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祖孙四代为“芳、如、希、修”的翟氏族谱的辈分排列顺序?
山西省平定县张庄镇土岭头村
我们是一支翟氏族人,自宋仁宗庆历元年到现在已900余年的历史。下传35世。迁始祖名讳翟璘。
本族在宋朝时迁往古幽州一支,迁始祖名讳翟润明。本支现分两股,沿用辈字。
东股:
进、逢、登、希、徳、其、大;
文、章、治、国、永、正、邦;
明、立、经、诗、宏、志、发;
儒、杰、建、业、久、兴、华。
西股:
光、生、重、有、中、普、玉;
昌、盛、义、徳、永、正、邦;
熙、滋、隆、荣、钧、甫、泽;
胤、丰、忠、贤、久、兴、华。
河北省沧州地区海兴县赵毛陶乡翟禇村
学德存鸿志
朝廷聘汉儒
国瑞义凤鸣
玉福广仁善
河南汝阳大安翟氏字辈
十六代至三十五代:
振令其修善,道学玉德明,
智平安万喜,朝荣献文斌。
江苏徐州谱序
时荣宗铭纶,琰凤芳锡士,
旬(衣旁加旬)友堂阳玉,之修典然崇,
文承道德广,学传万世贤,
仁义理应守,武为一统天。”
今年新续略有改动,即后二十代改为:
文承孝德宽,福传万世贤;
仁贵理应守,法为一统天。
河南永城家谱排序:
兴学登金玉 凤培多语云
治业传万古 吉祥庆来纯
湖北宜昌家谱排序:
启后家声远,承先世泽长,
克思维孝友,自可卜其昌。
湖南迁入四川一支家谱排序:
贤学中国正,人长祚世家,
金开承大启,亿万享荣华。
入川因口误字辈为:
贤学中国正,臣长茂世家,
钧鸿昭大志,桂柄显朝廷。
庆余堂翟氏
广继孝慈,恒怀忠厚,
传家有道,修己维心,
克承开启,本源宜思。
山东滕州谱序:
古滕翟氏家族,为明朝洪武年间(1368年)从山西洪桐县始祖翟旺云(十一世)迁徙山东滕阳(今改滕州市)翟家庄,迄今639年。如今传宗十四世。族规族训:忠厚传家远。
旺松士文永,
耀尚学清允,
传延中正庆,
宜长崇明有,
远志效汉位,
登祥克念伟,
存厚家道昌,
瑞秀懋连兴。
河南南阳邓州市翟坡村翟氏字辈:
定明末翟自寿为始祖,宗派歌诀为:
自宗令景从,廷天法殿占,
士应玉书荣, 学成振朝清。
安徽泾县翟氏字辈
敬德缘孙,新俊安廷,
昌祥百世,文时尚思,
永守一本,其中大光,
笃厚承庆。
安徽省淮北市
(老家是安徽省濉溪县祁集镇井营孜村)
兴高云章(恒臣严训)
久世荣昌
开德明礼
宪宗秀良
建传怀元
胜景再旺
仁爱教子
中西显扬
合肥舒城县南港镇谱序
前二十代
刚 兴 尚 宇 仰
昌 盛 广 传 春
永 承 先 世 德
崇 本 守 家 贞
后二十代
昭 代 才 华 振
光 前 庆 辅 仁
鸿 基 绍 祖 列
品 学 冠 群 伦
辽宁辽阳翟氏字辈
茂世文进玉,永万常恩春,
福宝英凤树,汉殿广林森,
祥云起元禄,庆兆纪龙臣,
作魁维显柱,守先承忠令。
吉林四平翟氏字辈
玉秀文凤冠,英俊显鸿明,
忠德纯燕久,振兴义世荣。
黑龙江(山东聊城闯关东时候来的)辈次
灼、建(这个字我没看请出,可能是这个)、九、云、
乐、汝、万、德、
广、庆、金、文、
国、银、更、增。
山东济南翟氏字辈
增世学文光居云,
兆殿祥道义加之,
保顺和景乃昌有。
河南濮阳翟氏字辈:
同堂洪冠 道令宗占
树言越可 世行若善
河南省永城市翟氏字辈:
(明初从山东泗水迁入)
正应光明远 国运永向荣
卫家保祖训 忠兴道德昌
河南省济源翟氏字辈:
迁济十六世后各地叫乱的辈字进行疏理合并,统一定为“同(世)·延·兴·永·旺( 本·汉·功),嘉(作)·道(邦·昌)·希(之)·维(彦)·清(祖),泰·运·隆·三·合,启·裕·庆·德·长,敬·承·照·继·述,声·铭·耀·吉·祥”三十个字辈望延于后世。
河南洛阳新安县辈字表:
1宗高2彦3敬4广5良6障7逊8世9增10自11已12建13麟14邵15学16鹏17九18海19登20景21庆22德23富24贵25荣27延28续29长
祖先翟宗高是在明朝洪武年间率两子翟彦良,翟彦通迁来(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经过几百年的繁衍生息到1997年已有25世子孙,估计有不到2000口人
广西贺州市昭平县
