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百家姓》:罗姓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1收藏

国学宝典《百家姓》:罗姓,第1张

#能力训练# 导语罗,出自妘姓,为颛顼帝之孙祝融氏之后裔。妘为中国古代最早的姓氏之一。下面是 分享的国学宝典《百家姓》:罗姓。欢迎阅读参考!

  罗姓简介

 罗,出自妘姓,为颛顼帝之孙祝融氏之后裔。妘为中国古代最早的姓氏之一。据《说文通训定声》记载,鄢、郐、路、逼阳、鄅等姓,都是古时的妘姓国。祝融,名黎,为帝喾时的火官(掌管民事),后人尊为火神因有攻,能光融天下,帝喾便命曰祝融。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史书称为祝融八姓。到了周朝的时候,有子孙被封在宜城(今湖北省宜城县),称为罗国。公元前690年,罗国被楚国所灭,于原地另置鄢国,祝融氏的子孙就逐渐向南迁移,最初迁居枝江(今湖北省南部,长江沿岸的枝江县),至周末又南迁至湖南长沙,遂以国名罗为氏。

 出自他族或他姓加入。一是,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实行汉化,将原鲜卑族复姓多罗氏、叱罗氏皆改为汉字单姓罗。二是,唐代,西突厥(游牧于今新疆大部分和中亚部分地区的少数民族)可汗斛瑟罗归附长安,留居中国,其子孙以斛瑟罗为氏,后简为罗氏。三是,赖氏族人也有在春秋战国之时为楚灵王所害,改罗、傅二氏的。四是,清代爱新觉罗氏中有的也改姓罗。

 迁徙分布

 罗国传至24世万通时,被楚国所灭,万通与次子苍噩逃至襄阳黄龙洞避隐,其长子芳噩逃往四川。周显王时,有31世罗乘迁往枝江,其孙罗守陇自枝江迁至今湖南长沙。40世罗君用次子罗珠迁居豫章(今江西南昌)西山,为豫章罗氏一世祖。唐昭宗时,罗珠28世孙罗景新迁往虔州虔化(今江西宁都),31世有两支分别徙居广东大埔、兴宁。45世罗尚立,元代由虔州迁居福建汀州宁化石壁村,明代又迁往上杭县扶阳,其子罗新松徙广东梅州。另外,罗国亡国后,罗氏有部分人从滇南、滇东迁入湄南河下游,融入泰族;迁入四川的有一部分定居阆中,后成为板楯蛮七姓之首姓大族,有的融入土家族或彝族;还有一支迁入贵州东部、南部,融入布依族;迁到湘南的,有的融入瑶族。隋唐以前,除上述地区外,罗氏还分布于今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浙江、江苏等省的一些地方。唐高宗总章年间,有河南罗氏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在福建安家落户。自清代开始,居住在广东梅县、大埔、及福建宁化等地的罗氏,曾多次向台湾迁徙,还有一些人迁往南洋的文岛(印尼)等国家。其中,祖籍广东嘉应州梅县石扇堡的罗芳伯在西婆罗洲(今加里曼岛)建立了一个共和制的兰芳国,实行兰芳大总长制,立国时间达108年(1777~1885年)。

 罗氏,在台湾是个较为普遍的姓氏。台湾的罗姓,来自福建宁化。主要集中居住在苗栗和新竹两县,其他各县市也散居不少。台湾的罗氏与北方的罗氏是一脉相承的。

  郡望堂号

 豫章堂、尊尧堂:罗氏郡望豫章。宋朝时候,豫章人罗从彦是大儒陈颐、诗人杨万里在《四库全书》中留下《诚斋文集》,保存了大量罗氏珍贵史料,其在《罗氏万卷楼记》一文中断言:“罗氏,皆豫章别也。其在于晋,君章(注:罗含字君章)”以文鸣降;及五季(唐五代十国期间),则有江东公(罗隐号“江东生”),今庐陵之罗,其后也”。明确庐陵(今吉安地区)罗氏是豫章罗氏的一个分支,其先祖可追溯至晋长沙相、散骑常侍、文人《湘中记》作者罗含及唐末五代初的诗人“唐三罗”之首——罗隐。

 唐·林宝受御命主撰的《元和姓纂》中,不知为何没有“豫章罗”的名次。大概唐朝时,李世民改革姓氏制度,强制削弱“晋、谢,唐之崔卢”的世家大族势力,按当朝官品位重排姓氏大族。“豫章罗”在唐朝林宝撰《元和姓纂》时没有在当朝有高官者,所以与“长沙罗”一样未列名次。

 姓族:名族,望族。《后汉书朱穆传》:“臣闻汉家旧典,置侍中、中常侍各一人,……省尚书事,黄门侍郎一人,传发书奏,皆用姓族”。李贤注:“引用士人有族望者”。又北魏孝文帝下诏制定姓族,以奕世有大官者为姓,次为族(见《魏书·官氏志》)。汉代,豫章人首见封侯者为罗邵,他官为“侍中”,必出自姓族,其封侯之事由,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有记载。可惜笔者所见罗氏族谱,竟无一本有载,但他为“豫章罗氏”是汉代姓族,留下确证,为豫章罗氏争得很大的光荣,是一位被罗氏后人遗忘的、为“豫章罗”姓族声誉做出杰出贡献的罗氏先人。

 现在海内外—千多万罗氏,大多数源出或奉“豫章”为郡望。

 长沙

 长沙郡,秦置,时户二十五万五千八百五十四,人口:一百零五万九千三百七十二人。十三城。临湘;攸;茶陵;安城;酃;连道;昭陵;益阳;下隽;罗[原注:帝王世纪曰:有广陵亭。《湘中记》(笔者注:罗含著)亦云:二妃之神(罗孝女、孟姜女),刘表为之立碑];醴陵;容陵。(据《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

 “长沙罗”与“豫章罗”一样,属于罗氏五个郡望之一,在《元和姓纂》为不列名的郡望。但在唐末,长沙王罗弘信、邺王罗绍威父子封王,功高一品,若当时续编《元和姓纂》,“长沙罗”一定名列榜首。

 湖南长沙,以汉·梁国相罗怀、交州刺史罗宏;汉·临海太守罗彦;汉末晋初荥阳太守罗绥;晋·长沙相罗含、唐·长沙王罗弘信、邺王罗绍威父子、“唐三罗”诗人、浙江罗隐、罗邺、罗虬等为代表,形成长沙郡望。据明·状元罗洪先花费三十多年时间,在《秀川罗氏族谱》等文献中断言,吉安、吉水罗崱,前先世来自湘东。清·湖南娄底教育家罗辀重的父亲“陶龛先生”(湖南罗氏大部奉崱公为始祖)在其自传中亦写明为“江东公”罗隐的后裔。

 笔者在宋·杨万里文集中找到有关罗氏的大量史料,因杨万里是举人罗绋的女婿,杨在“罗氏万卷楼记”一文中明确断言:吉安、吉水之罗,源自晋之罗含,唐之罗隐。但目前罗崱后裔亦有一些改奉“豫章”为郡望,此是“郡望”的演度,文化认同的结果。由于年代久远,资料欠缺,《秀川、桃林、竹溪罗氏族谱》乃断自罗崱而不上溯。

 湖南罗氏虽大部奉唐·吉安刺史罗崱为始祖,但乃有数支罗氏如宁乡罗氏,仍然奉长沙王罗弘信、邺王罗绍威为始祖。

 襄阳

 在湖北襄阳,以汉·广汉太守罗蒙;汉·牂牁太守罗式;晋·持节(注:持节即掌有三品官以下“先斩后奏”之权)西鄂侯罗宪;持节夷陵侯罗尚;广、益州刺史罗友;唐·燕王罗艺(注:曾赐姓李,后改回罗姓);秦王左右、陪戒副尉罗甑生(从二品,周绍良藏拓本),襄阳男爵、京兆尹罗珦;赠礼部尚书、福建、江西观察使罗让等为代表,形成襄阳郡望。该郡望后裔,笔者所见除江西吉水山原罗氏支系外,其它均与兄弟姓氏发展规律一样,统一“郡望”,改奉“豫章”为郡望。明代“吉水三罗”之一的罗大纮即出自该支。在《禁毁四库全书》中,罗大纮的文集得以保存,为山原罗氏属于襄阳郡望留下典籍依据。在唐朝林宝受御命主撰的《元和姓纂》中,“襄阳”列为罗氏二郡。其一齐郡,其三,河东。

