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山的家世
据《钦定四库全书·诚斋集》李商霖墓志铭(杨万里撰)记载:李义山的祖父叫李晞说(字商霖,号竹林先生)。李晞说的曾祖李仲文、祖李安常、父李倬,子李修己。
原文:“先生讳晞说,商霖字也,世家丰城。冠而孤,事母夫人黄尽孝。当是时,兵荒荐仍,生业屡空,于耜带经,负米致养,尝药侍疾,无爱体肤,执丧哀疚,有人所难,免丧十年,言及其亲必泣如始丧者。同产一弟,字之训之淑而才,同室同爨逾三十年,湫隘离居则与之市腴田、筑善室,尽逊先业,身不著一簪云。三试礼部无遇,退归竹林,士之从学者尊之曰竹林先生,后以子追秩奉议郎。曾祖仲文、祖安常、父倬,皆不仕。妻黄,赠安人。四子:修己、虚己、胜己、恕己,伯、季第进士,仲、叔未仕。三女:适人士黄应和端人、刘尧仁。孙男九人:义方、义章、义问、义和、义行、义荣、义隆、义端、义山;女八人。先生之没以塴岁之六月二十日,得年六十有一。”
据《江西新闻网》 报道:丰城的曹王世系李氏,即唐太宗幼子曹王明后裔。曹王明五子李偲的后代李崇在唐昭宗景福二年(即公元892年)出任荆州刺史,乾宁元年(即公元894年)改洪州刺史,乾宁三年遇兵变身亡。葬洪州新建县至德观生米山之阳。在这次突变后,李崇的家人无心于官场,从子李枢,就是李暕的三世孙,游学来到丰城县广丰乡之葛山,求学于葛天旻,居家葛山,其四世孙李贵再迁居丰城县长宁乡之罗田,逐成当地望族,俗称丰城罗田李氏。李崇的儿子李蓬弃仕隐居江西临川大岗之乔上,子李胜迁居丰城县正信乡即现在的段潭乡,二世孙李从,字伯顺,择地依湖建村,逐成当地望族,俗称丰城湖茫李氏(即下李)。
家谱世系:李枢、李德义、李涉安、李思立、李福、李贵、李竦、李珉、李仲文、李安常、李倬、李晞说、李修已、李义山(李义山两子:李尚、李瀛)。
子女
长子:李德謇,太府少卿,袭爵卫国公。
次子:李德奖。
孙
李伯瑶
李处叶,清阳县令。其女李芳嫁左卫翊卫裴某。
李德奖曾孙四人
李浚,嘉州刺史
李湜
李汗
李沅,兼殿中侍御史。
李靖五世孙
李彦芳,唐文宗李昂大和(太和)年间,官至凤翔司录参军。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人。唐朝杰出的军事家,隋朝凉州刺史韩擒虎外甥。
李靖仪表魁伟,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初仕隋朝,拜马邑郡丞。晋阳起兵后,效力唐朝,从平王世充和窦建德,南平萧铣和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历任检校中书令、兵部尚书,拜尚书右仆射,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靖病逝,终年七十九。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景武”,陪葬昭陵。唐玄宗时配享武成王庙,位列十哲。
李靖的治军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古代军事思想和兵法理论。著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今多已失传。后人辑有《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为古代兵学的代表著作。
扩展资料:
李靖家族,从陕西到河南,从河南迁徙到闽南,子孙传衍遍及各地,从闽南再传往省内外,港澳、台,东南亚及世界各国,子孙遍天下。在漳州支脉清楚,派系明确,至今有8万多人,具体传衍支脉如下:
芗城区浦南镇,李靖之孙李伯瑶派系元勋支系:浦南渡东开基祖系李伯瑶十七世孙李怀义的七世孙李元勋。李元勋,明万历举人,长泰县教谕,后升任浙江严州同知。
李元勋裔孙李发强、李有恪在明末清初,分传石亭镇和浦南镇十几个村社,清代中期远传至龙溪、海澄,广东海陆丰,台湾及马来西亚、泰国等地。
龙文区郭坑镇扶摇村,李靖之孙李伯瑶派系怀义支系:李伯瑶的第十七世孙李怀义于宋绍兴年间肇基扶摇。李怀义生三子:长世迁、次世德、三世豸。
后裔传芗城区浦头,浦南镇的渡东村;石亭镇的南塘、后湖、下巷;浙江苍南、广东海丰;本省的长泰、漳平、晋江、南靖等地。李怀义的七世孙李元杰,迁徙开基漳平,子孙传衍繁盛。
云霄县火田镇,李靖之孙李伯瑶派系火田李莅汝支系。唐初,漳州州治设在云霄的火田,李伯瑶任漳州司马,驻云霄火田,今云霄火田村李氏宗祠内祀李伯瑶,楹联“辅国屯军曾此地,承家衍派永朝宗”。
李莅汝是李伯瑶长子,袭爵宣尉监军。李莅汝裔孙李靖(与鼻祖大唐李靖同名)肇基云霄和平乡莆顶村,后裔再传衍诏安后港,东山的城安,漳浦沙西等地。
