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成名之路:陈家沟祖传长拳是如何名震天下的?
作为第一个将太极武术传播并发扬光大的人,讲杨露禅还得从太极拳的起源讲起。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形成共识。综合起来大致有五种说法:
1唐代许宣平、李道子所创;
2元末明初武当山道士张三丰所创;
3明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卜所创;
4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王廷所创;
5清乾隆年间王宗岳所创。
data-filtered="filtered" 电视剧《太极张三丰》
第一种说法现在基本上被认定为假托,第三种说法连大多数陈氏后代也不相信,值得一提的是张三丰创拳说,经金庸的《倚天屠龙记》和李连杰的《太极张三丰》的强化家喻户晓。实际上,明清史料中连张三丰死而复生这样的神异都有记载,就是没提他会拳脚。把他和太极拳联系起来大概是上世纪的事情。比起少林功夫、太祖长拳,太极拳诞生较晚,但中国人为了凸显一件东西的分量,喜欢往久远、往名人身上掰扯,就像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医书《内经》非要署黄帝的名才觉得自己牛一样,这一点可谓是文武殊途同归。
陈王廷创拳说目前是主流,也被官方所认可,焦作市温县被中国武术协会命名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牌子就挂在温县陈家沟。陈王廷大概生活在1600年—1680年,明末武庠生,清初文庠生,曾任温县“乡兵守备”,在山东扫荡群匪。在他年老隐居期间,依据祖传之拳术,博采众家之精华,结合太极阴阳之理,创造了一套刚柔相济的太极拳。但这一说法一直以来都遭到质疑,因为陈王廷创拳说最重要的证据来自《陈氏家谱》,陈王廷名字旁注有“陈氏拳手刀枪创始之人也”,他的一首遗词中确有“造拳”一语,但没说造的是太极拳,很多人认为他造的可能是陈家世传的“炮锤”。
第五种说法王宗岳创拳说信者寥寥,但有关王宗岳的争论却没有停止。原因是武氏太极拳的创始人、曾和杨露禅学拳的武禹襄,在1852年见到一篇署名为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这篇文章是太极拳经典文献,许多人认为杨露禅和武禹襄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对学自陈家沟的拳法进行了长时间的改造和完善,也正是这篇文章太极拳命名为“太极拳”。但就是这样一个对太极拳发展做出重大理论贡献的人,人们的认识也不一致,只推测他大概是乾隆年间人,持陈王廷创拳说的认为他学自陈家沟;也有人干脆否认王宗岳的存在,认为那只是个假托的名字。
不管怎么样,最早出现“太极拳”一词,当在1852年。**中杨露禅跑到陈家沟学的也是“陈家拳”。
十八年间三赴陈家沟学拳
杨露禅(1799—1872年),名福魁,字露禅。河北广府(今永年县)人。他的师父陈长兴(1771-1853)是陈王廷的后人,先以保镖为业,走镖山东。其人站桩立身端正,落地生根,不偏不倚,稳如泰山,绰号“牌位大王”,无论别人怎样推、挤、拉、扯,其桩步丝毫不动。按照民间传说,杨露禅为了学习太极拳,假装哑巴乞丐,混入陈家做家丁,暗中学会了太极拳。这个说法之荒谬可笑在于:要是凭借“偷窥”能学来真功夫,早有人跟着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的**,尽得数家真传开宗立派了。
杨露禅自幼好武,不过却是良民,从未像**上那样参加过天理教。关于他如何到陈家沟学拳也有好几种说法。一说杨露禅家贫,十岁左右背井离乡,卖身到陈家沟陈德瑚家为僮。陈长兴每天晚上都在陈德瑚家里聚同族习武。杨露禅从小聪明伶俐,把陈长兴侍候得很到位。因此,陈长兴收他为徒,令其随同习拳。杨露禅深得拳法套路的要领,成为陈长兴门徒中佼佼者。杨露禅到了40岁许,主人陈德瑚亡故。杨露禅自陈家沟返永年老家,寄居陈德瑚在永年所设太和堂药号,以授拳为生。
