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门十哲之一:卜商简介,子夏的故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3收藏

孔门十哲之一:卜商简介,子夏的故事,第1张

人物生平

子夏(前507-):姓卜,名商,字子夏,后亦称“卜子夏”、“卜先生”,春秋末晋国温人(今河南温县)(另有魏人、卫人二说,近人钱穆考定,温为魏所灭,卫为魏之误,故生二说),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 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是孔子后期学生中之佼佼者,才思敏捷,以文学著称,被孔子许为其“文学”科的高才生。

子夏为学时,因常有独到见解而得到孔子的赞许,如其问《诗经》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一句,孔子答以“绘事后素”,他立即得出“礼后乎”(即礼乐产生在仁义之后)的结论,孔子赞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

但孔子认为子夏在遵循仁和礼的方面有所“不及”,曾告诫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

子夏才气过人,《论语》中保留了他的许多著名的格言,

如: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百工居其肆以成其言,君子学以致其道”;“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等等。

孔子去世后,子夏至魏国西河(济水、黄河间)讲学,

“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厘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 (《史记·儒林列传》),

还做过崇尚儒学的魏文侯的老师。

近人有以为子夏思想中具有“法家精神”,韩非子称“儒分为八”不及子夏之儒,是因为将之视为法家(见郭沫若《十批判书》子夏像)。

子夏晚年,因丧子而哭之失明,离群索居。

唐玄宗时,被追封为“魏侯”,宋代时又加封为“河东公”。

贡献 子夏易传

史载孔子弟子卜子夏传《易》,并有著作《子夏易传》传世。

对子夏易学的一些问题,学者存有争议。《子夏易传》作者是卜子夏还是 韩婴

本文对古籍所记载初步考察《子夏易传》确有古《易》面貌,确为卜子夏,韩婴不是的;

另一方面,子夏既熟知《易》之中的“象数”、“卦气”等仲尼古义,又能秉承仲尼古义所创发的“观其德”,并以哲学“新义”深入的契会,显现的反映出子夏易学秉承“古义”,兼容“新义”的思想特色.子夏于诸经也皆有钻研,各有所侧重

他尤善于《诗》《乐》,曾作《诗大序》;他也研习《尚书》,但不如他经;他擅长《易》理,今传孔子《易传》很可能出于子夏的传述;他于礼学则长于丧服研究,撰有《丧服传》;于《春秋》学,发挥《春秋》微言大义的《公》《谷》二传都出于子夏的传授。子夏修习儒经,擅长发掘经文的微言大义。孔子“述而不作”,他整理编订六经,寄寓了自己的思想主张,子夏所传经学,对弘扬孔子学说起了关键作用。

全面继承孔子

孔子的高徒子夏,在孔子去世后的六七十年间,办学成就与影响无疑是最大的。子夏的教育思想在全面继承孔子的教育思想基础上,又在教育目的论、教学过程论、学习和借鉴历史、慎交益友等方面有发展创新,是上承孔子、下启荀子和《大学》、《中庸》等光辉篇章的重要一环。

家族世系 长支

( 一)卜子长支家谱

1 世 卜商( 字子夏,故又称卜子夏):长子卜芹、次子卜泮(巨野支祖)

2世卜芹

3世 卜大本

4世 卜元吉

5世 卜号:长子卜日祥、次子 卜日祯 ( 卜式 的祖父 )

6世 卜日祥

7世 卜君:长子卜赐福、次子卜赐祉、第三子卜赐禄、第四子卜赐瑞

8世 卜赐福:长子卜应、次子卜选、第三子卜茂

9世 卜应

10世 卜志:长子卜美、次子卜经、第三子卜懿

11世 卜美:长子卜潘、次子卜屏

12世 卜潘:长子卜孝思(无后)、次子 卜孝则

13世 卜孝则

14世 卜于远:长子卜继宗、次子卜继先

15世 卜继宗:长子卜璋、次子卜机、第三子卜璜

16世 卜璋

17世 卜东也 (一作“ 卜东 ”)

18世 卜钦:长子卜震、次子卜坎、第三子卜乾

19世 卜震:长子卜顺、次子卜巽、第三子卜任

20世 卜顺

21世 卜思

22世 卜息习:长子卜贤、次子卜德

23世 卜贤

24世 卜斗成

25世 卜宿:长子卜思敬、次子卜思义

26世 卜思敬:长子卜洛汝(无后)、次子 卜泾渭

27世 卜泾渭

28世 卜回:长子卜国传、次子卜国祯

29世 卜国传:长子卜军、次子卜师

30世卜军

31世 卜资

32世 卜尔允:长子卜占魁、次子卜应魁

33世 卜占魁

34世 卜游:长子卜朝柱、次子卜朝树

35世 卜朝柱:长子卜铨、次子卜监

36世 卜铨:长子卜边、次子卜迩

37世 卜边:长子卜五伦、次子卜建伦、第三子卜敦伦

38世 卜五伦

39世 卜浩然:长子卜屯、次子卜晋、第三子卜谦

40世 卜屯

41世 卜津

42世 卜易有

43世 卜现:长子卜登高、次子卜登魁

44世 卜登高

45世 卜两青

46世 卜述:长子卜三聘、次子卜三仕

47世 卜三聘

48世 卜季

49世 卜器

50世 卜长春

51世 卜照

52世 卜立邦:长子 卜坟 [由山东东昌府(今聊城市)迁至 丰县 ]、次子 卜典 [ 夏邑支祖 ]、第三子 卜谟 [ 夏邑支祖 ]

53世 卜坟 :长子卜彦才、次子卜彦忠

54世 卜彦才 :长子 卜吉 、次子 卜志

54世 卜彦忠 :长子卜云、次子 卜海 (无后)

55世 卜吉:长子 卜从礼 、次子 卜从义 、第三子 卜良友

55世卜志:长子 卜完 、次子 卜兰 (无后)

56世 卜从礼 :生一子 卜俊

55世 卜云:生一子 卜奉

56世 卜俊 : 卜从礼 之子,无后

56世 卜从义:长子 卜伦 (无后)、次子 卜聪 [迁居 沛邑卜家湾 (今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 )]、第三子卜臻(无后)

56世 卜良友:长子 卜仲 [ 承接大宗谱 ]、次子卜盘、第三子卜清

56世 卜完:长子 卜宣 [ 鱼台 支祖 ]、次子卜抡、第三子卜升

56世 卜奉: 卜云 之子

57世 卜恺: 卜奉 之子

57世 卜月: 卜宣 之子

58世 卜景占:卜月长子

58世 卜景治:卜月次子

58世 卜景节:卜月第三子

58世 卜景淮:卜月第四子

59世 卜希颜:卜景节长子

59世 卜希尧:卜景节次子

60世 卜念真:卜希尧长子

60世 卜从真:卜希尧次子

61世 卜文桂:卜念真长子,迁居鱼台

61世 卜折桂:卜念真次子,迁居鱼台

61世 卜攀桂:卜念真第三子,迁居鱼台

61世 卜良桂:卜念真第四子,迁居鱼台

61世 卜秋桂:卜念真第五子,迁居鱼台

注释 或因战乱,或因家族衰微, 卜子长支世系 至此失载

次支

( 二)卜子次支家谱(巨野支谱)

1世 卜商( 字子夏,故又称卜子夏):长子卜芹、次子卜判(一作卜泮, 巨野县卜氏始祖 )

2世卜判(字子决)

