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寻家谱
1 、朱氏郡望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朱姓在漫长的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据有关资料所载,主要有九大郡望: 吴郡:公元129年,东汉分会稽郡置吴郡,治吴县(今江苏省苏州),辖区包括建德以下钱塘江两岸,故今杭州亦在吴郡之内。此支朱氏,为沛郡一世祖朱诩之后。 沛郡:汉高帝时改泗水郡置郡,治所在相县,东汉改为沛国。此支朱氏,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大司马朱诩。三国魏移治沛县(今江苏省沛县)朱氏通称沛国,以远祖兴起发源斯地,故名。 凤阳郡:隋时置郡。治所在钟离(安徽省凤阳东)。此支朱氏,为沛郡一世祖朱诩之后。 河南郡:汉高帝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治雒阳(今河南省洛阳东)。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此支朱氏,主要为北魏时期浊浑氏、朱可浑氏所改的朱氏后代。 丹阳郡:汉置丹阳(杨)郡,治宛陵(今安徽省宣城),三国吴移治建业(今江苏省南京),隋灭陈后废。炀帝又以蒋州(今南京)为丹阳郡。 太康县:秦置阳夏县,隋代改为太康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太康。辖区在今天河南省东部。 钱塘县:秦置钱唐县,在灵隐山麓,隋移今杭州市(治所在今杭州市西灵隐山麓)。唐加“土”傍为钱塘。民国与仁和县合并为杭县。 永城县:东汉时的临睢县,晋废。隋代改置永城县。在今天河南省东部,邻接安徽省。 义阳郡:三国魏置。治所在今天湖北省枣阳县东南。西晋置义阳国,在今天河南省新野县南。 2 、朱氏堂号 “堂号”是家族门户的代称,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产生的宗旨大致有三:一是彰扬祖先的功业道德,二是显示家族宗亲的特点,三是训诫子弟继承发扬先祖之余烈。堂号包括郡王总堂号和自立堂号。由于历史文化习俗的影响,人们在谈到和自己同姓氏的历史名人时,往往流露出一种尊崇、自豪之情。 “堂号”也叫“郡号”,郡是行政区域的建置,也是一个姓氏发祥的本源,后世深以源远流长,惧有所失,因此立“堂号”而为信。“ 朱氏家族最大堂号为沛国堂:朱。汉时设郡,后汉改国,在安徽宿县境。 白鹿堂:宋朝时大理学家朱熹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所以称为“白鹿堂”。 居敬堂:朱熹讲学时主张“循序渐进、居敬持志”八个字的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在教学方法上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居敬持志的意思是教师不但教书,还要育人;不但言教,还要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所以叫“居敬堂”。 折槛堂:汉代时有槐里令朱云。当时奸臣张禹,欺君害民,作恶多端。但因为皇帝信任他,谁也不敢惹他。朱云却上朝奏本,请杀张禹,这一下触怒了皇帝,立即叫刽子手拉朱云到午朝门外去斩首。朱云却面不改色,侃侃地向皇帝摆出张禹的罪恶事实,大讲诛奸臣才能保住社稷的道理。刽子手来拉他去执刑,朱云却双手攀着金殿的门槛,道理还是讲个不完。刽子手用力拉朱云,朱云就是不放门槛,结果把殿槛扮断了,刽子手和朱云都倒在地上,皇帝被朱云的忠心 和不怕强权的精神感动得醒悟过来,释放并奖励了朱云,把张禹交大理寺查办。过后大臣要派工人修理殿槛,皇帝意味深长地说:“别修了!留着他可以使我时刻检讨自己,也勉励大家都要象朱云一样敢于向我提意见。”朱氏还以“凤阳”为堂号。 紫阳堂:则出自朱熹(1130-1200),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别号紫阳,江西省婺源县人,绍兴进士,宋理宗时赠太师,追封信国公败徽国公。在哲学思想上,他从二程学说发展为完整的理学体系,为理学之集大成者。曾主持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教授五十余年,四方仰慕,弟子众多。