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姓起源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1收藏

黄姓起源,第1张

一寻根溯源

(一)少皋曾孙台骀之后:台骀是少皋的曾孙,因治水有功,颛顼封他到山西汾水流域,国号黄。周初,为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二)伯益之后: 伯益为嬴姓之祖,因治水有功受到帝舜的赐封。后裔有封於黄国。

(三)陆终之后:一陆终长子樊的长子南陆公,食采江夏,赐姓为黄。二陆终次子惠连受封於黄国,以国为氏。

(四)仲衍之后:陆终长子樊被夏禹封於昆吾。昆吾君隐於夏末去其封地,居古岳州,生子高。商中宗子太戊时高为车正,号曰仲衍,伊尹嘉其贤,以孙女妻之,是为开姓始祖。至十三世石妣姬氏,周赐姓黄。

二迁徙分布 黄姓最早的发源地应在金河南省潢川县西部一带。黄国灭于楚之后,黄姓族人散居四方。有地北逃至河南中部,大批则被迫内迁到楚国腹地(今河北境),今黄冈、黄陂、黄安、黄梅等地,据说均因黄人迁此而得名。其中有一支内迁到楚都郢(今江陵、荆州),又有一支迁到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县东南一带)。秦汉之时,黄姓已称盛于长江中游及以北河南、安徽等地。黄姓大举南迁始于西晋末年,因中原士族大举南迁,使黄姓在南方的分布更广泛。与此同时,黄姓已同胡、林、陈、郑、丘、何、曾等八族迁入闽(福建),成为后来入闽的"八大姓氏"之一。经过魏晋至隋唐时期的不断迁徙和繁衍,黄姓形成了今河南、湖北、四川、江苏、福建、广西等地望族。宋代有黄潜善,其九个儿子散处广东各地,以梅州居多,后发展成为广东大姓。北宋末,金兵功入开封,河南固始人黄建联南徙杭州,后成为杭州著姓,支分漳浦、饶平、陆丰等地。宋元之际,黄氏称盛于闽粤,至明末清初,开始移居台湾,后来又有不少人播迁至海外。黄姓是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南方姓氏。黄氏有一些人融入壮、瑶、侗、水、布依、蛋等少数民族。唐代以前黄氏已在岭南、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中扎根。其中,为蛋民者,居于广州沙南;迁到广西黄洞者,叫黄洞蛮,大多为壮族;融入瑶族者,分布相当广泛,居于广西、广东、湖南、云南、贵州的许多县、乡,以广西居多,上海浦东也黄姓也很旺!

三郡望堂号

(一)郡望

江陵郡:西汉旧族,为黄尚之族所建,唐初已废。

江夏郡:兴於汉之世,为黄香之族所建,今为全球黄姓郡望。

会稽郡:兴於东汉之世,为黄昌之后所建,唐初已废。

零陵郡:兴於三国吴之世,为黄盖之族所建,唐初已废。

巴东郡:兴於三国蜀之世,为黄权之后所建,唐初已废。

西 郡:兴於三国魏之世,为酒泉黄衍之后所建,西魏时废。

晋安郡(南安郡):晋安郡兴於西晋之世;南安郡兴於唐之世,为黄元方之后所建,宋初已废。

洛阳郡:兴於南北朝东魏之世,为江夏分支,隋初已废。

濮阳郡:兴於唐之世,宋初已废。

东阳郡:兴於唐之世,为黄苾之后所建,宋初已废。

松阳郡(缙云郡):兴於唐之世,宋初已废。

(二)堂号

宽和堂:汉代黄霸为河南太守。当时的官吏都很严肃,黄霸为政独尚宽和。宣帝时,他任廷正(司法官),因事被关在监狱。从官到民一齐为他呼冤,终于平反昭雪。 江夏堂:后汉黄香,小时死了母亲,他对父亲最孝,夏天用扇子把父亲的席子扇凉,冬天把父亲的被褥暖热。人夸他的孝:"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黄姓堂号还有"思敬"、"逸敦"、"敦睦"、"炽昌"等。"炽昌堂"以黄峭山公外八句诗末"炽昌"二字为名。

四 历史名人

黄歇:《史记》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姓黄氏。游学博闻,事楚顷襄王。

黄霸:《汉书》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人也,以豪杰役使徙云陵。

黄盖:《三国志吴书》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也。故南阳太守黄子廉之后也

黄权:《三国志蜀书》黄权字公衡,巴西阆中人也。

黄巢:《旧唐书》黄巢,曹州冤句人,唐末农民起义的领导者。

黄宗羲:明清之际杰出思想家、史学家。所著《明儒学案》、《宋元学案》为中国历史上系统的哲学思想专著,开辟了清代史学研究的风气,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

黄 慎:清代画家。善画人物,兼工花鸟、山水。为"扬州八怪"之一。

黄庭坚:北宋文学家。其诗与苏轼并称"苏黄",开创了江西诗派。也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黄道婆:元初女纺织家。在海南岛居住了三十多年,学习了黎族民间的纺织技术并加以改进和发明,晚年反归故里,传授纺织技术。

黄飞鸿:黄飞鸿(1847-1924),南海西樵禄舟村人,他是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名医。

黄克诚: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

参考资料:

http://bbsasiacicom/viewthreadphptid=63258

邝姓宗祠通用对联〖邝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同一脉;

衍以三宗。

——佚名撰雷、方、邝三姓宗祠“溯源堂”通用联

全联典指邝氏之先,始自方姓,方氏始自雷姓,雷、方、邝三姓流出一源,根同枝分。建在开平市水口镇中山东路的溯源家塾的这副门,肯定了雷、方、邝三姓根同枝分、同源分流的关系。三姓上溯源自神农氏(即炎帝)是上古时代姜姓部族的首领,居陕西岐山一带,后发展到中原一带,取莽水氏生子临,临生帝承,帝承生帝明,帝明生帝宜,帝宜生帝来,帝来生帝里,帝里生帝榆罔,帝榆罔生雷(雷氏始祖)。雷,相黄帝有功,封于方山(今河南省禹州市西北),遂以地为姓取方氏,方氏始于此,延至江南方氏始祖方纮。方纮世居河南光州固始县,王莽之乱举家迁到江左,为江南方氏始祖。

宗祠七言通用联

海雪堂遗臣死节;

土木堡兵部殉忠。

——佚名撰邝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末南海人邝露,字湛若,工诗善书,慷慨而自负,曾游历粤西及吴越。李自成灭明后,郑芝龙等人拥立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召邝露为中书舍人。永历帝时,他奉使回广州,清兵破城,他在所住海雪堂自杀。下联典指明代宜章人邝埜(同“野”),字孟质,永乐年间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英宗正统年间,蒙古族瓦剌部也先南犯,太监王振极力怂恿英宗率兵亲征,邝埜力谏阻止,但未被采纳。至土木堡,英宗被俘,邝埜战死。

三忠堂三忠旷邝氏标铜五族谱诊玑谱叙(通序)

