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晋元帝身世之迷:整个东晋可能不姓司马而姓牛
晋元帝司马睿字景文,是司马懿的曾孙,也是晋武帝司马炎的侄子,他是东晋的开国皇帝。在290年的时候司马睿袭封琅邪王,他曾经参与过讨伐成都王司马颖的战事,失败之后,司马睿就离开了洛阳,回到了封国。太熙元年也就是290年的时候,晋武帝司马炎驾崩,太子司马衷即位,但是司马衷愚笨无比,根本驾驭不了政局,因此为了争夺最高的权利政治内部便展开了残酷的厮杀。当时的环境动荡险恶,司马睿虽为琅琊王,却并无兵权,为了避免引来杀身之祸,司马睿便选择了退让的方式,以保自己不会被卷入斗争的漩涡之中。
在八王之乱以后,司马睿依附于东海王司马越,在汉主刘渊举兵造反之后,中原的局势开始恶化,司马睿听从了王导的建议,镇守建邺,并在王导等人的辅助下,以礼相待当地的土族,平叛叛乱,在江南得以立足。在316年的时候,晋愍帝司马邺被刘聪杀死,西晋灭亡。到第二年的三月,司马睿便即位为帝,此时东晋王朝正式建立。司马睿在中国的封建王朝当中是具有最少权威的一位开国皇帝,他之所以可以称帝,凭借的不是自己的本事,只是因为当时的西晋王室已经成为汉族政权的象征。司马睿在建立东晋王朝的过程中,他的所有政治活动都有王氏家族有着很大的关系。司马睿后来想要摆脱扶植者的控制,但是最终没有获得成功,还导致了王敦之乱。永昌元年十一月,司马睿由于心力交瘁,在宫中病死,享年47岁。
司马睿是东晋的国君,关于他的父亲各有各的说法。有人说,他不应该姓司马,而应该姓牛。那么,他到底是谁的儿子呢司马睿,姓司马,名是单字一个睿,字景文。正史记载,他是琅邪王司马觐与妻子夏侯氏的儿子。这是大多历史资料承认的,认为他是司马觐的儿子,毕竟他一直都是以司马作为自己的姓氏,而且他所建立的东晋姓的也是司马。也有人说,司马睿是夏侯氏与牛金偷情生下的,也就是说,司马睿是牛金的儿子。其实,在实行一夫多妻制的中国古代,这还是有可能的,因为有可能夏侯氏当时并不受司马觐的宠爱,而人又都是有欲望的,为了满足自己的那份欲望,她一不小心就犯了错。不过,也有人说,这种说法有纰漏,因为,当时牛金已经可以算老人了,就算与夏侯氏偷了情,他的生育能力应该也退化了,不会让夏侯氏怀孕。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司马睿是夏侯氏与一个姓牛,名钦的下人偷情生的孩子。这种说法与当时“牛继马后”的预言有关。当时牛金因为这一说法,被皇帝防备认为他们牛氏会取代司马氏的帝位,所以,就将牛金给处死了,但是,夏侯氏却与姓牛的下人生下了司马睿。而司马睿后来成为了东晋的皇帝,虽然,姓的是司马,但毕竟是牛姓的骨肉,所以,那个预言还是实现了。关于司马睿是谁的孩子,就是这三种说法。可是到底哪个真实,我们是很难知道的。我更愿意相信的是,他是司马觐的儿子。
司马睿被世人戏称为牛睿,因为在一些史书上记载他并不是司马氏皇家的血脉,而是其母与府中一名名叫牛金的小官有染,后来才生下司马睿。但是在这里要澄清的是这名府中的小官,并不是当时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军牛金,也就是说他们只是名字相同。在曹魏建立的时候,将军牛金是司马懿的属下,并且牛金在多次战役中取得了胜利。许多不理解的人都说司马睿是司马懿的曾孙,但是从血缘关系上来说,司马睿并不是司马懿的亲孙子,所以司马睿才会被人称为牛睿。
据说在当时流传着一本书,上面记载着“牛继马后”的预言。而听闻这个预言的司马懿内心有所不安,他便找大师夜观天象、占卜,得到的结果与预言分毫不差。所以司马懿很担心朝中的牛金会对司马氏不利,心中一直有个疙瘩,弄的自己心存忌惮,烦事扰心。为了杜绝这种事件的发生,他决定将牛金除掉。所以,他派人请牛金赴宴,牛金做人坦荡、光明磊落,没有提防司马懿,不料喝了被司马懿下毒的酒,最后毒发身亡了。
在牛金死后,司马懿的心病终于好了。但是,人算终究不如天算,当时司马睿的母亲与府中当差的一名名为牛金的小官发生了不正当的关系,后来便有了被人戏称为牛睿的司马睿。所以,将军牛金的死纯属冤死。同时,这个预言也成为了真的,司马睿并非司马氏的血脉,却以司马家的血统建立了东晋,所以,司马睿又称牛睿,连他建立的东晋都被称为“南朝晋牛氏”。
西晋
(高祖)宣皇帝司马懿
(世宗)景皇帝司马师
(太祖)文皇帝司马昭
(世祖)武皇帝司马炎
孝惠皇帝司马衷
赵王司马伦(篡位)
孝怀皇帝司马炽
孝愍皇帝司马邺
东晋
(中宗)元皇帝司马睿
(肃宗)明皇帝司马绍
(显宗)成皇帝司马衍
康皇帝司马岳
(孝宗)穆皇帝司马聃
哀皇帝司马丕
(废帝)海西公司马奕
(太宗)简文皇帝司马昱
(烈宗)孝武皇帝司马曜
安皇帝司马德宗
恭皇帝司马德文
