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家谱
▲吴氏家谱信息:
2690全国吴氏宗谱支蕃衍志不分卷
杨继盛纂
写本 一册
美国
2691全国吴氏宗谱支世系图不分卷
写本 一册
美国
2692全国吴王寿梦等四子季札公世系图不分卷
吴如胜纂
写本 一册
美国
2693全国吴氏先代溯源引不分卷
吴鸣凤撰
写本 一册
2694辽宁本溪吴俄雨格氏家乘五卷
清雍正间纂 写本
辽宁本溪市城子乡朴卜邨
2695辽宁凤城吴氏家谱一卷
(民国)吴春融纂
民国十八年(1929)石印本
辽宁凤城县杨木乡
复印民国十八年(1929)石印本
辽宁凤城县档
2696辽宁辽阳吴守近家谱
清钞本 一册
北图
2697辽宁辽阳吴氏族谱三卷
(民国)吴恩培编
民国二十九年(1940)辽阳兴亚印刷会社精印本
北图(二部) 历史所 辽宁图
2698河北泺南吴氏家谱四卷
(清)吴优善 吴鸿磐纂
清道光三年(1823)纂 清光绪十八年(1892)
铁板本
河北滦南县档
2699河北泺南吴氏家谱三卷
(清)吴宝善纂
清光绪十二年(1886)纂 光绪二十五年
(1899)刻本
河北滦南县文管
注:吴怀慎首修於清道光三年。
2700河北河间吴谱一幅
吴淑珍纂
钞本
河北青县崇 镇野兀屯
2701上海松江华亭张泽吴氏宗谱二卷
(清)吴德达辑 吴应芝续辑
清嘉庆十四年(1809)仁泽堂刻本
上海图
2702上海松江吴氏宗谱三卷
(民国)吴承佑纂
民国十八年(1929) 民国二十五年(1936)
铅印本
上海松江县博
注:该族为张泽吴氏。
2703江苏吴氏宗谱三十六卷
(清)吴宗洛十一修
清咸丰元年(1851)至德堂铅印本 三十六册
历史所 哈尔滨师大
注:该族散居常州、无锡、江阴等地。
2704江苏吴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清)吴瑞宗等修
清光绪三年(1877)至德堂木活字本 六册
上海图
2705江苏吴氏族谱十卷
(清)吴丽生纂
清光绪十二年(1886)刊本 十册
科图
2706江苏吴氏 修宗谱十二卷
(民国)吴仲山纂修、
民国吴氏至德堂活字本
江苏苏州市图(存卷l)
2707江西溧水吴氏宗谱十五卷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三让堂木活字本
江苏溧水县云合乡陈里坑邨竹窝里
注:谱首修於清道光十七年。
2708江苏溧水吴氏宗谱四卷
(民国)吴祖起纂
民国五年(1916)锦肃堂木活字本
江苏溧水县明觉乡向阳邨小吴家
注:吴孺敦创修於元至正间。
2709江苏赣榆吴氏宗谱长房卷不分卷
(民国)吴怀镡重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至德堂油印本
江苏赣榆县档
2710江苏淮阴清河吴氏宗谱一卷
(清)吴昆田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翻刻本
江苏镇江市图
2711江苏淮阴吴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吴其种等重修
民国十年(1921)清江柏碧山堂刊本
二十六册
美国
2712江苏淮阴吴氏族谱八卷
(清)吴芸等纂
民国二十四年(1935)石印本
江苏镇江市博
2713江苏扬州吴氏宗谱四卷
(清)吴引孙修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朱印本 四册
吉林大学
2714江苏仪徽古望亭吴氏家谱十一册
清道光间重印本
江苏仪徵县陈集乡工农邨
2715江苏泰州富安吴氏重修族谱八卷
(清)吴嘉珠纂修
清嘉庆十六年至德堂刻本 八册
历史所
2716江苏泰州海陵南巴塘吴氏族谱□□卷
(民国)姚龙光重修
民国八年(1919)木刻本
江苏丹阳县图(存爱字号卷6、忠字号卷
1、2、4-6)
2717江苏高邮吴氏宗谱六卷
(民国)吴金波重修
民国十三年(1924)石印本
江苏宝应县郭桥乡友映邨塘河队
2718江苏兴化吴氏族谱六卷
(清)吴春元 吴占熊撰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木活字本
南京博
2719江西如皋吴氏家乘八十一卷
(清)吴章焕六修
清咸丰八年(1858)铅印本 二十八册
历史所 哈尔滨师大
注:吴鸿翼创修于明万历二十二年。
2720江苏如皋吴氏重修家乘十五卷
(清)赵坤连纂辑
清光绪八年(1882)三让堂活字本 十六册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注:本书一名《吴氏族谱》。
2721江苏如皋吴氏家乘三十卷首一卷
(民国)吴江 吴杓等重修
民国十四年(1925)三让堂活字本 十四册
日本 美国
注:本书一名《吴氏族谱》。
2722江苏镇江古润吴氏重修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吴锡纯等重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6)均安堂刊本
日本 美国
2723江苏镇江开沙吴氏三修宗谱三卷首一卷
(清)吴国桢主修 解 编辑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怡德堂刻本 四册
历史所 吉林大学
往:吴其德始修於清乾隆五十九年。
2724江苏镇江延陵京江吴氏族谱不分卷
(清)吴世铮等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活字本
江苏镇江市博 美国
注:一名《京江吴氏族谱》。
2725江苏镇江润洲吴氏宗谱四卷
(清)吴耀辑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刻本 四册
上海图
2726江苏镇江吴氏重修宗谱八卷
(民国)吴钱龄撰
民国十一年(1922)至德堂木活字本 八册
南开大学 吉林大学
注:谱始修於宋大中祥符五年,此为九修。
2727江苏镇江吴氏自徽迁润宗谱四卷
(清)吴兆麒等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敦厚堂活字本 四册
安徽图 美国
注:一名《润州吴氏宋谱》。
2728江苏镇江吴氏自徽迁润宗谱三卷
(民国)吴兆元等重修
民国(八年(1929)刊本
日本 美国
2729江苏镇江吴氏自徽迁润宗谱六卷
(民国)吴兆元纂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敦厚堂刻本
北图 历史所 中央民院 辽宁图
日本 美国
注:又名《吴氏宗谱》、《徽州迁润家谱》。
2730江苏镇江润州吴氏家乘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吴荣章纂修
民国二十年(1931)均安堂铅印本 十册
历史所 上海图
注:书口作《吴氏家谱》。吴新晖等始修於清康
熙二年。
2731江苏镇江吴氏宗谱三卷
(民国)吴士荣等重修
民国二十年(1931)活字本 十册
吉林大学
2732江苏丹阳延陵荆邨吴氏宗谱十二卷
(清)吴广财等修
清同治四年(1865)木活字本
美国
2733江苏丹阳延陵吴氏世系表不分卷
吴国定 吴逊新纂修
刊本 二册
美国
2734江苏丹阳吴氏族谱志略
(清)吴庄撰
清康熙闲刻《延陵合璧》本
北图
2735江苏常州吴氏伯武公房谱二卷
(清)吴文薰等纂修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活字本 二册
北图
2736江苏常州延陵吴氏宗谱六卷
(清)诸葛润 吴家祥等重修
清咸丰二年(1852)至德堂刻本 六册
哈尔滨师大
注:吴应鳖初修於明天启七年。
2737江苏常州毘陵庵头吴氏宗谱九卷
(清)吴庆朝等修
清光绪元年(1875)至德嗽木活字本 十二册
美国
2738江苏常州延陵吴氏大成宗谱四十二卷
(清)吴 纂
清光绪元年(1875)刻本
江苏镇江博(存卷首、卷1)
2739江苏常州吴氏宗谱十八卷
(清)吴培炳纂修
清光绪二年(1876)诒安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2740江苏常州吴氏宗谱十卷
