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家族名字特点
明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父母给他取的名字叫重八,长大后自己改名为兴宗,后来才改名为元璋,字国瑞。时下流行的一本通俗历史读物《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卷》,开篇为朱元璋列出一份档案,在姓名与别名的栏目里写道:“姓名:朱元璋别名(外号):朱重八、朱国瑞。”①将朱重八列入“别名(外号)”一栏,显然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把朱重八、朱兴宗单独列为“曾用名”一栏。
那么,朱元璋的父母为什么给他取这样的名字呢?这本通俗历史读物的作者解释说:“取这样的名字不是因为朱家是搞数学的,而是因为在元朝,老百姓如果不能上学和当官就没有名字,只能以父母年龄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命名。(登记户口的人一定会眼花)”既然是以父母年龄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命名,他的名字应该是两个数字,所以作者说:“朱重八,这个名字也可以叫朱八八。”②但是,朱元璋生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农历(当时使用农历,即阴历)九月十八日(阳历10月21日),这一年他父亲朱五四48岁,母亲陈氏43岁,父母俩的年岁相加91岁,如果朱元璋的名字是以父母的年岁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命名,他的名字应该叫九一或一八,怎么说也不会是重八或八八了。
其实,这位作者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宋元以来的封建社会,平民百姓没有职名的,除以父母的年岁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作为称呼外,还有以行辈命名的。清代俞樾《春在堂随笔》即云:徐诚庵大令为余言:“向见吾邑《蔡氏家谱》有前辈书小字一行,云:‘元制:庶民无职者,不
许取名,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齿合计为名。’此于《元史》无征,然证以明高皇(即明太祖朱元璋)所称其兄之名,正是如此。其为元时令甲无疑矣。见在绍兴乡间,颇有以数目字为名者。如夫年二十四,妇年二十二,合为四十六,生子即名四六;夫年二十三,妇年二十二,合为四十五,生子或名为五九,五九四十五也。”以上并徐君说。余考明勋臣开平王常遇春,曾祖四三,祖重五,父六六;东瓯王汤和曾祖五一,祖六一,父七一,亦以数目字为名。又考洪文敏《夷坚志》所载宋时杂事,如云兴国军民熊二;又云刘十二,鄱阳城民也;又云南城田夫周三;又云鄱阳小民隗六;又云符离人从四;又云楚州山阳县渔者尹二;又云解州安邑池西乡民梁小二;又云董小七,临川人;又云徽州婺源民张四;又云黄州市民十六,其仆崔三;又云鄱阳乡民郑小五;又云金华县孝顺镇农民陈二。诸如此类,不可胜举。又载阳武四将军事云:访渔之家,无有知之者,亦不曾询其姓第,识者疑为神云。按言姓第,不言姓名,疑宋时里巷细民,固无名也。③
重八这个名字就是按照行辈的次序而取的。他属于“重”字辈,有四个堂兄分别叫重一、重二、重三、重五,三个胞兄分别叫重四、重六、重七,他年纪最小,就叫重八。既然是按辈份取名的,这个重八,就不能叫八八,重一、重二、重三、重四、重五、重六、重七同样也不能叫一一、二二、三三、四四、五五、六六、七七。事实上,翻遍明代的史籍,也从不见有称朱元璋兄弟为一一、二二、三三、四四、五五、六六、七七、八八的记载。
这位作者主张:“其实历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他的这本通俗历史读物,用了很多流行文学的描写手法和表现方式,文字俏皮、幽默,确实好看。但是历史虽然是已经发生过的往事,却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不是可以任人随意打扮的小姑娘。任何历史作品,不管其表现形式如何,是学术著作还是通俗读物,都应该真实地反映历史的面貌,揭示其丰富的内涵。否则,戏说历史,真假混淆,就无助于人们认识历史,得到有益的启迪了。因此,历史作品应该写得好看,更要写得真实。真实是历史作品的生命之所在。