其学派称为“程朱学派”。朱熹著作甚多,对后世影响很大。朱氏近代取“紫阳堂”,源此。 此外,朱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注经堂”、“敬义堂”、“彝伦堂”、“叙化堂”、“在兹堂”、“德彝堂”、“宗德堂”、“一本堂”、“同本堂”、“思成堂”、“治善堂”、“玉泉堂”、“槐里堂”、“两仪堂”、“玉奇堂”、“明伦堂”、“婺源堂”、“新安堂”、“金陵堂”、“沛国堂”、“吴郡堂”、“丹阳堂”、“凤阳堂”、“钱塘堂”、“河南堂”、“义阳堂”、“太康堂”、“永城堂”、“南阳堂”、“凤阳堂”等。 3 、朱氏祠堂的部分对联 大门联: 朱门源沛国,立大明,定都北京,百王相成天赐福; 熹祖生尤溪,阐理学,匡扶华夏,万世永赖龙见田。 注:福田指文公祠所在地村名 上厅正梁联: 天纵圣,书注鹿洞武夷,阐理学,辅朝纲,国治邦安,宏开世绪千秋盛; 地长灵,兴建文公祠宇,镇柏埔,扼神江,蛟腾凤起,大启瓜绵万代昌。 上厅副梁联: 仰先祖,治世安邦,名垂青史,裔孙当立志,养成驹骥驰千里; 愿后辈,继迹前贤,禀遵遗训,云程更远大,育得蛟腾奋九天。 3、柏埔德龙居联 宗潢缘沛国,基环柏埔,祖德昭昭,源远流长,蔚起人文昌百世; 世系显考亭,脉衍紫邑,竹林赫赫,枝繁叶茂,辉煌骏业耀千秋。 4、乌石鹧鸪村朱熹祠 鹧鸪村朱友华裔孙,在紫金县朱子后裔支持下,于2004年在紫金乌石镇鹧鸪村应头排新建一座朱熹祠。 大门联: 朱氏源沛国,前创后承,名扬华夏,鹅湖门第臻富有; 熹祖生尤溪,文经武纬,书传鹿洞,紫阳家风振荣华。 顶梁联: 沛国发渊源,承鹅湖理学之道范,物华天宝,紫阳世泽千秋盛; 鹧鸪开基业,传鹿洞诗书之焕彩,人杰地灵,有华裔孙万代昌。 副梁联: 先祖继兴邑,派衍大坪镇,基开紫金县,光前裕后炳史册; 新宇立乌石,发迹鹧鸪村,业创应头排,继往开来永流芳。 5、洋头寨朱广祠 顶梁联: 溯光宗婺源发迹,一脉分支,由长乐而迁紫邑,瓜瓞绵延,洋寨育新苗,布满神州皆茂盛; 羡祖宇祖嶂来龙,双文耸秀,跨南岭以结庙堂,象征雄踞,山川聚秀气,荫垂后裔永蕃昌。 6、洋头石坡下朱金标祠 神龛联: 紫阳发脉重万古;莪溪道范著千秋。 7、洋头公村朱贤达祠 顶梁联: 沛国发斯源,林径迁居,洋头择里,由五华以至紫金,裕后光前,窃幸高曾延世德; 公村开此业,孙嶂作枕,琴水环门,拥南山而跨东髻,钟灵毓秀 ,惟期亦世振家声。 8、九和官坑朱氏祖祠 正梁联: 沛国溯渊源,自周有逸民,汉有御史,晋有太守,唐有平章,亿万载椒衍葛绵,总群说考订立言,简册流光,宋代名儒为正沛; 吴郡开望族,合县之蓟县,皖之舒城,汴之陈留,蜀之锦里,千百处星罗棋布,由兴邑迁来聚族,门楣革故,官坑安业胜前基。 9、附城朗坑朱达祠 顶梁联: 考祖系于当年,宋代传薪,知先世理学相延,远绍鹅湖衍绪; 稽发祥于此地,虞庠饱粟,愿后人书香勿替,克承鹿洞流徽。 10、义容米坑朱贵色祠 朱贵色祠址在义容米坑,座落在太坪山下。 顶梁联: 沛国发渊源,莪田分支脉,吉安迁长乐,至永安,承鹅湖理学之道范,物华天宝,紫阳世泽千年盛; 甘棠开基业,米坑大发迹,坪山立祠宇,延祖德,传鹿洞诗书之焕彩,人杰地灵,贵色裔孙万代昌。 大门柱联: 祠座米坑展宏图沛国门第昌百世; 堂依坪山昭骏业贵色贤孙盛千秋。 4 、各地朱氏辈分 安徽宿州辈分: 廷丛有克学;怀敬广道清;永安乐吉庆;家邦保太平;书经开昌运;长春天地同;传之百世远;万古一朝星。 安徽萧县老朱集家谱 光裕兆经济,绍述延存良,慎修德业茂,礼怀益思长 沛国家声远,考廷世泽长,文章传彦义,孝友焕龙光。 安徽巢湖朱氏家族 良日元成绍,本贞奎全永,贵灿堆银汉,桃红印玖江 安徽安庆 华国言三雅 传家顺一金 豫章益侯泽 皖上振宏升 安徽当涂; 天开万大昌,承宗应世美; 安徽肥东字派 : 平德宗正,家邦远应传道文明开科繁荣 庐江花大门朱氏后裔 :来伦育秀修性克光同宗合德祚永人昌 山东单县朱氏字辈: “庚阳逢盛世 洪德启瑞坤 忠福仁志勇” 山东高密排行字派: 思学锡中宝 锦海震乾坤 孔孟颜回道 瑞雪兆丰年 山东微山朱氏 英,西,恒,广,思,耿,阳,茂,成 山东滕州朱氏字辈:“ 绍述先宜训,续成历代昌” 沛县朱寨镇辈分: 尊祖敬宗 敦本广信 守正学文 淮泗朱氏 紫阳堂 维德克修芳庆 同养世昌 群俭守业 一志遵先 光前启厚 永乐荣宗 江苏建阳朱姓一支为: “世应国云德,明律敬滋松,浩棠潮朴勋,绍仁贻荣圣。 江苏泰州兴化朱氏辈份 : 方瑞元宝红光满天 江苏徐州铜山县班辈: 从考友忠信,承修大光明 秀雅仁廉敬,志尚功道恒 德才贤立业,家富万春荣 奉献继世长,华帮永昌盛 金陵朱姓为: “耀云廷日国慎家,肇启朝岳方庆德。” 