祖籍“山东青州府诸城县”,隋朝时翟仁恩“钦命率兵”驻扎“西粤乐邑乐里”,“西粤乐邑乐里”即现在的广西桂林市平乐县青龙乡。翟仁恩是平乐县翟族始祖,翟仁恩有三子,三子之后分十房,人丁兴旺时分支迁徙邻县钟山县、昭平县、荔蒲县等。
昭平支的家谱诗为:
世尚良善麟英远、家忠和顺锦绵长,
处世修斋皆盛永、为仁积德可兴昌。
山东省成武县翟楼\鹿楼\翟庄与江苏省沛县申庄\五段等村镇的翟氏,为同族一宗于明朝洪武元年从江苏金坛(宜兴)迁徙山东成武与江苏徐州翟崇礼传来的一致。
2007年修订后的世代字辈歌为:
时荣宗铭纶,
琰凤芳锡士;
旬友堂阳玉,
之修典然崇;
文承孝德宽,
福传万世贤;
仁贵理应守,
法为一统天
山东章丘翟氏字辈:
(是章丘翟东支)
道凤象龙麟,元曾胜淑礼。
文章承先瑞,士孝有传家。
(是章丘翟西支,始祖,翟伍,二世士能,三世龙环)
伍--士--林--龙--(5-8世不祥)
--光--纶--养--昌--裔--廷--兴--大--麟--毓--绪--锡--绍--方--立--学--喜--庆--延--长
山东临沂费县翟氏字辈:
(明末清初从淄博迁至蒙山前王林村 )
公首东君现振隆,
凤殿文兴纪正明
发传家生茂自久,
万年松柏树长青
山东泰安徂徕镇许家庄翟氏字辈排序:
泰安市翟氏分布庄村:
始祖:山东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许家庄
泰安岱岳区:孙疃、郑庄、北望、桥沟、郑家庄、邓家庄、徂徕村、新庄子、南上庄、珂(王乐)山、崔家庄、西埠前、旧县、洪庙、桂林官庄、大马庄、小马庄、小沟头、翟家岭、马蹄峪、李家泉
泰安新泰:甘露滩、前柴城、后柴城、浦山庄、安乐村、郝庄、翟家巷
泰安东平:接山乡、章阝城
济南齐河:刘言村
泰安泰山区:风台
字辈排序:
秉继化荣承 岱清树煜增
新续族谱20字
镇沄栎焕坤 元泽松炜堾
贻汶桓灼均 银发林煊升
本谱序已经泰安市《翟氏家谱》编撰委员会修订,准确无误。
山东鲁西地区翟氏字辈:
大得传家久 清瑞继世长
广袤徐彦庆 胜利兆万祥
山东阳谷县当地谱序
大德传家久
清瑞继世长
光茂希宪庆
绪成召万祥
___大清光绪年代续修
山东梁山寿张集杨楼村翟姓字辈:
大仁凤金和
连瑞继世长
光茂希宪庆
绪成召万祥
山东梁山大路口翟楼村、油坊村翟姓字辈:
秉有永化玉
清瑞继世长
光茂希宪庆
绪成召万祥
山东聊城辈分是1--16世失传(文化大革命的原因)现在有记录的是:宗\万\天\怀\风\敬\文\振\登\玉\汝(如,鲁)\建\连\成.后续的辈分有35辈
山东省海阳迁到东北的翟氏字辈:
[家远]--->单名
世(富,范,贵,信)
[芳仁玉林义]--->单名
福(思,忠,臣,新)
君(泰,盛,义,恒,亮,平,明,魁,有,元)
成(德,富,贵,金,荣,玉,华)
永(仁恭,宽,信,敏,慧,祥,顺,盛, ,昌)
义
长
辽宁朝阳翟氏字辈:始迁祖翟富原籍山东登州府海阳县邢村乡古头社。于乾隆四年移居辽宁朝阳,家谱虽带来,后来遗失非常遗憾。 字辈排序约是:文 成 久 永 二世一字。其余不知。
自九世起,用新编的二十字。一世占一字如下:
相宏民生远
振荣书玉明
钧焕隆世馥
霖增起文华
此二十字按金 木 水 火 土起名,取生生不息之意。
辽宁辽阳翟氏字辈:
树有根,水有源,根深而叶茂源而水流长而人亦有根,根乃世祖,世代相传我翟氏之祖乃茂生,祖籍太原,后移居山东莱州府掖县东南夏集(家)铺,老户,世代业农,以耕读书两道遗教子孙清顺治2年(公元1645年)春来到奉天府(辽宁省)辽阳县南80里王铁屯(今归海城市),后在辽阳穆家乡黎起堡(原名里旗堡)东老坟于清嘉庆18年(公元1813年)4月18日立七通碑
茂世文进玉,永万常恩春,福宝英凤树,汉殿广林森,
祥云起元禄,庆兆纪龙臣,作魁维显柱,守先承忠令。
吉林四平翟氏字辈:
康熙年间从山西太原府迁到东北-吉林-四平的
玉秀文凤冠,英俊显鸿明,忠德纯燕久,振兴义世荣。
始祖乃江西吉安府吉水县蜡树台翟家磅氏,明朝先皇万历年间,迁于远安县翟什铺茅葫区翟家岭龙王井居住。”今天姓翟的在这里居住的还有二十户七十多人,从“廷”字辈传到“友”字辈,已有十九代人了。
湖北省襄樊市(老河口市-县级市):
老家在河南济源县离县城三里的高家庄,是指很远的祖宗时至今日,我们始终没搞清,到底有没有这个地方我们的家谱是:九俊国光,发志远方,成同汗德,叶风巨良(这是听我祖父在世时口述的,不知道到底是这些字否因为他基本不识字)
