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的子书集书有哪些?姜夔的续书谱原文和释文?大盂鼎铭文的印刷体?
二十四史 (简体横排本) (精) 2,280
二十四史 (简体横排本) (全63册) 1,680
二十四史(缩印本)(全20册)(精) 1,800
前四史(缩印本)(精) 336
二十四史纪传人名索引(精) 48
二十四史人名索引(缩印本)(2册)(精) 248
清史稿纪表传人名索引(全2册) 37
史记(全10册) 145
汉书(全12册) 177
后汉书(全12册) 143
三国志(全5册) 78
晋书(全10册) 127
宋书(全8册) 95
南齐书(全3册) 40
梁书(全3册) 34
陈书(全2册) 20
北齐书(全2册) 27
周书(全3册) 36
魏书(全8册) 116
南史(全6册) 80
北史(全10册) 130
隋书(全6册) 73
旧唐书 (全16册) 208
新唐书(全20册) 250
旧五代史(全6册) 80
新五代史(全3册) 36
宋史(全40册) 592
辽史(全5册) 60
金史(全8册) 130
元史(全15册) 212
明史(全28册) 335
清史稿(全48册) 570
史记(全3册)(精) 110
汉书(全3册)(精) 130
后汉书(全3册)(精) 110
三国志(精) 48
史记(普通大字本) 5,800
史记(豪华典藏本) 18,000
二十五史补编(全6册)(精) 780
资治通鉴(全20册) 332
资治通鉴(缩印本)(全10册)(精) 432
续资治通鉴(全12册) 210
续资治通鉴长编(全20册) 760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全4册) 110
纲鉴易知录(全8册) 113
通典(全5册)(精) 290
通志(全3册) 229
文献通考(全2册) (精) 290
通志二十略(全2册)(精) 98
通制条格校注 38
绎史 (全10册) 280
尚书校释译论(全4册) 220
国语集解 41
赵国史稿 38
赵国史稿 (精) 58
两汉纪 (全2册) 72
鄂国金佗粹编续编校注(全2册)(精) 85
利玛窦中国札记 46
多桑蒙古史(全2册) 68
东印度航海记 8
阿拉伯波斯突厥人东方文献辑注(全2册) 39
柏朗嘉宾蒙古行记 鲁布鲁克东行记 17
道里邦国志 15
海屯行纪 鄂多立克东游 沙哈鲁使中国记 11
蒙古与教廷 13
欧洲与中国 19
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 18
希腊拉丁作家远东古文献辑录 10
中国印度见闻录 11
突厥世系 24
中华大帝国史 26
永乐大典方志辑佚(全5册) 320
宋本太平寰宇记(线装一函八册) 980
泰国古代史地丛考 16
中国古籍中有关缅甸资料汇编(全3册) 78
中国古籍中有关新加坡马来西亚资料汇编 23
中西交通史料汇编(全4册) 120
邙洛碑志三百种(影印)(精) 800
五代宋金元人边疆行纪十三种疏证稿 24
大唐西域记校注 (全2册)(精) 78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 23
西洋番国志 郑和航海图 两种海道针经 28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释迦方志 25
岛夷志略校释 22
真腊风土记校注 西游录 异域志 23
西洋朝贡典录校注 东西洋考 22
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 22
往五天竺国传笺释 经行记笺注 19
安南志略 海外纪事 26
西域行程记 西域番国志 咸宾录 22
诸蕃志校释 职方外纪校释 23
殊域周咨录 37
唐大和上东征传 日本考 20
清朝柔远记 27
岭外代答校注 33
