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姓的字辈排序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1收藏

金姓的字辈排序,第1张

1、湖北沅江金氏字辈:“国正天心纯学本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帝廷贤辅佐必用读书人”。

2、湖北花水港金氏字辈:“文章华国诗礼传家克绍先业正学大光宽信敏惠厚德显扬”。

3、湖北金氏一支字辈:“殿绍生永建家国世配中重起”。

4、湖北金氏一支字辈:“文宗志万正大光明国家新(兴)胜(盛)”。

5、湖北广水金氏字辈:“正大光(成)明传世泽,诗书礼乐继家深”。

6、辽宁辽阳金氏字辈:“玉朝殿新万绍忠文主德继续振家庭”。

7、辽宁灯塔市金氏字辈:“长洪殿作明永宝生”

8、辽宁大连金氏字辈:“明学士广朝宗建延安门地春常在”。

9、辽宁海城金氏字辈:“成兴富贵崇天徵”。

10、辽宁金氏一支字辈:“凤殿玉春井万宝国顺廷”。

4380上海宝山罗溪金氏谱略一卷

(民国)金其源纂修

民国六年(1917)排印本 一册

河北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师大

4381辽宁锦西金氏族谱一卷

(清)金锃纂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木刻本

辽宁锦西市沙河营乡乌朝屯

4382上海嘉定金氏家谱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金恩沛辑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刊本

上海图

4383江苏南京金陵金氏族谱二卷

(清)金玉音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重刻清道光二十三年

(1843)本 二册

北图

注:书签题《重刊金陵金氏家乘》。

4384江苏南京金氏新族谱二卷

(清)朱朝柱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金陵城刊本 二册

科图

4385江苏江宁金氏重修宗谱不分卷

(清)金居敬重修

清道光十六年(1836)稿本 一册

吉林大学

4386江苏镇江润州金氏重修宗谱六卷

(清)金全汉等修

清光绪十六年(1890)修 宣统元年(1909)世

耕堂活字本 八册

北图 上海图 美国

注:书签题《古润金氏宗谱》。

4387江苏镇江古润金氏宗谱六卷

(民国)金全喜纂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6)世耕堂活字本 八册

历史所

注:金锡爵始修于明供武间。

4388江苏武进延陵金氏增修宗谱二十三卷首一卷

(清)金谔等修

清咸丰六年(1856)木活字本 十册

美国

4389江苏常州毘陵金氏宗谱十卷

(清)金维俊纂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4390江苏常州毘陵金氏宗谱八卷

(清)金方增等续修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追远堂活字本 八册

北图

4391江苏常州毘陵金氏重修宗谱二十一卷

(民国)金城主修

民国二年(1913)怀德堂活字本 十八册

历史所

4392江苏常州金氏宗谱十八卷

(民国)金康元 金家骥纂辑

民国八年(1919)受祉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4393江苏常州毘陵金氏宗谱八卷

(民国)金洪兆等修

民国二十年(1931)追远堂木刻本

苏州大学

4394江苏常州延陵金氏续修宗谱十二卷

(民国)金杏魁主修 金杏生主稿

民国三十年(1941)延陵金氏纯本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注:金世祚始修于明万历三十三年。

4395江苏常州毘陵湖里金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金元升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树德堂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1-3、5-12,

又一部存卷5)

4396江苏常州毘陵钱桥里金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金震一等续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雍睦堂活字本 十四册

北图

4397江苏常州毘陵白荡金氏宗谱八卷

(民国)金嘉戊主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注:始修于清光绪二十年。

4398江苏常州毘陵洋溪金氏宗谱六卷

(民国)金培根 金振之主修

民国三十八年(1949)毘陵金氏追远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4399江苏武进剡村金氏宗谱二十卷

