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读了徐志摩山中写一篇作文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3收藏

根据读了徐志摩山中写一篇作文,第1张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应了他诗中所说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虽然悄悄地走了,但他留下优美动人的诗歌和散文,经过岁月风风雨雨的洗涤,更加放出耀眼夺目的丽彩。徐志摩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在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是因为他的诗,其实他对散文的贡献也是很大的。梁实秋、周作人等人,甚至都认为“他的散文在他的诗以上”。 (梁实秋《徐志摩的诗与文》)我认为这是有道理的。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我国散文创作的一个高峰,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小品散文和杰出的散文大师,徐志摩就是其中的一位。徐志摩的散文大都收集在《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文集》、《自剖文集》、《秋》,也还有一些集外散文。他的散文是有自己特色的,既不同于鲁迅的叛逆峭拔、周作人的雍容恬适、冰心的清新婉丽、朱自清的典雅缜密,也不同于梁实秋的恢谐雅致、林语堂的幽默风趣、丰子恺的艺术启迪、沈从文的淳朴敦厚,也不象刘半农的旁征博引、刻谑辛辣,徐志摩就是徐志摩,他的散文具有浓艳绚丽的词彩、狂放不羁的想象,是一种激情与意气的渲汇,是一种“浓得化不开”的辐射。

一切真诚严肃的探索将会出现失足,一切追求都必然包含着局限──这失足和局现又恰恰体现着艺术的真谛。引用徐志摩自己的话来说:“一个伟大的作者如罗曼罗兰或托尔斯泰,正象是一条大河,它那波,它那曲折,它那气象,随处不同,我们不能划出它的一湾一角来代替它的全流。法国的艺术批评家丹纳说过“精神文明的产物和动植物界的产物一样,只能用各自的环境来解释”,徐志摩散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也可用其所处的环境来研究或解释。因此,对于徐志摩散文中的一些内容比较驳杂、思想格调不太高的作品,只要我们把他放在特定的环境中来分析和研究,其散文在现代文学史上也会有一个公正的结论。

徐志摩出生在浙江的一个殷商家庭,作为徐门的长孙独子,从小就过着十分优裕的生活,没有受到生活的煎熬, 这使得他从小就与大自然体验到一起。况且启蒙教育中庄子的精奇、屈原的浪漫、李白的飘逸,更有魏晋以来的雍容华丽都对他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他的性格和气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他没有走文学道路的愿望,他尊从长辈的意愿赴美学习金融技术。他写道:我查过我的家谱,从永乐以来我们家里没写过一行可供传诵的诗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进入了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在这个资本主义民主革命的发祥地,从此他的志向转变了

剑桥是徐志摩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在剑桥这个典型的大自然温床里,他享受的全部是贵族化的生活方式,他散步、划船、抽烟、闲谈、吃五点钟茶、牛油烤饼、看闲书。他沉缅于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净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和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正是剑桥优美宁静乡村的自然风光和富有的物质生活享受,给诗人以性灵的启迪,孕育了他浪漫的情怀,培养了他浪漫的性格。同样也是这种资产阶级民主贵族气息与从小祖母、母亲教给的中国传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之心,使他形成了独特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精神。

他还加入各种文沙龙,和名士作家的交往,广泛涉猎了世界上各种文学名著,在这个贵族名人圈子里,他倾心接受着资本主义文化的洗礼,如饥似渴地汲着思想和艺术上的营养,受到交往中文艺界著名人物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这无疑象催化剂一样促成他文艺细胞的发展。“这一直认为,自己一生最大的机缘是得遇狄更生先生。是因为他,我才能进剑桥享受这些快乐的日子,而我对文学艺术的兴趣也就这样固定成型了。变为一个“分行抒写”理想、咏叹人生、情满胸怀的浪漫主义者。