3世 卜哲:长子卜能智、次子卜能明

4世 卜能智

5世 卜丕

6世 卜晃:长子卜式、次子卜法

7世 卜式 (字 子怜 注释1 ):长子卜彪、次子卜

8世 卜彪 (字伯云):长子卜可久、次子卜可大、第三子卜可立

9世 卜可久:长子卜思孝、次子卜思忠

10世 卜思孝:长子卜安维、次子卜国忠

11世 卜安维(字匡公):长子卜世隆、次子卜世禄

12世 卜世隆(字子盛):长子卜忠、次子卜刚

13世 卜忠

14世 卜阶(字象升):长子卜守约、次子卜守正

15世 卜守约(字学曾):长子卜契、次子卜锡

16世 卜契:长子卜咸、次子卜良、第三子卜康

17世 卜咸(字先恒):长子卜兴邦、次子卜安邦

18世 卜兴邦(字大业):长子卜仁、次子卜旃、第三子卜施

19世 卜仁(字善长):长子卜良弼、次子卜良玉

20世 卜良弼 (一作 卜弼 注释2 ):宋代卜姓入杭始祖,世居山东省巨野县,于宋嘉定七年(1214年)授任上杭县知县,创基于上杭胜运里太古村):长子卜修己、次子卜修德

21世 卜修己(字敬直)

22世 卜绍(字述之):长子卜殷、次子卜贵

23世 卜殷

24世 卜暨

25世 卜文蔚:长子卜叔卿、次子卜叔封

26世 卜叔卿:长子卜世祚、次子卜世立

27世 卜世祚:长子卜、次子卜玖

28世 卜

29世 卜之才(字荩臣)

30世 卜大中:长子卜秉义、次子卜秉彝

31世 卜秉义(字崇正):长子卜长言、次子卜善言

32世 卜长言

33世 卜继(字承先):长子卜光廷、次子卜光赞

34世 卜光廷

35世 卜鲸(字潜斋)

36世 卜记

37世 卜章

38世 卜洪谏:长子卜令演、次子 卜令严 [ 宗子 ]、第三子卜令威

39世 卜令严(字子肃)

40世 卜绍文

41世 卜友

42世 卜师孔

43世 卜中正

44世 卜大逵

45世 卜庸

46世 卜得善

47世 卜克宽

48世 卜硕

49世 卜旭升

50世 卜新志:长子卜运、次子卜连

51世 卜运 (一作“ 卜连 ”)

52世 卜初卫

53世 卜从吉:长子卜居广、次子 卜居敬 [ 宗子 ]

54世 卜居敬(字者昌),其子 卜文可 [ 日照 支祖 ]

55世 卜文可:长子卜有为、次子卜克为

56世 卜有为

57世 卜用

58世 卜心以

59世 卜日本 ( 日 + 本 , 此字打不出来 )

60世 卜品金

61世 卜加民 :明朝崇祯八年,山东提学准给衣顶主奉祀事

62世 卜景星 :清朝康熙三年,入巨野县庠生

63世 卜年昌 :康熙七年,山东提学准给衣顶主奉祀事;至康熙十八年,入巨野县庠生,后为翰林院五经博士

64世 卜尊贤 :字衍德,康熙五十一年,衍圣公准给衣顶主奉祀事;至康熙五十九年,巡抚部院李援例具题,嗣准礼部咨开奉旨,授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生二子:卜科、卜美

65世 卜科 :乾隆八年,衍圣公咨准礼部考授世职,无嗣,以胞弟 卜美 长子 卜玉柱 为宗子

66世 卜玉柱 :乾隆十七年,衍圣公咨准礼部考授世职

67世 卜国华 :乾隆五十三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68世 卜心端 :自幼失音,未袭

69世 卜先立 :字广运,号德谱,嘉庆十七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70世 卜昭灼 :咸丰年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卜子奉祀官

71世 卜 :光绪年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民国三年改为奉祀官

72世 卜庆德

73世 卜繁林 :1958年,举家迁东北

注释1: 关于“ 卜式 ”这个人物,《 丰县卜氏族谱 》与《 巨野卜氏族谱 》的记载有异:前者记载为“卜日祯之孙”,后者记载为“卜晃之子,卜丕之孙”,孰是孰非,尚待考证。

注释2: 据《 大浦卜氏族谱 》记载, 卜弼 创基于上杭胜运里,传六世至卜宁茂,卜宁茂又迁居今梅州市梅县区松源镇旗坑;卜宁茂之孙卜德清又迁至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官坪,洪武年间,卜德清支派又迁至溪南(今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松南),其后,该支后人卜仕雄又迁居梅州大浦。因此支派世系缺失,所记载的内容是否真实,还需进一步考证。

翰林院五经博士

64代 卜尊贤:字衍德,康熙51年衍圣公准给衣顶主奉祀事。至康熙59年巡抚部院李援例具题,嗣准礼部咨开奉旨,授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生二子:卜科、卜美

65代 卜科:乾隆8年衍圣公咨准礼部考授世职,无嗣,以胞弟卜美长子卜玉柱为宗子

66代 卜玉柱:乾隆17年衍圣公咨准礼部考授世职

67代 卜国华:乾隆53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68代 卜心端:自幼失音,未袭

69代 卜先立:字广运,号德谱,嘉庆17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70代 卜昭灼:咸丰年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卜子奉祀官

71代 卜 :光绪年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民国3年改为奉祀官

72代 卜庆德:其弟卜庆功,现为杭州师范大学纳斯学院历史系教师

73代 卜繁林:1958年举家迁东北,后嗣下落未明。

著作

魏王冢中的《归藏》应来自于子夏之徒所传习者。

史籍记载

卜商,字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

子夏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後素。"曰:"礼后乎?"孔子曰:“商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贡问:"师与商孰贤?"子曰:"师也过,商(卜商)也不及。"“然则师愈与?”曰:“过犹不及。”

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其子死,哭之失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后人评论

活了

一百多岁的卜商先哲,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在传播儒家学说上,独立形成子夏氏一派,成为孔门弟子中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人物。他一生中博学笃志,传授五经,后世治五经的学者,大都认为他们的学说托之于卜商的传授;他不但学识渊博,整理和传播古代文献有着杰出的贡献,他更重视躬行实践,讲究道德修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为后人留下良好的形象;他晚年西河讲学,离群索居,继承孔子的未竟事业,活到老,学到老。

《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肯定其文学能力。

子夏的生活较为清寒。《说苑·杂言》称他为人“甚短于财”;《荀子·大略》则说“子夏家贫,衣若悬鹑”。但这也造就了他的孤独傲慢和坚强勇敢的性格特征,他说:“君子渐于饥寒,而志不僻;于五兵,而辞不慑;临大事,不忘昔席之言。”

别人劝他出仕以改变处境,他表示不愿去争蝇头小利,以免“争利如蚤甲而丧其掌”,子夏表示:“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

孔门弟子的不同特征,连齐国的晏婴都有耳闻,《晏子春秋·内篇问上》记晏婴曰:“臣闻仲尼居处情倦,廉隅不正,则季次、原宪侍;气郁而疾,意志不通,则仲由、卜商侍;德不盛,行不厚,则颜回、骞、雍侍。”与颜回等人在一起可以积德行善,而与子路、子夏在一起,则可以免于“气郁而疾,意志不通”。在这里子夏为人爽直,无所畏惧的特征被突出地体现出来。

子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交友时有一定的选择,所以孔子预言自己去世后子夏会更进步。《说苑·杂言》记孔子曰:“丘死之后,商也日益,赐也日损。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还说(悦)不如己者。”子夏与子贡(端木赐)不同,子夏与比自己强的人交往,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这正是自己不断进步的前提。《说苑》这里的说法应当是可信的,《论语》中的一段记载正可以作为佐证。

《子张》记曰: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拒人也?”