(民国)金兰奎主修

民国十九年(1930)存著堂活字本 二十册

美国

4400江苏武进金氏重修宗谱十二卷

(民国)金椿生主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树德堂活字本 十二册

历史所

注:金庆南始修于清嘉庆二十四年。

4401江西江阴暨阳花园金氏宗谱十七卷

(民国)金醉悟续修 金锡之重篡

民国十五年(1926)敦厚堂活字本 十九册

吉林大学

4402江苏 宜兴 阳潘社里金氏宗谱十卷

(民国)庄棋辰编辑

民国三十五年(1946)雁溪堂活字本 十册

北图

4403江苏苏州枫江金氏谱略十卷

金承烈钞本 十册

江苏苏州市图

4404江苏常熟海虞慈村金氏家乘八卷首一卷

(清)金铁香等修

清道光四年(1824)刊本 四册

美国

4405江苏常熟海虞慈村金氏家乘□□卷

(清)金日良修辑 金荣海重辑

清同治间木刻本

苏州大学(存卷3-9,又一部存卷1-3

4406江苏常熟慈材金氏家乘十四卷

(民国)金慎思续修 金廷桂等纂

民国三年(1914)活字本

科图(存卷3-13)吉林大学 上海图

江苏常熟市图 美国

注:附《金氏文苑》内集二卷,外集一卷。

4407江苏常熟金氏宗谱六卷

(清)金荣济等修

清宣统元年(1909)刊本 六册

科图

4408江苏吴县金氏世谱不分卷

(清)金淳纂修

清乾隆四十年(1775)刻本 二册

历史所

注:金世章始修于清雍正四年。

4409江苏吴县金氏世谱不分卷

(清)金正诗 金正麟纂修

清嘉庆十二年(1807)刻本 二册

历史所

4410江苏吴县金氏宗谱十卷

(清)金景谟 金升重修

清嘉庆二十年(1815)敬承堂刻本 四册

江苏苏州市博

注:附《下保金氏重修族谱》一卷。

4411江苏吴县下保金氏重修族谱一卷

(清)金景谟 金升重修

清嘉庆二十年(1815)敬承堂刻本

江苏苏州博

注:附《金氏家谱》后。

4412江苏吴县洞庭夏泾金氏宗谱八卷

(清)金兰军编

清道光十一年(1831)叙伦堂活字本 八册

北图

注:卷端、书口题《夏泾金氏宗谱》,封面、书签

题《洞庭金氏宗谱》。

4413江苏吴县金氏族谱钞不分卷

民国三年(1914)金科乙钞本 一册

江苏苏州市博

注:该族居洞庭东山。

4414江苏吴江金氏家谱五卷

(清)金学诗编

清嘉庆三年(1798)修 嘉庆二十一年(1816)

补修刊本

日本 美国

4415浙江休宁迁浙金氏谱略一卷

清光绪二十年(1894)钞本 一册

美国

4416浙江杭州金氏宗谱一卷

(清)金日修纂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7)刻本 一册

浙江图

4417浙江富阳富春玉洲金氏宗谱三卷

(民国)金守梅修纂

民国五年(1916)怀德堂木活字本 一册

浙江图

4418浙江临安金氏家谱不分卷

(清)金发诙重修

清嘉庆十年(1805)裕后堂钞本 七册

日本 美国

注:记事增补至光绪间。

4419浙江鄞县鄞东金氏宗谱二卷

(清)金廷椿纂修

清同治七年(1868)万松堂木活字本 一册

天一阁

(民国)金椿生主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树德堂活字本 十二册

历史所

注:金庆南始修于清嘉庆二十四年。

4420浙江鄞县鄞东韩岭金氏宗谱四卷首一卷

(民国)金学泗纂修

民国四年(1915)万松堂木活字本

天一阁(存卷首上)

