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家谱排行从:乘继传守永念先德,再往后是什么辈?
张氏得姓始祖:张挥。张姓的诞生很古老,约有五千年历史。在人文初祖黄帝时代,黄帝有一子叫少昊清阳氏,少昊之子挥自幼聪明过人,爱动脑筋。一次,他观看夜空,从星星的组合中得到启发,经过研究,发明了弓。在当时人类基本以狩猎为生,弓的发明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于是黄帝封挥为专门制造弓的官叫“弓正”,也称“弓长”,又将官名合二为一赐他“张”姓。张挥成了张姓人的始祖。补充据说张姓的始祖名“挥”,他是黄帝的孙子(一说是黄帝的儿子),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了弓箭和网罟 (gu)。弓箭和网罟作为当时的新的生产工具,使人们可以猎取更多的鸟兽,捕捞更多的鱼虾,又能够减少猛兽对自身的伤害。挥所在的氏族部落世代以生产弓箭和网罟为业,于是他的后裔就以“张”作为自己的姓氏。
张姓公认的血缘亲祖黄帝是远古传说时代华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以德经天地,以仁,信治天下,选贤任能,严惩顽凶,开创了一个歌舞升平的盛世。
张挥是张姓的得姓始祖,但张挥与黄帝的关系则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张挥是黄帝之子,另一说则认为他是黄帝之子少昊青阳氏之子,即张挥为黄帝之孙。《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姓氏急就篇》、《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有关姓氏学的史籍记载虽稍有出入,但都主张挥为黄帝之孙说,其称:张氏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造弓矢,实张罗以取禽兽,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后世张氏后裔所修张姓族谱、张姓家谱多有沿用此说者。
清乾隆甲寅重修裕裔堂版《张氏家谱》卷三《受姓渊源考》云:“张氏出自黄帝轩辕氏,生少昊金天氏,又号青阳氏,第五子挥始制矢,官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
持张挥黄帝之子说的有《广韵》(下平声十阳)、马骗《绎史》等,张氏后裔所修张姓家谱也有很多赞同此说。
中国人姓氏之得皆有渊源,而且遵循一定的原则。姓氏命名的原则概括起来有以国、邑、乡、亭为据的,有以人之名、字、出生秩序、官、官名、爵、爵系、国符、技、事、谥、谥氏、邑系、邑谥、族、族系等等为据的。
张姓始祖挥之得姓亦基于上述原则。尽管在张挥是黄帝之子还是黄帝之孙这一问题上,古文献记载各持一端,但具体到张挥本人的情况,则无大的分歧,都承认其制弓矢、官弓正、祀弧星这一基本事实。然则,细心的读者还会从我们前引文献中发现,记张挥之得姓,有“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始制弓矢,官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和“性长弓矢,善张纲罗,世袭其职,因赐姓曰张”等微小区别。据此,我们可以说挥之得姓为张,是以技即职业为姓,也可以说是以官为姓,或者记作以职官为姓。
字辈往往都记录在家谱上,通过老谱可以查询到这方面的知识,没有家谱的可以重新编修呢,参照百姓通谱修缮的家谱,非常好!!!
首先你得弄清楚你的宗族是属于哪一派或者哪一系,是那个地区的哪一支氏族传承。
由于问题不是很清楚我就把关于山东的一些名门张氏的族谱字辈给你列一下,希望有所帮助。
金鉴堂张氏老派:景远荣华起,金玉满堂兴,国正天心顺,官清民德纯。新派:喜庆升平世,洪恩合大开,从修家道盛,绍泽显英才。 惠和堂张氏五修派语:万世传宗谱,闻铎思绍先,正文学圣训,禄享沐君恩。续派语:功高标鼎石,品卓冠□贤,金玉家声振,铭经祖德延。
新派语:绳武开基业,英嗣百代昌,温恭敦孝友,积厚允流芳。
通派语:德茂光先祖,良贻在克家,殷勤敦实务,谦厚发菁华,绂冕芬徽匕,圭璋品诣嘉,席珍留待聘,掞藻灿云霞。
敦本堂张氏派语:白泉公立派:添志必文天,朝尚池仁承。 福积公立派:汉道丹玉单,大本汝兴臣。丙申重修字派:礼乐光昭远,诗书发泽长,于今登一本,世代显而昌。 己未重修派语:礼乐光青阳,诗书发泽长,两铭传道德,百忍肃家常,业以千秋著,名因万选芳,云礽绵世德,奕叶自辉煌。
己丑重修字派:礼乐光青阳,诗书发泽长,传家原孝友,立品在端方。
孝友张氏五修字辈:寿彦子添,瑄志必玉,春以问明,开国正德,茂光先祖。咸丰三年颁
新派字辈:传家尊理学,辅世重经纶,孝友兼名节,儒风百代新。
通谱合派字辈:德茂光先祖,长贻在克家,殷勤敦宝务,谦厚发菁华,纹冕芬徽□,圭璋品谊嘉,席珍晋待聘,掞藻灿云霞。
张姓家谱辈分排行不一样,各有各的排法,我姓张,我所知道的是,爷爷辈的是张国某,子一辈的是张子某,孙一辈的是张云某,然后重孙辈的是张西某。
我村还有一张姓人家,他们的辈分排行是,爷爷辈的是张忠某,子一辈的是张汝某,孙一辈的是张植某。
据史料传说,张姓主要发源于河北省清河县。
张氏祖先是轩辕黄帝之子,清河是其封地。
善长于制造和使用长弓利箭,开疆拓土,屡建功勋。
故黄帝赐于张姓。
在中华大地上,至今为止,张氏为
第三大姓,人口近亿,自古至今,名人辈出,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作出了贡献。
张姓分支较多,字辈不统一,笔者姓张,功字辈。
我们的字辈是,
廷文绍_远,宗功永顺新,