还有一种说法,拜师地点改成了陈德瑚“太和堂”,陈长兴在此授徒。杨露禅在陈氏师徒练拳时,在一旁观看并私下练习。后被陈长兴发现,令其徒轮番与杨比试,皆败北,始赞叹其为天赋异禀之武学奇才,特准其在业余时间正式学习陈家沟拳术。正式拜师后,十八年间杨露禅曾三次赴陈家沟学拳,不像**上跟着陈长兴没几天就俨然一代宗师了。
杨露禅大概是在1821年拜师,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末出山到永年授徒。武氏是永年的大族,武澄清、武汝清、武河清三兄弟前两个都是进士。武河清就是前面提到的武禹襄,他见杨露禅拳法精妙,常与其比试。杨露禅不肯轻以授人,所以武禹襄仅得其大概,而此时杨露禅称呼自己的功夫为“软拳”或“化拳”。1852年,武禹襄求教于陈长兴,当时陈长兴已经八十有余,推荐他去赵堡镇向陈青萍学拳,此后他又得到了《太极拳论》,勤加钻研,终于融会贯通。杨露禅曾把其子杨班侯送到武禹襄处念书。可以想见,杨、武二人在拳法上必然还有交流。
在刑部员外郎武汝清的邀请下,杨露禅赴京教拳,太极拳也迎来了从农村走向大都市的转折点。
弟子多为京中权要
初到北京城的杨露禅扬名于一次宴会。在北京城里,有一张姓富豪,开小店出身,人称小铺张,后来暴发致富,张公馆雇有拳师数人,教一班富家子弟学武练拳。一次,杨露禅到张府赴宴,小铺张见杨露禅身材瘦小便有些看不起,问道:“杨先生,你的绵拳能不能打人?”杨露禅说:“我这绵拳除了铜人、铁人、石头人不能打,父母生的有血有肉的都能打!”小铺张又说:“你能不能与在座的各位比试一下呢?”杨露禅说:“好!我就和各位师傅亲热亲热。”
下场之后,杨露禅略一举手,对方立即跌出几丈开外。另一拳师见状,不服气,扑了过来,只一招,也跌了出去。其余拳师不敢再比。小铺张大惊,马上吩咐重摆酒席,请杨露禅上座。杨露禅见小铺张如此势利,愤然离席,扬长而去。这事很快传播开来,北京各门派的代表人物一一找上门来切磋技艺,无不铩羽而归,杨露禅也得了一个外号——“杨无敌”。他的儿子杨班侯脾气火爆,实战记录比较多,后来继承了父亲“无敌”的英名。
杨露禅最著名的对手是八卦掌的创始人董海川。民间关于两人的斗法传的是天花乱坠、神乎其神。比试的 是两人上了梅花桩,如流星蝴蝶般飞来飞去,最后是个平手。观战的恭亲王大呼过瘾:“八卦董、太极杨,实乃武林双绝也!”**《太极》中杨露禅与元彪饰演的八卦掌掌门人在厨房上空的比试,显然脱胎于此。但不知道为什么把董海川改成了李乾坤,把恭亲王奕改成了他五哥惇亲王奕誴。真实的历史上,两人确实惺惺相惜,但是否交过手,谁也没看见过。
1864年,同治、光绪二帝帝师翁同龢在观看杨露禅武艺后曾大加赞赏:“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如运球,犹太极 一体也”,并书赠对联“手捧太极震寰宇,胸怀绝技压群英”。杨露禅带着他的两个儿子杨班侯(1837—1892)和杨健侯(1839—1917),长期住在端王载漪(当时还是贝勒,直到1889年才晋封端郡王)府中教拳。太极拳得以成名,除了杨氏父子的功夫,更有赖于弟子多为朝中政要。
当时清朝已经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热兵器时代的到来使武术脱离了战场,其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审美娱乐等多种功能开始与防身自卫一并受到人们重视。这种变化在杨露禅那些徒弟们身上表现最为明显,都是些王公大臣、贝勒贝子,生活奢侈而体弱多病,不耐艰苦。杨露禅考虑到这些人“玉体不动”,将自己所学太极拳中的一些高难度功架简化,删改了一些发力、跳跃和难度较大的动作,让拳法柔和易练,适合穿长衫、留辫子的人练习。后经其子、孙改进,定型而成杨氏太极拳。广为流传的“简化太极拳”就是以杨氏太极拳为蓝本精编而成。
今天,全世界最为流行、学习者人数最多的中国功夫,也正是杨氏太极拳。
唐豪是中国太极拳历史实考的鼻祖,1931年他跟随陈氏太极拳第九代传人陈子明(?一1951)实地去陈家沟进行考察,通过“陈氏家谱”,“陈氏家乘”的记载。谱中凡拳技著名者始傍注“拳手、拳师、拳手可师、拳最好”等字样,陈王廷的短句诗,以及后续的老本的《纪效新书》套路名称。于是断定太极拳为陈王廷所创。后此结论被其领导顾留馨编入了《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太极拳”条第。