(清)吴凤藻重修
清光绪七年(1881)至德堂活字本 十册
吉林大学
2741江苏常州毘陵薛墅吴氏族谱二十二卷
(清)吴唐林续修
清光绪九年(1883)履成堂木活字本 二十册
南开大学
注:谱始修於明隆庆间,此为十二修。
2742江苏常州薛墅吴氏宗谱二十三卷
(民国)吴晋主修 吴澄总纂
民国二十二年(1933)履成堂活字本 二十二
册
北图 历史所 美国
2743江苏常州邘里吴氏族谱十二卷
(清)吴瑞荣等修
清光绪九年(1883)读古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美国
2744江苏常州宋泽吴氏族谱二十一卷首一卷
(清)吴秉性 吴廷瑞增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6)至德堂木刻本 十二册
河北大学(二部)
2745江苏常州毘陵吴氏续修宗谱八卷
(清)吴富德 吴其贤等续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三让堂木活字本 八册
日本 美国
2746江苏常州谭墅吴氏宗谱十六卷
(清)吴川法修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思让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上海图
2747江苏常州谭墅吴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吴祥鸿等修
民国十四年(1925)思让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历史所 美国
2748江苏常州吴氏宗谱十八卷
(清)吴赓麟纂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诒安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注:吴佳胤始修於清顺治十七年。
2749江苏常州延陵吴氏宗谱八卷首二卷
(清)吴允祥 吴有章纂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至德堂木刻本 六册
河北大学
2750江苏常州蓉湖吴氏族谱二十四卷
(清)吴观周辑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至德堂刻本 二十四册
上海图
2751江苏常州蓉湖吴氏族谱续编□□卷
民国间至德堂木刻本
江苏档(存卷28)
2752江西常州毘陵西郊吴氏宗谱八卷
(清)吴志尚等修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振宜堂刊本 八册
美国
2753江苏常州延陵吴氏续修宗谱十六卷
(民国)吴世仁 吴培育等修
民国二年(1913)至德堂铅印本 二十册
历史所
2754江苏常州毘陵宣庄吴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吴德洪 吴德兆纂修
民国三年(1914)木刻本 十六册
河北大学
2755江苏常州吴氏统谱□□卷
民国五年(1916)至德堂刊本
江苏档(存卷2)
2756江苏常州吴氏宗谱十卷
(民国)吴凤照重修
民国十二年(1924)至德堂活字本 十册
吉林大学
2757江苏常州吴氏宗谱二十五卷
(民国)吴德尧重修
民国十四年(1925)活字本 四十五册
吉林大学
2758江苏常州延陵吴氏宗谱□□卷
民国十七年(1928)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文管
2759江苏常州吴氏宗谱二十四卷附收支清帐
一册
民国十八年(1929)周氏诒安堂木活字本
二十五册
南开大学
注:谱始修於清顺治间,此为八修。
2760江苏常州毘陵吴氏宗谱六卷补遗一卷
(民国)吴廉宝等纂
民国二十五年(1936)续绪堂刻本 六册
南京大学(补遗--卷缺)
2761江苏常州章 吴氏宗谱十四卷
(民国)吴照 吴道援重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6)至德堂木刻本 十五册
河北大学
2762江苏常州吴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吴志霖纂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至德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1、2、4、7)
2763江苏常州毘陵西角吴氏重修宗谱八卷
(民国)吴德华 吴德福等纂
民国三十五年(1946)至德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注:谱始修於明嘉靖十九年。
2764江苏常州蒲岸里吴氏宗谱八卷
(民国)吴志诚 吴志炳主修
民国:二十七年(1948)常州吴氏诒安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注:吴祖元始修於清嘉庆十九年。
2765江苏金坛吴氏家乘四卷
(清)吴联庆等纂修
清同治十三年(1874)雍睦堂活字本 四册
北图
2766江苏无锡锡山延陵(吴氏〕宗谱五卷
(清)吴人秀 吴世焜纂修
清康熙五十年(1711)刻本
山西省文史馆
2767江苏无锡吴氏宗谱不分卷
(清)吴亭甫纂修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钞本 一册
台湾
2768江苏无锡吴氏族谱不分卷
清同治间刻本
四川图(存一册)
2769江苏无锡吴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
(清)吴振钧等修
清光绪八年(1882)至德堂木活字本
辽宁图(存卷首、卷1-13)美国
2770江苏无锡锡山吴氏世谱六卷首二卷
(清)吴祥霖等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6)至德堂木活宇本
北图 历史所 日本 美国
注:书口题《吴氏统谱》。
2771江苏无锡锡山吴氏统谱六卷首二卷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至德祠木活字本 五册
上海图
2772江苏无锡吴氏统谱六卷首二卷末三卷
(民国)吴叔渭等修
民国五年(1916)至德堂木活字本
历史所 江苏苏州市图 日本 美国
2773江苏无锡闾江吴氏续修宗谱十八卷
(清)吴超然修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经远堂木活字本
复旦大学
注:吴明轩首修於明代。
2774江苏江阴严 吴氏宗谱四十卷
(清)任震初纂修
清同治八年(1869)恩敬堂活字本 二十八册
历史所
注:吴日宣始修於明万历三十七年,此为六修。
2775江苏江阴后底泾吴氏宗谱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吴翔九等九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活字本 二十册
美国
2776江苏江阴后底泾吴氏宗谱二十五卷
(民国)吴增甲纂修
民国三十八年(1949)源德堂铅印本 二十五册
江苏苏州市图
2777江苏江阴澄江横邨吴氏宗谱十卷
(民国)吴顺根 吴秉灿等纂
民国二十四年(1935)至德堂木刻本
江苏苏州市图 江苏江阴县档
注:谱首修於明烘武七年。
2778江苏宜兴北渠吴氏族谱七卷
(清)吴光焯等重修
清光绪五年(1879)活字本 八册
吉林大学
2779江苏宜兴北渠吴氏族谱八卷首一卷
(清)吴德庸修
清光绪五年(1879)木活字本 十二册
上海图
2780江苏宜兴北渠吴氏族谱六卷首一卷
(清)吴一清等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活字本
北图 科图 历史所 河北大学 吉林
大学 江苏常州市图
注:吴性始修於明嘉靖三十一年。