徐志摩的散文从内容上看,长于用抒情方式来表现自我。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散文都难以摆脱低吟自我,徐志摩也不例外,因为他“长于流露抒发自己的感情而拙于描写社会生活。”表现自我是他最喜欢写的,表现得化较多的,也是他自己认为比较成功的。无论是论说文人和创作的,还是悼念亲人和故友的,还是记游大川和名城,诉说悲情的悲观,他都喜欢用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来表达。他不喜欢单纯地记叙事件,客观地描写景物,而是重在表现自我内心的感受,抒发内心的情怀。

抒情是他文章中的精华。例如他在散文《翡冷翠山居闲话》中,就用这种抒情的笔调酣畅淋漓地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文章一开始,他就用“假如”带你走进山居,使你“正像是赴一个美好宴会”。又在 “阳光正好暖和,决不过暖;风息是温驯的,而且往往因为它是从繁花的山林里吹度过来,它带来一股幽远的淡香,连着一息滋润的水气,摩娑着你的颜色,轻绕着你的肓腰,就这单纯呼吸还是无究愉快;空气总是明净的,近谷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那秀美风景的全部正象画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闲暇的鉴赏。”这那里是在描写景物,这分明在描写自己的心“景”,使你不得不跟着他优美的笔调走进他的心“景”中,与他的“我”融为一体。

接着他又描写独行山居时的感受:“但在这春夏间美秀的山中或乡间你要是有机会独身闲逛时,那才是你福星高照的时候,那在是你实际领受,亲口尝味,自由与自在的时候,那才是你肉体与灵魂行动一致的时候……”这议论山居独处的好处,抒发对自然的向往,无一又不是以“我”为中心,加以生动活泼的文笔将作者内心感受抒发得充分尽致。他享受大自然的快乐与幸福,他陶醉大自然,讴歌大自然,自然是受到泰戈尔的否定二十世纪文明、回归大自然的自然祥物教影响。

有人认为他的散文结构格散,失之严谨,其实是比较偏面的。杨振声在《与志摩最后的一别》中说:“他那“跑野马”的散文,自己老早就认为比他的诗还好。”正是这“跑野马”体现了他散文的风格特点,但他的“跑”也不是乱跑一气。梁实秋在《谈志摩的散文》中说,“他的文章真是跑野马,但是跑得好,……志摩的散文几乎全是小品文的性质,不比是说理的论文,所以他的“跑野马”的文章不但不算毛病,转觉得可爱了。”梁实秋先生的这段话对徐志摩散文结构,无疑是极为精确的评价,他抓住了徐志摩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例如在《印度洋上的秋思》中,他以中秋的月夜为思的起点,开始了“跑”,他跑到别院的楼上,跑到手按在圣经眼睛流泪的老妇,悲泣的**,跑到威尔斯西境的铁矿,然而他的跑都没有离开月光的线索,他的跑是有自己的轨道。而他的散文章法趋于“定型”后,在布局和结构上也颇为讲究。例如,在散文《秋》中,人发现我们这个民族是老得不堪的一个民族。但了不绝望,他讲希望,讲性灵,思想不再乱跑野马,逻辑性也较强,理性的思辩色彩较浓厚,不同于以前的散文作品。

狂放不羁的想象也是徐志摩散文的艺术特色之一。在他的文章中,他总是尽情地驰骋想象,放纵联象的笔墨,宁可偏激,也要尽兴。在《想飞》中,他发挥过人的想象力,写出他想飞的愿望,发挥了他丰富的联想,想飞却又不能飞,写出了对社会的不满。继续往下读,还可读到他文笔生动,富于激情,艺术性较高的句子:飞,超脱一切,笼盖一切,扫荡一切,吞吐一切。等等,无一不体现了他联想丰富的风格特征。

最早接触到徐志摩是从他的那首《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当时只觉得这首诗很美,很有意境,对于其中的咬文嚼字和情感抒发一概没有深究

其实后来我对他也没有很深的认识,只知道他是我国现代诗坛上屈指可数的大诗人之一,是《再别康桥》的作者对于他的其他作品也只有一点了解,如《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如《康桥再会吧》