湖北咸宁朱氏辈分 : 辛贵孜友伯,仲朝兴天文,显相民良喜, 启宗传万代,福定隆昌久,恩荣广大长 湖北孝感,紫阳堂后裔紫阳堂一支 文成为世尚, 业俊佐朝光, 传道师先杰, 存仁保后良。 据人民日报1992年的报道朱熹家族是世界上最大的家族,有800多万人,其中海外就有百万人以上。 江西赣州朱氏: 英贤日挺生 钦战青和处 广东饶平朱氏: 贤才开利锦 学而永加传一支为:利发武威邦内靖 英才宰辅秉忠贞 泾川朱氏字辈派行 :云华辉玉镜,琴瑟蕴和声,涧采频繁秀,庭钟兰蕙荣 旧傅:天子本贤明,文武庆安平,一宗成大谱,永世仕光荣 新傅:人才应会昌,有德发其祥,保定徵元吉,傅家益引长 广州朱氏字行为 “明儒业以训世传家,诚正修斋,徽国清芬贻泽远;仰祖谟之承先启后,名贤忠义,岳山光大肇基弘。” 上海一支朱姓为: “铉国岳承德,铭之朝文增,锡澄树耀培。” 广西柳州朱氏: 万秀开仕文,永安子德光远志 发祥兴巨业,维其兰桂振家声 辽宁: 廷永德万连 洪希广福昌 重庆江北区五宝镇的朱氏家族 派语"学永登国政,长佐显德昌,洪文开景运,音才启辉光" 辽宁葫芦岛兴城族谱 大德连云汉 忠厚万古传 升名贵更启 仁和性敏谦 广东珠海 ,朱氏家族始祖“德业开世泽,英良启裔昌,箕求由自远,沛国家祯祥 江浙地区: “发福成海从仕克,友尚成文化朝邦。世代书香庆永锡,始蒙纪述耀金章。” 湖南湘乡 旧班序: 孔孟重尧舜 永广万年兴 国?祯祥瑞 朝廷定太平 新续派言: 忠孝郭先训 诗书启后昆 继承纲纪立 远大振乾坤 太湖柘林朱氏字辈 : 老派:千寿伯守仲仕文延万绍,正启贵思东光华庆有耀 续增:诗书承先德忠信定兴祥,家盛多贤达,声名傅世芳, 江西:盱南廿十一都里沛国郡历代宗派: 昈仪光守陵,全隽古文令,甫振绚森松,熹在仁谦瑜 碧洞启玉滔,托仉俊荣崇,富贵朝钦仰,贤良国旌隆 考亭垂统绪,道学衍宗风,世第培原厚,各门紫气先 四川沛国历代宗派歌: 昈仪光守陵,全隽古文令,甫振绚森松,熹在仁谦瑜 碧洞启玉滔,托仉俊荣崇,富贵朝钦仰,贤良堂例班 蔚起人才盛,联登科甲攀,庆余图比门,寿乐祝南山 抚宜仙乡沛国郡历代宗派歌: 昈仪光守陵,全隽古文令 甫振绚森松,熹在仁谦瑜, 碧洞启玉滔,托仉俊荣灿 茂林生桂馥,秀苑发奇兰, 祮祥呈蔼瑞,美彻自昌蕃 豪杰扬梓里,作述著邦乡 宜南二邑历代宗派: 彦吾日尚清,礼义长家声,彦成彰祖德,江右显奇英 诗书贻后习,衣冠耀千秋,近臣功业建,高士性情真 中孝傅前烈,竹帛继簪缨,至斯宏福大,利真旋元享 泾川朱氏字辈派行: 云华辉玉镜,琴瑟蕴和声,涧采频繁秀,庭钟兰蕙荣 旧傅:天子本贤明,文武庆安平,一宗成大谱,永世仕光荣 新傅:人才应会昌,有德发其祥,保定徵元吉,傅家益引长 四川朱姓字辈: 化尤圣朝龙 先祖增光德 贤大太子新 曹元家有庆 万代永发兴 另一支: 必惟天仲志,汉以胜朝隆.先祖增光德,贤达代嗣兴,家邦扬显烈.
夏氏家谱及字辈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古代夏、商、周时期官吏大司乐,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大夏,大禹时期音乐名称,代表了国祚,传说是大禹的儿子启从九天上偷来的天庭之乐。大夏后来演变为官职称谓,即大司乐。
在典籍《周礼·春官》中就记载:“大司乐舞大夏,以祭山川。锺师掌金奏,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著名的隋朝学者杜子春解释:“王出入奏王夏,尸出入奏肆夏,牲出入奏昭夏,宾客至奏纳夏,臣有功奏章夏,夫人祭奏齐夏,族人侍奏族夏,客醉而出奏裓夏,公出入奏骜夏。齐音斋,裓音陔,骜音遨。”
在大司乐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或职业称呼为姓氏者,称大夏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夏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夏王朝大禹之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史记·夏本纪》记载,相传帝尧时,鲧的妻子有莘氏女志因梦里吃了薏苡而生禹,故帝尧便赐禹以妫为姓。后来,大禹成功地治理了水患,指导百姓兴修沟渠,发展农业,还领兵平定了三苗之乱,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为了表彰大禹的丰功伟绩,舜帝封他于夏(今河南登封),后来还把帝位传给了他。