武汉市汉阳县常福字辈:
正大光明天、富贵永昌言,
听说是从河南开封过来的
宜兴、静海、濡南翟姓(同河南省永城市):
正应光明远,国运永向荣。
维家保祖训,忠兴道德昌。
以下为不全的翟氏字辈:
安徽省太和县翟氏字辈:成、帮、立、红(洪、鸿)
安徽临泉翟姓辈份是:老,灯,治,付(树),丙,道,明。
安徽太湖县花园乡翟坦村的,那儿翟氏人家有3000多户,宗谱排列是德 兴 家 必 昌 文 章 传 万 世
皖巢湖市槐林镇:贵,必清、镰、富、仪下面还有
安徽合肥辈分是: 炳、俊、本、守、家
安微灵壁人。我们那里的辈份是:玉。志。廷。
淮安盱眙"银"爸爸是"奎"我是"庆,明"下一班是"凡,传
河北 文安县德归乡翟村:兆 德 增 贤 泽
山东新泰,只知道我们这里是“西彦相传,炳照曰德”,之前,之后,就不知道了。
山东杞县,祖籍应是河北地区,我们的辈:渊、元、延、志、进。再往上就不大清楚了。
山东肥城安站镇翟行村翟氏字辈:祖上在元朝从河南太和县迁来,排辈是;月,富,贵,成,昌,建
山东曲阜万柳庄、三合村行辈一样,我所知道的辈分是:发,秉,承,福,德
山东我们那的辈分是汝\本\焕\丕\明\清
山东淄博沂源东里:勤、以、作、所、慎、乃、兆 (肇)
山东临沂排辈是:士,清,得,恩
山东枣庄有没有这样几个辈份的:国 家 思 本 荣
山东烟台栖霞市亭口镇下塞口,据老人传说,是从云南沿途迁过来的,不知能否查到相关资料.谱系:景-廷-玉-元-广-铭-洪-桂-炳-培
济宁的,我爷爷是登字辈,我爸爸是长字辈,我是夫字辈
沈阳市人,老家在山东淄博。满州国时我爷爷和我大爷爷闯关东到沈阳。:勤、以、作、所、慎、乃、兆 (召、肇)
辽宁(老家山东)树、世、云、汉、思、延、年
吉林长春,祖籍山东,是闯关东时来的东北,我知道的辈分只有;连,秀,凤,殿(男)丽(女),国(男)树(女)
从辽宁海城来吉林的,时间可能是建国前后。先后在吉林洮安、镇赉、珲春等地居住。父字辈为“福”;据海城老家人讲应是“洪、福、凤、永”排列
辽宁锦州人谁能告诉我,我祖籍是哪里我所知道的辈分为:广万凤瑞永立其他不得而知了
辽宁铁岭开原的据说是从关里来的,有个翟家庄:大致是这样排辈的:富 守 玉 喜 万
辽宁:以前是燕王(具体哪个yan就不知道了)扫北的时候从安徽带到天津的,后来由祖父带到辽宁的。爷爷是祥字辈 接下来是/兆/德/曾/先/祖(字不知道对不对就知道是这个发音)
黑龙江望奎县翟氏字辈:帘、朋、向、云、天
生在黑龙江,祖籍山东莱州(掖县),本族排辈:善yi 肇启毓德维华
广东湛江“善道日增”
广西钦州的,我们这里的辈是:成明才高可能升陆电
广西桂林全州近几辈是\景\治\荣\光\玉\太\运\宏\
河南南阳瓦店搬唐河湖阳翟村庄只知邦兴荣世少望
河南濮阳市华龙区岳村乡翟庄村:培、道、国、兴、世、录、昌,国字辈都说是15世我也能不懂
河南巩义从南阳白水迁到这里的。辈分里有:
天;大;店;金;同;可;明;广;学;少;改;成。。有错别字,中间的不会错
河南南阳新野县新甸镇翟湾村,辈分排序:
洪、震、起、家、克、同、祥,再早就不知道了,据说来自山西洪桐人
河南台前辈分是:玉如建连成,新志文朝锋
天津静海人 看家谱说祖籍山西 备份我知道的是翟X元 翟锡X 翟俊X 翟秀X 后面还没有排
云南:始祖是云贵公,祖籍江南应天府,字辈是:云智丛龙继续思长,培德益昌
浙江中间几个,万,世(国),长(金),法,如,思
浙江温州那谱系是德 茂 光 基 钟 祥 吉
江苏省高邮市周山镇龙河村翟河组。。。秦-宏-惠-元-永。。。
江苏丰县翟庄,从山西梧桐县迁来的,由于文化大革命时,家谱丢失,后一直没有续上,和其他翟姓论不上,只好根据翟史一家的传说,按姓史辈分来下续的敬 运 孝 为 先 仁
湖北浠水桂份一支,我份的辈份排布是:国\光\双\继\显\佳\道\定\长\青
我叫翟元明,我的父亲“广”之辈,我的爷爷是“克”之辈,我是“元”之辈,侄子是“继”之辈,侄孙是“学”之辈,从孙是“文”之辈,以下就不知到了。(克、广、元、继、学、文)
四川蓬安石孔辈轮是;
应,大,金,世,文,正,良,一,有,三,国,明,宗,昌,绍,启,周,廷,长,开,泰,学,成,志,士定,安,邦,景,彦,元,怀,思,重,本,英,芳,德懋,尚,时,光,传,宣,秉,礼,洪,嘉,庆,自,以,延,兴,道,显,扬。