余盖观于旧谱,俯而深维,作而曰:美哉,彬彬乎多矣。夫谱以明世也。百世之上可以老,老焉。百世之下可以幼,幼焉。一世之中可以长,长焉。长长可以观弟矣,幼幼可以观慈矣,老老可以观孝矣,三美备矣,不亦镁乎哉。三忠旷邝门户甲他族。其先河难邓州白水,以武功封侯位,失守边关,二子易姓逃名,旷为左房,邝为右房,二世谪判吉州,遂居敖城。十世有容,徙居高州。自十一世以下,子姓甚繁,名著三忠,迹存九女。如安福之仓州,东山峡水朱村,彭方卢龄之敖城、社背、故江,永新之辛田、上乡、吉水中村、永丰上市、泰和下村,远则江省之有进贤。湖广之有临武、宜章、衡山、攸县,广东之有南海、连州、大宁,派为递迁,代有闻人,先后相望,如忠烈之贞,勋业之隆,懿德之盛,文章之著,炳耀古今,骎骎乎多士之显矣,其源远,其流长,统而观之一本也,散而观之一气也。自一世而十一而百世,一气也,敢不敬乎。自一而昆弟,而从昆弟若肺腑然,一身也,敢不爱乎。是故其敬也,必有庚黔娄之孝焉,王详之恭焉,王伟元之思焉,万石君之醇焉。其爱也,必有朱守昌之思亲焉,缪容之笃睦,杨播、薛包之义让焉,斯之谓睦族之实,非徙托言空已也。书曰:克明峻德,以亲九族,言睦必自明德始,修身齐家之化,毋以吾言为迂夫,是命铜千斤铭,以垂不磨云。

万历十一年,葵未仲冬望

廷试第一甲进士、第一翰林内史,鸣宇朱国祚撰

邝氏播迁:客家先民的足迹!邝氏,是中国汉民族中少见的姓氏之一。邝氏人口虽然不多,但她却是客家家族的典型个例。考察邝氏家族的崛起和迁徙史,使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客家民系形成的轨迹及其文化传承。

邝乃古姓,罗泌《路史》卷三○《国名纪·杂国上》:“邝,古国,有邝氏。”《姓苑》:“邝氏,广东南海、高州多此族。”据陕西汉阴发现的乾隆二十六年《邝氏族谱》记载,邝与旷,二氏同出一宗,其先祖本黄姓,乃伯益之后。东汉时,有河阳侯黄宣者,娶妻梁侯邓禹之孙女,生子黄贤,家于河南南阳邓州白水村。至唐神龙中(705~707年),黄宣裔孙黄旦、黄丞兄弟因避祸易姓,黄旦易姓曰旷(旷),黄丞易姓曰邝(邝),俱隐“黄”字于其中。以后,旷氏自南阳徙居陈留东村,邝氏徙居江西吉州。

汉阴《邝氏族谱》内有《敖城邝氏宗谱序》一篇称:“自丞公由开元中举进士,选驸马,封安平侯。因言拂上,天宝乙未谪吉州长史。安禄山兵动,调敖城参军团练使,家东蒙山下,遂为敖城人。”

此后,邝氏以吉州敖城为中心,不断向周边地区迁徙。汉阴《邝氏族谱·敖城邝氏宗谱序》又称:“历传至宋,子孙日益蕃衍。一居庐陵,一居永新,一居太和,一居永宁,一居南海,一居临武、宜章,一居宝庆、武冈,一居衡州、攸县,一居蜀之遂宁,一居东粤之连州,一居西粤之罗城,先后以甲第显,簪缨衣衿郁然相望。”诸如安福、苍州、东山、峡水、朱村、彭方,永新之辛田上乡、吉水中村、永丰上市、泰和下村以及南昌以东的进贤县,都有邝氏子孙的家园。明万历年间,礼部右侍郎、代理尚书朱国祚在《三忠堂邝、旷氏标铜五族珍玑谱叙》中说:“派为递迁,代有闻人。后先相望,如忠烈之贞,勋业之隆,懿德之盛,文章之著,炳耀古今。

邝氏以江西吉州(今吉安)为郡望,号“庐陵堂”,又因邝、旷出自黄氏,黄、邝、旷同为一宗,而邝、旷始祖因报国而易姓,故又号“三忠堂”。

唐末及五代十国期间的战乱,造成了流民大迁徙。中原移民远者已达广东韶州、惠州、嘉应州等地,而多数则迁居福建汀州和赣州东部各地。

由于人口的不断膨胀和战乱,吉州邝氏也随着移民大潮从江西敖城向南迁徙,记载比较有名的有两支:十世有容公远迁广东高州;幼父公则迁居湘粤边界的湖南临武之寿塘。这两支后来都成为望族,为客家邝氏族系的再迁徙奠定了基础。

临武县地处湖南省最南部,南岭山脉东段北麓。据《临武县志》记载:“唐乾符四年,迁入三户12 口。宋时,江西客民130余姓大量迁入临武。”黄、周、陈、邝、李、刘等姓均于宋时由江西迁入。

今临武邝家村是一个有5000 多人口的大村,邝氏在临武是大姓。邝幼父从江西敖城迁居临武之寿塘,时间应该是在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2年)。在临武,邝氏子孙瓜瓞绵延,繁衍日众,不得不进一步向各地迁徙。诸如:湖南宝庆、衡州、宜章、武岗、攸县,四川遂宁,广东南海、连州,福建泰宁,广西罗城等地,皆有吉州邝氏的裔脉。

广东乳源县浪头村邝氏,也是幼父公后裔中的一支,开基祖为邝法琳。

宋末元初,法琳公携子邝权赴广东贸易,“历尽粤中山水,至乳源上积里,相其阴阳,观其流泉,见山清水秀,一脉龙气逶迤而来,美不胜收,又闻此地旧有龙浦之名,遂与子权决意定居于此,取名浪头村”。自邝法琳携家定居浪头,邝氏人口大增。法琳公生子二:长权、次永。至第三代,已形成深、淳、清、海、澄、渲“水旁六大房”。至第四世“文”字派,仅邝权一支,即分为七大门;而邝永一支更是支脉错综,支系庞大。明末清初,部分族人还远迁海外。

明末清初,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天灾人祸使四川和陕南(尤其是秦巴山区)社会经济遭受到严重摧残。清王朝建立之初,即大力推行“移垦”政策,招徕各地流民,进山垦荒就食。乳源浪头邝氏淳公支下祯公,生三子:世松、世相、世才。时值清初“湖广填四川”,康熙五十六年(1717 年),邝世才携妻沈氏、子代荣以及长兄、二兄之子侄与堂兄邝世长,自乳源县浪头村辗转流移,远迁四川梁山县。

邝氏族人在梁山生活11 年之后,邝世才深感此地非创业繁衍之所,乃携家带口于雍正六年(1728 年)远徙陕西省兴安府汉阴厅东路蒲溪铺。世才公“见此地高山四围,江河南绕;月河以南,豁然平敞,数百里源泉灌注,陂地相属。乃谓之曰:此即楚所谓汉中六百里之地,史称西蜀沃野千里也”,而汉阴尤为沃饶,遂定居于此。越二年,世才公复往梁山,搬来长房侄儿(世松公之子)代通、代秀,二嫂(世相公之妻)林氏及其子代芨、代烈、代伦、代崇;后又回乳源县浪头村搬取兄嫂。

邝世才之长兄世松因年老多病留乳源浪头,两年后去世;二兄世相早在康熙五十九年西迁途中去世,长嫂邓氏偕孙朝安、朝舜随世才公迁入汉阴县蒲溪铺。由是,乳源邝氏定居在汉阴县蒲溪铺繁衍生息,数十年中,邝氏人口迅速增长,逐渐发展成为蒲溪铺望族,号称邝氏三大门。

邝世才为邝氏家族远迁川陕、开发秦巴山区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乾隆四年,邝世才53 岁寿辰时,汉阴知县张应梅亲临邝氏庄园为其祝寿,并赠匾额“以介眉寿”。邝世才之子邝代荣,字东升,乾隆八年中举,在河湾邝氏庄园的大门外,曾建有木牌楼和旗杆。邝氏在汉阴的繁衍十分昌盛,如今邝氏家族后裔已有数千人之众,分布在安康市的汉阴、汉滨、紫阳三县区的蒲溪、涧池、小街、凤亭、城关、观音河、沈坝、叶坪、梅子铺、蒿坪等地。