4421浙江鄞县鄞东韩岭金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

(民国)金宏伸 金宏汝等纂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6)万松堂木活字本十二册

天一阁

4422浙江鄞县鄞东金氏宗谱四卷首一卷

(清)钱启共纂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永春堂木活字本一册

天一阔

4423浙江鄞县清源金氏宗谱七卷首一卷

(民国)金德招 金继富等纂修

民国十九年(1930)乘裕堂木活字本 一册

天一阁

4424浙江鄞县鄞月湖金氏家乘二卷

(民国)张琴纂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稿本 一册

天一阁

4425浙江慈溪汉塘金氏宗谱二卷

(民国)金利镇 金忠书等创修

民国十二年(1923)奉恩堂木活字本 一册

天一阁

4426浙江奉化龙溪金氏宗谱五卷

(清)王际青重修

清同治六年(1867)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

注:金歧始修于清雍正八年。

4427浙江嘉兴金氏如心堂谱不分卷

(清)金鸿吉 金兆蕃等重修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

中央民院 辽宁图 山西大学

注:谱首修于清道光十四年。

4428浙江嘉兴金氏如心堂谱不分卷

(民国)金兆蕃续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兴孝堂刻本 一册

北图 中央民院 浙江图 浙江嘉兴市图

4429浙江绍兴山阴贤庄金氏宗谱不分卷

(清)金良编辑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敬爱堂木刻本 四册

浙江图

注:金兰初修于清顺治十四年。

4430浙江绍兴山阴贤庄金氏家谱不分卷

(清)金良编辑 (民国)金兆珑续编

民国钞本 一册

浙江图

注:记事至民国仞年。后附《平水金氏谱》。

4431浙江绍兴平水金氏谱

(民国)金兆珑编

民国钞本

浙江图

注:附《山阴贤庄金氏家谱》后。

4432浙江绍兴山阴湖塘金氏宗谱

(清)金宗孝增修 金丙耀监修

清道光九年(1829)仁山堂活字本 六册

北图 浙江图

4433浙江绍兴会稽五峰金氏宗谱三卷

(清)金天志 金行棠等纂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7)宝堂木活字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注:一名《五峰金氏纂修宗谱》。

4434浙江绍兴渔临金氏宗谱六卷

清钞本 六册

美国

4435浙江绍兴渔临金氏谱考不分卷

(民国)金白顺 金成洽等纂

民国十四年(1925)庆延堂木活字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注:一名《绍兴渔临关金氏藏谱》。

4436浙江绍兴渔临金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金乙麟编辑

民国二十年(1931)庆延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浙江图 日本 美国

4437浙江绍兴山阴昌安金氏家谱不分卷

(民国)金学书 金耀庭等续修

民国十七年(1928)绍城中华印刷所石印本

一册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注:一名《续修昌安金氏家谱》。

4438浙江绍兴山阴金氏宗谱

(民国)金士桂等重修

民国十九年(1930)延庆堂活字本 四册

北图

4439浙江诸暨暨阳西安白浦刘金氏宗赠十卷

(民国)金足民纂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忠孝堂活字本 十一册

历史所

4440浙江诸暨研塘金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金汝洲 金咏棠续修

民国二十八年(1939)木刻本 十二册

河北大学

注:版心作《暨阳安俗刘氏宗谱》。该族原姓刘,

后改姓金。

4441浙江上虞金氏家乘十四卷首二卷末二卷

(清)金鼎 金晴川等修纂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旧续堂木活字本 六册

浙江图

4442浙江上虞前江金氏宗谱六集十八卷

(清)金晴川 金翰臣修纂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旧德堂木活字本 六册

浙江图

4443浙江金华凤山金氏宗谱五卷

(清)金元发等纂修

清光绪三年(1877)木刻本 五册

浙江金华市文管(又一部缺卷2)

4444浙江兰溪桐阳金氏宗谱八卷

清光绪十二年(1886)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芝堰乡桐山后金村

4445浙江兰溪桐阳金氏宗谱八卷

清宣统二年(1910)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芝堰乡

4446浙江东阳中山金氏重修宗谱六卷

(民国)王室蕃纂

民国七年(1918)木活字本

浙江东阳县红旗乡金家村

4447浙江东阳木香金氏宗谱十卷

民国十四年(1925)木活字本 一册

浙江东阳宅口乡蒋家畈

4448浙江东阳西衙金氏宗谱□□卷

木活字本

浙江东阳古光乡下甲(存八卷)

4449浙江常山彭城金氏宗谱二十二卷

民国三年(1914)木刻本

4450浙江常山赤山金氏宗谱二卷

(民国)金景贵重修

民国二十一年(1932)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招贤乡沙帽山村

4451浙江常山京兆金氏宗谱六卷

(民国)金大梓重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何家乡金家村(不全)

注:金廷台始修于清嘉庆三十九年。

4452浙江临海岭下金氏宗谱□□卷

(民国)陈达炽纂

民国二十一年(1932)木活宇本

浙江临海县博(不全)

钞本 一册

浙江临海县岭景乡岭景村

注:金名庚创修于清雍正五年。

4453浙江临海金氏宗谱

清钞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一册)

4454浙江临海金氏世谱□□卷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2)

4455浙江临海金氏世谱二十四卷

(清)金炎之纂

清咸丰三年(1853)湖阜草堂刊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22-24)

4456浙江临海临邑涂下桥蟾洋金氏宗谱四卷

(清)金在镕 金世凯纂修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木活字本 二册

浙江图

4457浙江黄岩大田金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金彭年纂

民国六年(1917)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首、卷1、4、8)