 齐郡

 齐郡,秦置,时户十五万四千八百二十六。人口:五十五万四千四百四十五人。县十二:临淄、昌国、利、西安、钜定、广、广饶、昭南、临胊、北乡、平广、台乡。(据《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

 在山东济南,古称齐郡、历城。有一支罗姓族人从河南沿黄河而下,魏晋南北朝时,逐步发展成大姓,隋末与湖北襄阳等罗姓族人共同参与十六姓兴唐的战争,其代表人物有的封王,如燕王罗艺(正一品),有的封国公,如郯国公罗仕信(从一品),有的封侯,如左骁卫将军、上柱国(正二品)安山县侯罗君副(据周绍良藏拓本);诩卫神羽大都督罗端(据北京图书馆藏拓本);果毅将军罗承先(从二品,据周绍良藏拓本);开国县公罗君预(从二品,据古文献室藏拓本)等。而历城所在地——齐郡,在唐·林宝编的《元和姓纂》中列为罗氏首郡,发展成罗姓的郡望。因唐朝定姓族时,以当朝官品位排列,可见当时齐郡罗氏人才之盛。现山东罗氏大部奉唐·郯国公罗仕信为始祖,而且断自罗仕信。据宋·郑樵《通志·氏族略》,罗仕信赐姓“李”。但他族人的后裔仍然坚姓“罗”。

 河东

 河东郡,秦置,时户二十三万六千八百九十六。人口:九十六万二千九百一十二人。县二十四:安邑、大阳、猗氏、解、蒲反、河北、左邑、汾阴、闻喜、斐泽、端氏、垣、皮氏、长修、平阳、襄陵、彘、杨、北屈、蒲子、绛、狐镊、骐。(据《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

 在山西太原附近,北魏时,以代州人(今山西)屈蛇节侯罗结(《魏书》有传)家族为代表,罗拨封济南王、罗斤封带方国公等,翻开《魏书》,罗氏自成半壁河山,形成罗姓河东郡望。至唐朝,名列罗氏三郡之一。其代表人物除上述罗结家族外,还有唐·播州侯罗荣,为唐大将,自山西东进南下,征战福建、广东、广西、至贵州落户,《遵义府志》,几成罗氏家谱。宋开国元勋罗彦瑰,为宋朝的建立,名垂千古,广东罗贵支系,有的奉罗彦瑰为始祖。但目前已少见奉河东为郡望的罗氏支系。估计已改奉罗氏其他郡望,体现民族文化的趋同。

 河东,是由少数民族改姓为主而成的罗氏郡望,可见少数民族在罗氏的发展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

  历史名人

 罗珠:字怀汉,号灵知,称大农令,又称洪崖先生,君用次子;黄帝一百0八世孙,郐公四十一世孙。生于湖南浏阳,后徙豫章(江西南昌),卒于汉景帝丙戌二年九月十八日辰时,寿九十一,葬南昌新建县大平乡西山大岭山。为罗姓始祖。

 罗企生:晋代政治家,豫章南昌人。多才多艺,曾任武陵太守,为官刚正为人忠直,“企生尽忠”为一代佳话,与其弟的罗遵生被世人称“忠孝一门”,是最早为罗氏赢得巨大声誉的人。

 罗士信:唐代军事家,即隋唐演义中的罗成,济南历城人。少年英雄,隋唐之际的一大虎将,在演义评书中,将罗士信描写成可与神人般的李元霸打个平手的人物,足以看出后人对罗士信这名少年虎将的喜爱程度之深。

 罗通:唐朝军事家,隋朝镇守辽东名将罗艺之孙,为唐抗击外敌立下赫赫战功,传下“罗通扫北”的佳话,赠封护国舍人,一生故事多编剧为中国各地方戏武戏表演,且广为民间道教立庙祀神至今。

 罗隐:唐代文学家,余杭人。所作散文小品,笔锋犀利,鲁迅谓其所著〈谗书〉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

 罗邺:唐代诗人,余杭人。有素有英姿,笔端超绝之誉,号诗中虎,为唐代三罗之一。

 罗从彦:宋代理学家,字仲素,号豫章先生,南沙剑州剑浦人,闽学四贤之一。

 罗存:宋代画家,今河南开封人。喜作小景山水画,极有韵致,时人评价他的画作,披图便知登高望远,鱼鸟往还,浩然有江湖之思。

 罗点:宋代政治家,江西崇仁人。官至代理兵部尚书。淳熙二年(1175)举进士第二名,即谓“榜眼”。初授定江军节度推官,受到漕运使赵汝愚的赏识,荐为太学博士。

 罗洪先:明代理学家,江西吉水人。为嘉靖八年状元,传承“王学”之说的儒学家。著有《念庵集》二十二卷,《冬游记》一卷。

 罗牧:明末清初画家,江西宁都人。工诗文、书画,喜饮酒,善制茶。其画林壑森秀,笔法多变,水墨清润淋漓,画风深沉粗犷,是“江西画派”的。

 罗贯中:元末明初杰出小说家,今山西太原人。相传他一生作过十七史演义,现存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其中代表作《三国演义》(简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罗聘:清代画家,为江苏甘泉(今江都)人。画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兰、竹等,无所不工。其笔调奇创,超逸不群,别具一格,为扬州八怪之一。其子允绍、允缵,均善画梅,人称罗家梅派。

 姓氏源考

 关于罗姓的来龙去脉,历来许多有关姓氏学的古籍,都有十分详尽的考证,譬如:《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指出:“祝融之后,ㄆ姓国,初封宜城,徙枝江,周末,居长沙,汉有梁相罗怀,襄阳记有罗蒙。”《姓氏考略》:“世本,熊姓,广韵,本自颛顼末胤,受封罗国,子孙以为氏,望出豫章,长沙。”《通志氏族略》:“罗国之后,一曰祝融之后。”《魏书》:“破多罗氏,斛瑟罗氏,叱罗氏,皆改为罗氏。”

 从以上这些记载看来,罗氏是源自火神祝融氏,祝融氏名黎,是颛顼帝的儿子,祝融的后裔,到了周朝的时候,被封于宜城,称为罗国,当时的宜城,就是现在在湖北省的襄阳,在汉代曾被置为宜城郡。后来,由于该地为楚国所有,于原地另置鄢国,祝融氏的子孙就逐渐向南迁移,最初迁居于枝江(今湖北省枝江县),至周末定居于湖南长沙,最后还繁衍到现今江西的南昌一带,成为长沙和南昌两地的望族。

 唐代的《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中,曾经提到罗氏是一个“ㄆ姓”国,所谓“ㄆ姓”,就是历来姓氏学上用以表示源自祝融氏的一个古姓,据《说文通训定声》的记载,鄢、郐、路等姓,都是古时的ㄆ姓国,则论起家世渊源来,罗氏与这五个姓氏,自然也是系出一源的一家人了。

 始封于周朝初年的罗国,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子孙才“以国为氏”的?根据史书的记载,其始封于宜城,是在周武王得天下后大行封建之时,到了距今约2200年前的春秋末期,宜城为当时的强楚所并,子孙失国南迁,才开始以罗为姓的。

 经过漫长的奋斗,罗姓人士在秦汉之际开始崭露头角,当时以迄于三国,南北朝时期,在史书上出现的罗姓名士,绝大多数都是襄阳、长沙和豫章三个地方的人,譬如,三国时曾任蜀汉为太子舍人的罗宪是襄阳人,晋朝曾任武陵太守的罗企生是豫章人,晋室再迁以后深受桓温器重的襄阳太守罗友也是襄阳人。由此可见,当时的罗氏仍然主要繁衍于长江南北岸的湖北、湖南和江西一带。