移茂传礼义,仁志发新民。
辈分排列:江黔云蜀广, 西东聚同赓。 贵筑扬美训, 州郡涌贤群。
六艺涵聪敏, 百忍安邦宁。 年遥信礼孝, 续延著规谆。
修齐常芬彦, 谱迪颂祖伦。 振作循科教, 奋勉兰蕙苹。
望岭碧峰秀, 后寄励泰仁。 裔传书蕴来, 立绪抚鞠恩。
志识韬略伟, 典策冠武经。 范木布蕃衍, 创颖务为勤。
辉亮华堂润, 煌照满族民。 再展谋猷愿, 举宇贺功勋。
张氏得姓始祖“挥”简介
(一)“挥”何许人
远古的先民靠吃禽兽肉为生。当时的猎取工具靠木棒和石块,这样猎取飞禽走兽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欲猎猛兽,自身常要受到伤害。到了黄帝时代,有个名叫“挥”的人,以树枝为弓,以藤为弦,制成弓矢,可以在远处将禽兽射杀,又以藤结网,在林中张罗,可逮禽兽,在水中布网,可捕鱼虾。弓矢、网罗的发明,在远古时代实在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件。后来,弓箭不仅用于猎取禽兽,而且用于战争,在枪炮发明以前,弓箭是一件很好的武器。弓箭的发明,不仅充分显示了“挥”的聪明才智,而且说明他是个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发明家。
(二)“挥”与黄帝的关系
“挥”是张姓的得姓始祖。但张挥与黄帝的关系则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张挥是黄帝之子,另一说法则认为他是黄帝之子少昊青阳氏之子,即张挥为黄帝之孙,《元和姓篡》、《古今姓氏书辩证》、《姓氏急就篇》、《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有关姓氏学史籍记载虽稍有出入,但都主张挥为黄帝之孙说,其称:张氏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造弓矢,实张网罗以取禽兽,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后世张姓后裔所修族谱,家谱多有沿用此说者。如清乾隆甲寅重修裕裔堂版《张氏家谱》卷三《受姓渊源考》云:“张氏出自黄帝轩辕氏,生少昊金天氏,又是号青阳氏,第五子挥始制弓矢,官正,主祀弧星,世袭其职,赐姓张氏。”
持张挥是黄帝之子说法的有《广韵》(下平声十相)、马骠《绎史》等,张氏后裔所修家谱也有多赞同此说法。如明嘉靖年间所刊张浚等篡修《张氏统宗谱》卷上《姓郡望》称:“吾张氏得姓者,自轩辕皇帝第三妃彤鱼氏之子曰挥,观弧制弓,赐姓张氏官封弓正主祀弧星居尹城用于清阳后改清河郡,此张氏得姓之由,而望清河郡者独最。”明崇祯十三年张大宾撰城步县《张氏族谱序》云:“天下之物,木必有根,水必有源,其理出一样也。天下之姓不一也,然必有赐姓之始,有历朝之派,不可不知也,若吾张姓,始于轩辕皇帝之第五子也,善长弓矢,善张网罗,世袭其职,因赐姓曰张,赐名曰挥,以其善作三军也。”
张挥究竟是黄帝之子,还是黄帝之孙,文献的矛盾记载,给我们的判断带来了极大困难。关于这个问题,曾为张氏后裔所关注。如清光绪二十八年长沙云鹤桥张永言所修阅田《张氏家谱》(民国二年四月清河堂坤)即有《张姓考》一节,专论此事,他认为挥不是少昊青阳之子,而是与清阳同为黄帝之子。其云:“旧谱载吾张本轩辕皇帝之裔,帝二十五子,第五子名青阳,生挥,为弓正,制弓矢,祀弧星,取长弓之意,遂姓张。此说实非也。考《通鉴纲目•前编》引史谓:“少昊金天氏次妃生般,为弓正,制弓撩,主祀弧星,封于尹城,有子曰昧,为元冥师于高阳之世,唐《广韵》:“张本轩辕第五子挥,始造弦,实张罗网,世掌其职,后因氏焉。应劭《风俗通》云:张、王、李、赵,黄帝赐姓也,出清河、南阳、安定、敦煌、武契、范阳、犍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十四望。按《国语•晋语》:黄帝之子二十五人,为青阳、夷鼓,皆为己性,青阳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鱼氏甥也。《通鉴外记》:黄帝二妃方雷氏之女,曰节、生休及清、三妃彤鱼氏之女生挥及夷彭。或曰,黄帝之子清是为清阳氏,清即清阳,意者挥即夷鼓欤?弟曰夷彭,兄曰夷鼓,后世兄弟命名多同偏旁,安知非前古所有欤?若然,挥与清阳异母兄弟,挥非清阳也。
据著名的民族源流史专家何光岳先生考证,少昊为东夷族,与青阳乃两码事。故此,我们倾向于挥为黄帝儿子之说。在我国古代天象图上,二十八宿之一的张宿共六颗星,在轩辕座下,这或许表明古代天文学家早已认定张姓始祖张挥是黄帝之子。
(以上资料摘录自《中华姓氏通书》张姓下六页至十七页)
综上历史文献,虽记载不一,但有共同点,即弓箭是“挥”发明的,官弓正,世袭其职。查“挥”又名夷鼓,乃黄帝三妃彤鱼氏所生,而黄帝二妃方雷氏生夷彭。夷鼓、夷彭乃同父异母兄弟,这就可证明挥是黄帝之子无疑了。
1昌大家先,崇德象贤。楷模正直,品学安全。忠祯孝友,齐圣广渊。代生明哲,世植梅田。诗收温裕,富贵联延。(摘自《张氏族谱》)
2摘自:《张氏三修族谱》民国13年 孝友堂 43册(派语:噟正世大,光明显曜,承绍人文,永昭宗道
新增派语:建立功言,进修德业,恢振先声,蔚启英哲
宁乡官山张氏通谱合派语:德茂光先祖,良贻在克家,殷勤敦实务,谦厚发菁华,绂冕芬徽□,圭璋品诣嘉,席珍留待聘,掞藻灿云霞
3摘自:江西赣洲《信丰安息阑州张氏八修族谱》不分卷 张士元等主修 民国38年 9册 派语:正元高国福,玉定志用金,□顺茂盛昌,忠信永有光,学士攀龙凤,贤才振纪刚,仁义为珍宝,诗书作栋粱,祖宗恩德积,科甲傅名扬。
4 摘自:《张氏族谱》64卷,民国11年,金镶堂,14册-派语
族间尚有派行:仁让敦古道,雍和受以庄,金玉曰君子
冈陵永尔康,经纬才能超,利贞位育安
春萱同茂盛,兰桂奕芬芳,荣华徵九如
