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世的人的灵位如何写?
常规的写法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最左侧写时间: ×× 年 ×× 月 ×× 日
中间写:男的写显考,女的写显妣,死者称呼,然后你怎么称呼他,写实际的称呼,后面跟姓(逝者)最后面写之灵位 收用。
最右写:今逢______(什么日子,比如年祭、中元、或者活祭 ,活祭就是死者生日,等等)谨记冥洋 谨封,最后接写的人名字,一般为×× 孝男或是孝女。
注:各地的风俗不同,写法也略有不同。
:
解放以后,国家为了节约土地,杜绝疾病蔓延,规定除部分少数民族外,其余一律采用火葬。人死后,被送往殡仪馆停放,尸体赤裸冰冻存放。为了延长保存时间,殡葬人员会在死者脚板底扎一个洞使死者的血全部放走。
尸体送到殡仪馆后,一般三天内举殡,举殡分遗体告别仪式和追悼会两部分。遗体告别仪式时设置“灵堂”,灵堂四周排满花圈,花圈上挂满亲朋戚友的挽联。告别仪式开始先播放一段哀乐,悼念者默哀三分钟,之后向死者三鞠躬,最后绕遗体一周,瞻仰死者遗容。长子手捧死者遗照领悼念者去小礼堂开追悼会。追悼会主要是表彰死者生前功迹,因过于形式及劳民伤财,现已基本取消。遗照一般不用彩色,且用“炭烧瓷相”,以示永久存。
举殡后“灵车”--现称“专用车”把遗体送到火葬场--俗称“大烟囱”,经大火焚烧后尸体化为灰。亲人可根据情况把骨灰放入骨灰盒保留,也可把骨灰撒入大海、植树等。
参考资料:
宁府 一代:贾演,宁国公。 二代:贾代化,贾演之子,袭宁国公。 三代:贾敬,贾代化之子,袭宁国公。 四代:贾珍,贾敬之子,袭宁国公,妻尤氏。 贾惜春,贾敬的女儿,贾珍的胞妹。 五代:贾蓉,贾珍长子,江南应天府江宁县监生,妻秦可卿。 荣府 一代:贾源,荣国公。 二代:贾代善,贾源之子,袭荣国公,妻史家**,即贾母(其外孙女史湘云)。 三代:贾赦,贾代善的长子,袭荣国公,,现袭一等将军,妻邢夫人。 贾政,贾代善的次子,现任工部员外郎,妻王夫人(其妹妹薛姨妈,其子薛蟠、女薛宝钗),子,贾珠,贾宝玉。 贾敏,贾代善的女儿,夫林如海,其女林黛玉。 四代:贾琏,贾赦的长子,妻王熙凤。 贾琮,贾赦的儿子,年幼。 贾迎春,贾赦的女儿。 贾元春,贾政之女,入宫任女史,后晋封为凤藻官尚书,加封贤德妃。 贾珠,贾政长子,早亡,留一子贾兰,妻李纨。 贾宝玉,贾政次子。 贾环,贾政之子,庶出,母赵姨娘。 贾探春,贾政的女儿,庶出,母赵姨娘。 五代:贾兰,贾珠之子 贾巧姐,贾琏之女 十二金钗: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李纨、妙玉、史湘云、王熙凤、贾巧姐、秦可卿。 十二丫环:晴雯、麝月、袭人、鸳鸯、雪雁、紫鹃、碧痕、平儿、香菱、金钏、司棋、抱琴。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十二儿:庆儿、昭儿、兴儿、隆儿、坠儿、喜儿、寿儿、丰儿、住儿、小舍儿、李十儿、玉柱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七尼:妙玉、智能、智通、智善、圆信、大色空、净虚。 七彩:彩屏、彩儿、彩凤、彩霞、彩鸾、彩明、彩云。 四春: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 四宝:贾宝玉、甄宝玉、薛宝钗、薛宝琴。 四薛:薛蟠、薛蝌、薛宝钗、薛宝琴。 四王:王夫人、王熙凤、王子腾、王仁。 四尤:尤老娘、尤氏、尤二姐、尤三姐。 四草辈:贾蓉、贾兰、贾芸、贾芹。 四玉辈:贾珍、贾琏、贾环、贾瑞。 四文辈:贾敬、贾赦、贾政、贾敏。 四代辈:贾代儒、贾代化、贾代修、贾代善。 四烈婢:晴雯、金钏、鸳鸯、司棋。 四清客:詹光、单聘仁、程日兴、王作梅。 四无辜:石呆子、张华、冯渊、张金哥。 四小厮:茗烟、扫红、锄药、伴鹤。 四小:小鹊、小红、小蝉、小舍儿。 四婆子:刘姥姥、马道婆、宋嬷嬷、张妈妈。 四情友:秦锺、蒋玉菡、柳湘莲、东平王。 四壮客:乌进孝、冷子兴、山子野、方椿。 四宦官:载权、夏秉忠、周太监、裘世安。 文房四宝:抱琴、司棋、侍画、入画。 四珍宝:珍珠、琥珀、玻璃、翡翠。 一主三仆:史湘云--翠缕、笑儿、篆儿。贾探春--侍画、翠墨、小蝉。贾宝玉--茗烟、袭人、晴雯。林黛玉--紫鹃、雪雁、春纤。贾惜春--入画、彩屏、彩儿。贾迎春--彩凤、彩云、彩霞。 1、林黛玉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 旧诗道是:莫怨东风当自嗟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2、薛宝钗牡丹 艳冠群芳诗任是无情也动人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任是无情也动人。 3、元春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销耗。