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的佛菩萨都有哪些?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4收藏

寺庙的佛菩萨都有哪些?,第1张

一、佛主:

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

二、菩萨:

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弥勒菩萨、韦驮菩萨、伽蓝菩萨。

三、护法天神:

四大天王及诸护法。

人物列举介绍:

1、弥勒佛

弥勒佛(即 弥勒菩萨,也叫 弥勒菩萨摩诃萨)(梵文Maitreya,巴利文Metteyya),意译为慈氏,音译为梅呾利耶,在大乘佛教经典中,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摩诃萨,是世尊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未来将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也叫未来佛),即贤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被唯识学派奉为鼻祖,其庞大思想体系由无著菩萨、世亲菩萨阐释弘扬,深受中国大乘佛教大师支谦、道安和玄奘的推崇。 在一些汉传佛教的寺院里,常见到袒胸露腹、笑容可掬(或大肚比丘)以布袋和尚为原型塑造。此在佛教作为表法教育,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学习包容。其中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2、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梵语:Ksitigarbha),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得名。佛典载,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曾经几度救出自己在地狱受苦的母亲;并在久远劫以来就不断发愿要救度一切罪苦众生尤其是地狱众生。

所以这位菩萨同时以“大孝”和“大愿”的德业被佛教广为弘传。也因此被普遍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并且成为了汉传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唐朝来华求法的地藏比丘被认为是地藏菩萨的化身。这位出身新罗王族的僧人所在的安徽九华山也被视为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并因此成为了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千百年来香火鼎盛。

3、韦驮菩萨

韦驮菩萨,又称韦陀天,梵名音译为私建陀提婆,意为阴天,原是印度婆罗门教的天神,梵文:Skanda 。后来被佛教吸收为护法诸天之一(此外,佛教中还有另外一位护法天神韦天将军。相传他姓韦名琨,是南方增长天王手下八大神将之一,又是护法四天王手下三十二神将之首。有很多人把韦驮天和韦天将军相混),是佛教中护法金刚力士的代表之一。

凡有规模的寺庙大多供韦陀尊天菩萨像,因为韦陀菩萨是佛祖的护法神,也是佛法的护法神,也护修行佛法的众生,寺庙供奉韦陀意为护寺安僧,相传释迦牟尼涅盘时,诸天和众王把佛陀火化后的舍利子分了,各自回去建塔供养。韦驮也分得一颗佛牙,正准备回天堂。

一个捷疾鬼浑水摸鱼,偷走一对佛牙舍利,撒腿就跑。韦驮奋起直追,刹那间将捷疾鬼抓获,夺回了佛舍利。诸天和众王纷纷夸奖韦驮能驱除邪魔外道、保护佛法。于是,韦陀被人们称为护法菩萨。相传,浙江临安天目山是韦驮菩萨的道场。农历六月初三是韦驮菩萨圣诞。

4、伽蓝菩萨

伽蓝菩萨,就狭义而言,指伽蓝土地的守护神;广义而言,泛指所有拥护佛法的诸天善神。「伽蓝」是寺院道场的通称,佛教伽蓝神的代表形象。

依《七佛八菩萨大陀罗尼神咒经》所说,佛教伽蓝神是保护伽蓝(寺庙)的神。佛说有十八神保护伽蓝,即美音、梵音、天鼓、叹妙、叹美、摩妙、雷音、师子、妙叹、梵响、人音、佛奴、颂德、广目、妙眼、彻听、彻视、遍视,统称「十八伽蓝神」。 以伽蓝菩萨(关公)形象为代表。

5、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梵文:,Avalokiteśvara),观世音来自于竺法护与其弟子译于长安敦煌寺的 《正法华经》。竺法护初译“光世音” 其弟子聂道真改为“观世音”。  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每略称为观音。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佛经上说,观世音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现化,他在无量国土中,以菩萨之身到处寻声救苦。观世音与阿弥陀佛有着特殊的关系。他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  也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是继承阿弥陀佛位的菩萨,而且还有说观世音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观世音菩萨具有平等无私的广大悲愿,当众生遇到任何的困难和苦痛, 如能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就会得到菩萨的救护。而且,观世音菩萨最能适应众生的要求,对不同的众生,便现化不同的身相,说不同的法门。