吴海涛
很偶然的机会,从兰州友人处获赠一册《陈家沟延鼎家史》,因工作忙碌无暇翻阅,一直闲置架上。一日午后,忽来兴致,信手翻开打算读上几页。谁知一发不可收拾,一直到黄昏掌灯,我竟一口气看完了全书。掩卷沉思,心中颇有几分不平静。
作者陈贵辉兄与我素昧平生,他略长我数岁,但他笔下的家史与我的父辈更为接近,甚至如出一辙。从偏僻乡村的贫寒学子成长为县委副书记,直到今天的省直机关负责人,贵辉兄算是农村孩子中很拔尖的那一茬。但他在尚未退休赋闲的盛年,苦心经营的这一本书,几乎耗尽了所有的业余时间,十年扒梳考证、四方奔走访谈,其实和他的业务没有任何瓜葛,无助于他升职,也似乎无助于他获得太多社会名利。但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去做了。我是做出版的,对一部书稿是否应该出版总是习惯评价它的价值,或者有经济效益,或者要有社会效益。一般来说,个人的家史甚少有公开出版,顶多花点钱打印装订数百册,馈赠亲族友人而已。说实话,最初拿到这部《延鼎家史》我也有这方面的疑虑。但潜心读下来,我认为这部书很值得出版,也值得被社会大众以及各地图书馆购买、收藏,让它在更大更广的范围传播、流通。
这是一个家族流迁史研究的典型范例。也许是长期从事地方行政管理的关系,作者的视野是深邃和开阔的。他知道说清楚一个家庭的历史和传统,须得从根上溯源。本书留了不少的篇幅给他从未逢面的几百上千年前的远祖先人,不惮琐细,究根问底。虽然作者并没有受过系统的史学训练,但他却很自觉地运用了文献检索、碑刻铭文、实地访谈、田野踏勘等多种研究手段,把陈氏先祖自明代从安徽迁来兰州,继而开枝散叶、生息繁衍的历史基本梳理了出来,当然主线一直紧紧围绕陈家沟一脉。对这近千年陈氏家族史的复原,一方面是明晰了世系传承的生理血脉,更重要的是疏通了“耕读传家”的精神血脉。兰州及周边的陈氏一族自明代军户起家,数百年间,有读书做官的,也有弃农经商的,但主体还是乡居务农。也许是外来客户特有的危机意识,这个家族一直很注重对后代的教育,能读书出仕更好,哪怕读不出来也能做过识文断字的庄稼汉,有机会也鼓励后人学手艺、做买卖出去闯荡,增长见识。因此,陈家的子弟普遍都不闭塞,思想都比较开通,能够较快地适应时代的变迁,抓住机遇。这在陈延鼎父子身上就体现得十分明显。
这是一个新中国农村家庭史的典型个案。陈延鼎家庭在1949年之后的跌宕起伏,是很有些时代典型意义的。作为地主(尽管是开明地主)的后代,陈家几十年都生活在“成分过高”的阴影里,生存受排挤、婚姻受歧视、升学就业受限制,一度穷困潦倒,甚至全家外出乞讨糊口。七十年代后期,政策的逐渐松绑让陈家被扼住喉咙的命运又出现了重大转机,儿女顺利成家,能够创收发家致富了,能够上学就业改善社会地位了。可以说,这七十年来,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能够遭受的罪陈家都经历了,能够享受到国家政策的红利也体现得很充分。陈家现在有不少国家干部,第三代子女普遍都受过高等教育,都有着体面的工作和生活。陈氏的家庭史,就是现代中国农村家庭发展史的一个典型缩影,可以作为很多文学创作和历史研究参考的素材。而且很难得的是,本书还展现了陈家一个可贵的传统:善于保存家族档案。伴随着叙述祖辈、父兄和作者自己艰辛的农村生活,他随文展示了很多实物,有早年去世的母亲缝制的女红作品、劳动的用具,有父亲在50年代在刘家峡水电站工作获得的奖状,有六十年代父亲在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还款凭据,70年代大哥学习兽医开药方的纸烟盒,二哥学习画棺材手艺的手绘图纸,80年代父亲手抄的秦腔唱词,甚至还有父亲80年代葬礼时的客事清单……,这些记载着日常琐细的残章碎纸,跨越半个世纪还能留存是很不容易的。不知道为什么陈家能够保留得如此完好,让他们的家族历史有了可靠的“信物”。