想要写一写徐志摩完全是因为他的爱情故事,在上网查阅资料的时候看见一篇关于他的文章,文章里将他生命中的三个女人分别作了比喻,我觉得很贴切

一把秋天的扇子——张幼仪

一把秋天的扇子,意味着可以随手拿来驱热,也可以随手放或扔在徐志摩所有落册的女人中,原配张幼仪便是这个角色

他与张幼仪是一个典型的父母包办之下的婚姻他们之间没有爱情,这也使得徐志摩对于这桩婚姻始终心存疑虑,进而在遇见林徽因后无法自拔的爱上她

张幼仪出身显赫富贵却不娇纵,她恪守一个妻子应尽的义务,即便在她心里很清楚的知道他爱的不是自己

很难想象当她看见自己的丈夫与林徽因共伞并肩站在康桥上谈笑时会是怎样的心境或悲伤,或凄凉,或自嘲很难想象当她决定成全他去追求自由时,自己仍旧照顾着他的家人,或许这是爱情她真的就这么心甘情愿的将自己的一生耗费在一个眼里根本就没有自己的男人身上她明明知道在徐志摩看来,她就是一个“乡下土包子”、她明明知道,他形容他们的婚姻是“小脚与礼服”„„

当有人问她爱不爱徐志摩时,她的回答是——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如果把照顾徐志摩和他家里人叫做爱的话,那我大概爱他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她是徐志摩最看不上眼的女人,却又是最爱他的女人,这就是爱情的不等式 一朵别院的玫瑰——林徽音

24岁的徐志摩开始写诗便是因为她——他眼中的“唯一之灵魂伴侣”——林徽因是她开启了他人生的另一条天河,她也自然成了诗人河里的那条水草,终其一生在心中荡漾

在我看来,她恰似一朵娇艳的玫瑰,却开在了别人的园里徐志摩也只好徘徊在花园的院门外,探着头向里张望,这一看就是几年

可以说,徐志摩一生中最爱的是林徽因,当然后来他也爱陆小曼但是因为林徽因让他伤得很深,而最终他们又错过,这就造成了徐志摩对林徽因始终怀有深刻的印象不是有句话说“得不到的才是最珍贵的”嘛他为了她背弃无爱的婚姻、反驳自已的老师、放弃家庭的支持,也得罪了不少朋友

他对林徽因的爱情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林徽因十七岁左右的时候,另一段是徐志摩遇难前,林徽因在香山修养的时候前一个阶段就像是热恋,充满激情与狂热;而后一个阶段已经失去了狂热,取而代之的是理智,是爱情的蜕变升华

再来说说林徽因,我相信她是爱过徐志摩的,但是从小接受传统教育的她又怎会不顾一切和徐志摩再一起呢!况且那时候的她还小,对于爱情她了解的夜不会很深,那时候的她,没有思想也没有胆量反抗家里,反抗社会,和一个大她7岁并已结婚生子的男人共度一生;后来的她变得成熟,理性,对于爱情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但那时她已有了梁思成,他也有了陆小曼,此时的他们才真正相互理解,相互惜存的

她在徐志摩去世后对沈从文写信说:“他若没死,我待他是仍不能改的,这可能是他说的我爱我的家我的丈夫胜过爱他的缘故”可见林徽因承认对徐志摩的感情,曾经也略微后悔过没有选择他,但是即使重新来过,林徽因仍会理智地选择

一束璀灿的烟花——陆小曼

徐志摩完美的现实追求终落在社交名媛陆小曼身上,可以说他们是志同道合:同样有着对爱情的共同追求

徐志摩把对林徽的那份爱和盘托给了陆小曼,陆小曼也最终获得丈夫给她的自由,两人突破层层阻力终于走进了婚姻如果故事到此为止,就像童话故事一般“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下去”也算是老天对徐志摩的一点点恩赐

但是宿命里的爱情有时往往弄错方向,当身体近了爱情却远了婚姻并没有按徐志摩的推算在理想中落定,而是似烟花般在空中漫散,美丽了,也沉寂了婚后的陆小曼抛弃了原本非常丰厚的物质生活,婚后却又始终得不到徐志摩家人的认可,精神上十分忧郁她沉浸在各种社交活动中,真正做到了“视金钱为粪土”,而徐志摩为了生计不得不到处讲学,写诗,此时的他已经疲惫不堪

