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派的由来?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4收藏

武当派的由来?,第1张

武当派的由来:

武当派创立于湖北省武当山,为内家之宗,起于元而兴于明。据明末清初黄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铭》,武当派为宋人张三丰所创。其功法特点是强筋骨、运气功。

强调内功修练,讲究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短胜长,以慢击快、以意运气,以气运身,偏于阴柔,主呼吸,用短手。

武当功法不主进攻,然而亦不可轻易侵犯。一说之后的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等内家拳均是从武当内家拳繁衍发展而成。

扩展资料:

武当派的拳术套路,有太极拳、无极拳、鹞于长拳、猿糅伏地拳、六步散手、武当太乙五行拳等。武当派的内功,有洗髓金经六式等。

武当派的器械,首推武当镇山之宝武当剑、又有白虹剑、太极剑、六合枪、六合刀、松溪棍等。武当派的阵法,在武侠小说中,常常提到的有九宫八卦阵、三才剑阵等。

少林出自佛家,有天竺文化的色彩。武当出自玄门道教,中华本上的色彩极浓。少林功夫蕴藏着佛家的慈悲之理。

武当功夫源于道家、老子讲道,庄子讲广莫之野讲逍遥游,使武当功夫有较浓的想象色彩和审美意蕴,招式的表现也很有诗意,富于审美的魅力。

—武当派

  武当山尊玄武大帝为主神,玄武大帝即真武大帝。“武当”之名取自“非真武不足当之”,相传道教信奉的“真武大帝”就是在此得道升天。

  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荡魔天尊、九天降魔祖师、无量祖师,全称真武荡魔大帝,是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现在湖北武当山供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据传,他是盘古之子,于玉帝退位后任第三任天帝,生有炎黄二帝。曾降世为伏羲,为龙身,中华之祖龙。真武信仰,明朝以后在全国影响极大,中国近代汉族民间信仰尤为普遍。

  武当山天柱峰金殿上供奉有真武大帝像,真武大帝坐像,左侍金童捧册,右侍玉女端宝,水火二将,执旗捧剑拱卫两厢。坛下玄武一尊,为金婉合体。坛前设香案,置供器。神坛上方高悬馏金匠额,上铸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手迹“金光妙相”四字。

  武当玄武帝天然石像在武柱峰

  武当山脉武柱峰坐落在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的官山镇骡马沟村,武柱峰又称大明峰,柱头岩,真武坐像(因真武大帝父亲净乐国明真大帝而得名),元代建有王母宫(即真武大帝母亲)。距武当天柱峰14公里,是武当72峰之一,海拔为1132米。此坐像两峰如笋形同座椅,之间端坐着一尊高约80米、宽40米的天然真武神石像,身着道服,五官形备,目光深邃,背依伏龙山,注视武当山金顶,其头顶上茂密的白皮松俨然发髻,脸庞圆润,鼻梁高高隆起,两手平放两膝之上,打坐在玄武背上修行状惟妙惟肖,酷似武当山金顶的真武大帝像。在秋高气爽的艳阳照射下,山体直插霄汉,真武座像矗立在陡峭的悬崖上,晶莹光滑,金光灿灿,辉煌夺目。相传,真武在此潜心修行多年,以虔诚和恒心感动了道德天尊,被点化成仙,留下石质人像。

  武当山祀奉玄武历史

  武当山成为祀奉玄武的圣地应该是在宋代《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出现以后。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在武当山大顶之北创建紫霄宫祭祀玄武, 可能是武当山上首座以祭祀玄武为主的宫观。到了南宋,玄武的信仰已经非常普遍,玄武修道武当山的传说已经深入民心。董素皇的《玄帝实录》对太和山,即武当山有较详细的描述,说明了武当山的地理位置是在海外,位于翼轸二星的下方。而且增加了玉清圣祖紫元君传授玄武道法,命他到武当山修行的情节。《玄帝实录》记载﹕“王子(玄武)十五岁辞父母,离宫寻访幽谷。于是感动玉清圣祖紫元君授无极上道。元君曰﹕子可越海往东,在翼轸之下有山……子可入是山,择众峰之中冲高紫霄者居之。……王子乃依师语,越海东,果见师告之山。山水藏没,有七十二峰,一峰耸翠,上凌云霄,当阳虚寂。于是采师之诫,目山曰太和山,峰曰紫霄峰。岩曰紫霄岩,因卜居焉。潜虚玄一,默会万真,四十二年,大得上道。”……