仁宦有书香,左右清昭穆,动臣邦国扬
派行古风:化云腾上吴,承先绍启宗,仲兴山诒远
永廷应万崇,日振昌英俊,贤声继祖功
五修派行:传家惟诗礼,抡秀良与忠,积善恩光大
庆馀福自通,德泽宜皆学,作求泰常逢
5城南张氏五修支谱16卷 民国己巳年 孝友堂 张先炳等主修 16册,派语
旧派语:寿彦子添瑄志必玉春以问明开国正德茂光先祖
咸丰三年族先酌颁新派:傅家尊理学辅世重经纶孝友兼名节儒风百代新。
通谱合派:德茂光先祖长贻在克家殷勤敦宝务谦厚发菁华纹冕芬徽□圭璋品谊嘉席珍晋待聘掞藻灿云霞。
6摘自:江西上饶《清河张氏宗谱》8卷 张诸葛清编纂 民国30年 玉海堂 8册 派语:
讳行字派:文武成康烈,从周儒雅 ,诗书诏令德,孝友启新献,
华国重良弼,光天钦远谋,芳声延祖泽,维与勤家修
行派:宗支蕃衍盛,元亨利贞祥,富贵荣华显,斯庆绵长,
棠棣联芳秀,贤圣伦蒸当,圭璋含辉耀,翰学拜明堂,
源流恢先绪,奕翼后厥昌,克昭家声振,万古姓名香
7湘西学士桥张氏族谱11卷,民国17年,希贤堂,11册齐,派语:
原定派语:齐家汉国,起文仕邦。
续定派语:光明正大,孝友忠良,
再续派语:克承先志,远绍书香。
8张氏桂公支谱16卷,光绪23年,孝友堂,8册齐,328234品差 派语:
本宗旧谱派语:天道益世达,廷广时文应之善良。
七英后裔合派语:英裔傅合美,珂里步前修,第峻齐标甲,恩纶福泽悠。
振绳峥大业,孝友绍先猷,光裕崇儒定,家声永作求。
宣公后裔通谱派语:德茂光先祖,良贻在克家,殷勤敦务实,谦厚发菁华,绂冕芬嶶□,圭璋品谊嘉,席珍留待聘,掞藻灿云霞。
9洋湖张氏三修族谱15卷首末民国26年,清河堂,16册齐,派语:
开国忠为上,承家孝在先,立基图远大,积德自绵延。
10张氏三修族谱37卷首1 民国茂子年 孝友堂 43册齐派语:
老派语:譍正世大,光明显曜,承绍人文,永昭宗道 。
新增派语:建立功言,进修德业,恢振先声,蔚启英哲。
官塘张氏合派语:德茂光先祖,良贻在克家,殷勤敦实务,谦厚么菁华。绂冕芬徽□,圭璋品诣嘉,席珍留待聘,掞藻灿云霞
11张氏四修族谱15卷首1卷,民国32年,清河堂,张从南编修17册齐, 派语:
原派:木火土金水,仁义礼智信,恭从明聪睿肃又哲谋圣。
三修续派:明孝友作则,存忠厚为良,裕德才宏显,培基泽远长。
芝蔴湾原派:文应光宗国士正天心顺,官清大学永。
七里硚原派:先宾联孝国正天心顺官清大学永。
四修族谱续派:友作述显忠良,德泽傅家远,诗书守世长。
12湖南益阳 张氏族谱64卷,民国11年,金镶堂,14册, 派语:
大宝时国日,万正仕祈芳,和世家声远,千秋学业长,承宗敦孝友,应题启文光,基植先培本,源开永发祥。
13554张氏族谱12卷首1,民国12年 孝友堂 存4册存首,卷9, 派语:
化云腾上昊,承先绍启宗,仲兴山诒远,永庭应万崇,日振昌英俊,贤垢继祖功,文运开世兆,科元定显隆,傅家惟孝友,佐国本纯忠,德业辉金鼎,规模大岳嵩
14摘自:《张氏族谱》 光绪癸未年 金鉴堂 5派语
老派:景远荣华起,金玉满堂兴,国正天心顺,官清民德纯
新派:喜庆升平世,洪恩合大开,从修家道盛,绍泽显英才
15摘自《张氏五修族谱》民国十八年,惠和堂 派语
原派语:万世傅宗谱,闻铎思绍先,正文学圣训,禄享沐君恩
续派语:功高标鼎石,品卓冠□贤,金玉家声振,铭经祖德延
新派语:绳武开基业,英嗣百代昌,温恭敦孝友,积厚允流芳
通派语:德茂光先祖,良贻在克家,殷勤敦实务,谦厚发菁华,
绂冕芬徽匕,圭璋品诣嘉,席珍留待聘,掞藻灿云霞
16摘自:湖南平江《张氏支谱》张麓泉、张悠久等纂修,清同治三年,敦本堂修,木活字本,6册 派语
白泉公立派:添志必文天,朝尚池仁承
福积公立派:汉道丹玉单,大本汝兴兴臣
丙申重修字派:礼乐光昭远,诗书发泽长,于今登一本,世代显而昌
丙申重修字派,己未重修派同:礼乐光青阳,诗书发泽长,雨铭传道德,百忍肃家常,业以千秋著,名因万选芳,云礽绵世德,奕叶自辉煌
己丑重修字派:礼乐光青阳,诗书发泽长,传家原孝友,立品在端方
1751.湖南益阳《张氏四修族谱》首卷上中下末,张允文等主修,同治12年,孝文堂,木活字本,8册 派语
旧派:富标瑞世,贵显都京,唐宋廷秀,元明尚应。
新派:克让光尧代,允恭裕舜朝,中天开景运,盛德自宣昭。
18湖南长沙《白汑刘氏四修族谱》16卷首,刘泽 等主修,民国18年,崇让堂,木活字本,11册 派语
学圣光前泽,名成启嗣芳,道德隆家永,邦国庆安康。
19江西兴国 张氏五修族谱 11卷 张显藻主修 民国36年 11册派语:光大世德庆,朝思锡育功,
光大碧玉显,贤声继祖,瑞协文明兆。
福徵景运隆,傅家惟诗礼,垂训在孝忠。涵养期宽厚,经书求广通,尭舜作模范。
唐虞乐相逢,积善祥长发,富贵益盈丰。
20 浙江嵊县 剡西富润张氏宗谱 十卷 张立遵等修 同治辛未年 木活字本 10册1150 派语:
奠居富润肇自从宜瑞开灵鹤乃建洪基后人蔚起先泽永垂。
新行:奠居富润肇人宜瑞开灵鹤乃建洪基后人蔚起先泽永垂。
21摘自(62湖南浏阳 金冈段张氏二修家谱)
字辈派语:庆清公胜士,光国永世昌,宗德延先泽,人文启瑞祥
纯儒钦佐运,动业耀铭常,孝友傅家政,忠良万代扬
22摘自(长沙坳上张氏族谱)
字辈派语:献光王国声名远,孝友傅家世泽延
新增宗派:肇锡宏庆,翊赞昌明,振志宣定,应运维新
23摘自《张氏宗谱》张相升等修 14卷 民国戊子年 都会堂 木活字 9册
派语:派系:道善卿明隆积相良才庆文际德荣光会显昌绍芳
承启侬诗先后述书昭应贻衍谟祯谋绪烈祥永长
24摘自《张氏宗谱》14卷 光绪二十年 16册
派语:张氏宗派: 坦任承先榘 行仁裕后昆 光明君子泽 忠孝圣贤根
光绪年复定宗派:坦任承先榘 行仁启世昌 传家崇德礼 华国进贤良
25摘自《张氏宗谱》宣统元年 6卷 孝友堂 木活字 6册
派语:国正治朝 万事学道 本在其中
运泰有兆 愿复克家 滋大长保
26《张氏宗谱》雍正元年 17卷 木活字 19册
派语:元和承世泽 方正兆家与 忠厚先人积 经纶大道存
27《绵西张氏族谱》张宝杰主修 中华民国五年 4卷 木活字 5册