回回药方考释(精) 78
回回药方考释(全2册) 48
西域水道记(外二种) 46
熙朝崇正集 熙朝定案(外三种) 29
宋东京考 4
雍录 16
汴京遗迹志 27
东京梦华录注 20
历代宅京记 25
东京梦华录笺注(全2册) 75
元和郡县图志(全2册) 78
方舆胜览 附地名·人名索引(全3册) 82
舆地纪胜(影印)(全8册)(精) 480
读史方舆纪要(全12册) 480
元丰九域志(全2册) 63
括地志辑校 20
三辅黄图校释 38
太平寰宇记(全9册) 380
张乖崖集 20
滋溪文稿 42
东里文集 24
杨一清集(全2册) 56
寒松堂全集 36
杨园先生全集(全3册) 80
田藏契约文书粹编(全3册)(精) 1,480
贞观政要集校(精) 48
忠肃集 40
大金吊伐录校补 29
明经世文编 825
称谓录 亲属记(精) 30
宋大诏令集 90
苏魏公文集(全2册) 90
初学记 (全2册) 50
唐六典 58
唐律疏议笺解(全2册)(精) 94
宋人轶事汇编(全2册) 78
元朝名臣事略 17
饮冰室合集(全12册) (精) 680
梁启超未刊书信手迹(全2册)(精) 800
廿二史札记校证(订补本)(全2册) 46
清人考订笔记(七种)(精) 88
文史通义校注(全2册) 65
无邪堂答问 13
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 (精) 22
名公书判清明集 (全2册) 40
订讹类编·续补 18
古代南海地名汇释 (精) 56
管城硕记 28
清史稿艺文志拾遗(全3册)(精) 238
洛阳伽蓝记校笺 20
宋会要辑稿(全8册)(影印)(精) 1,600
历代刑法考 (附寄移文存) (全4册) 140
汉唐地理书钞 98
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 18
清俗纪闻 72
天一阁藏明钞本天圣令校证(全2册)(精) 600
皇朝编年纲目备要(全2册) 60
筹海图编 78
樊山政书 46
明会典(万历朝重修本) 228
清朝进士题名录(全3册) 168
沈曾植年谱长编 98
水经注校证 76
翁同和日记(全6册) 238
后汉书集解(全2册) 198
汉书补注(全2册) 260
史记探源 15
史记索隐引书考实(全2册) 38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全2册) 65
五代十国方镇年表 32
唐方镇年表(全3册) 88
北宋经抚年表 南宋制抚年表 33
元史本证 32
翁同龢集 230
清人笔记随录 46
黄遵宪全集(全2册) 258
陈宝箴集(上) 76
陈宝箴集(中) 57
陈宝箴集(下) 52
观堂集林(附别集)(全2册) 66
陈炽集 20
康有为政论集(全2册) 48
李烈钧集(全2册) 42
陈黻宸集(全2册)(精) 57
孙中山全集 (全11册) (精) 480
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全2册) 52
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化运动 23
胡适学术文集·语言文字研究 17
胡适学术文集·中国佛教史 28
胡适学术文集·中国文学史(全2册) 52
胡适学术文集·教育 20
胡适学术文集·哲学与文化 38
中法战争(第1册)(精) 50
中法战争(第2册)(精) 47
中法战争(第3册)(精) 40
中法战争(第4册)(精) 50
中法战争(第5册)(精) 68
中日战争(第3册)(精) 16
中日战争(第4册)(精) 20
中日战争(第5册)(精) 23
中日战争(第6册)(精) 24
中日战争(第7册)(精) 39
中日战争(第8册)(精) 29
中日战争(第9册)(精) 27
中日战争(第10册)(精) 39
中日战争(第11册)(精) 55