首先说说朝鲜和韩国这两个名字的由来。
“朝鲜”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李氏王朝(14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的正式国号,取“朝日鲜明”之意(因为李朝是明朝的属国,在开国初期求明太祖朱元璋册封时,因其在大明之东,即日出之方向得此名),因此李氏王朝又称朝鲜王朝。
“韩”是朝鲜半岛南部原住居民的自称,也就是说是我国所称的朝鲜族这个民族的自称,就像我们自称华夏族、汉族一样。历史上朝鲜半岛的统一政权称为韩国的时期很短,只在甲午战争后,李氏朝鲜王国正式脱离清朝属国身份,为与清帝国和日本帝国并立,以本民族名称改国号为大韩帝国(也就是说其实朝鲜王国和大韩帝国只是同一国家同一王朝的两个时期的名称而已),但是实际上很快就完全沦为日本的附属国,大韩帝国存在的时间很短,十几年后就被日本正式吞并。
而你所说的金氏,是朝鲜半岛上第一个本土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以控制半岛大部分为准)——新罗王朝的王族姓氏。早期的新罗原先是南部的一个的部族制地方政权,在国家化之后,在唐朝帮助下消灭了半岛上的两个主要对手——百济,和横跨我国东北大部以及朝鲜半岛北部的高勾丽;然后经过与唐朝的战争(在唐高宗时期),完成了韩民族居住地区的统一。
金氏的新罗王朝于10世纪灭亡(在我国五代时期),取代之的是王氏的高丽王朝。而取代高丽王朝的就是朝鲜王朝。
同我国一样,韩民族的同一姓氏并不一定是同一祖先。他们的族谱系统称为本贯,也就是籍贯+姓氏,例如新罗王族是安东金氏,朝鲜王朝的王族则是全州李氏。同一姓氏出自不同的本贯则为不同的家族,比如李氏、金氏这类大姓同时存在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本贯,有些是分支关系,有些是互相独立无关的,甚至有20%~30%的本贯是可考的汉姓(中国移民),例如朝鲜的曲阜孔氏,是孔子的支派子孙。传统上同一本贯的族人之间互不通婚。在二战之后,北方跟我国相似大肆破坏传统文化,宗族系统不大健全了。而南方还有许多的旧名门的嫡系支脉还保持着地主身份,称为宗家府。
需要注意的是,本贯虽然本来是贵族专有的(奴隶的后代不会有什么家谱),但是因为朝鲜王朝的两班制度下(一种严格近于残酷的等级制度),平民和贱民的生存空间被过度压缩,所以朝鲜王朝末期70%左右的人属于两班(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贵族),也就是说除去世代作为奴仆的人口,经济上和社会地位上并不高的大部分农民都有自己的本贯。
-------------------------------------------------------------------------------------------------------------------
上面太多内容,考虑到你可能对有些不那么感兴趣,针对你的问题总结、补充一下:
韩民族/朝鲜族的统一国家有三个:金氏的新罗,王氏的高丽,李氏的朝鲜。其中李氏的朝鲜末期的十几年改称大韩帝国。半岛北方的国家取了朝鲜王朝的原名称为朝鲜,而南方取了更具有民族主义色彩的大韩,只是因为政体变化改为了大韩民国。现在一般北方称南方为南朝鲜,而南方称北方为北韩。中国之类的汉字文化圈国家过去是按意识形态附和南方或北方的称呼,现在一般就称为朝鲜和韩国。而其它语言里基本是按照古称高丽音译,例如英语称为North Korea和South Korea
现在姓金的有一大部分是新罗王族安东金氏的子孙,比如金日成家族出身的全州金氏,就是安东金氏的分支。但是请注意,金氏、李氏占半岛人口的相当大部分,也就是说非嫡系子孙满街都是。而且因为朝鲜王朝长达500多年的严苛等级制度严重挤压了原先平民的生存空间,可以说半岛上大部分居民不是王氏后裔就是贵族后裔。所以这种身份没有什么特殊性,并不值钱。
现在的高层与否跟古代出身没什么关系。李氏王族的嫡系在日治时期死光了,所以现在的南北双方跟旧王朝没有什么关联。
