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阿戛、布丈、易租、白卜后裔》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1收藏

《寻觅阿戛、布丈、易租、白卜后裔》,第1张

      ――芒部阿沽一脉后裔――

树高千丈不忘根,人行万里不忘恩。

人生辉煌不忘本,世代相传不忘亲。

――常言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人生的真谛;“世代相传不忘亲”,我们无论身处天南地北 、天涯海角,都不能忘记“宗亲”,即祖宗和亲朋。我等是云南省镇雄县顾氏“芒部阿沽”一脉后裔,祖宗顾大扁刂刀(史书称扁刂刀――顾抛耶)公次子名叫顾阿戛,于清朝雍正八年因战乱带兵迁移四川省凉山雷波县;七子“布丈”及八子“易租”和九子“白卜”已在清雍正八年从镇雄迁移他方。以“芒部阿沽”称谓为“暗记”,迁移四面八方。一别就是两百多年的岁月。我们已把“祖茔”尽修缮,“家谱”统续修!

――古语云:“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我们本系同宗同族同源同血脉,同一个鼻祖。古语云:“水有源而树有根”,追根溯源、探索源头乃人之本性。如今我们有五个支系已经认祖归宗,自阿沽比都公起娶两妻,长妻系长房,二妻系幺房。“顾大扁刂刀系长房支系”,即自顾大扁刂刀起育有的九个儿子:长子沙约一支、三子阿长一支、四子助巴一支、五子阿才一支、六子虐虐一支。至此还差二子阿戛一支(去了凉山雷波县);七子“布丈”后裔(迁居地待查询);八子易租一支(迁移地正寻觅中);九子白卜一支(迁移地正寻觅中)。

――为了川、滇、黔家族全部团结在一起,我们本着凡我族胞“一个也不能少的”宗旨:不分男女老少、亲疏尊卑、团结一致、交流心声、以打破千山万水之阻隔。

――求祖宗在天有灵,为了盼望着同族胞们早日相认团聚,在此发表信息,以望有缘看到识得,以致族人早日相见。望顾氏“芒部阿沽”族胞无论哪个支系,至今还未认祖归宗的发现信息后与我等联系,联系了再细致交流。以致早日实现族人团圆之梦。

――云南点联系人及电话号码:

雷风和:14787059223;

顾风云:15808642781;

雷风弟:15925084085;

雷风平:15987031211;

顾风勤:15708704648;

顾见银:13408857178;

雷见华:15912686876;

雷见杰:13967544050;

雷见朝:18887013962;

雷见旭 :18869590308;

雷见平:15911809846;

雷见兵:15240805723;

顾云贵:13769137929;

顾云品:13885478521;

雷云坤:15125366656;

雷暾:15288352335;

雷麇:13888262728;

――贵州点联系人及电话号码:

雷贤忠:18212793129;

雷明军:15875546671;

雷风全:15085369415;

雷康远:18869929848;

雷友全:13721596336;

雷道德:13984576368;

雷见兴:14786178627;

雷道全:15934701158;

雷道友:13638194179;

雷见举:13698564864;

雷道宣:13543268711;

雷道鹏:15286508131;

顾见斌:15117664623;

顾见兴:15117532047;

雷云涛:14786147994;

雷朝贵:18748571545;