望家乡, 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啊,须要退步抽身早! 4、迎春 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 一味的,骄奢*荡贪欢媾。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 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5、探春一枝杏花,那红字写着"瑶池仙品 诗云: 日边红杏倚云栽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 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 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6、惜春 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 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 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 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 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7、王熙凤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8、史湘云一枝海棠,题着"香梦沉酣 诗道是: 只恐夜深花睡去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 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 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9、秦可卿 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 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 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10、妙玉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 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好高人愈妒, 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孤负了, 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 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11、巧姐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 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 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12、李纨一枝老梅,是写着"霜晓寒姿 旧诗是:竹篱茅舍自甘心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讯!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戴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蜒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后人钦敬
上坟 或路口祭祀都行
上坟不用画圈 但地址必须写 否则收不到!!每年祭祀两三次 清明 农历十月初一 春节前几天
其他都是小钱 烧元宝就行 这个是大钱 用现成的-----送钱表文
元宝 晚上日落后可以烧了 在十字路口 画圈 -----不要封闭---- 西南方向开口 中间画“X” 先堆放好元宝·····先烧送钱表文后烧元宝----送钱表文 复印就行 可以加些冥币 几十亿,几百亿 那种 地址不要写活人名字 写亲属寄 就行 已故先人(过世人名字和农历生日) 最后的日期 年月日---写当天烧元宝的农历日期
如何处理老人遗像有很多讲究,遗像本身是后人对先人的一种怀念,这既是对老人的尊重也是一种孝道的体现,所以不可随意摆放。
能让我们纠结挂不挂遗像的都是至亲之人,他们生前希望我们过的好,他们去世也不希望我们过度伤心。古人言“睹物思人,思久而神伤”,所以如果家中老人去世了,还是不要在家中悬挂遗像为好,最好的怀念不是形式而是放在内心。