当年朱元璋为第十八房朱后裔制订的20个字派是:“徽音膺彦誉,定干企雍,崇理原谘访,宽喜贲从”。岷藩王室的传递世系是:一世:岷庄王朱;二世:岷恭王朱徽糅;三世:岷顺王朱音;四世:岷简王朱膺钚;五世:岷靖王朱彦汰;六世:岷康王朱誉荣;七世:岷宪王朱定;八世:岷王朱洪(朱定曾孙);九世:岷王朱企(朱洪从叔)。
公元1643年,流贼攻陷武冈,第9世岷王朱企被杀,明朝岷藩王族灭亡。
虽然在明朝时,岷藩家族一支宗室成员,大都比较平常,没有产生特别优秀杰出的人物。不过,到了今天,这个家族的后人却产生了一位举世瞩目的杰出政治家,那就是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
据记载,朱镕基家族就是出自第8代岷僖靖王世子朱干跬的一个名叫朱小鲁的儿子。这支家族后来从湖南武冈又向东北迁到湖南省城长沙安沙乡的棠坡,成为棠坡多福堂朱氏。朱小鲁生子朱其美,朱其美生子朱雍松,朱雍松生子朱崇相,朱崇相生子朱理泰,朱理泰生子朱原善,朱原善生子谘桂,朱谘桂生子朱访绪。朱访绪就是朱镕基的祖父。
朱访绪,号荷生,为光绪廿年举人,后任河南补用道。朱访绪有6个儿子,三儿子叫朱宽浚,号介侯,是朱天池的父亲,晚清曾任过江陵等县的县令,辛亥革命后归隐田园不仕。最小的儿子叫朱宽澍,号希圣,即朱镕基的父亲。
朱镕基是朱宽澍的遗腹子,1928年,他出生后,伯父朱宽浚为其取字为“长庚”,含有长命和有文名的双重寄托,同时又按族谱为其取名“朱镕基”。
出湖南省城长沙,沿107国道东行32公里,就到了长沙县安沙镇和平村——朱镕基总理故乡。
转上一条水泥小路,蜿蜒入山,两旁时见青竹婀娜、杂花间树,再行二三公里,地名棠坡,朱氏祖屋“恬园”就曾坐落在此,“以前好大一片屋咧,60年代全拆光了。”和平村村委会的小宋说。
“朱镕基在这里出生,并度过了童年时光。”和平村村支书黄自力告诉记者,“他大概到9岁多才离开棠坡。”朱氏祖屋所在处,现在是一个苗圃,遍栽紫色的红槭木,开阔的地势,犹可想见当年的规模。
80多岁的朱佩珍,是朱基的小时玩伴,她拄着一根棍子,颤巍巍地领着记者,“你看,那个平地上,我们小时候玩过跳绳的地方。”老人还记得,“细时这个伢子很灵凡(注:长沙方言,聪明之意),也很老实,别个打他,他就哭,说:我不打你、我不打你。”算起来,朱佩珍是朱镕基的堂嫂,老人年事已高,“几十年前的事情都记不太清楚了。”不过朱镕基并没忘记这位童年的玩伴。
朱镕基的堂兄朱天池,曾对棠坡朱氏的历史作了梳理,从他整理的资料来看,棠坡朱氏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直系后裔,属于朱元璋第十八个儿子岷庄王这一支,朱镕基应该算是岷藩十七世孙。
岷藩后裔在武冈生息100多年后,明末李自成、张献忠起义,朱氏家族四散逃离,其中的一支逃到了长沙棠坡,朱天池(即垂)老人曾到云南、武冈等地调查过这段历史,“经过动乱后,逃到棠坡的只有几个人,而且很穷,只能靠教书为生。”按后来的阶级分析观点,这时候的棠坡朱氏一穷二白,算得上赤贫,在其后的几百年间,他们开始了白手起家的创业过程。在此期间,朱家陆续有人入仕,但从后来的记载来看,真正让朱氏家族脱贫致富的,是朱镕基的曾伯祖父朱昌琳(字雨田),朱氏族谱的记载中说,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粮食丰收,谷贱伤农,达到了千钱三石的低价,朱雨田倾其所有买入,次年天灾,粮价飞涨十多倍,朱家从此“起富不愁衣食”。并开始广购田产,在城乡筑室置房。
关于这段轶事,长沙市地方志中亦有记载:朱雨田此后转贩盐茶、设钱庄、开矿业,终于成为长沙首富,他修建的朱家花园,“登之可极尽岳麓湘江之胜,名于是邦矣”,列为长沙园林之首。
朱镕基的父亲名宽澍,字希圣,他是个遗腹子,其父还没有见着他的面,就已去世。朱希圣有兄弟6人,另有姐妹数人,他排名老幺。据闻朱希圣绝顶聪明,年少即博览群书,颇有抱负,他曾取屈原“世人皆醉我独醒”之意,自号“清醒上人”。
朱镕基跟大哥坚的感情尤其好,后来的交往情况,似乎也可佐证这一点:1998年,身在美国的坚90大寿暨婚庆60周年,朱镕基特意题辞“金石不渝、百岁可期”,以资祝贺,这应该是“诫题辞”的朱镕基,送给亲属的惟一墨宝。
朱元璋登基后,为后代子孙选定了名字的第一个字,并要求第二个字按照“五行循环”的原则,使用火、土、金、水、木为偏旁。如此一来,为避祖先名讳或与同辈重名,朱明皇室的名字中,确实出现了很多生僻字,包括后来用为元素名的铬、钴、钋等。
至于说徐寿(1818—1884)在翻译《元素周期表》时,受过明朝诸王名字的启发,则属后人附会。理由很简单:
(1)没有可靠史料言及徐寿参考了朱明皇室的命名。