山西涑水司马氏源流集略八卷,著者待考,清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湘潭司马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始修,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续修。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阴司马氏族谱,(清)司马先达纂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
司马氏庆系谱六卷,(清)司马灏文重修,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无锡梁溪司马氏宗谱二十卷,(民国)司马栋等纂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迁祖为[宋]司马宗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湘阴司马氏族谱二十六卷,(民国)司马承贵纂辑,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木刻活字印本。
司马氏族谱十一卷,末一卷,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河内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两晋之后大量司马氏改为单姓马姓。司马改马姓,不仅改自己的姓氏,把先辈的姓氏也改了。单姓马复姓司马比如,司马迁不称司马迁,改称“马迁”,司马相如改称“马相如”。至今阅读古籍,时时还能看到当初司马改姓的痕迹。当今司马姓氏人口排名第549位,人口28万人。改姓大多聚集在山东、辽宁一带。
由于晋朝司马氏皇权不断衰落,司马姓的贵族为免被迫害,很多改换他姓。东晋王朝灭亡以后,司马氏步入平稳发展时期,历史上复姓改单姓的规律,司马氏有许多改为司氏、马氏、同氏、仝氏、冯氏等。
扩展资料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谋略家,魏国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因曹操出身“赘阉遗丑”,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因司马懿曾支持曹操称帝,所以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
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得胜利。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挤,迁官为无实权的太傅。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
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病死,享年73岁,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谥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 。
参考资料:▬司马懿 、
▬司马姓
生平经历
登基过程
晋孝武帝司马曜,字昌明,生于晋哀帝隆和元年(362年)。他的祖父是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父亲是会稽王司马昱(后来的简文帝),母亲是李陵容(孝武文太后)。司马昱共有七个儿子,但前五个都早亡,只有司马曜和胞弟司马道子存活下来。
兴宁三年(365年)琅玡王司马奕继承皇位后,司马昱徙封琅玡王,四岁的司马曜则继其父会稽王之位。
太和六年(371年)十一月,大军阀桓温带兵入京,发动宫廷政变,通过崇德太后褚蒜子之命废司马奕为东海王,并拥立琅玡王司马昱即皇帝位,是为晋太宗简文帝,司马曜也就成为皇子。