有人说活着的人是“阳人”,故去的人是“阴人”,家中悬挂遗像对风水不利,虽然这是迷信的说法,但从个人心理上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例如,奶奶家客厅里挂了一个硕大的爷爷的遗像,我每次去看到爷爷的遗像都会起鸡皮疙瘩。我知道爷爷生前很疼我,我也很爱爷爷,可看到爷爷的遗像总有一股说不出的感觉。
老人的遗像最不该挂的两个地方1卧室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很孝顺并内心强大的人对老人的故去不能释怀,会把老人的遗像悬挂在卧室,其实这是不可取的。
卧室是人睡觉的地方,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睡觉前多次看到遗像难免会做梦梦到老人,不管是好梦还是噩梦,经常梦到死去的人对身体总归是不好的。
如果把老人遗像放在卧室,每天醒来睁开眼第一眼就能看到,那一天的生活就会从哀伤开始,心情不好做什么事就会心不在焉,长此以往运气也会衰落。
2杂物间
杂物间是堆放杂物的地方,把老人遗像挂在杂物间是对故去老人的不尊重。
我们该如何处理老人的遗像1挂在客厅
把老人遗像放到客厅的这种现象是比较常见的,唯一不大恰当的就是当家里来了客人,别人看到客厅悬挂着遗像会有点不舒服,拜也不是不拜也不是。
建议:
老人的遗像可以挂在客厅,但最好不做把遗像做太大,也不要把客厅墙上光溜溜的只挂着一个遗像。
处理意见:
(1)把遗像缩放一个小一点的,挂在不显眼的位置,这样既可缅怀老人又不会给客人不舒服的感觉。
(2)做成一个照片墙,上面挂很多家人照片,把老人遗像放在其中。
2收藏起来或做成电子相册
其实把老人遗像收藏起来或做成电子相册是较为合适的,也是笔者最推崇的。
照片是个念想,想念老人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看一看,看完了再收起来,这既可以缅怀先人,也不会给活着的人留下“心理负担”。
3周年过后烧掉
这个处理方法可能很多人都不会赞同,之所以笔者会把这个处理方法单独列出来,是因为曾听过舅舅说过一段话,我深表赞同。
给姥姥上周年坟的时候,舅舅把姥姥的遗像拿到坟前烧了,当时母亲和小姨都很不赞同,舅舅说:“我们兄妹几个当然都很舍不得她离开,现在我也70多了,说不定哪天也跟着走了(舅舅身体不好),我和小军(舅舅儿子)能把俺妈的遗像供起来,那我死了以后呢?说不定会被放到哪个犄角旮旯,与其后面被扔掉,还不如我自己烧了干净。”
想想也是,很多人会把父母的遗像供起来,也有很多会把爷爷奶奶的遗像供起来的,但很少有人会有把太爷爷的遗像还留着。
结束语
老人的遗像有人愿意供起来缅怀,有人愿意收藏怀念,还有人干脆烧掉,想法不同、 情感 不同、角度不同处理起来当然也各有不同,这都没什么问题。
人去世了,再多伤感再多形式都是枉然,老人生前不闻不问,死后又是烧“别墅”、又是烧“跑车”那只不过是做给活人看罢了,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多多尽孝胜才是当下人最应该做的。
这个时代的观念虽然变化了很多,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仍是我们深藏心底的永恒情愫,不仅伴随此生,也值得流传下去让后人忆根念祖。一点愚见,在遗照的处理上,不必刻意随俗,但也不要草率处置,最不可取的就是统统丢弃。
说说城市家庭吧。小时候虽然和爷爷奶奶同住,感情也深,但孩子对死亡、先人等观念的认知是浅薄简单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他们的印象也越来越淡漠。等到有了自己的孩子,对血脉、亲情有了更深的认识,对遗照的看法也发生着变化。记得世纪初有一次回上海,在父母的收藏铁盒里看到几张爷爷奶奶的小照,种种往事突然涌上心头,令我对生命竟有了与前不同的很大触动,再找已没有更多了,当时就觉得很遗憾,想着乡下过去有的宗祠和祖庙也很不错,留存照片不仅可以看到同处过的长辈的音容笑貌,还可以看到上上上一辈未曾谋面的祖先的样子,直观地体会到生命延续的奇妙,这种潜入心底的冲击至今难忘,我想,它的教育意义胜过了千言万语。
如今,家中有长辈过世,一般家庭会在大殓期间在家中设立简单灵位,安放遗照供亲朋祭奠,白事过后多数会取下遗照,有的则还会安挂一段时间,有的甚至几年。个人觉得各种做法因人而异,无可非议,不必计较别人议论,如何安排自己心安是最重要的标准。
但假如安挂遗照,不建议太过死板,如黑边相框的标准像、黑白照等等。现在照片很多,选用生活化的或合家团聚的照片会更合宜。太过肃穆的遗照会给家居带来一些阴郁气氛,而时下更加独立自由、 社会 化程度更高的孩子看了也反而会心生敬畏,产生心理距离。要知道,逝去的亲人也曾是活生生的个体,与我们朝夕相处,乐于看到我们幸福快乐。即使阴阳两隔,如在天有灵的话,他们也一定不愿意让我们望而生畏,而是更希望与我们亲密无间、平等相待吧?
