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GG、MM~~~小女子急需《友谊天长地久》C调的葫芦丝伴奏!请各位一定要帮帮忙啊!先在这里谢谢拉~~~
葫芦丝乐曲介绍
葫芦丝,又称葫芦萧。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等民族中。这种乐器用半截小葫芦作为音箱,以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的竹管下端,嵌有铜质筑片,中间较长的一根竹管开七孔。吹奏时口吹葫芦细端,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在奏出旋律的同时,左右两根竹管同时发出固定的单音,与旋律构成和音。其音乐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深受云南人民的喜爱,无论民音,还是专业舞台都能听到它演奏的优美的声音。近年来在国内外也颇受瞩目。一些葫芦丝乐器与现代电子乐器合奏,亦能体现两种乐器的完美结合,呈现了古典与现代结合的亲切婉转,温馨醉人的全新感受。
葫芦丝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葫芦箫的历史较为悠久,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它是由葫芦笙演进改造而成的。在构造上仍保持着古代乐器的遗制,箫管数目正与三管之龠相同,两支副管不开音孔也和古箫完全一样,而发出持续的五度音程,则与古龠的“以和众声”维妙维肖。但它的主管已开有7个音孔,与后世的箫笛非常近似,又显示出它在历史上的飞跃。
傣族人民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在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高升”(用竹筒制作的土火箭),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宴,都可以听到动人的歌声。葫芦箫是很有特色的乐器,形状和构造别具一格。它由一个完整的葫芦,3根竹管和平枚金属簧片组成,通体长约30厘米。在葫芦的柄端,插一竹管为吹口,整个葫芦做气箱,葫芦底部插进3根粗细不同的竹管,每根插入葫芦中的竹管部分,镶有一枚铜质或银质簧片。中间的竹管最粗,上面开着7个(正6背1)音孔,可吹出由g~g'一个八度的旋律音,称为主管。两旁的副管,上面只设簧片,不开音孔,只能发出与主管共鸣的和音,通常是较细的竹管发a音,最细的发e'音。吹奏葫芦箫时,吹口朝上,含在嘴的一侧,箫身竖立,用左右手指按放音孔,右手在上,用拇指按背孔,食,中和无名指按正面上方3孔,左手按其余3孔,气流同时输入3个管口而发音。音量较小,主管的音色柔润而纤秀,在两根副管持续音的衬托下,给人以含蓄、朦胧的美感。因为它吹出的颤音有如抖动丝绸那样飘逸轻柔,所以又叫“葫芦丝”。
葫芦丝简单介绍
葫芦丝、巴乌是一种主要流传于我国云南傣族,阿昌、德昂等少数民族的簧片,这种乐器的音色非常的优美动听,由于条件所限,最早的簧片是用竹片制作的,这不仅影响到这种乐器的音色,也大大限制了它的音量,音域及寿命,局限了它的使用范围,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使更多的人欣赏到,这么多年来通过很多制作人努力,这种乐器较早先已有了很大的改进,无论是从外观还是从工艺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终于有机会来到世人面前展示它的独特的艺术魅力,用它特殊的音色及优美的旋律征服了中外的广大音乐爱好者并被迅速普及。
葫芦丝,又名葫芦萧,傣语称“筚郎叨”(“华”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可分为高、中、低音三种类型,常用的调为b、B、C、D等调。
初学葫芦丝