邝氏子孙虽然辗转迁徙,历经千年,但他们始终保持着客家文化承传。

邝世才率子侄定居汉阴30 年后,在蒲溪铺王家坝(今蒲溪镇小街乡四一村)、石板沟(今蒲溪镇小街乡先锋村四组)、河湾(今蒲溪镇三堰村二组),修建了三处庄园。庄园按照南方建筑格局,呈井字形,土墙青瓦,正房加左右偏厦,迎面为大门,各有瓦屋12间,后世称之为“老屋”。之后,又在月河南岸的石板沟口(今先锋村第一组)修建了邝氏宗祠。邝氏子孙以三个老屋为核心,在其周围陆续修建了不少连环宅院。

邝氏家族十分注重尊祖敬宗和家族文化。传说邝氏尊奉的“朝王爷”三弟兄,因在王母蟠桃会上分食仙桃而位列仙班,世代有木雕像三尊和竹轿一顶轮流供奉,每年春节,邝氏家族都要举行盛大集会。除夕之夜,三大门阖族男女老少在本门族长率领下,敲锣打鼓,鸣放火铳鞭炮,高舞竹龙到宗祠向“朝王爷”跪拜请安。由族中德高望重之人将“朝王爷”抬至祠堂前的广场上,阖族大小分班次围坐,依次跪拜进香。焚化纸钱之际,三条龙灯舞动,鼓北京全景视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乐齐鸣,以此向“朝王爷”拜年,迎春祈福。寅时再次向“朝王爷”进香,卜卦预测来年农事收成、生意盈亏、人畜平安等事项,一直热闹到天明,阖族丁壮在祠堂休息,联宗笃谊。正月初三由族长安排当年农事及工商贸易事项,并对族中学业有成者进行褒奖,发给学费,然后各自归家。

清明祭祖,是邝氏家族的又一项重大活动。除了祠堂之外,族中置有公田,田租由族长掌管,用于族中集会开销。每年清明节,邝氏家族由族长主持清明会,并筹备酒菜,阖族大小均来祠堂祭祀先祖,展读家谱,认祖追宗,按辈请安,俗称“吃清明会”。祭祀先祖有固定程序,除燃放鞭炮、焚化香烛、行叩拜大礼之外,还要给列祖列宗焚烧纸钱,谓为“烧包”。烧包是客家人的共同风俗,即给每一位先人的纸钱要分别封包,上边写明先人的称谓和名讳,以便在地府查收;清明会上,同时还要对不遵守国法族规、不忠不孝的子孙进行责罚,以儆效尤。

据调查,今天邝氏家族几乎没有人知道自己是客家人,部分老人对自己的源流有一定的了解,有的还珍藏着辗转传抄的族谱。但是年轻一代对祖籍源流的了解都十分模糊,对客家迁徙历史更是一无所知。上世纪60年代前,邝氏族人带有浓厚湘南音调的客家话还比较流行,大概是因为当时的居住环境以及交通、通讯等相对闭塞,周边居民大多也是湖广移民,人们的交流普遍是夹杂着客家话的湖广语言。后来,随着交通、通讯的逐步发达,人群交流的日益频繁,大部分邝氏族人已经完全放弃了客家方言而使用当地流行的官话(平腔);再加上族人中因参军、升学、招工以及上世纪90年代以后外出务工人员的大量外流,官话的大面积融通,尤其是普通话的快速推广,邝氏族人不少都兼讲官话和普通话,逐渐疏远了客家话,甚至不少族人不会讲、不愿意讲客家话了 。

广府地区各姓氏族谱大多记载自己的祖先来自南雄珠玑巷,珠玑巷是北方汉族人到广东的一个重要落脚点。秦汉时期,有部分汉族越大庾岭进入粤北。唐五代时期,人们越大庾岭后,多在南雄盆地定居下来。张九龄奉诏开凿大庾岭以后,大庾岭取代湘桂走廊和骑田岭,成为进入岭南的重要驿道。两宋时期,有两次大的移民迁徙,一次为北宋末;一次为宋末元初,他们都是由南雄南下迁入珠江流域。

祖宗故居珠玑巷

广东不少人,只要谈起祖先,就说从南雄珠玑巷来的。珠玑巷,是南雄县城的一条街,再往北约40华里就到梅关。整条珠玑巷长约1华里。珠玑巷现有张、雷、周、何等姓。张姓在此定居最久的。据说张姓的远祖张辙在唐代就定居此地,当时叫敬宗巷。张辙地儿子张兴,唐敬宗以张家七世同居,而赐张兴珠玑绦唐敬宗死后,张族人因为敬宗巷这一名称和唐敬宗的庙号相同,为了避讳,便该叫珠玑巷。

另一种说法:南宋初大量的人南迁,,特别是到了宋末,他们经过江西,越梅岭,到达南兴,聚居乡野。有许多人来自开封府的详符地方,详符有珠玑巷,他们不忘故土,所以在南巷暂居的村落也称为珠玑巷。由此珠玑巷成为广东许多族姓的祖宗故居

广府人主要由早期移民与古越族杂处同化而成。广府民系文化特征以珠江三角洲最为突出,既有古南越遗传,更受中原汉文化哺育,又受西方文化及殖民地畸形经济因素影响,具有多元的层次和构成因素。广府民系分布的地域西江、北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在广东是封建文化最早开发的地区。两宋以后,珠江三角洲的开发已初具规模,到了明代,是当时岭南著名的粮食和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顺德、南海、中山、番禺等地基塘农业驰名于世。多层次的农业经济架构,又有广州这个世界贸易大港为依托,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市场广阔,产销活跃。明代后期,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商品化倾向日渐明显,成为岭南最活跃、最具商品意识,因而最富有反传统精神的地区。广东近代工业的新兴产业,主要从19世纪末叶从珠江三角洲一带兴起。经济发达推动了文化的兴盛,珠江三角洲地区从宋代以来,人文兴旺,一直居于全省人才优势的地位。广府文化的中心城市广州,自古以来是广东乃至岭南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建筑、艺术、宗教、戏剧、<a href=’http://recipcucn/key=11655’ target=_blank>音乐</a>、文学、绘画、工艺、饮食、园林、风俗等各个文化领域,处处表现出悠久的历史渊源和鲜明的个性,给人以多层次、立体的和丰富的感受,使广府文化在广东各民系文化中占有优越的地位。

由于至少从汉代开始与海外文化的接触交流不断,故广府民系的人民,在三大民系中最具开放性,比较易于接受外来新事物,敢于吸收、摹仿和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将传统文化与之相互融合。广府人还具有敢于探索和尝试的拼搏精神,视野较为宽广,思路较为开阔,商品意识和价值观念较强,精明能干,善于计算,创造了珠江三角洲多元化农业商品经济,以广府人为主干的"广帮商人"清中期就已驰名全国。同时,也带来了投机性、市侩性的负面作用,以及较为浓厚的宿命观,如广府商家中普遍可见到供奉关公为财神,在穗港澳等地民间存在迷信命运,敬神奉鬼的风气。商品意识不仅弥漫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往往制约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目标,人们更多的是注重经济上的利益关系,民系中的内部凝聚力相对较弱。

广府人由于最早受到海外,尤其是近代西方先进文化思想的影响,得风气之先,加上强悍的民性,冒险、创新的气质,因而反抗性和斗争性也特别强烈,在中国近代史上,精英继出,在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新中国以及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中,有一种"敢为天下人先"的最为宝贵的性格特征。(完)