2781江苏宜兴北渠吴氏族谱八卷
(清)吴润徵编修
清宣统间活字本 十二册
吉林大学
2782江苏宜兴北渠吴氏族谱不分卷
清钞本
科图
2783江苏宜兴北渠吴民族谱八卷首一卷
(民国)吴一清等纂修
民国十九年(1930)活字本
北图(二部) 南开大学 辽宁图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2784江苏宜兴城塘吴氏宗谱十五卷
(民国)吴国瑾 吴正美主修
民国三年(1914)崇礼堂铅印本 二十二册
历史所
注:吴子道始修於明洪武二十年。
2785江苏宜兴宜荆吴氏宗谱十卷首四卷
(民国)吴诚一等八修
民国十五年(1926)齐美堂活字本 三十六册
北图
2786江苏宜兴吴氏宗谱二十一卷
(民国)吴唱续修
民国十八年(1929)继述堂木刻本 二十四册
河北大学
z787江苏宜兴钟离吴氏重修忠义分谱八卷。
(民国)吴莲溪续纂
民国三十六年(1947)恩敬堂铅印本 八册
历史所
注:一名《钟离吴氏宗谱》。谱始修於清嘉庆十五
年。
2788江苏苏州吴氏家乘三卷
(清)吴潮 吴文垲修
清据嘉庆六年(1801)源远堂本钞本 二册
江苏苏州市图
2789江苏常熟新修丹阳分常熟吴氏支谱六卷
(清)吴焕文 吴焯等修
清光绪十四年(1888)修 稿本 五册
江苏常熟市图
注:封面作《吴氏支谱草稿》。
▲《义乌吴氏家谱》序
作者:梁启超来源:
谱牒之学,起于周汉,而极盛于南北朝。
夫南北朝所以独尊谱牒者何耶自永嘉之乱,河洛沦为■腥,胡羯鲜卑氐羌诸裔,交错于中国,其后乃至如元魏之九十六族,咸减字译音以冒汉姓于是神明遗胄,如范阳之卢,博陵之崔等,不能不各溯其祖之所自出,以自翘异,以示其子孙故北朝谱牒之重,良有其不得已者存也。
大江以南,虽自汉以来,次第置郡国;然土著之民,半属夷越,晋元渡江,中原衣冠阀阅,相从南徙,王谢郗庾之伦,惧播迁之后,数典忘祖于是系固有之郡望,著其世次,使永不忘其所自来,此南朝谱牒之重,又良有其不得已者存也或者曰:门阀之见,增憍慢,奖褊心,非所以善群斯固然也虽然,人性固恒恃其所观感激劝,而日以向上,为人子孙者,食旧德,诵先芬,知吾祖若宗所以立身砥行,效忠于国而光大其家者为何如,则往往悚惕鼓舞,求所以自建树,不坠其绪《诗》不云乎,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又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人人如是,则不肖者惧,而善者劝矣若是乎谱牒之可以翊助世教,如此其重也《隋书 经籍志》著录之诸谱,今无一存矣然而故家名族,相传家乘,未经陈农之采,未入刘向之校,而体例谨严,纪载详备者,尚往往而有,谈国故者宝焉。
延陵吴氏之谱,据于志宁序,谓创修者,实为东汉灈阳侯如胜其信否虽不敢知,然以《隋志》所载,褚氏,江氏,庾氏,裴氏,虞氏,曹氏,明氏之家传家记世录等,其撰人多出魏晋之际然则吴谱传自汉末,其事盖非不可能又据明弘治桂钺之序,则覙述旧谱自灈阳侯以下世次,一无所紊,其佚名者则阙其名而但著其代,其支派之迁徙,皆朗然如列眉,非代有所受之,而能如是耶 吴氏自泰伯以来,以北人而首殖民于南服,姬宗受封命氏者数十,及周之衰,则零落殆尽,而吴乃绵历数千岁,至今为名宗大江以南,血统之纯,世泽之远,未有能与吴氏抗颜行者。
义乌之吴,吴氏支派之一耳然其谱,自明洪武,弘治,万历,清顺治,雍正,乾隆,道光,光绪,未有经五十年不修者其第十三修之本,成于光绪十年,距今亦仅四十一年耳其族之长老,又复有十四修之举,其敬宗收族,继继绳绳之盛业,抑何其远耶!昔泰伯季札,以礼让仪型天下,实为吾中华民族道德之源泉,国之能与天地久长者恃此今也承浇末之敝,贵争贱让,谬种流传,神明之胤,其不沦胥以亡者如发吴氏子孙,其有能阐扬世德,以风天下者耶 此又非独一人一姓之事云尔。
民国十四年二月十六日,新会梁启超拜撰。
谁能告诉我:三明市区里面有哪些旅游景点好玩的?最好不要门票的。
三明格氏栲国家森林公园坐落于三明市西南方,距市区仅二十余公里,有格氏栲森林一万亩,这样集中成片的格氏栲林,为国内罕见,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格氏栲天然林区之一。 格氏栲国家森林公园内伴生有樟、楠、檫、建柏、黄杞、黄楮、山肉桂等多种树木,还有水鹿、飞鼠、黑熊、穿山甲和白鹇、足鸡等飞禽走兽。还有樟、楠、木荷、建柏、黄杞、山肉桂等木本植物,麦冬、砂仁、金线莲、七叶一枝花等中草药材上百种;林中还栖息着小鹿、黑熊、果子狸、飞鼠、白鹇、长尾雉、足鸡等珍禽异兽。自然保护区景观奇特,内涵丰富,不仅是一座天然风景区,还是科学研究基地。 什么是格氏栲 格氏栲又名青钩栲、赤枝栲,学名栲树,英文名为:castanopsis kawakamii。分布在我国东起台湾、西至广西的宽阔地带。本世纪30年代,英国人格瑞米从广东采到标本,定名格氏栲,因发现日本一著名植物学者比格瑞米更早对此树种作过鉴定,故取消格氏栲学名,改称赤枝栲。格氏栲 系常绿大乔林,开黄花,树冠浓密,材质坚实,纹理美观,耐磨性强,是工业、军事、民用的上等用材。其果实富含淀粉,香甜可口,有“小板栗”之称。树皮和果壳含有丰富的单宁素,可以提取栲胶。 格氏栲系珍稀林木,又名青钩栲,俗称“红柯”。常绿乔木,树冠浓密,开黄花;材质坚实,纹理细密,耐腐蚀,为造船和高档家具的上等材料;树皮可制栲胶;其果实含淀粉,甘甜可食,有“小板栗”之称。这片天然栲树林已有200多年历史,平均树高26米。 景区亮点:景区内有近千种植物、三百多种珍禽异兽、四百多种昆虫,参天蔽日的栲树、罗结成趣的古藤、色彩各异的芳草野花令人赏心悦目。 三明旅游景点介绍 三明是福建省辖市,位于武夷山与戴云山脉之间。全市总面积2295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1178平方公里,总人口2675万;辖1个县级市(永安市)、2个区(梅列区、三元区)、9个县(明溪县、清流县、宁化县、大田县、尤溪县、沙县、将乐县、泰宁县、建宁县);森林覆盖率达768%,有"绿色宝库"之誉;年平均气温为194℃,一年四季均可游览。 三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旖旎,特色鲜明。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三明岩前发现了20万年前古人类文化遗址。宁化石壁是中国历史上由北向南客家大迁徙的中转站,被誉为"客家祖地"。古邑多俊杰。宋代"理学四贤"中的杨时、罗从彦、朱熹和清代画坛"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及清代"书法四大家"之一的伊秉绶等历史名人都诞生在这里。三明名胜古迹众多,自古以来为人们所称颂。这里有被誉为"天下第一湖山"的泰宁金湖;有被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称为"大而逼,远而整"的永安桃源洞"一线天";有犹如"神仙洞府"的将乐玉华洞 改革开放以来,三明旅游业迅速发展。现已建成以"山、水、洞、林、石、古文化"为特色的旅游风景区(点)58处。其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3个(泰宁金湖、永安桃源洞-石林、将乐玉华洞),国家4A级旅游区4个(泰宁大金湖、永安桃源洞、梅列瑞云山、三元格氏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将乐龙栖山),国家森林公园2个(泰宁猫儿山国家森林公园、三元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1个(泰宁大金湖),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个(泰宁尚书第明代建筑群,三元万寿岩,永安安贞堡),省级风景名胜区3个(梅列瑞云山、沙县七仙洞-淘金山、宁化天鹅洞群),省级自然保护区10个(三元格氏栲,三明萝卜岩,永安天宝岩,泰宁峨眉峰,宁化牙梳山,建宁闽江源,尤溪九阜山,明溪均峰山,君子峰,大田大仙峰),省级森林公园2个(梅列金丝湾、将乐天阶山),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个(梅列正顺庙,沙县城隍庙,泰宁世德堂,将乐杨时墓,建宁白楼、天主教堂,尤溪南溪书院、季奎堡、孔时公大厝,清流狐狸洞,宁化伊秉绶墓、革命烈士纪念碑、黄慎墓),已推出"碧水丹山游、溶洞探奇游、漂流探险游、森林考察游、寻根谒祖游"等旅游线路。"