中日战争(第12册)(精) 33
清末教案(第1册)(精) 54
清末教案(第2册)(精) 64
清末教案(第3册)(精) 78
清末教案(第4册)(精) 38
清末教案(第5册)(精) 38
清末教案(第6册)(精) 58
中国海关密档(第5卷)(精) 29
中国海关密档(第6卷)(精) 62
中国海关密档(第7卷)(精) 60
中国海关密档(第8卷)(精) 52
中国海关密档(第9卷)(精) 52
辛丑和约订立以后的商约谈判 15
清代辽河松花江黑龙江流域洪涝档案史料 52
清代黄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精) 64
清代淮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精) 19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精) 98
中国近代海关税收和分配统计(精) 29
中外关系档案史料丛编—中葡关系卷(2册) 380
中外关系档案史料丛编—中西关系卷(3册) 560
中外关系档案史料丛编—中英关系卷第1册 420
中外关系档案史料丛编—中英关系卷第2册 400
伪满宪警统治(精) 27
华北事变(精) 48
华北经济掠夺(精) 75
华北历次大惨案(精) 38
华北治安强化运动(精) 52
华北大“扫荡”(精) 27
南京大屠杀(精) 55
日汪的清乡(精) 52
汪伪政权 (精) 66
河本大作与日军山西“残留”(精) 44
《汉书艺文志》:《春秋古经》十二篇。《经》十一卷。班固于《经》十一卷下自注:《公羊》、《榖梁》二家。那么,《春秋古经》就是《左氏传》的经,因为它原来使用古代文字写的,所以称它为《古经》。
可能它一鲁国一公为一篇,鲁国十二公,所以它为十二篇。至于《公羊经》和《榖梁经》是到汉朝才写定的。《艺文志》说《公羊》和《榖梁》于战国末世口说流行,《公羊传》何休《序》徐彦《疏》引戴弘《公羊序》说《公羊》至汉景帝时,寿(公羊寿)乃共弟子齐人胡母子都著于竹帛,则《公羊》谢雨西汉有明文可据。
《四库全书提要》直定《公羊传》为公羊寿所撰,而胡母子都助成之。《榖梁》写定年代,虽然没有明文,但从《艺文志》及其内容看,也在西汉要知道十二篇和十一卷,主要分别不在数字十二、十一和十二篇(十二公各一篇)、十一卷(或者已闵公仅二年,与庄公合为一卷),而在于篇和卷。
汉人用此两字,大有分别。篇之写在竹简或木简上的每简很窄,可写二十多字到一百多字(据武威《庆氏礼》汉简,木简容字多,竹简容字少),用素丝联为篇。若写在帛书上,则容字多,可能加轴卷起来,所以称卷。
《汉书艺文志》有篇有卷,篇指竹简、木,卷指帛书。另外还有纸本书,不过到今天未曾发现过实物。纸不能长久保存,自然不可能还有二千年以上的纸书存在。虽无实物,但当时有纸书,不能否定。另外还有石本,如《汉石经》,只存残石。
长沙马王堆三号墓所发现的帛书,不曾用轴,也补卷,而是折叠成方块,置于盒中。那是殉葬品应属特例。现在回到本题。《艺文志》于《春秋古经》用篇计,于《公羊》、《桂昂静》用卷计,一则可见《古经》写在简上,《公》、《榖》写在帛上;二则先秦书一般用简,汉代丝业较发达,大都用帛和纸,由此可以证明《左氏古经》是先秦物,《公》、《榖》是汉代才写定的。
《史记吴世家》说予读古之《春秋》云云,据下文,司马迁所读古之《春秋》就是中必书所藏的古文写的《春秋左氏传》。
《公羊》、《榖梁》因为都写于汉代,自用汉代通行文字,所以称为今文。《左传》一则出于屋壁,二则传于民,未得立学官。在西汉哀帝时,刘歆力争,而被今文家所否定。否定理由之一,是《左传》不传《春秋》。
《左传》是否传《春秋》,只有就《左传》本身来考察。上文徵引过桓谭《新论》的话,《左氏传》于《经》,犹衣之表里相待而成。《经》而无《传》,使圣人闭户思之十年,不能知也。反过来,若有《传》无《经》,也有许多费解处,还有更多史事阙文。先举费解的例子。
