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的山西裴氏在历史上有什么样的背景?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3收藏

中国著名的山西裴氏在历史上有什么样的背景?,第1张

要说中国最为著名的家族,一定是山东孔氏家族,从春秋战国延续至今连绵不断,而且历朝历代的衍圣公都受到朝野上下的尊敬,上到皇帝下到黎明,无一不对这个家族肃然起敬。

曲阜孔庙

而在山西,也有这么一个家族,繁盛了竟然长达上千年之久,这个家族先后出现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还出过25位节度使,地方官刺史和太守更是高达288人,获得爵位者164人,其中最高爵位公爵最多,高达89人,侯爵33人,伯爵11人。

不仅这个家族的男丁兴旺,而且这个家族的女子还出现过皇后三人,太子妃四人,王妃两人等,这个家族就是山西闻喜裴氏家族,这个家族所在的村子也被誉为中国宰相村。而这个家族的开创者,就是三国时期的裴潜。

裴潜出生时,闻喜裴氏已经开始展露头角。在当时的东汉时期,闻喜裴氏也算得上是一个小小的名门望族,虽然相比较后来的繁盛有所不足,但是也为后来的家族兴旺奠定了基础。

裴潜的母亲并不是他父亲的正妻,而是他的父亲小妾所生,这也就注定了他在裴氏家族中地位低下,但是年少的裴潜并不以此而自卑,反而处处争先,在他心底里有很强的自尊,无论什么事都要做到最好,可能正是由于他这种性格,培养出来的后代都有一种进取的精神,这可能也是这个家族在数千年乱世之中得以立足,根本的重要原因。

裴潜剧照

由于东汉末年中原大乱,山东正处在战乱之地,所以裴潜就带着妻子儿女南下避乱,荆州刺史刘表很早就听说了裴潜有过人的才能,所以裴潜刚到荆州就受到了刘表的热情款待,但是在裴潜看来刘表自恃甚高但是才能不足,如果继续留在刘表身边,很有可能会遭到祸端,所以他便找了个借口离开荆州到了长沙。

果不其然,两年之后,曹操破荆州下江陵,裴潜身处乱世想要安静的做一介平民,看来是不可能了,此时的他有三种选择,向西可以投奔刘备,江东孙权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更好的选择似乎是投奔曹操,因为他的老家就在曹操的地盘,而且曹操雄才大略,有一统天下之志,而且求贤若渴,能够任用贤才,所以他便投奔了曹操。

在投奔曹操之后,曹操曾经问他刘备这个人怎么样,裴潜的回答成为后世评价刘备的一个重要依据。他回答道:“如果让他盘踞中原,只能生乱而不能治乱,如果让他趁机守住险要之地,足可以成为一方之主。”这个判断,可以说是对刘备最好的一个评价,很好的展示出了他识人认人的能力。

曹操占据了中原地区一统北方,免不了和北方少数民族打交道,但是,由于西北地区游牧民族像群疯狗一样,不仅打仗作战勇敢,而且平时风格粗旷豪放,经常发生部落之间的冲突,这让曹操很是头疼。

在如今山西北部的代郡就因为三个乌桓部落的冲突爆发了战争,这三个乌桓部落的首领都自称为单于,相互之间谁都不服谁,前任的代郡太守能力不足,不能很好的镇压,三个部落的冲突导致代郡内部大乱。这时,曹操就想到了裴潜。

曹操本来是想让裴潜带兵前去镇压,但是没有想到裴潜认为武力征讨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因为代郡人口众多,万一三个单于狗急跳墙暂时放下彼此之间的冲突,连兵一处对抗朝廷那时遭殃的便是代郡的百姓,曹操听完裴潜的论断之后,认为很有道理,于是就派他只身赴任。