这也是一部陇上风土人文志。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这个发现是最让我惊喜的。每一个家族都是生活在一片特定地理环境和精神土壤里,都会受到乡土人文的熏染。作者很自觉地意识到这点,也不时把视角从家庭的小院落扩展到陈家沟所在的十里八乡、日常百态。追忆父亲青年时干农活样样精通,他在里会详细列举出西北地区特别是甘肃农家常用的八种农具。八十年代初,农村生产生活重现活力,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开始恢复起来。父亲带头在陈家沟大队玩春节社火。作者乘机逐一介绍了西北社火构成的各种细节,有太平鼓、舞龙、舞狮、跑旱船、高跷、竹马、跑驴……,以及父亲导演的秦腔大戏。而在回忆父亲去世时,沉痛之余,他把丧事经过的十四个环节一一做了描述,也是为了有意保留一份甘肃农村丧葬习俗的真实记录。这些口耳相传于乡间的习俗文化、仪礼规范,也许上不了大雅之堂,却是维系着乡土人伦情感的精神力量,它们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作者生于斯、长于斯,这些细节都不是他从某种志书上抄录来的,而是他一一亲历、耳濡目染过的少年往事。他记录这些,其实是怀有某种使命感的,因为他清楚陈家的第三代和很多同龄人一样,随着城市化的扩张,都在远离土地和乡村,祖辈和父辈们赖以庇护身心的那个乡土社会,将渐渐被他们遗忘。好在还有文字,可以让有的记忆变得永恒。
这是一册哀而不怨的家风传承谱。家谱记载的是生理上的世系传承,祖先的优良品格是无法体现出来的,这就需要家史(古人有墓志铭、行状)来呈现。本书是以作者父亲陈延鼎为核心展开的,他五十多年的人生短暂却跌宕、平凡却丰盈。他中年丧妻,独自拉扯五个孩子成人,长期被贴着“地主子孙”的另类标签受尽歧视,刚有条件享受晚年却撒手人寰。在苦水中浸泡了一生,他却给陈家儿孙们留下了至少三种正能量。一是正直。比如,他亲自给儿子讲述孟子的《鱼我所欲也》,诫勉人宁愿不要生命也要讲道义。这种见识在他同龄的农人中是少见的;二是责任。无论如何把孩子拉扯大,让他们立业成家,不走邪路,陈延鼎倾其一生就是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这种对家庭、家族乃至对社会无私尽责的品格,也深深影响了后代,陈氏兄妹在处理大家庭事务时很少见推诿卸责,共同处理父母后事、一起督责幼弟求学、帮助亡兄抚养子侄等,一向都是主动分担、能者多劳。三是希望。陈延鼎曾经给儿子们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告诉他们无论何时,无论怎样困难,都不要放弃。他本人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什么苦活脏活都干,从来不怨天尤人,只是坚信熬过去好日子就会到来。大儿子要结婚了,他第一时间就是整饬院落、独立门户。包产到户,终于可以吃上饱饭了,他就尽情地去组织社火、唱秦腔。他总是善于这样赋予生活庄重的仪式感,因为心中有着不灭的希望火种。其实,正是每一个人都怀揣希望,每一个家庭都不放弃希望,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也才能够有希望。
孔子评价《诗经》:“乐而不浮,哀而不怨”。意思是情感拿捏适度、过犹不及。《陈家沟延鼎家史》该书当得起这个评语。贵辉兄在行文中有深深的眷恋,也有淡淡的惆怅,但总基调是温暖的。他描述家族的境遇,无论是不幸抑或幸运,都怀着对生活的感恩心态,记住生命中曾经帮助过他们的每一个人。泰戈尔说:生命吻我以痛,我要报之以歌!贵辉兄以这部《家史》为哲人的生活态度做了很好的呼应。
完稿于2020年5月2日
陈式 太极拳 是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九代陈王廷所创,陈式太极拳将阴阳、动静、正反、有无、形神等对立统一的哲理和宗教、哲学、伦理、医学、武学、艺术等精神资源融入 武术 之中,集技击、强体、健身、益智和修性为一体,是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优秀拳种,属于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 遗产。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陈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欢迎阅读!