成十七年《经》云:夏,公会尹子、单子、晋候、齐候、宋公、卫侯、曹伯、邾人伐郑。《传》云:公会武公、单襄公及诸侯伐郑,自戯童至于曲洧。
《传》仅云诸侯,若没有《经》所记载的晋候、齐候等,离开《经》,不知道诸侯是哪些国君。同样,襄公十年《经》云:春,公会晋候,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世子光会吴于楂。
襄公十年《传》云:春,会于楂,会吴子寿萝也。(下略)若没有《经》文,谁知道那些人在楂帝相会。桓谭说:“《经》不能离开《左传》,其实,《左传》也不能离开《春秋经》。不像《公羊》和《榖梁》。”
据《汉书艺文志》,《春秋》家有《公羊董仲舒治狱》十六篇,现存《董仲舒春秋繁露》,也足以窥见《公羊》学说之一斑。何休《公羊解诂》和唐人徐彦的《疏》都曾采用或徵引严彭祖、颜安乐的遗说,有所谓五始、三科、九旨、七等、六辅、二类、七缺之义(相见《公羊传)隐公第一徐彦《疏》)。
现在看来,不是穿凿附会,便是迂腐迷信。试想,用《春秋》来判断诉讼,来救旱、止雨,难道不是愚蠢之至么?清代凌曙是通人,他著有《公羊礼疏》。他在《公羊礼疏序》中批评汉人讲《公羊》者说:《公羊》至汉,始著竹帛。邹、夹无传,严、颜最盛。然是非不明,句读亦失。
无怪乎《北史》《儒林传》说:其《公羊》、《榖梁》二传,儒者多不措怀。《隋书》《经籍志》也讲过:晋时《公羊》、《榖梁》,但诗读文,而不能通其义。《榖梁传》大多同于《公羊》,所以前任以两《传》并论。清人陈立作《公羊义疏》、钟文烝作《榖梁不住》,近人柯劭忞还专用“九旨”为全书纲领作《春秋榖梁传注》。
这些书,我都读过,真是越读越糊涂。不是这些学者糊涂,我认为是《公羊传》、《榖梁传》本身糊涂。柯劭忞纵然费尽苦心,不惜改动原文,使它通顺,但究竟是“可怜无补费精神”。
《左传》直接解释《经》问的话比较傻,但基本上是必要的。如隐公元年春王正月,《左传》不像《公羊传》,把“元年”、“春”、“王”、“正月”先截成几段,加以无所谓的解释,又综合起来,从词的顺序加以臆测。《左传》仅说:不书即位,摄也。
所以司马迁作《史记》,在《鲁世家》中用《左传》,而不用《公羊》和《榖梁》。没有必要,《左传》不但对《经》文不加任何解释,而且《春秋经》本文都不写。所以《左传》有不少的无《传》之《经》。杜预很懂得《左传》体例,假若《经》文和《传》文相类,如文公元年《传》夏四月丁巳,葬僖公,和《春秋》夏四月丁巳,葬我僖公,航向无所增加和说明,而杜预却注云:《传》皆不虚载《经》文。
那么,为什么这里“虚载经文”呢?杜预认为,后文穆伯如齐始聘焉这条《传》文应在葬僖公下,就是孔颖达《疏》所说的既葬除丧,即成君之吉位也。
我则认为这是表示下一传文王使毛伯卫来锡公命,叔孙得臣如周拜。若不懈僖公已葬,周王既不能使人锡命,文公也不得接受,并且是人大写。
正如宣十年经公孙归父帅师发邾,取绎,《传》仅云:师伐邾,取绎。实际为下文冬,子家如齐,伐邾故也作伏笔。
因为最初《春秋》作《春秋》,《左传》作《左传》,各自为书。古人叫别本单行。把《春秋经》文和《左传》分年合并,杜预《春秋序》自认为是他自己“分《经》之年与《传》之年相附,比其义类,各随而解之。”若在《经》、《传》为合并以前,作《传》者于与其他《传》文有关之《经》,不能不也写一笔。这不叫“虚载”。
《左传》还有时把几条相关的经文,何冰写成一条传,如僖公三十二年冬十有二月乙卯,晋侯重耳卒,三十三年春王正月,秦人入滑、夏四月辛巳,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肴、癸巳,葬晋文公,一公四条经文,左传写成一条,不过今本左传因三十二年和三十三年间插入经文,因为隔断,文气实际是相联的。这又是左传一种体例。
左传有更多的无经之传,因此鲁史官虽然未必记载那事入春秋,而左传作者却认为不能不写出来。读者随时可以发现,不在举例。这又是左传一种体例。
