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哪来的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牒、家乘、世谱,是一个家族或宗族的世系表谱,即用以记载宗族世系事迹的历史典籍,举凡姓氏源流、家族迁徙、人口兴衰、人物掌故、风物人情都可以入谱,可以说是宗族的发展史。家谱大致包括13项内容:序文;凡例;世系世表;源流、宗派;诰敕、象赞;别传、墓志;祠堂记、祠规;家规、宗约;家训、家范;义田记、义庄记;墓记、墓图;艺术、著作等,一般30年左右续修一次。一位对谱牒研究有素的学者认为:“如果说,国家编正史、州县纂方志、家族修谱牒,构成中国宗法社会历史大厦三大支柱的话,那么就数量之多,影响之广来说,当首推谱牒。”前代学者,如顾炎武、王夫之、章太炎、王国维、陈寅恪在治学中,也都重视使用家谱资料,以补正史之不足。在历史上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族人流亡或迁徙,首先要携带的就是家谱。崔姓家谱介绍
盱南崔氏族谱》(建昌崔氏)为清雍正年间崔仁懋等编。该支崔氏奉崔伦为始祖,崔伦自唐代乾符年间由抚州青泥徙居南城之北港(即今崔坊),是为建昌崔姓一世祖。南城、南丰、新城、广昌、泸溪各族支派皆其后裔。此家谱共16卷,卷一为谱序,卷二至十六为世传。
安徽太平崔氏《仟源崔敦五堂支谱》为民国十八年(1929年)崔森编,该谱记唐代崔群之后世居宣州,至元代寿一公始由宣城洪林桥迁太平东乡黟山之阳,为始迁一世祖。传至第四世,分为东分、西分两派。传至第八世,东分有熯,生五子:琬、珊、武、文、曼,遂为五房,此谱载蟆下五房之世系,故称“五房支谱”。卷首外纪统谱世系(自汉代崔篆至唐代崔篆至唐代崔群)、内纪统谱世系(崔群到寿一之父省五)、人物类志,卷一敦五堂世系总图考,卷二至九二房至五房世系图考,卷十艺文,卷终墓图。
民国十三年(1924年)崔铸编的《仟源崔氏悼叙堂支谱》(共10卷,首一卷,终一卷)为《仟源崔敦五堂支谱》中第九世崔滚一支,这支谱,属东分。“悼叙堂”即滚公支堂名。卷首新序,卷一旧序、簪缨考,卷二至九世系图及世传,卷九至十墓图、契据、艺文,卷终为本支祠产及历置公产及创修支谱跋。 安徽无为《濡须崔氏宗谱》(八卷),为崔筱云等编,民国十八年(1929年)三戟堂活字本。该谱记载:南宋绍兴年间有舜民自铜陵迁无为,是为始迁祖。但该支自舜民以后世系不详。此谱以明宣德至嘉靖人崔彪为大房之祖,崔志清为二房之祖。
湖南宁乡《崔氏七修族谱》共25卷,末一卷,崔黼编,为民国二年(1913年)默荫堂活字本。该谱以南宋时崔比为始迁祖,崔比自江西迁来宁乡。所存各卷为乐吾房、举臣房、赞明房、让吾房、爱台房、斗宇房、养心房、少州房、少溪房之系图,以及世传、墓图,卷末为存族编(辑名存而传阙者)、收族编(辑远徙各处者)。宁乡《崔氏八修族谱》系民国二年谱之重修本。宁乡崔氏支系又有崔荫樾等纂修的《博陵崔氏四修云岫支谱》(10卷),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三戟堂木活字本。该谱以南宋人崔比第76代孙崔守曾为宗祖。崔守曾于明万历四十七年筑别墅于宁乡板石衡,题曰“云岫”。卷一谱序,卷二系图,卷三至九行传,卷十墓图、字据等。
家谱可为研究社会变革和历史事件提供有力佐证。如明朝初年的洪洞迁民,正史中虽然也有记载,但不甚详细,而家族谱 (尤其今河南、山东等地家谱)中记载得较为详备。