在他们作了最后一次激烈的争吵,徐志摩搭乘邮机飞往北京,为的是去赶一场林徽音的重要演讲,因飞机遇上大雾坠毁在山东上空至此,这场恩怨宛若在黑夜里燃放的烟花的样子,一片一片飞散,一簇一簇坠落他也跟着烟消云散„„

徐志摩,他的生命被热爱他的三位女性用不同的方式延续:张幼仪自立、自强,继续侍奉公公,抚养儿子,并在上海创立时装公司、女子银行,开风气之先,业务也相当发达,直到56岁才再次结婚,得享天年;林徽因拣拾了一块失事飞机的碎片珍藏到去世,并提议设置“志摩奖金”鼓励文学青年;陆小曼终身素服,绝足社交场所,编辑出版《徐志摩全集》成为她唯一的心愿,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愿望到1965年她辞世也没能实现

浣溪沙①徐门石潭谢雨②,道上作五首③。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④。

旋抹红妆看使君⑤,三三五五棘篱门⑥,相排踏破茜罗裙⑦。

老幼扶携收麦社⑧,乌鸢翔舞赛神村⑨,道逢醉叟卧黄昏。

簌簌衣巾落枣花⑩,村南村北响缫车(11),牛衣古柳卖黄瓜(12)。酒困路长唯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13),敲门试问野人家(14)。

软草平莎过雨新(15),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19)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17),使君元是此中人(18)。

注释

①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又名浣纱溪、小庭花、满院春、怨啼鹃等。双调,有平韵、仄韵两种。这里所选三首均为平韵,四十二字,上段三句三平韵,下段三句两平韵。

②徐门:即徐州,今江苏徐州市。谢雨:指感谢神祗降雨的祭祀。

③这一组词共五首,这里选第二、四、五三首。

④常与句:苏轼《起伏龙行》诗序中说:“徐州城东二十里,有石潭,父老云:‘与泗水通,增损清浊,相应不差,时有河鱼出焉。’”可参看。泗水:源出山东,流经徐州入淮河,后改道入运河。

⑤旋(xuan)抹:临时匆忙打扮。“旋”今多写作“现”。红妆:指妇女的盛装,因色尚红,故称。使君:见前《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诗注⑥,这里是作者自谓。

⑥棘篱门:用荆棘枝条编成的篱笆门。棘:丛生的小酸枣树。

⑦相排:一作“相挨”。茜罗裙:红色的绸裙。

⑧收麦社:收获麦子时的社祭。

⑨乌鸢(yuan):指乌鸦。乌鸢翔舞:祭神时有供品,招惹乌鸦在上空盘旋飞翔。赛神:社祭时的迎神赛会之举。

⑩簌(su)簌:花落的样子。元稹《连昌宫词》:“风动落花红簌簌”。巾:头巾。

(11)缫(sao)车:用来抽蚕丝的器具。

(12)牛衣:用麻或草编成的蓑衣,常用来给牛御寒。《汉书·王章传》:“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这里牛衣代指穿粗破衣服的农民。

(13)漫思茶:想随便喝点茶水。漫:这里是随便、胡乱之意。皮日休《闲夜酒醒》:“酒渴漫思茶。”

(14)野人家:乡野人家。

(15)莎(suo)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块根可入药,即“香附子”。

(16)耦(ou):两人各持一耜骈肩而耕。《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耦耕身:此指务农之身。

(17)薰:香草名。又名蕙草

(18)元是:本来就是。

评析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这组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元年初夏,苏轼知徐州任上。熙宁十年七月,黄河决口,徐州遭受特大洪灾,苏轼曾亲临城上,率众抗洪,好不容易才战胜了洪水。可是第二年春天,徐州又遭到严重的旱情,正如苏轼在《徐州祈雨青祠》中说的:“……望二麦于一登,救饥民于垂死。而天未悔祸,岁仍大旱。水未落而旱已成,冬无雪而春不雨。烟尘蓬勃,草木焦然……”这使苏轼感到十分忧虑。