左传有和经矛盾的,一般是左传对经的纠正,如昭公八年左传说:“夏四月辛巳,哀公(陈哀公)缢”,辛亥为四月二十日,而经文作“辛丑”,则为初十日,两者相差十天。孔《疏》说:“经、传异者,多是传实经虚。”就是传文实在,经文虚假。又如一般日食,传文不述。可是襄公二十七年经十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撰文却做十一月乙亥朔,日有食之。
按今法推算,这是当时公历十月十三日之日全食,丁亥朔日应该在十一月,日食也应在十一月,经写成十二月是错误的。作左传者大概掌握了更可靠的史料,才写这一条传文,依旧政经文。但他自己并不懂历法,说什么“辰在申”等等外行话。但他所掌握的日食日期的资料比春秋还是可靠的。
总额染指,公羊传,榖梁传,不是空话,便是怪话,极少具体的价值的历史资料。但偶然发现一亮点全经体例,为汉人所重视所抄袭,甚至加以附会。这种地方,还应该加以表彰和说明。
如《公羊传》宣公十八年说:甲戌,楚子旅卒。何以不书葬?吴、楚之君不书葬,辟(避)其号也。《礼记坊记》因而附会说:“子云: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示民有君臣之别也。春秋不称楚、越往丧。”
郑玄《注》说:“楚、越之君僭号称王。不称其丧,谓不书葬也。春秋传曰:吴、楚之君不书葬,辟(避)其僭号也。”
我对春秋全部经文作过各种统计,以书“葬”而论,除葬周王、鲁君、鲁国夫人、路过女公子以外,外国之君书“葬”的,一共十四次,还不算定公四年经的“葬刘文公”,因为刘文公是周王室大臣,并非诸侯。盎然也有不书葬的,如左传成公十年云“冬,葬晋景公”,《春秋经》,即鲁史官便不书。
据左传的记事是鲁成公亲去送葬,而其他诸侯没有一人亲自去的,鲁人认为这是奇耻大辱,因此不但不记载鲁成公去过晋国,甚至连晋景公的葬也不写。可见非鲁国诸侯的葬,由于各种原因,鲁国太史不记载的不少。吴、楚、越三国国君自称王,若写他们的葬,一定要出现葬某某王诸字,如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书葬楚康王。
这边违反《坊记》所说土无二王的原则了。春秋全经的确没有写过楚、吴、越君之葬,公羊加以总结,成为全经义例,还是有道理,有参考价值的。
榖梁传也总结一条经例,也为《坊记》所窃取,附会。榖梁哀公十二年传说:夏五月甲辰,孟子卒。孟子者何也?昭公夫人也。其不言夫人何也?违取同姓也。
《坊记》因为说:子云:取妻不取同姓,以厚别也,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以此坊民,鲁春秋犹去夫人知之姓曰吴,其死曰“孟子卒。”
其实,这事《论语述而篇》有记载:陈司拜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 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左转也有类似说明:夏五月,昭夫人孟子卒,昭公娶于吴,故不书姓。同姓不婚,虽是周礼“犹秉周礼”的路过也不遵守,各国早就不理会了。
晋献公以骊姬为夫人,晋文公的母亲也姓姬,郑国叔詹公开的说:晋公子,姬出也。(僖二十三年传)正如齐国的卢蒲癸娶同宗女为妻,别人说他:男女辩姓,子不辟宗,何也?卢蒲癸答说:宗不余辟,余独焉辟之?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恶识宗!(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坊记虽然窃取《论语》和《榖梁传》并假托孔子的话来加以说明,实是孟子之称,在她为昭夫人时便已如此。
鲁国国君先和宋国通婚,桓公以后,多喝齐国通婚,到昭公彩盒吴国通婚。可能这是第一次和同姓女子通婚,鲁有事注明的遵守周礼的国家,才羞羞答答的不敢直称“吴姬”,改称“吴孟子”。鲁太史写中“卒”,连“吴”字都去掉,因为吴为太伯之后,自然也姓姬,存一“吴”字还是表明同姓通婚,所以仅写“孟子卒”。《榖梁传》这一总结,并没有多少意义,只是表明鲁国一些人的保守观念而已。