另据河南省孟津县大崔沟《崔氏家谱》记载:崔氏本居山西洪洞,迁于河南,相传;五门河北横岭,一居巩县白沙,一居孟津油坊街,一居洛阳太古庄,一居大崔沟,崔沟祖茔在村后北岭……今河南省巩义市《白沙崔氏源流》记载:白沙崔氏始祖崔思义,兄弟四人,原籍山西省潞安州等籍长子县:兴宁村。元末战乱迭起,人民离散。明太祖定鼎后,河南一带,地广人稀,官府组织移民。其长兄思仁守祖业于山西,其三弟、四弟思礼、思智分别迁居河南温县南部驼坞村、遂平县沙河店。二弟思义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迁居巩县白沙村,成为白沙崔氏始祖。始祖下分五门,今已繁衍二十四世。1995年统计,白沙计有崔氏后代 6000余人。今河南省洛宁县、沈丘县、郸城县、宜阳县、洛阳市郊、偃师市、永城市、濮阳市区和山东省鄄城县等地的崔姓家谱,都记有明初洪洞迁民事,均将其支系自山西东迁之人奉为其始祖
孔夫子旧书网——搜索家谱——线装图书即可。
孔夫子网上的家谱明细
1、民国甲子年冬月《庆源詹氏柔房家谱稿》三十六世起至四十世止/士鎏支接记/时公房/士铎支起清派/士铎支起洵派
作者:庆源詹氏柔房家谱稿
出版人:毛笔书写
年代:民国甲子年冬月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钞写本
尺寸:长198宽275(cm)
册数:1
2、唐西平忠武王李晟始祖家谱一套 李曾氏宗谱( 1至20卷全) 光绪12年 全国独一套
3、家谱:蔡氏宗谱绵字(卷六、圻州分俊公支舜公世系,品自定)(22693)作者:树德堂
出版人:树德堂
年代:民国 (1911-1949)
纸张:白纸
刻印方式:铅印
尺寸:长29宽175(cm)
册数:1
“族脉家谱”是一个免费的个人单机版家谱编纂软件。它继承了“族脉网”原有网络版
上的主要服务功能,同时充分利用了个人电脑上的各项特有功能,实现了为用户提供了
一个兼而有之、取长补短的第二服务平台。这款“族脉网”的用户端软件是利用近几年
来最新个人电脑上的软件技术制作的。它无论在数据的存储、处理、以及用户编纂家谱
的流程上都做了精心细致的设计。与网络版服务相比,“族脉家谱”单机版软件的长处
是反应速度能大大提高了许多,这样在编纂家谱时的用户体验便得到明显改善。结合
“族脉网”的网络服务,我们的用户可以实现所有家谱编纂的功能需求,如无限排版打
印、支持多种日历输入、发表抒怀、撰写文选、与亲友交流和设立纪念馆,等等。
“族脉家谱”依托的“族脉网” (wwwyoustemcom) 是一个最俱权威性、集全面数字
化编辑功能、和提供家谱、家书、家史、家庭档案、以及缅怀纪念馆的服务网站。“族
脉网”为人们在网络世界里提供了一个以家族血脉为线索,积淀历史、缅怀纪念先人、
寄托和凝聚情感、激励和启发后人的开放平台。与其它家谱软件或网站相比,“族脉
网”提供了一个真正数字化的网络、和单机的双平台环境。此外,它的服务不提供影印
家谱、不灌水、也不暗插木马、更一改纯单机版软件那种“独唱独秀”而无法调动其余
成员参与建谱的局面。通过网络和单机这两个平台的有机互动和联系,“族脉网”网络
和其“族脉家谱”的服务囊括了世系图谱的编辑,成员、配偶和好友内容的编辑,家谱
打印,数据备份、导入,家谱树图的拷贝和粘贴,家谱继承权的移交,隐私保护,乃至
家谱与家谱之间相互关联而方便浏览的“亲友链接”,缅怀纪念馆等多项功能。与国外
的软件或服务相比,“族脉网”充分考虑了中国家谱对“字辈派语”、“谱牒堂号”、
子女排行和成册排序区别、始祖基准动态定位、以及阴阳历日期输入等特别需求。在打
印功能上,“族脉网”还特别解决了对无限量配偶、子女成员的排版打印的经典难题,
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跳转链接”、“世代标注”、以及“辈份优先,家庭一体;成册
第一,排行第二”等问题。
家谱哪来的
本文2023-10-06 05:17:2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86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