东晋自司马睿开国江左以来,一直处于士族门阀的轮流支配之下,形成门阀政治的格局,而除了元帝司马睿、明帝司马绍稍有作为以外,其他皇帝都是几乎傀儡般的存在。到了简文帝司马昱时,这种皇权不振、士族专权的局面更达到极点,桓温完全掌控了朝廷大政,连谢安都视其为“君” ,史称“政由桓氏,祭则寡人”,而他的野心则是要简文帝“禅位于己” ,达到倾移晋鼎的目的。简文帝登基仅八个月便得了重病,于咸安二年(372年)七月二十三日连发四诏,催促尚居姑孰的桓温入朝辅政,桓温故意推辞;五天后,简文帝病情加剧,遂册封会稽王司马曜为皇太子,并遗诏“大司马温依周公居摄故事”,又说:“少子可辅者辅之,如不可,君自取之。”此时的晋朝国运可以说到了千钧一发的地步,因为桓温完全可以凭借简文帝遗诏而篡晋自立,这是其他士族所不愿看到的。因此,出身太原王氏的侍中王坦之当着简文帝的面撕掉了这封诏书,简文帝被迫同意将遗诏改为“家国事一禀大司马,如诸葛武侯(诸葛亮)、王丞相(王导)故事。”随即简文帝驾崩。但群臣中仍有慑于桓温 的人提议:““当须大司马处分。”出身琅琊王氏的尚书仆射王彪之正色说:“天子崩,太子代立,大司马何容得异?若先面谘,必反为所责。”于是朝议确定,皇太子司马曜登基为帝,是为孝武帝。崇德太后又以司马曜年幼,又在为大行皇帝服丧为由,再次命桓温行周公居摄故事,命令下达后,王彪之说:“此异常大事,大司马必当固让,使万机停滞,稽废山陵,未敢奉令,谨具封还。”此令遂未施行。就在晋室命悬一线、不绝如缕的关键时刻,各家士族门阀联手阻止了桓温篡晋的阴谋,确保了司马曜的顺利即位及东晋王朝的延续。
孝武帝司马曜刚继位三个月,就发生了道教徒卢悚率众三百人攻入建康殿庭,掠取武库兵器,欲复辟海西公司马奕的变乱。此乱矛头直指桓温,客观上增加了王、谢等士族抗拒桓温的效果。桓温在宁康元年(373年)二月自姑孰入京,风传他有诛王、谢,移晋鼎的打算,王坦之、谢安等严阵以待,桓温也只就前一年冬所谓彭城妖人卢悚率众突入殿庭一事穷加究治。稍后桓温生病,病中犹要求朝廷为其加九锡,王坦之、谢安等延宕其事。是年七月,桓温死。孝武帝继位之初的危机期总算有惊无险地过渡了。
谢氏秉政
桓温虽死,门阀政治的格局依然延续。由于孝武帝年幼,为了防止桓温之弟桓冲等谯国桓氏人物继续专权,谢安在桓温死后请出孝武帝从嫂崇德太后褚蒜子第三次临朝听政。史载:“时天子幼弱,外有强臣,安与坦之尽忠辅卫,卒安晋室。”谢安和王坦之在拥立孝武帝、匡扶晋室的过程中立下大功,自然也得到报偿。所以,东晋实权仍由士族门阀把持,只不过由谯国桓氏逐渐转移到太原王氏和陈郡谢氏手中。
宁康三年(375年)五月,王坦之死,谢安势力更盛,与桓冲分处中外,形成东晋权力结构的平衡。同年八月,孝武帝大婚,迎娶太原王氏名士王濛的孙女王法慧为皇后,其弟琅玡王司马道子也迎娶王坦之的从侄女为王妃朱序简介,这不仅使太原王氏的影响力继续存在于东晋朝廷,也为孝武帝后期主相相持的政局埋下伏笔。
太元元年(376年)正月初一,孝武帝加元服,崇德太后归政,谢安以中书监录尚书事,成为名副其实的宰相。 谢安当权的最大弱点在于没有可靠的军事力量作为支撑。由于对内要防范仍在荆州盘踞的桓冲势力,对外要对付日益强盛的前秦政权,陈郡谢氏对于武力的需求迫在眉睫。
太元二年(377年),谢安推举自己的侄儿谢玄为兖州刺史,镇守广陵(今江苏扬州),两年后又兼领徐州刺史,驻节北府(今江苏镇江)。谢玄在此期间招募刘牢之、何谦、诸葛侃、高衡、刘轨、田洛及孙无终等骁将,整合他们麾下以流民为主的军队,组成了赫赫有名的“北府兵”。 北府兵战斗力极强,不仅巩固了陈郡谢氏的势力,更为江左华夏政权的存续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抗秦战争
孝武帝自登基以来,就一直面临氐族政权前秦的威胁,东晋西部的益州和梁州就在宁康元年(373年)冬被前秦攻陷。太元以后,随着前秦天王苻坚相继灭掉前凉、代国,完成了对中国北方的统一,对东晋的觊觎之心也就更加强烈。此后秦晋交界的江淮一带形势愈发紧张,大战一触即发。
太元三年(378年)四月,前秦派苻丕攻打襄阳,荆州刺史桓冲抵御,孝武帝诏命谢玄发徐、兖、青三州人丁,遣彭城内史何谦游军淮泗以为形援。何谦出兵是北府军的首次出战,从此以后,上下游桓、谢军队配合,彼此策应,以分前秦兵锋,形成东晋战略的一个特点,对于保障最终胜利起了重大作用。同年七月,秦军也采取东西策应的战略,秦将彭超请攻彭城,与攻襄阳之苻丕相互呼应。苻坚同意彭超的方略,并从西线分俱难、毛盛等军自襄阳东略淮阴、盱眙,与彭超等合势。从此东晋在下游开始受到压力。到太元四年(379年)正月,襄阳失守,东晋守将朱序被俘,其后彭城、下邳、淮阴、盱眙先后并入前秦,建康告急,形势对东晋更加不利。
太元四年(379年)六月,北府兵在君川打败秦军,前秦势力被逐于淮北,建康紧急状态得以解除。尽管西线局势仍不容乐观,但君川之捷使北府兵获得锻炼,提高了士气,为应付以后主战场的东移和展开淝水之战作了必要的准备。翌年幽州爆发苻洛、苻重之乱,苻坚忙于平叛,一时无暇南侵。太元六年(381年)十二月至次年九月,桓冲在荆州与前秦军屡有战事,或守或攻,小有收获。前秦以苻融为征南大将军,筹划攻晋。太元七年(382年)十月,苻坚将大举攻晋的计划公开于群臣,群臣大多反对,强调“谢安、桓冲皆江表伟人,君臣辑睦,内外同心”,然而苻坚志在必得,一意孤行,甚至已经安排孝武帝当尚书左仆射,谢安为吏部尚书,桓冲为侍中,并在长安给他们修好府邸。