《论衡·知实》引《孟子》曰:“子夏、子游、子张,得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骞、颜渊,具体而微。”然后评论说:“六子在其世,皆有圣人之才,或颇有而不具,或备有而不明,然皆称圣人,圣人可勉成也。”子夏有圣人一体而不具,与颜渊等人还有一些区别。《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记有子贡对子夏的评论:“学以深,厉以断,送迎必敬,上友下交,银手如断,是卜商之行也。”这基本概括了子夏的为人性格特征。

子夏曾经收徒授学,所收门徒可能为数不少。《后汉书》卷四十四《徐防传》注引《史记》曰:“孔子没,子夏居西河,教弟子三百人,为魏文侯师。”《论语·子张》中记有“子夏之门人”与子张的对话,《墨子·耕柱》也有关于“子夏之徒”的记载。子夏在魏时所收弟子可能为数不少,《世本》之《秦本·姓氏篇》称“魏有子伯先,子夏门人,居西河”;《史记·儒林列传》则记曰:“自孔子卒后……子路居卫,子张居陈,澹台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贡终于齐。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为王者师。是时,独魏文侯好学。”这里是说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都跟从子夏等人学习。《吕氏春秋·尊师》则具体指出了“段干木学于子夏”。有学者误解《史记·儒林列传》的记载,称田子方、吴起、禽猾皆为子夏弟子,不妥。

子夏的晚年是孤独的,他因丧子而双目失明,《礼记·檀弓上》等说他过着“离群而索居”的生活。

汉代以来,学者大多认为,儒家的经学最初主要是从子夏一系传授下来的,如东汉徐防说过:“《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自子夏。” (《后汉书·徐防传》)这里就认为,“六经”中的大部分是来自子夏的传授。南宋的洪迈,在其《容斋随笔》中叙述得更为具体,其云:“孔子弟子,惟子夏于诸经独有书。虽传记杂言未可尽信,然要为与他人不同矣。于《易》则有《传》。于《诗》则有《序》。而《毛诗》之学,一云:子夏授高行子,四传而至小毛公,一云:子夏传曾申,五传而至大毛公。于《礼》则有《仪礼·丧服》一篇,马融、王肃诸儒多为之训说。于《春秋》所云‘不能赞一辞’,盖亦尝从事于斯矣。公羊高实受之于子夏。毂梁赤者,《风俗通》亦云子夏门人。于《论语》,则郑康成以为仲弓。子夏所撰定也。”洪迈之说虽未必每事皆实,但学者一般以为亦非无稽之谈。

学术争议

《墨子 耕柱》子夏之徒问于子墨子曰:“君子有斗乎?”子墨子曰:“君子无斗。”子夏之徒曰:“狗犹有斗,恶有士而无斗矣?”子墨子曰:“伤矣哉!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伤矣哉!”

子夏墓

子夏墓根据各地记载有:山东省菏泽市卜都(现菏泽市牡丹区万福办事处丁庄附近卜固里)、河南温县林召乡卜杨门村、河南省获嘉县西关村、山西省河津市辛封村等四处。

薛仁贵故里为文化旅游景点。

河津自古就是个英才备出的地方,像司马迁、卜子夏、王勃、王通、薛_,在河津留下了丰富的历史。众名人故事和文化内涵散布在河津大地。其中最值一提的就是唐朝的大将薛仁贵。曾有历史学家这样说过,“诸葛亮的茅芦,杜甫的草堂,薛仁贵的寒窑”,是我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三寒历史文化。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一下这其中的一寒薛仁贵寒窑的风采。

旅游路线是这样的:牌坊——射雁塔——魁星楼——柳家大院——薛仁贵祠——寒窑——平辽王墓——平辽王府——薛氏宗祠——古村落商贸街。

牌坊——来到这里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座古牌坊,上面写着“薛仁贵故里”五个大字。牌坊上面雕刻着以麒麟为主的图案,麒麟在中国古代是杰出人才的象征,两边石柱上有四只头上尾下的石虎,寓意薛仁贵白虎转世的传说。独特的石虎造型的石柱也成为入口牌坊的一道独特风景。

射雁塔——来到射雁塔,尊高约3米的薛仁贵石像仁立在我们眼前,他手握弓箭,仿佛正在汾河湾上射雁。

这个叫瞻虎台,它高约2米,面积约100平方米,我们登上瞻虎台,在这里能清晰的观赏到形似巨虎的白虎岗。

魁星楼——魁星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主文运、文章的星,被视为文章兴衰之神,东汉后被人塑为神象进行祭祀,科举考试则奉之为中式(试)之神,魁星楼高8米,台基075米,楼阁底基长宽均为6米,各层依次缩小,高度递减,开成塔状。魁星楼一层内塑有高举右手,手握点状元笔的魁星像,四壁高悬“交运昌明”“平步青云”“文光射斗”等名流书写的匾额,墙上石嵌石碑上刻有村内历朝历年进士、状元及文化名人的名姓,进行表彰纪念。二、三层基本封闭不开放。

柳宅(柳家庄院)——相传柳员外是一个大富家、大地主,他选在这个风水宝地汾河湾北虎岗前设立-院。他家的住宅很是气派,柳员外之女柳英环就看中了他家佣工薛仁贵,后来就结为伴侣,成了婚,此处就是柳员外的大院宅遗址。柳家门前有一个大池塘,现在池塘还在,柳家的石门墩还埋在池塘中。

寒窑——这里是当时薛仁贵和柳英环夫妇共同生活过的地方。寒窑内摆放着辆废置的纺线车和许为破旧的日常生活用品如锅碗瓢盆等,墙上挂一幅弓箭为薛仁贵之子薛丁山少年时射雁的工具。寒窑内左手边小屋设计为储藏室。

来到小院这里木栏围墙,石榴树、石白,俨然一个小型庭院。来到这里我们仿佛回到当年那个女人捣米,男人打猎的时代。

薛仁贵祠——

一、祭拜广场

面积约2000平方米,广场气势宏大,让人眼前一亮。

戏台:坐北朝南,面向王祠,面积约8—6平方米,台基高约2米,砖石结构,戏楼高6米,为庑殿式顶的木质结构楼。戏台的主要功能是祭祀薛仁贵大典等大型活动的表演场所。

钟鼓楼:面积约65—55m2;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鼓楼,下层为钟楼。钟鼓楼为砖木结构,高8m。

雕塑:在广场中心轴上有一尊高8米的薛仁贵塑像。他身披白袍与盔甲,骑高头战马,手握方天画戟。

二、薛丁山殿(薛讷)

殿内塑薛丁山与樊梨花像,两侧是薛丁山儿子如薛刚等的塑像,四面有壁画,无不显示主人的功绩。

三、白袍将军殿

殿内塑有白袍将军坐像,两侧为其麾下的八大总兵立像,壁画是薛仁贵征东、征西进军路线等,从作战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唐军十分强盛,薛仁贵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