(2)铬、钴、钋等是生僻字不假,但《康熙字典》都有收录,徐寿无须去所谓“朱元璋家谱”或《明史·诸王世表》里“重新发现”。
在徐寿之前,美国传教士丁韪良、玛高温等已将一些元素名翻译为中文,但质量不佳(如丁韪良将钾译为“灰精”、砷译为“信石”等)。
在江南制造总翻译馆,徐寿采用“口译笔述”的方式,先由英国传教士傅兰雅把西方化学书籍逐句翻译为中文,自己记录后,再改正润色,使之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他们就是在合作翻译《化学鉴原》(出版于1872年)的时候,遇到了化学元素名称的翻译问题。
徐寿和傅兰雅为化学元素的翻译,制定了三条标准:
第一,“原质之名,中华古昔已有者仍之,如金银铜铁铅锡汞硫磷碳是也”,即汉字中原有的元素名,如金、银、铜、铁等,直接使用。
第二,“昔人所译而宜者亦仍之,如氧气、淡气、轻气是也”,即前人翻译的元素名,如养气、淡气等较为恰当的,继续沿用。
第三,其他数十种“从古所未有”者,“今取罗马文之首音,译一华字,首音不合,而用次音,并加偏旁以别其类,而读仍本音。”意即是,符合第一、第二原则外的元素名,一律按照其英文读音的首音或次音,选取同音汉字,并配上金、石等表示特质的偏旁。②
这里的第三个点,后来成为化学元素中译的基本原则。
徐寿和傅兰雅共翻译了64种元素(金属49种,非金属15种),其中大约一半,同美国教会医师嘉约翰与何瞭然合译《化学初阶》的元素名一致;另外一半,如钙、钠、钴、钾等,则是首次作为元素名。《化学鉴原》所录64种元素的译名,有47种一直沿用至今。
家谱世代传承基本上是从最有本事、名望、财势的一代为第一代,比如著名的秦始皇,接下来是秦二世。如果不是中途被刘邦、项羽夺了权,秦三世、秦四世都会流传下去。
但其实在秦始皇成为始皇帝完成统一之前,秦国已经存在了几百年,著名的《芈月传》中芈月的老公秦惠文王等秦始皇的前几辈子秦国之主的努力,才使秦国成为始皇帝,但秦始皇是第一个完成统一的皇帝,因此他实际上就是秦一世。
再说乞丐皇帝朱元璋,朱家祖先也只会从朱元璋作为朱家的第一代,或者朱元璋为了孝心,尊他的父母为朱家第一世,再往上,就没有记录了。但很明显,朱元璋也会有爷爷、曾爷爷,但因为太过碌碌无名,因此基本不会出现在朱家自朱元璋之后的皇族家谱里。
皇家如此,世家大族更是如此。中华第一家族孔家,家谱第一世就是孔子,一代一代传下来。至今还有孔子第77世孙孔德成。
除了声名财势显赫的祖先能成为第一世孙,普通家族的第一世可能源于搬迁,比如著名的洪武年间的山西洪洞大移民,河南、河北、安徽等地都有从洪洞老槐树下迁移过来的移民,他们在各地开荒立祖,开枝散叶、延绵子孙,有的一户人家就能发展一个村庄,那么这个第一个立祖的人就是家谱的第一世。
家谱是中华民族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重要的情感维系,每个家族对自己第一世立祖人的选择,实际也是一种弃恶扬善的选择,毕竟,谁都不愿让臭名昭著的人作为自己的第一世祖先。
江苏扬中·朱氏家谱
藏地:江苏扬中县民国间木刻本六册
江苏扬中·朱氏家谱藏地:江苏扬中县(二部)民国间木刻本十册
江苏扬中·朱氏家谱藏地:江苏扬中县民国间木刻本十二册
江苏丹阳·云阳朱氏重修族谱十六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民国)朱克导修 单景云纂 1919年活字本十六册
江苏丹阳·云阳观东朱氏重修宗谱十二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 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民国)朱从金 朱之兰经修 1919年在兹堂铅印本十二册
江苏常州·兰东朱氏宗谱八卷
藏地:江苏常州市图书馆 (清)朱兆荣修 清光绪十年(1884年)宗正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毗陵朱氏宗谱四卷
藏地:中国历史博物馆 (清)朱鹤皋撰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凝祉堂刻本
江苏常州·毗陵韩枢朱氏续修谱十二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清)朱裕昌等纂 清光绪四年(1878年)崇道堂活字本十二册
江苏常州·古歙潭渡朱氏迁常支谱八卷
藏地:美国 (清)朱鲁堂等修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义安堂活字本八册