注:金尚省初修于明嘉靖二十二年。

4458浙江松阳西演坑金氏宗谱三卷

(民国)叶冠祥撰

民国三十五年(1946)木刻本

浙江松阳县玉岩乡西坑村 浙江松阳

县玉岩乡大垢下村

4459浙江松阳吊玄金氏宗谱

浙江松阳县斋玄乡上坌村

注:一名《彭城金氏宗谱》。

4460安徽金氏统谱六卷

(清)金应澧等续修

清光绪三年(1877)双溪天台堂活字本 七册

北图

注:书签题《京兆金氏宗谱》。

4461安徽金氏统宗谱八卷

(清)金可炘续修

清光绪三年(1877)天合堂活字本

北图(存一册)

4462安徽京兆金氏统谱十卷

(清)金可炘编

清光绪三年(1877)编 民国二十年(193l)

木刻本

安徽图(存卷1-4)

4463安徽休宁新安休宁文昌金氏世谱十卷附录

一卷

(明)程天保纂修

明正德十年(1515)家刻本 六册

北图 安徽徽州地区博(存五卷)

4464安徽休宁新安休宁文昌金氏世谱十卷首一

卷附录一卷

明嘉靖间刻本 一册

历史所(缺卷6-8)

4465安徽休宁新安休宁汪溪金氏族谱附录一卷

(明)金弁 陈有守等纂修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家刻本

北图 北京大学

真实无误,云南包公后裔与元太祖后裔都姓包,有很多蒙古包姓因仰慕包公而自称包公后人,所以两家要合写家谱。

1、包公后人入云南

明朝洪武16年,也就是1383年,朱元璋数次遣使来滇,希望平定“南蛮”,四海臣服。但是,明王朝希望兵不血刃平定大西南的愿望落空了。于是,朱元璋派开国大将沐英、傅有德率30万大军入滇平蛮。当时明朝军队从南京开拔,军中有一位包公第14代嫡孙包什一(字绍尧),官居明朝忠武校尉,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军旅长。因为战功卓著,包什一后被任命镇守宣威关,为明王朝把持滇东大门的稳定。从南京到滇东,此后包公后世包什一一族的子孙在一个叫宣威大令卡的地方世代繁衍,这里也就是后来包继平的诞生地—榕城包湾。

包家史记载曾有包家祠堂立于包湾当地的老街上,可惜在明末清初的动乱中损毁了。但即使在今天,当地下堡街上仍有近半数人家姓包,而从包拯后裔云贵支系的族谱来看,今天大西南云贵地区的包公后人大多数就是从宣威下堡街流散出去的。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包公第31代嫡孙包继平。

2、成吉思汗后人成包姓及入云南

元太祖后裔蒙古族包氏:《元朝蒙古秘史》《黄金谱牒》《金册》记载:包端察尔蒙语意为包氏胞祖包赤金蒙语复数为包侕赤金使姓氏传承了,子孙形成包侕赤金贬译孛儿只斤氏族,姓包氏蒙语为包罗特,意为包氏,后裔蒙古可汗包公讳也速该去世后,族人背叛包侕赤金氏族,因而只有包公讳也速该后裔姓包氏,蒙古族习惯称名不称姓氏,包公讳也速该长子元太祖包公讳铁钼真误译铁木真,重振包氏黄金家族,元太祖与爱孙元世祖包公讳忽必烈建立蒙元帝国,后裔为蒙古族包氏,世代振兴中华自强不息。蒙古族包氏人口是汉族包氏人口的两倍多,为包氏主干。

元太祖后裔归化城土默特部部长包公讳俄木布之子包公讳罗,为蒙古戍牧长君,率领蒙古八旗之右翼四旗,从山西大同边外,随清军满州正蓝旗伊拜蒙古旗都统的蓝军,追击李自成大顺军。平山西后经陶寺至陕西西安,顺治二年置满蒙军二千多人,包氏世袭蒙古八旗戍牧长君,镇守西安。子孙分布山西陕西青海甘肃宁夏湖北,为蓝军籍。大部份为了生存,避免民族仇杀窝里斗,隐瞒蒙古祖籍,学习汉语,融入汉族沿用汉人籍贯,字辈各自编排,不相统一。有的后人受包公文化影响崇敬包拯,冒称是包拯的后代。