除此之外,《公羊》、《榖梁》两传也偶有说得对的。如庄公七年经夜中,星云(公羊作霣),同如雨二传解“如”字便作像字解,和恒星雨天象符合。《左传》解“如”为“而”,说成是“与雨偕”,便错解了。
然而《左传》以具体史实来说明或者补正以至订正经文,行文简劲流畅,自东汉以后更为盛行,自魏晋以后变压到》公羊、《榖梁》二传了。
最后因日本学者《岛田翰古文旧书考春秋经传集解》(卷子本)一段,补充说明《春秋古经》和《左氏传的来由》:据汉志,《春秋古经》十二篇,《左氏传》三十卷。
案:《古经》十二篇者,《左氏》之单经,盖因十二公为十二篇也。(自注云:《史记吴世家》,余读春秋古经。)周官小宗伯注云:《古文春秋经》“公即位”为“公即立”而其三十卷者,左氏之单卷。(以左氏传名者,北平候张苍献《春秋左氏传》是也)。
顾所谓《春秋左氏传》者,当分别《春秋》于《左氏传》而观之。盖张苍所献,有经有传,而孔壁所得,有传无经也。夫始除挟书之律,在惠帝四年;则苍之献书,当在此际。而恭王坏孔子壁,则景、武之间也。
乃知春秋经之出,必在恭王坏孔壁前矣。张苍生于先秦,曾为秦御史,主柱下方书,则其所藏左氏传,即先秦旧书,当与孔壁所得无异矣。见《后魏书江适传》所言,北平候张苍献《春秋左氏传》,书体与孔子相类,即钱袋之顾问矣,而可徵也。
清雍正朝《浙江通志》是迄今为止浙江省体例最完整的一部省志。全志分54门280卷,《四库总目提要》称该志“视他志体例特善”。此志自清雍正九年(1731)开局编纂,先后四任浙江总督主其事,至雍正十三年(1735)历时五年成书。乾隆元年(1736),总督嵇曾筠具表进呈朝廷,《四库全书》据此原刊本予以收录。
清雍正朝《浙江通志》历来被称为佳志,然而,该志自成书以来,虽经多次印行,但或为线装刻本,或为原文影印,没有适应当今阅读习惯的标点横排本问世,极不便于志书的流行普及和使用,其学术价值、历史价值也就难以得到最大的发挥。
新世纪之初,在中共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的重视支持下,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组织人力财力,经两年的艰苦努力,于2001年12月,将清雍正朝《浙江通志》标点本首次简体横排,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该标点本以商务印书馆民国23年(1934)影印本《浙江通志》为底本,参照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予以标点。为便于读者检索,本标点本还编制了标点本目录(分为分卷目录和分册目录两部分)及索引,并分别单独成册,置于志书首尾。
清雍正朝《浙江通志》标点本的出版发行,对于广大历史学家和现代地方志编纂工作者深入发掘这一座资料丰富、信息翔实的大宝藏极为有利。而且其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学术研究,它也为浙江省各级政府官员了解地方历史,认识国情、省情、县情提供指南。目前,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正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省开展旧志整理出版工作,并使之形成系列,以保存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服务当今,传之后世。
全书约800万字,采用大32开本,分15册装帧,定价1800元。
主要的子书集书有哪些?姜夔的续书谱原文和释文?大盂鼎铭文的印刷体?
本文2023-10-06 10:33:2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88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