣。维翰又赴契丹见德光,德光乃决意出兵助敬瑭。清泰三年(936)十一月,契丹立敬瑭为大晋皇帝,敬瑭即以维翰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枢密院事。天福四年(939),维翰出为相州节度使,移镇兖州(今属山东)。镇州节度使安重荣建议联合吐谷浑抗契丹,维翰力言不可。七年,石敬瑭死,侄重贵立,是为少帝(又称出帝),召维翰为侍中。维翰使人对少帝说:欲制契丹、安天下,非用维翰不可。少帝乃以维翰为中书令兼枢密使。维翰权势显盛,颇受贿赂。少帝怒,罢维翰为开封尹。开运三年(946),契丹军南下,德光入恒州,命降将张彦泽先入开封,致李太后书,促速降,并召维翰至军前。维翰原主张结好契丹。因此少帝不愿让他见契丹主,张彦泽又贪其家财,遂承少帝之意杀维翰,以维翰自缢告于德光。 桑怿 桑怿(-1041),北宋将领。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勇力过人,善于剑及铁简,有谋略。举进士不中,补耆长。捕盗有功,擢右班殿值。复有功,枢密吏求银方予请功,怿说:“用贿得官,非我欲,况贫无银;有,亦不如此。”赵元昊入寇,参知政事宋庠荐其有勇略,迁内殿崇班、鄜延路兵马都监。后徙泾原路,屯镇戎军,与任福遇敌于好水川,力战而死。 桑哥 桑哥,元臣。通各族语言,曾为西蕃译使。至元中为总制院使。二十四年(1287)任尚书平章政事,改行中书省为行尚书省,六部为尚书六部。变更钞法,颁行“至元宝钞”。二十五年置征理司,清查仓库诸司,又遣人理算江淮、江西等六省钱谷。升尚书右丞相,兼宣政使,领功德使司事。二十六年又增盐、茶、酒醋等课。他任意铨调内外官,授官的大小,均以贿赂多少行事。二十八年受其他官吏弹劾,下狱被杀。 桑调元 桑调元,清臣、学者。字弢甫。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桑天显之子。从学于劳史,研习性理之学。雍正十一年(1733),钦赐进士,授工部主事。先后主持九江濂溪书院及滦源书院,辟余山书屋,宣扬劳史学说。 桑春荣 桑春荣(-1882),清臣。直隶宛平(今属北京)人,字柏侪。道光进士。道光二十二年(1842)任河南道监察御史,掌四川道监察御史。继任云南临安知府,调任云南府知府。曾镇压属境回民反清起义,擢迤南道咸丰元年(1851)兼署盐法道,督办官钱局,简化章程,禁止苛征,商民称便。三年授贵州按察使,次年授云南布政使。五年升任巡抚,兼署云贵总督。因镇压广西天地会起义屡遭失败,被劾,九年任内阁学士。英法联军进犯北京,奉命督办直隶、顺天团防事宜后任刑部户部右侍郎。同治十一年(1872)授刑部尚书日夕研读历代律例和清代刑律,亲自审理积案。后病死。 其他桑姓名人有 三国魏音乐家桑馥; 西晋大臣桑冲; 唐大臣桑道茂; 五代后晋将领桑汉颙; 明大臣桑乔,将领桑世杰、桑敬,学者桑悦、桑学美、桑日升,剧作家桑绍良,诗人桑贞白; 清将领桑赛、桑额等。 近当代桑姓名人有政治家桑珠、桑逢文、桑结加,化学雷射专家桑凤亭,土壤专家桑以琳,临床药理学家桑卫国,医药学家桑国卫,民族学家桑耀华,经济学家桑恒康,历史学家桑兵、桑润生、桑秀云,图书馆学家桑健,现代文学研究专家桑逢康,作家桑地、桑新华,诗人桑恒昌,作曲家桑桐,钢琴教育家桑叶舟,书法家桑凡,美术家桑吉雅,记者桑布,豫剧演员桑殿杰,体操运动员桑兰,羽毛球运动员桑洋,桌球运动员桑亚蝉,跳水运动员桑雪,演员桑可舟,登山运动员桑珠等。 桑世昌:淮海人,宋朝时期著名学者,陆游的亲戚,编辑有回文类聚,著作有《兰亭考》。 桑容:字文耀,常熟人。明代画家,著有《竹窗集》。 家谱文献 浙江鄞县桑氏副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邱补轩纂修,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铁砚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县桑氏宗谱,(清)陈云衢纂修,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县桑氏副谱,(清)沈守梅纂修,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县桑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初期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桑氏宗谱六卷,(清)桑金荣等纂修,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启后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余姚司前桑氏家谱八卷,(民国)桑庭富、桑肇岐等纂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一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海虞桑氏世谱,(民国)桑向荣、桑饮纂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铅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常熟海虞桑氏世谱,(民国)桑向荣编,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铅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熟市图书馆。 