夏禹逝世后,其子启抢位而继,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夏王朝立国四百多年,共传十三代,十六王。后因夏帝桀暴虐无道,终被商汤推翻,建立了商王朝。
失去王权地位的夏王族便有以国号为姓氏者,称为夏氏,是为河南夏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夏禹的后裔东楼公后裔杞简公之弟姒佗的封号,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
公元前十一世纪的周王朝初年,周武王分封诸侯,夏禹的后裔东楼公受封于杞(今河南杞县),为杞侯。
杞国传至至杞简公时,被楚国所灭。杞简公之弟妫佗出奔鲁国,鲁悼公因其为夏禹的后裔,给予采地为侯,称为夏侯,其后裔便以其爵位为姓氏,称夏侯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夏氏者。
据史籍《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姓谱》等记载:“鲁悼公封夏禹后裔佗为侯,赐采邑,佗为纪念先祖,以夏为氏,后迁居沛地之谯郡(今安徽亳州)”,是为安徽夏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妫姓,出自帝舜之后妫满的后裔陈国第十六位君主陈宣公杵臼庶子子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史记·陈杞世家》记载,西周初年,周武王姬法追封帝舜之后妫满于陈地,他建立了陈国,建都于宛丘,以奉帝舜之宗祀。史称胡公满、陈胡公。
春秋时期,陈国传至第十六位君主陈宣公杵臼时,有一庶子名子西,字子夏。其孙征舒以祖父之字为姓氏,称为夏征舒,其后遂沿袭夏氏至今。
第五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周王朝时期官吏夏官,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夏官,是西周时期所设置的官位,为六卿之一,即后来的司马,是主掌军政、军赋、并兼掌天文历法的官员,历朝历代、各诸侯大国皆沿袭,一直到唐朝时期才改称为兵部,将夏官单独保留改在司天监中,专职负责天文历法。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曾仿照周礼设春夏秋冬四官,称之为“四辅”,其中的夏官就是主要负责军事方面的官员。
在夏官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夏官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夏氏、官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六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周王朝时期官吏夏采,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夏采,是西周时期所设置的官位,为祭祀之官,专职负责君王的丧采,掌管大丧之事务,隶属于天官府司管辖。夏,就是为死者招魂复魄。
在典籍《周礼·天官》中记载:“夏采,掌大丧。以冕服复于大祖,以乘车建绥复于四郊。”
夏采位在下大夫序列。在夏采属下,有下士四人,史一人,徒四人,官秩为正四命,相当于后来的正五品。
在夏采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夏采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夏氏、采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七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古代刑法执行官夏楚,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夏楚,亦称榎楚,原来是一种刑法工具,为商、周时期所置,周王朝王室称之。