裴潜孤身赴任,并没有带来朝廷大军,这让三个单于是又惊又喜,而且也对这位新上任的太守感到无比的亲切,裴潜并没有过多的为难他们,对于少数民族,他采取了怀柔政策,恩威并重,让三个单于既感受到来自朝廷的关怀,也认识到了天威不可犯。于是,他们主动承认错误,归还抢夺汉人的马匹粮草,一场民族之间的危机就这样被裴潜简简单单的化解了。不得不说,裴潜是真有真才实学,而不是浪得虚名。

裴潜不像是曹操手下众多谋士一样,精通军事,而是在政事上有所突出,行军布阵非他所能,但是保国安民他确实做到了自己应尽的义务。

公元244年,裴潜病逝,被赐封青阳亭侯,死后遗嘱一切从简,这在盛行厚葬的东汉时期可以说是很少见的。正是由于他这种廉洁奉公的家风,才使得裴氏家族代代相传,能人辈出。

而裴氏家族,一直到今天,还非常兴盛,家族人丁兴旺,后代经商当官、治学从军的非常多,而且在自己的领域内都小有名气。裴氏家法也成了一门新的学问,叫“裴氏学”。

  “南林北裴”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独特的家族文化现象。

1北裴:

(1)裴柏——中化宰相村作为中国北方的一处孕育人才的温床,培养人才的摇篮,向国家输送前赴后继、层出不穷达十余世纪且彪炳史册、功勋卓著的治世能臣、艺文百家的基地。在漫漫两千年的历史天空中,裴氏家族名人辈出,如群星灿烂。查阅史册,裴氏一门在正史立传者就多达600余人。其中有历朝宰相59人,各代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 11人,刺史 211人,太守77人。有89人被封公、33人被封侯。出过3位皇后、2位王妃、21位驸马爷。有117人考取进士,其中,11人高中头名状元。

   (2)裴氏“源于周秦,盛于隋唐”。大唐王朝290年历史中共产生了396名宰相,而裴氏一家就有34名,近乎十分之一。唐朝的重大事件,无不有裴氏的参与。所以胡耀邦同志说过,研究中国封建社会要研究南林北裴。1958年成都会议期间,毛泽东主席曾问原山西省委书记陶鲁笳说,你是否知道裴度这个人?你们闻喜县裴家出过那么多宰相,可值得研究哇。可见他老人家对裴氏现象也很感兴趣。

   (3)1999年,裴氏第74代后裔、原山西省省长、中科院党委副书记裴丽生邀请著名书画大师董寿平为裴柏村题写了“宰相村”村名。“中华宰相村”从此不胫而走,传遍中国和世界。

2南林:

(1)南林则是指林则徐一家。没有过多的描述,但林则徐其人千古流芳已是极大的名头。

(2)证据:“南林北冯”是中国现代文史家王瑶所说,其中就说到林指林则徐林家,北冯就是代州的冯家。

  裴氏家族,初兴于魏晋,裴秀、裴楷等闻喜八裴,与琅琊八王是当时天下人尊崇的豪门望族;到了南北朝,北朝的裴宽、裴果、裴侠与南朝的裴邃、裴之礼,隔江各事其君,江北江南裴氏家族,一脉两支,各自兴旺。裴氏最盛是唐代,曾在唐代产生过17位宰相,人数之多仅次于皇族李氏,尤其是晋国公裴度,力平淮西吴元济,天下藩镇诸侯无不敬畏,裴度是唐代中兴名臣,有再造唐室之功。裴氏家族的兴盛,一直延续到宋代的裴济、裴德裕……千年兴旺之族,宰相频出一望,功在中华盛世,史书犹沁余芳(太原道注:有关裴度、裴秀等参见本站山西名人)。这样的望族,这样的门第,其背后有很深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涵。穿透千年风云,穿透历代名相,我们可以看到裴氏家族是儒家标榜的“修身、治国、平天下”典范。