太元八年(383年)五月至七月,桓冲率众十万反攻襄阳,分遣刘波等攻沔北诸城,杨亮攻蜀,郭铨攻武当。前秦苻睿、慕容垂众五万救襄阳,张崇救武当,张蚝、姚苌救涪城。这是桓冲在淝水之战前夕为了减轻建康压力而采取的一次大规模策应行动,使苻坚南侵之师疲于奔命。谢玄部下广陵相刘牢之亦于此时遣宣城内史胡彬率众向寿阳,以为攻襄阳的桓冲军声援,显示出大敌当前时东晋内部桓、谢两大门阀的团结。但与此同时,桓冲推荐王荟出任江州刺史,谢安则推出谢輶来当江州刺史,两方冲突又起,最后谢氏让步,孝武帝以桓冲自领江州刺史。这反映出门阀之间的潜在矛盾,为同仇敌忾的表象下增添了不和谐音符。
太元八年(383年)八月,前秦天王苻坚下诏大举攻晋,试图统一中国,淝水之战终于爆发。苻坚亲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羽林郎(禁卫军)3万,共90万大军从长安南下,绵延数千里,水陆齐进,仅运粮船只就有万艘。同时,苻坚又命梓潼太守裴元略率水师7万从巴蜀顺流东下,向建康进军。苻坚骄狂地宣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这就是著名典故“投鞭断流”的来历。东晋北上抗击秦军的总共兵力才8万,在宰相谢安的主持下,以谢石为大都督,谢玄为前锋,北府兵为主力,前往迎战。当时秦军前锋苻坚之弟苻融率30万大军首先到达颍口,秦军初战告捷,攻占寿阳,又截断了东晋派来救援的胡彬军的退路,将其团团包围在硖石。苻坚接到捷报大喜,他留大军于项城,带轻骑八千赶到寿阳,又派在襄阳俘获的东晋将领朱序去劝降晋军。朱序则心怀故国,将秦军部署和盘托出,并建议趁秦军未完全集结,迅速出击。谢石本来是打算坚守不战,听了朱序的话后便改变了作战方针,决定主动出击。十一月,谢玄派刘牢之率精兵五千强渡洛涧,去攻击对手的5万人马,大获全胜,斩前秦梁成等10将。洛涧之战令晋军信心倍增,谢石继续挥军水陆并进,直抵淝水东岸,在八公山边扎下大营,与寿阳的秦军隔岸对峙。谢玄见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形势又不容许晋军旷日持久地打消耗战,便派使者去秦营,要求秦军把阵地稍向后退,空出一块地方,好让双方一决胜负。苻坚认为让军队稍向后退,待晋军半渡过河时,再以骑兵冲杀,这样就可以取得胜利,于是就答应了谢玄的要求,指挥秦军后撤。结果秦军一后撤就失去控制,阵脚大乱。谢玄率领八千多骑兵趁势抢渡淝水,向秦军发动猛攻。朱序这时在阵后乘势喊叫:“秦军败了!秦军败了!”秦军有很多是强征入伍的,而且由多个民族组成,可谓同床异梦,人心本来就不稳,朱序这一喊,以为真的败了,越发慌乱,争相逃命,几十万军队就像山崩了一样丢盔弃甲的大溃逃。谢玄等乘胜追击,直至青冈(今寿阳西30里)。此时,苻融战死,苻坚中了流矢,单骑北逃,朱序乘乱投奔晋营,东晋获得淝水之战的胜利。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并给后人留下了著名的历史典故和成语。如“投鞭断流”、“风声鹤唳”、“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等,一直脍炙人口。
淝水之战后,东晋趁北方大乱之机,收复了巴蜀及山东河南大片失地,一直打到黄河北面的邺城。后来由于翟魏、西燕、后燕等胡族政权的反攻加上东晋朝廷的内斗,东晋在淝水战后所收复的淮北土地至孝武帝末年又大部丧失。
主相相持
淝水之战的胜利延续了东晋王朝的命脉,但内部的权力结构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则是统治集团的内讧。在门阀政治下隐忍已久的孝武帝司马曜在前秦南侵期间的太元八年(383年)九月便以胞弟琅玡王司马道子录尚书六条事,开始分谢安的权。陈郡谢氏主导了淝水之战的胜利,却遭遇功高不赏的窘境。这一是因为长江上下游的桓、谢矛盾,但该矛盾由于淝水战后不久桓冲死去、桓氏暂时无人而化解;二是因为孝武帝、司马道子代表的司马氏皇权向士族门阀的挑战,这是导致谢氏面临危机的主要原因。当时太原王氏的王国宝等人以“谗谀之计”离间孝武帝与谢安关系,再加上谢安本有名士情结,不愿争权夺利,便作出让步,于太元九年(384年)八月自请北征,并于翌年四月出居广陵,八月去世。司马道子顺理成章地成为扬州刺史、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随着谢安被排挤及死去,谢玄也不能自安于北府之任,加以北伐失利和疾病的原因,于太元十二年(387年)正月解除兵权,退就会稽内史,一年后去世,他所节制的徐、青、兖三州也先后被司马道子(兼领徐州刺史)和谯王司马恬(青、兖二州刺史)这两位皇室成员瓜分。谢玄的引退标志着陈郡谢氏的门阀政治落下帷幕,也意味着孝武帝完成了皇权的收回。