还有一个重要的建议,是建立一个专门相册,选出一定量、有纪念价值的照片,细心整理,按照时间顺序保存,有条件的还可以添加说明,也可以制成电子相册更加便于长久保存。这不仅妥善保存了过世亲人的遗照,可以时时翻看寄托哀思,也是一本直接记载家庭成长变迁的故事记录,可以代代流传,让后代的孩子可以从中耳濡目染感受中华民族的孝道和家庭观,对他们的未来成长是一份弥足珍贵的馈赠。
对老人遗像的处理和保存,反映出主人的文化素养和智慧,处理妥当的话,是对亡人的思念和尊重。
普通人有遗像,该是近现代的事。我印象中,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一些好家儿和孝道的子女,在老人生前,就把县上照相馆里的师傅,请到家里为老人照像,那时候照相技术没有普及,还是精神矍铄的老人,明知是照“遗像”,因为在他们那一代享受到了照像的待遇,已经是无比幸运,他们穿上寿衣摆拍照像,不但不忌讳,反而非常开心。
自有了遗像后,流传几千年的祭祀文化,注入了时代的符号,由遗像代替了过往的纸制或木制神牌来供奉和祭祀。随着 社会 的发展,照像技术飞速发展,如今一机在手,人人随便摆拍,在日常生活中,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瞬间和视频,好多人还建有影集或保存在U盘和电脑里,老人生前不再专门照那“遗像”,迟早一过逝,从生前精彩的图库或自拍中提取、放大成专门的遗像。
遗像,不同于普通的照片,显得庄重肃穆,是用来专门供奉和祭祀亡灵的,在祭祀文化中,有好多讲究和规矩,遗像不随便挂,也不经常挂,以示对亡灵的尊重,也不影响后人的情绪和正常生活。遗像在我们当地的祭祀文化中,有以下几方面的乡俗和用处:
一是置于灵堂祭桌的正中央。老人过逝后,为了方便亲朋好友的吊唁,要设置灵堂,灵堂中央设有专门的祭桌,祭桌正中央摆放亡人的遗像,前置供品和香炷,以供人们吊唁和祭祀。
二是出殡时,由长孝子手执引魂符,怀里捧着亡人的遗像,走在灵柩的前面,将亡灵引领到墓地。下葬后,遗像从墓堂中的棺头上移出来,再由长孝子捧回家中,置于堂屋桌子的正中央。遗像,在出殡和葬礼中,用于引领亡人的灵魂。
三是在“七七”(七天一个祭祀日)四十九天内,家人要以香炷纸礼供奉亡灵,“七七”之后,做一个专门的盒子,把遗像收起来,置于堂屋的桌子上或放于书柜之中,一般不翻动,也不观看。
四是逢百日、一年、二年、三周纪念日和逢年过节,请出又供在桌子上,供祭祀和悼念,活动结束后归于原保存处。
五是三周纪念日的当天,原由长孝子把亡人的遗像带到坟头,和冥票一同火化于茔前,不再永久保存,现代人在影集或电脑中可以留存原件。随后在家谱或神案上迁入亡人的神位,供于祠堂,没有祠堂的家族由上年纪的专人,保管家谱或神案,逢年过节或在族中的红白事上,请出家谱或神案供奉。
题主,你的老人去逝多年了,由于你不懂祭祀方面的礼数,老人的遗像还在,不知你是怎么保存的?挂堂屋,睹像思亲,容易引起后人的念想,影响子孙后代的正常情绪和生活;挂卧室,有不敬之嫌,毕竟卧室是私秘空间;送祠堂,是你的老人,族中没有其他老人的遗像在祠堂中供奉,单有你老人的遗像,族人不一定同意。
如果不再保存老人遗像的话,我给题主支一个法子,于明年清明节,扫坟拜墓之时,把老人的遗像送于坟茔前火化,在影集或电脑中留有原件就行。若是非要保存的话,你因思念老人能够保存好,而你的儿孙后代不一定能做得到。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老病死是世间的自然规律,花花世界虽然好,凡人迟早有一死。俗话说得好“人死如灯灭”,正常亡故的老人,三周纪念一过,后人已经从悲恸中走了出来,对老人的思念之情不知不觉淡化。活着的人,生活还得继续,没必要留着老人的遗像,如影子一样在眼前晃来晃去,搅得家人心神不宁,影响了过日子。眼不见心不烦,只要把想念留于心间,在清明节、中元节和寒食节的祭祀活动中,正常缅怀老人就行。
这个问题也是因人而异呢!我的父母去世后是埋葬在老家的地里,老家在农村,父母等于是埋在老家堂姐家的地里,所以在老家堂姐的屋里还有我大伯,我奶奶,我父母的照片,每次回去上坟就能看到他们的遗像。我感觉我的堂姐并没有啥忌讳的,她的孩子们也不说啥可能是习惯了。而我和姐姐住在城里,不习惯家里摆照片就连我们自己的照片也不挂,墙上挂的都是风景照。也曾想过把父母的遗像挂墙上,但是我这个人比较多愁善感,每当我看到父母的遗像我的眼泪就会不由自主地流下来,控制不住,到现在母亲去世三十多年了,父亲去世也五年了,每当夜深人静睡不着的时候,我都会想起他们。我想如果我总是这样可能对我的身体也不好,所以我都是把父母的遗像包起来放在柜子里,估计父母亲也不会抱怨我们没有把他们的遗像挂起来吧!有时候我还会拿出他们的遗像看看他们。所以我认为遗像挂不挂没所谓,只要时常怀念他们把他们放在心里就好了。父母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在过去,农村里条件差,照不起像,老人在生的时候没条件照相,去世以后,基本上没保留什么照片,那年代,老人去世是没有遗像的。
到后来,有的家庭条件慢慢的好了,为了给后人留个念想,就从家里翻出老人生前的一些照片,从里面选一张好看的,拿到城里照相馆扩大,用那时候的专业语言,叫“翻拍”、放大;有的家庭,为了省钱,于是就拿着照片,找到城里或者镇上摆摊摊的“画师”,画一张8开纸那么大的“炭精像”,作遗像保存。
而今农村里,老人去世了,家家户户都保存有老人的遗像。
有的是老人生前就准备好了的,在满了60岁、打棺材的时候就照好了相,并且是从几张照片里面选了又选的标准像;
有的是老人去世的当天,赶紧从老人生前的照片中选一张拿到镇上照相馆或者广告公司放大,这种情况,属于临时赶的。
现在的老人遗像,都是清一色的彩色照片,还配了好看的相框。
我们家是这样放的:
老父亲5年前过世的,除了“五七”(就是去世后的五七三十五天)期间要摆在堂屋上方香案桌上,过了五七就收捡到箱子里,放在箱子里的最底层,压箱底。
每逢换季,家里清理衣物、被子什么的,见母亲一个人整理东西时、就会从箱子底下拿出父亲的遗像,看了又看,然后又小心的放回原处。
我就晓得,这个时候,母亲惦念父亲了!