……………………………………………………(注:顾氏“芒部阿沽”一族系‘四大府’——“即:明代四川省辖区“乌蒙府”(今属云南省昭通市);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芒部府”;贵州省黔西县及大方县“水西府”;明代四川省辖区“乌撒府”(今属贵州省威宁县)”之一的‘芒部府’君长国世袭替罔之首辅大臣。‘改土归流’后从顾氏“芒部阿沽”顾比都至顾抛耶(顾大扁刂刀)的迁徙和演变分布情况:(一)随着元朝统一西南,土司统治制度从鼎盛走向衰落。明太祖洪武时期傅又德征南和屯兵制度的推行,彝族地方政权受到削弱。明镇压‘奢安之乱’,清康熙年间平西王吴三桂剿水西,雍正年间推行改土归流,土司制度走向消亡。明清时期残酷镇压西南少数民族,战事连年,祸及我川、滇、黔顾氏、(雷)氏‘芒部阿沽’族人,深受其害。部分族人为了生计或逃避兵祸匪患、避兵灾战乱、隐姓埋名、改名换姓等,有的改姓陈、有的改姓王等等。从镇雄州泼机(彝语称博基:衍地名,意为‘山前’,即芒部山前)、白鸟(彝语衍地名,意为‘山后’,即芒部山后)等祖辈居住地向外迁徙,有的渡过金沙江进入四川凉山;有的移入黔(贵州毕节、赫章、可乐、结构、多魁等处);有的则在镇雄州境内移入原始森林躲过祸患。…… 自顾伯至顾氏各代儿孙及顾氏‘阿沽比都’之后――顾比都(阿沽比都)―― 顾施额(施额者布)―― 顾抛耶(阿沽抛耶‘顾扁刂刀’)-------沙约(长子)、阿戛(二子)、阿长(三子)、助巴(四子)、阿才(五子)、虐虐(六子)、布丈(七子)、易租(八子)、白卜(九子) 1、长房沙约留居于泼机梧桐山(今属镇雄县乌峰镇无通山);2、二房阿戛迁徙安居于凉山(雷波县);3、三房阿长留居于泼机(今属镇雄县·中屯镇·平坝竹鸡山);4、四房助巴留居于泼机(今属镇雄县·塘房镇·白鸟村);5、五房阿才(留居于镇雄县化平岭);6、六房虐虐迁徙安居于黔之夜郎今属贵州省赫章县:可乐、瑟居河、结构、多魁等处);7、七房“布丈”后裔(迁居地待查询);8、八房易租(迁徙地暂不详正寻找中);9、九房白卜(迁徙地暂不详正寻找中)。………… (二)、洒罗公支系为“芒部阿沽”之后,主要分布于威信县香树坝子(威信县,隶属于云南省昭通市,位于云、贵、川三省结合部,俗有“鸡鸣三省”之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洒罗公-陈者宣 靓罗至尾(子嗣不祥) 奴姑夏必靓至候 甘里至蚩 陈者罗…………(三)、镇雄五德瓜雄遵富公支系为“芒部阿沽”之后,主要分布在五德瓜雄,栽落坝,部分迁居昆明等地。(注:自顾大扁刂刀公起大老祖婆(长房支系)生育九个儿子;阿沽比都――施额者布――法漏者约――阿路(小老祖婆(幺房支系)))……

。)……

《知否》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欢的一部剧,在整部剧中小秦氏的智商绝对能排在前三名,对于明兰和顾廷烨来说,更是全剧最大的BOSS,这个人心机深沉,智商在线,最擅长装柔弱,扮猪吃老虎。而小秦氏的目的从始至终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继承家业和爵位,而小秦氏确实有一个最佳的时机,那就是老侯爷顾堰开去世的时候,小秦氏趁机将顾廷烨赶出家门,剥夺顾廷烨继承财产的权利,那为什么小秦氏不敢将顾廷烨逐出族谱呢?

小秦氏没有这么大的权利

整部剧当中,顾廷烨的父亲最爱的始终是自己的原配妻子大秦氏,也就是小秦氏的姐姐,当年顾家内里亏空,所以不得不休掉大秦氏,让顾廷烨的父亲娶顾廷烨的母亲为妻,顾廷烨的母亲虽然不是原配,但顾廷烨也是货真价实的嫡子,顾廷烨母亲去世之后,顾堰开才娶了大秦氏的妹妹小秦氏,按照古代的风俗,原配妻子地位最高,续弦次之,后娶的再次之,小秦氏虽然是侯府夫人,可是地位比不上前两者,小秦氏所生出来的儿子,论继承权只能排在第三位。

逐出族谱是很大的罪行

在古代最严厉的惩罚,也就是从族谱上除名。因为古代非常重视家族的延续和后代的传承,如果不是什么罪大恶极的罪行,不会轻易从族谱上除名,首先要得到全家的同意,其次还要得到顾氏族长的同意,顾廷烨父亲去世之际,一家人乱成一团,父亲前脚刚去世,后脚就划去人家嫡子的名字,吃相未免太难看,而小秦氏最重视自己的名声和脸面。她不会选择这个时机。

小秦氏手上不干净

再者来说,将顾廷烨逐出家谱,需要顾家主事人的全部同意,还要开祠堂对顾廷烨进行审判,而小秦氏所做的那些事情,根本经不起细查,小秦氏让所有人都认为是顾廷烨气死了自己的父亲,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一旦要从族谱上划去名字,就势必要惊动四方势力,到时候家族势力怎样洗牌那就不知道了,所以小秦氏只需要让家族中的人这样明白就够了,而以顾廷烨倔强的脾气,得知自己被家人如此对待之后,绝对不会重回顾家。从这个角度来说,小秦氏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当时顾府还有原配妻子留下来的嫡子,这是侯位的第一继承人,小秦氏虽然是他的姨母,但是两者之间也有不和,小秦氏也需要顾廷烨去牵制。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小秦氏终究棋差一招,因为没有划掉名字,最终顾廷烨才得以继承爵位。