绿三角之旅"和"客家之旅"被列为省级三大联合促销线路。全市现有市、县两级旅游局12个,旅游质监所3家,旅游监察大队2家,旅游培训中心1家,并成立了旅游协会。有饭店、宾馆68家,星级饭店28家,有旅行社35家,旅游汽车公司3家。三明交通方便,国道205线,316线、省道212线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鹰厦铁路横贯市区,开通了"永安号"、"金湖号"专列、"三明号"三明←→厦门城际列车,京福高速公路三明段也在建设中。三明物产丰富,有竹、木、菇、闽笋、建莲、金桔、天然宝石等,还有"汀州八大干"的明溪肉脯干、宁化辣椒干、田鼠干在国内外久负盛名。三明旅游已形成了一个能够满足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需要的旅游接待服务体系。 三明是全国著名的文明城、卫生城、园林城、双拥城、优秀旅游城市。朋友,文明、清明、开明的三明,竭诚地欢迎您! 主要景区 金湖位于武夷山南端的泰宁县境内,系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为福建省最大人工湖,湖面五万多亩,纵深60余公里,库容达87亿立方米。在大金湖景象万千的水上天然大佛寺,游戈万顷碧波上,呼吸着迎面扑来的习习灵气,举目可见一尊尊天然"大佛"接踵而至:"如来佛祖"慈眉善目,"印身佛影"指点迷津,"水上观音"临水而居,"红脸伽蓝"威风凛凛,"罗汉"修行,"达摩"诵经,"弥勒"开心在他们周围,还有成群结队的"圣象"、大大小小的"金龟",以及"藏龙"、"卧虎"等都充满了这方山水的灵气,静静地在此修行千年复千年。云游水上天然大佛寺,有缘之人不但能于祥云缭绕之间释放自我,领悟碧水丹山的诗情画意,更能感受到大金湖山水的灵气,让心放松,让心安慰。 上清溪位于金湖上游,漂流全长15公里,曲折穿梭于深山峡谷、丹崖幽林之间,两岸壁立千仞,奇岩拔扈,融"野、幽、奇、趣、险"于一体,一年四季均可漂流。泛流方圆几十公里,保留着最原始、最野性的自然景致。飞禽不避人,人过谷传声。99曲、88滩、77弯、66峰、55岩、44景、33里,让您饱尝有惊无险的刺激,因"妙在原始,美在自然"而享誉"华东第一漂"。 尚书第座落于泰宁县城中央,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明代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天启间协理京营戌政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李春烨宅第,面积达四千多平方米(南北长87米,东西宽52米),主体建筑为五幢,辅房八栋,分五道门一字排列,除厅堂、天井、回廊外,有房120余间,均系砖石、木结构,甫道、庭院、走廊、天井全用花岗岩石板铺设,厅堂是方砖地,天井有石柱花架和石水缸,庭院前的甫道设五重门楼,横匾分别有"尚书第"、"柱国少保"、"四世一品"、"礼门"、"义路"、"曳覆星辰"、"依光日月"、"都谏"等石刻。尚书第建筑布局严谨、合理,对于研究明代建筑有较高价值,现"尚书第"内辟有"明代蜡像馆"等。 桃源洞位于距永安市区8公里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AAAA级旅游区。因溪旁遍植桃花而得名。沿溪多美景,素有"水似漓江山武"之称,而其中一线天,全长120米,两侧石壁高三四十米,最高处达九十米,整齐如同刀劈剑削,人需侧身而行,徐霞客赞道:"余所见一线天数处,武夷、黄山、浮盖,曾未见若此之大而逼、远而整者",是桃源洞胜景之精华,2002年3月,被确定为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之最。 鳞隐石林位于永安西北13公里的大湖乡,风景区面积121平方公里,附近还有翠云洞、寿春岩、洪山洞、十八洞、石洞寒泉等五个景片。这里耸立着奇形怪状的石柱196座,最高的36米。据考证,在距今五千万年以前,这里原来是海底,由于地壳运动,才形成现在这样的石林景观。鳞隐石林地势有两大特征:其一"别有洞天",这里有石门初步、妙哉亭遗址、十笏山河、仙猴抱桃、地下迷宫等20多个景点。其二为"卧龙潭",有吟风弄月、远眺台、揽胜窗、点额、独乐洞等景点。 安贞堡位于永安市槐南乡西华,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15亩,大小房间320多间,上下3层,共有18个厅,12个厨房、5口水井,可供千余人食住。它始建于清光绪乙酉年(1885年)。是当地太学生池占瑞和他的儿子池云龙出资兴建的,故又称"池贵城"。池云龙曾多次晋京参观、访问,回来后亲自设计、绘图,借鉴了北京古建筑艺术风格。建造历时16年,耗金万两。一个世纪过去了,安贞堡栉风沐雨,巍然屹立,成为八闽大地不可多得的宝贵文物。 玉华洞位于将乐县城南7公里的天阶山下,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洞总长10公里,主洞长5里。因洞内岩石光洁如玉,光华四射而得名,是福建省最长最大的石灰岩溶洞,被誉为"闽山第一洞",列"中国四大名洞之一"。玉华洞内有两条通道,分藏禾、雷公。果子、黄泥、溪源、白云六个支洞、洞内有石泉、井泉、灵泉三股泉水,清澈甘冽,潺潺有声,有达摩面壁,仙人田、地下龙宫、瑶池五女、硕果累累,五更天等一百六十多景,前后洞口及洞内的岩壁上,保存着许多宋代以来的摩崖石刻,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民族英雄李纲曾游此洞,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称赞"此洞炫巧争奇,遍布幽奥,透露处层层有削玉裁云之态"。幽深的玉华洞是实施洞穴疗法的"天然医院",洞内温度长年保持18℃,凉风习习,空气清新,其前洞空气在洞内受冷下流往前洞喷出,前洞口的风力强达4级,构成闻名的"一扇风",令人心旷神怡,洞内充满丰富的游离子,泉水饱含丰富的微量元素,其环境对于气管炎、关节炎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天鹅洞位于宁化县城东28公里处,因其山形似天鹅般洞内钟乳石如同天鹅般洁白而得名。天鹅洞群包括天鹅洞、神风洞、石屏洞、水晶洞、山涧一线天等6个风貌各异的溶洞,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数量最多、分布最密的岩溶地貌风景区。 客家祖地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在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等历史时期,中原汉人为避战乱南迁,大多聚居于此,而后陆续向外衍播。石壁因此成为如今遍布世界五大洲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1。2亿客家人的祖地。石壁客家公祠供祀着160姓客家的先祖牌位,收藏客家族谱、家乘和客家史料。每年10月为"祭祖月",在石壁举行世界客属祭祖大典等活动,平时根据游客需求举行祭祖仪式。 龙栖山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古传有龙潜于此而得名,全区面积6385平方公里,拥有6万亩原始森林,野生动物资源异常丰富,其中珍贵的有南方红豆杉群、柳杉群、金钱松、华南虎、云豹、娃娃鱼、梅花鹿等。龙栖山峰青峦秀、翠叠绿拥,古木参天、山花烂漫、秀水长流,较为著名的景点有龙潭瀑布、梅花鹿苑、古厝桥、云海奇观、仙人堂、连片黄山松等。龙栖山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尤其是夏季,白天温度不过30℃,是避暑休闲的胜地。 