山东日照五莲桑氏世谱,(民国)桑富编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苏宜兴梅子境桑氏宗谱六卷,(民国)桑海山纂辑,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启后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湖南邵阳桑林杨氏三修族谱,(民国)杨世崇等修,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四知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鄞县鄞东桑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两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字辈排行 山东沂河桑氏字辈:“茂盛福元本庆志申远” 山东菏泽桑氏字辈:“行大道守事业全忠孝重仁义希圣贤(娴)”。 山东淄博沂源寿光分支字辈:“…成元文运恒德昌…”运为第22世子孙 山东兖州桑氏字辈:“緖传书建文兆介恩”。 山东泰安桑氏字辈:“福廷久,永可太之文,玉成园荣传,岐阳逢胜运,兆秀余蓝田,录自登征顺,鸿云洛纪先”。 山东泰安桑氏字辈:“荣传岐阳逢胜运兆”。 山东淄川桑氏字辈:“廷学道成明振国永泰昌庆宗忠贤杰礼治同安春”。 山东武城桑氏字辈:“立明同兆大世永成汝峰恒念先德广敦厚宗延昌兴华君英信健国晓安泰伟文继毅鹏守庆正荣祥”。 山东阳谷桑氏字辈:“有兴长传继广”。 山东滕州桑氏字辈:清怀延会有,学洪德广全成宪为正明,齐繁传英纯,立志显春茂,同宗永长存。 黑龙江佳木斯桑氏字辈:“……旭清洪……” 江苏沛县桑氏字辈:孝玉继宝文,元建洪茂纯成宪为正明,齐繁传英纯,立志显春茂,同宗永长存。 江苏宜兴桑氏字辈:“泽忆齐恒惠懿炜铿轨骧明清望汝廷锦友甲海兆祖景天大松孟宗龙凤履德根志荣麟”。 江苏扬州桑氏字辈:“绍运开巨建立嗣延克守明训起居思念敦信睦友能作可为既恭必敬以学册传俊英彦达志远允嘉攸也久之积厚应昌”。 江苏赣榆桑氏字辈:“仁义礼有广继修彦成章节爱廉明厚”。 江苏东海桑氏字辈:“一陵中庭远,山良月浩秀”。 江苏无锡桑氏字辈:“一本万利合之(芝)乃盛(圣)”。 江苏镇江桑氏字辈:“道恒龙琪” 安徽固镇、凤阳、宿州桑氏字辈:“朝凤玉英贤,三元多康泰,世至锦襄廉”。 安徽六安、霍丘、寿县桑氏字辈:“万(家瑞)世(学克泽)永兴(协)隆”。 安徽合肥、湖北公安桑氏字辈:“天作贤良茂子(梓)慈(池嗣) ”。 湖北广水桑氏字辈:“文正大光……天国文章永” 湖北公安桑氏字辈:“贤良茂子嗣大有前”。 浙江宁波桑氏字辈:“学志坚修史炳”。注:1998年7月22日在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中受伤瘫痪的著名运动员桑兰就是该支,炳字辈。 浙江余姚桑氏字辈:“本根厚植发自司城蟠荫广甸柯干滋生耕读事业忠孝性情雍和朴实长保家声”。 江西九江桑氏字辈:“泽道德龙昌家培”。 江西修水、九江桑氏字辈:“忠龙昌佳……” 新疆昌吉桑氏字辈: 桑权支派:“泰胜康广……” 桑维义支派:“清祥誉堂礼”。 桑生辉支派:“材田光福鬼元云华”。 桑国新支派:“峰刚忠兵军强平栋林龙瑞坤”。 桑旭成支派:“东升延磊亮”。 重庆合川桑氏字辈:“贤良茂子嗣大启前微声名远”。 天津静海桑氏字辈:“玉荣仲绍广”。 河南安阳桑氏字辈:“树玉富贵祥”。 河南鹿邑桑氏字辈:“云红大仁召发守令闲”。 河南淮阳冯塘桑氏字辈:”金井春长志令德“。 安徽太和桑氏字辈:“凤殿(怀)文传士,泽首庆德修”。 安徽合肥桑氏字辈:“锦朝仁国仕天” 安徽亳州桑氏字辈:“国朝章(献)天(士或金)大守志” 安徽太和县原墙镇桑氏字辈:“玉庆华永兴继……” 河南方良河桑氏字辈:“如本清生和春景艳” 资料有待补充。 宗祠通用联 四言通用联 法行平准;赋著扶桑:上联典指西汉朝时期的大臣桑弘羊,洛阳人,出身商人家庭。汉武帝时,官治粟都尉,领大司农,制定、推行盐铁酒类的官营专卖,设立平准、均输机构控制全国商品,从富商大贾手中夺回盐铁和贸易的控制权,增加了 的收入。又积极主张抵抗匈奴贵族的攻扰,反对和亲政策,曾组织六十万人屯垦,以防御匈奴袭击。汉昭帝幼年即位,他与霍光、金日殚共同辅政,任御史大夫。汉始元年间,召开盐铁会议,坚持盐铁官营政策。下联说五代时期洛阳人桑维翰,字国侨,因相貌丑陋,又姓桑(古与“丧”同音),考进士时几次被主考官刷下,有人劝他改姓或改业,他铸了个铁砚,对人说:“这个砚磨穿了,我就改业!”并写《日出扶桑赋》以表示心志。后唐同光年间终于中了进士,任石敬瑭的掌书记,又帮他称帝。后晋时,官集贤殿大学士、枢密院使等职。 旌常载绩;文阵称雄: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桑世杰,与俞通海等结水寨于巢湖,为宋太祖所抚,后攻江阴石牌寨,没于阵。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桑悦,明成化年间举人,敢为大言以凌人。 六言通用联 矢志磨穿铁砚;同居雍穆闺门:上联典指后晋朝时期的桑维翰屡试不第,铸铁砚示人曰:“砚穿则改业。”下联典指晋朝时期的桑虞五世同居,闺门雍穆。