夏楚,实际上就是鞭笞刑法。用木制细棍执行抽打刑法者,就称作“夏”,多用来教育学子,即戒夏,后来演变成戒尺;用有刺荆条鞭执行抽打刑法者,就称作“楚”,用竹枝执行抽打刑法者,就称作“笞”,后来发展成藤刑,至今新加坡还在使用;而皮鞭执行抽打刑法者,就称作“鞭”,成为后来历朝历代主刑之一。在春秋战国时期,实施抽打刑法者,官称就是称作“夏楚”,俗称另外有许许多多。
在典籍《礼·学记》中记载:“夏、楚二物,收其威也。夏,榎也。楚,荆也。”在典籍《诗·大雅》中也记载:“不长夏以革。”而在典籍《王博士云》中则更清楚地指出:“夏用木,革用皮,皆鞭扑之刑。”
在夏楚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或职业称呼为姓氏者,称夏楚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夏氏、楚氏等。
第八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官吏夏卿,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夏卿,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武帝萧衍所设置的官位,实际上是“三卿”的统称。“三卿”,就是太府卿、少府卿、太仆卿。
太府卿负责掌管金帛财帑,也就是政府财政,南朝陈国、北魏王朝依南朝制度设置。从北齐经隋、唐至宋朝,均以太府卿为太府寺主官,辽、金、元时期改寺为监,主官亦因而改称太府监。
太仆卿为九卿之一,主要掌管帝王的舆马和全国马政。
少府卿为九卿之一,负责掌管山海地泽收入和皇室手工业制造,为皇帝的私府。西汉时期诸侯王也设有少府,郡守亦设有少府。东汉时期仍为九卿之一,掌宫中御衣、宝货、珍膳、纺织、印染等。宋、明两朝改归工部,清朝时期称内务府,多由宦官主理。
在夏卿的后裔子孙及族人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即称夏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九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
⑴蒙古族夏那日氏,源出党项民族唐兀惕部的一支,在大蒙古汗国灭西夏王朝后融入蒙古族,后在明朝时期即冠汉姓为夏氏、唐氏、白氏等。其夏氏在蒙古语中亦称“阿日格”。
⑵明朝时期,原元朝人齐噜台因功被大明朝廷赐汉姓名为夏贵,其后裔子孙遂世代称夏氏至今。
⑶蒙古族夏日高勒氏,清朝后期冠汉姓为夏氏、黄氏、何氏等。
⑷蒙古族唐古特氏,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夏氏、项氏、唐氏等。
第十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扎雅扎喇氏,满语为Jayajala Hala,世居雅兰(今俄罗斯雅兰河流域),请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夏氏。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改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台湾省土著民族哈也湾氏,在明朝时期改汉姓为夏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二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土家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夏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夏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得姓始祖:夏启。
迁徙分布
夏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六十六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四百五十五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28%左右。