当你对葫芦丝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当新葫芦丝拿到手里时,最急的就是想要把它吹出声来,正因为如此,由于你的用气方法不当,甚至是不会用气,使得葫芦丝发出一种怪怪的“喔”音,严重影响了你的情绪!这是因为你在气息的运用上没有掌握好,由于气息力度不够,未能使簧片与竹管产生耦合振动,所以发不出葫芦丝应有的音来。另一方面在增强力度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呼气方法,且不能呼气过猛,要均匀逐渐的加力,一旦发出正确的声音就要及时把握好这一瞬间的感觉,然后反复练习。应该注意“呼气过猛会使簧片变形,严重时会发不出音来,只有掌握好正确的呼吸方法后,才可以进行吹奏。
葫芦丝是用超吹的方法发音的,超吹是比葫芦丝上原有的基因高八度,主要是通过吹奏者的呼吸力度和唇部肌肉控制力的加强,呼吸速度加快,以及腹部肌肉的控制力来实现的。气息与手指的配合也是初学者要注意的,首先要注意手指要按住指孔不能漏气,气息要平稳,这一点非常重要,当手指变化时,气息应用不应受到影响。葫芦丝上最容易吹出的音是“1”,最不容易吹出的是高音“5、6”和低音“5、6”所以,当初学者拿起葫芦丝吹奏时,先吹1音,然后可以按指法表和练习曲反复练习,直到熟练为止另外,初学者对执筒姿势往往不得要领,顾此失彼,或者干脆马马乎乎。要吹好葫芦丝,第一步就是要摆好姿势,这样才可以使身体各部分更加放松,利于气息的流畅,在今后的演奏中能够达到好的效果。第二就是按孔有漏气现象,如果养成了习惯,对演奏乐曲的音色,音准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要注意克服。再就是不重视长音的练习,确实来说,长音一口气要吹十几秒甚至更长,声音要漂亮要稳定是不太容易的,长期练习也很枯燥,但是要保证将来能够完整流畅的演奏一首乐曲,练习长音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不重视长音的练习,即使将来可以演奏乐曲,那音色也一定不会太美,严重的影响演奏的效果,所以要重视长音的练习。
葫芦丝由来
傣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一次山洪爆发,一位傣家小卜冒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自己的心上人,他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美妙的乐声,顿时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祝愿这对情侣吉祥幸福。从此葫芦丝在傣族人家世代相传。
傣族人民多才多艺,能歌擅舞,在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高升,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歌,都可以听到动人的歌声。赞哈(民间歌手)在葫芦丝的伴奏下唱着古老的传说和美丽的神话,唱着旧社会的苦难和新社会的幸福。
;
初学者学习园地
吹奏方法:
一 右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开闭第一、二、三个音孔,拇指拖于主管下方。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开闭,第四、第五、第六音孔,拇指开开位于主管前下方的第七音孔。
二 深呼吸、吸入的气尽可能多一些,吸气后、气息下沉,使气流在有控制的情况下有节制的均匀向外呼出,气息要平稳、不可忽强忽弱。
三 吹奏中, 高音时要用缓吹法(气流减小)低音时要用急吹法(气流加强)。
关于葫芦丝的起源没有资料记载,已无法考究,仅能借鉴的是流传民间的故事传说。传说有喜剧的、有悲剧的,但都有一个共同点,与爱情故事有关。
(1)在德昂族广泛流传的古老爱情悲剧故事《昆撒乐和欧比木》,对葫芦丝的起源作了描述。
古代的德昂族寨子里有一个叫昆撒乐的小伙子和一个叫欧比木的姑娘,他们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情投意合。昆撒乐会用树叶、竹叶吹奏出美好的音乐。由于叶片会干枯,难以保管,昆撒乐就用薄薄的铜片代替叶片,并把薄铜片放到细竹筒上吹。后来,竹管被虫蛀出一些小洞,吹奏时用手指按不同的洞眼,竹管发出的声音就会变化,再套上葫芦,声音更悠扬了。就这样,昆撒乐发明了“毕格宝”(葫芦丝的德昂语名称)。昆撒乐常常在劳动之余吹起“毕格宝”,欧比木一听到乐声,就会来与他约会。但是,欧比木的父母嫌昆撒乐家境贫寒,不愿将欧比木许配给昆撒乐,便悄悄的在深山老林里盖了一间小吊楼,将欧比木藏到小吊楼里,不让他们见面。昆撒乐是个有骨气的小伙子,决心外出去挣钱,娶回心爱的姑娘。欧比木一个人住在吊楼里,天天思念心中的情人,泪水把眼睛都弄花了。一天,欧比木见地面上有脚印,以为是昆散乐来过,就把梯子放下,等待心上人的到来。哪知吊楼附近的脚印竟是老虎留下的,晚上饿虎顺着梯子爬上吊楼,把欧比木吃了。