在佛教的众多菩萨中,观世音菩萨也最为民间所熟知和信仰。在中国的江、浙、闽、广、台湾,  以及南洋华侨间,观音信仰极为普及,所谓“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浙江的舟山群岛,自古以来也一直被视为观世音菩萨应化的道场。

—观世音菩萨

—伽蓝菩萨

—韦驮菩萨

—地藏菩萨

—弥勒佛

—菩萨

—神仙谱系

—药师佛

释迦牟尼、弥勒佛、菩萨、罗汉、四大天王等。

1、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佛祖在任何寺庙中都居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中,或称正殿。佛像高大,或坐或立或卧,神态庄严肃穆。

释迦牟尼的生平,没有引起早期三藏编者的重视,他们只是尽量详细记录导师的言词;更详尽的叙述和更传奇的故事在后来才被精心编造出来。

关于佛陀的形象,相对可靠的是一个基本轮廓。他成长于富裕的环境,娶妻生子后,大概29岁时出家;所学的禅定和苦行都无法解决问题;约35岁时得到佛陀的自觉。余生的岁月,他的足迹遍布恒河流域,向各阶层说法教化。他对外道思想所做的扬弃,纠正了时代文明的某些偏失,也维护了刹帝利的阶级利益,使他被尊称为释迦族的圣人。

2、弥勒佛:弥勒佛是释迦牟尼未来佛。因为四大天王和弥勒同居在须弥山,在寺庙中弥勒佛多在天王殿正位。弥勒佛形象塑像极富戏剧化,多为端坐的胖大和尚,袒胸露腹,大肚子滚圆凸出,喜眉乐目,笑口常开,倍受人喜欢。

3、菩萨是“菩提萨埵”之略称。菩提萨埵,梵语bodhi-sattva,巴利语bodhi-satta。又作:菩提索多、冒地萨怛缚,或扶萨。意译作:道众生、觉有情、大觉有情、道心众生。意即求道求大觉之人、求道之大心人。菩提,觉、智、道之意;萨埵,众生、有情之意。与声闻、缘觉合称三乘。

又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对于声闻、缘觉二乘而言,若由其求菩提(觉智)之观点视之,亦可称为菩萨;而特别指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则称为:摩诃萨埵(梵maha^ -sattva ,摩诃,意即大)、摩诃萨、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摩诃萨埵、摩诃菩提质帝萨埵等,以与二乘区别。此外,由于菩萨是佛位的继承人,因此也称之为“法王子”,这个语词的音译为“究摩罗浮多”,意译又称为“童真。

4、罗汉:据说佛教徒修行可能达到高低不同的四种成就,每一种成就叫一个果位。其中阿罗汉果,成就最高,达到了修行的最高境界,得此果位之人,就称阿罗汉,简称罗汉。在大乘佛教中,罗汉品位之上是菩萨,最高是佛。罗汉的任务是常住人间,护法和弘扬佛教。

5、四大天王:四大天王,又称四大金刚,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镇守东胜神州;南方增长天王,镇守南赡部洲;西方广目天王,镇守西牛贺洲;北方多闻天王,镇守北俱卢洲;佛教王国里的神将,保护四方世界。天王像立在寺庙天王殿中的四方,塑像威武雄壮。

参考资料:

菩萨_                  罗汉(佛教名词)—

  释迦牟尼_—          四大天王(佛教中四位护法天神)_

    弥勒佛_

中国的寺庙千千万,千年来香火传承的庙宇非常多,后来陆陆续续又新建了不少寺庙,吸引了不少游客和香客的观光,很多人都感叹寺庙的大殿很多,不知道如何才能分辨清楚。

寺院一般布局

寺院一般都依山而建,进入寺庙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石牌坊山门和风水墙,山门由无相门(左)、空门(中)、无作门(右)三门组成,亦叫三解脱门。