班行:国正崇文学,安邦本德能,永怀先世泽,绍述定昌荣。
附女班行:兰秀芳徵茂,荑柔淑质延,英华聪慧至,礼范端荘全。
28《上湘张氏金房支谱》张通时主修 5卷 金鉴堂 木活字 5册
班序:安邦宗道学,耀祖肇湘湖,盛绍千秋鉴,通才式敬夫
迪光敦礼义,笃庆富名儒,仁德傅良训,书香定远谟
29《上湘张氏金房支谱》张通时主修 5卷 金鉴堂 木活字 5册
班序:
安邦宗道学,耀祖肇湘湖,盛绍千秋鉴,通才式敬夫
迪光敦礼义,笃庆富名儒,仁德傅良训,书香定远谟
30摘自《张氏通谱》光绪丙子年 刻本 8册 8卷
派语:德 茂 光 先 祖 良 贻 在 克 家
殷 勤 敦 宾 务 谦 厚 发 菁 华
绂 冤 芬 微 圭 璋 品 诣 嘉
席 珍 留 待 聘 掞 藻 灿 云 霞
31摘自《张氏续修族谱》张立拔等修 光绪十四年 孝友堂 13卷 10册 木活字
字辈派语:原编派语:
立 志 守 先 泽 逢 时 耀 盛 名
人 文 思 蔚 起 华 国 振 家 声
通谱合派语:
德茂光先祖 良贻在克家 殷勤敦宾务 谦厚发菁华
绂冕芬微 圭璋品诣嘉 席珍留待聘 掞藻灿云霞
32摘自<张氏宗谱> 张宗铎主修 民国4年 笃亲堂 28卷 木活字 28册
字辈派语:
德绍宗邦裕,傅家积善昌,世贻维孝友,继绪定呈祥。
33摘自《张氏家谱》张子德等纂修 民国18年 19卷 14册 金鉴堂 木活字)
原籍排行诗:庆善荣嗣王,仕仁显傅扬,宗祖徙今盛。万代永兴昌。
新编排行诗:
孝友源来远,宏开世泽芳,承先敦礼义,修德致祯祥,
亨大隆家业,文高炳国九,历朝昭令绪,玉印启忠良。
积德累仁,光前裕后。
34摘自《旌阳张氏宗谱》张肇锋等纂修 4卷 永思堂 木活字 20册
字辈派语:
生、世、延、本、一、守、尚、士、肇、元、善中、庆、
昭、祖、德、光、昌、乐、承、傅
时、熙、贤、英、盛、谊、重、群、亲、尊。
35摘自<张氏宗谱> 张逸溪等修 道光壬午年 9卷 9册
字辈派语:
福胜良存文继世,一傅令子合家珍,克承善德绍先业,
大启光昌哒匦隆
36摘自《丹徙张氏族谱》8卷 4册 木活字
字辈派语:崇、祖、承、芳、远、傅、家、衍、绪、繁
37摘自《姚江三墙张氏宗谱》张福盛议修 民国五年 树德堂 28卷 28册 木活字字辈派行:
添、大、亚、禾、万、常、斌、遇、小、宗、敬、震、凤、鸣、高、科、
锡、汝、景、福、积、善、承、庆、孝、友、忠、良、宽、厚、诚、正、
仕、让、中、和、克、念、作、圣。
38摘自〈张氏应西公支谱〉不分卷 民国29年 1册
派语:功高泽沛隆 忠厚传家永 培德福寿增 继织承先志
世代阴华云
39摘自《高峰张氏宗谱》不分卷 张世禄主修 咸丰二年 1册行第:
硕、德、开、宗、 、云、仍、亿、万、永、忠、贞、和、孝、友、
祥、发、长、元、仲、仕、义、礼、智、偕、煴、良、恭、俭、一、
伯、嘉、文、廷、甲、希、继、世、英、贤、教、大、伦、昌、隆、
承、祖、远、辅、佐、显、能、臣、正、学、邦、家、道、君、明、
启、后、熏
40摘自《靖江张氏宗谱》20卷 张绩金主修 光绪十三年 20册
派语:永言孝义 照明嗣服 肇应昌期 业宏丕绩
翊宣文华 显杨 德 启后承先 同心敬述
41摘自《灵岩张氏宗谱》3卷 光绪已亥年 百忍堂 3册
排行:斌助錀茂士贤良仁义礼智孝悌忠信
新定排行:敬祖敦宗崇儒希圣学粹经明福绥位至德咸孚邦国
朝观而业聿昭其声远振慎守贻谋万年鼎盛
42《摘自新坪塘张氏族谱》4卷 张明上主修 同治7年 嘉言堂 木活字 4册
派语:肇明元德永 振起世家声 孝友承先泽 文华显国英
43《摘自清河张氏宗谱》乾隆年45摘自《六都张氏五修支谱》10卷 张厚贵纂修 中华民国34年 忠努堂 10册
字辈派语:
祖、本、力、田、傅、以、忠、厚、代、有、正、人、用、克、垂、久
46摘自《泾川张氏宗谱》3卷 明万历刻本 3册
排行:懋守臣子道本元思有继 克尚光宗祖国士文世正
47摘自《清河张氏宗谱》光绪年间刻本 13卷、首 张孔成等修 馀庆堂
字派:大宗乃敦笃毓秀必诗书常守同居训其昌占庆馀
48摘自《如泉东马庄张氏宗谱》15卷 道光戊子年 禄宜堂 20册
派语(张氏通派):棊布星胪 孙枝衍庆 永振鸿图
广东饶平张氏大字辈
01清02河03衍04泽05漠
06弼07有08唐09青10钱
11志12庆13金14鉴15传
16芳17风18徽19永20式
21世22德23绵24长25曲
26江27源28远29宁30化
31名32扬33文34章35蔚
36启37诗38礼39垂40香
41礽42云43奕44冀45克
46绍47炽48昌49振50兴
51实52业53发54展55文
56明57富58强59茂60盛
61智62慧63才64能
秦汉以前,只有帝王诸侯有谱牒。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为维护自己的利益,特别重视门第、血统和婚姻等方面的纯洁性和排它性,以维护自己政治方面的特权,于是贵族和平民都有了谱牒,从而谱牒学也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唐宋以至明清,各个姓族不断修续谱牒、家乘。现存的家乘、谱牒,大多是明清时代修撰的。
谱牒加深了豪门大族与庶族寒人之间的鸿沟,使世家大族内部嫡庶尊卑关系得以强化。它用血缘关系的纽带模糊了阶级意识,使封建宗法制度得以维持和巩固。但是,家乘、谱牒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文献价值。就张姓的家乘、谱牒而言,它记录了张姓诸家族的氏族来源、世代系统、人物传记、迁徙居住、婚姻嫁娶、子孙繁衍和与此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不失为研究家族史、社会史的重要原始资料。
修谱
在修撰谱牒之风相当兴盛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张姓这样的大姓氏,也应该有家乘、谱牒的修撰,只是因为时间久远,没有能够保留下来。现在我们可以考知的张姓家乘、谱牒,有唐朝人张太素的《敦煌张氏家传》20卷,此后又有《曲江张氏家谱》一卷。