四、白袍

村东紧靠高耸的山岗很是壮观。此岗原名卧虎岗,因薛仁贵寒窑在此岗上,又有清乾隆皇帝手书的“白袍”三个字,故易名白虎岗。站在远处看去,此山岗形如卧虎姿态,虎头朝西方,虎爪、虎肋、虎尾均可分清。白袍内有薛仁贵夫妇泥塑像两尊和白龙马一匹,打开窑洞门可遥望西南方向唐都长安。乾隆六年石碑一通,前边有1960年原稷山县政府文物保护标志及碑文一通,有运城市重点文物保护标志一通,有河津县文物保护标志一通,有修仁村薛氏后代纪念碑一通。

薛氏宗祠——宗祠是家族的象征,代表着家族文化和家族荣誉,宗祠是血亲关系的纽带,是对同族人的价值联结,宗祠也是宗族后人聚集及祭祀其先人的重要场所。薛家族祠堂是祖先崇拜的产物。宋代以前,民间对先祖祭拜一般采用墓前祭祀的方式,只有王室才有祭祀祖先的建筑物,称为太庙或宗庙。魏晋北朝、隋、唐到北宋,虽然允许民间修建祖庙,但规定等级严格,有资格修祖庙的人寥寥无几,一直到明嘉靖十五年才“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准许庶民开始祭祖,各地才纷纷建祠立庙,祭祀先祖。民间祠堂的发展由此进入了繁荣期。

宗祠选址在黄村的李家沟,坐北朝南,面积约800平方米,宗祠分大门、正厅和后厅三进。大门气势宏伟,门上题“薛氏宗祠”四个大家,字体庄重,是由薛族内德高望重之人题写的。

平辽王墓——

寒窑西北侧白虎岗下有一小土丘背靠白虎岗,南望汾河水,风水极佳,这里是薛仁贵的墓地,寓示着薛氏家族永受庇佑,兴旺发达。薛仁贵曾被封为平辽王,所以这里又叫平辽王墓。平辽王墓气势宏大,彰显出薛仁贵一生的丰功伟绩。从寒窑到这里我们感受到的英雄薛仁贵从贫穷走向辉煌的不平凡的一生。将军道,墓碑前条长150米,宽5米的是将军道。呈阶梯式,道路两侧依次排列着面朝墓地侧立着的护墓石人像和石兽,最靠近王墓的石人像是薛仁贵统领的八大总兵的形象。

平辽王府——

大门两侧分别记别“黄封斗大赤金印”,“忠君报国无止休”的对联。正上方横匾书写“平辽王府”。大门两侧分别有雌、雄两尊石狮。

王府面积约8000平方米,共分前殿、中殿和后殿。前殿是薛仁贵处理一般政务的场所,又叫外书房。殿内有接待厅堂和书房两大功能区,书房内文房四宝,墙上悬一把白鞘配剑,中殿为银銮殿,这里是薛府举行各种仪式,召开会议的地方,正堂内有一张“平辽王椅”虎皮坐靠背,显示出白虎星的霸气。后殿是接待重要宾客的场所。寝殿,游客可以在这里享受到最为周到服务。东跨院是进膳的地方。西跨院是会议室与健身房。

白虎塔——

是薛仁贵与柳英环认识的地方。此塔为八节高,砖砌而成,最上端顶部是晶亮的琉璃宝葫芦,塔北脚边是古代官方车道(铁脚车),此官道西通龙门到西安市,东可去古晋国古城侯马市,塔上风铃微风作响,千年声韵今尚可听。此铃声提醒人们永不要忘记这里是能再度辉煌的风水宝地。唐代建此塔还有一个传说:那就是当年汾河发大水,在大水中打捞的一车大木料,铁脚车曾淤于泥坑中不能前行。薛仁贵幸好遇到此情况,便主动义勇解困,于是薛仁贵亲身驾车辕奋力一冲,将车拉出泥坑,解除了困境,此情景被柳员外之女柳英环在家中高高的绣楼上看见,但看到的不是薛仁贵,而是一只大白虎在拉动困车前行。柳英环对薛仁贵的爱慕之心,从自就开始萌发,发展到终成伴侣。后人为了纪念这一典故而建此塔,故称白虎塔。塔下曾有一通记事碑文,可惜以后被盗走。

望夫亭——

这里是薛仁贵投军后十八年未回寒窑,其妻柳英环,养儿生活,有想念夫郎时就站到高处习惯的向远方望一望,以寄思念之情,薛仁贵在汾河湾打雁有时也迟迟不得回来,柳英环也常站在此处盼夫平安回家,所以此亭叫《望夫亭》。

信息来源:运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我国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生于何地?有河津与韩城之说。而我认为司马迁是河津人,理由有三:

  一有司马迁《自序》为证。司马迁在《自序》中讲:“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龙门”就是指河津,而不是韩城。先看司马迁自己怎么说。凡是熟读《自序》的人都知道,司马迁是在讲了自己的先祖从司马错到司马喜七世都世居“夏阳”(即韩城),并对自己父亲司马谈的经历和成就(论六家之要旨)作了一番详细的介绍后,才说自己“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的。显然,这里有转折之意,“龙门”指的并不是“夏阳”。如果是指“夏阳”,为什么不说自己也生“夏阳”,或者干脆什么都不说。根据他先祖世居“夏阳”,谁还不知道他也生于“夏阳”,而突然冒出一个“迁生龙门”呢在讲述自己与先祖同居一个地方时,前后运用不同的概念,这在行文上是无论如何也讲不通的,尤其是对于司马迁这样的大手笔。从这里我们可看出,“龙门”肯定是另有所指。指哪里呢只能是河津。

  河津最有理由称“龙门”。河津与韩城仅一河之隔,我也认为,“龙门”两边的山都叫“龙门山”,“龙门”也为两县所共有,正如黄河所共有。但是,“龙门”作为一个地方的代称(“迁生龙门”,“龙门”是地方代称,不是指“龙门山”,也不是指禹凿的“龙门”,虽然这个代称由此而来),只能是指一个地方,而不会指两个地方。那么,作为地方,河津、韩城谁更有理由称“龙门”呢只能是河津。这与地缘文化有关。河津在河东,为之阳。黄河两岸所共有的东西,一般都以河东为代表,以阳为代表。如“龙门”所建禹庙,东禹庙规模很大,是主庙,西禹庙很小,是配庙,为何这样设计,这样建筑,就是这个缘故。河东又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尧舜禹时都建都在这里。“龙门”是禹凿的,而河津又紧邻都城,来往比较密切。“近水楼台先得月”,把河津称为“龙门”是很自然的事。夏朝是禹的儿子启建立的,也建都于河东,他绝不会舍近而求远,跳过河去,称韩城为“龙门”的。事实上,河津自禹凿龙门以来就称龙门了,河津有从北魏到北宋近700年的建“龙门县”的历史,并曾设立过“龙门郡”,这是河津先前就代称“龙门”的铁证。后来,“龙门县”虽改称“河津县”,但历朝历代,一说“龙门”。谁不认为就是河津直到今天,仍然如此。“迁生龙门”,指的就是河津。

  大概怕后人会产生误会,司马迁在“迁生龙门”之后,紧接着说了一句话:“耕牧河山之阳。”这是对“龙门”就指河津的精确注释。在这里,河,就是指黄河。龙门山之南,黄河之北,谓之阳,指的正是河津这块地方。韩城与山之阳相符,但与河之阳是无论如何挂不上钩的。至于河津当时叫“皮氏县”,为何司马迁不说“迁生皮氏”而说“迁生龙门”这是因为当时“龙门”的名气已经很大,外人甚至知“龙门”而不知“皮氏县”,这也是后来“皮氏县”改称“龙门县”的根本原因。