  修身,必修学、修德、修廉。裴氏家族屡有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大道德家和清廉刚正之士。这些是一个家族兴盛的基础,是家族气脉的根本。裴秀是三国时期杰出的地理学家;裴顾是西晋独树一帜的唯物论思想家和哲学家,裴松子是南朝着名的史学家,曾为《三国志》作注;裴矩、裴世清是隋代著名的外交家,裴光庭是唐代颇负盛名的史学家和清廉名臣……他们注重修学、修德、修廉,是历代修身的典范,他们的道德文章,堪为裴氏师表、万世师表。

  里面有很多,就是没有裴元庆,我想应该不是吧

全国裴姓哪里人口最多 山西

裴姓在中国有多少人 裴姓,中华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197位。裴姓在中国约有137万人。

平凉市裴姓人口聚集地在哪? 这个去派出所问哈户籍上的人或者问哈搞人口普查的应该靠谱,我是崆峒人,这个姓很少见!

中国姓裴的人有多少 裴姓,中华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197位。

裴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西晋末年,政治腐败,八王争夺政权的战争使社会动荡,生产受到严重破坏。匈奴、鲜卑、氐、羯、羌等少数民族纷纷内迁,他们不能忍受西晋的压迫,纷纷起来反抗。匈奴贵族刘渊于永兴四年(304年)起兵,国号汉,定都平阳(今临汾市尧都区金殿一带)。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年),刘渊死,子聪立。次年,刘聪遣石勒歼灭晋军十余万人于苦县宁平城(在今河南省鹿邑西南),俘杀太尉王衍等。同年,又派刘曜率兵破洛阳,俘怀帝,纵兵烧掠,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建兴四年(316年),刘曜攻破长安,俘愍帝,不久被杀,西晋灭亡。史称这一时期为“永嘉之乱”。加上连年旱灾,造成了严重的饥馑和疾疫,饿殍遍地,浮尸满河。在大动乱大旱灾大饥饿的情况下,北方各族人民不得不流徙到梁、益、荆、豫、兖等州就食。在这股流民的大潮里,河东裴氏也被裹挟着从今山西、河南等地四处流徙。裴姓虽然起源于山西,但是他们很快就走向中原,走向全国,在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种不断开拓进取的家族精神,又引导他们走向邻邦,飘洋过海,走进世界各地。只要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国人开发奋斗的足迹,就有裴姓族人开发奋斗的足迹。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留下了裴姓族人开拓进取的徽音。

裴姓全国人口有多少 裴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位为第一百九十七位。在中国,此姓主要分布在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编辑]

中国有多少裴氏人口,主要分布在哪? 裴氏起源姓氏: 裴 祖籍: 河东祖宗: 伯益 郡望: 河东郡分类: 以封、住地为氏姓氏来源裴姓是4000多年以前舜之时贤士伯益的后裔。根据《通志・氏族略》上记载,裴姓是伯益的后代,被封于pei(原字为上非下邑)乡,后代因此以pei为氏,后来他们的后裔徙封解邑,就去掉邑旁,以衣旁为裴,称裴氏。而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说,裴姓原为嬴姓,是伯益的后代,秦时的非子之孙被封为裴乡侯,子孙因此以裴为氏,即山西闻喜的裴氏家族。而《唐书・宰相世系表》上也记载,非子的孙子受封于pei乡,后代因以封地为氏,后来徙离封地,就去邑旁从衣旁为裴。因此,裴姓是4000多年以前舜之时贤士伯益的后裔。伯益是颛顼帝的子孙,善于调驯鸟兽,被虞赐姓为嬴,后又佐禹治水,建立大功。距今大约2650年以前的周朝时,伯益的后裔出现了一位裴陵,因立功被周天子封为解邑君,食采于现在河南省洛阳县南方的解邑,于是,他的家族也自然地从非乡搬到解邑,并且改姓为裴。自此,裴氏先人以解邑为中心,往其他地方搬迁,繁衍至今,分布于全国各地。望族居于河东郡,即现在的山西省夏县北部