当然作为没有受意识形态影响的南方,对李朝王氏还是挺怀念的,毕竟那是他们的民族统一和自由独立的象征。韩国人常常在电视剧里YY李朝的嫡系子孙还在,在二战后成功在南方复位的情况,也就是常常能看到假如韩国有王,是君主立宪制什么的。
徐州市贾汪区大吴镇湖里村的。从丰县梁寨镇李新集迁来湖里。徐州李:李正居1世(总84世)--湖里村 李德(李正居10世孙)(总93世)--湖里道字辈(李正居21世孙)(总104世)我们是正宗的皇室血统,世界李氏。
起源世系
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昌意(黄帝次子)—颛顼—皋陶(李唐皇帝的始祖,也是天下李氏家族的得姓始祖,其子孙被封于英、六,)
起源世系(此排列为歆博查阅资料得出)
(本人世李--唐皇血统-徐州李--丰县李新集--开基祖:七公正居)
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昌意(黄帝次子)—颛顼—皋陶(李唐皇帝的始祖,也是天下李氏家族的得姓始祖,其子孙被封于英、六,)
皋陶→ 伯益(次子) → 恩成(三子) → 仁道 → 知周 → 义集 → 忠卿 → 勇元 → 孝生 → 友儒 → 睦顺 → 任长 → 谦吉 → 让泉 → 中正 → 和丰 → 纯粹 → 懿宗 → 恭怀 → 俭实 → 庄严 → 敬修 → 齐心 → 肃炳 → 平明 → 康强→理徵(皋陶的26世孙)→李利贞(皋陶的27世孙)(李姓1世)→李昌祖(2)→李彤德(3)→李庆(李彤德次子)(4)→李承(5)→李硕宗(彤德的曾孙)(6)→李显(7)→李奭(8)→李环鼎(9)→李爵(10)→李寅龙(11)→李熙宏(宠)(12)→李尧性(13)→李辉(李尧性长子)(14)→李连顺(李辉长子)(15)→李乾(16)→李耳(老子)(皋陶的43世孙17世)(一说皋陶的37世孙11世)→李宗(李耳之子,字尊祖)魏干木大夫 封于假(18)→李同(李耳之孙、李宗之子)赵将军(19)→李兑 赵相(20)→李跻(李耳的曾孙)赵安阳君(21)→李恪(李跻次子)(22)→李洪(李恪之子)秦太子太傅 (23)→李兴族(李恪之孙)秦将军(24)→李昙(李兴族之子)秦御史大夫(25) →李崇陇西李氏始祖 陇西守 封南郑公(26)→李瑶(李崇之次子)秦南郡守 封狄道侯(27)→ 李信秦国大将军 封陇西侯,助秦王政消灭六国。为汉飞将军李广的五世始祖(29)→李超 (29) → 李仲翔(李超次子)(30)→ 伯考(31) → 尚(伯考长子)(32) →李广(33) →李敢(34)→李禹(36)→李丞(36)→李先(37)→ 李长宗(38) →李君况(广)(39)→李本(李君况长子)(40)→ 李次公(李本长子)(41) →李轨(李次公长子)(42) →李隆(43)→李艾(44)→李雍(45)→李柔(46)→李弇(47)→李昶(48)→西凉武昭王李暠(也作李皓)(49)→西凉后主李歆(50)→李重耳(51)→李熙(52)→李天锡(也作李天赐)(53)→李虎(54)→李昞(55)→唐高祖李渊(56)→唐太宗李世民(57)→唐高宗李治( 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58)→唐睿宗李旦(高宗第九子母为武则天)(59)→唐玄宗李隆基(睿宗李旦第三儿子)(60)→唐肃宗李亨(唐玄宗第三子)(61)→唐代宗李豫(唐肃宗长子)(62)→德宗李适(唐代宗长子)(63)→顺宗李诵(唐德宗长子)(64)→唐宪宗李纯(唐顺宗长子)(65)→唐宣宗李忱(唐宪宗李纯十三子)(66)→唐懿宗李漼(唐宣宗的长子)(67)→唐昭宗李晔(李漼的第7子)(68)→李仲(69)→李瑞(70)→李文(71)→李思源(72)→李明(73)→李相(74)→李兆(75)→李兴(76)→李乔(77)→李邴(78)→李训(洲)(79)→李朝(80)→李楷(81)→李旭(82)→83世为大元公→李正居(唐昭宗李晔的17世孙 83世为大元公的第7子)(84)→恭、宾、谨、让、武(85)→(86)→(87)→(88)→(89)→(90)→(91)→(92)→李德(李正居的10世孙 长子)(93)→(94)→(95)→(96)→(97)→李如x(98)→李星x(四子)(99)→李长x(100)→李在田(101)→李世刚(102世)→李大慈(103)→李道强(伏羲的136世孙)(皋陶的131世孙)(李利贞的104世孙)(李正居的21世孙)(李德12世孙)→(105)