  宋元交兵之际,均州也遭兵灾,均州武当山的宫观受到严重的破坏。例如紫霄宫在1260年以后已杳无人迹。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定都于燕京。1269年冬天,有龟蛇出现在燕京西郊高梁河,众人以为是玄武显灵,象征元王朝国运兴隆, 元帝室因而崇奉玄武。1270年在高梁河筑昭应宫以祭祀玄武。道士汪贞常入武当山,于1275年率领徒众鲁大宥等人重建五龙观。1278年以道法术数著名于世的道士赵守节,领其徒重修武当佑圣观。1286年世祖忽必烈命法师叶希真、刘道明、华洞真充任武当山都提点,并屡降御香至武当山祝愿祈福。

  元代,武当山因帝王的崇拜及诸道士的经营使香火更加兴盛,玄武与武当山的关系传说也有新的发展。刘道明撰《武当福地总真集》对武当山名称的由来提出了新的看法。他认为武当山原名太和山,由于玄武在此修道成功,飞升之后,此山非玄武不足以当之,而改名为武当。其书中充满了玄武在武当山修道降魔的遗迹。兹以五龙观为例,说明元代将武当山的风物附会玄武的情形。

  据可能是董素皇撰的《五龙观记碑》所载, 五龙观兴建的原因是由于姚简到武当山祷雨有验,将此灵异奏闻唐太宗(627-649年在位)。太宗降旨就武当山建观以表其圣迹。南宋末,王象之等附会五龙观为玄武隐居的地方。刘道明更据此而编造出玄武得道飞升的时候,有五条龙掖驾上升,所以在他旧隐的地方建五龙观以祭祀之。

  成书稍后于《武当福地总真集》的《玄天上帝启圣录》,在修道武当山的故事,添饰了历经考验的情节,使玄武的传记更符合道教神仙传记的惯用结构,即修道者从开始修道,历经考验,最后升登仙界。而且新增加的情节都注明有遗迹。

并没有这个说法。

在武当传行的正一,全真诸派,虽名有经法相传,但均奉真武大帝。白云观所藏《诸真宗派总簿》中列有与武当道教有关系的道派有:真武玄武派(《全真须知》作真武派)、榔梅派(即孙碧云所传武当派)和三丰先生所传三丰诸派。今在武当传行的有龙门派、武当玄武派、正一清微派。

另外,在元二十二年(1285),峡州宜都人张守清开始在武当山学道,后来他以清微道法为主,博采各派之长,内丹外法并重,二十余年中,授徒近四千人,被称为武当清徽派。分属全真、正一两大道派的全真派、上清五龙派、正一派、清徽派等,长期在武当山传道授徒。武当山五龙宫是江南全真派的最大的活动据点。这些道派虽教义有别、但在尊崇真武这一点上是认同的,不同程度的融合是它们的主流。

扩展资料

北宋以前,武当山道教并无明显的宗派区分。以其宗教行为而论,大致可以归属于早期的丹鼎派和符_派。武当山道教真正各立门户的宗派活动,当是从公元十二世纪初的南宋和金元对峙之时开始。属于正一道传上清法_的茅山家宗(上清派),是元初武当山道教的主要宗派.南宋绍兴十一年(公元 1141),茅山道士孙寂然在武当山兴复五龙观,传上清五雷诸法,形成上清别派的五龙派。金大定七年( 1167),道士王重阳创立主张三教合一的全真道。

——武当道教

——武当山三丰派道教

武当派的由来?

武当派的由来:武当派创立于湖北省武当山,为内家之宗,起于元而兴于明。据明末清初黄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铭》,武当派为宋人张三丰所创。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