 汉末三国鼎立时期以四川为主要地盘的蜀汉,也出现过不少姓罗的名人,除了上述那位罗宪外,还有一位曾经谏公孙述归汉的成都名士罗衍,以及曾以计破益州刺史李特之叛的名将罗尚等。这种情形,自然也是罗氏播迁四川的有力说明。

 隋唐二代,对于罗氏而言,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一方面人才辈出,大放光芒;一方面则逐渐自两湖和豫章向全国各地播迁,终于成为了一个大姓。

 南方的罗姓人士,实在不难找到自己家族的来龙去脉。但大致说来,福建的宁化,应该是罗氏在南方的播迁中心,从晋室南迁以后,姓罗的人士就已零落到达该地开基,而于唐明皇以后大举南迁。后来广东和台湾等地的罗氏全都是来自该地。元代的罗贯中,大名鼎鼎,他所著的《三国演义》是中国历来最畅销的古书之一。

 罗姓的源流考据:

 据唐·贞观年间,左骁卫将军、上柱国、安山县开国侯罗君副墓志铭:“升龙之族,有熊之胤”,明证至少在南北朝、隋唐,罗氏即奉黄帝为始祖。

 罗氏的原古先祖,按文化认同原则,可追溯至黄帝。其世系如下:

 黄帝——昌意一一乾荒——颛顼——称——老童(卷章)——吴回(祝融)——陆终——季连(芈)——附沮——穴熊——鬻熊——罗

 以国为姓

 熊姓及妘姓是罗子国姓氏的主要来源,现在1000多万罗氏主要来源于罗子国遗民的后裔。另一大支是北魏时少数民族的改姓,还有不同时期兄弟姓氏及带“罗”字复姓改罗氏。

 祝融氏吴回之孙季连,是以“羊”为图腾的芈(音:米)部落的首领,芈姓之祖,也是春秋时楚人的先祖。

 夏朝时,季连的后裔芈部落穴熊氏族已经活动于有熊氏之墟和熊山之间,约在今河南中部的新郑和郾陵一带。罗氏族分自穴熊氏族,以熊为姓,据湖南省社科院炎黄研究所罗文华、何光岳先生考证:“因善于制造罗网,并勤于罗捕鸟类,而称罗氏族”。其中罗氏早期来源之一的“大罗氏”更早见史载,其主要活动区域:大别山南北的河南罗山和湖北的罗田之间,北靠穴熊氏族。这一地区森林茂密,鸟类群集,是大批候鸟南北迁移的重要地带。直至近代,这一地区的农民仍保留着围网捕鸟的谋生职业和技术。

 在夏朝,穴熊部落进入河南北部的楚丘,今滑县东,改称楚部落,而罗部落是楚的一个分支,主要活动于长江流域,属楚文化的一部分。商朝初期,楚和罗部落逐渐发展。到了两朝后期,商王武丁(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在位)征伐夏朝的残余势力楚、罗、卢等部落。迫使楚、罗、卢等向西迁移,楚迁到今陕西渭河流域的荆山,部落改称荆楚,罗氏先民迁移到荆楚北面的甘肃正宁县东的罗山。商朝末,荆楚及以狩猎为主、英勇善战的罗氏先人追随周武王讨伐商。周武王灭商后分别封楚、罗等部落于丹阳、房州。楚氏族越秦岭,沿淅水南下,到达今河南西南的淅川(古丹阳地),罗氏族跟随荆楚向东南跋涉,沿汉水到达湖北西北的房县,受封宜城,建立“罗子国”,(注:子,子爵)它是依附于楚国的小国。国在宜城西的罗川城(罗子国遗址在今之湖北襄樊市南漳县内)。宜城之“罗子国”是正式见载史册及罗氏族谱的罗氏故国。公元前699年,罗子国曾有过“弱罗胜强楚”的战例,《左传》予以记载。公元前690年楚武王并罗国,罗国子孙遂以国名为氏。长期以来,其后裔有强烈的“复国情结”,《罗氏族谱》中有不少复国的描述,但未见史志记载,待考。罗氏至少有4000多年的历史。罗姓正式使用也有2700多年的历史。

 早见著典籍的、的罗子国大臣是伯嘉,湖南有的罗氏支系至今奉伯嘉为始祖(笔者注:有资料称“伯嘉姓郭”)。司马迁的《史记》中有卫国罗御与孔子学生子路参与宫廷斗争的记载。笔者所见,罗御亦是罗子国并入楚国后,第一位见著史册的、以国为氏的罗姓人。不知何故,古今有关罗氏的姓氏书籍,均不见载。从此,“以国为氏”的罗子国遗民后裔,在中国历史中相继出现,与兄弟姓氏—起共同创建伟大的中华文明。

 兄弟姓氏溶入罗氏

 秋战国时期,罗国与赖、傅两国毗邻,人员交往密切,难分彼此,因此,有赖、罗、傅同宗之说,已召开过xx届代表大会的“世界赖罗傅宗亲联谊会”便是此历史的产物。

 不同时期,曾有过其他姓氏溶入罗氏的记载,尤其北魏孝文帝时,曾有过大规模的官方改姓,有许多少数民族如叱罗氏、破多罗氏、斛瑟罗氏、解瑟罗、武罗等改为罗姓,其中北魏时,鲜卑族、代州人屈蛇节侯罗结、带方公罗斤、罗敢、罗伊利、济南王罗拨家族、南阳郡公罗协等便是典型代表。

 “大罗氏”以官名“大罗”(掌罗鸟兽与女以贡)为氏,秦时有将军大罗洪(弘),秦以后“大罗氏”历史罕见,其后裔可能已加入罗氏,是早期溶入罗氏的先民。

 也有外国人改为罗氏,如唐朝,有印度人改为罗姓名好心,功至封新平郡王,但笔者至今未见有奉其为先祖的《罗氏族谱》。明朝时赐元人阿拉克萨姓为罗姓,名秉忠,官至一品都督等。

 今彝族、壮族、蒙古族、布依族、苗族、瑶族、土家族、满族等少数民族有罗姓,这些优秀人才赐姓改姓后,为罗氏带进新鲜血液,添加新的遗传基因,其中杰出人才、特别杰出者,如鲜卑族、山西代州罗结家族掌管北魏半壁江山,为罗氏的声誉做出巨大的贡献。

 罗子国遗民及其后裔的早期迁徙

 罗子国并入楚国后,失国、得姓之臣民及其后裔,开始了漫长的迁徙过程,先迁枝江,再徙长沙。周朝末年在长沙郡形成以“罗”命名的县。1957年出土的“罗县城遗址”,当地以“罗子国城遗址”定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便是明证。《湖南省志》中第一位见传的女性是秦朝武陵郡守罗君用的女儿“罗孝女”,其兄弟“罗孝子”同期见《湖南省志》,可见长沙罗县罗氏在湖南的影响。罗君用的另一儿子罗珠,参加汉高祖刘邦的军队,“从灌婴,定豫章,有功德于民,卒官。晋末有罗企生、遵生,今南昌柏林罗氏是其后也”(据《江西通志》)。罗珠是第一位见诸史志的豫章罗氏,开启了豫章罗氏的郡望(笔者注:其具体官职有数说:大司农或治粟内史、大将、大臣等,查灌婴传,其部下五人共斩项羽,官封列侯,罗珠是否名列其中,待考)。

 在湖南汨罗江北岸的楚塘乡楚南村有汨罗山,又叫罗山,屈子祠前有罗渊,皆以罗氏活动地域而名,清湘籍儒将罗泽南便以“罗山”自号。湖南湘阴罗县以北就是麋氏族的活动范围。到周朝末年,罗、麋等附庸楚而聚居的姓氏县,都统辖于黔中郡。