李德(李正居的10世孙)随母在1670年左右迁居东郊大吴湖里村。李蟠续的20字辈:如星长在世,大道明本元,广盛继先志,立发可佑传。
李宪(679年—742年1月5日),字成器,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睿宗李旦长子,唐玄宗李隆基长兄,母为肃明皇后刘氏。[1]
初以皇孙,封永平郡王。武周时期,授左赞善大夫、寿春王。唐中宗李显复位后,迁员外宗正卿。唐睿宗复位,景云元年(710年),晋封宋王,授左卫大将军。拒绝成为皇太子,让位于平王李隆基。颇能诗歌,通晓音律,善击羯鼓和吹笛。唐玄宗即位后,历任太子太师、司空、雍扬岐泽泾州刺史、宁王。恭谨自守,不妄交结,不欲朝政,为唐玄宗所敬重。
开元二十九年(742年1月),去世,享年六十三,追封为让皇帝,葬于惠陵
1,南宁市郊那洪村:国、能、兆、振、本、朝、恩、邦、藩、佩、贻、尔、永、式、家、云、祁、远、大、嗣、续、延、长、清、廉、正、直、万、世、荣、昌。
2,南宁市郊那告村:祥、绵、邦、作、晓、赵、喜、风、摊、日、亮、礼、士、运、腾、献、三、曾、显、培、清、丙习、明、振。
3,邕宁县苏圩镇仁德村覃氏班辈排字:福德玉殿世,南成启永元。春至开新景,荣茂树秀长。显达通明日,仁义广如天。
4,隆安县左谭乡古龙村覃氏班辈排序:喜、庆、贵、世、仲、汝、秉、明、思、仁、善、三、磷、绵、震。
5,蒙山县黄村镇明觉村覃氏班辈排字:钟元成保定,永庆祚宏昌,忠厚传家远,诗书世泽长。
6,田林县覃氏班辈排字:福应益世盛,绍席正安隆。
7,罗城桥头镇仫佬族覃氏班辈排字:立志朝文,君忠仕玉。
8,容县覃氏新拟派联: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克肇宽宏,丕振芳猷。
-覃姓
纵观中晚唐的帝王,最耀眼的当属唐宪宗。在处理缓冲区割据的历史问题上,他审时度势,屡战屡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他正式统一帝国,被称为“中兴之主”。唐宪宗名叫春丽,是唐顺宗的长子。在我六七岁的时候,有一个近乎传奇的故事:我的祖父唐德宗非常喜欢他,因为他很聪明。有一次,他把他抱在腿上,问:“你坐在我怀里的是谁的孩子?”这个答案出乎唐德宗的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我是第三个天子。”从那以后,唐德宗对他的印象更加深刻了。
他在执政之初,出于权力斗争的需要和支持他的势力的考虑,严厉制裁了“二王八马”革新集团。但他并没有完全否定革新的内容,尤其是打击缓冲城镇和加强中央集权。事实上,他比创新集团走得更远,采取了更激烈的措施,取得了更显著的成果。唐宪宗割据政权与缓冲区斗争的序幕在淅川拉开。
高死后,我省使臣向朝廷下诏,属下模仿其他藩镇的做法,再报请中央批准。唐宪宗登基的时候,一切都还没有定下来,刘辟被任命为助手,放弃节日,了解节日。然而,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遭到了右翼医生单薇的反对。他说,“如果你今天原谅了刘辟的罪行,你肯定也会这样做。法庭上只有两个位置。谁会服从朝廷!”单薇的观点代表了朝廷中的强硬派。唐宪宗同意他们的观点,但这还为时过早。因此,单薇被任命为东川节度使,以控制西川。
然而,在单薇上路之前,元和元年,刘辟提出了一个广为流传的请求,请求批准接管三川。此时,唐宪宗已经稳稳地坐上了王位,拒绝了他。刘辟对此的反应是派兵包围李纲曾任东川特使的子洲,并准备假扮其家人陆温为东川特使。唐宪宗决定对刘辟的叛乱发起猛烈的讨伐。然而,大多数朝鲜大臣和官员认为巴蜀地势险要,难以占领。只有宰相李杜公开表态,支持东征,并推荐高崇文为神策军的统帅。都城虽然浅了点,但是历史短。这个想法立刻得到了李继孚院士的认同。