  二有司马迁的坟墓为证。司马迁死后葬在河津。虽因年代久远,自然灾害的侵袭,司马迁的墓庙已不复存,但这有郦道元的《水经注》为证。郦道元是北朝人,伟大的地理学家。《水经注》是经他实地考察,“寻图访迹”,在对《水经》作了周详的考证韵基础上写成的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地理学名著,成书于公元六世纪初期,对研究我国古代的地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书说:“河水又南,右合陶渠水”,“又东南迳司马子长墓北。墓前有庙,庙前有碑。永嘉四年,汉阳太守殷济瞻仰遗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树碑立桓。太史公《自序》曰:迁生龙门。是其坟墟所在也。”

  怎么理解这段话呢“河水又南,右合陶渠水”,说的是黄河出龙门又向南流去,右边靠近韩城的陶渠水。“又东南迳司马子长墓北”,这讲的是司马迁墓庙的位置。“东南”,即黄河之东南,即河津地界。“迳司马子长墓北”,说的是黄河迳直从司马子长墓的北面流过。这说明司马迁的墓庙在苍头村以西,石咀以南。黄河出龙门,流经清涧湾,直扑石咀。受阻,滑向西南流去。

  “墓前有庙,庙前有碑。永嘉四年,汉阳太守殷济瞻仰遗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树碑立桓。”这是郦道元当时看到的墓庙的情况,并说明这是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汉阳太守殷济到河津司马迁墓看了他的墓碑,为其功德所感动,才为他重修的。

  “太史公自序曰:迁生龙门。是其坟墟所在也。”这是郦道元看了司马迁墓庙后所发出的感叹,即:太史公在《自序》中说他生于龙门,这是对的,这里就是他死后埋葬的地方。这里,郦道元也确认,“龙门”就指河津。

  《水经注》郦道元的这段记载还能有别的什么解释吗他生在河津,葬在河津,还不是河津人么

  有人以现存司马迁庙在韩城方凭,说司马迁是韩城人,这不对。众所周知,现存司马迁庙司马迁的坟是衣冠冢,而不是真坟。这说明该庙只是一座纪念性的庙宇,而不是真坟的所在地,这反而证实了《水经注》所载司马迁墓在河津的真实性。韩城司马迁庙为宋时所建,至今还不到950年的历史。司马迁是河津人,韩城人为什么给他盖庙这是因为,司马迁祖居韩城,那里的人们也以司马迁为荣,遂建庙以示纪念,以彰其功德。这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说建庙是为了证明司马迁是韩城人,那就是建者所误了。若不是建者所误,那就是后人对建者所误了。

  三有司马迁的后裔为证。河津今距司马迁墓东约10里,有个辛封村。村里有姓司马者20来户,近200来人,世称自己是司马迁的后代,且有家谱,至今还保存着世传的司马迁的朝王板。这个村也世称司马迁故里。这是司马迁是河津人的血亲证据。

  韩城那边并没有姓司马的。说司马迁是韩城人,又找不到姓司马的,这说不通。有人说有后裔,因避难,改姓司、姓马、姓同、姓冯了。这也说不通。司马迁因受李陵之祸被判刑,但并未株连九族。他的女儿、女婿、外孙都活得好好的,且女婿、外孙都受到汉武帝的重用,缘何他的远在家乡的儿孙们要改姓呢有人说不是当时改的,是后来改的。司马迁当时受难时都不改,后来平反了,又当了太史公,得以完成《史记》。《史记》问世后,司马迁声望逐高,为世人所敬仰,这只能庇护自己的子孙,怎么反而有害了呢“辟莽乱”,“辟刘宋之祸”,也难以成立。封建社会的刑罚是很严酷的,哪有改姓就能避免得了的封建社会也从未有过以改姓代刑罚的政策。况且,若要改姓,改姓一个就行了,为什么要改四姓还有,如果确因避乱改姓,那么乱过之后,就应改过来,为什么直到现在还不改,还不返祖归宗呢这到底是真还是假呢

  辛封村不仅有姓司马的,而且这个村名也叫得很不一般,很可能与司马迁有关。《汉书》载:王莽新朝时,封迁后为“史通子”。历经磨难的司马迁的后代及乡亲突然得到这样的荣耀,欣喜之余,把自己的村名由“太和坊”改为“新封村”,这是情理中的事。后来,为纪念司马迁,为纪念这个功名的来之不易,里边含有许多辛酸,把村名又演变为“辛封村”,谁又能说没

有道理呢?这难道不也证明辛封村确是司马迁的故里,司马氏是他的后裔吗

  以上三证,足以证明司马迁是河津人。那么,司马迁的先祖世居韩城,其父亲也生于韩城,司马迁缘何就成了河津人呢?这是因为司马谈在年轻时迁居到了河津。虽然史无明确记载,但并非毫无依据。司马迁在《自序》中说,其父病逝于周南。但葬于何地,并没有说。把世居夏阳的世祖死后葬于华池、高门都交待得清清楚楚,唯独不交待自己的父亲也葬于华池或者高门,这就是一个最大的疑点。这说明,司马谈很可能葬于别处,葬于他的迁居地河津。据司马迁后裔讲,距司马迁故里辛封村西北约10里的地方有一座司马氏的远祖坟,这座坟很可能是司马谈的墓。这至少是目前证明司马谈葬于河津的一个证据。

  司马谈为何要迁居河津呢可能有两个因素,一是求学的因素。司马迁在《自序》中讲,“太史公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这说明司马谈年轻时主要是在外求学,不然他就写不出《论六家之要旨》那样的使自己一步登天的旷世文章。那么,在哪里求的学呢河津很可能是一个主要的地方。河津是大学问家卜子夏的故乡,魏文侯时曾“西河设教”50年,不仅对河津,而且对河东及山西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武帝时离魏文侯时并不远,想必当时河津的教育事业也很兴旺,文化的底蕴比较雄厚,是黄河中游学子求学比较集中的地方,且河津与韩城离得很近,到河津求学应是司马谈最理想的选择。由于长期在这里求学,产生了感情,并认为在这片文化沃土上有利于自己子孙的熏陶成长(司马迁成为大史学家、大文学家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决定迁居。迁居就迁在当时的太和坊,即今辛封村。太和坊是大学问家卜子夏的故里,是“西河设教”的主场所。司马谈之所以迁居这里,这和司马谈迁居的动机和目的是完全一致的。二是返归故乡的因素。司马迁在《自序》中讲,其远祖是从晋适秦,人“少梁”的。那么,司马迁远祖是从晋的什么地方迁到“少梁”最有可能是河津。因为河津、韩城离得很近,为避乱;过河就可以达到目的。河津是其远祖的故地,即使不是,山西总是,加上他长期在这里求学,有了感情,这就迁回了河津。事实证明,他也确实迁回了河滓。

  最后,作一大胆推测:司马迁为什么叫“迁”谁能说这与司马谈迁居河津毫无关系呢谁能说这不是对其迁返故乡的一个永久性的纪念呢?我说,很可能是的。

  司马迁是河津人应当无疑。

史载孔子弟子卜子夏传《易》,并有著作《子夏易传》传世。

对子夏易学的一些问题,学者存有争议。《子夏易传》作者是卜子夏还是汉人韩婴

本文对古籍所记载初步考察《子夏易传》确有古《易》面貌,确为卜子夏,韩婴不是的;

另一方面,子夏既熟知《易》之中的“象数”、“卦气”等仲尼古义,又能秉承仲尼古义所创发的“观其德”,并以哲学“新义”深入的契会,显现的反映出子夏易学秉承“古义”,兼容“新义”的思想特色.子夏于诸经也皆有钻研,各有所侧重