 秦汉时,罗子国遗民,有的留居长沙郡,有的东迁豫章郡,《广韵》云:“本自颛顼末裔,受封罗国,子孙以为氏。望出豫章、长沙。”《太平寰宇记》卷一O六洪州载,豫章郡五姓中就有熊、罗二姓,一直到宋、明代,豫章罗氏都是大姓,人才辈出,散布于全国各地。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绢画古地图中,在湖南省江华县的潇水支流有一条罗水,当系一支罗人南迁于此而得名。至于西江中下游一带分布之区,至今壮族语称田为罗,即山间田之意,也说明罗人有一部分南迁至两广与骆越相融合而保留了很多以罗为名的地方,由此可知,全国各地留下许多以“罗”命名的山、水、村庄、城市决非偶然之事。又有一支罗人则又向西南,从滇东、滇南迁入湄公河下游,建立了罗斛国,后来并吞了暹国,便合称“暹罗”,即今泰国的主体,成为泰族的一部分。

 当罗被楚并时,还有一部分罗人不愿降服楚国,他们和卢、赖、傅等遗民向西越过神农架进入川东,定居于阆中,“罗”成为板楯蛮七姓之一。

 1、后来有的罗氏便融入于土家族。一支则继续西迁到北胜县,成为彝族的大姓。

 2、另一支则迁入贵州东部、南部,与于越、扬越融合为布依族,罗姓成为布依族的大姓。罗姓布依族人是古罗子国之后。罗子国遗民被楚文王徙至湖南省汩罗后,在那里定居过一段时期。后来,有一支又越过罗霄山脉到江西。据说罗霄山脉的得名也与罗子国后裔有关,《罗氏族谱》中留有汉代“罗霄”的名讳。再后来,复从江西西经湖南辗转迁到贵州,

 3、形成罗甸国和罗番。《经世大典·招捕总录》的《八番顺元诸蛮》篇中载: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罗殿国主罗阿察等及遏蛮军番主罗笃纳土来降。《元史·地理志》的《八番顺元诸蛮夷官》篇中则作:“罗甸国主罗阿察”,“罗阿资罗甸国遏蛮军安扶使”,又谓“八番,罗氏等国”,后又分别立八番、罗旬二宣慰司。在罗甸国置罗番遏蛮军安抚司。又设罗博县,后改为罗甸县。今罗氏仍为布依族中之大姓,为罗甸国和罗番的后裔。咸丰《安顺府志》卷一五《风俗志》载仲家七大姓中有罗氏。

 4、有的罗人,则由湘北南迁于湘南,加入了瑶族十二姓之一,如广西龙胜的白水保存的瑶族《评王券牒》中署有罗道门、罗行。原存湖南蓝山县荆竹乡新寨村的《万福攸同,兰桂腾芳》瑶人谱牒中有罗竹奉。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至今有罗氏。

 历罗氏先后形成五个郡望,即豫章、长沙、襄阳、齐郡(济南)、河东(太原)。

 继往开来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的兄弟民族、姓氏改为罗氏,有的罗氏因各种原因改为兄弟民族、姓氏。但是,“以国为氏”的罗子国遗民——罗氏,在中华民族交溶中,以宽大的胸怀,有容乃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其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兄弟姓氏的平均速度,终成名列中华第二十位的姓氏。

 罗氏,历经几千年磨难,生生不息,蓬勃向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罗氏的遗传基因,得以代代传递,它的历史雄辩地论证了罗氏是遵循自然进化法则而具有无限生命力的姓氏。

 “适者生存”,能生存、发展的罗氏,是自然界中的强者!

2、满族姓氏大全

A

[阿] 满族老姓包括:巴尔拉氏、乌扎库氏、阿哈觉罗氏、阿塔穆氏、阿喇氏、阿尔布氏、阿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阿其格查依尔氏(鄂伦春族)、阿尔丹氏(达斡尔族)等。

[艾] 满族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爱义氏、瑷珲氏等。

[安]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有此姓。

满族老姓包括:安佳氏、额勒赫氏、纳喇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阿尔丹氏(达斡尔族)等。

[敖] 满族老姓包括:敖佳氏、鄂济氏、瓜尔佳氏、乌西勒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敖拉氏(达斡尔族)、敖勒多尔氏(达斡尔族)、阿尔丹氏(达斡尔族)、额诺氏(达斡尔族)、敖拉托欣氏(达斡尔族)等。

B

[巴] 满族老姓包括:阿尔布氏、阿勒巴齐氏、巴雅尔氏、巴尔达氏、巴雅拉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清末棋圣巴吉人。

[白] 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纳喇氏、白佳氏、巴雅拉氏、伊喇氏、伯苏特氏、那塔拉氏、扎拉里氏、那木都鲁氏、萨察氏、纳塔氏、拜嘉拉氏、塔喇氏、巴鲁特氏、萨加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拜都氏(蒙古族)、巴岳图氏(蒙古族)、塔喇巴齐克氏(蒙古族)、拜英格哩氏(鄂温克族)、白氏(汉族)。

该姓著名人物有:

白志文(1903—1986)河北省易县人。初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后为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马加:本名白永丰,辽宁省新民县人,曾任辽宁省文联主席。

[拜] 满族老姓包括:巴雅拉氏、拜察氏等。

[包] 满族老姓包括:乌雅氏、扎库塔氏、瑚图氏、伊尔根觉罗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姓)、博罗特氏(蒙古姓)、克罗特氏(蒙古族)等。

[宝] 满族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

[鲍] 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保佳氏、乌雅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姓)、博尔济锦氏(蒙古姓)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鲍化南(1876—1926)辽宁省凤城人。清末绿林英雄,后组织国民革命军,从事革命活动。

[毕] 满族老姓包括:加入满族的毕拉达克氏(赫哲姓)等。

[边] 满族老姓包括:边佳氏、博尔济氏、沙拉氏、额尔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边氏(朝鲜族、汉族)等。

[卞] 满族老姓包括:边佳氏等。

[秉] 满族老姓不清。

该姓著名人物有:秉志(1886—1965),开封人,世界著名动物学家,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姓汉字姓“秉”。

[博] 满族老姓包括:博和哩氏、博勒卓克氏、博都哩氏、巴哩氏、富珠理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姓)等。

[柏] 满族老姓包括:伊拉里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柏氏(朝鲜族)等。

[卜] 满族老姓包括:布尼氏、布尔尼氏、布尔察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卜克图氏(达斡尔族)、布库尔氏(达斡尔族)等。

[布] 满族老姓包括:布尼氏、布尔尼氏、布尔察氏、布达喇氏、布希氏等。

[步] 满族老姓包括:布希氏。

C

[查] 老姓包括:沙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查氏(汉族)等。

[蔡]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金人姓氏乌林答曰蔡。

老姓包括:萨玛喇氏、乌灵阿氏、蔡佳氏、蔡尔佳氏、伊穆氏,以及加入满族的蔡氏(汉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蔡运生(1878—1959):萨玛喇氏,黑龙江省双城人,字品山。历任滨江道尹、伪满洲国经济部大臣。解放后,为中国文史馆馆员。

[仓] 满族老姓包括:仓佳氏、萨克达氏等。

[苍] 满族老姓包括:萨克达氏、哈苏哩氏。

该姓著名人物有:林诚(1912—1983)本名苍玉楼,黑龙江省双城人。历任中共哈南地委副书记、松江省委秘书长、鞍山钢铁公司代经理。

[曹]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金人姓氏奥屯曰曹。

老姓包括:索绰络氏、鄂托氏、墨勒哲勒氏、索佳氏、曹佳氏、曹尔佳氏、伊尔根觉罗氏、鄂通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曹氏(汉族、朝鲜族)等。

著名人物有:

曹雪芹(1724—1764)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在贫病交迫之中,历10载艰辛,写下了文学巨著《红楼梦》。