姓裴的在中国有多少人 按姓氏排行裴姓排第一百位,裴姓人口蛮多的,记不得具体数字,百家讲坛上有一期可以搜一下

全国裴姓有多少人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二零一零年十一月一日零时)由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统计,列出目前中国人口最多的前三百名姓氏。裴姓排名第168名。全国裴姓人口有一百万人。

裴姓族谱,辈分表 河东裴氏一支字辈:“度绣文志奉先惟孝崇本意仁福谦宝善绥启后昆”。

河北永年裴氏一支字辈:“勤俭身家本经书世代珍修文重圣学居敬守天真”

一九四六年河南孟津裴坡村裴志玺修《裴氏世谱》时的排行字:(七言诗六句42字)

逢志元敬绍先声,诗书执礼乐继绳,孝 众道德远,百代勋业万枝荣,正直端方有文庆,福禄寿禧统发兴。

河南信阳裴氏排行字:(有两万人)世 本 起 传 广 仁 志 善 则 长

四川成都《裴氏族谱》排行字:(五言诗八句40字)

世永代万从,文朝思登弘,应成美良玉,元嘉锡昌宗,光国平大用,始守自慎堂,续志行邦远,再起茂开隆。

(2)四川华阳裴氏支排行字:

齐送世大,绎范秉行,希允昌志,良广。。。。。。,

清光绪二十一年裴元俊纂《裴氏族谱》。寄托了家族昌盛,风范长存,志气高远的愿望。经南阳宗亲裴兵多方查询考证,成功与故里《裴氏世谱》接续。

(3) 裴雪梅四川乐至县金顺镇裴刘村裴氏排行字:(20字)

天长安邦定,世代永远昌,书中才子贵,一发显荣光。

(4)重庆大足县龙水镇永益社区5组家谱排行字:(共40字其中后20字)和(同(3))

天长安邦定,世代永远昌,书忠朝子贵,一发显荣光

(5)重庆裴氏的排行字:

“世文天永远,百代启祥光。纯武开洪兴,英锐品儒香。以德全民泰,家兴振国邦。”

(6)裴邦儒 四川字辈普:员兴文化胜安邦定红机

(7)裴文龙 四川重庆字辈普:志良文邦国 万代得方园

六1福建安溪《裴氏族谱》。其中一支排行字:(32字)

文章 ,诗礼传家。忠良保世,仁孝光邦。毓秀钟灵,祖德宗功。金枝挺振,玉叶流芳。

你可能还不知道这个家族有什么厉害之处。

毛主席评价裴家为 "千年荣显”。

这是毛主席1958年在中共中央召开的成都会议期间,率领与会代表游览武侯祠,观看裴度撰写的诸葛武侯祠堂的碑文时说的。他说:“闻喜县是中国历史上出宰相最多的县,出自闻喜的宰相多是裴氏家族。裴氏家族千年荣显,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家族。”

确实,裴氏家族在其两千余年的历史中,所创造的辉煌是几乎无人企及的。

裴氏家族的始祖为赢秦始祖非子之后,周僖王时正式以“裴”为姓。后裴氏分为三支,分居河东、燕京、西凉等地,但追踪溯源三支都是出于闻喜裴氏,故有“天下无二裴”之说。

裴氏家族是中国历史上声势显赫的名门巨族。"名"在其家族人才辈出,可谓是"将相接武,公候一门"。"巨"在有识之士朗若群星,不胜枚举。

裴氏家族 “自秦汉以来,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余芳犹存。 绵延 二千年 间 ,豪杰俊迈,名卿贤相,摩肩接踵,辉耀前史,茂郁如林,代有伟人,彪炳史册。”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堪称仅有。 说句实话,裴氏家族实在过于离谱,要不是史书记载证据确凿,估计没几个人愿意相信,毕竟小说都不敢这么写。