客家文化:天下客家是一家

历史清楚地表明,客家人的迁徙,大多是由人口稠密、文化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原地区向人烟稀少、经济落后的偏远荒蛮地区而转移的。这些来自中原汉族的客家先民们,在辛勤耕耘创立新的家园的过程中,不断与南方的百越族(主要是畲、黎、瑶等族)融合,不仅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群体,而且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一方面,他们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始终崇尚华夏正统文化,崇尚诗礼传家,极为注重对传统、文化、语言、习俗的完整保存,并以共同的生活样式、习俗、信仰和观念将自己紧密团结在一起;另一方面,又善于从当地少数民族中汲取养分,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文化的最鲜明特色在于:

崇尚华夏正统文化。如果你有机会翻开客家人的族谱,或者观赏客家民居的门联,会发现各家各户都有着中原的郡望。如陈姓出于颍川,李姓出于陇西,王姓出于太原或琅邪,谢姓出于陈郡或陈留,何姓出于庐江,黄姓出于江夏,杨姓出于弘农,等等。这类家谱的记载有的虽经不起推敲,但却说明客家人从心底深处以来自中原而感到自豪。在迁移和开发的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正是靠着"崇正"精神,战胜了各种艰难困苦,建成了自己的新家园。以台湾客家新移民为例,他们一方面依赖与弘扬客家原乡文化,如"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顽强地沿用方言乡音;并按原乡的家族和宗族形式重新组织家族和宗族,民居建筑也仿效原乡的形式。另一方面恪守中华文化共有的礼乐教化,弘扬爱国家爱民族的优良传统。当荷兰、法国、日本侵犯台湾时,他们坚持民族大义,高举爱国保种的旗帜,与入侵者展开拼死抗争,涌现了刘永福、邱逢甲、吴汤兴、徐骧、姜绍祖等一大批仁人志士,为客家人增了光,为中华民族添了彩!现在,许多创业有成的客籍华侨,在总结自己何以成功时,也觉得是得益于客家崇正精神。为了让子孙后代永远接受和发扬客家崇正精神,他们一次次携儿带孙回到大陆原乡祖籍地乃至中原发祥地寻根认祖,并发起一次次公祭客籍母亲河的活动。

崇文重教,耕读传家。客家人特别看重读书人,有"茅寮出状元"之谚。在客家人看来,要想改变境遇,惟一办法就是晴耕雨读,金榜题名,走仕途之路。只有通过读书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跻身于官宦行列,才能实现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所以,家境再困难,即使是讨饭也要供子弟读书。作为客家人的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中这样写道:"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州,客籍人……本来是没有钱读书的……学费东挪西借来的,总共用了200多块钱,直到后来我当护国军旅长时才还清"。为了望子成龙,光耀门楣,客家人往往集中全家族、全宗族的力量来培养子弟读书。到过客家地区的人一定会发现,在其家族祠堂前立有许多石旗杆,那便是客家人崇文重教的明证。那些石旗杆是族中子弟中举人、中进士的标志,有多少石旗杆,就说明族中有多少人获得了举人、进士之类的功名。

守望相助,崇尚节俭。客家人讲究一个"义"字,即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他们认为,要想在新的客居地立足,必须面对重重困难,团结互助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他们提倡"天下客家是一家",要求客居他乡的同族人或同宗人精诚团结。而且信奉"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人值得十人当","帮来帮去,石头变豆豉"。由于客家人崇尚团结,直到今天,在客家人的婚丧红白帖中还保留了用"帮"字的古风。客家人很能吃苦,"一条扁担走天下"是其坚韧顽强精神的真实写照。客家人还有崇尚节俭的美德。有这样一条谚语:"山精山角落,新衫底下着",说的是客家人把旧衣服套在新衣服上穿,以旧衣保护新衣。由此可见,客家人的生活是多么的节俭。

潮讪文化:中国的犹太人

海外潮人的根,在广东潮汕地区(以现在广东汕头、潮州、揭阳三市为中心)。生活在这个地区的潮州人,是汉民族中具有独特的文化面貌的一个支系。我们把潮州人所创造的文化名为"潮汕文化",并给它以如下界定:

首先,潮汕文化是汉文化的一个地域性亚文化,它是在潮汕地区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

潮汕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隅,广东省的最东端,与福建省毗邻,总面积10346平方公里。地形大势,西北高而东南低,东北和西北多高山丘陵,绵延起伏,东南瀚海连天,形成一个内陆比较封闭,而有很长海岸线的地理小区域。这种地形地貌特征对潮汕文化的形成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其次,潮汕文化包含着许多文化特质,它们组成了既与共存于同一地域中的畲族文化、客家文化不同,也与周边其它地域文化有异的一个体系。在这些文化特质中,语言是最具有区别性特征的一种。因而,我们把潮汕文化理解为,由讲潮汕话的民系所创造的一个文化共同体。

其三,潮汕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开放体系。它的形成过程,是本地原住民文化和移民文化经过多次互相影响,互相吸收而逐渐融合的过程。在自成体系之后,由于潮汕人的迁徙,潮汕文化向海外传播,同时吸收其它文化的因素,不断发展。

潮汕地区地狭人稠,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矛盾很大,激烈的竞争环境培养了潮汕人的创造、开拓和冒险精神,不少人外出到海外谋生,形成社会风气,在农业上精耕细作,在手工业上精雕细琢,在商业上更是精打细算,极善经营,闻名海内外,有"中国的犹太人"之称。清中叶著称一时的广帮商人,主要由广州帮和潮州帮商人组成,潮州帮商人在国内的东南沿海及江西一带生意做得很大,在泰国、新加坡一带颇有势力。强烈的商品意识,是潮汕人一种颇具优势的文化潜质,使他们在改革开放时期足迹遍及城乡,渗透各行各业,特别活跃。 秦汉以后,汉文化向岭东扩展。晋唐时期,中原主流文化影响逐渐扩大,陈元光平定泉潮间蛮僚啸乱、韩愈谪任潮州刺史,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宋元时期,大量移民入潮,闽文化北来,使潮汕地区全面开发,是潮汕文化形成的重要环节。明清时期,最终形成有鲜明特征的潮汕民系文化。潮汕地区从宋代起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也相应发展,人才辈出。

  “湖广”一词,最早是指元代设立的“湖广行省”,相当于湘、鄂、桂及粤黔部分地区,元末明初,因连年战乱,湖广一带田园荒芜,人口减少,明朝政府将江西等省民众迁徙至湖广地区,允许其“插旗占地”,明末清初,历经战乱的四川荒凉凋敝,地旷人稀,清政府鼓励外省人入川垦荒,这就是广泛流传于巴蜀地区“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民谣的历史背景。

  湖广填四川是指发生在中国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的两次大规模的湖南、湖北(即湖广行省)、广东(主要是客家人)等省的居民迁居到四川各地的移民潮。根据考证表明,还有江西、福建、广西等十几个省份的居民迁入。 清康熙初年,四川巡抚张德地经重庆到泸州,沿途巡查,乘船组了好多天,张德地都没有看到几个人,为此感到好生奇怪:当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随从回答:都死了。 原来,明末清初的30多年间,四川境内战乱频发,加上灾荒、瘟疫不断,造成四川人口锐减。据考证,清初四川人口只剩下50来万,重庆城(现朝天门到七星岗通远门一带)只剩下数百家人,重庆所辖的州县内,有的只剩下十几家人! 张德地赶紧把这一情况报告给朝廷。康熙下旨,鼓励向四川(包括重庆)大规模移民,清政府还为此颁布了一系列移民优惠政策。湖南、湖北、广东、河南等省的移民,浩浩荡荡往四川涌来,长达数十年的“湖广填四川”移民活动由此拉开序幕。 《四川通志》:“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据康熙二十四年人口统计,经历过大规模战事的四川省仅余人口9万余人,清朝康熙年间,经历过兵荒马乱、刀光剑影的四川盆地终于平息下来,一批批新任地方官员也开始走马上任了。在这些踌躇满志的官员眼中,四川不知是怎样的丰肥沃土。然而当他们骑马、坐轿赶到新的官邸以后,才发现传说中的天府之国竟然是这般的荒凉残破、千疮百孔。 湖广填四川