宋元明清诸代,各地的张姓家谱不断修撰,以至于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修续家谱。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张浚等人修纂的《张氏统宗世谱》有18卷,后来又扩展到2l卷,并附有《文献》l1卷,卷帙极为丰富。这部谱书将当时全国各地的张姓家族的有关情况全部收入,书中还附有《张氏古今迁居地理图》17幅。这是张姓的一部极为重要的谱书。民国时期,张姓聚族修续家谱之风方兴未艾,建国后一些地方也有续修家谱的情况。
家谱的分布
现在图书馆收藏和目录书著录的张姓谱书有100多种。《中国家谱目录》一书收录张氏家谱114种,计949册。
这些张姓谱书如果按地区分,以江苏省最多,达25种;其次是湖南省,有18种;再次是山西和浙江两省,各有12种。此外,湖北省有8种,山东省有6种,河北、安徽、福建、四川4省各有5种,广西、甘肃、宁夏三省区各有2种,河南省有1种。不分地区的有4种。如果从支派族望上看,清河张氏的家谱最多,达十余种;其次是湘谭张氏,有6种。定阳、南张、姚江、余姚、中湘、湘乡等地张氏,各有3种;浙江、安丘、南皮张氏,各有2种;其他地区张姓支派,多为 1种。
家谱的种类
这些张姓谱书的名称各异,有家谱、宗谱、族谱、世谱、世系谱、会通谱、房谱、支谱、草谱、通谱、谱书、纪略、家乘、世系、先芬录等。名称中往往还包含具体郡望、门派或者先祖号谥,以及郡、县、乡名,以与别的谱书相区别。有的名称中还加有“续修”、“三修”、“四修”等字样。
家谱的内容
张姓的各种家乘、谱牒尽管文字繁简不一,记述范围有别,但内容却大体相同,一般包括序言、凡例、家族世系、家族法规、先祖行状和家族文献等。其中家族世系是家谱的中心内容,为谱书所必备。
谱书中关于家族世系的记述,既要注重上下垂直关系,使源流承递清楚。又要注重左右横向关系,详列人物事迹。张姓谱书往往首先阐明本家族的繁衍源流,然后再详述各支各派的人物事迹。世系不仅要记载本宗族的人物名谓,而且还多通过派语来说明人物的宗派和辈分。
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张氏宗族的《宗规》中就有“族派字目”。这个宗族共分10个支派,取南宋大儒朱熹“忠孝持家远,诗书命世长”10个字,让各支派分占一字。再以这一字为首,联成五言四句,作为派语。如“忠”字一支的派语是:“忠勤襄国事,正直立人纲。龙虎风云会,修齐诩世良。”这一支派的第一代取名要用上“忠”字,第二代取名要用上“勤”字,第三代取名要用上“襄”字,依此类推。这样,通过一个人的名字,就可以知道他属于哪一支派哪一辈分。
张姓族谱信息:
张 9137全国江浙张氏家乘述馀不分卷 张镛补辑 钞本 一册 河北大学 注:记事清雍正十年止。 9138全国灵岩张氏宗谱三卷 (清)张大猷 张武良修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面忍堂木刻本 三册 河北大学 注:该族散居江苏镇江、浙江鄞县。 9139全国清河张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 (清)张日佐 张日暹纂修 清乾隆十七年(1752)崇本堂木刻本 十六册 河北大学 安徽徽州地区博(残) 四川 重庆市图(残) 注:读族散居在安徽休宁和江西婺源。 9140全国张氏会修统宗世谱四卷 (明)张七镐等修 明嘉靖十四年(1535)刊本 四册 美国 9141全国张氏统宗世谱十一卷 (明)张阴辉等修 明嘉靖十五年(1536)记事刊本 四册 美国 9142北京张氏宗谱一卷 (民国)张广纯纂 民国十八年(1929)稿本 辽宁辽阳市曙光乡徐家屯村 9143天津静海张氏家乘不分卷 (清)张春景等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6)清德堂钞本 二册 美国 9144河北沧州清池张氏宗谱五卷 (清)张肇治增修 清道光十九年(1839)思本堂木活字本 四册 浙江图 9145河北宁晋张氏族谱六卷 (清)张湑等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刊本 科图 美国 9146河北滦平张氏谱书不分卷 (清)阖族同修 清光绪三年(1877)修 民国四年(1915)石 印本 六册 河北大学 9147河北南皮张氏族谱十二卷 (清)张受长 张卿子纂修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刻本 人民大学 辽宁大连市图 浙江图(残) 日本 美国 9148河北南皮张氏东门家谱不分卷 (清)张元果等修 清道光十七年(1837)永恩堂刊本 二册 美国 9149河北南皮张氏族谱 (清)张晚畴修 清道光三十年(1850)钞本 一册 河北大学 9150河北南皮张氏西门家谱 (清)张佩训修 清光绪九年(1883)木刻本 一册 河北大学 9151河北南皮张氏族谱二卷 (民国)张新善等重修 民国十四年(1925)天津源泰印字馆铅印本 二册 吉林大学 9152河北南皮张氏四门第十八支宗谱 (民国)张厚光等编辑 民国二十七年(1938)北平铅印本 一册 北图 吉林大学 9153河北 献县垛庄张氏家谱二卷 (民国)张濂修 民国十八年(1929)排印本 一册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9154河北景县张氏族谱不分卷 (清)张殿甲修 清嘉庆二年(1797)刻本一册 人民大学 9155河北景县张氏族谱不分卷 (清)张荫江续修 清宣统三年(1911)序石印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9156河北景县景州枣林张氏族谱不分卷 张鸿熙等修 民国十一年(1922)刊本 四册 美国 9157山西平定张氏族谱不分卷 (清)张文选等修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刻本(序) 北图 人民大学 辽宁图 美国 注:清雍正九年张恒福首修。 