乐安顾氏宗谱,著者待考,清道光 3 年(公元 1823 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暨阳顾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 14 年(公元 1925 年)绳武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暨阳平阔厚丰顾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 16 年(公元 1926 年)植嘉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靖江顾氏宗谱,著者待考,著者待考,民国 22 年(公元 1933 年)经畲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南通顾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 20 年(公元 1931 年)南通翰墨林铅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舶口阜顾氏宗谱,(清)顾庄等纂修,清光绪 13 年(公元 1887 年)刻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吴江顾氏族谱,(明)顾绍业、顾绍龄纂修,民国 7 年(公元 1918 年)柳弃疾南社丛刻红格手抄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上海顾氏家乘,(清)顾德溥等纂修,清乾隆 10 年(公元 1745 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上虞西华顾氏宗谱,(清)顾霁等纂修,清宣统 3 年(公元 1911 年)格思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宜兴阡塘顾氏宗谱,(民国)庄拱辰纂修,民国 31 年(公元 1942 年)永寿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无锡顾氏大宗世谱,著者待考,清同治 13 年(公元 1874 年)佑敦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无锡南河顾氏宗谱,(清)顾璋清等纂修,清光绪元年(公元 1875 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我国古代谱牒姓氏之学发达,相关书籍相当多。唐林宝撰《元和姓纂》。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南宋著名史学家郑樵的《通志·氏族略》。还有《世本》、《族姓记》,《三辅决录》以及《百家谱》、《英贤传》、《姓源韵谱》、《姓苑》等等。宋末元初的硕儒王应麟 ,撰写了 《姓氏急就篇》

我国古代谱牒姓氏之学发达,("谱牒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家谱、族谱的学科。"家谱"是以表谱的形式记载家族世系繁衍和本族人员事迹的图书体裁。)相关书籍相当多。关于中国谱牒的产生过程,根据目前能见到的材料和研究状况,我们大致可以把它分成两个小的阶段,即商代(公元前1500-1000年)的萌芽阶段与西周(公元前1000-800年)的形成阶段。商代已有一些简单的世系表,是家谱的雏型。较为完备、成熟的谱牒形成于西周。司马迁说的《谱牒》、《牒记》都是周以后的东西。到春秋时,谱牒相当盛行了,不过由于这种东西并非专门著作,小能强大雅之堂,传到今天的连一种也没有。

南宋著名史学家莆田人郑樵撰,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成书。《通志》为通史性的志书,共200卷,其中第一略《氏族略》为考辨、论述姓氏的专著,共收录姓氏2255个。

此外,郑樵还著有《氏族志》、《氏族源》及《氏族韵》等相关的姓氏学专著,是我国姓氏学研究中承前启后的著名学者。

《古今姓氏书辩正》40卷,邓名世撰,其子椿裒次之。此书搜集宋及宋以前历代姓氏文献,对当时所能见到的姓氏的起源、郡望、名人、流布作了或详或略的考证,为后人研究姓氏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堪称宋代姓氏学研究集大成之作,是我国古代姓氏谱牒学方面的一部重要著作。邓名世因不满前人以及当时姓氏研究大多停留在记录姓氏的现状,而是以考证姓氏文献的真伪为己任,希望能清理以往姓氏研究的成果,在学术上有所创新。他从考辨以往姓氏书之误入手,以修撰一部古今姓氏全书为撰著宗旨,因此"长于辩论"成为此书的一大特点。《辩证》问世以后,颇为同时代学者所重,也对后世的姓氏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朱熹《朱子语类》称赞邓名世"世学甚博,姓氏一部,考证甚详,盖不虚也",王应麟《姓氏急就篇》、《困学纪闻》等多引据邓著。清乾隆年间纂修《续通志》,其《氏族略》一篇更是多据《辩证》以补充之。在现存的姓氏谱牒文献中,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辩证》与《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鼎足而立,有着重要的地位。

《元和姓纂》是中国唐代谱牒姓氏之学的专著。原本10卷,今有10卷本、18卷本两种。唐宪宗时宰相-李吉甫命林宝修撰,元和七年(812)成书。

谱牒在历史上曾经兴旺过一阵子,后来随着宗法式家族制度的瓦解而消亡了。东汉末年到魏晋之际(公元200-300年)世家大族式家族制度形成后,谱牒又再次盛行起来,不过从内容到形式都与西周春秋时的谱牒不同了。这时称之为“谱牒”的文献,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家传”,这是最初级的形式。一个家族之所以在一个地方兴旺发达起来,必有几个人对家族的发展作出过杰出的贡献,或者做过朝廷要员,或者做过封疆大吏,他们的子孙就为他们立传,表彰他们的功绩,显示自己家族的身份。如:《荀氏家传》、《袁氏家传》(汝南)、《裴氏家传》(河东)、《褚氏家传》(阳翟)、《谢车骑家传》(陈郡)等。