尽管孝武帝实现了亲政,“威权己出”,但他显然不是一位合格的君主。孝武帝与其弟司马道子一起沉湎酒色,把宫廷搞的乌烟瘴气,又信奉佛教,宠幸僧尼,朝政日益昏暗。然而,在孝武帝和司马道子“酣歌为务”的表面下,兄弟之间却潜藏着深刻的矛盾,从而形成了太元后期的“主相相持”格局。主相相持直接表现为外戚太原王氏内部的矛盾,即孝武帝王皇后出身的王恭一系和琅玡王妃出身的王忱、王国宝一系之间的斗争。太原王氏虽继陈郡谢氏而兴,但既无人才亦无事功,不足以制约皇权并维持政局的平衡,只有分别依附司马氏而贪图门户利益,这与此前的门阀政治格局已大不相同。司马道子成为宰相后,权势越来越大,袁悦之更劝司马道子专揽朝政,王恭乃请孝武帝杀袁悦之。孝武帝托以它罪杀袁悦之于市中,“既而朋党同异之声,播于朝野矣”。主相之间的矛盾由于袁悦之被杀而公开化了,这是太元十四年(389年)十一月的事。
太元十四年(389年)六月和太元十五年(390年)正月,镇江陵的荆州刺史桓石民和镇京口的青、兖二州刺史谯王司马恬相继死去,对上下游的争夺遂成为主相相持的焦点。江陵、京口两藩分别为王忱和王恭所得,到太元十五年(390年)八月,司马道子又以其同党庾楷为豫州刺史。
太元十七年(392年)十月,王忱病死于荆州刺史任上,激起了孝武帝夺回荆州的努力,东晋政局又为之一变。司马道子欲以王国宝继其弟为荆州刺史,孝武帝自然不乐见荆州这块肥肉落入司马道子手中,他迅速采取行动,不经司马道子所控制的吏部铨选,以“中诏”任命心腹近臣殷仲堪为荆州刺史。与此同时,孝武帝还任命“以才学文章见昵”的郗恢代替以老病退的朱序为雍州刺史,镇守襄阳。透过这一系列的人事变动,孝武帝在主相相持中占了上风。
戏言被弑
孝武帝的皇后是“嗜酒骄妒”的王法慧,她在太元五年(380年)去世,此后孝武帝未再立后,而是宠幸淑媛陈归女和张贵人。太元二十一年(396年)九月二十日,孝武帝在后宫清暑殿中与张贵人一起喝酒。孝武帝喝高了,对张贵人开玩笑说:“你年近三十,美色大不如前,又没生孩子,白占着一个贵人的名位,明天我就废了你,另找个年轻貌美的姑娘。”张贵人听了后内心妒火中烧,而烂醉如泥的孝武帝毫无察觉,玩笑越开越厉害,张贵人遂起杀心。她先让孝武帝周边的宦官们也喝醉,等孝武帝和宦官们纷纷醉倒睡去后,她召来心腹宫女,乘孝武帝熟睡之际,用被子把睡梦中的孝武帝给活活捂死了。
随后,张贵人谎称皇帝于睡梦中“魇崩”。中书令王国宝深夜前来,叩打禁宫的大门,打算进去替皇帝撰写遗诏,被王恭之弟侍中王爽阻止。而当时司马道子(已徙封会稽王)也终日声色犬马,由其子司马元显执政,这对父子原本就站在孝武帝的对立面,正当主相相持中被孝武帝一方压制,对孝武帝之死求之不得,因而对张贵人不予追究。皇太子司马德宗即位,是为晋安帝,晋安帝的智力残疾程度甚于晋惠帝,自然也不会追究父皇之死。史学家吕思勉怀疑孝武帝以酒后戏言而被张贵人所弑乃真凶散布的谣言,但他被宫人弑杀应属无疑,从而暗示孝武帝之死很可能是司马道子父子及其党羽王国宝等人策划的阴谋。
司马曜死后,谥号孝武皇帝,庙号烈宗,与孝武定皇后王法慧共葬于隆平陵(今南京钟山之梅花山)。
为政举措
政治
孝武帝当政的最大亮点就是皇权的恢复。自司马睿开国江左、与琅琊王氏“共天下”以后,东晋皇帝“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遂成习俗”,这就是所谓的门阀政治。七十年来,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相继粉墨登场,左右朝政,架空皇帝。孝武帝之父简文帝司马昱临终时,甚至都萌生了放弃天下、让与桓温的念头,可见司马氏皇权已跌落到最低点。孝武帝即位后,谢安为代表的陈郡谢氏当国,孝武帝也只能“富于春秋,政不自己”。淝水之战后,孝武帝展开了对皇权的伸张,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在短短几年间排挤了陈郡谢氏,成功实现了“威权己出”。 孝武帝之所以能迅速冲破门阀政治的格局而恢复皇权,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他自己的能力和才干,而是因为士族门阀日趋没落,到此时人才已凋零殆尽。正如史学家祝总斌所说:“掌握东晋政治军事大权的高级士族开始有王导、王敦,其后有庾亮、庾冰,再后有桓温,而到孝武帝时,却没有这样一些可以左右政局使君主俯首听命的人物了。”坐镇荆州的桓冲没有其兄的能力与威望,且在淝水战后不久死去;谢安虽对淝水之战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但在战后就屡遭谗毁,处于功高不赏的尴尬境地,再加上他本人仍不失名士风骨,不愿兵戎相见,遂主动交出权力。孝武帝正是抓住了士族门阀无人的机会朱序简介,恢复皇权终见成效。