陈式太极拳的创始人
陈式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公元1600~1680年),字奏庭,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家沟第九世。其父名抚民,祖名思贵,均好拳习武,《陈氏家谱》说王廷又名奏廷,“明末武庠生,清初文庠生。在山东称名手……陈氏拳手刀枪创始人也。”但族谱、墓碑、《温县志》都作“王廷”,故应作陈王廷。
陈王廷出身地主家庭,据《温县志》记载,在明思宗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任温县“乡兵守备”,曾在山东扫荡群匪,甲申年(公元1644年)明皇朝覆亡的前后,陈王廷已年老,隐居消极,造拳自娱,教授弟子儿孙。据《陈氏拳械谱》,陈王廷所造拳套,有太极拳(一名13势)五路,长拳108势一路,炮捶一路。戚继光《拳经》32势,被吸取了29势。在他年老隐居期间,依据祖传之拳术,博采众家之精华,结合太极阴阳之理,参考中医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之术,创造了一套具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太极拳。陈王廷传统授下来的有一至五路太极拳、炮捶一路、长拳108势,双人推手和刀、枪、剑、棍、锏、双人粘枪等器械。其中双人推手和双人粘枪,更具有前所未有的独特风格。陈王廷所创太极拳的主要传人有堂侄陈汝信、陈所乐等。
陈王廷在整理武术套路上,受戚继光的影响很大。戚继光《拳经》32势,综合民间古今16家拳法,取精去粗,以32个姿势编成拳套,作为士兵活动身手的“武艺之源”;陈王廷吸取了其中29势编入太极拳套路。陈王廷结合了导引、吐纳,使练拳时汗流而不气喘,加强柔化刚发的爆发力量;缠绕运转的缠丝劲练法则是结合了经络学说;阴阳、虚实、柔刚俱备的拳理则是采取了阴阳学说。双人推手和双人粘枪的 方法 ,以沾连粘随、不丢不顶、柔中寓刚、无过不及为基本原则,成为太极拳学派独有的竞技方法。陈王廷《拳经总歌》开头两句话:“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诸靠”是指的两人以手臂互靠,运用“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方法和劲别),概括地说明了太极拳推手的特点和方法。
在这期间,清道光末年(1850)兴起了太平天国起义,陈氏第十五代的陈仲莘在这当中立了大功,陈氏一族的年青人则团结一致固守村庄。这些事在《温县志》、《中州先哲传》、《怀庆府志》等地方志中都有记载。
据《盾鼻随闻录》载,陈氏一族在道光时期连十七岁的陈姓少女都会使枪,可见陈家沟练武之风很盛。
关于陈家沟何时开始练太极拳的问题,说法不一。有力的说法是陈家沟第九代陈王廷创始的,但据史料明确记载的是第十四代陈长兴(1771-1853) 开始的。
到陈长兴一代,同族陈有恒、陈有本二人发展了古传的老套路,创编了新套路,于是老套路就被称为“老架式”,新套路就被称为“新架式”。
不久,从陈有本学了新架式的陈清萍,又创编了新套路,并以陈清萍迁居的地名而称这套路为“赵堡架式”。
陈长兴传的“老架式”传给其子陈耕耘,陈耕耘传给其子陈延熙,陈延熙传给其子陈发科(1887-1957),并在北京公开教拳。
陈有本传的“新架式”传给其侄陈仲莘(1809-1871),然后广泛传给本族子女。
陈卜创拳说
陈氏第十六代陈鑫在他写的《陈氏太极拳图说》序中写到:“始祖陈卜,耕读之余,而以阴阳开合运转周身者教于孙以消化饮食之法,理根太极,故名太极拳。”