形成了对隔离缓冲区的强硬态度,杜起了关键作用。他曾这样分析唐宪宗:在经历了许多磨难之后,唐德宗对缓冲区采取了绥靖政策,停止了使用武力。我们的缓冲区死了以后,朝廷派了很多驻华使节观察军情,看谁适合接任。那些想自立的人经常贿赂韩国使节,让他们在回华北执行任务时给他们许多好话。不知道详情的唐德宗给这些人中的大部分人下了命令,因此不再有我们被朝廷差遣的时间了。在国家试图建立强有力的纪律的今天,需要用法律来惩罚缓冲区,这样整个世界才能得到治理。这句话击中了当前弊端和唐宪宗的心。反遗弃之战,唐军正在以压倒性优势推进。唐军兵在高崇文的指挥下,兵分两路,与山南西路部队相呼应,直奔西川所在的成都。刘辟大败,被活捉回吐蕃,在长安斩首。
投降中央政府后,唐宪宗将节度使从河东转移到岩湾,加入天德军,向夏穗进军。夏遂长期抵抗朝廷留在杨会林,再次大获全胜。西川和下绥空问题的解决,提高了中央政府的威信,产生了巨大的威慑力。按照当时唐朝的国情,五专属税缓冲区是河伯三镇
在一次成功的情况下,唐宪宗决心解决父子长期攻打河北城镇的弊端。他选择承德镇作为入口,抓住机会让王世贞和儿子王承宗留守。大臣们认为这是不对的,因为河北城镇积累的旧弊端很难恢复,城镇交织,不能掉以轻心。然而,为了获得权力,宦官涂成翠说服唐宪宗下令征讨,理由是王承宗攻打德州。虽然集结了很多部队,但也打了一些胜仗。但由于他们之间的各种矛盾,他们尝试了很久都没有成功。此时王承宗也缺钱,提出纳贡和接受朝廷任命作为妥协条件。眼看唐宪宗再不能征服,就以此为台阶,正式任命他为成德节度使,撤回了征伐的军队。后来,唐宪宗对承德镇采取了行动。王承宗以悔改为条件,使官军撤退,遣返质子,交付两国领土。因此,成德镇实际上是唐宪宗唯一不能咀嚼的骨头,但王承宗的外表却是顺从的,这为唐宪宗的形式统一提供了一块遮羞布。总理李江等人提出了“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战略。
他们认为河北诸凡的情况和淅川、镇海很不一样,不能被当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为什么?令人惊讶的是,镇海并不是一个长期割据的地方,周围的道路都在朝廷的控制之下。刘辟和李奇发疯了,独自造反,各部其实都不服从,但都是被自己的财富和商品利益所诱惑,所以帝国军一到,他们就立马崩溃了。然而,河北省各城镇的情况却大不相同。他们的内力根深蒂固,他们的外力像藤蔓一样缠绕在一起。他们的士兵和人民只知道有美丽的城镇,却不知道有宫殿。委婉建议,他们不听;他们拒绝接受武力威胁。如果法院对他们采取强制措施,最终只会给自己带来耻辱。不要看河北省的城镇内斗。一旦朝廷要打破他们的世袭制度,他们就会立刻群起而攻之,因为他们要维护后代的共同利益。因此,李江等人极力主张:暂时承认王承宗,对河北城镇采取绥靖政策,然后集中力量对付淮西的吴少成。原因是淮西与河北不同,而与淅川、镇海相似,周边都是朝廷的忠县。所以吴少成一死,朝廷可以马上任命特使。如果没有,它会立即派兵讨伐。先平定淮西,等刘基、田纪安死在河北,才有机会。法院重新开始工作还为时不晚。
成德镇停战后,唐宪宗想把他的士兵指向河北省另一个缓冲区——的微博镇。韦伯在我们时代杀田纪安的时候,把他儿子怀天的提议当成了我们时代的约定,牙缝里的兵马让天兴进了一步。唐宪宗想在宰相李继孚的支持下打,但另一个宰相姜立认为怀天的谏臣是个不退的顽童,控制不了局面,很快就会有内部变动,没必要打。最后,我按照姜立的建议等待,结果真的变了。唐宪宗任命天星为我们的时代,这使得微博镇在某种程度上服从中央政府。
唐宪宗平反生涯中最辉煌的是平定了淮西时代和武元吉,被称为“淮西大捷”。这场战争持续了四年,其影响波及全国。宪宗后来任命裴度为宰相,继续挑起平定淮西的重担。裴度对钟弦说:“淮西是朝廷的心病,不能除;此外,朝廷已经出兵,各河各镇正在密切关注局势的发展以决定其下一步的行动,所以中央绝不能半途而废!”到元和十二年五月,淮西已打了近三年,派兵九万余,消耗军费无数,却未建立规模。宪宗急召丞相商议。李等人都认为中央已经耗尽了旧财,再次建议皇帝彻底停战。只有裴沉默了。宪宗问他的意见,裴度说:“我愿意亲自督战。”肯宗喜出望外:“清真的可以替我走一趟吗?”