孝武帝伸张皇权,主要依靠的是胞弟琅玡王司马道子,他任用司马道子来取代谢安的地位,进而巩固了司马氏的皇权。孝武帝对于另一宗室谯王司马恬也“深杖之”。此外,孝武帝还大力提拔儒学寒士,以排挤玄学士族,代表人物有徐邈、范宁、王雅、车胤等。孝武帝恢复皇权,为时人所瞩目,如范弘之致司马道子笺中说:“晋自中兴以来,号令威权多出强臣,中宗(元帝司马睿)、肃祖(明帝司马绍)敛袵于王敦,先皇(简文帝司马昱)受屈于桓氏。今主上亲览万机,明公(司马道子)光赞百揆,政出王室,人无异望……”。刘波上孝武帝疏则言:“往者先帝以玄风御世,责成群后,坐运天纲,随化委顺,故忘日计之功,收岁成之用。今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相王(司马道子)贤俊,协和百揆,六合承风,天下响振……”。可见孝武帝确实达到了“亲览万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目标。
但是,孝武帝和司马道子并未能妥善运用权力,反而因其贪图享乐、沉溺酒色而使朝政日益昏暗。史称其时“会稽王道子倾弄朝权,其所树之党,货官私狱,烈祖(孝武帝)昏迷,不闻司败,晋之纲纪大乱焉。”另一方面,孝武帝和司马道子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双方以其亲信抢夺地盘,形成“主相相持”的局面,尽管如此,正如史学家田余庆所言:“但有太后(李陵容)周旋制约,终于使孝武帝不废黜道子,道子亦不危及孝武帝。终太元之世,孝武帝与道子始终维持着虽相依维、复有矛盾的关系,这种关系,正是时局虽然纷坛坦迄无内战的原因之一。”然而,随着孝武帝突然遇弑,继位的晋安帝是智障人士,权力遂尽归道子父子,孝武帝遗留的矛盾迅速升级,加上桓玄为代表的士族门阀卷土重来、孙恩为代表的道教势力勃然兴起,很快引发了东晋末年的一连串内乱与混战,最后司马氏皇权与士族门阀在战乱中同归于尽。
经济
孝武帝时,在经济上实行了赋役改革。西晋时行占田课田制,无论田之有无多少,一律按一夫五十亩计税,共收田租四斛。东晋成帝年间,又改以田亩为准,丈量百姓之田,按一亩三升征税。到了孝武帝太元二年(377年),又依据形势变化,恢复了西晋以人丁为准的赋税方法,王公以下每口征税三斛,在役之人不交税。为了保证税源,太元年间还“蒐简民实,三吴颇加澄检,正其里伍”。 通过这次赋役整顿,东晋经济大有改观。史载:“至于(太元)末年,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文化
孝武帝与乃父简文帝提倡玄学不同,而是标榜儒学。宁康三年(377年)九月开讲《孝经》,尚书仆射f谢安侍坐于旁,尚书陆纳伴讲,侍中卞耽伴读,黄门侍郎谢石、吏部郎袁宏手执经书,中书侍郎车胤与丹阳尹王混选取文句,为当时的一大文化盛事。孝武帝还亲行释奠礼,后又试图恢复明堂郊祀之礼。太元九年(384年),尚书谢石奏请恢复国学,与已有之太学并立,得到孝武帝批准,于太元十年(385年)二月立国学(国子学),命公卿子弟入学,同时还在国学西侧修建“夫子堂”,开庙学合一之先河。此后国学一直延续,并演变为国子监,成为历代之最高学府。太元十一年(386年)八月,孝武帝加封孔子后裔孔靖之为奉圣亭侯,并创建“宣尼庙”以供其奉祀孔子。孝武帝时期在建康创建的孔庙是曲阜阙里之外建立孔庙的滥觞。孝武帝尊儒兴学的举措,也是与政治上恢复皇权相配套的,不过收效不是很好,国子祭酒殷茂上疏称:“自学建弥年,而功无可名。惮业避役,就存者无几;或假托亲疾,真伪难知,声实浑乱,莫此之甚”,请求孝武帝加以整饬。孝武帝虽采纳他的意见,但未见举措。
孝武帝还实施弘扬佛教的文化政策。司马曜是汉族王朝第一个 佛的皇帝,他在宁康三年(375年)遣使请高僧竺法义“出都讲说” ,太元六年(381年)正月“初奉佛法,立精舍于殿内,引诸沙门以居之”。在《高僧传》、《广弘明集》等文献中,保存了孝武帝所颁发的《俸给释道安诏》、《诏赙竺道潜》、《诏赙竺法汰》、《与朗法师书》等文书,反映了孝武帝与高僧大德们的密切关系。孝武帝还修建皇泰寺,捐献潜邸为本起寺。由于孝武帝对佛教的扶持,佛教势力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一些佛教徒也得到孝武帝的宠幸,进而影响朝政,史载“姏姆尼僧,尤为亲暱,并窃弄其权”。
历史评价
宋明帝刘彧所撰《文章志》的评价是:“帝聪惠,推贤任才。”
魏收等《魏书》的评价是:“昌明年长,嗜酒好内,而昌明弟会稽王道子任居宰相,昏醟尤甚,狎昵诌邪。于时尼娼构扇内外,风俗颓薄,人无廉耻。”
唐代某“公子”(可能是唐太宗)与虞世南的对话:“公子曰:‘(东晋)中兴之政,咸归大臣,唯孝武为君,威福自己,外摧强寇,人安吏肃。比于明帝,功业何如?’先生(虞世南)曰:‘孝武克夷外难,乃谢安之力也,非人主之功。至于委任会稽(司马道子),栋梁已挠,殷(仲堪)、王(恭)作镇,乱阶斯起,昌明之谶(指“晋祚尽昌明”),乃验于兹。加以末年沉晏,卒致倾覆,比踪前哲(晋明帝),其何远乎?’”