另外,陈氏第十八代陈绩甫在他写的《陈氏太极拳入门总解》一书中说:在陈家沟西十华里处有一座叫清风岭的名山,多匪,常袭击掠夺村庄,管家苦于无法逮捕。早就精通太极拳的陈卜愤然而起,从村中招募数百人,亲率他们攻入贼窟,贼遂被平。从此之后,来学拳者日多,在村中设“武学社”,从而太极拳得到了广泛开展。
对陈卜创太极拳说,考证家们持否定态度的居多。但考证家张唯中在《武坛》发表的《重振国术武艺,发扬中华文化》一文中,引用了河北省高阳县人传授长拳的李从吉先生的谈话。李说:“我虽原籍河北省,但远祖与陈氏一族一样原来都是山西省洪同县大槐树村的居民。据先祖们说,那个地方每到旧历正月在庙前举行武术大会,颇为盛大。另外,把祖传长拳的技法和姿势,与陈家沟十三势长拳和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的三十二势的图解等一一对照起来看,连名称都大多相同。因此,可以认为所有这些都是宋太祖长拳流传下来的。”
另外,唐豪、顾留馨在《太极拳研究》中也指出:在1936年山西洪同县出版的《忠义拳图稿本》(樊一魁编)的这本书中,技法和名称都与陈家沟传下来的拳书相同。
王宗岳传给陈家说
清乾隆年(1736-1795)前后,山西省出了一个文武双全的人,名叫王宗岳。此人从黄帝和老子的书到兵书,样样皆通,还会巧妙地使枪和刀,他还写了一篇被太极拳研究家视为珍宝的《太极拳谱》。
据记载,王宗岳在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曾到过河南洛阳,并在乾隆六十年在河南开封居住过,以教书为业。王宗岳住过的洛阳和开封两地之间流着一道黄河,但和陈家沟一样都属于河南省,相距极近。
王宗岳写的《春秋刀残谱》和陈家沟传下来的《陈沟春秋刀谱》相同。另外,王宗岳写的《太极拳谱》中的“打手歌”和陈家沟传下来的“打手歌” 一节也相同。这两件事更加有力地证明王宗岳确与陈家沟有过交往。
但从另一方面看,酷爱武术的王宗岳听说陈家沟盛行练拳,也可能去陈家沟学拳,或者陈家沟原有的拳法经王宗岳加工而变得更加精巧。这些情况也是可能的。
对这个问题,中国唐豪认为是“陈家沟传给王宗岳”的,而徐哲东则认为是“王宗岳传给陈家沟”的,两人的说法正好相反。
推测王宗岳住在洛阳可能访问陈家沟,是乾隆五十五年前后的事情。而根据记有陈家沟历代先人的《陈氏家乘》和《陈氏家谱》,陈家沟在当时却早已经在传授拳法和武术,这是有录可查的。
陈王廷创始说
唐豪关于陈家太极拳的起源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认为陈家太极拳是陈家沟九世陈王廷研究了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收录的拳法三十二势图解以后,又吸收了道家的《黄庭经》一书中的呼吸法而创编的。
这个说法的根据如下。
第一个根据是:传到陈家沟的拳法(包括太极拳),与戚继光《拳经》中的拳法图、名称和歌诀大多完全相同。
如果说是陈卜创始了太极拳,那么陈卜是早于戚继光百数十年的人,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当然应该有所记载。
《拳经》是从当时中国著名的十六家拳法中选出优秀的拳技而编写成的,此书并非只登载一个门派的拳法。因此,陈家拳法与《拳经》相同,证明陈家是从《拳经》吸取的。
第二个根据是:陈王廷在陈家沟还留有一首长短诗,诗中还提到了造拳的事。“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寇,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如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
另外,《陈氏家谱》记载:“九世陈王廷,又名奏廷,明末武庠生,清初文庠生。在山东称名手,扫荡群寇千余人,陈氏拳手刀枪创始人也。”这段记载,与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序中所说的却正好相反。