端木蕻良(1912—2003)原名曹汉文,辽宁省昌图人。著名作家,历任北京市文联创作部副部长、市作协副主席。代表作为评剧《罗汉钱》。

[柴] 满族老姓包括:赛密勒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柴氏(汉族)等。

[常] 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常佳氏、觉尔察氏、周延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常宝坤(1922—1951)张家口人。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自成“常派”,代表作《卖估衣》。

[车] 满族老姓包括:章佳氏,以及加入满族的车氏(朝鲜族)等。

[陈] 满族老姓包括:费莫氏、陈佳氏、西林觉罗氏、鄂济氏、纳喇氏、萨克达氏、玉克墨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橙气依尔氏(鄂伦春族)、陈氏(汉族、朝鲜族)等。

该姓著名人物:

陈翰章(1913—1940)吉林敦化人。中共党员,历任东北抗日联军师参谋长、师长、第一陆军第三方面军指挥兼中共南满省委委员,在与敌作战时壮烈牺牲。

陈丽华:当今中国第一富婆、香港富华国际集团董事长。

陈素芝(1931—)沈阳人。工人出身,历任五三厂工段长、厂长,辽宁省副省长,中共中央候补委员。

陈德霖(1862—1930)北京人。著名京剧演员,梅兰芳等人的师傅,号“老夫子”。

[成] 满族老姓包括:董鄂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成连宝(1018—)北京人,著名杂技演员“成氏五兄妹”着的老大。

[程] 满族老姓包括:沙拉氏、成佳氏,以及加入满族的程氏(汉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程砚秋(1004—1958)北京人。当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创立“程派”艺术,代表作《窦娥冤》。

[迟] 满族老姓包括:迟佳氏、持嘉氏等。

[池] 满族老姓包括:迟佳氏等。

[崇[满族老姓包括:崇吉喇氏等。

[初] 满族老姓包括:绰克秦氏等。

[楚] 满族老姓包括:楚库勒氏、泰楚拉氏、泰楚鲁氏等。

[崔]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便有此姓。另据朝鲜古籍《李朝实录》载:铁岭北部女真阿都歌千户崔咬住、崔完者,以崔为姓。

满族老姓包括:崔穆鲁氏、崔佳氏、崔珠克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崔氏(汉族、朝鲜族)。

该姓著名人物有:崔敏芳(1935—)黑龙江省汤原人。历任航天部8511研究所副所长、沈阳工学院院长。

[葱]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便有此姓,如今不见。

[从] 满族老姓包括:舒舒觉罗氏等。

[丛] 满族老姓包括:崇吉喇氏等。

D

[达] 满族老姓包括:文达氏等。

[大]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王族国姓。

老姓包括:戴佳氏(大佳氏)等。

[戴] 满族老姓包括:戴佳氏、戴尔佳、达尔充阿氏、乌苏氏、戴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岱齐特氏(蒙古族)、戴卜罗氏(蒙古族)、戴氏(汉族)等。

[代] 满族老姓包括:达尔充阿氏、戴佳氏等。

[丁] 满族老姓包括:加入满族的丁氏(汉族、朝鲜族)等。

[德]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便有此姓。

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德特齐特氏(蒙古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德君如(1852—1925)北京人。金代著名京剧演员,代表剧目《辕门斩子》、《罗成叫关》。

[窦]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便有此姓。

[段] 满族老姓包括:加入满族的段氏(汉族)等。

[邓] 满族老姓包括:栋阿氏、栋佳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德敦氏(达斡尔族)、德都勒氏(达斡尔族)、邓氏(汉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邓铁梅(1892—1934)辽宁省本溪人,抗日将领,东北民众自卫军总司令。

[董]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金人姓氏术虎曰董。另据朝鲜古籍《李朝实录》载:铁岭北部女真海童千户董贵洞,以董为姓。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家族曾以佟、童、董为汉字姓(详见满族第一著姓:觉罗氏)。

老姓包括:董佳氏、佟佳氏、珠赫勒氏、董鄂氏、栋佳氏,以及加入满族的董坑氏(赫哲族)、董氏(汉族)等。

[都] 满族老姓包括:图克坦氏、都佳氏、温都氏、都噜氏、都勒氏等。

[杜]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金人姓氏徒单曰杜。

老姓包括:都勒氏、都善氏、额苏哩氏、图克坦氏、都噜氏、都拉尔氏,以及加入满族的达呼哩氏(达斡尔族)、德敦氏(达斡尔族)、德都勒氏(达斡尔族)、杜能肯氏(鄂伦春族)、杜氏(汉族)等。

E

[鄂] 满族老姓包括:西林觉罗氏、董鄂氏、鄂济氏、鄂穆绰氏、鄂谟托氏、戴佳氏、洪鄂氏、蒙鄂索氏、鄂绰罗氏、、鄂岳氏、鄂通氏、格济勒氏,以及加入满族的翁尼特氏(蒙古族)、阿噜氏(索伦)、鄂诺氏(达斡尔族)、敖拉氏(达斡尔族)、鄂尔特氏(达斡尔族)、鄂苏尔瑚氏(达斡尔族)等。

F

[樊] 满族老姓包括:伊拉里氏等。

[范] 满族老姓包括:博和哩氏、富珠理氏、范佳氏、博都哩氏,以及加入满族的范氏(汉族)等。

[方] 满族老姓包括:舒穆禄氏、方佳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方氏(朝鲜族)等。

[房] 满族老姓包括:加入满族的房氏(汉族)等。

[费] 满族老姓包括:费莫氏、费佳氏,以及加入满族的费氏(汉族)等。

[丰] 满族老姓包括:丰佳氏等。

[冯]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便有此姓。

满族老姓包括:富思库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冯氏(汉族)等。

[凤] 满族老姓包括:加入满族的额尔敦氏(蒙古族)等。

[福] 满族老姓包括:瑚图哩氏、福塔氏等。

[傅] 满族老姓包括:傅察氏、傅佳氏、那木都鲁氏、福塔氏、傅锡哩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鄂尔克特氏(蒙古族)、傅氏(汉族、朝鲜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

傅庚辰(1935—)黑龙江省双城人。当代著名作曲家,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中将。代表作有《地道战》、《红星照我去战斗》等。

傅惜华(1907—1970)北京人。戏曲、曲艺理论家兼收藏家,中国戏曲研究院研究员兼图书馆馆长。

路地(1928—)原名傅云生,辽宁省岫岩人。《满族文学》主编。

[富] 满族老姓包括:傅察氏、巴颜氏、多锦氏、巴雅拉氏、木克得立氏、富义氏、富苏瑚氏、富尔库鲁氏,以及加入满族的付特哈氏(赫哲姓)等。

[付] 满族老姓包括:富尔库鲁氏、傅察氏,以及加入满族的付特哈氏(赫哲族)等。

G

[冈] 满族老姓包括:以及加入满族的冈氏(朝鲜族)等。

[刚] 满族老姓包括:以及加入满族的方刚氏(汉族)等。

[改] 满族老姓包括:泰楚鲁氏等。

[甘] 满族老姓包括:噶努氏、甘佳氏等。

[高]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著姓。宋人《三朝北盟汇编》载:女真姓氏“那懒”谓“高”。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金人姓氏乞石列曰高。另据朝鲜古籍《李朝实录》载:铁岭北部女真阿大伸千户高难,以高为姓。

老姓包括:瓜尔佳氏、高佳氏、佟佳氏、萨克达氏、赫舍理氏、郭洛罗氏、果尔吉氏、舒穆哩氏、巴岳图氏、郭尔罗斯氏、纳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郭尔佳氏(锡伯族)、高氏(汉族)等。