那么老杜就来给大家细数一下裴氏家族的辉煌。

裴氏家族中仅 正史立传与载列者 就有 600余人;名垂后世者,不下千余人;七品以上官员,多达3000余人。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 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与皇室联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驸马21人,公主20人等 。裴氏家族的老家裴柏村也因此得名 “宰相村”。 除了官场,在各个学术领域中,裴氏家族卓有成就者更是不 少 。

这样看似乎不能感受到裴氏家族的厉害之处,举个例子,假如你是一个皇帝,你上朝的时候看到前朝的官员许多都姓裴,他们都互相是亲戚。你下朝了回到后宫发现自己的老婆、儿媳妇、女婿或者亲戚也大有裴氏家族的人在。

当然这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是当时的裴氏家族,就是这样位极人臣而且树大根深,

如果你还不能感受到这是一个多么强大的家族,那就来看看裴家都出了哪些人物吧。裴家兴盛六朝绝不止是当官的人多这么简单的。

裴柏村里有个晋公祠,供奉的就是被尊称为晋公的 三朝名相裴度 。你可以在《新唐书》《旧唐书》和《资治通鉴》里面找到他的传记和记载。元朝的关汉卿以他为原型写了《裴度还带》。在政治上方面,裴度坚持治理国家要任用贤才 。 他任宰相期间 ,荐引过 李德裕 、 李宗闵 、韩愈等名士,重用 李光颜 、 李愬 等名将,还保护过 刘禹锡 等人,从不荐引无才的亲友为官 , 他反对权奸,坚持唯才是荐 。 并且在反对藩镇割据势力 的斗争中 取得巨大功绩,先后平 吴元济 、 李师道 之乱,最终实现了“元和中兴”。除了政治上的建树,他在文学上也颇有造诣 。 他认为“文之异,在气格之高下,思致之浅深,不在磔裂章句,隳废声韵”,主张“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这对于当时古文写作上追求奇诡的倾向,具有补偏救弊的意义。裴度晚年留守东都,与 白居易 、刘禹锡等名士借吟诗、饮酒、弹琴、书法自娱自乐,提携了很多文人,颇为时人所敬重。除了和不少文人是好友,他的家族也和唐朝的文人联系甚密。裴度之妻韩琼英,有个弟弟名为韩愈;裴勉孙女婿名叫杜牧;裴迪的妹妹,嫁给了王维;裴隐与李白是交往甚密的好友;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为好友裴录事写诗《赠益府裴录事》。唐代流传千古的文人墨客,几乎都与裴家人有交情。

裴矩是隋朝著名 外交家 、战略家,他曾用离间计分裂突厥,借内耗削弱其实力,从而减轻对中原的威胁,为日后唐朝战胜突厥埋下伏笔。他还经略西域,致力于中西商贸和文化交流,使西域四十国臣服朝贡于隋朝,拓疆数千里,史称“交通中西,功比 张骞 ”。此外,裴矩还是著名的地理学家,曾编写《 西域图记 》三卷,记载西域四十四国的地理资料。 魏徵 评价他说 :"裴矩学涉经史,颇有干局,至于恪勤匪懈,夙夜在公,求诸古人,殆未之有。与闻政事,多历岁年,虽处危乱之中,未亏廉谨之节,美矣。然承望风旨,与时消息,使高昌入朝,伊吾献地,聚粮且末,师出玉门,关右骚然,颇亦矩之由也。"

在学术领域,西晋地图学家裴秀总结了我国古代地图绘制的经验,创造性地制定出“ 制图六体 ”的原则,即分率( 比例尺 )、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地势起伏)、方邪(倾斜角度)、 迂直 (河流、道路的曲直),为编制地图奠定了科学的基础,为中国 地图学 的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他所著《 禹贡地域图 》18篇,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地图学说的专著。他被誉为“中国制图学之父”。