夏氏发源于今河南、安徽省境。早期繁衍于中原一带,并向西、向北扩展。
春秋时期,夏征舒的后裔夏齿、夏区夫均仕陈国(今河南)大夫,夏御寇仕齐国(今山东淄博)大夫。
秦、汉时期,江西、江苏、浙江等南方地区有夏氏族人迁入。如西汉有夏侯婴为江苏人,夏黄公为浙江人,东汉有夏方为江西人。
夏氏族人大举南迁,始于魏、晋、南北朝之际,浙江夏氏族人此期最为昌盛,故有夏氏会稽郡望之说,始祖为西晋高士夏统,此郡亦为夏氏族人发展史上最大望族。这一时期,北方夏氏族人因战乱动荡流离,相对南方,发展低迷。
唐朝时期,政清民和,夏氏族人处于一个萌生勃发时期。北方夏氏族人重振家园,发展壮大,南方则在前代基础之上,更加繁衍旺达。
宋朝以后,荣载史册的夏氏名人比比皆是。北宋有参知政事夏竦,江州德安人(今江西德安);夏诚,龙阳人(今湖南汉寿);南宋有画家夏圭,钱塘人(今浙江杭州)。
元朝时期,有著名的画家夏迪等。
明朝时期,有夏允彝,松江华亭人(今上海松江);画家夏昶,今江苏昆山人;宰相夏言,江西人。另外,明朝初期有山西大槐树夏氏族人分迁于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地。
清朝时期,名人有小说家夏敬渠,江苏人;史学家夏燮,安徽人。此外,清朝末期有闽、粤等地夏氏族人渡海入台,后辗转新加坡等地者。
总之,宋元明清时期,夏氏支脉延伸更广,且以江南一带为繁衍望地。
今夏氏族人分布以江苏、浙江为多,这两省夏氏人口约占全国夏氏人口的40%左右。
郡望堂号
1郡望:
会稽郡:秦始皇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于原吴、越地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辖境包括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西汉武帝元封五年(乙亥,公元前106年),会稽郡受督于扬州刺史部,时领六县,在今浙江省境内有十八县。东汉朝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9年)分吴、会稽为二郡,会稽移治山阴(今浙江绍兴),有浙闽之地。西汉时期辖地在今江苏省长江以南、茅山以东、浙江省大部份(仅天目山、淳安县西部小部分地区除外)、安徽省水阳江流域以东及新安江、率水流域一带及福建全省。三国时期孙吴国分设临海(今浙江台州)等郡后,其辖境缩小。西晋朝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以会稽地封骠骑将军孙秀,以郡为国,称会稽国。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平陈,省郡县,废会稽郡为越州,后又分山阴县置会稽县。清朝顺治年间(公元1644~1661年)移治到山阴县(今浙江绍兴)。民国时期合会稽、山阴二县为绍兴县。今为浙江省绍兴市。
谯国郡:亦称谯国、谯郡。东汉朝建安年间(公元196~年),将沛郡分出一部分设置了谯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亳州),仍隶属豫州刺史部所辖之沛郡,其时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之间的一带地区。三国时期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的灵璧县、蒙城县、太和县、鹿邑县、永城县间一带地区。
高阳郡:战国时期为高阳邑,东汉桓帝时期(公元147~167年)置郡,治所在高阳(今河北高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高阳县一带。晋朝泰始初期置高阳国,治所在博陆(今河北蠡县),时辖四县,辖境包括今保定、清苑、高阳、博野、蠡县等地。北魏时期置青州高阳郡,辖地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县西北部一带。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