空门:谓观无我;

无相门:不起着于相;

无作门:未来生死相续;

寺庙山门

穿过山门殿,进入寺院,就是左右的钟楼和鼓楼,有的寺院是没有钟鼓楼的。

寺院—钟楼

过了钟楼和鼓楼,就是寺院的第一个大殿——天王殿。

天王殿里正面是笑口常开的弥勒佛。早期的弥勒像都是菩萨装,头戴宝冠,身披璎珞(珍珠串成的佛装),面容娇好,身材修长苗条,呈交脚坐式(两脚交叉而坐),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弥勒形象是来源于五代时期。

五代后梁明州(今宁波)奉化岳陵寺,有个僧人叫契此,字号长汀子,个子很矮,肚子不小,经常用棒子挑着一个布袋,常常有18个小孩儿围绕在其周围嬉戏玩闹,今天的很多地方弥勒像身上有很多小孩儿,称为18童子。

民间故事,话说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故称“五子登科”,而五子弥勒也是根据此而来,民间亦有求子拜弥勒之说。

五子登科弥勒瓷器

契此和尚因其背着个布袋,又都叫他布袋和尚,预言很准。公元916年,(契此)布袋和尚圆寂时,他端坐在岳陵寺东厢房走廊里的一块石头上,嘴里念出一句偈jiē语: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

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

由此,人们认定他是弥勒的化身,此后弥勒的造像就变成了现在的大肚能容形象。

天王殿弥勒身后是护法尊者——南无护法尊韦陀菩萨,手持降魔金刚杵,持金刚杵的方式有那么几种:

一种是双手金刚杵触地伏魔;

一种是双手合十,金刚杵横置两臂;

一种是左手叉腰,右手金刚杵触地伏魔;

还有一种是右手上托金刚杵,左手呈说法印;

传说韦陀曾经也是一帅气小伙儿,每天去花园浇水,花园里花神触犯天条爱上韦陀。

韦陀被送到西天雷音寺,学习佛法,如来送他一盏明灯,灯芯就是小花神,小花神从灯芯出来跟韦陀诉说俩人的过往,但成为护法尊者的韦陀怎么也想不起来自己的过去,小花神很难过,就去找佛祖诉苦,要求将其变成一朵花,佛祖应求。

小花神知道每年沐春时节的夜里,韦陀都会来给佛祖采集花上的露水煎茶,小花神专门在此等着韦陀的到来,韦陀每次来时小花神就开一下花让韦陀看一看,小花神开的这种花就是昙花,自此有了昙花一现为韦陀的民间传说。

天王殿除了弥勒佛、韦陀菩萨外,还有就是四大天王。

佛教-四大天王

东方持国天王,护持东胜神州,住须弥山白银锤,身为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或阮琴传说因竹林七贤阮籍的侄儿阮咸善弹此乐器而得名,是主乐神,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

南方增长天王,护持南赡部洲,住须弥山琉璃_,身为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象征智慧,慧剑斩烦恼。

西方广目天王,护持西牛贺洲,住须弥山水晶_,身为红色,穿甲胄,手缠一条龙或是蛇,另一手上拿着宝珠,表内心不变之意。

北方多闻天王,护持北俱芦洲,住须弥山黄金_,身为绿色,穿甲胄,左手卧银鼠,右持宝伞(或作宝幡),用以遮蔽世间,避免魔神危害,以护持人民财富。

诸天图解

天王殿后面,就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一座寺院的核心,是正殿,也是寺院僧众集中修持的地方。一般大雄宝殿是九五开间,象征九五之尊。大殿前院正中会摆放一个大宝鼎,鼎上刻着寺名。

宝殿的正前方中央位置是供香客燃香用的大香炉,殿前左右有旗杆一对,旗杆顶部各有一个幡斗,有的还设一对雕龙柱或一对玲珑塔,殿内佛像前挂着许多经幡、欢门及各种法器。

寺院—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里中间供奉的佛像有以下七种情况:

1摩诃伽叶、释迦牟尼佛、阿难

2左胁恃文殊菩萨(智)、释迦牟尼佛、右胁恃普贤菩萨(理)又称华严三圣

3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西方佛)、观音菩萨

4日光菩萨、药师琉璃佛(东方佛)、月光菩萨

5横三世佛:药师琉璃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按空间方位

6竖三世佛:燃灯古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按时间先后

7佛三化身:应身佛释迦牟尼佛、法身佛汉传·毗卢遮那佛/密宗·大日如来佛、报身佛龙门石窟武则天·卢舍那佛

佛:已开悟的

菩萨:正在开悟路上即将开悟的

大雄宝殿之后,便是寺院四堂:法堂、照堂、经堂与讲堂。有的小寺院可能没有。

寺院—法堂

四堂紧接着是四台:乐台、拜台、高台、戒台。四台名称不同,但功能多有相似,一般寺院只建其中一种。

连着四台的是罗汉堂,罗汉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男性僧人,又名阿罗汉,有的寺院还单独建罗汉院。寺院供奉的罗汉有多种,最常见的有十八罗汉、十六罗汉、五百罗汉,唯有大型寺院才有专门的罗汉堂,如北京西山的碧云寺、成都的宝光寺、上海的龙华寺、苏州的西园寺等。

寺院—罗汉堂

寺院—五百罗汉

传说第193尊罗汉庆云尊者被苏轼认为是十八罗汉中的第十七罗汉——降龙罗汉。尊者灭佛后800年降世于狮子国(今斯里兰卡),是当时著名高僧,古印度恶魔波旬煽动那竭国人四处杀害和尚,尽毁佛寺佛塔,将所有佛经抢走,藏于龙宫。后庆云尊者降服孽龙,取回佛经,因此人们称其降龙罗汉。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禅房又称禅屋、禅居、禅堂。禅宗寺院以“禅那”为宗旨,静思的意思。禅房一般在寺院后部或方丈室附近。

寺院—禅房

方丈室,古代维摩居士之石室为方形,长宽皆一丈,故曰“方丈”,一般寺院方丈室都在寺院主轴线的侧面,然河南登州嵩山少林寺的方丈室却在中轴线上,可见其地位。

寺院—方丈室

寺院众僧平等,无论职位高低都集体就餐,不分散二食,故僧人就食之处称之为“大斋堂”,由于寺院常有云游挂单僧人,或香客,虽然斋堂锅大,但有时却难以承载,分批用餐就显得尤为重要。

河南嵩山少林寺—欢喜地素斋堂

最后要说的就是藏(zàng)经阁,藏经阁一般处于寺院最后一个院落,常为一座两三层的阁楼,用来储藏经书,藏经阁两侧也常设有配楼。

藏经阁的经库内供奉付大士像,即我国六朝时梁代善慧大夫付翁之像。因为他发明了轮藏(zàng)方式放置经书的架子。除了付大士,藏经阁内还供奉着华严三圣像,也有的是供奉着日天台宗创始人最澄法师像。

付大士像

  寺庙里地藏菩萨旁边的牌位,都是些亡灵的牌位。

  地藏经讲,地藏菩萨发愿在地狱和其它六道誓度众生,让众生都能离苦得乐,而牌位代表过逝的亲人的灵魂,立在地藏菩萨旁边,希望得到地藏菩萨的加持,早日离苦得乐。出家人会在每天的早晚功德的时候,为亡灵超度诵经和回向,这样他们就能受益,往生善道或佛国。

阿弥陀佛

大多数寺院都可以个人申请供养佛菩萨像,方法是去寺院客堂里询问出家师父,告诉师父你专门供养建佛菩萨像就可以了。

寺庙的佛菩萨都有哪些?

一、佛主: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二、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弥勒菩萨、韦驮菩萨、伽蓝菩萨。三、护法...
点击下载
上一篇:宋氏家谱下一篇:张姓族谱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