[葛]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明朝嫌真兀狄哈女真酋长哈当阿,以葛为姓。

老姓包括:葛济勒氏、墨尔哲勒氏、果尔吉氏、格佳喇氏,以及葛瓦依尔氏(鄂伦春族)、葛依克勒氏(鄂伦春族)、克依克勒氏(赫哲族)等。

[耿] 满族老姓包括:舒穆禄氏、耿音氏,以及加入满族的耿氏(汉族、朝鲜族)等。

[公]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有此姓。

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公鄂哩氏、伊尔根觉罗氏等。

据《龙城旧闻》载,(当地)伊尔根觉罗氏为内大臣、二等男费扬古之后,公姓。

[宫] 满族老姓包括:恭佳氏等。

[巩] 满族老姓包括:加入满族的巩氏(汉族)等。

[龚] 满族老姓包括:龚佳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龚氏(汉族)等。

[贡] 满族老姓包括:舒舒觉罗氏等。

[顾] 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伊尔根觉罗氏、郭尔佳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固尔佳氏(锡伯族)、顾氏(汉族)等。

[关] 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官佳氏、卦尔察氏、舒穆禄氏、乌苏氏、洪佳氏、洪鄂氏、洪鄂春氏、索尔济氏,以及加入满族的瑚锡哈理氏(赫哲族)、古拉依尔氏(鄂伦春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

关向应(1904—1946)辽宁省金州人。党的“六大”团中央书记,长征期间任红二方面军总政委,八路军120师政委,六、七届中央委员。

关山复(1915—)吉林省伊通人。1936年入党,历任太行山东北抗日纵队军政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委副书记、东北局宣传部长、最高人民检查院副检察长。

关学曾(1922—)北京人。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创造了“北京琴书”新曲种,代表曲目《杨八姐游春》、《传家宝》等。

关肃霜(1928—)湖北省荆州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关沫南(1919—)吉林省永吉人。现代作家,历任《松花江日报》编委、《北方文学》主编、《民族文学》编委,代表作《炮队大街》。

关牧春(1953—)河北省新乡人,当代著名歌唱家。代表作有《祝酒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等。

关梦觉(1912—)吉林省怀德人。经济学家,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吉林省政协副主席。

关平(1966—)山东省平度人。竞走运动员,曾两次打破世界记录。

[官] 满族老姓包括:官佳氏等。

[广] 满族老姓包括:广佳氏等。

[贵] 满族老姓包括:贵车特氏等。

[桂] 满族老姓包括:贵岳哩氏、贵车特氏等。

[郭] 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托勒佳氏、郭尔佳氏、郭罗罗氏、果尔吉氏、郭佳氏、郭尔本氏、萨哈连氏等,以及加入满族的郭尔罗特氏(蒙古族)、郭贝尔氏(达斡尔族)、阿噜氏(鄂温克族)、郭氏(汉族、朝鲜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郭维城(1912—)辽宁省义县人,少将。早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抗战时期曾主办《解放日报》,参加台儿庄战役。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铁道运输司令员、铁道部部长等。

[国] 满族老姓包括:郭罗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郭罗罗氏(锡伯族)等。

[果] 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等。

H

[哈] 满族老姓包括:萨哈尔察氏、哈尔拉氏、哈勒塔喇氏、哈尔察氏、哈思呼哩氏等。

[海] 满族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海拉苏氏、萨克达氏、海佳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喀尔诺特氏(蒙古族)等。

[韩] 满族老姓包括:哈思呼哩氏、罕扎氏、翰颜氏、韩佳氏、韩尔佳氏、罕吉拉锦氏、金米特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吉喇特氏(蒙古族)、卡格依尔(鄂伦春族)、韩氏(汉族、朝鲜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韩光第(?—1929)字斗瞻,黑龙江省双城人,满洲镶黄旗人,父亲英贵,官佐领。少年颖悟异常,慕古之名将,后为东北镇威军第十七旅中将旅长,以爱国大义激励士卒。1929年,率所部抗击苏军入侵,在扎兰诺尔壮烈牺牲。

[汉] 满族老姓包括:加入满族的朝鲜汉氏,满洲正黄旗云骑尉朔世地姓汉氏,世居朝鲜义州。

[杭] 满族老姓包括:杭佳氏等。

[郝] 满族老姓包括:伊拉里氏、赫舍里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郝氏(汉族)等。

[和] 满族老姓包括:钮祜禄氏等。

[何]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金人姓氏阿里侃曰何。

老姓包括:赫舍理氏、赫舒理氏、洪克罗氏、辉和氏、碧鲁氏、碧鲁勒氏、董鄂氏、阿礼哈氏、赫叶勒氏、浑河纳喇氏、辉罗氏、伊拉里氏、赫宜氏、和脱果特氏、何拉觉氏、碧喇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克音氏(达斡尔族)、鄂苏尔瑚氏(达斡尔族)、荷叶尔氏(锡伯族)、柯尔特依尔氏(鄂伦春族)、何氏(汉族、朝鲜族)等。

[赫] 满族老姓包括:赫佳氏、赫叶勒氏、赫舍理氏、赫哲氏、赫书氏、赫锡赫理氏、亨奇勒氏,以及加入满族的荷叶尔氏(锡伯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赫崇本(1908—1985)辽宁省凤城人。海洋生物学家,历任国家科委海洋组组长、中国海洋湖泊学会副理事长。

[贺]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有此姓。

老姓包括:赫舍理氏、赫叶勒氏,以及加入满族的荷叶尔氏(锡伯族)、贺在尔氏(锡伯族)等。

[黑] 满族老姓包括:赫舍理氏等。

[衡] 满族老姓包括:舒穆禄氏,以及加入满族的衡氏(汉族)等。

[洪] 满族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洪佳氏、宏义氏、洪鄂氏、洪鄂春氏、洪吉哩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洪氏(朝鲜族、汉族)等。

[宏] 满族老姓包括:洪佳氏等。

[鸿] 满族老姓包括:宏义氏等。

[侯] 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以及加入满族的侯佳氏(蒙古族)、侯氏(汉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侯宝林(1917—2003)北京人。相声大师,代表作有《夜行记》、《关公战秦琼》。

[呼] 满族老姓包括:呼伦觉罗氏等。

[胡] 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胡佳氏、库雅拉氏、瑚尔佳氏、瑚逊氏、锡克特哩氏、瑚雅拉氏、胡佳氏、瑚锡喀氏、瑚图氏、瑚鲁氏、瑚德勒氏、瑚尔哈喇氏,以及加入满族的瑚锡哈理氏(锡伯族)、瑚尔拉斯氏(达斡尔族)、瑚尔噶氏(锡伯族)、胡氏(汉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

胡絜青(1905—2003)国画家,老舍夫人。

胡可(1921—)山东益都人。当代戏剧家,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代表作《槐树庄》、《战斗里成长》。

胡松华:当代著名歌唱家。代表歌曲《从草原来到天安门广场》。

[扈] 满族老姓包括:加入满族的胡锡哈里氏(锡伯族)等。

[花] 满族老姓包括:博和哩氏、富珠理氏、穆舒氏、博都哩氏等。

[化] 满族老姓不清,大连有此满族姓氏,待考。

[华] 满族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阿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瑚锡哈理氏(赫哲族)、华西哈哩(锡伯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华粹深(1909—1981)戏曲作家,爱新觉罗氏。历任南开大学古典戏曲小说研究室主任兼天津戏曲学校副校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代表作为京剧《哀江南》、河北梆子《打金枝》等。

[隗] 满族老姓包括:萨察氏等。

[黄] 满族老姓包括:黄佳氏、伊喇氏、乌雅氏、爱新觉罗氏、西林觉罗氏、纳喇氏、鄂济氏、广佳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洪鄂罗特氏(蒙古族)、黄氏(汉族、朝鲜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

黄显声(1896—1949)辽宁省岫岩人。历任东北军旅长、辽宁省警务处长兼沈阳市公安局长、东北军骑兵副军长,拥护***,在准备投奔延安时被捕,1949年就义。

黄润甫(?—1916)北京人。近代著名京剧花脸演员,独成“黄派”,代表剧目《逍遥津》。

[惠]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金人姓氏吾鲁曰惠。

老姓包括:辉和氏、珠鲁氏等。

[辉] 满族老姓包括:辉罗氏等。

[霍] 满族老姓包括:舒穆禄氏等。

J

[焦] 满族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非宗室)、觉佳氏,以及加入满族的焦氏(汉族)等。