太极拳的创始,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太极拳创自陈王廷。陈卜善武艺,精拳械,曾设武学社于村中,始开陈氏世代习拳舞械之风。明朝末年,陈氏第九世陈王 廷,依据祖传拳术,吸取民间诸优秀拳种之精华,结合导引、吐纳术、中医经络学,创编了一种新的内功拳种,按阴阳转换之意取名太极拳。
陈氏十四世陈长兴,广开传拳之门,河北永年人杨露禅即是其著名高徒。之后,陈氏太极拳逐步演变出全国有代表性的“杨、武、吴、孙”等诸大流派。
另一种说法,张三丰创建了武当派,创始了内家拳。太极拳作为内家拳之首,尊称张三丰为祖师,是一种自然归属。张三丰创立的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五行拳、混元拳、玄武棍等,都是从道教经书中汲取了精华,引申而来。
张三丰所创立的拳法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注重内功和阴阳变化,讲求意、气、力的协调统一,动作沉稳,姿势含蓄,劲力浑厚,神意悠然。这些特征无不与道家的清静柔弱、淡泊无为的主张和道教的“三宝修炼”(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相吻合,内以养生,外以却恶。
扩展资料:
杨氏太极拳发展历史
杨露禅偷师
杨福魁(1799年-1872年),字露禅,河北永年人,就学于陈长兴。杨露禅自幼好武,因家贫,迫于生计,在广平府西关大街中药字号“太和堂”中干活。这药店为陈家沟人陈德瑚所开。陈见杨为人勤谨,忠实可靠,又聪明能干,便派他到陈家沟家中做工。
适逢陈长兴借陈德瑚家授徒。杨心中十分羡慕,有心拜师学艺,但一者事繁,二者又怕陈不收自己。他虽然懂得江湖禁忌 但因学艺心切,便在陈氏师徒练拳时,在一旁观看,用心记下某些招式,无人时便私下练习。久而久之,竟有所得。
后被陈发现,见其是可造之才,不但没有怪罪他 反而大胆摒弃门户之见和江湖禁忌,和陈德瑚商量,准其在业余时间正式学习太极拳。
赴京授拳
杨式太极拳已经有170多年的历史。第一代的祖师是杨露禅(1799——1872),他是从温县陈家沟学习了太极拳的真功夫后应亲戚武汝清(1804—1887、时任清刑部奉天司主事、四川司员外郎、花翎二品衔)的邀请,率次子杨班侯(1837—1892)、季子杨健侯(1839—1917)到北京教拳。
杨班侯(时任清军旗营武德骑尉衔、戴蓝翎)因在北京打了洋人,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不敢再留用。
发扬光大
杨露禅艺成时,已是四十岁左右的人了。为了生活,他先在家乡永年教授太极拳,后被人推荐去北京授徒。因武艺高强,号称“杨无敌”。他在北京授拳时,因弟子多为王公大臣, 贝勒贵族,生活奢侈而体弱多病,又不耐艰苦。
杨露禅考虑到这些人的身体素质和保健需要,将自己所学太极拳中的一些高难度功架简化,使姿势较为简单,动作柔和易练,既适合穿长衫、留辫子的人练习,又有益于健身。后经其子、孙修改,定型而成杨式太极拳,并发展成大小两种套路。
其特点是:柔和缓慢、舒展大方,速度缓匀,刚柔内含、深藏不露、轻沉兼有。此拳一出,在京、津一带影响很大,学者日众。
拳法传承
传子杨班侯,杨健侯(1839年-1917年),后其技由其孙杨少侯、杨澄甫(1883年-1936年)传承。杨澄甫以大架为本,最后定型为当今流行的“杨家太极大架”。杨家内部仍然有大、中、小和长拳的传授,但是拳架招式是以杨澄甫定型的大架为主。而且这四个架势并不是四套拳,只是一套拳的四种打法。
传说渊源