清朝康熙年间,包公讳振德为驻防置省蒙古八旗戍牧长君,率领四弟包公讳振达,包公讳振江,包公讳振海,包公讳振龙,二十八子侄,随西安将军瓦尔喀平三藩入四川,瓦尔喀卒。又随信郡王征伐甘肃,后随岳父绿旗军勇略将军赵良栋转战云南各地,平定吴三桂后,追击吴三桂家人经沾益曲靖至贵阳,荒山密林不见踪迹,帝责令追讨不力,削职为民,改土归流,长子包公讳天才一直学不懂汉语,不会说汉话,在云南常与汉人相处,至宣威时能听懂汉话,四子包公讳天魁留在宣威屯田,子孙世居宣威,包公讳天才到四川东川府者海汛,喝了水换水后,会讲汉话,始迁祖包公讳振德很高兴地说:“这是长生天赐给我家的福地!”逐拓荒包堡地数千亩,定居者海街,雍正四年东川府改属云南,始迁祖去世后,安葬云南东川府者海今云南省会泽县者海镇者海街小坡坡,子孙取棺木回陕西西安途中,盗贼野狼成群,与土匪一路拼杀,家人伤亡八人,道路荆棘丛生,林中瘴气迷茫,致人死命,至昭通无法前行,改葬昭通,部分子孙定居昭通守墓。后裔融入汉族和回族,分布四川重庆云南各地。今云南包氏有十万多人,其中包拯后裔近五万人,元太祖后裔蒙古包氏黄金家族约三万多人,其余的一万多人。元太祖34世孙云南会泽包世福。

金(Jīn)姓源出有四:

1、出自金天氏,黄帝之子少昊之后,简改为金氏。据《风俗通义》、《姓纂》、《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等所载,相传少昊是上古五帝之一,是黄帝的己姓子孙,少昊死后被尊为西方大帝;按照古人的五行学说,西方属金,所以少昊又有金天氏的称号。他的后裔就有以金为姓的,世代相传,称为金氏。

2、出自汉武帝时,为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磾之后,被赐姓金氏。据《前秦录》载:“汉休屠王太子日磾事武帝,帝以休屠作金人祭天,赐姓金氏。”又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风俗通》所载,汉代,匈奴休屠王的儿子叫日磾,在汉武帝时,归顺于汉室。由于他曾铸铜人像(又称金人)以祭天,遂被赐姓“金”氏,称金日磾,从此,他的子孙就统统姓了金,称为金氏。

3、出自刘姓,为唐末五代时吴越国中的刘氏为了避嫌,改姓为金氏。据《吴越备史》、《元史儒学传》等所载,西汉时项伯受赐刘姓,其后裔在唐末五代时,吴越国(十国之一)开国之王钱鏐的“鏐”与“刘”为同音字,为了避嫌,便将吴越国中的刘氏改为金氏。

4、除上述三支外,还有七个来源出自赐姓、改姓或小数民族中有金姓:

① 出自南北朝时羌族中有金姓。据《姓氏考略》载:“苻秦时羌酋有金姓,见前秦录”;景颇族有复姓金劈氏、恒滚氏,达斡尔族有复姓索曲氏、三字姓德力根氏等汉姓为金氏。

② 唐时新罗国有金姓。据《唐书》载,新罗国(今朝鲜半岛)王姓金。

③ 金时女真族,今日回、蒙、土等族均有金姓。

④ 元时有金覆祥,其先本为刘氏,后改为金氏。

⑤ 明永乐年间,成祖伐漠北,蒙古王子也先土干,率妻子部署来降,赐姓金氏。

⑥ 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本姓张,后改姓金氏。

⑦ 清代爱新觉罗子孙中多有姓金的。

得姓始祖①:少昊。少昊是黄帝的儿子,也是黄帝的继承人,曾经在位84年,建都于曲阜。据传,他是黄帝和螺祖所生的儿子,最先以金德王,订立了后世重视金子的制度,所以他又有金天氏的称号,他有一支子孙,后来也就以金为姓,世代沿用至今。这一支具有黄帝血统的金姓,后来自山东曲阜的老家逐渐向南繁衍,并且成为彭城的望族。彭城,就是现在江苏的徐州。故金氏后人奉少昊为金姓的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②:金日磾。金日磾本是匈奴休屠王之子,汉武帝初年归顺汉室。其侍帝数年,从未发生过失,深受武帝重视,从一个管马的小官升至车骑将军。武帝临死前,嘱其与霍光、桑弘羊等一起受遗诏辅政,成为功在汉室的辅国大臣。因其曾为武帝铸金人像祭天,遂被赐以金姓,后人有沿用此姓者,且以金日磾声望极高和始受姓氏之由而被尊为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金姓姓源较多,发源地主要有山东和陕西及浙江、江苏间地。春秋时郯国(今山东省郯城北)即为山东金姓(少昊一支)所建,战国时被吴所灭,国人有向南迁徙者,后在彭城(今属江苏省)形成望族。西汉时匈奴人金日磾归附汉室,族人繁衍于陕西省西安一带,其二子俱任侍中,其弟一族亦任朝中要职,与西汉大臣张汤后世并称“金张”,为功臣世族之家。南北朝时,甘肃等地有金姓足迹。如北齐大都督金祚即安定(今甘肃省泾川县北)人。唐代时金姓即为益州蜀郡(今四川省成都)三姓之一,亦为汾州河西郡(今山西省临汾一带)四姓之一。可见,这一时期,金姓已是南北并齐发展,分布点日益广泛。五代是金姓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当时刘姓在吴越国本是大姓,为避开国之王钱鏐的“鏐”讳而改姓金,大大增强了金姓族人,特别是南方浙江、江苏一带金姓势力,后世南方金姓的发展,也大多以这一带金姓为繁衍源头。宋元之际,北方金姓有躲避兵祸而南迁者。明代洪武、永乐年间,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等地有山西大槐树金姓移民。另有众多少数民族姓氏被赐姓金,萌发了更多新生支脉。清代从嘉庆年间开始,闽、粤金姓陆续有人入台,进而侨迁海外。总之,明清之际,史册所载名人层出不穷,且多出自南方,说明这一时期金姓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鼎盛阶段,而南方又是这一鼎盛之典型。今日金姓分布以河南、浙江、江苏、湖北、四川和上海等地多此姓,这六省市金姓约占全国汉族金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二。金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六十九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一。

三、历史名人

金 颜:邵阳(今属湖南省)人,宋代孝廉。性好施,孝友,人称“义门金氏”。精于著文,曾奉诏列举贤德之事,为天下第一。

金 銮:陇西(今属甘肃省)人,明代散曲家。通音律,工乐府,长于讽喻。著有《萧爽斋乐府》等。

金 农:清代书画家兼诗人。善诗文,精于鉴别金石、书画。工隶书。尤以楷书自创一格,号称“漆书”。为“扬州八怪”之一。

金 和:江苏省上元(今南京市)人,清代著名诗人,作品多长篇,有散文化之特点。

金 榜:安徽省歙县人,清代学者,乾隆年间进士,官至翰林院修撰。其从江永学,宗郑康成,博采众长,著有《礼笺》、《周易考占》等。

金日磾:西汉时大臣。本匈奴休屠王的太子,汉武帝时从昆邪王归汉,任马监,迁侍中。其后世代官宦,且多为侍中。历7世皇帝为内侍,与西汉大臣张汤后世并称“金张”,成为功臣世族的代称。他可以说是金姓历代名人中地位最显赫的人物。

金刚智:唐朝佛教密宗僧徒,南天竺人。来中国传教,来中国传教,曾译《金刚顶经》,与善无畏、不空唐玄宗时并称“开元三大士”。

金昌绪:浙江余杭人,唐代诗人。在《全唐诗》中,他只有一首小诗流传下来,可说是一位再小不过的诗人,但是他的这一首题为《春怨》的小诗,其艺术成就却令人叹服不已。“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初读此诗时,不仅要疑惑,这位闺中**,何以要迁怒树上的黄莺鸟,从树上赶走它,不让它鸣叫?原来是黄莺的鸣叫声将她从梦中惊醒,那么她做的是什么梦呢?何以惊醒她便生气,到了末句才明白,原来她做梦是要去辽西和丈夫相会,而黄莺的鸣叫,惊醒了她,使她不得在梦中与丈夫相会。短短二十字,把闺中思妇对丈夫的思恋痴情痴态,描绘得栩栩如生,不能不汉服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与艺术表现的功力。全诗如剥茧抽丝,一层一层,渐次披露,可谓既引人入胜,又委婉曲折。由此可以看出唐人诗歌艺术的精湛。