他尤善于《诗》《乐》,曾作《诗大序》;他也研习《尚书》,但不如他经;他擅长《易》理,今传孔子《易传》很可能出于子夏的传述;他于礼学则长于丧服研究,撰有《丧服传》;于《春秋》学,发挥《春秋》微言大义的《公》《谷》二传都出于子夏的传授。子夏修习儒经,擅长发掘经文的微言大义。孔子“述而不作”,他整理编订六经,寄寓了自己的思想主张,子夏所传经学,对弘扬孔子学说起了关键作用。 (一)卜子长支家谱

1世卜商(字子夏,故又称卜子夏):长子卜芹、次子卜泮(巨野支祖)

2世卜芹

3世 卜大本

4世 卜元吉

5世 卜号:长子卜日祥、次子卜日祯(卜式的祖父)

6世 卜日祥

7世 卜君:长子卜赐福、次子卜赐祉、第三子卜赐禄、第四子卜赐瑞

8世 卜赐福:长子卜应、次子卜选、第三子卜茂

9世 卜应

10世 卜志:长子卜美、次子卜经、第三子卜懿

11世 卜美:长子卜潘、次子卜屏

12世 卜潘:长子卜孝思(无后)、次子卜孝则

13世卜孝则

14世 卜于远:长子卜继宗、次子卜继先

15世 卜继宗:长子卜璋、次子卜机、第三子卜璜

16世 卜璋

17世卜东也(一作“卜东”)

18世 卜钦:长子卜震、次子卜坎、第三子卜乾

19世 卜震:长子卜顺、次子卜巽、第三子卜任

20世 卜顺

21世 卜思

22世 卜息习:长子卜贤、次子卜德

23世 卜贤

24世 卜斗成

25世 卜宿:长子卜思敬、次子卜思义

26世 卜思敬:长子卜洛汝(无后)、次子卜泾渭

27世 卜泾渭

28世 卜回:长子卜国传、次子卜国祯

29世 卜国传:长子卜军、次子卜师

30世卜军

31世 卜资

32世 卜尔允:长子卜占魁、次子卜应魁

33世 卜占魁

34世 卜游:长子卜朝柱、次子卜朝树

35世 卜朝柱:长子卜铨、次子卜监

36世 卜铨:长子卜边、次子卜迩

37世 卜边:长子卜五伦、次子卜建伦、第三子卜敦伦

38世 卜五伦

39世 卜浩然:长子卜屯、次子卜晋、第三子卜谦

40世 卜屯

41世 卜津

42世 卜易有

43世 卜现:长子卜登高、次子卜登魁

44世 卜登高

45世 卜两青

46世 卜述:长子卜三聘、次子卜三仕

47世 卜三聘

48世 卜季

49世 卜器

50世 卜长春

51世 卜照

52世 卜立邦:长子卜坟[由山东东昌府(今聊城市)迁至丰县]、次子卜典[夏邑支祖]、第三子卜谟[夏邑支祖]

53世 卜坟:长子卜彦才、次子卜彦忠

54世卜彦才:长子卜吉、次子卜志

54世卜彦忠:长子卜云、次子卜海(无后)

55世 卜吉:长子卜从礼、次子卜从义、第三子卜良友

55世卜志:长子卜完、次子卜兰(无后)

56世卜从礼:生一子卜俊

55世 卜云:生一子卜奉

56世卜俊:卜从礼之子,无后

56世 卜从义:长子卜伦(无后)、次子卜聪[迁居沛邑卜家湾(今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三子卜臻(无后)

56世 卜良友:长子卜仲[承接大宗谱]、次子卜盘、第三子卜清

56世 卜完:长子卜宣[鱼台支祖]、次子卜抡、第三子卜升

56世 卜奉:卜云之子

57世 卜恺:卜奉之子

57世 卜月:卜宣之子

58世 卜景占:卜月长子

58世 卜景治:卜月次子

58世 卜景节:卜月第三子

58世 卜景淮:卜月第四子

59世 卜希颜:卜景节长子

59世 卜希尧:卜景节次子

60世 卜念真:卜希尧长子

60世 卜从真:卜希尧次子

61世 卜文桂:卜念真长子,迁居鱼台

61世 卜折桂:卜念真次子,迁居鱼台

61世 卜攀桂:卜念真第三子,迁居鱼台

61世 卜良桂:卜念真第四子,迁居鱼台

61世 卜秋桂:卜念真第五子,迁居鱼台

注释或因战乱,或因家族衰微,卜子长支世系至此失载 (二)卜子次支家谱(巨野支谱)

1世卜商(字子夏,故又称卜子夏):长子卜芹、次子卜判(一作卜泮,巨野县卜氏始祖)

2世卜判(字子决)

3世 卜哲:长子卜能智、次子卜能明

4世 卜能智

5世 卜丕

6世 卜晃:长子卜式、次子卜法

7世 卜式(字子怜注释1):长子卜彪、次子卜䖑

8世 卜彪(字伯云):长子卜可久、次子卜可大、第三子卜可立

9世 卜可久:长子卜思孝、次子卜思忠

10世 卜思孝:长子卜安维、次子卜国忠

11世 卜安维(字匡公):长子卜世隆、次子卜世禄

12世 卜世隆(字子盛):长子卜忠、次子卜刚

13世 卜忠

14世 卜阶(字象升):长子卜守约、次子卜守正

15世 卜守约(字学曾):长子卜契、次子卜锡

16世 卜契:长子卜咸、次子卜良、第三子卜康

17世 卜咸(字先恒):长子卜兴邦、次子卜安邦

18世 卜兴邦(字大业):长子卜仁、次子卜旃、第三子卜施

19世 卜仁(字善长):长子卜良弼、次子卜良玉

20世 卜良弼(一作卜弼注释2):宋代卜姓入杭始祖,世居山东省巨野县,于宋嘉定七年(1214年)授任上杭县知县,创基于上杭胜运里太古村):长子卜修己、次子卜修德

21世 卜修己(字敬直)

22世 卜绍(字述之):长子卜殷、次子卜贵

23世 卜殷

24世 卜暨

25世 卜文蔚:长子卜叔卿、次子卜叔封

26世 卜叔卿:长子卜世祚、次子卜世立

27世 卜世祚:长子卜玘、次子卜玖

28世 卜玘

29世 卜之才(字荩臣)

30世 卜大中:长子卜秉义、次子卜秉彝

31世 卜秉义(字崇正):长子卜长言、次子卜善言

32世 卜长言

33世 卜继(字承先):长子卜光廷、次子卜光赞

34世 卜光廷

35世 卜鲸(字潜斋)

36世 卜记

37世 卜章

38世 卜洪谏:长子卜令演、次子卜令严[宗子]、第三子卜令威

39世 卜令严(字子肃)

40世 卜绍文

41世 卜友

42世 卜师孔

43世 卜中正

44世 卜大逵

45世 卜庸

46世 卜得善

47世 卜克宽

48世 卜硕

49世 卜旭升

50世 卜新志:长子卜运、次子卜连

51世 卜运(一作“卜连”)

52世 卜初卫

53世 卜从吉:长子卜居广、次子卜居敬[宗子]

54世 卜居敬(字者昌),其子卜文可[日照支祖]

55世 卜文可:长子卜有为、次子卜克为

56世 卜有为

57世 卜用

58世 卜心以

59世卜日本(日+本,此字打不出来)