昆撒乐在外地拼命干活,节衣缩食,攒得了许多银子,赶回家。他找到小吊楼时,发现心上人已不在人间,悲愤不己,钻进深山将老虎杀死。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就会用“毕格宝”吹起悲怨的乐曲,控诉这人为的悲剧。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昆撒乐和欧比木就将“毕格宝”作为“传情”乐器世代传承了下来。“毕格宝”吹奏的曲子就是德昂人民用葫芦丝世代传承吹奏的《流泪调》。现在梁河县的河西乡二古城德昂族村寨里,还有人会吹这首调子。
(2)在梁河傣族聚居区流传的葫芦丝起源的故事。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勐养江畔住着一个勤劳、善良的傣族青年叫桑亮。在他去参加“嘎光露盛会”的途中帮助了一位卖葫芦籽的老大妈。在老大妈的预言下,桑亮与买走葫芦籽的温柔美丽的傣族少女少玉相遇并深深相爱。为了记住这位卖葫芦籽的老大妈,少玉在勐养江畔种下了葫芦,桑亮就在旁边种上了竹子,以便葫芦攀爬生长。4个月很快过去了,葫芦缀满藤蔓,竹子繁茂,桑亮和少玉也定下了婚期。一天,两人相约去摘葫芦来装饰新房。谁知,灾难突然降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暴雨助澜着勐养江水扑向村寨,村寨顿时一片汪洋。为了逃生,桑亮砍下竹子做成了简易的竹筏,少玉在竹筏上挂上葫芦以增加浮力。但竹筏还是难以承受两个人的重量。为了能让心上人生还,善良的少玉毅然跳下滔滔的江水中,将生的希望给了桑亮……。桑亮最终战胜洪魔活了下来,却无法排遣对少玉的思念,悲痛欲绝的桑亮在他们种下葫芦与竹子的地方搭起了窝棚,整天抚着曾乘载过两人命运的竹伐以泪洗面。一天他听到竹子和葫芦在风中发出的声音,于是有了灵感,做成了今天的葫芦丝。他每日流着泪对着勐养江吹出凄凉调子,来倾诉内心的悲痛及对少玉深深的思念之情。天长日久,桑亮吹奏的曲子自然形成了一首曲调,听起来非常悲凉哀婉,泣如诉,婉转缠绵。在勐养民间被称之为“葫芦丝古调”,又名“哭调”。就这样葫芦丝乐器和“古调”最后成为傣族地区男女青年传情达意,诉说内心情感的乐器和曲调被世代传承了下来。
另一种结局是这样传说的:悲痛欲绝的桑亮天天对着勐养江吹着悲伤的调子,呼唤心上的姑娘。他的痴情执着感动了佛祖,佛祖托着云来到勐养江畔用手一指,天空立刻出现一道霞光,整个勐养坝子笼罩在金光之中,这时到处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百鸟欢唱,少玉被一个巨大的葫芦托出江面,像一朵刚出水的莲花样更加美丽动人。从此,他们吹奏起优美的葫芦丝,过着幸福的生活。
还有很多传说呢,因为太多,无法一一列举反正全都是围绕着爱情故事来描述的
1、(1)葫芦丝,流行于云南地区傣、彝、阿昌等民族的乐器。这种乐器用半截小葫芦作为音箱,以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的竹管下端,嵌有铜质筑片,中间较长的一根竹管开七孔。吹奏时,口吹葫芦细端,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在奏出旋律的同时,左右两根竹管同时发出固定的单音,与旋律构成和音。葫芦丝音色柔和,常用于独奏和合奏。
葫芦丝是由一个葫芦和一根主管两根副管构成的。是全手工作的。管内有簧片,而簧片的制作对技术上的要求特别高,它基本上决定了葫芦丝的音色和寿命,而葫芦丝的价值也就在簧片上了。演奏时是气流通过葫芦传递使簧片振动产生声音。另外葫芦丝因配上了副管,演奏时就多了一到两个附加音,显得更加丰满而热烈,音色优美飘逸!葫芦丝分为高音葫芦,中音葫芦和低音葫芦。一般葫芦大音低,葫芦小音就高。挑选葫芦丝要注意几点:一是音准程度,特别是低音5和3;二是高音区要明亮,无杂音,中音无沙音;三是主管和副管要协调;最后就是外观无开裂,破损。一般未曾吹过的葫芦丝刚开始要用些力,吹了一段时间后,音色就会变美,吹也轻松多了!