格氏栲 位于距三明市区20公里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和国家森林公园,以全世界面积最大的格氏栲纯树种群落而荣登绿色王国榜首,有"世界之最"之称,植物学家誉之为"凤毛麟角"。区内自然资源丰富,有千余种维管束植物,三百余种珍禽异兽,千余种昆虫及数十种经济菌类,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科研、考察的热点。1992年以来,保护区得到开发,兴建了森林度假村等配套接待设施,成为生态旅游的热点。 淘金山 位于沙县城西2公里处,又名屯军山、华山,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海拔450米,山多奇石,兀立于丛林中,尤以三迭岩、金龟石、将军寨等最为出色。山中有千年古刹栖云寺、华山古殿、宗教风情独特的山胜大圣庙及宋代"理学四贤"之一罗从彦祠堂等景观,50余处摩崖石刻为宋至当代名家手迹。长达42米的石雕卧佛和铁树群,堪称奇绝。 瑞云山 距三明市区6公里处,国家AAAA级旅游区,以独特的火山岩地貌、奇异的植物造景、幽雅的岩洞古刹著称。其间瑞云洞内有一座始建于宋代的五开间木结构庙宇,佛道共居一室,堪称一绝。洞口石壁如削,有宋、明、清代摩崖石刻数处。雄伟逼真的马背,逶迤险峻的栈道,气宇轩昂的亭阁,是人们登高览胜的好去处。每当夜幕降临,映托着缕缕晚霞红云,瑞云山麓更显妖娆。水上游三明 位于三明市区,是三明城市风光的一道翡翠长廊,上至三元区城关大桥,下至斑竹水电站的两岸五桥之间,远山如黛,近岭如墨,楼房掩映在万绿丛中,碧水倒映着天光云影,尽显三明山水城市"水在城中,城在绿中"的独特风韵。或乘坐"闽光号"游船水上游览,或漫步江滨两岸,古榕、垂柳、亭台、城雕,尽收眼底。入夜华灯辉映,水中明月,脚下繁星,让人体会"青山碧水画中游,临风如举天上客"的惬意。
参考资料:
三明市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三明市有一些有趣的地方,如瑞云山和雨花洞。
1瑞云山
瑞云山是福建省最大的火山地貌景区。形成于1亿年前,火山爆发于白垩纪早期,峰峦叠嶂,岩石陡峭,古寺、藤蔓、山势一座比一座好。火山口堆积而成的天然大佛堪称国内之最,还有天马岩、将军藤、蝴蝶谷、火山岩壁、神龟引路、瑞云瀑布、山涧吊绳等景点。瑞云寺,嵌在火山洞穴中的千年古刹,神奇吉祥,佛道交融。
景点类型:山峰
门票:30元
开放时间:8点~ 17点
地址:中国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陈达镇瑞云新区
电话:0598-8365736
2余华东
雨花古洞位于福建省将乐县东南部的天柱山脚下。形成于27亿年前,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现在正处于生长阶段。这里是人间仙境,有自然风光,有如梦如幻的梦境,有自然的幻境。雨花洞有沧河、雷公、郭子、黄泥、西苑、白云等六个分支。被誉为“岷山第一洞”、“武夷山一绝”。它是“中国四大名洞”之一,因洞内岩石光滑如玉,光彩四射而得名。汉初被发现后,一直流浪。师洋和李刚参观了这个宋代洞穴。明代徐霞客游后,对此洞有颂词:“鸿含奇玫瑰,炫争奇物,遍幽奥”。洞口的岩壁上保存着许多宋代的摩崖石刻。景点类型:其他
门票:105元
开放时间:08: 00-18: 00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
三明旅游景点大全 八大三明旅游景点
1、泰宁风景旅游区:泰宁是新兴旅游区,旅游资源极为丰富。2005年2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评审大会上,泰宁荣膺世界地质公园这一世界级品牌,成为福建继武夷山之后的第二个世界级旅游区。
2、格氏栲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三元国家森林公园的主景区之一。面积141万亩,木材总储量21万立方米,其中格氏栲占80%以上,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天然栲树林。
3、朱子文化园:朱子文化园景区位于尤溪县城关镇水南,尤溪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文物古迹众多,是县政府所在地。尤溪县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诞生地,素有“闽中明珠”之美誉。
4、甘露岩寺:甘露岩寺位于福建省泰宁县境内的泰宁风景名胜区金湖西岸,长滩人形山西侧,始建于宋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距今已有850多年的历史,采取“一柱插地,不假片瓦”的独特结构建筑,是海内外久负盛名的岩寺之一,上世纪50年代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侠天下旅游区:侠天下旅游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首创的侠文化山水景区。旅游区位于福建省尤溪县汤川乡,紧邻闽清县金沙镇,距福州78km,车程仅15小时。
6、修竹村:修竹村位于建宁县均口镇北部,距县城和集镇所在地分别为20公里和5公里,省道秀里线贯穿全境,“渝湄高速”大通道互通口也将设在该村,交通区位条件极其优越。修竹村是革命基点村,于1932年底建立苏维埃政权,村内有国家级生态林21万亩,有以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修竹荷苑为代表的众多自然景观,宁溪穿境而过,田园风光凸显。走在村里,道路两边的荷花竞相开放,千亩荷塘尽收眼底。
7、沙县小吃文化城:小吃文化城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75万平方米。小吃文化城的建设采用中国古典徽派园林设计手法,以沙县传统的明清建筑风格为基调,以空心砖为特色的封火墙主体造型,以院落为中心的内部空间形态设计,形成中心广场,小吃美食、休闲娱乐、旅游购物、星级宾馆等功能齐全,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动静结合的景观系列。
8、客坊水尾红军小镇:景区位于建宁县客坊乡西南部,地处闽赣交界,四面群山环抱,生态良好,环境优美。1934年5月第五次反“围剿”建宁县城失守后,这里是闽赣军区第二作战分区武装部队和闽赣基干游击队坚持游击斗争的重要活动据点,是闽赣边区的“小井冈山”、“红军小后方”。
三明市周边有什么好玩的旅游景点
一泰宁大金湖
大金湖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大金湖地质公园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体,同时还有花岗岩地貌景观和人文景观等点缀其中。
二永安桃源洞
在永安市北10公里、紧靠着205国道的_榈山中,面积37平方公里,因景区内有桃花涧而得名。宋李纲有诗云:“_榈百里远沙溪,水石称为小武夷”,故又有“小武夷”之称。
三邵武和平古镇
邵武和平古镇是一处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其众多古建筑是中国迄今保留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之一,而镇内的古街更是堪称“福建第一街”。这里有200间青瓷琉瓦的明清时代豪华民宅,这里有青石板土街和数10条卵石铺砌的古巷道,这里有20余处人类生活遗址,这里还是人才辈出的“进士之乡”,曾培育出100多名进士。
四武夷山风景区