60世 卜品金

61世卜加民:明朝崇祯八年,山东提学准给衣顶主奉祀事

62世卜景星:清朝康熙三年,入巨野县庠生

63世卜年昌:康熙七年,山东提学准给衣顶主奉祀事;至康熙十八年,入巨野县庠生,后为翰林院五经博士

64世卜尊贤:字衍德,康熙五十一年,衍圣公准给衣顶主奉祀事;至康熙五十九年,巡抚部院李援例具题,嗣准礼部咨开奉旨,授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生二子:卜科、卜美

65世卜科:乾隆八年,衍圣公咨准礼部考授世职,无嗣,以胞弟卜美长子卜玉柱为宗子

66世卜玉柱:乾隆十七年,衍圣公咨准礼部考授世职

67世卜国华:乾隆五十三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68世卜心端:自幼失音,未袭

69世卜先立:字广运,号德谱,嘉庆十七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70世卜昭灼:咸丰年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卜子奉祀官

71世卜宪章:光绪年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民国三年改为奉祀官

72世卜庆德

73世卜繁林:1958年,举家迁东北

注释1:关于“卜式”这个人物,《丰县卜氏族谱》与《巨野卜氏族谱》的记载有异:前者记载为“卜日祯之孙”,后者记载为“卜晃之子,卜丕之孙”,孰是孰非,尚待考证。

注释2:据《大浦卜氏族谱》记载,卜弼创基于上杭胜运里,传六世至卜宁茂,卜宁茂又迁居今梅州市梅县区松源镇旗坑;卜宁茂之孙卜德清又迁至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官坪,洪武年间,卜德清支派又迁至溪南(今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松南),其后,该支后人卜仕雄又迁居梅州大浦。因此支派世系缺失,所记载的内容是否真实,还需进一步考证。 64代 卜尊贤:字衍德,康熙51年衍圣公准给衣顶主奉祀事。至康熙59年巡抚部院李援例具题,嗣准礼部咨开奉旨,授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生二子:卜科、卜美

65代 卜科:乾隆8年衍圣公咨准礼部考授世职,无嗣,以胞弟卜美长子卜玉柱为宗子

66代 卜玉柱:乾隆17年衍圣公咨准礼部考授世职

67代 卜国华:乾隆53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68代 卜心端:自幼失音,未袭

69代 卜先立:字广运,号德谱,嘉庆17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70代 卜昭灼:咸丰年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71代 卜宪章:光绪年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民国3年改为奉祀官

72代 卜庆德:其弟卜庆功,现为杭州师范大学纳斯学院历史系教师

73代 卜繁林:1958年举家迁东北,后嗣下落未明。

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8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据《史记》记载,孔子并非婚生子。他母亲生他时只有18岁,而父亲已经70岁了。

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征在卒。

孔父在孔子三岁时去世,从此他跟随妈妈过上了贫穷的生活。孔子曾作过各种各样的工作:牧牛羊、记账的以及图书管理员。22岁时,孔子的母亲去世,他服了三年丧。 孔子53岁时晋升为大司寇,在鲁国服侍两年后孔子辞去职务,因为他对诸侯的政治极为不满。

据《论语》记载,鲁国当时在孔子的管理下非常繁荣。但这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孔子没有在鲁国或别的国家担任过重大职务。传说鲁国的邻国齐国 担心鲁国太过强大会威胁到齐国,于是为了破坏鲁国的改革,送了上百匹好马和八十位美丽的舞女给鲁国诸侯。鲁国诸侯遂沉溺于安逸享乐之中,对政务不闻不问,甚至有一次连续三天没有上朝。孔子极为不满,踏上了长途之旅(周游列国),拜访中国中北部的一些小国,包括卫、宋、陈、蔡。他宣扬了自己的那些政治信仰,但并没有哪国去实施。孔子68岁回到家乡教书,收了不少弟子。晚年的他和弟子一起编纂了传承先哲智慧的结晶——《五经》。由于不能承受失去儿子和自己的心血的双重悲痛,孔子于72岁(或73岁)与世长辞。

主要弟子

相传孔子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有较大成就者72人,其中最主要的有: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且列言语科之优异者。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卫两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

司马迁作《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对子贡这个人物所费笔墨最多,其传记就篇幅而言在孔门众弟子中是最长的。这个现象说明,在司马迁眼中,子贡是个极不寻常的人物。我们循着司马迁的这个思路,再细细阅读《论语》等书,便可看出子贡这个人物非同寻常。他的影响之大、作用之巨,是孔门弟子中无人所能企及的:他学绩优异,文化修养丰厚,政治、外交才能卓越,理财经商能力高超。在孔门弟子中,子贡是把学和行结合得最好的一位。

言偃 (前506~前443)春秋时孔子唯一的南方弟子。字子游,又称叔氏。常熟人。22岁时离乡北上,拜孔子为师,为其三千弟子中七十二贤之一。谦虚好学,擅长文学,曾任鲁国武城宰,用礼乐教化民众,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深得孔子赞赏。后学成南归,从游弟子无数,被誉为传播东南文化第一人。唐代起先后被封为吴侯、吴公、吴国公及先贤言子等。清康熙间特设五经博士一员,由其后裔世袭。言偃对吴地文化的繁荣作出了很大贡献。 颜回(前521~前490) 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孔子弟子。以德行见称。勤奋好学,笃信孔子学说,并“闻一知十”,领会深刻。为人平易谦逊,沉默寡言,才智较少外露,在行动上努力实践孔子的理想,成为孔子最忠实、最得意的学生。孔子屡称他品格高尚,说 他“三月不违仁”,“不迁怒,不贰过”。33岁时去世。今曲阜城北陋巷街有颜庙,亦称复圣庙。今曲阜城东11公里防山之南程庄村东北角有颜子林,为颜回及其家族的墓地。

曾参(约前505~前435) 字子舆,春秋末鲁国南武城 (今平邑)人。人们尊称为曾子。孔子弟子。乐道养亲,曾仕为小吏,以孝著称。认为"忠恕"是孔子" 一以贯之"的思想,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主张"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犯而不校(计较)”,矢志不懈地实践孔 子学说。相传著有《孝经》和《大学》。在孔门中被视为道统的继承者,被后代统治者尊为 “宗圣”。《汉书·艺文志》著录《曾子》18篇,已残,今存《大戴礼记》中,自《立事 》至《天圆》凡10篇。清阮元有《曾子注释》。今嘉祥城南20公里南武山南麓有曾庙,又称宗圣庙。

仲由(前542-前480) 春秋末鲁国卞(今泗水东)人。字子路,通称季路。孔子弟子。以政事见称。原为鄙野粗人,孔子设礼相诱,收之为徒。性格爽直率真,有勇力才艺,经常批评孔子。孔子了解其为人,评价很高,认为可备大臣之数,并说他使自己“恶言不闻于耳”。做事果断,信守诺言,勇于进取,曾任卫蒲邑大夫、季氏家宰,是孔子“堕三都”之举的最主要合作者之一。后为卫大夫孔悝家宰,在内讧中被杀。 冉求(前522-前489) 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有,通称冉有。孔子弟子。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前487年率左师抵抗入侵齐军,并身先士卒,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取得胜利,又趁机说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14年的孔子。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