9158山西平定张氏爱谱不分卷 (清)张学鲁等修 清咸丰七年(1857)刊本 一册 北图 美国 9159山西五台张氏家谱一卷 (民国)张忠立纂 民国二十二年(1933)写本 山西五台县五级村 9160山西介休宗阳张氏族谱四卷 张清政等修 清嘉庆十八年(1813)活字本 四册 美国 9161山西介休定阳张氏族谱四卷 (清)张清谟修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6)木刻本 四册 历史所 河北大学 山西大学 辽宁大 辽市图 日本 美国 注:清乾隆五十一年张焕始修。 9162内豪古喀剌沁三韩张氏世系谱不分卷 (清)张承恩修 清同治、光绪间写本 辽宁大连市图 注:清康熙十七年张朝璘、张朝珍创修。 9163辽宁北镇张氏家谱一卷 (清)张朝璘重修 清康熙十八年(1679)刻本 一册 历史所 注:此为始修谱。 9164辽宁北镇张氏家谱不分卷 (清)张任在增修 清嘉庆八年(1803)张溥重钞稿本 复旦大学 注:清康熙十七年张朝璘、张朝珍首修。 9165辽宁北镇张氏家谱不分卷 (清)张溥等修 清道光十四年(1834)写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9166辽宁北镇庆宁张氏家谱不分卷 (清)张溥撰 清咸丰间钞本 辽宁图 注:张朝璘、张朝珍首撰於清康熙十七年,张溥 嘉庆十八年重撰,后人填写,记事止咸丰九年。 9167还宁顺天张氏家谱不分卷 (清)张安常续修 清道光七年(1872)序 清钞本 一册 人民大学 9168辽宁辽阳张氏宗谱不分卷 (清)张安常等修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钞本 一册 美国 9169辽宁辽阳张氏家谱不分卷 清道光三十年(1850)写本 一册 美国 9170吉林双阳张氏宗谱六卷附篇三卷 (民国)张文房 张树棠修 民国十七年(1928)铅印本 辽宁图 9171上海)申浦张氏宗谱六卷 (民国)张克昌等修 民国十七年(1928)上海九如堂活字本 六册 美国 9172上海奉贤张氏宗谱□□卷 清光绪三年(1877)刊本 上海奉贤县档 9173上海奉贤张氏家谱六卷首一卷 (民国)张忠裁等重修 民国六年(1917)崇本堂铅印本 二册 北图 注:此为三修本。 9174上海松江云间张氏族谱四卷 (清)张谦 张廷柱 张世瑛重辑 清同治十三年(1874)纂钞本 上海松江县政协 9175上海松江云间张氏族谱续卷一卷 张宗佑辑 手写本 上海松江县政协 9176上海松江云间张氏世表一卷 清写本 南京博 注:考口题《清河家谱世系表》。 9177上海松江南塘张民族谱八卷 (清)张飞均重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木刻本 上海忪江县博(残存上、中册) 注:此谱始修於清乾隆四十七年张星会。 9178上海松江南塘张氏前族谱二卷 (清)张观吉续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刊本 上海师大 注:始修於宋绍定五年张镛。 9179上海松江南塘张氏族谱八卷 (清)张观吉重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刊本 上海师大 注:首修於清乾隆四十七年张星会。 9180上海松江南塘张氏族谱不分卷前族谱二卷 首一卷 (清)张德刚等纂 清光绪十三至二十一年(1887-1895)刻本 四册 上海图 9181上海青浦张氏族谱不分卷 (清)张为寿修辑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家刻本 四册 北图(残) 9182上海青浦汇溪张氏支谱二十六卷首二卷末一卷 (民国)张瑛照增修 民国五年(1916)知本堂铅印本 上海青浦县档 美国 注:谱首修於清康熙二十九年。 9183江苏瓜渚张氏宗谱四卷 (清)张錞增续 清道光八年(1928)活字本 四册 北图 南京图 9184江苏江浦张氏宗谱十卷 (民国)张嗣钊编纂 民国九年(1920)得宜堂活字本 六册 北图 日本 美国 9185江苏溧水义台张氏家乘十六卷首一卷 清同治十一年(1872)木活字本 江苏溧水县群力乡蒲杆村 注:谱首修於宋绍兴元年张景先。 9186江苏徐州彭城张氏族谱□□卷 清道光五年(1825)刊本五册 江苏铜山县张氏 9187江苏铜山张氏族谱□□卷 (清)康熙五十七年(1777)重刊本 六册 江苏铜山县张氏 注:有张竹坡史料。 9188江苏钢山张氏家传 (民国)张德广辑 民国石印本 一册 北图 注:有民国五年(1916)张德广铜山张氏家传后记。 