武夷山风景区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南郊,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是我国着名的游览胜地。武夷山通常指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西南15千米的小武夷山,称福建第一名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美誉,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三明地区哪些旅游景点
三明市主要景区
沙溪河水上旅游区:沙溪河水上旅游区是展示三明城市风光的一道翡翠长廊,上至三元区城关大桥,下至斑竹水电站,现有大型游船3艘,摩托艇18艘,脚踏船55艘,小舢舨9艘,专用码头2
三明掠影
处。游客可乘坐船艇,开展“水上游三明”、“夜景休闲游”,欣赏到“山如碧玉簪,水作青罗带,城是不夜城”的山城风貌,体会到“青山碧水画中游,三明美景日夜赏”的惬意。
麒麟山公园:麒麟山公园在三明市区东部,始建于1980年10月。麒麟山原名牛垄山,海拔262米,因山腰一古坟发掘出孔子戏麒麟碑刻,故改现名。
公园占地40公顷,有麒麟阁、电缆索道、游龙戏水、园中园、仿苏州亭院、麒麟书院和曲径通幽等旅游景点和设施。依山还建有浩然亭、聚云亭、三元亭、莲花亭、飞石亭、亭廊等,亭形有三尖、六角、四方,高低错落。麒麟阁建在山的最
麒麟山——麒麟阁
高处,高245米,宽12米,八角六层,钢筋水泥结构,登阁可将远近景色尽收眼底。
山北有面积约3亩的人工湖。湖东有映鹤亭,亭顶孤鹤独立;湖滨有麟迹桥,湖上有五曲桥。湖中有一艘电动龙舟,供游客环湖玩赏。
园内有餐厅、茶馆、摄影部和工艺美术展销厅等服务设施。
通往山顶的电缆索道是中国旅游风景区中最早投入运行的吊椅式索道,1983年1月建成,长62534米,高差9275米,行进速度每秒1米,吊椅41个可坐82人。有环山公路直达山巅。
旅游景点,英文介绍
英文介绍旅游景点:长城
China's Great Wall is the
greatest building project in human history of civilization
中国的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中最伟大的建筑工程。
It was built in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Warring states times, two thousand years ago
长城建造于两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
After the Qin state unified China The chinese people connected the Great wall of various states
秦国统一中国后,中国人把各个战国的长城连接起来。
Two generations of wise people have constructed The Great Wall intensively Vast its project It looks like rainbow rolling forward It was possible to be called world miracle
聪明的两代人曾经密集地建造长城,扩展了它的工程 它看起来象彩虹,滚滚向前 它有可能被称作世界奇迹。
It is the must for chinese people When you repair Great Wall's ruins in offical days
You will not only could witness Great Wall's apparance that meandered in the hills and high moutains , but could also understand the chinese nation creation history , great wisdom and courage of chinese people In December 1987, Great Wall was included in ‘’World heritage Name list‘’
它是中国必须付出的代价,当你在正式的场合下,在废墟中修建长城,你不仅会见证它在高山和峻岭中婉延曲折的情景, 也会了解中华民族的创造历史以及中国人的勇气和智慧,在1987年12月,长城被归录在‘’世界遗产名录"中。
英文介绍旅游景点:颐和园
Summer palace is one of the biggest and beautiful royal garden It is also one of the royal heritage which is kept well
颐和园是最大的和最美丽的皇家园林之一,它也是保存最好的皇家遗产。
It was established in 1764, and has 290 hectares During Summer, the Emperor will go there for relax, to avoid the high temperature in the forbidden city
它建造于1764年,占地290亩。夏季,皇帝会去那里休息并躲避开紫禁城的酷署。
In the summer palace, it has a kunming lake and longevity Hill We can row a boat in the kunming lake, or climb the longevity Hill to visit the Chinese temple which on the mountain It is nice place for us to visit and have a rest
在颐和园里,有昆明湖和万寿山,我们可以在昆明湖中划船,或者爬山去参观山上的庙宇,那是一个游览和休息的好地方。
家谱32字为:袖荣起光、知德元良、永开(承)天(先)作(西)、长发齐强、文张华国、诗李传家、政立手帮、万事人昌
[吴]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有此姓。
老姓包括:兀扎喇氏、武佳氏、乌苏氏、乌苏占氏、乌雅氏、吴札库氏、吴尔锡氏、吴灵阿氏、乌拉氏、吴穆氏、乌尔瑚济氏、乌苏哩氏、乌色氏、乌尔古宸氏、乌尔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乌礼苏氏(达斡尔族)、吴扎氏(索伦)、吴克定氏(赫哲族)、乌恰尔坎氏(鄂伦春族)、乌济奇特氏(蒙古族)、吴氏(汉族、朝鲜族)等。
现存吴姓谱序,最早当推唐代著名文学家吴少微的《吴氏正宗谱序》。吴少微是季札的第61世孙,他的诗文雄迈高丽,与富嘉谟合称“吴富体”。此后之吴氏谱序,宋初有著名学者、龙图阁大学士吴遵路的《丹阳吴氏宗支录初编叙》。宋以降,至民国时期,文人学者、政客要人所作的吴氏谱序,就数不胜数了。
吴姓家谱文献目录
全国·吴氏宗支蕃衍志不分卷 藏地: 美国 杨继盛纂写本 一册
全国·吴氏宗支世系图不分卷 藏地: 美国 写本 一册
全国·吴王寿梦等四子季札公世系图不分卷 藏地: 美国 吴如胜纂写本 一册
全国·吴氏先代溯源引不分卷 藏地: 美国 吴呜凤撰写本 一册
辽宁本溪·吴俄尔格氏家乘五卷 藏地:辽宁本溪市城子乡朴卜村 (清)吴守恩纂清雍正间纂写本
辽宁辽阳·吴守近家谱 藏地:北京图书馆清钞本 一册
辽宁·辽阳吴氏族谱三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二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辽宁图书馆(民国)吴恩培编1940年辽阳兴亚印刷会社精印本
河北·泺南吴氏家谱四卷 藏地:河北泺南县档案馆 (清)吴优善 吴鸿盘纂清道光三年(1823年)纂 清光绪十八年 (1892年)铁板本
河北泺南·吴氏家谱三卷 藏地:河北泺南县文管会 (清)吴宝善纂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纂 光绪二十五年 (1899年)刻本