鲁 郡:亦称鲁国、鲁国郡。西汉朝初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及晋朝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又改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有个鲁州鲁郡,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其间虽然都辖有曲阜,如隋朝时期曾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兖州。唐朝时期鲁国郡在今山东省的滋县。
2堂号:
会稽堂:以望立堂。
谯国堂:以望立堂。
高阳堂:以望立堂。
鲁国堂:以望立堂。
平水堂:夏禹治水十三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水患终于被治平,舜把帝位让给了他。
正德堂: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夏氏先祖夏儒之女成为明武宗皇后,夏儒成为国丈,被明武宗封为庆阴伯。后人为纪念先祖,遂以明武宗年号“正德”为堂名,称“正德堂”。兴化夏氏家族即以“正德堂”为本族徽号。
源远堂:资料有待补充。
尚忠堂:资料有待补充。
思孝堂:资料有待补充。
明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聚奎堂:资料有待补充。
遗爱堂:资料有待补充。
鹤来堂:资料有待补充。
德远堂:资料有待补充。
清廉堂:资料有待补充。
六凰堂:资料有待补充。
登茅堂:资料有待补充。
集庆堂:资料有待补充。
尊道堂:资料有待补充。
志隆堂:资料有待补充。
聚奎堂:资料有待补充。
敦睦堂:资料有待补充。
敦伦堂:资料有待补充。
遵道堂:资料有待补充。
草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报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培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务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彝叙堂:资料有待补充。
怡寿堂:资料有待补充。
龙耳环堂:资料有待补充。
夏氏宗祠通用对联
1四言通用联:
会稽世泽;大臣家风:上联典指夏氏的郡望“会稽”,借郡望表述对夏禹的崇拜。下联典指并歌颂了夏氏的远祖夏原吉,历事明朝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主管财政七年,“为政能得大礼,有古大臣风”。
名列四皓;望并三宗:上联典指汉朝时期的隐士夏黄,字少通,鄞人。为避秦朝暴政而匿藏商山中,为“四皓”之一。因隐居夏里,故号夏黄公。下联典指汉朝时期的名人夏馥,字子治,圉人。桓帝时初举直言,不就。名为中官所惮。
名联四皓;望并三宗:上联典指秦末汉初鄞县人夏黄,避秦末战乱,与东园、绮里季、甪里先生一起隐居在商山,称“商山四皓”。下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圉人夏馥,字子治,桓帝初年举直言,他不去。虽然不与当时的官员打交道,但名声却为专权的宦官所惧怕,与范滂、张俭等人同被诬告,不得已逃奔他乡,改变姓名,为人佣工。
真宰相器;有大臣风:上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大臣夏竦,字子乔;江州德安人,少年时聪明好学,通晓经史、诸子、律历及佛老,文章典雅藻丽。历官光禄寺丞、礼部郎中、邓州知州、知制诰、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仁宗时任宰相,封英国公。善于结交。著有《文庄集》等。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湖广湘阴人夏原吉,字维喆,洪武年间入太学,太祖用为户部主事,成祖时官尚书。永乐年间,赴苏、松治水,疏浚吴淞江等,卓有成效。后因上谏而下狱,仁宗即位后复官,历任永乐、洪熙、宣德三朝户部尚书,主持财政七年,从没出过差错。著有《夏忠靖集》。
涂山启瑞;梁国授徒:上联典指相传禹娶涂山氏,嗣受舜禅,国号夏,后裔遂以夏为氏。下联典指汉朝时期的夏恭习韩诗,以《易》学教授生徒千余人。
赋传流水;源溯涂山:此联为夏氏宗祠“平水堂”联。全联典出夏禹治水十三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典故。