[解]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有此姓。老姓包括:乌拉氏等。

[景] 满族老姓包括:精格理氏、景佳氏、胡锡氏。

[井] 满族老姓包括:加入满族的井氏(汉族)等。

[精] 满族老姓包括:精吉氏、精格理氏等。

[靳] 满族老姓包括:伊拉里氏等。

[姬] 满族老姓包括:加入满族的姬氏(汉族)等。

[吉] 满族老姓包括:吉尔吉氏、吉尔吉瓦尔喀氏、吉噜氏等。

[计] 满族老姓包括:计布出氏、锡玛拉氏、纪佳氏等。

[纪] 满族老姓包括:锡玛拉氏、纪佳氏,以及加入满族的纪氏(汉族)等。

[觉] 满族老姓包括:觉禅氏等。

[佳] 满族老姓包括:尼马察氏等。

[假] 满族老姓包括:加入满族的假氏(汉族)等。

[贾] 满族老姓包括:札思瑚哩氏、嘉佳氏、嘉穆呼氏、嘉布塔喇氏,以及加入满族的贾氏(汉族)等。

该姓著名人物有:贾作光(1923—)沈阳人。舞蹈艺术家,中国舞协副主席、北京分会主席、内蒙古分会名誉主席,蒙古族舞蹈的奠基人。

[金]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元末明初火儿阿万户阿哈出本姓古伦,汉字姓金。另据朝鲜古籍《李朝实录》载:铁岭北部女真都夫失里千户火失贴木,以金为姓。

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金佳氏、精吉氏、精格理氏、索尔济氏、钮祜禄氏,以及加入满族的金氏(朝鲜族、汉族)。

该姓著名人物有: 载涛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605619htmlfr=qrl3

这个不好说,查查其他辅助书籍,因为冠姓郭的满族姓氏很多如

Gobeir Hala 郭贝尔氏

Golbon Hala 郭尔本氏

Gorgiya Hala 郭尔佳氏

Gorolos Hala 郭尔罗斯氏

Gorolote Hala 郭尔罗特氏

Gohun Hala 郭珲氏

Gogiya Hala 郭佳氏

Gololo Hala 郭罗罗氏

Gurun Hala 郭罗氏

Gociri Hala 郭齐里氏

Go Hala 郭氏

Gowur Hala 郭武尔氏

Gocir Hala 郭齐尔氏

Gorlo Hala 郭尔洛氏

Gorolo Hala 郭罗洛氏

等等,最后求简,都冠姓"郭",至于虎石台姓哪个还要问老辈子或找相关资料说话

  一、姓氏源流

  满(Mǎn 满)姓源出有三:

  1、出自妫姓,为先帝舜的后代,以祖字为氏。西周初,周文王打败商国以后,将舜的后裔胡公满封在陈这个地方,建立了陈国。春秋时期陈国被楚国打败,陈国灭亡。陈国的子孙于是将开国元首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姓氏,姓作满,同时也有的以国名为姓,姓作陈的。

  2、出自回族中有满姓。满姓取自经名“满苏尔”(又译为“曼苏尔”)的首音。“满苏尔”(意为“胜利者”)是伊斯兰历史上著名的阿巴斯王朝第二任哈里发,他原名为艾布·贾法尔,曾选巴格达为新城——“和平城”,确立了行政、财政、邮政等制度,是阿巴斯王朝的实际开创人,故后继者和穆斯林多取此名。早在元代,曾任大都路治中的一位合鲁温(突厥部落)人其名就叫满速(苏)儿。《补元史·氏族表》中曾有记载。另,“满拉”(满刺)原本是一种宗教称号和职务,但也有人用它作为名子或复姓使用,如明代的满刺、满拉·马黑麻等。这是否满姓的来源,还有待于考证。满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中原地区。

  3、出自他姓所改。旧由“瞒”氏讹音变为满氏。

  得姓始祖:胡公满。据《尚友录》记载,满氏是胡公满的后裔,后来变为满氏。又望出汝南、河东。”望族居河东郡(今山西省夏县北)。故满氏的始祖是胡公满。

  二、迁徙分布

  (缺)满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满源出于妫姓。周朝初年,帝舜有个后代叫妫满,被封在陈国。妫满的子孙中有以他的名字为姓氏的,称为满氏。满姓的望族居住在山阳(今天的山东金县西北40里)和河东(今天的山西省下县北)。

  三、历史名人

  满 宠:三国时魏国太尉,跟随曹操东征下班地,立有军功。后曹丕篡汉即帝位,他又大破东吴于江陵,因而拜将封侯,名生当朝。魏明帝时,他老当益壮,再度以前将军的身份代曹休都督扬州诸军,屡次在合肥击入侵之师。他曾为魏国立下显赫战功,为官廉洁奉公,生活俭朴。《三国志》对满宠十分推崇,说他立志刚毅,勇而有谋,不治产生,家无余财,满宠之子满伟、孙满长亦有名。

  满 奋:晋朝时期尚书令,昌邑人,清高雅致,任职司隶校尉。

  满朝荐:字震东。明朝时期麻阳人。万历年间进士,担任咸宁令。他的手下梁永纵搜刮人民,并且还鞭打平民,满朝荐知道以后将他逮捕并且惩罚了他。梁永纵不认罪,反而诬告满朝荐掠夺税物,满朝荐于是被逮捕,下面的官吏和人民都要求释放满朝荐,但是朝廷一直不批准,直到七年以后大学士在叶以高的请求下,他才被放了回来。光宗的时候他又开始做官,担任尚宝卿,后来因为上书的时候,用语激烈,引起了当政者的愤怒,被遣送回原籍。崇宗的时候又被任用为太仆卿。还没有正式上任就逝世了。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山阳郡:此郡的地点有两个。一个是汉武帝建元年间设置的山阳郡,地点在今天的山东省境内,治所昌邑,相当于今天的山东金县西北。还有一处是东晋年间从广陵郡分置出来的山阳郡,治所在山阳,相当于今天的江苏省淮安市。

  河东郡:秦朝时期置郡,相当于今山西省黄河以西夏县一带。

  汝南郡:汉朝设置,治所在上蔡,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上蔡县西南。

  2、堂号

  昌邑堂、清廉堂:说的是三国时期魏国曹操手下的大将满宠。他意志顽强、英勇善战,跟随着曹操征战,立了很多功。文帝的时候,在江陵打败了吴国,被封为昌邑侯。他作官时一生清廉,年老退休回家的时候家里都没有什么财产,得到了人们的称赞。

  ============================================================

  满姓宗祠通用对联

  〖满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宗开舜裔;

  望出山阳。

  ——佚名撰满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满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侯封昌邑;

  诗受匡衡。

  ——李文郑撰满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魏昌邑人满宠,字伯字,曾跟随曹操作战,文帝即位,他又在江陵打败吴军,官伏波将军,封昌邑侯。后历官征东将军、太尉。立志刚毅,勇而有谋;不置产业,家无余财。下联典指西汉颍川人满昌,字君都,曾跟从匡衡学《齐诗》,官至詹事。

  受诗高士;

  赐谷表清。

  ——佚名撰满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满昌从匡衡受齐诗。下联典指三国魏·满宠,景初年间任太尉,家无余财,明帝赐钱谷以表其清节。

  -----------------------------------------------------------------

  〖满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父子一邑侯;

  祖孙两将军。

  ——佚名撰满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时魏国满宠、满伟父子二人都曾封为昌邑侯。下联典指三国时魏国征东将军满宠及其孙大将军掾满长武。昌邑人。

  -----------------------------------------------------------------

  〖满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河清海宴昌国运;

  东走西奔为人民。

  ——佚名撰满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满姓的望族居住地“河东”二字的嵌字联。

  -----------------------------------------------------------------

  〖满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立志刚方,著风猷于太尉;