河北河间·吴谱一幅 藏地:河北青县崇仟镇野兀屯吴淑珍纂钞本
上海松江·华亭张泽吴氏宗谱二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吴德达辑 吴应芝续辑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仁泽堂刻本
上海松江·吴氏宗谱三卷 藏地:上海松江县博物馆 (民国)吴承祜纂 1929年1936年铅印本
江苏·吴氏宗谱三十六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哈尔滨师范大学 (清)吴宗洛十一修清咸丰元年(1851年)至德堂铅印本 三十六册
江苏·吴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吴瑞宗等修清光绪三年(1877年)至德堂木活字本 六册
江苏·吴氏族谱十卷 藏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清)吴丽生纂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刊本 十册
江苏·吴氏汇修宗谱十二卷 藏地:江苏苏州市图书馆(存卷1)(民国)吴仲山纂修民国吴氏至德堂活字本
江苏溧水·吴氏宗谱十五卷 藏地:江苏淋水县云合乡陈里坑屯竹窝里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三让堂木活字本
江苏溧水·吴氏宗谱四卷 藏地:江苏溧水县明觉乡向阳屯小吴家 (民国)吴祖起纂 1916年锦绣堂木活字本
江苏赣榆·吴氏宗谱长房卷不分卷 藏地:江苏赣榆县档案馆 (民国)吴怀镡重修 1937年至德堂油印本
江苏淮阴·南清河吴氏宗谱一卷 藏地:江苏镇江市图书馆 (清)吴昆田修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翻刻本
江苏·淮阴吴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 美国 (民国)吴其稑等重修 1921年清江柏碧山堂刊本 二十六册
江苏·淮阴吴氏族谱八卷 藏地:江苏镇江市博物馆 (清)吴芸等纂 1935年石印本
江苏扬州·吴氏宗谱四卷 藏地:吉林大学 (清)吴引孙修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朱印本 四册
江苏仪徵·古望亭吴氏家谱十一册 藏地:江苏仪徵县陈集乡工农屯清道光间重印本
江苏泰州·富安县吴氏重修族谱八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图书馆 (清)吴嘉珠纂修清嘉庆十六年至德堂刻本 八册
江苏泰州·海陵南圯塘吴氏族谱□□卷 藏地:江苏丹阳县图书馆(存爱字吴卷 6、忠字号卷1、2、4—6)(民国)姚龙光重修 1919年木刻本
江苏·高邮吴氏宗谱六卷 藏地:江苏宝应县郭桥乡友映屯塘河队 (民国)吴金波重修 192
不知你是哪里的,看看下面的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吴姓家谱文献目录
全国·吴氏宗支蕃衍志不分卷 藏地: 美国 杨继盛纂写本 一册
全国·吴氏宗支世系图不分卷 藏地: 美国 写本 一册
全国·吴王寿梦等四子季札公世系图不分卷 藏地: 美国 吴如胜纂写本 一册
全国·吴氏先代溯源引不分卷 藏地: 美国 吴呜凤撰写本 一册
辽宁本溪·吴俄尔格氏家乘五卷 藏地:辽宁本溪市城子乡朴卜村 (清)吴守恩纂清雍正间纂写本
辽宁辽阳·吴守近家谱 藏地:北京图书馆清钞本 一册
辽宁·辽阳吴氏族谱三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二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辽宁图书馆(民国)吴恩培编1940年辽阳兴亚印刷会社精印本
河北·泺南吴氏家谱四卷 藏地:河北泺南县档案馆 (清)吴优善 吴鸿盘纂清道光三年(1823年)纂 清光绪十八年 (1892年)铁板本
河北泺南·吴氏家谱三卷 藏地:河北泺南县文管会 (清)吴宝善纂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纂 光绪二十五年 (1899年)刻本
河北河间·吴谱一幅 藏地:河北青县崇仟镇野兀屯吴淑珍纂钞本
上海松江·华亭张泽吴氏宗谱二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吴德达辑 吴应芝续辑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仁泽堂刻本
上海松江·吴氏宗谱三卷 藏地:上海松江县博物馆 (民国)吴承祜纂 1929年1936年铅印本
江苏·吴氏宗谱三十六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哈尔滨师范大学 (清)吴宗洛十一修清咸丰元年(1851年)至德堂铅印本 三十六册
江苏·吴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吴瑞宗等修清光绪三年(1877年)至德堂木活字本 六册
江苏·吴氏族谱十卷 藏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清)吴丽生纂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刊本 十册
江苏·吴氏汇修宗谱十二卷 藏地:江苏苏州市图书馆(存卷1)(民国)吴仲山纂修民国吴氏至德堂活字本
江苏溧水·吴氏宗谱十五卷 藏地:江苏淋水县云合乡陈里坑屯竹窝里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三让堂木活字本
江苏溧水·吴氏宗谱四卷 藏地:江苏溧水县明觉乡向阳屯小吴家 (民国)吴祖起纂 1916年锦绣堂木活字本
江苏赣榆·吴氏宗谱长房卷不分卷 藏地:江苏赣榆县档案馆 (民国)吴怀镡重修 1937年至德堂油印本
江苏淮阴·南清河吴氏宗谱一卷 藏地:江苏镇江市图书馆 (清)吴昆田修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翻刻本
江苏·淮阴吴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 美国 (民国)吴其稑等重修 1921年清江柏碧山堂刊本 二十六册
江苏·淮阴吴氏族谱八卷 藏地:江苏镇江市博物馆 (清)吴芸等纂 1935年石印本
江苏扬州·吴氏宗谱四卷 藏地:吉林大学 (清)吴引孙修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朱印本 四册
江苏仪徵·古望亭吴氏家谱十一册 藏地:江苏仪徵县陈集乡工农屯清道光间重印本
江苏泰州·富安县吴氏重修族谱八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图书馆 (清)吴嘉珠纂修清嘉庆十六年至德堂刻本 八册
江苏泰州·海陵南圯塘吴氏族谱□□卷 藏地:江苏丹阳县图书馆(存爱字吴卷 6、忠字号卷1、2、4—6)(民国)姚龙光重修 1919年木刻本
江苏·高邮吴氏宗谱六卷 藏地:江苏宝应县郭桥乡友映屯塘河队 (民国)吴金波重修 1924年石印本
江苏兴化·吴氏族谱六卷 藏地:南京市博物馆 (清)吴春元 吴占熊撰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木活字本
http://baikebaiducom/view/70717htmlwtp=tt
族谱是神圣之物,修谱是对宗族的一大贡献。各家吴氏族谱,大谈族谱的神圣意义与作用,成为卷首谱序的主要内容。清顺治十二年《(湖南)八甲湾吴氏谱序》曾说:“夫族之有谱,所以序昭穆、考世系,以成千秋不朽之言也。”明嘉靖丁亥《延陵吴氏谱序》也说:“谱学之兴,其有益于世也大矣,盖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乎本末,莫不由之。”把族谱的作用,说得神乎其神了。在古老中国,族谱的神秘意义,首在维系宗法制度,保持血统纯正。