  康熙七年,四川巡抚张德地忧心忡忡地向康熙皇帝上了一道奏折,表露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他说:“我被皇上荣幸地任命为四川的最高地方官员,来到这片饱受战火摧残的地方一展宏图。但现在当我站在满目疮痍的昔日天府,增赋无策,税款难征,使我感到局促不安、寝食俱废。我等下官受皇上差遣,惟有精忠报国效忠朝廷。经过几日思索,我觉得要重振四川天府之美名,惟有招徕移民开垦土地,重建家园,除此似无别的良方上策。”《明清史料·户部题本》。 张巡抚还在奏折中提及了一些移民办法。比如,可以命令与四川相邻各省的地方官清查那些因战争而背井离乡的四川原籍人口,加以登记注册,然后由四川“差官接来安插”。或者直接由政府出台一项移民政策,通过行政手段把人口密集省份的人民移来四川。康熙皇帝坐在紫禁城的龙椅上也正为全国的税收和重建问题焦头烂额。他接二连三地接到四川地方官的奏折,召集相关部门听取有关汇报,正式颁布了一份名为《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的诏书,下令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大举向四川移民。

  湖广填四川

  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背景 在今天的四川汉族地区,如果你去访问一些老人,问他祖籍何在,十有八九会是同样的回答:“我家祖辈是湖广填四川迁进来的。如继续问:“你是否知道为什么你们的祖辈会有湖广填四川的行动呢?”往往还是同样的回答:“八大王剿四川嘛!”由此可知,大多四川人都认为境内的汉族人的祖辈都不是四川土著,而是从湖广迁入的。而迁入的原因又是因为八大王即明末农民战争时张献忠(张献忠起义不久,即以八大王为称)剿四川。这种说法的影响很广深。 所谓“湖广”,是指湖广行省。元初时管辖今湖北、湖南、贵州、广东、广西、海南六省区和四川局部;元末时辖今湖南、贵州、广西、海南四省区和湖北、四川、广东三省局部;明朝时辖今湖北、湖南两省。 唐代的巴蜀地区在全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居于最前列。到了宋代,其经济文化的发展仍在全国处于先进行列之中,特别是南宋时期,巴蜀地区的人口占整个南宋的232%,可是其财赋收入却占整个南宋1/3,供应的军粮也占1/3,是南宋坚持抗战的主要经济基地,乃至有"蜀亡则宋亡"之叹。 四川历史上历经七次大移民。第一次是在秦灭蜀、巴之后,秦移民万家入蜀,约四、五万人;第二次是从西晋末年开始,全国性的北方人口南迁,在此期间,邻近四川的陕西、甘肃移民大量从秦岭进入四川;第三次在北宋初年,又发生了全国性的北民南迁,在这个时候,陕、甘移民入川;第四次是元末明初,以湖北省为主的南方移民入蜀;第五次是清代前期十余个省的移民入川,这次以湖北、湖南(当时行政区叫“湖广省”,还辖广西一部份)移民最多,移民人口达100多万,而今民间传说的“湖广填四川”,是在老川人血泪快要流尽的时候发生的大移民,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概念,即指这次前后长达一百多年大移民。第六次是抗日战争前期到全国解放,有不少人逃难或“南下干部”定居四川;第七次是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叶的三峡大移民,有许多人落户四川。 《湖广填四川》

  那么,为什么会有"湖广填四川"呢?

  长期的大规模战争

  在巴蜀军民尽最大努力坚持了长期的抗金战争,终于取得了使金兵未能进入四川盆地的巨大胜利之后,又坚持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抗蒙战争。这场战争基本上是在盆地内部进行的。蒙古军先后曾三入成都,而蒙古大汗蒙哥也被击伤而死于钓鱼城下。长期的拉锯战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极大的损失。从整个四川地区来看,以至有"蜀人受祸惨甚,死伤殆尽,千百不存一二"(虞集:《史氏程夫人墓志铭》,见《道园学古录》卷二〇)的记载。这些文字难免有某些渲染夸张的成分,但经济极度残破,人口急剧锐减则是无可怀疑的事实。因为在近50年的拉锯战中,除了战火的破坏,还有长期战事带来的农业生产的凋残而严重缺粮,“沃野千里,荡然无民,离居四方,靡有定所,耕畴不辟,堰务不修,秋不得收,春不得种”(见上引吴昌裔疏),这是当时必然存在的现实。此外,宋朝官军中也有不少军队在战乱中趁火打劫,残害百姓,或“剽掠于民财”,或“焚毁于仕族”,以至“骚动惨于敌祸,……故田里有内敌甚于外敌之谣,此害非一日矣”(吴昌裔:《论救蜀四事疏》)。这些记载都出于当时的蜀人笔下,应当是可信的。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元代巴蜀地区的人口锐减到不足南宋时期的十分之一,具体数字见前《民族与人口》一章。 面对宋元之际巴蜀地区如此严重的残破局面,元代的统治者除了实行屯田用以保证军粮的基本需求之外,没有采取由官方出面组织移民的措施。没有劳动力,生产就不可能恢复。所以,在元代的将近100年间,巴蜀的经济一直未能得到较明显的恢复。根据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一书的统计材料,四川行省在元代向中央政府所上交的赋税收入,在全国10个非少数民族省区中居于倒数第三,仅占全国岁入的096%。此外,据《元史"食货志》的资料,四川行省在各省区之中,酒税占倒数第三,醋税占倒数第一,商税占倒数第三。这种情况较之南宋时期占整个南宋王朝岁入大约三分之一的地位,简直是降到不能再降了。 元代末年,红巾军农民大起义的烈火四处燃烧,原来属于徐寿辉部下的明玉珍率军攻入巴蜀,以后在重庆自称陇蜀王,再改元称帝。明玉珍是湖广随州(今湖北随县)人,他的军队也基本上是湖北地区的农民。明玉珍不仅带来十几万军队,也有大量少田缺地的农民随之进入人少地广的巴蜀地区开垦务农。这应是著名的“湖广填四川”的开始。如吴宽在《刘氏族谱序》中所说:“元季大乱,湖湘之人往往相携入蜀”(见《匏翁家藏集》卷四)。明玉珍的“大夏”政权只存在了两世9年,就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所统一。明代初年,湖广地区的移民继续大量入川,到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381年),四川人口就上升到146万,外地移民,特别是湖广移民占了这一时期所增加人口的主要部分。正如光绪《潼川府志》卷五所载明人王维贤《九贤祠记》所说:“元法,军所至,但有发一矢相格者,必尽屠之。蜀人如余玠、杨立诸公坚守不下,故川中受祸独惨。明初,中江县开设,土著人户业七八家,余皆自别省流来者。”这些移民,不久也就成为四川人。 湖广填四川