而 南北朝时期 的“ 史学三裴 ”—— 裴松之 、裴马因、 裴子野 , 都因 治史享有盛誉。裴松之为 陈寿 《 三国志 》作注65卷、博采群书,史料翔实,流传千古,开注史之先河。宋文帝称赞他“裴世期为不朽矣!”他的儿子裴马因为 司马迁 《 史记 》作注,写成《 史记集解 》80卷,流传于世。他的孙子、裴马因之子裴子野撰写编年体《宋略》20卷,影响非凡,永垂后世。

上述的是部分裴氏家族杰出人物代表。

那么,裴氏家族何以绵延两千余年,兴盛八百年,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呢?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但是想要一个家族长久兴盛仅靠家族中的几个能人是远远不够的。 纵观古今中外,你会发现凡是根深叶茂的名门望族都 具 有两大要素。 亲缘 关系(联姻)和家族文化。

亲缘关系, 特别是婚姻关 系, 在我国 历史上从来都是政治的一种手段。通过婚姻 关系来巩固统治集团的统治地位 是封建统治阶级惯用的 方法。

实际上纵观古今中外的名门望族,家族发迹之后也大多是靠这种“门当户对”的联姻来构建自己的关系网络和权力体系。所谓树大根深,这种亲缘关系就是世家大族埋藏在暗处的“根”。

对于裴氏家族也不例外。仅从裴氏家族全盛的唐朝而言,他们的 亲缘关系就贯穿唐王朝政权的始末 , 裴氏家族与李唐王室有割舍不断的亲缘关系 。

早在唐初高祖时宰相裴寂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高祖的儿子赵王李元景为妃。 他的儿子裴律师又娶 了 高祖的女儿、太宗的妹妹临海公主为妻;宰相裴居道的女儿嫁 给 唐中宗 ,并 被封为孝敬皇后。在唐王室中 高祖、中宗、睿宗、玄宗、肃宗、代宗、宪宗都有女儿与裴 家 联姻 。 仅玄宗就有六个女儿 嫁到裴 家。历史上,共有21位皇家女子嫁入裴家。 而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姐姐虢国夫人也是裴 家 的媳妇 。

足可见裴氏家族的位高权重,毕竟唐朝时期裴氏家族能查到的宰相就有二十多个,皇室不得不通过联姻来笼络裴家。裴家也借此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为今后的仕途铺路。

这种以婚姻关系为基础的亲缘关系织成了一张密密的网, 不仅保障了裴氏家族在官僚集团中的地位不可动摇 而且促使了它的长盛不衰。

其次,封建门阀制度和世袭制更保证了家族荣誉和权力的代代传承。

“重教守训,崇文尚武,德业并举,廉洁自律”是裴氏家风的主要特征。

裴氏家族作为诗礼传家的衣冠大族深受儒学影响,践行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而儒学也称为其家族文化最根本的特征。裴氏家族要求族人严守孝悌,居丧合礼。这个制度使得裴氏家族保持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家族结构,长幼有序、尊卑有礼,很好的维持了家族秩序。同时,家族内部以血缘关系形成的纽带很好的团结和稳定了族人,使得他们彼此照料关怀,让裴氏家族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出于这样崇尚儒学的家族文化氛围,裴家人对于儒学不断深入学习,把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具有很高的政治热情并且积极投身于其中,也正是因此,裴家才走出了七千多位官员。

除此之外,裴氏家族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具体表现为"史学传家、著述丰富、多才多艺、文采出众、生活俭朴、轻财重义"等。

史学三裴之后,裴氏家族就奠定了以史传家的传统,家族子弟学史明史,在史学方面著述甚多。其次,裴氏家族很注重对后代才艺的培养,包括但不限于书法、音乐、文学等内容,同时也支持后代将自己的才华尽情施展出来。所以,裴家有很多政坛以外的名人,政坛以内的名人也往往在自己的才艺方面有所成就。如地图学家裴秀,宰相裴度在文学上的成就,裴行俭不仅通晓阴阳算数而且是著名书法家等等。而且,在前人取得成就之后,这部分的经验和文化就累积下来,成为家族文化的一部分,后人得以进一步学习它们。可见裴家是真真正正的书香门第文化世家。