  清标朗映,炼冰玉之尚书。

  ——佚名撰满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魏满宠,从太祖力战有功,后迁太尉。立志刚毅,勇而有谋,不治产业,家无余财,风范长留。下联典指晋满奋,满宠之孙,体量通雅,元康中仕沿书令。

  无财相臣,赐钱谷以旌清节;

  畏风校尉,侍琉璃而有寒容。

  ——佚名撰满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时魏国征东将军满宠,字伯宁,昌邑人。从太祖力战有功,文帝即位,破吴于江陵,拜伏波将军,历封昌邑侯。后拜征东将军,时孙权岁来合肥,宠屡击退之。景初中,以年老征还。迁太尉。宠立志刚毅勇而有谋,不治产业,家无余财。卒谥景。下联典指晋代尚书令满奋的事典。满奋,昌邑人。体量通雅,官至司隶校尉。

  ============================================================

  附录:满姓典故、趣事

  〖满奋畏寒〗

  晋朝初年,有个名叫满奋的人,长得身材高大魁梧,似乎体格十分健壮。其实满奋非常怕冷,遇到刮风下雨的天气,他总是穿得多多的,还缩着脖子笼着双手,恨不得整个人都缩到衣服里面去。他家里从深秋时候便生起炉子来烤火,一到冬天,他更是成天都坐在炉火边,能不出去就不出去。

  一个深秋的早晨,夜里刚下过霜,屋顶的瓦片上,树的枝干上,都铺了厚厚的一层霜。狂风呼啸,黄叶在风中旋转、飞舞,寒意逼人,直侵入人的骨髓。

  即位不久的晋武帝派人来宣召满奋马上入宫去议事。满奋忙不迭地穿上一件又一件厚衣服,一出府门就赶紧一头钻进了蒙着厚厚的轿帘的轿子中去了。

  到了宫中,晋武帝让满奋在靠南的位置上坐下,然后就开始和他商谈朝政。说了一会儿话,晋武帝忽然发现满奋紧皱双眉,浑身打颤,嘴唇更是筛糠般抖得厉害,脸色也很不好看,就很关切地问他说:“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如果有什么病的话,就先回家去休息吧。”

  满奋哆哆嗦嗦地指着北窗说道:“陛下,今天刮起了大风,臣觉得十分寒冷。”

  晋武帝回过头来看了看北窗,北窗上面装的是玻璃屏,透过玻璃屏可以看见外面的树枝被风吹得摇晃得厉害,黄叶漫天飘飞,但是风却没有办法透进来。晋武帝不禁笑了起来,对满奋说:“那里装的是玻璃屏,外面就算风再大,也根本吹不进来,你怎么会

  觉得冷呢?”

  满奋听了很不好意思,红着脸解释道:“臣听说南方一带的牛怕热,看到月亮也以为是太阳,于是就热得喘起气来。臣一向怕冷,看见树枝在寒风里摇晃就好像南方的牛见到月亮也会喘气一样感到寒冷无比,以至于会发起抖来,请陛下恕臣失礼。”

  晋武帝听了这话,想了想觉得挺有道理,就没有怪罪满奋,又和他稍稍谈了一会儿话以后就让他回去了。

  南方的牛看见月亮热得喘气和满奋见树枝摇晃冷得发抖都是一个道理:见到与某些印象极深的东西相关的事物就会产生条件反射,作出与见到前者相同的反应。可见我们在看到相似的现象时,不要只考虑表面现象就轻易下结论,而应该仔细地调查分析一番,才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来。

  满姓

  满族姓氏

  E 鄂卓氏、鄂济氏、额苏理氏、鄂托氏、鄂谟拖氏、额尔图氏、额尔吉氏、额尔赫氏、鄂苏尔瑚氏、鄂尔绰络氏、鄂索络氏、额色氏、鄂罗氏、额尔格济氏、额尔格图氏、鄂通氏、鄂济理氏、鄂卓络氏、额哲氏、额宜苏氏、额诸氏、额穆特立氏、鄂卓氏、鄂尔图特氏、鄂密特氏、额哲特氏、鄂拉本氏、鄂喇坤氏、鄂谟克氏、额尔辉额哲特氏、

  F富察氏、费莫氏、富尔库鲁氏、傅佳氏、伏尔哈氏、富森氏、傅锡理氏、富色勒氏、福塔氏、费佳氏、福锡氏、范佳氏、富苏瑚氏、佛多锡墨理氏、方佳氏、富珠理氏、丰嘉氏、富思库氏、傅氏、方氏、冯氏、费氏、范氏、房氏、

  G瓜尔佳氏 、郭络罗氏、葛济勒氏、噶努氏、郭尔佳氏、卦尔察氏、格格氏、郭尔本氏、果尔吉氏、郭佳氏、高佳氏、广佳喇氏、郭浑氏、郭罗氏、葛尔克氏、古尔吉氏、甘佳氏、贵岳理氏、公仪理氏 、格晋氏、公鄂理氏、葛佳喇氏、格尔齐氏、恭佳氏、关佳氏、耿音氏、郭尔罗特氏、郭尔罗斯氏、公吉喇特 、龚吉尔氏、功格喇普氏、龚吉特氏、高达玛氏、冈氏、郭氏、高氏、刚氏、龚氏、耿氏、顾氏、巩氏、

  H 赫舍里氏、黄佳氏 、辉和氏、辉图氏、 瑚锡哈理氏 、虎尔哈氏、赫舒理氏、辉罗氏 、赫宜氏、洪鄂春氏、 洪鄂氏、洪佳氏、瑚玉鲁氏、和和齐氏、海拉苏氏、瑚锡理氏、瑚雅拉氏、哈尔察氏、翰颜氏、赫叶勒氏、赫佳氏、瑚雅氏、赫济理氏、和岳络氏、瑚克锡勒氏、瑚逊氏、赫尔济氏、宏义氏、瑚锡喀氏、亨奇勒氏、韩楚哈氏、瑚琥氏、哈尔吉氏、洪达理氏、胡锡氏、何齐拉氏、桓泰氏、瑚尔哈苏氏、恒吉理氏、杭佳氏、瑚尔泰氏、洪果奇氏、哈巴氏、洪衮氏、哈尔拉氏、瑚塔氏 、浑达奇氏、瑚鼎氏、瑚佳氏 、瑚图理氏、瑚图氏、韩楚氏、瑚尔佳氏、瑚尔哈喇氏、黑赫穆氏、哈苏理氏、哈萨喇氏、哈思呼理氏 、瑚德勒氏、瑚鲁氏、哈思琥氏、鹤尔苏氏、赫哲氏、哈尔塔喇氏 、和尔氏、赫鲁克氏、海佳氏、黄古台氏、瑚岳络氏、瑚佳氏、赫锡特氏、赦尔诺络雅苏氏、韩佳氏、黄佳氏、哈尔图特氏、赫尔氏、哈纳克氏、哈苏特氏、哈理特氏、杭津氏、瑚尔汉氏、瑚尔浑氏、鸿果络氏、瑚鲁克氏、瑚尔库尔氏、赫勒氏、侯佳氏、赫舍理氏、韩氏、洪氏、黄氏、何氏、胡氏、侯氏、衡氏、郝氏、

  J精奇理氏、觉禅氏、济礼氏、吉鲁氏、觉佳氏、吉普褚氏、金佳氏、精吉氏、嘉普塔喇氏、贾佳氏、姜佳氏、嘉哈玛氏、蒋佳氏、嘉穆瑚氏、嘉瞻氏、济拉喇氏、吉礼图氏 、佳吉理氏、济喇敏鄂玛特氏、济鲁特氏、江吉氏、精吉集氏、金氏、江氏、姜氏、纪氏、蒋氏、贾氏、靳氏、假氏、井氏、焦氏、姬氏、晋氏、

国学宝典《百家姓》:罗姓

#能力训练# 导语罗,出自妘姓,为颛顼帝之孙祝融氏之后裔。妘为中国古代最早的姓氏之一。下面是 分享的国学宝典《百家姓》:罗姓。...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