太极拳传自张三丰真人。张三丰,辽东懿州人,道号三丰,生于宋末。身高七尺,鹤骨松姿,面如古月,慈眉善目,修髯如戟,顶作一髻寒暑唯一箬笠,手持佛尘,日行千里。洪武初,至蜀太和山修练结庵玉虚宫,经书一览成诵洪武二十七年,又入湖北武当山,与乡人论经书谈说不倦。
一日在屋诵经,有喜雀在院,其鸣如争论,真人由窗视之,雀在柏树,如鹰下观,地上有一长蛇蟠结,仰视,二物相争,雀鸣声飞下展翅扇打,长蛇摇首微闪,躲过雀翅,雀自下随飞树上,少时性燥,又飞下翅打, 长蛇又蜿蜒轻身闪过,仍作盘形,如是多次并未打着。
后真人出,雀飞蛇走,真人由此而悟,蟠如太极,以柔克刚之理,由按太极变化而组成太极拳,养精气神,动静消长 通於易理,故传之久远,而功效愈著。
发源地
杨式太极拳发源地是河北永年广府。广府古城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广府镇,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古城、水城、太极城。
古城广府古称曲梁,自西汉起,历代为郡、府、州、县治所。隋唐以前为土城,周长六里二百四十步。隋末唐初,夏王窦建德曾在此建都。古城内外历史文物及遗存众多,有广府古城、弘济桥、杨露禅和武禹襄故居、毛遂墓、藏兵洞等国家、省、市文物保护单位20余处。
古城坐落在面积达46万亩的河北省三大洼淀之一的永年洼中央,围绕古城墙四周是长约5公里的护城河。永年洼平均海拔41米,淀内长年积水,且水质优良,历史上是著名的天然水产养殖场,被人们赞誉为北国的“鱼米之乡”。
至2017年为止,国家体委正式公布的88式、24式以及在许多场合表演的,都是这种杨式太极拳或由其演化而来的。以后,杨式又派生出李式、吴式太极拳,因而在太极拳界杨式显然是执大旗地位的。在全国八大太极拳门派中,源于永年的已占其五 [2] 。
太极城这里是杨、武式太极拳的发源地,诞生了杨露禅和武禹襄两大门派太极拳创始人,并衍生出孙式和吴式太极拳两大门派,自1991年以来,成功举办了十一届国际太极拳联谊会,大力弘扬了太极文化。2005年,永年县被命名为“中国太极拳之乡”、“中国太极拳研究中心”。
-太极拳
四川陈氏家谱字辈
春先思龙来 明道西光富
四川省永川县陈氏家谱字辈
天星经纶,人利茂知,文章报国,私书传家,永远绍树,世代光华。
四川达州市陈氏家谱字辈
先维加大启,正应于朝学,其昌永曰继,思尚信义卓,家长宗可传,荣锡用安乐,富贵万年兴,甲弟连登科
四川广安岳池玉皇庙陈氏家谱字辈
一启思良上,尧舜禹汤周,文武忠天世,万代显鸿 猷
四川营山县陈氏家谱字辈
崇贞宗千祖,国子名文胜,朝邦万代永,其昌兴隆善,嘉志立刚常,仁义得富贵
四川大竹陈氏家谱字辈
真天存得玉,大金嘉时祚曰应楚之才,华国文章绪
朝廷用贤良,立学明庠序诗礼传家珍,世代受恩遇
四川省平昌县陈氏家谱字辈
九、位(卫)、运、奉、云、文、明、光、大、正、贤、仕、登、朝、庭(廷)、焕、直、兆(朝)、灯
四川省遂宁陈氏家谱字辈
胖土入陕之巩昌府阶州陈家山公妣讳氏皆无考有墓有碑惟字刑剥蚀莫辨公生子五长绍纲
四川巴中恩阳义阳山陈氏湖广填川陈氏家谱字辈: 鸿,绍,启,中,永,定,顺,安
四川省荥经县。族人所用字辈:
朝应尔恩,俸仕文仁;
席尚光大,家秉昌荣;
先祖来居,荥河经江;
聿修厥德,启迪胤臧;
前创后守,作为有方;
义门之业,迨见再举;
四川大竹县,在清代乾隆年间祖上有湖南郴州(郴之东门)来川东之梁竹(梁平,大竹),辈分有"华国文章绪,朝廷用贤良,"
四川省仪陇县马鞍镇辈份大至是:
奉尚梁必仕,朝庭四代兴。
永远林中贵,吉地寿年长,登科正名扬。
四川金堂 原祖籍福建长乐县陈氏家谱字辈,近几辈的辈序是:自多福积善
|
太极拳的成名之路:陈家沟祖传长拳是如何名震天下的?
本文2023-10-06 04:10:2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86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