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姓的由来和历史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6浏览:1收藏

陆姓的由来和历史,第1张

陆氏是由 战国 时期 齐宣王 少子田通受封于平原陆乡(今山东平原县境内)因以得姓。 陆姓当今分布极为广泛,以江苏、广西、广东、浙江、上海较多。

陆姓在 宋版 《 百家姓 》中排第198位。 陆姓在2006年中国姓氏人口排名第70位 [1] ,总人口大约近420万。 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1% [2] 中文名 陆姓 郡 望 河南郡 平原郡 吴郡 堂 号 新语堂 怀橘堂 仰贤堂 三听堂 姓氏名望 陆游 、 陆九渊 、 陆定一 、 陆毅 得姓地 山东 平原

目录1 主要源流 2 迁徙传播 

3 传统文化 郡望堂号 宗祠对联 姓氏图腾 家谱文献 

4 人口分布 空间分布 民族分布 

5 姓氏名望 名人频率 古代名人 近现代名人 主要源流 播报 始祖陆通公像

陆姓以“河南”、“平原”、“河内”、“吴郡”为堂号。

发源于今山东境内的陆氏和由鲜卑复姓步陆孤氏改姓的陆氏,发展成为陆姓的两支主流。

两支陆姓主要分布在今山东、河、江苏、浙江、江西、湖北等省。这些地方的陆姓族人大多为陆通的后代。 战国时,宣王有个儿子名叫通,字季达,受封于平原县陆乡(今山东平原县陆乡),是陆终的故地,所以以陆为姓,称陆氏。

陆氏是由战国时期齐宣王少子田通受封于平原陆乡(今山东平原县境内)因以得姓。

陆姓当今分布极为广泛,以江苏、广西、广东、浙江、上海较多。陆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198位。陆姓在2006年中国姓氏人口排名第70位[1],总人口大约近420万。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1%[2]

  有关的对联举例如下:

  陆(lù)姓是颛顼的后代。周朝初年,舜的后裔妫满建立了陈国(都今河南省淮阳),其十代孙陈完,后因避难逃到了齐国,因功被封于田地,更名田完。战国时,田完的裔孙田和代齐,自立为君,田和曾孙齐宣王有一子名通,字季达,受封于平原县陆乡,陆通其后代以其封邑为氏,称为陆姓,并尊陆通为其得姓始祖。陆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六十位的大姓,在台湾排名第九十四位。

    颍川郡平原郡河内郡诸支挺秀;

    忠烈堂黜霸堂翰英堂各族争芳。

  ——全联典指陆姓的郡望和堂号。

    诗稿剑南万卷;

    文章洛下双龙。

  ——上联典指南宋诗人陆游。著有《剑南诗稿》等。下联典指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两兄弟。吴县华亭人,太康末年同到洛阳,文才倾动一时,被称为“二陆”、“双龙”。有《文赋》《陆士龙集》。

    吴郡烟波一叟;

    竟陵茶道三篇。

  ——上联典指唐末文学家陆龟蒙,吴郡姑苏人。曾任苏、湖二郡从事,后退隐松江甫里,自号江湖散人。有《耒耜经》等。下联典指唐代茶道专家陆羽,复州竟陵人。以嗜茶著名,对茶道很有研究,著有《茶经》三篇。他是当时品茶的最高权威,被奉为“茶神”。

    南宋鹅湖学派;

    东林莲社高风。

  ——上联典指南宋学者、教育家陆九龄、陆九渊。兄弟二人曾在鹅湖讲学,被称为“鹅湖学派”。下联典指南朝宋道士陆修静,与诗人陶渊明、僧人慧远等人在东林寺结白莲社。世称“南天师道”。所撰《三洞经书目录》,是最早的一部道藏书目。

    一门十世忠良第;

    六相三贤理学家。

  ——象山所在的陆氏家族曾因十世同堂不分灶而名动大江南北。

  附:

    赠梅明友爱;

    怀橘表孝心。

  ——佚名撰陆姓宗祠联。上联典指朝时陆机。下联指三国时陆绩年六岁,在做客中怀橘遗母事典。

    渴不饮盗泉水;

    热不息恶木阴。

  ——此联为西晋文学家陆机《猛虎行》诗句联。

    位卑未敢忘忧国;

    事定犹须待阖棺。

  ——此联为南宋最杰出的诗人陆游诗句联。

    身为野老已无责;

    路有流民终动心。

  ——此联为南宋最杰出的诗人陆游诗句联。

    万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晓送流年。

  ——此联为南宋最杰出的诗人陆游诗句联。

    顾渚一瓯春有味;

    东风百里雪初晴。

  ——此联为清代同治状元陆润庠自题联。

    玉管漫吹秋月白;

    红牙曾对绮筵新。

  ——此联为明代诗人陆圻《与歌者陈郎》诗句联。

    怀橘归遗,奇童知孝;

    梦莲应兆,才女工诗。

  ——佚名撰陆姓宗祠联。上联典指三国时吴人陆绩。下联典指清代女陆观莲。

    母子乔迁,六百余年同歌乐土;

    兄弟联争,寻常科第克继书香。

  ——佚名撰广东省鹤山市雅瑶镇隔朗村陆氏宗祠联。

陆姓的由来和历史

陆氏是由 战国 时期 齐宣王 少子田通受封于平原陆乡(今山东平原县境内)因以得姓。 陆姓当今分布极为广泛,以江苏、广西、广东、浙江...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