江苏常州·毗陵朱氏宗谱八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清)朱长松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怀淳堂活字本八册
江苏常州·毗陵朱氏宗谱十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 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民国)朱景元 朱景昌等修 1920年紫阳堂刻本十册
江苏常州·毗陵朱氏宗谱二卷
藏地:江苏常州市图书馆 · (民国)朱润培编 1931年石印本
江苏武进·马鞍墩朱氏宗谱六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日本美国 (清)朱光勋 朱有德等修 清光绪元年(1875年)绍文堂木活字本八册
江苏·武进颜塘桥朱氏宗谱六卷
藏地:美国 (清)朱邦英等修 清光绪四年(1878年)遗直堂活字本六册
江苏·武进颜塘桥朱氏宗谱八卷
藏地:江苏常州市图书馆 (民国)吴文盛修 1944年遗直堂木活字本
江苏武进·硕乔朱氏宗谱八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 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清)朱顺德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敬义堂铅印本八册
江苏武进·灵台朱氏族谱十六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 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清)朱光耀修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彝伦堂活字本十六册
江苏武进·灵台朱氏宗谱十二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河北大学 (清)朱百昭 朱绪曾修 清宣统元年(1909年)木刻本十二册
江苏武进·灵台朱氏宗谱十四卷
藏地:江苏常州市图书馆 (存卷 2—7、9—12、 14) (民国)朱永炳修 朱炳坤纂 1947年诒善堂木活字本
江苏无锡·朱氏宗谱四十八卷首一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清)朱友仁等纂 清咸丰三年(1853年)听彝堂活字本二十四册
江苏无锡·朱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朱元标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听彝堂活字本
江苏无锡·紫阳朱氏家谱二十五卷首一卷
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 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南京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民国)朱继祖修朱祖镐辑 1924年听彝堂刊本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注书堂活字本二十六册
江苏江阴·池墩朱氏宗谱十卷
藏地:河北大学 (民国)朱晋松修 1947年木刻本十册
江苏宜兴·宜荆朱氏宗谱十一卷
藏地:浙江省图书馆 吉林大学 (清)朱人纂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树滋堂活字本十二册
江苏宜兴·古临津朱氏宗谱二十卷首二卷末二卷
藏地:广东中山图书馆 (清)朱时豫纂修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修钞本一册
家谱文件
朱姓字辈
朱姓明代王族字辈
朱元璋为秦愍王朱(木爽)后裔制订的20个派字是:“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忄享)。”
看你是哪一支的
朱元璋的家族名字特点
本文2023-10-06 05:08:4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86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