9189江苏丰县张氏族谱二卷 (民国)张连瑞 张金铬重修 民国十二年(1923)石印本 江苏丰县孙娄乡张庄村 9190江苏丰县张氏家谱六卷 (民国)张兰桾纂 民国十八年(1929)石印本 江苏丰县顺河乡张口村 9191江苏赣榆张氏支谱不分卷 钞本 江苏赣榆县档 9192江苏赣榆张氏家谱一幅 百忍堂白布钞本 江苏赣榆系档 9193江苏淮阴张氏宗谱不分卷 (清)张光藻等重修 清同治九年(1870)序写本 二册 日本 美国 9194江苏淮阴张氏宗谱九卷 (清)张效颜等修 民国十六年(1927)石印本 九册 上海图 9195 江苏省宿迁县张氏族谱三卷 (民国)张霁光 张殿佑总修 张浩沁撰文 民国八年(1919)世铭堂石印本 江苏宿迁县图 9196江苏泗阳张氏支谱六卷 (清)张印心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横梁堂石印本 四册 上海图 9197江苏泰县张氏家乘一卷 (民国)张锡蕃纂 民国十八年(1929)铅印本 一册 江苏泰州市图 日本 美国 9198江苏靖江张氏宗谱二十卷 (清)张绩金 徐鸿江纂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木刻本 二十册 河北大学 9199江苏靖江张氏族谱 (民国)张氏三凤堂编辑 何民俊撰 民国二十六年(1937)木刻本 江苏靖江县文 9200江苏扬州交台张氏分迁邵伯支谱六卷 (清)张庆堂 张春雷等重修 清嘉庆十六年(1811)上海居易堂木活字本 十册 日本 美国 注:封面版心《义台分支邵伯张氏家乘》。 9201江苏扬州张氏族谱四卷 (清)张薰等修 清咸丰四年(1854)木活字本 四册 北图 注:自苏州迁扬州东乡浦头。 9202江苏扬州维扬浦头张氏族谱不分卷 (清)张客修 清同治八年(1869)活字本 北图 人民大学 9203江苏江都雏扬江都张氏十四修族谱八卷 (清)张绍泰主修 张巨川编订 清光绪十一年(1885)敦善堂活字本 十册 历史所 吉林大学 注:目录题《江都张氏善二公支谱》,扉页版心 均题《张氏族谱》,版心下题“思孝堂”。元至 正二年始修。 9204江苏江都张氏族谱六卷 (清)张亮臣等十四修 清光绪十一年(1885)金鉴堂木活字本 六册 美国 注:卷端《维扬江都张氏家谱》。 9205江苏扬州丁汉张氏族谱四卷 (清)张珪 张纯仁等重修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木活字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9206江苏江都张氏宗谱四卷 (清)张以岱等重修 清光绪十五年(1889)木活字本 四册 美国 9207江苏江都张氏族谱十八卷 (清)张永连编辑 清光绪十七年(1891)活字本 二十二册 美国 9208江苏江都张氏宗谱六卷 (民国)刘嵩泉纂辑 民国八年(1919)孝友堂木活字本 六册 南京图 9209江苏江都维扬张氏族谱十二卷 (民国)张政鳌等重纂 民国十一年(1922)孝思堂活字本 十二册 吉林大学 9210江苏江都张氏宗谱四卷 张万福等主修 刘嵩泉纂辑 民国十二年(1913)活字本 四册 北图 92il江苏江都雏扬张氏老四房第十五次续修族 谱六卷 (民国)张政钜修 民国三十八年(1949)刻本 六册 吉林大学 9212江苏泰兴张氏三修家谱十四卷 (清)张行俭续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木刻本 江苏泰兴县古楼西街(缺一册) 9213江苏泰兴张氏家谱六卷 (民国)张进寿重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木刻本 江苏泰兴县焦荡陆元村(缺卷2) 9214江苏泰兴张氏景贤支谱□□卷 木刻本 江苏泰兴县古楼西街(存一册) 9215江苏南通通州张氏宗谱二十卷图一卷 (清)张憘增等修 张謇总纂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敦伦堂刻本 十二册 江苏南通市图 9216江苏南通张氏宗谱 清孝友堂刻本 江苏南通市图(存卷4) 9217江苏南通张氏常乐支谱一卷 (民国)张謇修纂 民国十年(1921)序铅印本 一册 历史所 吉林大学 江苏南通市图 江苏南通市博 9218江苏如皋张氏宗谱十五卷 (清)姜春煦 张大庚纂修 清道光八年(1828)木刻本 二十册 河北大学 9219江苏丹阳张氏宗谱十卷 (清)张昌绶等修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孝友堂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9220江苏镇江京江张氏家乘十六卷 (清)张长钰汇编 清道光五年(1825)刻本 山西大学 注:谱首修於清乾隆三十二年张学林。 9221江苏镇江张氏族谱四卷 (清)张元等重修 清道光十七年(1837)木活字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9222江苏镇江京江张氏家乘六卷 (清)张口等纂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刻本 江苏镇江市博 9223江苏镇江润州开沙张氏族谱□□卷 清道光间木刻本 江苏宿迁县图(存卷2、13) 9224江苏镇江京江张氐宗谱六卷 (清)张浈 张森纂修 清光绪五年(1879)木活字本 北图 江苏泰州市图 日本 美国 9225江苏镇江润城张氏五修族谱十卷 (清)张绶青刊修 清光绪十八年(1892)二铭堂木活字刊本 科图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注:又名《关中迁润张氏五修族谱》。 9226江苏镇江润州开沙张氏族谱六卷 (清)张昌定纂修 清宣统三年(1911)活字本 十二册 历史所 美国 注:清中期张有鼎始修。 9227江苏丹徒张氏族谱八卷首一卷 (清)张福璜纂修 清光绪六年(1880)刻本 四册 历史所 河北大学 注:清道光二十七年张宗海始修。
9228江苏丹徒京江张氏宗谱六卷 (民国)张宗樨 张崇本修 民国三十年(1941)孝友堂刻本 六册 南开大学 江苏镇江市博 注:始修于清道光二十五年,此为二修。
9229江苏丹阳云阳张氏宗谱十卷 (清)张飞渚等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7)亦政堂木活字本 十册 美国