徐州的老百姓告诉苏轼:城东二十里有一石潭,与泗水相通,随泗水涨落,潭水的清浊也与泗水一致。老百姓说,这潭中有一条龙,如以长绳系老虎的头骨投入水中,便可激怒此龙,使龙虎相斗,雷雨就会随之而降。苏轼于是前往石潭祷雨,并作了《起伏龙行》一诗记其事。后果然得雨,旱象解除。入夏后丰收在望,苏轼又亲率吏民到石潭“谢雨”,并顺路访察民情。《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在谢雨途中写下的。

这首词写作的具体时间,大约在农历的四五月间,过去有的注本将此词的写作时间说成是“春社时节”,这是不可信的。因为古代以立春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春社,适当春分前后,也就是农历二月的中、下旬,这与词中描写的景物极不相合。如此词原第三首中,有“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这样几句。“捋青捣麨”,是指取新嫩的麦子,炒熟后碾成粉片状为食,而“春分时节”,麦子尚未秀穗,如何取食“问言豆叶几时黄”就更成了莫名其妙的话。又如“簌簌衣巾落枣花”一句,二月枣花尚未开,“落”又从何说起唐李颀《送陈章甫》诗云:“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可知枣花之落,起码是四月以后的事。另外,像词中描写的“连村绿暗”(原第一首)、“麻叶层层苘叶光”、“煮茧一村香”(原第三首)、“响缫车”、“卖黄瓜”、“桑麻光似泼”、“蒿艾气如薰”等等,也都不是春分时节的景象,可见“春社时节”的解释是不对的。发生这种误解的原因,是注者过于死板地理解了“老幼扶携收麦社”的那个“社”字,以为只要提到“社”,指的就一定是社日。其实除社日外,老百姓在得雨、丰收或年节之时,到土地祠祭祀拜谢,也是常有的事。俞平伯先生将“收麦社”解释为“大众借土地祠来打麦子,又为感谢而祭神”,(见《唐宋词选释》)这就比较顺达了。

因为是丰收在望,所以整个词的格调都是充满喜悦和欢快的,“旋抹红妆”一首就格外突出。

听说州官大人到石潭谢雨,从村里路过,姑娘们兴奋极了,她们一阵风似地跑回家,对着镜子匆匆地打扮一下——拍一点胭脂、换一件花衣,就相互招呼着,跑到临街的篱门边来观望。可是姑娘们毕竟是女孩子,不会像小伙子们那样不顾一切地往前挤,她们又好奇、又紧张,羞怯地把别的女伴推到前头, 自己躲在后面——却又怕自己看不见!于是你推我、我拉你,挨挨挤挤,以至把刚刚换上的红罗裙都踩破了。这里的三句,通过对姑娘们的动作、情态的富于特征的描写,把丰收时节人们那种欢悦的心理状态很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下阕的三句,正面地描写人们欢庆丰收、迎神赛会的场景。老幼扶携,即扶老携幼。全村的人,不分男女老少,空巷而出,可见祭神活动的隆重和热烈。供桌上摆满了丰盛的祭品,佳肴美味,诱来了一群群的乌鸦,在天空中盘旋飞翔。这是一幅多么动人的图景!天灾过去了,丰收在望了,人们不正是借祭神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欢乐和希望吗这时候,作者的笔墨集中到一点,描写了一位老者:“道逢醉叟卧黄昏”。这一笔,似乎着墨很淡,但却极令人回味,我们可以设想出这位老人在狂欢中开怀畅饮、酒力不支;黄昏时蹒跚归来、醉卧途中的种种有趣的情节,但这些,都是作者的潜台词了。

在这首词中,无论是写场景还是写人物,无论是写野老还是写村姑,贯穿一切的线索是两个字——欢乐。这是诗人在“谢雨”途中所看到的人和景!它们与诗人的感情是和谐的,心灵是相通的。写出了它们,也就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感情。