诏安县四都镇,李靖之孙李伯瑶派系李莅汝支系,李顺夫支脉:李顺夫于南宋理宗(公元1225—1260年)间,从云霄和平乡莆顶村迁来开基,裔孙传港口、公子店,林头、山后以及东山县的大产。其裔孙再传广东梅州、揭阳、饶平、拓林、汕头、广州及台湾和东南亚各国。
东山县铜陵镇李靖之孙李伯瑶派系城安李大山支系:开基祖李大山,于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9年),建城堡一座取名“城安”。李火山裔孙在城安分系大、二、三、四房,清康熙三年,东山“迁界”后,第四房移居云霄县院前村,再传石壁,南湖二村。
其他守祖房繁衍至铜山古城、随郑経入台者甚众。1945年台湾光复后,第20代孙李延贵等人随国民党入台参与接管主权事宜。1949年前后,被国民党抓兵到台湾的李才桂等28人,散居在台湾花莲、宜兰、桃园等县、市,至今已传衍至24代。
华安县华丰镇霞苑李靖之孙李伯瑶派系李政一支系:李伯瑶第三子李莚汝裔孙李蓬,溢八千,袭唐封授防御团练使,守延平,宋末,徒居大田县,生六子。政一、政二、政三、政四、政五、政六。
李政一负其母形骸迁葬赤溪村(今华安县华丰镇),得“蛇脐”穴地,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开基霞苑。政一生元昭,元昭生捌才,捌才生孔兴,孔兴生添益、添骥、添赐、添祖、添升、添尾六子,添益生五子:颖、昆、菕、睦、美,子孙传霞苑、华丰繁衍万丁。
华安县仙都李靖之孙李伯瑶派系李政二支系:宋末李政二迁居龙岩宁洋,明洪武年间迁居漳平,明洪武17年开基象贤(今仙都镇上苑)、上墘。
华安县仙都李靖之孙李伯瑶派系李政三支系:明洪武年间,开基珍山保湖深坑(今华安湖林),明国时期迁漳平市大乌、小乌定居。此外还有李政四,开基西塔;李政六开基上杭;李政五出祖海外。
1300多年来,李靖后裔李伯瑶派系文化遗产,经历风风雨雨,历经人间沧桑,对遗留下来的祖祠、祖(家)庙、祖墓、牌坊、牌匾、祖训、昭穆字辈诗,子子孙孙相传不衰。
参考资料:
(四会)李氏族谱。(清)李善元纂修清道光十五年(1835)刻本。
一册 粤图
该谱为明代初修,内存明学士宋濂序云:“李之姓原于帝高阳氏,宗陇西,后裔临淮公者,琅琊王之子,名修珍,贬斥南海,数世不能归,子孙遂居端州之四会,四会有李氏,盖出自临淮公9传十余世,至宋殿中侍御史积中(元丰进士,官翰林直学士),由直谏谪南昌,故今为南昌人。殿中公九世孙宗颐以家谱相示,始于殿中高祖三八府君,三八之上则略而不备。”该谱曾经历次纂修,计有宋元丰李积中(五世孙)初烤、明正统三年(1438)十三世孙续修、明万历辛亥(1611)十九世孙续修、清乾隆十四年(1749)二十四世孙续修以及清道光十五年(1835)二十五世孙续修等。李氏居四会七百余年,历世三十余代,名士众多,如李积中、李大性、李津、李棨等。
(四会)李氏族谱。(清)李德宽重修。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刻本。
四册 粤图
(四会岗咀)李氏族谱一卷。(民国)李焯楠纂修。民国三十二年(1943)刻本。
一册 四会方志办、四会档
李德仁,字泽甫,号霁原,斋名存道堂。
1946年生,祖籍山西榆次。
擅长中国山水画、书法、书画鉴定。并对中国哲学、考据学、中国内家形意拳有深厚的研究。
1978年考入山西大学艺术系攻读研究生,1981年毕业留校任教。
现任山西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西大学艺术学研究所副所长。
国际宋氏形意拳总会副会长。
九三学社成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1993年被国务院颁布为有突出贡献专家并授予特殊津贴。
李德的结局是什么
很幸运,见证了历史,并且得以善终。李德(1900年9月—1974年8月),原名奥托·布劳恩,出生于德国慕尼黑。1933年,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往中央苏区,李德以中共中央军事顾问的身份来到瑞金。
李德在1939年6月回到了苏联,一直在文学出版社工作,后来也没有再回到中国。他在中国一共有两任妻子,一直到去世都没有再见过他们,李德最后于1974年八月在前民主德国病逝。
李德在苏联度过了15年。1953年斯大林逝世,翌年,李德获准离开莫斯科,回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长征后博古李德最后下场,李德和博古是怎么死的
1、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1933年初,李德来到苏区。临时负责人博古对李德十分依赖和支持,把第五次反围剿指挥大权完全交给了李德。李德教条式发号施令。采用堡垒战术,要“实施短促突击”,以保证“不丢失根据地一寸土地”。