(2) 葫芦丝 巴乌简介
葫芦丝 、巴乌有着共同的渊源,人民把它们视为姐妹乐器,其主要区别是葫芦丝是竖吹气流经葫芦的传递使簧片产生振动;而巴乌是用上下嘴唇包着横吹,气流直接振动簧片;另外葫芦丝还配有附管,演奏时根据需要可打开1至2个附加音,使音更加丰满而热烈,其次是音色上的区别,葫芦丝的音较为清亮,优美飘逸。它们的音域相同,演奏指发和技巧一样,有人就说会吹葫芦丝就会吹巴乌。
葫芦丝的起源与演变
葫芦丝是傣族人民传统民族乐器之一,当地人称它为“荜”(傣语),也称葫芦箫。民间还流传这样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对青年相爱了,小卜冒(傣语:小伙子)种竹子;小卜少(傣语;小姑娘)种葫芦,以作为他们的定情物,有一年发洪水,村寨被洪水冲毁,为了逃生,小卜冒用竹子做成竹筏,小卜少栓上葫芦以增加浮力,但还是难以承担两人的重量,为了让心爱的人,小卜冒毅然跳进洪水中。而小卜少为了不辜负他,顽强地活了下来,但还是无法排谴对心上人的深深思恋,整日以泪洗面,于是就用三节竹子和一个葫芦,做成乐器,每当想念心上人时就拿出来吹奏,以缅怀昔日的缠绵和爱恋。
传说是美丽而感人的,至于它的真实性人们也各说纷纭。根据专家考证,葫芦丝是傣家一种古老的乐器“荜”(傣语)所演变而来的。这种乐器是跟葫芦丝的主管差不多,也是簧片振动而发声的,只不过正面的按音孔是8个,这种乐器在傣家传统节日赶摆中还可以看到它的影子,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进一步接轨,及审美观念的需要。经过人们的不段改良,创新,今天的葫芦丝比过去的“荜”不论从外观和音色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特别是近几年云南民族音乐的快速发展,葫芦丝的变化更是层出不穷,各种精美的外表更是令人眼花缭乱,生产的厂家,手工作坊各地到处都是。
一种流传千年的少数民族乐器能有今天的发展,如此的被人们喜爱是令人高兴的。可专家认为不论怎样发展都别忘了它是民族的乐器,特别是在制做音色上面,有的厂家及工作室为了迎合一些顾客的喜欢将产品的声音改得又大又亮,这种产品在初学者眼里觉得是上等货,可在专家们听起来却没有什么民族的味道,离民族乐器几个字越来越远了。
2(1)柯勒长笛练习曲综述
当前我国的长笛教育正处于普及阶段,怎样合理地选用长笛教材,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可能的较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是长笛专业教学中值得重视的问题。柯勒的长笛练习曲由浅入深,较系统地介绍了长笛演奏法、演奏技巧及音乐理论、音乐表现方式和音乐表情处理的方方面面,是经过百年历史考验的长笛练习曲中经典之作,也是我国长笛教育中经常使用的教材。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这些作品,现将柯勒和他的主要长笛练习曲做如下综述。
埃内斯托.柯勒(ERNESTO KOEHLER)是意大利著名的长笛演奏家与作曲家。1849年12月4日,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城市莫德那,父亲是莫德那宫廷乐队的首席长笛,是柯勒的启蒙老师。从少年时代起,柯勒就开始显露出长笛方面的才华。在1869年后的两年间,他担任了维也纳卡尔剧院的首席长笛。1871年,他来到俄罗斯的圣.彼德堡,在帝国芭蕾剧院担任长笛演奏员,此时他才22岁。1900年起,他开始在帝国歌剧院担任首席长笛,并成为全俄罗斯最富有名望的长笛演奏家。1907年5月17日,他在圣.彼德堡逝世。
柯勒不仅是以为出色的长笛演奏家,而且还是一位颇有影响的长笛作曲家、教育家。他为学生们谱写了中级程度的独奏曲、二重奏、四重奏曲,为演奏家谱写了难度较大的、华丽的音乐会独奏曲、幻想曲等,还以教育为目的编写了优秀的长笛初级教程、长笛中级、高练习曲。所有这些乐曲与练习曲在现代长笛的发展与教育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产生着深远影响。
柯勒的长笛初级教程(Easy Melodic Progressive Exercises,op93,2 vols)分上、下二册,是一套十分完整的长笛启蒙教程。此教程的上册由50首短小而容易演奏的音乐片段组成。从发音训练开始。循序渐进地介绍了音阶、音程、变化音、调式、调性、节拍、速度等音乐要素,结构严谨地介绍了长笛的各种基本演奏方法和相关的音乐知识,难能可贵的是柯勒在此初级练习曲中选用了多种形式的音乐素材和优美的旋律或优秀的民歌作为练习内容,使初学者既学习了演奏,又广泛地接触了有风格特色的音乐。在教学中如果能按照作曲家的要求掌握此教程的训练内容,将会对长笛进一步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初级教程的下册由87首练习曲与音阶组成。