  康熙七年(1668年),四川巡抚张德地曾在一篇奏疏中记录了蜀中父老的一段回顾:“查川省孑遗,祖籍多系湖广人氏。访问乡老,俱言川中自昔每遭劫难,亦必至有土无人,无奈迁外省人民填实地方。”(《明清史料丙编》第十本康熙七年十一月十六日《户部题本》)所谓“湖广填四川”这一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就是这样开始,而在元末明初进入了第一个高潮。 这是在元代末年、明代初年、清代初年连续进行的长期的移民运动。民间的有关传说较之历史的真实有明显的扩大与渲染,也有一定的偏差。“张献忠剿四川”这一历史事件也是发生过的,民间的传说较之历史事实有失误,也有一些歪曲。参见袁庭栋:《张献忠论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如果把这些偏差或失误排开,就可见到所谓"湖广填四川"原来是连续进行了多年的人口与文化的大融合,对巴蜀历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四川人十之八、九不是老川人,多半是湖广移民的后代南宋时四川近一千万人,至1234年蒙古人入侵到宋亡,人口耗减大半,1282年全川只剩60万。1362年随州明玉珍在重庆开创夏国,不少楚民入川,1371年明军灭夏后,继续大量移民,到1401年才接近尾声,明末四川约有400万人。 在明末清初,四川遭受了一场大浩劫。在这个地域上,长期处于大规模的战争之中:1639年明末农民领袖张献忠起事入川,1644年第二次入蜀后建立大西政权,地主武装、清军、南明军一起攻向起义军,次年十一月,张献忠在西充阵亡,使川人死亡过半;1647至此650年,明军内部争权夺利,战火不断;1650至1659年,张献忠余部孙可望、刘文秀进入四川,在川北与清军激战;1660至1664年,清军镇压义军,搜捕明军残余分子;1673至1680年清军平西王吴三贵叛乱,攻入四川,其叛军与清军的“三藩之乱”历时七年。这些战争持续达三十多年,地主杀起义农民,农民杀反动地主,满人杀汉人,汉人杀满人,“杀得鸡犬不留”。

  瘟疫、灾害接踵而至

  在大规模的战争中,不断地轮番拉锯撕杀,尸横遍地,瘟疫随战乱接踵而至,“大头瘟”、“马眼睛”、“马蹄瘟”、瘟疫及天灾接踵而至,境内人口锐减,耕地荒芜。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清王朝为了解决四川劳动力和生产粮食的问题,采取“移民垦荒”的举措,全国包括湖北、湖南在内的湖广省等十余个省的移民相继到四川定居,其中来得最多的是湖北、湖南省。据统计这次移民的持续时间长达一百多年,入川人数约一百多万人,其中湖北、湖南省的人数达一半之多。而在湖北省的移民中,麻城移民又占居重要地位。

  实施“湖广填四川”政策的背景

  在中国移民历史上,清代前期的“湖广填四川”是历史上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 湖广填四川

  四川之所以要“填”,是人口极度稀少,需要充实。明末清初30年战乱,四川被祸最惨。1644年,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等入川,12月称帝建立政权,国号“大西”,定成都为“西京”。四川成了四战之地:明军滥杀,清军滥杀,地方豪强滥杀,乡村无赖滥杀邀功,张献忠也有滥杀之嫌。继而是南明与清军的战争;还有吴三桂反清后与清军的战争。四川人民遭到了一次次的战乱和屠戳。据官方统计,1668年四川成都全城只剩下人丁7万人。一些州县的户口存损比例,原有的人口只剩下10%或20%。四川全省残余人口约为60万人。 清政府在统一后,施行了一系列“填四川”政策;主要是鼓励外省移民入川垦荒。如规定凡愿入川者,将地亩给为永业。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者,准其入籍等。对入四川招民优惠政策与各级官吏的政绩升迁、奖励垦荒招民紧密联系起来;在赋税政策上实行额外的优惠。康熙下诏对移民垦荒地亩,规定五年起才征税。并对滋生人口,永不加赋。还规定对移民原籍地当局和入四川落业定居地当局,要求配合移送核实,安排上户籍、编入保甲。这些政策为移民创造了好的环境和条件。

  麻城移民入川的条件、形式和人数

  据《光绪广安州新志》提供的数据,湖北黄、麻籍占入广安州人数的2664%。湖北、湖南合计约占60%。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麻城移民入川占有重要地位。 麻城移民入川的条件 从地理位置来看,湖北省地理位置离四川最近,又有长江通入四川盆地,在古代的条件下,是最佳进入四川的路线了。所以湖北麻城从元代至清前期的移民填四川中,进入四川落业的人最多。麻城移民条件有三:一是麻城离重庆不远;二是麻城移民历史悠久,在元代、明代初年就有大 量的麻城移民入川。三是与张献忠农民起义有关。张献忠在鄂屯兵时间长,后又转战湖广、江西,特别是麻城,有许多农民入伍。故张献忠部下不少是麻城人。张献忠失败后,有一部分人隐姓埋名留在四川。 移民入川的形式 一是奉旨入川。四川南川县的移民都是来自湖广省,尤其以麻城孝感乡鹅掌大丘人(明初麻城设四个乡,明成化年间并孝感乡入仙居乡内)为多。当时朝廷颁发“楚民实川之诏”时,基层的实施部门采取武的办法强行捆押方式,把一个个村子围住强行入川,所以移民的原籍不仅大地名相同,连小地名也相同。著名作家马识途的祖先来自麻城,那是在乾隆年间,马氏四兄弟从麻城奉旨垦荒,他们从长江溯江而上,到达忠州(今忠县)境,离石宝寨十多里的弯丘和沙地坝落业,以后这里的小地名就叫马家山和马家湾了。马氏四支人在这长江边的平出村共繁衍后代千余人。二是求生存入蜀。著名作家艾芜的祖先原籍麻城孝感乡,以种田为生。但因失掉了土地,康熙中叶在“湖广填四川”的大背景下,只有到西蜀去求生存,于是携妻带子,从长江水路进入四川,最终选在成都府的新繁县与彭县交界的平原上,着水沟插占务农。三是经商入蜀。清前期湖北与邻省四川的贸易十分方便,有的就近入蜀定居。如原籍湖北麻城的从事贸易的刘廷奇,在康熙39年命家人刘俊臣到中江“相土”定宅,之后偕妻沿途贸易到中江定居。四是为官改籍定居。如四川龙安营都司梁光裕,原籍湖广麻城人,入四川后任都司改职后,遂家于江油县全门乡五甲三木里。 麻城移民人数 整个明末清初的移民达一百多万人,有一半来自湖北、湖南。其中湖北约有30万人左右。麻城无疑占有重要比重。但麻城入四川多少人,笔者查阅麻城清代历朝县志,对移民这件大事均无记载。据清光绪8年刻本《麻城县志》户口记载:明嘉靖35年册定麻城人口148240人。明万历47年册定人口116234人。清代年初册定人口110287人。从这个数字推论,明末清初有37953人可能是移民方式到了四川。当然这里面还包括参加张献忠农民起义人员在内。但估计移民人数有3万人左右。这个数字如果属实,占到湖北移民人数的10%。在县级当中应当是较多的。这还不包括明代初年入四川的人数。如果算在一起估计不下10万人。据四川大学教授胡昭曦多年前就重庆、合川、南溪、广安四地58份族谱作了研究,清代以前入四川的118户,其中湖广占有85户,而这85户中有65户来自麻城。 湖广填四川

  麻城移民入川的管理和作用

  第一,麻城移民的相对集中管理。如在云阳“邑分南北两岸,南岸民皆明洪武时由湖广麻城孝感敕徙来者,北岸则皆康熙、雍正间外来寄籍者,亦惟湖北、湖南人较多”。(咸丰《云阳县志》)对入籍移民,加强户口管理,印照验收,编入保甲,使其安心务农。 第二,引进新的农作物和种植技术。如麻城的红薯、甘蔗、蚕桑、种烟等农作物和技术被移民传至四川。 第三,促进商业发展。麻城籍商人从事山货、粮食等重点行业,还从事铁锅、布行、麻行、酒行、猪行、磁器、杂粮等货物交易。 第四,人口繁衍。如邻水县甘氏“在明洪武四年(1371年)湖北麻城孝感乡甘承先率领同族移住复盛甘 家沟,历数百年,子孙繁衍,发展成为邻水人数较多的姓氏。现集中分布于复盛、丰禾、八耳、石永等地。并散居在县内各地”。 第五,传播文化。如麻城人阚昌言,是雍正8年进士,乾隆5年(1740年)任四川德阳县知县。他在任内“常巡视陇亩,劝课农桑”,根据四川的自然条件及经济状况写成了《家事说》一书。该书就天时、地 利、人力三方面,分别讲述抓紧农时、改良土壤、讲究耕作技术诸多农事。 第六,移民户与麻城保持着联系。著名作家艾芜的家族汤氏,其入四川始祖在清初从麻城到新繁定居,是带着“烈希承宗祖,美德正乾坤”的韵文来的,后代相传。到艾芜的父亲一辈是“坤”字辈,已是清代末年,人丁繁衍,编排名字不够用,便又派人到麻城去访问祖先的家族,才带回好些韵文,印到族谱里去。头两句是“道继宽仁著,功昭勇智闻”,艾芜按此韵文为“道”字辈,他被其父亲取名为汤道耕。 麻城