2、博古:1945年4月8日,从重庆返回延安的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于山西兴县黑茶山;李德:1974年病死;陈独秀:1942年5月27日于四川江津病逝。
3、年4月8日,博古、王若飞等乘美国运输机回延安向中央汇报请示。飞机在山西黑茶山失事,同机包括叶挺将军等17人全部遇难,史称“四八烈士”。
4、当时因为顾顺章的叛变导致损失惨重,总负责人博古不懂军事这方面的知识,后来就申请让李德留在了中央苏区。
5、在李德的一意孤行下,最终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以我党惨败告终,红军被迫放弃原有根据地,开始进行战略性转移。在长征初期,由于李德,博古的错误指挥,湘江之战,我军损失惨重,1935年初,遵义会议召开。
6、年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后,又与李德推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致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在遵义会议上被解除中共最高领导职务。
红军的罪人,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来华原因成谜,如今众说纷纭
1、关于李德来华说法多样。一说李德是受共产国际东方部指派;二说他是被苏联红军总参谋部派往中国东北收集日军情报,后跟随博古去了苏区;三是李德自己所著《中国纪事》所述,是被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派往中国担任军事顾问。
2、红军时期的苏联军事顾问李德(1900年~1974年),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军事顾问,奥地利人。他是德国人,为何是苏联的军事顾问?1928年越狱逃往苏联,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
3、瞎指挥的李德回国后,留在中国的2任妻子一位授大校,一位当部长。
4、李德,德国***员,毕业于莫斯科沃龙茨军事学院,曾在苏联红军总参谋部工作过一段时间。1932年春,李德被共产国际派往中国,担任远东局军事顾问团顾问。不久后,他被共产国际派往中央苏区,担任红军军事顾问。
李德回去后的结局
李德回国后结局并不好。李德回到莫斯科后,上级要求他对自己在中国犯下的一切错误进行检讨。关于李德的处罚,苏联官方还询问了中国的意见,而苏联最后对他做出的处罚是:虽有错误,但罪不至死,给予处分以儆效尤。
李德回国后结局并不好。由于李德的瞎指挥,最终导致我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遭到巨大损失,接连的战败也让苏区根据地面积迅速缩小,最后只能进行战略转移,开启了漫长的长征之路。
瞎指挥的李德回国后,留在中国的2任妻子一位授大校,一位当部长。
李德在1939年6月回到了苏联,一直在文学出版社工作,后来也没有再回到中国。他在中国一共有两任妻子,一直到去世都没有再见过他们,李德最后于1974年八月在前民主德国病逝。
李德的结局如何
1、很幸运,见证了历史,并且得以善终。李德(1900年9月—1974年8月),原名奥托·布劳恩,出生于德国慕尼黑。1933年,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往中央苏区,李德以中共中央军事顾问的身份来到瑞金。
2、李德在1939年6月回到了苏联,一直在文学出版社工作,后来也没有再回到中国。他在中国一共有两任妻子,一直到去世都没有再见过他们,李德最后于1974年八月在前民主德国病逝。
3、他第一个妻子,于是带着儿子和他离婚了。1939年的8月份,李德结束了他在中国长达7年的旅程,回到了莫斯科。之后在二战期间加入苏联红军,随后在出版社担任编撰和翻译一类的教育工作。
4、李德在苏联度过了15年。1953年斯大林逝世,翌年,李德获准离开莫斯科,回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李义山的家世
本文2023-10-06 22:12:5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92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