下面的一首,是一幅醉人的农村风情画。

由于雨水充足,今年的枣花开得特别稠密,空气里飘荡着枣花的甜香,使人如饮醇酒。因为已是入夏季节,微风吹来,树上的枣花便簌簌飘落,洒在诗人的头上和身上。这个景象,与作者在《起伏龙行》一诗中所描写的“东方久旱千里赤,三月行人口生土”的情景显然已经大不相同了。

一路行来,只听见村南村北,一片缫车声,那是农妇们在煮茧缫丝。因为“连村绿暗”,树木遮掩,所以分不清是哪一家传出的声音。“村南村北响缫车”这一句,写得极其自然,完全是俗语,可是若非身临其境者,却绝难写出。《高斋诗话》将这句诗与参寥的“隔林仿佛闻机杼,知有人家住翠微”、秦观的“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并提,认为“皆奇句也”。其实“奇”就奇在它们都是通过听觉来写景、来表现古代农居那种绿树环抱、林木掩映的古朴风貌的。

这时候,远远地传来悠扬的吆喝声。抬眼望去,原来是村边那棵浓荫匝地的古柳树下,一位身穿粗布衣的老农正在叫卖黄瓜。从他那富有音乐感的、动听的叫卖声中,人们不难想到,全是因为有了好雨水,入夏时的瓜菜才长得这么鲜嫩呢!

这三句词,完全采用白描的手法,但却勾勒出一幅绚丽多彩的农村风情画卷,充满了动人的泥土芬芳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这就难怪诗人会情不自禁地要走入这画面中去——“敲门试问野人家”,正是使诗人与这美好的画面融为一体了。

如果说,前面两首词主要还是着眼于描写的话,那么第三首词就在写景的基础上,突出了作者感情的直接抒发。

软草平莎、沙路无尘;桑麻绿油油的,好像泼过水一样闪闪发光,蒿艾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这些景物的描写,一方面抓住了雨后景物的特点,扣回到“谢雨”这个主题上来(五首词中唯一的一个“雨”字,就是在这里点出的);另一方面则通过写庄稼的欣欣向荣、丰收在望,来烘托作者的喜悦和欢畅,进一步引发出作者热爱农村、渴望归耕田园的感情。他感到自己已经被仕途功名羁绊得太久,希望能够“收拾耦耕身”,务农躬耕;他甚至表示“使君元是此中人”——自己本来就是一个农民!这种思想,苏轼在他的作品中曾不止一次地流露过,如黄州诗作《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中,就有“我虽穷苦不如人,要亦自是民之一”这样的话,元祐三年赠叔丈人王庆源的《庆源宣义王丈》一诗中,所谓“吏民莫作长官看,我是识字耕田夫”,也是作者的自道。虽然这与事实有很大的距离,但在表达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关心他们的生活疾苦、与他们有着共同的忧喜和平等的身分这种感情来说,确实是难能可贵、十分感人的!

苏轼的这组《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是我国词史上的第一组真正描写农村风情人物的“农村词”。在苏轼以前的文人词中,也偶有写到田舍风光的,但只是只言片语;或者写到樵夫、渔父,却多为隐士的化身,称不上是真正的农村词。而苏轼在这里,却以真挚的感情、多彩的笔墨,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生动真实的农村风情画。作者写出了“旋抹红妆”的姑娘、醉卧黄昏的老叟、身着牛衣的卖瓜人、以及未选二首中的采桑姑、络丝娘等十余种人物形象,写出了“看使君”、收麦社、赛神、煮茧缫丝等多种活动,以及麻、苘、豆、枣花、桑、莎草、蒿艾等许多草木和农作物,更重要的是,作者怀着难以抑止的 ,写出了久旱得雨、丰收在望时, 自己与人民共同的喜悦与欢乐!题材之新、范围之广、农民形象之生动,作者讴歌农村生活时的满腔热情,都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到了苏轼,农村生活的题材才真正扩展到词这个领域。这对于开拓词的境界、扩大词的表现领域,为词这种形式注入深厚的生命力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读了徐志摩山中写一篇作文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应了他诗中所说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虽然悄悄地走了,但他...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