谱牒的第二种形式是“家谱”,或叫单姓族谱,每姓每族一本。家传是传而不是谱,只能记载家族名人事迹,不能把所有族人都记上去,光有家传还是无法搞清家族所有人的血缘关系的,于是有人以家传为基础,以家族的世系为脉络,把包括名人和非名人的所有族众贯串起来,注明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这就是家谱了。如:裴松之《三国志》注中引到的:《崔氏谱》(博陵)、《郭氏谱》(太原)、《陈氏谱》(颁川)、《稽氏谱》(谯郡)、《阮氏谱》(陈留)、《王氏谱》(太原);《世说新语》注中引到的:《王氏世家》(琅琊)、《袁氏世纪》(汝南)、《王氏家谱》(东海)、《荀氏谱》(颍川)、《谢氏谱》(陈郡)、《羊氏谱》(泰山)、《顾氏谱》(吴郡)、《陆氏谱》(吴郡)等等,都是这样的家谱。

谱牒的第三种形式,也是最高最典型的形式是“簿状谱牒”,后来又叫作《百家谱》、《东南谱》、《十八州谱》、《天下望族谱》、某郡望族谱等等。家传、家谱都是私家撰述,不具法律效力,必须有一种得到朝廷认可的官撰的谱牒,才能据以确定谁是士族,谁是庶族.才能据以选官、论人和通婚。官修的谱牒不是某一姓的家谱,而是全国或某一郡所有士族家谱的汇编或选编,所以叫作“百家谱”(百指约数)等等。在这种官撰的谱牒中,把天下所有士族的姓氏、郡望都列进去,每姓士族又都详细列其成员的名字、官位及血缘关系,这就是簿状谱牒。所谓“考之簿世然后授任”(《太平御览》卷二一四引《晋阳秋》),“有司选举必稽谱籍”(郑樵《通志》卷二五《氏族略序》一《氏族序》),就是指这种官修的谱牒。官修谱牒不仅同士族的仕途性命攸关,而且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要对所有自认为是士族,并将其家谱上之于官的家族进行甄别、认定,还要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修订与重撰,所以朝廷设立专门的常设机构图谱局主持撰修工作,置郎和令史等官来执掌(《南史》卷五九《王僧孺传》载沈约语),并汲收对谱牒有研究的学者参与其事。

东晋南北朝时门阀士族制度充分发展,士族、非士族要根据谱牒来确认,人们入仕做官要根据谱牒来认定门阀的高卑,所以谱牒之学就成了一种专门学问,有专门的人从事研究。天下那么大,士族那么多,它们之间的关系又那么复杂,每个家族的历史,近的兴起于魏晋之际,远的则要追溯到东汉中叶,少说也有几百年,要搞清楚他们内部和他们之间的各种关系(如:血缘关系、名讳、官位、姻亲等等),确非易事。再加上许多新起的士族要求列名谱牒,而许多庶姓大族还采取冒名顶替、伪造家世等手段企图挤进谱牒,这就进一步增加了谱牒修撰的艰巨性。东晋初年苏峻之乱,把原来的谱牒焚毁了,后来重修,称为“晋籍”,其分量之大竞有东西两库(《南史》卷五九《王僧孺传》)。这样繁杂的工作,没有专门学问,不作专门研究,的确是不行的。所以从西晋以后,到南北朝时,毕生研究谱牒的不乏其人,有的祖孙几代从事谱牒研究,从而出现许多著名的谱学家。

西晋(公元250-300年)的著名谱学家是挚虞。挚氏为京兆大族,虞父模曾任曹魏太仆卿。挚虞才学通博,著述不倦,认为汉末以来天下丧乱,许多世家大族,虽子孙已不能明其祖先的事迹,辨其家族的由来,于是撰《族姓昭穆》十卷,进于朝廷(《晋书》卷五一挚虞传)。此书早巳遗佚,我们不能确知其内容了。所谓“族姓”即指世家大族式家族,所谓“昭穆”即父子祖孙的血缘关系,这是现在所知道的当时第一部记载天下士族血缘关系的正式谱牒。因为它“定品违法”,大概是触动了一些显赫的大族,为人们弹劾。它有没有成为官书,我们也不得而知,从晋武奇特诏原谅其“违法”的过失来看,大约是被钦定为官修谱牒了。