  一些县居住的主要麻城大姓

  第一,广安州(广安)“惟湘鄂特多,而黄麻永零尤盛”。据《光绪广安州新志》提供的数据,湖北黄、 麻籍占入广安州人数的2664%。湖北、湖南合计约占60%。又据毛毛著《我的父亲邓小平》上卷载:邓小平的家乡是广安县。前面提到光绪广安州志载入籍广安的湖北省黄安、麻城人约占三分之一。而邓小平的祖辈也可能是从麻城移居去的。据毛毛在书中介绍:“有许多研究我父亲生平的人,都曾考察过我们家庭和家族的历史。有的说我们家是从湖北迁来的移民。——连我的叔叔也说,小时听大人说,邓 家是从湖北迁移来的。”(《我的父亲邓小平》上卷第23页)毛毛的叔叔邓垦在武汉工作,他曾多次去过麻城,认为邓家祖辈是麻城人。可见邓小平同志的祖辈也很可能是从麻城移民去的。 第二,邻水县。据该县志载,移民姓氏有65种之多,其中“湖北籍最多,尤以该省之麻城为最。”其中著名的有清代大理寺正卿甘家斌、台湾挂印总兵包永才等著名望族都是麻城人。甘氏前已提及。包氏在“ 明洪武年(1371年)麻城孝感乡包元恒率领同族移住兴仁乡绿豆湾落业,现集中分布于兴仁、护邻、石滓等地”。 第三,新宁县(今开江)明代麻城移民大姓有张姓,原籍麻城,明洪武二年迁入分别落业于接龙桥、沙树湾、张家湾传至18代。清代移民有麻城郑、高、薛姓。 第四,彭县。明代移民有麻城周氏明初迁蜀,居彭县野鸭河,今万年乡一带。黄姓清康熙年间由麻城迁居彭县升平八字坪。 第五,金堂县。大姓张氏,于前明时由麻城迁居金堂县关东外,数世科举。至今15代。 第六,宣汉县。元代有王姓、向氏、冉氏、袁氏由麻城迁入。明代有49支姓氏迁入,其中麻城占据22 支。清代迁入18支麻城3支。 第七,南部县。王姓一支是清初从麻城迁入,至今约传20代,以住地形成名者120处。不少乡有宗祠。 张姓是清康熙36年由麻城入县,至今传16代。 第八,岳池县。康姓祖籍麻城,清康熙23年迁入县三乡;范姓祖籍麻城,也是同一时期入本县四乡;傅姓麻城孝感乡,清乾隆12年入本县。蒋姓于清康熙21年迁入6个乡。此外南充县、潼南县、新都县等麻城迁入者都比较多。 五、麻城移民中优秀人才中以居官、文学者较多 最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经济学家之路》第二辑,载有北京大学著名经济学家胡代光的文章《八十春秋的回忆》,文章说:我的祖先本来是湖北省麻城县人。因为明代末年,张献忠领导农民革命运动,后来被政府军镇压,致使四川土著人民稀少,大部分土地被荒芜起来,无人耕种。于是清朝政府采取移民入川政策,我的祖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于康熙年间从湖北麻城县搬到四川来的(现在四川人,其祖籍多半都是从外省移居过来的)。 据《深圳特区报》曾载杨泉撰写的文章《延河之子李鹏》,其中写道:“据李家的家谱记载,李家的老家原在湖北省麻城县,后来才迁居四川庆符县,在什么年代迁居,不得而知。”据麻城派人到四川高县庆符镇调查,找到1936年《重修庆符李氏族谱》,其序中说:“吾庆之李,自湖北麻城迁居于此,已数百年。到今家世耕读,代有其人。”宗谱跋言中说“吾家在楚时宗派,自明季兵灾,遂不可考”。 前面提到的有清代大理寺正卿甘家斌、台湾总兵包永才、著名作家马识途、艾芜等其祖籍都是麻城人。

  编辑本段影响

  三百多年前的“湖广填四川”给四川带来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为四川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甚至四川无与伦比的感染力和同化力也正是来源于厚重的移民文化,这些外省移民还成为多数四川人的先祖。然而,前不久省社科院客家研究中心向国家社科办提交的研究成果《“湖广填四川”与西部生态环境及社会变迁研究》却表明,“湖广填四川”对四川的生态环境有着直接的破坏“痕迹”,难道这些有名的历史移民真的是破坏四川生态环境的罪魁祸首。

  植被资源破坏严重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蓝勇长年研究西南地区生态环境状况,曾对当时情况作出推测:“清初广大的成都平原和浅丘地区曾是农耕垦殖地区,但灌丛林、茂草和次生林的覆盖率已经恢复到50%左右,盆地内其他长期的垦殖地区此时也多为灌丛、茂林覆盖。顺治八年,川耕地不足12万公顷。”陈世松也介绍,从战后到移民高潮来临前的这一时期,森林植被有了短暂的恢复。“城市鞠为茂草,村尽变丛林”,就连曾经繁荣一时的成都府也变成了“城中杂树蓊郁成林”。清初川北巴山地区主要分布的是以楠木、松柏为主的针阔混交林。 而移民入川后,四川的农业垦殖从最初平原荒芜地的复垦,逐步向丘陵中部、山地推进,垦殖范围进而到达丘陵顶部、半山上部,当时山田盛行,梯田出现,水土流失严重。总耕地面积上百万公顷,而森林植被则破坏严重。

  华南虎等物种逐渐消失

  专家一致认为,乾隆元年时期,移民开发把耕地范围扩张到了山地、丘陵,这是农田垦殖突破传统范围的标志,但同时也是生态环境逐渐萎靡的开始。在森林物种资源方面,一些动物群落不断减少,生物数量乃至物种不断消失。明代川北出没寻常的华南虎消失就是很好的例证。清初关于虎患的记载有:“直至清初,华南虎在四川分布广泛,说明那时垦殖率还比较低,森林相对茂密。”“西乡县山深林密,经常有老虎出没,清溪、桑园铺等地均有虎食人。”乾隆以来,蜀道沿线各府线仍有虎患,但较清初已经锐减。因此随着移民的涌入,物种消失的进程显著加快。

  旱灾发生频繁

  研究发现,大移民以来,地质地貌灾害、旱涝灾害等在四川地区发生得更为频繁。16世纪至17世纪是整个明清时期发生干旱灾害最为频繁的时期,尤其是17世纪盆地东部地区。陈世松等相关专家整合相关的史料时发现,大移民时期是盆地的大旱年份,平均每3年左右就要出现一次。这与《四川历史旱灾表》统计的结论保持了一致:16世纪平均33年一次,17世纪平均3年一次,18世纪平均37年一次,19世纪平均12年一次。