闵损(前536-?) 春秋末鲁国人。字子骞。孔子弟子。以德行见称。相传遭后母虐待,但为了爱护异母弟而自甘受苦,谏阻父亲驱逐后母,孔子曾特别表 彰他的孝行,后人将他列入"二十四孝"之中。为人谦和、清高,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季氏令其担任费宰,逃亡齐国力辞。 宰予 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我,通称宰我。孔子弟子。以言语见称。利口辩辞,颇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和独到的见解,孟子称赞他“智足以知圣人”,但与孔子有较多的思想分歧。反对为父母服丧3年的礼制,主张改为1年,被孔子斥为不仁。曾在白天睡觉,孔子把他比作"朽木"和"粪土之墙"。一说后来到齐任临淄大夫,因与田常作乱被杀。其墓在今曲阜城东3公里古城村南约500米处。

子夏(前507-?)姓卜,名商,字子夏,后亦称“卜子夏”、“卜先生”,春秋末晋国温人(另有魏人、卫人二说,近人钱穆考定,温为魏所灭,卫为魏之误,故生二说),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

思想定位

孔子思想由原先的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在汉武帝独尊儒术后成了后来中国两千多年皇权专制社会的正统思想,这也是因孔子思想与皇权思想的某种互需性所致,经过历代皇权的极力推崇,以致将原先孔子思想上升至神圣的地位,同时打压其它与孔子思想不相符的思想观点,造成社会思想单一与僵化,最终对后来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障碍,形成了思想僵化乃至腐朽与落后中国社会现实。

终于在二十世纪初,中国的新文化的先驱们,冲破重重旧思想的束缚,通过与世界的了解,打破了旧文化、旧思想的束缚,提倡新文化、新思想;尤其以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开创者们,在中华民族的思想创新方面可谓是继孔子以来新文化、新思想主将,被称为中华民族的魂。

历经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孔子从被打倒在地,现今又开始重新认识孔子,可谓是认识上的回归,先将神坛上的孔子推倒,再将孔子拉回人们中间,而不是又将其高高供奉,这才是真正的孔子所被希望的。

孔子和鲁迅,既有分歧,也有一些精神上的相通。鲁迅和孔子都是中国一代一代的,不断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即使找不到还得继续找的知识分子的代表。因为很长时间以来,人们总是把孔子和鲁迅绝对对立起来。捧鲁迅时,像“文革”时期,就用鲁迅打孔子;现在,孔子地位高了,就用孔子打鲁迅。当年就是鲁迅把孔子赶跑了,现在正要把孔子请回来。但孔子和鲁迅真的是决然对立,水火不容,有孔无鲁,有鲁无孔吗?他们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样的?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

毫无疑问,鲁迅和五四那一代人对孔子有很多批判,这样的批判是有两个层面的。首先,他们批判的锋芒,是指向将以儒学为中心的传统文化神圣化、宗教化的“中华中心主义”的,在当时的中国,正是这样的中华中心主义妨碍着中国人对世界文化的吸取,而在五四先驱者看来,打开思想的闸门,向世界开放,正是当务之急,因此,在思想文化界就需要破除将传统文化绝对化的文化神话。他们的批判锋芒又同时指向独尊儒学的文化专制主义,其实,在晚清以来,儒学的垄断地位已经发生动摇,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诸子百家有更多的关注,五四时期只不过是把这样的打破垄断、独尊的努力,推向自觉。

因此,我们可以说,五四新文化运动包括鲁迅在内的先驱所做的,其实也是“去政治化,去道德化,去宗教化”的工作,他们所批的正是被意识形态化、道德化、宗教化的“人造孔子”,“大家把孔子从圣人的地位请下来,让他与诸子百家平起平坐,有什么不好?无形中,这等于恢复了孔子的本来面目”。

当然,鲁迅和孔子之间是有分歧的,甚至是重大分歧,原则分歧,从这一层面,鲁迅也批孔子。孔子是一个“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因此,他想当“国师”。而鲁迅,连“导师”都不想当(他的理由是:我自己都找不到路,如何为年轻人指路?),更不用说当“国师”。更重要的是,鲁迅对统治者没有幻想,他曾经说过,统治者遇到危机,车子要倒了,你别去扶,让它自己倒。孔子却拼命要扶,不让扶也要扶。他们对于统治者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不一样,就有批评,说批判也行,这其实是很正常的。就是现在,有不同选择的知识分子之间也经常有争论,相互批判。但并不妨碍彼此在别的方面有相同之处。孔子也是“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当然,他是力图在体制内批判,鲁迅则是自觉地进行体制外的批判,这确有不同,但在批判权贵这一点上,也自有相同,所谓“同中之不同,不同中之同”。我们不必掩饰分歧,也不必夸大分歧。

鲁迅和孔子,尽管道路的选择有不同,但那样的不屈不挠地追求探索,以及在追求、探索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勇气,浩然正气、韧性精神、理性实践精神,都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最可贵的精神。《论语》中最难做到的两条:“匹夫不可夺志”,“视富贵如浮云”,都是孔子精神的精髓,而在现代知识分子中,最能体现这样的精神的,就是鲁迅。

我们可以说,从孔子到鲁迅,实际上是构成了一个传统的。我们民族,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孔子,有了一个鲁迅,这都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宝贵遗产,理应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但我们从一种变态的文化心理出发,总把他们对立起来,作非此即彼的选择,让他们一个损害一个,这不仅是愚蠢,更是犯罪。它对我们重新思考“如何对待中国文化传统,从孔子到鲁迅的传统”,是大有启示意义的。

我们都知道孔丘先生弟子三千,身通六艺登堂入室者七十有二人。当时好像没有学藉管理制度,这三千弟子各自姓什名谁早不可考,至于配享了孔庙的这七十二个高徒,也鲜有人能说得详尽。今日得个空闲,将他们开列造册,整理出来,以飨诸友。浪费时间心力做这件事,无益时用,迹近无聊,只图能博一二朋友一观一笑。倘竟能为有心于孔学者进行考证研究添毫发之助,则就喜出望外了。

然而这些先生们都是上古人物,我们隔着几千年历史遥遥望去,只仿佛仙霭里头看神仙,影影绰绰只能看个大概,没法子毕见其纤毫。而我们上古的出版业又实在落后得惊人,一切文献,全靠用刀来刻,诸般辛苦之中,难免出现错别,以至以讹传讹;更有班爱牵强附会的所谓高人,将错就错,胡乱解释一通,竟就解释出无穷深意来,甚至被当作了不可改易之经典。于是三豕己亥,荒唐可笑。倘若不幸,有两个甚或多个高人,各自拿有一个不同的版本,则事情就更大了,非要彼此争个头破血流不可。所以上古的东西,明明是同一事物,我们却能看到不同甚至相反的称谓和说法。比如这孔门七十二圣人的尊姓大名。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与《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都算得上是权威资料,可是竟也出入颇大,比如子声在《史记》上叫乐咳,在《家语》上却叫乐欣;子徒在《史记》中叫郑国,在《家语》中却改叫薛邦了。再比如很受孔子抬举,将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的子容,在《论语》叫南宫适,在《史记》叫南宫括,在《家语》里,又叫南宫韬了。等等等等,参差处极多。这些一人多名现象,差不多都是拜传刻错误所赐。而且《史记》与《家语》所开列的,都并不是不多不少七十二人整,史记列了七十七个,还煞有介事引用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做开头。谁知道孔子到底说没说过这句话。《家语》更是荒

孔门十哲之一:卜商简介,子夏的故事

人物生平 子夏(前507-):姓卜,名商,字子夏,后亦称“卜子夏”、“卜先生”,春秋末晋国温人(今河南温县)(另有魏人、卫人二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