练习曲的开始部分十分详细地介绍了切分音、复切分音、颤音、回音、波音、断奏、变奏等有关长笛演奏的基本技巧与音乐知识,它的特点是每首练习曲分别解决一个技巧性问题。到此时练习曲的篇幅和演奏难度与上一册相比明显加大,但又不失其旋律的优美与曲式结构的完美,可以说这时的每首练习曲都是一首包含技巧训练的、风格迥异的乐曲。它具有挑战性,对练习者的能力是一种考验。练习曲进行到27课时,出现了双吐音、三吐音的练习。众所周知,双吐音、三吐音的练习是长笛演奏中一种难度较大的技巧,它需要舌头、气息、手指的协调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演奏效果。掌握了双吐音、三吐音技巧就等于提高了快速演奏分句、经过句的能力,对演奏水平的提高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柯勒在此阶段的练习曲中安排了整整10课篇幅较大的、不同调性、不同节奏的双吐音、三吐音练习,练习曲从同音重复的最基本的双吐音练习着手,由浅而深地设置了常见的双吐音、三吐音的各种演奏形式。如果因人而宜地采用先慢练、后快练的训练方法,将会不同程度地收到预期的演奏效果。
练习曲进行到38课时,柯勒用40余课的极大0篇幅安排了包括全部大、小调在内的音阶与琶音练习,用这么大的篇幅安排音阶与琶音练习,在目前世界通用的长笛教材中是不多见的。也正是由于这一点,更充分地显露出柯勒长笛初级教程的实用性。
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教师或演奏者都能认识和体会到音阶、琶音的训练可以提高人的呼吸与运指能力,同时也会对调式、调性有更充分的认识,以至对训练效果产生质的飞跃。身为演奏家与作曲家的先师在百年之前就将音阶训练提到这样的高度,充分展示音阶训练的重要性,实为我们现代人敬佩,初级教程的最后一课是半音阶的模进练习,它是对段落练习的总结,也是对将进入更高层练习的合理铺垫,期待着中级程度练习的到来。
柯勒的中级练习曲作品33(35Exercise op33 3 vols)是长笛演奏者在技术上做进一步发展的练习曲;此练习曲共有35首,分上、中、下三册进行,它在世界通用的中级程度练习曲教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每一位成功的长笛演奏家都认真练习过柯勒的这三册长笛教材,并把它视为练习曲中的珍品。从这35首练习曲中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这位意大利演奏家的风范与气质。他所编写的每首练习曲均采用了多种音乐要素组合。而且十分巧妙地将音乐形式与技巧训练有机地结合为一体,从而构成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内容。这些练习曲中简洁的音乐动机与旋律发展极具歌唱性,因此而受人们的喜爱。
上册练习曲由15首不同技巧训练的、相对独立的音乐片段组成。在创作手法上均采用了A-B-A的三段体曲式结构,独立的A段经过变化、发展成为B段然后再回到A段,段落清楚、转换自如、结构方整,简单明了地展示了音乐的发展与结束。而且每首练习曲都很好听,都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与可演奏成分。对于才脱离初级教程的演奏者来说,每演奏完一课,在心中都会充满自信、新奇与喜悦,这在作为以训练提高为目的的练习曲教材中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在音乐有技巧方面,作曲家运用自如地将连音、吐音、琶音、转调、乐句划分及强弱对比、快慢对比、表情处理等演奏要素巧妙地组合为一体,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练习内容。
中册练习曲由12首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相对完整的音乐素材组成。与上册的1首练习曲相比,中册的12首练习曲的技术难度与篇幅有了较大的提高,音乐内容也更丰富了。从创作手法上看,此册练习曲的曲式结构多为加了结尾的复三部曲式,因此增加了演奏的难度。在练习与演奏中不但要求恰如其分地按乐曲的内容表现情感,而且还要接受技术与能力的考验。有经验的教师在学生练习此教材之前往往先安排柯勒作品66《25首浪漫练习曲》或其它同等难度的练习曲进行技术上的补充与铺垫,才能收到较满意的演奏效果。
下册练习曲由8首篇幅更长、技术含量更高的音乐体裁组成。它要求演奏者拥有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视谱能力、手指组合能力及扎实的基本功方面能胜任其演奏。此8首练习曲对基本功差、体质差、能力差的演奏者从技术操作上来看,无疑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也是一位演奏者是否能进入较高级程度演奏的分水岭。