一、姓氏源流

满(Mǎn 满)姓源出有三:

1、出自妫姓,为先帝舜的后代,以祖字为氏。西周初,周文王打败商国以后,将舜的后裔胡公满封在陈这个地方,建立了陈国。春秋时期陈国被楚国打败,陈国灭亡。陈国的子孙于是将开国元首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姓氏,姓作满,同时也有的以国名为姓,姓作陈的。

2、出自 中有满姓。满姓取自经名“满苏尔”(又译为“曼苏尔”)的首音。“满苏尔”(意为“胜利者”)是 历史上著名的阿巴斯王朝第二任哈里发,他原名为艾布·贾法尔,曾选巴格达为新城——“和平城”,确立了行政、财政、邮政等制度,是阿巴斯王朝的实际开创人,故后继者和 多取此名。早在元代,曾任大都路治中的一位合鲁温(突厥部落)人其名就叫满速(苏)儿。《补元史·氏族表》中曾有记载。另,“满拉”(满刺)原本是一种宗教称号和职务,但也有人用它作为名子或复姓使用,如明代的满刺、满拉·马黑麻等。这是否满姓的来源,还有待于考证。满姓 主要分布在中原地区。

3、出自他姓所改。旧由“瞒”氏讹音变为满氏。

得姓始祖:胡公满。据《尚友录》记载,满氏是胡公满的后裔,后来变为满氏。又望出汝南、河东。”望族居河东郡(今山西省夏县北)。故满氏的始祖是胡公满。

二、迁徙分布

(缺)满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满源出于妫姓。周朝初年,帝舜有个后代叫妫满,被封在陈国。妫满的子孙中有以他的名字为姓氏的,称为满氏。满姓的望族居住在山阳(今天的山东金县西北40里)和河东(今天的山西省下县北)。