金忠仪:唐代新罗人,德宗朝官将军。英勇机敏,巧捷过人。善绘画,且精妙细致传神。时人多仰慕。

金刚智:南天竺(今印度)人,唐代佛教密宗僧徒。来中国传教,与善无畏、不空并称玄宗“开元三大士”,曾译《金刚顶经》等。

金履祥:兰溪(今属浙江省)人,宋末元初名儒。精研濂溪学派和洛阳学派理论,被朝廷召为史馆编校,后隐居著书讲学。撰有《大学疏义》、《中庸标注》、《仁山文集》等。

金朝兴:巢人,明初都督佥事。因果敢英武,深谋远虑受人称颂,常以偏师取胜,功出诸将之上。谥号“武毅”。

金幼孜:明朝官吏。多次随从明成祖北征。撰有《北征前录》、《北征后录》,又与胡广、杨荣共撰《五经四书。性理大全》。宣宗时命修两朝实录,充总裁官。

金幼孜:新淦(今江西新干)人,明代建文年间进士,多次随明成祖北征。曾参与编撰《五经四书·性理大全》,另撰有《北征前录》、《北征后录》等。

金圣叹:明末清初文学评论家,本姓张名采,后来才改姓为金。为文怪诞,性情狂傲,不求功名,以著述为务。评天下才子书有六:一《离骚》、二《庄子》、三《史记》、四《杜诗》、五《水浒》、六《西厢》,其评语流传甚广。据传,他为人狂傲而有奇气,博览多通,所作的文章更雅俗共赏。金圣叹最杰出的成就是他对于《水浒传》、《三国志演义》、以及《西厢记》等书的评论。据说,他对于这些名著的评论,立异标新,回出意表,被后世传诵不断。后来,在满清顺治年间,他以哭庙案坐斩,根据《柳南随笔》的记述,他在临死以前曾大叹:“绝头,至痛也;籍家,至惨也;而圣叹以不意得之,大奇!”并且一笑而受刑。像这样洒脱而透彻的话,恐怕也只有他这样的奇才,才能脱口而出了。

金之俊:吴江(今属江苏省)人,明代万历进士,官至兵部侍郎。降清后曾建议清廷编置牌甲,以巩固统治,后累官至中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太傅。

金德辉:江苏省苏州人,清代著名昆曲演员。曾邀集江南各地昆曲名演员成立集秀班,享誉一时。其擅演《牡丹亭·寻梦》等剧。

金仲山:浙江省桐乡人,著名新闻工作者、国际问题专家。曾参与创办《世界知识》、《大众生活》等报刊,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斗争。建国后,从事新闻工作,后任上海副市长等职。

家谱(或称族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家谱的起源

关于家谱的起源,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但是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尽管先秦《世本》早已亡供,今本《世本》乃清人所辑,但从辑有的篇目可见,《世本》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全国性的总谱。

·家谱的形式

家谱的形式有多种。在文字家谱出现之前就有口授家谱和结绳家谱。后来,人们有的用图表裱制垂挂于中堂的,也有的装订成册供家人翻阅的。历史上,官宦人家一般都是采用装订成册的家谱。而平民百姓、经商士绅、豪门则多为悬挂供后人供奉的图表式家谱。

·家谱的内容和作用

上古时期的家谱,仅为君王诸侯和贵族所独有,家谱的作用仅为血统的证明,是为袭爵和继承财产服务的,其内容也比较单一,仅为世系的说明。

魏晋以后,选官、婚姻以至社会交往都要看门第,这样一来,家谱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大大增强,家谱的内容也比以往有所增加。

到了宋代,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的风气更加兴盛,这时的家谱在政治生活中基本上不再发挥作用,其作用转移到尊祖、敬宗、睦族上。家谱经常被反复修撰,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到了明清两代,家谱修撰的结构已基本定型,流传到现在的家谱也极为丰富。

家谱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既某人的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这些介绍性的文字,长者50余字,短者仅二三字,实际是人物小传;第三部分为附录。

有些家谱,在立谱时,便确定了家族世系命名的辈份序列,而且事先标定字号,辈份清楚,乡间名之为“排辈”,实则是排资论辈的意思。由于历史上形成的重男轻女思想,男子在起“大名”时,必须以预定的某字作为名字的一部分。这个字要放在全名三字的中间或最末,各个辈数层次不一定完全一样,但有着约定俗成的规矩。

金姓的字辈排序

1、湖北沅江金氏字辈:“国正天心纯学本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帝廷贤辅佐必用读书人”。2、湖北花水港金氏字辈:“文章华国诗礼传家克绍先业正学...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