在柯勒的中级程度练习曲中,有一册具有独特创作风格的、给每首练习曲都相应加上了标题的作66号--25首浪漫练习曲(25 Romantic Etudes,op66)。这25首练习曲中的每一首练习曲都有自己的标题和与标题紧扣的音乐形象和相对独立完整的音乐内容,在练习曲中各种演奏技巧与音乐形象十分巧地贯穿于音乐进行之中,丰富了演奏者的音乐想象力,提高了音乐表现力与各种演奏技巧的演奏质量,是一本可读性、实用性很强的教材,因而倍受中等程度演奏者的喜爱。这本教材由于它的技巧性训练目的不明显,在一般情况下不作为骨干教材,而是作为辅助教材杂教学中得以广泛使用。
柯勒的高级练习曲作品75(30 Virtuoso Etudes,op75,3 VOLS)也称大演奏家练习曲。这30首篇幅较大、技术含量较高的练习曲以每10课为一册,分上、中、下三册组成。练习曲往往由曲式结构复杂、旋律起伏大、变化音多、快而长的乐句组成,在乐句的进行中经常出现半音模进、小三度模进、大三度模进、转调、离调等音乐表现手法,无论在技术难度和音乐表现方面都有了更高层次的发展。与中等程度的练习曲作品33相比,作品75练习曲要求演奏者要有高度反应敏捷的头脑与扎实的基本功。同时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训练,直至掌握和积累了丰富的演奏经验与演奏能力后,方能演奏出预期的演奏效果,表达出深奥的音乐内涵,胜任其高超的技能组合。
以上所泛举的柯勒长笛练习曲是目前我国长笛专业教材中经常使用的练习曲,这些练习曲的使用与我国老一辈长笛演奏家与教育家在上世纪50年代前后受前苏联长笛专家、捷克长笛专家的教学方法影响和沿袭俄罗斯传统音乐教学体系模式而自然形成的,这些长笛教材的传播与使用对我国长笛教育的开展和演奏水平的迅速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柯勒的长笛练习曲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没有在我国的长笛教育中得到推广与使用,它们有作品77(School of Velocity,op77),作品89(Studies in Expression and Facility,op89),作品122(Preludes,op122 2 VOLS)等,这些作品经过时间与时代的考验,证明其都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些长笛练习中的艺术珍品还静静地存放在世界长笛练习曲的艺术宝库中,有待于长笛音乐教育工作者去认真地学习、研究。
(2)AFL-807:
吹口板与吹口板台为925银合金,其余吹口管、身管、尾管、按键为镍
合金镀银。由於拥有ALTUS技师完美的设计与严格的品质要求,使吹奏
者相当满意,加上价格便宜,所以特别受到初学者推崇。
AFL-907:
吹口板与吹口板台及吹口管为925银合金,其余身管、尾管、按键均为
镍合金镀银。长笛的吹口管部份,全部使用925银合金,使共鸣效果佳。
此型号是绝对品味的初学者或中级学生的最爱。
AFL-1107:
本型长笛因除按键之外,其他材质均为银合金,故整体性能或音响共
鸣皆具备专业条件,可使吹奏者发挥吹奏技巧,表现自己的音色。
管体材质:吹口板、吹口板台为925银合金,其余吹口管、身管及尾管为958银合金。
按键材质:镍合金镀银。
此型号是标准手工长笛的上选作品,当您在演奏梦想表现的作品时,能发
出会心的一笑,以最平实的付出,能够拥有专业的表现,是此型号的最佳写
照。所以能广泛为中高级学生及业余演奏者所拥有。
AFL-1307:
管体材质:吹口板、吹口板台为925银合金,吹口管、身管、尾管为958银合金。
按键材质:925银合金。
AFL-1507:
本型长笛音孔采用高难度之"焊孔"加工法。
管体材质:吹口板、吹口板台为925银合金,吹口管、身管、尾管为958银合金。
按键材质:925银合金。
AFL-1607:
本产品之身管是由958银合金高压制成分子排列紧密均匀之银板,
银板再经精密加工技术包成管体。『包管加工』较『抽管加工』
更需要高度工业技术,笛身管壁分子排列更紧密、均匀,
因而有利气体分子於管内行进;并以『焊孔』方式来完成音孔制
作,再配上精雕细琢之吹口管,使本型长笛在共鸣结构、音准、
音色皆能达到完美。
管体材质:吹口板、吹口板台为925银合金
吹口管、身管、尾管为958银合金。
按键材质:925银合金。
此型号除了为教师及演奏家所拥有外,更是收藏家及长笛的狂热份子所热
中的精致艺术品,复古造型的推出更为ALTUS所执著的"完美品像"下了最佳的注�。
亲爱的GG、MM~~~小女子急需《友谊天长地久》C调的葫芦丝伴奏!请各位一定要帮帮忙啊!先在这里谢谢拉~~~
本文2023-10-06 06:04:4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87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