所以,对于:家中老人去世多年的遗像、应该放在箱子底下好!
这样的话,只有当你不经意的、整理东西的时候,拿出来看一看,思念亲人之情油然而生,这种感觉是最好的!
如果挂在墙上,平时经常看到,就不好了。
比如,家里要是搞什么庆祝活动,大家一起开开心心的,要是突然看到墙上的遗像,就使得大家心情沉重起来,这就不好了,这不就扫了大家的兴了吗?
対此,你是如何看?你又认为放在哪里好呢?
存放先人遗像,是子孙对先辈怀念的一种方法。但是,长时间各种遗像摆放家中,民俗认为,容易产生阴气,不利 健康 ,一般放置3至7年要妥善处置的。处置方法一,放祠堂里祭拜。方法二,送化其墓前。方法三,也是最好最有永久纪念意义的方法,做成瓷像,帖在墓碑上,永不退色,放个几百年都没事,子子孙孙年年祭拜时,都能再见遗容。
老人去世后,遗像不要挂在家里任何墙上,也不要摆在桌子上,应放在经常不动的柜子里或者抽屉里,不在于把遗像挂在家里就表示为孝为敬,老人在世时多孝敬多陪伴少顶嘴不叫老人生气比什么都好,遗像挂在家里会影响家里有些大人小孩的心里阴影,也会影响正常的生活状态,人已经走了想开了也是正常的事,其它人要继续工作学习生活!下一代的人愿意留照片或不愿意留或烧了撕了也都正常,人就那么回事!
我去世父母的遗像,五年前便一直保存在我的手机里。
我的父亲去世15年,我的母亲去世12年了。当时父母的遗像一直放在我老家弟弟的家里。因为我和弟弟都在外地,弟弟家的房子也是外人在住着,因此,五年前我回去时便把父母的遗像带回我家。由于各种原因,父母的遗像没有挂出来,我便把父母的遗像拍下来,存放在我的手机里。什么时候想念二老,我随时都可以拿出来看,父母永远都在我身边,我也一直陪伴着二老。
我父亲去世有快20年了,最初的几年,父亲的遗像我是挂在堂屋侧面墙上的,打开门就能看见;我每次回老家,开门就会对着照片中的父亲说一句:“爸,我回来了”;走的时候我还要说一声:“爸,我走了,您要帮我守好家哟”;宛如父亲在世一般……。
我是快乐的大姐姐,朋友们对这问题的看法是怎样的呢?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谢谢。
我父亲1997年去世,母亲1999年去世,相隔不到两年,母亲去世后,我把父母的遗像装在同一个镜框里,挂在客厅中央,并在双亲的遗像下端写了一行字:只要我的生命还在,父母就永远活着!挂在墙上的父母遗像从未想过取下,天天看到面带微笑的父母真感觉他们并未离去。2015年矿区棚户区改造我搬了新家,离老房子3O多里,老房从此就空着,房里的东西基本没动,也想过把父母的遗像取下来带回新家,哥姐也提醒过两回,但终究没取,不曾想2017年在没接到任何通知的情况下老房子全部被撤了,整个旧家什连同挂了十多年的父母遗像不知所踪,这也成了我心中一个挥之不去的遗憾。
逝世的人的灵位如何写?
本文2023-10-06 15:02:0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90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