房玄龄等《晋书》的评价是:①“太宗晏驾,宁康纂业,天诱其衷,奸臣自陨。于时西逾剑岫而跨灵山,北振长河而临清洛。荆吴战旅,啸叱成云;名贤间出,旧德斯在。谢安可以镇雅俗,彪之足以正纪纲,桓冲之夙夜王家,谢玄之善断军事。于时上天乃眷,强氐自泯,五尺童子,振袂临江,思所以挂旆天山,封泥函谷,而条纲弗垂,威思罕树。道子荒乎朝政,国宝汇以小人。拜授之荣,初非天旨;鬻刑之货,自走权门。毒赋年滋,愁民岁广,是以闻人、许荣驰书诣阙,烈宗知其抗直,而恶闻逆耳,肆一醉于崇朝,飞千觞于长夜。虽复‘昌明’表梦,安听神言?而金行颓弛,抑亦人事。语曰‘大国之政未陵夷,小邦之乱已倾覆’也。属苻坚百六之秋,弃肥水之众,帝号为‘武’,不亦优哉!”②“君若缀旒,道非交泰。简皇凝寂,不贻伊害。孝武登朝,奸雄自消。燕之击路,郑叔分镳。倡临帝席,酒劝天妖。金风不竞,人事先凋。”
王夫之评价司马曜为“昏湎之主”,认为“晋亡决于孝武之末年”。
蔡东藩《两晋演义》中的评价是:①“恶习都由骄纵成,家无贤弟咎由兄。尊亲尚且难施法,假手群臣乱益生!”②“家无贤子弟,家必败,国无贤子弟,国必亡。……彼晋孝武帝之纵容道子,弊亦相同。道子固同母弟也,然爱弟则可,纵弟则不可。道子不法,皆孝武帝酿成之,委以大权,与之酣饮,迨至道子贪婪骄恣,宠昵群小,乃始欲分置大臣以监制之,何其谬耶!而王国宝辈更不值评论也。”
史学家吕思勉的评价是:“晋孝武帝性甚愚柔,虽以苻坚之送死,幸致肥水之捷,此乃适值天幸,非其有戡乱之才也。帝任会稽王道子,政治大乱,逮至大权旁落,又用王恭、殷仲堪以防之,所任亦非其人,肇致桓玄之篡窃,刘裕因之得政,而晋祚终矣。”
史学家田余庆的评价是:“史籍所载,孝武帝是昏君,司马道子父子是乱臣,这些都是事实。但,在这些昏君、乱臣的某些行事中,却体现了门阀政治向皇权政治的转折。回复皇权政治,是回复中国古代历史的常态。这是客观的历史趋势,与评价门阀政治无关,也与评价人物无关。或者还可以说,正由于昏君乱臣当朝,本来是可能有所收获的恢复皇权的活动,才没有出现真正的成效,徒然成为一阵噪音,一场闹剧。”
姓氏文化,一直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定天下以后,分封百家诸侯,这百家诸侯家族,繁衍生息,渐渐以自己家族封地的名称为姓,就渐渐形成了“百家姓”。
当然,百家姓里面的“百家”是一个虚指,不是指实数100,是很多的意思,全中国的姓氏,有好几千个呢。
随着几千年的时间发展下来,有的姓氏人口很多,有的姓氏人口则很少。人口繁衍较少的,有各种原因。而人口繁衍较多的,则大多只有一个原因——祖上建立了朝代,使得族群人口大爆炸。
比如现在一些大姓,刘姓、赵姓、李姓、朱姓等等,他们姓氏的先人分别建立过汉朝、宋朝、唐朝、明朝等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一统朝代。
在这些朝代里面,姓氏宗族依靠王朝的力量获得了蓬勃发展,因而族群有了优势。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特例,那就是司马氏。
历史上,司马氏也曾建立过朝代,就是晋朝,而且还传承了154年(公元266年——公元420年),但是现在全国范围内,姓司马的人却特别少,司马氏现在已经妥妥地“沦落”为了一个小众姓氏,这是为什么呢?