东晋南朝(公元400-500年)的著名谱学家有贾弼之、贾匪之、贾渊祖孙三人和王僧孺。贾氏为南渡的平阳大族。贾弼之在东晋太元年间由朝廷委任撰修谱牒,于是“广集众家,大搜群族”(《南齐书》卷五二贾渊传),撰成《十八州士族谱》百帙,共七百余卷,缮写抄定,藏在秘阁,另抄别本藏于左户。其子匪之,匪之子渊,世传其业。齐永明中,贾渊与王俭共同参撰《百家谱》,又撰《氏族要状》、《人名书》等谱牒,并行于世。谱牒研究成了贾氏世传的家学。王僧孺出身于东海王氏。他在梁代继续贾氏的研究,接成《十八州谱》七百一十卷(当是修订贾弼之之书)、《百家谱集抄》十五卷、《东南谱集抄》十卷(《南史》卷五九《王僧孺传》)。此时的谱牒之学,到了王僧孺手中,算是集大成了。

北朝(公元350-550年)官修谱牒,大抵均属集体撰述,故不见研究谱牒之名家,如魏太和中,诏各郡中正,“各列本土姓族”作为选士的依据,似乎还没有把全国士族的谱牒统到一起来。北齐的《类例》以甲门为士族,北周的《建德氏族》以四海通望为士族,似乎是他们那个小国的统一的谱牒,除《类例》知道是浮屠昙刚所撰外,《建德氏族》也是集体撰修的,故未留下撰人姓氏。

唐代在太宗、高宗两次修谱。高士廉等修<氏族志>。高宗时修《姓氏录》。

唐初的著名谱学家中首先要介绍的是路敬淳。他是高宗、武后时人,勤学不倦,对于历代谱学素有研究,对于各个士族的门第姓望,能究其根源枝派,曾撰《著姓略记》十卷行于世。史称“唐初姓谱学唯敬淳名家”,其他各家“皆本之路氏”(《旧唐书》卷一八九路敬淳传)。另一名家是柳冲,他曾主持修撰《姓族系录》,“好学多研”,是路敬淳以后的第一人。唐代谱学为柳氏家学,后其族人柳芳著《氏族论》,是对魏晋以来的谱学进行理论上的总结的第一篇论文,为后世研究谱牒的人所必读(《新唐书》卷一九九柳冲传)。比柳冲稍后的有韦述,亦是唐代谱学名家。他雅好谱学,在秘阁见到柳冲等撰《姓族系录》,非常喜爱,乃于工作之余,亲手抄录,另撰成《开元谱》二十卷(大约是《姓录》的节本)(《旧唐书》卷一○二韦述传)。柳芳《氏族论》“唐兴,言谱者以敬淳为宗,柳冲、韦述次之”(《新唐书》卷一九九柳冲传),应是不假的。

唐初谱牒的形式也同魏晋南朝一样,分为私修的单姓族谱和官修的天下望族谱两种,前面说到的几次重修谱牒,即是指后一种。隋唐的单姓族谱,如《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和《通志·艺文略》中提到的许许多多某氏某姓家谱,我们至今只发现了两件原件的残片(见《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三册,第64,180-184页),都是用方框、线条、箭头表示的世系图表,详细注明每人的血缘关系、名讳、官职及配偶的姓氏名字等,图画清晰,抄字工整,人们看去,一目了然。官修的望族谱,却在敦煌石室中发现了几种残卷,其中以题为《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的最为完整和典型。它的内容是按照唐代的政治区划,依道、州、郡的次序排列,每一郡列出该郡的望族姓氏,少者三姓(如凉州西平郡),多者四十姓(如雍州京兆郡)(参见王仲荦:《唐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件考释》、《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考释》、《敦煌石室出残姓氏书五种考释》(均载《蜡华山馆丛稿》):多贺秋五郞:《中国宗谱的研究》上卷第一章。)。据我们看,这大约是官修谱牒的一种提纲,而不是修成的谱牒。因为光列每郡的几个望族姓氏,而不列出某一个人是不是属于这个望族,是起不到谱牒的作用的。

《寻觅阿戛、布丈、易租、白卜后裔》

      ――芒部阿沽一脉后裔――树高千丈不忘根,人行万里不忘恩。 人生辉煌不忘本,世代相传不忘亲。 ――常言道:“修身齐家治...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