裴度曰:“吾誓与贼同死!我在上表看到了武元吉,但是他已经很弱了,因为将军们想法不一样,不能一起围歼,所以他还没有倒下。大臣上前线后,担心大臣们争政绩,互相争斗。”八月三日,裴度从长安出发,咸宗钦到通化门送行。杜曰:“吾若灭敌,尚有机会见陛下;但是如果敌人在那里,部长将永远不会返回法庭。”冼文忠说着说着就忍不住哭了。元十二年八月二十七日,宰相裴度到达淮西前线。两个重大决策决定了淮西战役的胜利。1取消宦官军。第二,重用苏俪将军。苏俪在一个雪夜袭击了蔡州,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经典的远程袭击。
10月18日,苏俪下令将武元吉押送到首都。当天,两万多名淮西叛军陆续投降。脱离唐力中央政府30多年的淮西终于收复了。11月,宪宗李在兴安门接受俘虏建议,杀了武元吉,祭宗祠国。唐宪宗在我们这个时代废除了淮西的职位。苏俪后来被任命为韦伯的时代大使。唐朝末年,在河北三镇的六十位大使中,只有四位是由中央政府任命的,苏俪就是其中之一。
范平最后一次伟大的胜利是平定理子青石岛。武元吉兵败而亡后,诸侯城镇再次向朝廷效忠,称质子割地。李世道也作了同样的表示,但他很快食言,继续与朝廷较劲。唐宪宗早就想解决紫青镇的问题,于是利用这一形势,从宣武、翼城、武宁、衡海、威博等地调兵镇压。还没等兵临城下,我就知道兵马杀了李士道。于是,从清朝开始,十二国全部投降唐朝,分为三个时期,云、曹、溥为平衡期,子、清、齐、邓、赖为平陆期,夷、海、燕、密为泰宁期。直到唐末,都是朝廷直接划定的缓冲地带。
唐宪宗范平的伟大成就使他成为安史之乱后最伟大的君主。他的重建和统一,虽然有相当一部分流于形式,但却使唐智再次飞越全国,将唐佐又延长了一个世纪。唐宪宗死后,唐穆宗元年,河北三镇因种种原因再次脱离中央。直到唐朝灭亡才回来。
朝鲜李氏王朝世系表
1太祖李旦 神懿王后(安边韩氏)神德王后(谷山康氏)
2定宗李芳果 太祖子 丰德王后(庆州金氏)
3太宗李芳远 太祖子 元敬王后(骊兴闵氏)
4世宗李祹 太宗子 昭宪王后(青松沉氏)
5文宗李珦 世宗子 显德王后(安东权氏)
6端宗李弘暐 文宗子 定顺王后(矿山宋氏)
7世祖李瑈 世宗子 贞熹王后(坡平尹氏)
德宗李暲(追封) 世祖子 昭惠王后(清州韩氏)
8睿宗李晄 世祖子 章顺王后(清州韩氏)安顺王后(清州韩氏)
9成宗李娎 德宗子(承睿宗嗣)恭惠王后(清州韩氏)废王后(坡平尹氏)贞显王后(坡平尹氏)
10燕山君李隆(废王)成宗子
11中宗李怿 成宗子 端敬王后(居昌慎氏)章敬王后(坡平尹氏)文正王后(坡平尹氏)
12仁宗李峼 中宗子 仁圣王后(罗州朴氏)
13明宗李峘 中宗子 仁顺王后(青松沉氏)
14宣祖李昖 中宗孙(承明宗嗣) 懿仁王后(罗州朴氏)穆延王后(安东金氏)
15光海君(废王) 仁宗子
元宗 李琈(追封) 宣祖子 仁献王后(绫城具氏)
16仁祖李倧 元宗子 仁烈王后(清州韩氏)庄烈王后(杨州赵氏)
17孝宗李淏 仁宗子 仁宣王后(德水张氏)
18显宗李棩 孝宗子 明圣王后(清风金氏)
19肃宗李焞 显宗子 仁敬王后(光州金氏)仁显王后(骊兴闵氏)仁元王后(庆州金氏)
20景宗李昀 肃宗子 端懿王后(青松沈氏)宣懿王后(威从鱼氏)
21英祖李昑 肃宗子 贞圣王后(达城徐氏)贞纯王后(庆州金氏)
真宗李緈(追封) 英祖子 孝纯王后(丰壤赵氏)
庄祖李愃(追封) 英祖子 敬懿王后(丰山洪氏)
22正祖李祘 真宗子 孝懿王后(清风金氏)
23纯祖李玜 正祖子 纯元王后(安东金氏)
翼宗李炅(追封) 纯祖子 神贞王后(丰壤赵氏)
24宪宗李奂 翼宗子 孝显王后(安东金氏)
25哲宗李升 庄祖重孙(承纯祖嗣)哲仁王后(安东金氏)明宪王后(南阳洪氏)
26高宗李熙 庄祖玄孙(承翼宗嗣)明成皇后(骊兴闵氏)
27纯宗李坧(日本人降为昌德宫李王)高宗子 纯明皇后(骊兴闵氏)
昌德宫李王李垠 高宗子 日本梨本宫方子公主
谁知道祖孙四代为“芳、如、希、修”的翟氏族谱的辈分排列顺序?
本文2023-10-06 04:04:1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86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