9230江苏丹阳张氏重修族谱十卷 (清)张灿禄 张仪铭等重修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木活字本 三十册 日本 美国
9231江苏丹阳张氏家乘□□卷 (民国)张龙子重修 民国三十三年(1944)木刻本 江苏丹阳县松卜乡麦溪村
9232江苏常州文成里张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 (清)张利贞等修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孝友堂刻本 十二册 南京大学
9233江苏常州毗陵城南张氏宗谱十卷附一卷 清光绪元年(1875)百忍堂活字本 十四册 人民大学 注:此书始修于清同治十二年。
9234江苏常州张家坝张氏宗谱八卷 (清)张义经修纂 清光绪四年(1878)书忍堂活字本 八册 江苏苏州市博
9235江苏常州张家坝张氏宗谱十卷 (民国)张仲康修纂 民国七年(1918)书忍堂活字本 十册 北图 江苏苏州市博
9236江苏常州毗陵张氏宗谱四卷 (清)张永源编 清光绪十九年(1893)慎德堂木活字本 南京图
一、张姓来源 来源有三: 1、出自黄帝之后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由此可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是为河北张氏。 2、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是为山西、河北、河南之张氏。 3、出自赐姓或他姓、他族改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魏国大将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改姓张氏的。 二、迁徙分布 分布在各地的张氏,大体上都有分支始祖及迁徙原因。 河东张氏,出自晋司空张华裔孙吒子,自范阳徙居河东张氏;始兴(今广东韶关市东南莲花岭下)张氏,亦出自晋司空张华之后,随晋南迁,至君政,因官居于韶州曲江;冯翊(今陕西大荔县)张氏,出自东汉司空张皓少子纲,东汉时任广陵太守;吴郡(今江苏苏州市)张氏,出自张嵩第四子睦,东汉时任蜀郡太守,始居吴郡;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东北)张氏,出自汉留侯张良裔孙司徒张歆,歆第协,生魏太山太守岱,自河内徙清河,传自彝,为后魏侍中,隋末徙魏州昌乐;河间(今属河北)张氏,为汉北平文侯张仓之后,世居中山义丰;魏郡(今河南安阳市)张氏,世居平原。 晋代有中原张氏迁至福建;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有中原张姓军校随从;唐僖宗中和年间,王潮、王审知入闽,又有河南固始人张睦随同前往,后被封为梁国公,福建张氏,大致以居住地分为鉴湖、金坡、板桥等派,此后有的又迁往广东,均称其始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从清初开始,闽、粤张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进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移居海外的张氏,现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美、英、法、澳大利亚、巴拿马等国家和香港地区。 三、郡望堂号 堂号"百忍堂": 唐朝的时候,张公艺九世同居,这对当时的世风影响很大。唐高宗亲到他家请他介绍和睦相处不分家的经验。张公拿起笔来写了100个"忍"字呈给高宗。高宗很佩服,奖励了张公100尺绸缎。 张姓堂号还有"清河"、"金鉴""孝友"、"亲睦"、"冠英"、"燕贻"、"敦睦"、"宗岳"、"敬谊"、"源流"等。 郡望清河郡:汉时置郡。此支张氏,世居武城,其开基始祖为汉留侯张良裔孙张歆。 范阳郡:三国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改涿郡置郡。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司空张皓之子张宇。 太原郡:战国时置郡。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北魏平东将军、营州刺史张伟。 京兆郡:汉时置郡。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御史大夫张汤。 四、家乘谱牒 河北:南皮张氏东门家谱不分卷、南皮张氏族谱、南皮张氏西门家谱、张氏族谱不分卷、南皮张氏四门弟十八支家谱。 山西:张氏家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宗阳张氏家谱四卷、定阳张氏家谱四卷。 辽宁:广宁张氏家谱不分卷、顺天张氏家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 上海:申浦张氏宗谱六卷、奉贤张氏家谱六卷首一卷、云间张氏家谱一卷、云间张氏家谱续卷一卷、南塘张氏族谱八卷。 江苏:张氏宗谱十卷、铜山张氏家传、张氏族谱二卷、张氏家谱六卷、淮阴张氏宗谱九卷。 浙江:清河张氏支谱不分卷、张氏家谱一卷、甬上张氏宗谱、清河张氏宗谱二十二卷。
张家家谱排行从:乘继传守永念先德,再往后是什么辈?
本文2023-10-06 21:18:5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92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