黄香(18~106年)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一位文化名人。他为官的品位并不高,最高职务是魏郡太守,大约也就是一个四品官员。但他生命历程中有两个亮点:一是他9岁时,母亲去世,他对父亲格外孝敬,夏天他将床枕扇凉,冬天用身体把被褥温暖后,才让父亲安睡;二是他很小的时候,便广泛阅读儒家经典,精心钻研道德学术,能写文章,当时京师称誉为“天下无双,江夏黄童”。汉章帝还曾特许他到宫中藏书之所东观读书。孔子曾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尊敬长辈,友爱兄弟,是做人的根本。黄香的这种品行正符合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标准。旧传元代郭守正挑选了历史上的二十四位孝子,辑成《二十四孝子》一书,作为做人的楷模,黄香名列其中。子黄琼曾孙黄琬相继拜相黄香一直被人们所推崇。

  黄氏史料

  1、出自嬴姓。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有关资料所载,黄姓为陆终之后,其后建立黄国,后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帝舜时代,东夷部落的首领叫伯益,是“帝颛顼之苗裔”,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姓嬴氏。传说伯益的后裔有14支,既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赵氏、合称嬴姓十四氏。其中的黄氏大约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因被周朝封为子爵,又称黄子国。春秋时期,楚国称霸,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衡。公元前648年,黄被楚灭。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就是黄氏。

  2、出自金天氏之后。据《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载,黄氏起源于金天氏之后。台骀是上古时期少昊金天氏的苗裔,世代为水官之长,颛顼时受封于汾川,后世尊为汾水之神。春秋时,台骀的后人曾建立沈、姒、蓐、黄诸国,后来都被晋国灭掉了。其中黄国公族子孙以国为姓,成为黄姓。

  3、据《东夷源流史》所载,远古颛顼时代,黄人从河南黄水西迁到山西汾水下游,建立黄国,以国为姓。陆终。上古时期火神祝融(掌管火的官)吴回之子。后其继任祝融。周代时,其后被封于黄(今河南省潢川西十二里),建立了黄国。黄国后来被楚国所灭其后代子孙分散到了各地,他们不忘亡国之恨遂以原国名为氏称黄姓。并尊陆终为其得姓始祖。

  4、出自他姓改姓。上古时代及后朝的王、陆、巫、吴、金、范、丁皆有改为黄姓者。

  5、出自回族中的黄姓来源有二:

  ① 今福建省泉州市的少数蒲姓回族为避元代“反色目”的诛杀而改黄姓。但由于出自不情愿,放将黄姓故意写成“苗”(莆)字,因苗(莆)与蒲同音,若被人发觉,落下加上两点就是黄字,久之便成了“黄”姓。

  ② 元代黄姓取阿位伯穆斯林女子改姓伊斯兰教其后裔融于回族并姓黄。黄姓回族主要分布在福建四川河南宁夏部分地区。

  6、黄渊始祖主要流行于江西、福建、云南等省的一些地区,如云南威信谱在“渊”字条下明言:“世谱录渊公为一世始祖。”又引《十朋谱》之语:“渊公字好善,迁居黄岗之地,子孙多以公为始祖。”

  [编辑本段]六、黄姓迁徙

  1、黄姓的原始祖先——黄夷的流徙

  黄夷的发源地在今内蒙古东部、燕山之南的辽河西源——西拉木伦河流域。后来向东南迁徙,经河北迁安县西的黄山和束鹿县的黄丘进入山东半岛,加入东夷集团,成为九夷中的一支。再往后,在华夏与东夷的大融合之中,黄夷和其他许多少昊子孙氏族,跟随颛顼从山东半岛内迁到了中原地区。

  2、黄国人的迁徙

  上古黄国之一的潢川黄国在今河南潢川县的古中原境内。自从公元前648年潢川黄国被楚国灭亡后,黄姓族人有少数逃到河南中部,大批则被迫内迁到楚国腹地,定居在湖北黄冈、黄陂、黄安、黄梅、黄石等县。据说就是因黄国江夏人迁此而得名。其中有一支内迁到楚都郢(今江陵、荆州),形成秦时著名的江陵黄氏。还有一支内迁到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县东南一带),后来发展成汉代最著名的江夏黄氏。亡国后,一部分黄国遗民仍留在潢川故地,坚守家园,顽强生活。战国时期,黄国贵族后代黄歇事楚顷襄王,于楚考烈王元年(前262)任楚相,被封为春申君,最早的封地在今潢川县,所以,直至清代,潢川城都一直叫春申镇。后来,黄歇改封于吴 (今江苏省苏州),他的13个儿子,有的就定居于江苏。据《客家姓氏渊源》所载,黄歇曾因避难而迁居于距江夏县城30里的黄鹤乡仁义村,其子孙散之四方。从战国晚期起,江夏郡(今湖北省武汉一带)成为黄氏繁衍发展的中心,如汉丞相黄霸、赠太尉孝子黄香及子宰相黄琼与曾孙太尉黄琬都世居江夏,中华黄氏第一状元黄凤麟,也出在江夏郡黄州,故其天下黄姓共以“江夏”为郡号。

  3、两汉到两晋的迁徙

  汉代以后,主要由于任官的原因,黄氏分别向大江南北迁徙,北迁至河南固始、南阳等地,南迁至江西、湖南、四川等地,黄氏也是从晋代开始大批人居福建。《闽书》载:“永嘉二年 (308年),中原动荡,衣冠始人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据福建早期黄氏族谱记载,两晋之际,江夏黄氏族人黄元方(字彦丰又名黄允),为官晋安太守,后定居福建,尝以道学倡闽,有万卷书楼在福州三山榴花洞,成为福建历史上最早的黄氏望族——晋安黄氏。据说,后来的侯官黄氏、莆田黄氏、军城黄氏和四安黄氏等,都是黄元方晋安黄氏的后裔。

  4、隋唐五代时期的迁徙

  唐高宗时,陈政、陈元光开漳州,中原58姓将官随其入籍漳州,漳州黄氏即为其中之一。台湾《江夏黄氏历代世系表》亦有这方面的记载:有名黄彦丰者,于晋永嘉年间(300年)八姓衣冠人闽居候官黄巷,垦荒致富,唐朝进士开国公谥忠义桂州刺史黄岸入莆,黄冲公长子;字宗极,又字魁杰,号彦忠,(674年农历正月5日-756年农历3月29日),唐朝秘书监,初居湖北黄州江夏,中徙河南光州固始,再迁福建侯官县(今福州东街南后街)黄巷,最后迁入泉州郡莆阳县延寿里国欢院(今涵江区国欢镇黄霞村)。自少俊逸,能文章。698年,以才德兼全科及第进士,历任弘文院编修,徐州牧,广西桂州刺史,陈十要道于唐玄宗,治为天下第一,755年归养。有惠政,封开国公,进升为金紫光禄大夫,谥“忠义”。为福建东南望族,其莆阳后裔十分显赫,若包括外徙科第出仕鼎甲宰相人物,则为状元者有10位:文状元者7位五代黄仁颖、宋代黄公度、黄定、黄由、黄朴,明代黄观、黄士俊;武状元者3位唐代黄仁泽、明代黄钺、清代黄仁勇;为榜眼者3位:宋代黄洽、黄艾、明代黄凤翔;为探花者3位:宋代黄桂、明代黄旸、清代黄叔琳。为宰相者10位:宋代黄镛、黄洽、黄祖舜,明代黄景昉、黄鸣俊、黄士俊、黄道周,清代黄机、黄锡衮、黄廷桂;配赵(封开国夫人),配邱(封吉国夫人);子三(黄谣、黄典、黄乐)其子孙蕃昌为闽中著姓大族。又有浯州牧马监陈渊,也在唐朝初期率许、蔡、张、黄等12姓

黄姓起源

黄一寻根溯源 (一)少皋曾孙台骀之后:台骀是少皋的曾孙,因治水有功,颛顼封他到山西汾水流域,国号黄。周初,为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二...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