晋朝全盛时期疆域
司马这个姓氏源于官名,相传在古帝少昊时期就设置有司马一职,司马氏就是当初担任过司马一职的人的后代。
司马氏最早源于河南一带,到了两汉时期,司马氏已经遍布全国各地,尤其以河南、陕西为多,到了三国时期,司马氏虽然在全国算不上大姓,但人口也不少,河内郡更是因为司马懿的出现,成为了当时最著名的郡望。
司马炎建立晋朝之后,司马更是成为了晋朝的国姓,司马氏人口数量大增,如果按照这样一个发展法,司马这个姓氏用不了多久就会成为像张、刘那样的大姓。
晋武帝司马炎画像
为何后面是另一番结局呢?原因就是司马氏建立的朝代生不逢时。
两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超级大混乱的时代,晋朝建立才几十年就爆发了八王之乱,紧接着就是五胡乱华,中原大地战火不断。
少数的司马族人逃出了洛阳来到江南地区建立了东晋,其余的司马氏因为大都分布在河南、陕西一带,因此受到北方五胡的屠杀,使得北方的司马氏损失殆尽。
五胡乱华
晋朝灭亡之后,司马氏更是生存艰难,晋朝篡汉自立,得国太易,晋朝统治者也根本不懂民间疾苦,只懂得自己奢侈享受,所以晋朝这个朝代根本不受老百姓待见。
南北朝时期,中华大地依然战乱频仍,面对生存压力,有许多司马氏纷纷改姓,如今有许多马姓、同姓、冯姓等等姓氏就是由司马这个姓氏改来的。
历史上,司马氏也出过不少人才,比如司马迁、司马懿、司马光等等,但是因为以上种种原因,使得司马姓氏的发展,并不是那么蓬勃。
到今天,姓司马的人已经比较少了,“司马氏”这个创造过历史辉煌的姓氏,现在成了一个小众姓氏。
晋代皇帝司马睿是司马懿的曾孙,晋代皇帝司马燕的侄子。他是东晋的开国皇帝。290年,司马睿攻击并封了邪恶的国王。他参加了反对成都王司马颖的战争。战败后,司马睿离开洛阳,回到了封国。
晋代皇帝司马睿画像
太熙元年,即290年,晋武帝司马燕死,太子司马忠即位。可是司马忠太笨了,根本控制不了政局。于是,为了争夺最高权力,政治内部展开了残酷的斗争。当时环境动荡,险恶。司马睿虽然是琅琊王,却没有兵权。为了避免这场致命的灾难,司马睿选择了退让的方式,以确保自己不会被卷入这场斗争的漩涡。
八王之乱后,司马睿隶属于东海王司马越。汉主刘渊造反后,中原局势开始恶化。司马睿听从王导的建议,镇守建业,并在王导等人的帮助下,以礼相待当地土族,起兵反叛,在江南站稳了脚跟。316年,晋朝皇帝司马晔被刘聪杀死,西晋灭亡。次年三月,司马睿即位为帝,东晋正式建立。
在中国封建王朝中,司马睿是权力最小的开国皇帝。他被称帝的原因不是他自己的本事,而是西晋皇室已经成为汉政权的象征。在建立东晋王朝的过程中,他的一切政治活动都与王氏家族密切相关。后来,司马睿试图摆脱他的赞助商的控制,但他最终没有成功,这导致了王敦的混乱。永昌元年十一月,司马睿病逝于宫中,享年四十七岁。
司马睿是谁的儿子?
司马睿是东晋的国君,
比如司马睿
司马睿,姓司马,名单字“瑞”,字“”。据正史记载,他是后恶王司马瑾及其妻夏侯氏之子。这是大多数史料公认的,认为他是司马晋的儿子。毕竟他一直以司马为氏,他建立的东晋也是司马氏。
也有人说,司马睿是夏侯家族和金牛的私通所生,也就是说,司马睿是金牛的儿子。其实在实行一夫多妻制的古代中国,还是可以的,因为有可能当时夏侯氏家族并不被司马晋看好,人都是有欲望的。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她不小心犯了一个错误。但也有人说这种说法是有漏洞的,因为那时候金牛已经是个老人了,就算和夏侯家出轨,他的生育能力也应该是下降的,不会让夏侯怀孕。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是,是夏侯家的孩子,与一个名叫牛和秦的仆人有暧昧关系。这个说法和当时“牛跟着马走”的预言有关。当时,因为这个说法,金牛被皇帝认为他们的牛家将取代司马家的帝位,所以金牛被处死。然而,夏侯家族却生下了与下一个叫牛的人。后来当了东晋皇帝,虽然姓司马,但毕竟是牛的骨肉,这样预言就实现了。
这是
司马睿牛锐
司马睿被世人昵称为牛锐,是因为有些史书记载他并不是司马皇族的血脉,而是他的母亲与朝廷里一个叫金牛的小官有染,后来生下了司马睿。
司马睿地图
但在这里,需要澄清的是,这个政府里的小官员并不是当时立下汗马功劳的金牛将军,也就是说,他们只是同名而已。曹魏建立时,将军金牛是司马懿的部下,金牛打了许多胜仗。
很多不了解的人都说司马睿是司马懿的曾孙,但是从血缘关系来说,司马睿不是司马懿的孙子,所以司马睿叫牛瑞。
据说当时流传着一本书,里面记载了“牛追马”的预言。听到这个预言的司马懿心里很不安,就找了一个大师来观察夜晚的天空,进行占卜,结果和预言一模一样。所以司马懿担心朝廷上的金牛会对司马师不利,心里一直有个疙瘩,让他感到害怕和不安。为了杜绝这类事件,他决定除掉金牛。于是,他派人去邀请金牛吃饭。金牛宽宏大量,光明磊落。他没有提防司马懿,却喝下了司马懿下毒的酒,最后死了。
金牛死后,司马懿的心终于恢复了。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毕竟人算不如天算。当时,司马睿的母亲与一个名叫金牛的小官员有不正当的关系,他是一名政府官员。后来,司马睿的绰号叫牛锐。因此,金牛将军的死纯粹是一种非正常死亡。与此同时,这个预言实现了。司马睿不是司马氏家族的血脉,但他却用司马氏家族的血脉建立了东晋。因此,司马睿也被称为牛锐,甚至他建立的东晋也被称为“南晋牛氏”。
揭开晋元帝身世之迷:整个东晋可能不姓司马而姓牛
本文2023-10-06 18:09:5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91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