三、历史名人

满 宠:三国时魏国太尉,跟随曹操东征下班地,立有军功。后曹丕篡汉即帝位,他又大破东吴于江陵,因而拜将封侯,名生当朝。魏明帝时,他老当益壮,再度以前将军的身份代曹休都督扬州诸军,屡次在合肥击入侵之师。他曾为魏国立下显赫战功,为官廉洁奉公,生活俭朴。《三国志》对满宠十分推崇,说他立志刚毅,勇而有谋,不治产生,家无余财,满宠之子满伟、孙满长亦有名。

满 奋:晋朝时期尚书令,昌邑人,清高雅致,任职司隶校尉。

满朝荐:字震东。明朝时期麻阳人。万历年间进士,担任咸宁令。他的手下梁永纵搜刮人民,并且还鞭打平民,满朝荐知道以后将他逮捕并且惩罚了他。梁永纵不认罪,反而诬告满朝荐掠夺税物,满朝荐于是被逮捕,下面的官吏和人民都要求释放满朝荐,但是朝廷一直不批准,直到七年以后大学士在叶以高的请求下,他才被放了回来。光宗的时候他又开始做官,担任尚宝卿,后来因为上书的时候,用语激烈,引起了当政者的愤怒,被遣送回原籍。崇宗的时候又被任用为太仆卿。还没有正式上任就逝世了。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山阳郡:此郡的地点有两个。一个是汉武帝建元年间设置的山阳郡,地点在今天的山东省境内,治所昌邑,相当于今天的山东金县西北。还有一处是东晋年间从广陵郡分置出来的山阳郡,治所在山阳,相当于今天的江苏省淮安市。

河东郡:秦朝时期置郡,相当于今山西省黄河以西夏县一带。

汝南郡:汉朝设置,治所在上蔡,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上蔡县西南。

2、堂号

昌邑堂、清廉堂:说的是三国时期魏国曹操手下的大将满宠。他意志顽强、英勇善战,跟随着曹操征战,立了很多功。文帝的时候,在江陵打败了吴国,被封为昌邑侯。他作官时一生清廉,年老退休回家的时候家里都没有什么财产,得到了人们的称赞。

============================================================

满姓宗祠通用对联

〖满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宗开舜裔;

望出山阳。

——佚名撰满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满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侯封昌邑;

诗受匡衡。

——李文郑撰满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魏昌邑人满宠,字伯字,曾跟随曹操作战,文帝即位,他又在江陵打败吴军,官伏波将军,封昌邑侯。后历官征东将军、太尉。立志刚毅,勇而有谋;不置产业,家无余财。下联典指西汉颍川人满昌,字君都,曾跟从匡衡学《齐诗》,官至詹事。

受诗高士;

赐谷表清。

——佚名撰满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满昌从匡衡受齐诗。下联典指三国魏·满宠,景初年间任太尉,家无余财,明帝赐钱谷以表其清节。

-----------------------------------------------------------------

〖满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父子一邑侯;

祖孙两将军。

——佚名撰满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时魏国满宠、满伟父子二人都曾封为昌邑侯。下联典指三国时魏国征东将军满宠及其孙大将军掾满长武。昌邑人。

-----------------------------------------------------------------

〖满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河清海宴昌国运;

东走西奔为人民。

——佚名撰满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满姓的望族居住地“河东”二字的嵌字联。

-----------------------------------------------------------------

〖满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立志刚方,著风猷于太尉;

清标朗映,炼冰玉之尚书。

——佚名撰满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魏满宠,从太祖力战有功,后迁太尉。立志刚毅,勇而有谋,不治产业,家无余财,风范长留。下联典指晋满奋,满宠之孙,体量通雅,元康中仕沿书令。

无财相臣,赐钱谷以旌清节;

畏风校尉,侍琉璃而有寒容。

——佚名撰满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时魏国征东将军满宠,字伯宁,昌邑人。从太祖力战有功,文帝即位,破吴于江陵,拜伏波将军,历封昌邑侯。后

清代八旗都有哪些姓氏??请分类告知。

上三旗: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 下五旗:镶红旗、正红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满(上三旗...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