《延陵吴氏家谱序》说得好:族谱兴起于中古而有先王之遗风。“先王宗法坏而恭敬之教亡,教亡而后谱作,谱作而后分明,分明而后义生,义生而后礼行,礼行而后祖尊。”族谱的出现,就是在宗法制度败坏后一种挽救宗法礼制、维系血统纯正的产物。有了族谱,就有了区别、分明,就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属于哪一宗、哪一支,不会乱认祖先宗派。没有族谱,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所归属。随着宗族的发展,子孙人丁繁衍分化,族人之间就会日益疏远,甚至同族兄弟都视如路人。而有了族谱,就能联络宗族同姓之间的感情。因此,尊祖宗而联族姓,承先启后之谋,莫切于此(谱)(乾隆已亥吴以忱《丹徒吴氏续修谱序》)。在大多数吴姓宗谱的家范家规中,多把修谱系作为突出的一条。
正因族谱有如此重要的神秘作用,吴姓宗族无不重视族谱的收藏保管。每次族谱之修,都要先注明受领人姓名,开明谱牒部数。宗规要求族人对族谱要留心收藏,勿视为泛常。不得乱笔涂改或让鼠咬虫伤,潮湿霉烂,更不得贪财出典,否则严惩不贷。吴氏支谱《给谱录》就规定“公议子、午、卯、酉年清明日,各携谱齐集公所,凭值年人眼同会看,倘有毁坏者听罚,其遗失出典者,议罚不轻,严追不贷。”
各家修谱,往往都要请学者名流,政界要人或本族名人作序,吴姓族谱也不例外。一篇序文,或述本族发展历史,或述修谱缘起经过,或论族谱之重要意义。因此,一篇序文就是一篇简短的历史和道德文章,而同时,往往也是一篇散文佳作。
现存吴姓谱序,最早当推唐代著名文学家吴少微的《吴氏正宗谱序》。吴少微是季札的第61世孙,他的诗文雄迈高丽,与富嘉谟合称“吴富体”。此后之吴氏谱序,宋初有著名学者、龙图阁大学士吴遵路的《丹阳吴氏宗支录初编叙》。宋以降,至民国时期,文人学者、政客要人所作的吴氏谱序,就数不胜数了。 。。。
吴人认为,族谱是神圣之物,修谱是对宗族的一大贡献。各家吴氏族谱,大谈族谱的神圣意义与作用,成为卷首谱序的主要内容。清顺治十二年《(湖南)八甲湾吴氏谱序》曾说:“夫族之有谱,所以序昭穆、考世系,以成千秋不朽之言也。”明嘉靖丁亥《延陵吴氏谱序》也说:“谱学之兴,其有益于世也大矣,盖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乎本末,莫不由之。”把族谱的作用,说得神乎其神了。在古老中国,族谱的神秘意义,首在维系宗法制度,保持血统纯正。
《延陵吴氏家谱序》说得好:族谱兴起于中古而有先王之遗风。“先王宗法坏而恭敬之教亡,教亡而后谱作,谱作而后分明,分明而后义生,义生而后礼行,礼行而后祖尊。”族谱的出现,就是在宗法制度败坏后一种挽救宗法礼制、维系血统纯正的产物。有了族谱,就有了区别、分明,就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属于哪一宗、哪一支,不会乱认祖先宗派。没有族谱,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所归属。随着宗族的发展,子孙人丁繁衍分化,族人之间就会日益疏远,甚至同族兄弟都视如路人。而有了族谱,就能联络宗族同姓之间的感情。因此,尊祖宗而联族姓,承先启后之谋,莫切于此(谱)(乾隆已亥吴以忱《丹徒吴氏续修谱序》)。在大多数吴姓宗谱的家范家规中,多把修谱系作为突出的一条。
正因族谱有如此重要的神秘作用,吴姓宗族无不重视族谱的收藏保管。每次族谱之修,都要先注明受领人姓名,开明谱牒部数。宗规要求族人对族谱要留心收藏,勿视为泛常。不得乱笔涂改或让鼠咬虫伤,潮湿霉烂,更不得贪财出典,否则严惩不贷。吴氏支谱《给谱录》就规定“公议子、午、卯、酉年清明日,各携谱齐集公所,凭值年人眼同会看,倘有毁坏者听罚,其遗失出典者,议罚不轻,严追不贷。”
各家修谱,往往都要请学者名流,政界要人或本族名人作序,吴姓族谱也不例外。一篇序文,或述本族发展历史,或述修谱缘起经过,或论族谱之重要意义。因此,一篇序文就是一篇简短的历史和道德文章,而同时,往往也是一篇散文佳作。
现存吴姓谱序,最早当推唐代著名文学家吴少微的《吴氏正宗谱序》。吴少微是季札的第61世孙,他的诗文雄迈高丽,与富嘉谟合称“吴富体”。此后之吴氏谱序,宋初有著名学者、龙图阁大学士吴遵路的《丹阳吴氏宗支录初编叙》。宋以降,至民国时期,文人学者、政客要人所作的吴氏谱序,就数不胜数了。
吴姓家谱文献目录
全国·吴氏宗支蕃衍志不分卷 藏地: 美国 杨继盛纂写本 一册
全国·吴氏宗支世系图不分卷 藏地: 美国 写本 一册
全国·吴王寿梦等四子季札公世系图不分卷 藏地: 美国 吴如胜纂写本 一册
全国·吴氏先代溯源引不分卷 藏地: 美国 吴呜凤撰写本 一册
辽宁本溪·吴俄尔格氏家乘五卷 藏地:辽宁本溪市城子乡朴卜村 (清)吴守恩纂清雍正间纂写本
辽宁辽阳·吴守近家谱 藏地:北京图书馆清钞本 一册
辽宁·辽阳吴氏族谱三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二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辽宁图书馆(民国)吴恩培编1940年辽阳兴亚印刷会社精印本
河北·泺南吴氏家谱四卷 藏地:河北泺南县档案馆 (清)吴优善 吴鸿盘纂清道光三年(1823年)纂 清光绪十八年 (1892年)铁板本
河北泺南·吴氏家谱三卷 藏地:河北泺南县文管会 (清)吴宝善纂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纂 光绪二十五年 (1899年)刻本
河北河间·吴谱一幅 藏地:河北青县崇仟镇野兀屯吴淑珍纂钞本
上海松江·华亭张泽吴氏宗谱二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吴德达辑 吴应芝续辑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仁泽堂刻本
上海松江·吴氏宗谱三卷 藏地:上海松江县博物馆 (民国)吴承祜纂 1929年1936年铅印本
江苏·吴氏宗谱三十六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哈尔滨师范大学 (清)吴宗洛十一修清咸丰元年(1851年)至德堂铅印本 三十六册
江苏·吴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吴瑞宗等修清光绪三年(1877年)至德堂木活字本 六册
江苏·吴氏族谱十卷 藏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清)吴丽生纂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刊本 十册
江苏·吴氏汇修宗谱十二卷 藏地:江苏苏州市图书馆(存卷1)(民国)吴仲山纂修民国吴氏至德堂活字本
江苏溧水·吴氏宗谱十五卷 藏地:江苏淋水县云合乡陈里坑屯竹窝里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三让堂木活字本
江苏溧水·吴氏宗谱四卷 藏地:江苏溧水县明觉乡向阳屯小吴家 (民国)吴祖起纂 1916年锦绣堂木活字本
江苏赣榆·吴氏宗谱长房卷不分卷 藏地:江苏赣榆县档案馆 (民国)吴怀镡重修 1937年至德堂油印本
江苏淮阴·南清河吴氏宗谱一卷 藏地:江苏镇江市图书馆 (清)吴昆田修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翻刻本
江苏·淮阴吴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 美国 (民国)吴其稑等重修 1921年清江柏碧山堂刊本 二十六册
江苏·淮阴吴氏族谱八卷 藏地:江苏
吴氏家谱
本文2023-10-06 12:33:0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89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