在生活作风上,裴氏家族实行俭朴政策,虽然家大业大,但绝不铺张浪费,也很少敛财。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裴侠。史书说他“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唯菽麦盐菜而已”。他因此被周文帝称为“清慎奉公,为天下之最”。而且,他对“清苦”的价值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夫清者莅职之本,俭者持身之基。况我大宗,世济其美,故能存见称于朝廷,没流芳于典策。今吾幸以凡庸,滥蒙殊遇,固其穷困,非慕名也。志在自修,惧辱先也,翻被嗤笑,知复何言!” 可见裴家人早就对勤俭节约的重要性有所了解了,“清”和“俭”也成为了裴家人的立身之本。

裴氏家族很注重自小培养子孙的持之以恒 、勤奋学习的品德。并且要求他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为了保证子孙后代都成人成才,裴氏家族的家教是很严格的。比如裴植的母亲夏侯氏管教子女“小有罪过,必束带伏阁。经五、三日乃引见之,督以严训”。裴氏曾有家规,子孙考不中秀才者,不准进入宗祠大门,教育子女谨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的原则。裴柏村至今家家门楼上都有“耕读传家”的大字。同时,裴氏家族还注重荣誉教育。通过灌输“上忠君报国,下光宗耀祖”为荣的封建思想潜移默化的教育子女。在裴氏祖庙的门口立有“气壮山河”、“忠孚华夏”两个牌坊和世系碑、宰相碑、状元碑三块石牌。他们把裴门子弟中功高德彰者的列传、优秀的诗赋、杂文、著书的目录、上皇帝的奏议及皇上给裴氏下的诏命、王公大臣为裴氏上皇帝的表启、名士大家给裴氏写的赠答诗、碑志等等录入《裴氏世谱》。以此来代代相传,光耀门庭,激励和教育裴氏后人。

自古以来,世家大族皆对风水颇为重视。毕竟,家族的掌权者往往不惜一切代价来保证它的发展和延续,希望家族风生水起。

刚好,在风水学上 裴 氏家族的 选址 是十分讲究的。裴柏村 地处群岭环绕的一个小岭凹窝内,东面中条山脉,西靠稷山山脉,其地势有回龙顾祖之形态。它坐落这支龙脉是我国三大干龙,北龙太行山脉的延伸之中条山脉。作为太行山一脉分出的分脉,中条山脉自干龙分出,到裴柏村的东北方位结龙,地属稷山山脉落脉处。 而稷山山脉又属于中条山脉的支脉,中条山脉自东北方发来,潜入平垣再复起山脉,转至西北后在此落脉开帐。中条山脉隐隐隆隆,起起伏伏,重重缠护,如屏障环卫,又如拜伏堂前,藏风聚气。东北旺龙入首,转西北至此地,天市行龙转天皇至此落脉,回龙开帐,回龙顾祖,为大贵之格。

据说,唐玄宗怕裴家因为坐落在龙脉上而出天子,派人挖断了裴柏村北方过峡,挖断之后就出不了天子,最多只能出宰相。

由于这种风水宝地最适宜家族繁衍人丁、哺养英才。于是本村始祖裴晔举家迁移至此,并把裴姓和当地的柏树各取第一字组成村名,才有了“裴柏”村之名。

风水也好,文化也罢。曲有尽时,人终散尽。今天的裴氏家族已经不复往日的辉煌,但是这个家族曾经走出的人才,为后人留下的宝贵财富仍然在历史的长廊中熠熠生辉。

中国著名的山西裴氏在历史上有什么样的背景?

要说中国最为著名的家族,一定是山东孔氏家族,从春秋战国延续至今连绵不断,而且历朝历代的衍圣公都受到朝野上下的尊敬,上到皇帝下到黎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