一人有庆;万寿无疆:此联为宋朝时期的节度使夏执中书献孝宗联。夏执中字子权,宜春人。姐为孝宗后,累官奉国军节度使。朝廷举庆人,人们争献珍奇,执中独大书“一人有庆,万寿无疆”以进,人益贤之。
2五言通用联:
夏卿一个竹;西凉十锭金:全联典指明朝画家夏景(公元1388~1470年),官至太常侍卿,擅画墨竹,有“夏卿一个竹,西凉十锭金”之誉。
崇文陈五事;正夫贵三惜:上联典指明朝成化年间进士夏崇文,字廷章,湘阴人。官吏部主事,条上时务五呈,会诏陈利弊,又书陈五事,时论皆韪之。官至太仆少卿。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学者夏寅,字正夫,松江华亭人。正统进士,累官浙江参政。尝言:“君子有三可惜;此身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败坏人格),三可惜。”当时以为名言。
云覆瑶坛净;苔生丹灶闲:此联为唐朝时期的诗人夏方庆《谢真人仙驾还旧山》诗联句。夏方庆,贞元中进士。
3七言通用联:
五经开国文臣首;七世同居孝友家:安徽省庐江县夏家墩夏氏宗祠联。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九江人夏勤,字伯宗,传樊氏《公羊春秋》学,历官京、宛二县令,零陵(今湖南零陵)太守,安帝时官至司徒,以才干见称。
泉流东海千层浪;日照南山万树荣:此联为夏日寿庆联,可作夏氏寿庆联。
野叟曝言留名远;江山佳胜惠世长:上联典指清朝时期的小说家敬渠,字懋修,号二铭,江阴人。崇信程朱理学,有小说《野叟曝言》。下联典指南宋朝时期的画家夏圭,字禹玉,钱塘人。宁宗时画院待诏。工画人物,尤擅山水。为“南宋四家”之一。存世作品有《江山佳胜》。
节义清廉羡中执;文章台阁爱英风: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节度使夏执中,字子权,宜春人。其姐为宋孝宗的皇后,累官奉国军节度使。朝廷举庆人,人们争献珍奇,执中独大书“一人有庆,万寿无疆”以进,人益贤之。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名士夏英公的事典。
4八言通用联:
盘簇五辛,家迎万福;觞称九酝,户纳千祥:此联为当代“一代词宗”夏承焘(公元1900~1986年)撰写的春联。
字辈排行
1夏氏字辈:
夏氏新编通用字辈:“铸鼎开华纪治水利万民源自越绍起嗣向宇寰荣敬业崇先祖修文振国声谦恭求进取理智尚维新贤哲如云聚英才应运生联宗逢盛世永庆太平春”。
山东淄博夏氏字辈:“茂云雨润振德安兰文志昌华永兆丰年”。
山东曲阜夏氏字辈:“夏祥中应周国月怀秀林政治文明际恩元庆大同祖德长继守世纪震连成”。
山东苍山夏氏字辈:“缙守连呈尧允汧建彝起泰弘兆奉廷文忠永继立宗广希清殿云诗修典章秉书国运昌晓恩伟圣祥荣成信义庄夫庆浩安堂存礼泽贤良加相万年长”。
湖北监利夏氏字辈:“景星高照庆云吉祥贻谋克振儒才伟扬善义为怀福寿安康秉遵卓典钦继华章诗书孝友赐泽繁旺”。
湖北随州夏氏字辈:“传家报国德正名扬树松青秀铭鼎流芳寅端人统运会时常以忠裕后守道克昌”。
湖北南漳夏氏字辈:“夏逢文宗希继世徽先泽维尊孔孟传本立枝子茂家瑞兆万年”。
湖南汉寿枫田夏氏字辈:
原派:“世成林楚善继佑安善嗣宗祖荫太安思子强友必从文正孝义尚贤良”;
新派:“允锡昭先训钟英毓瑞祥克谐宏景运树业振名邦典重徵猷著才奇乐道彰彦修贻教化绍述焕荣章”。
枫田支派:“一二三四五六七大光逢世泽德远肇基隆南国家声永熙朝道学崇”。
湖南安化、益阳夏氏字辈:“允锡昭先训钟英毓瑞祥克谐宏景运树业振名邦典重征猷著才奇乐道彰”。
浙江上虞夏氏字辈:“安邑垂谟远涂山锡祚长衣冠怀旧泽杯桊溯前光敦本彜伦叙乘时匡济良诗书衍道脉忠孝立纲常”。
浙江温州夏氏字辈:“国家成正夏锡德竹明炎”。
贵州金沙夏氏字辈:“绪左邦国登永正乾坤新诗书开文运裕后启经纶齐家先治礼世代佐朝庭续宗长茂盛义方显名声”。
贵州盘县夏氏字辈:“文字登明朝有公庆白辽贤才良虎座祖德大廷操”。
河南开封夏氏字辈:“开化正西象酬天舜应奇永国宗子登玉敬万从思令有来祖积增培乐依希庆源传多世存宪照瑞维高邦占仁贤善孝焕文然承先延昌盛武德春秋瀚”。
云南昭通夏氏字辈:“启登由科国中华朝富荣昌诚进士玉”。
四川乐山夏氏字辈:“尚思世明磒天月秀大国维光”。
安徽怀宁夏氏字辈:“觉有妙朝永景文广子振应家道世代延大昌先进登显效元良荣华绳祖盛光前克裕昆崇德昭余庆”。
辽宁沈阳夏氏字辈:“智(志)尚成仁守名(明)全先振邦宽洪君德广国泰永吉昌”。
广东新会夏氏字辈:“溪道东子景汝能盏太华日明德远扬永振熏犹隆世泽创开基业启贤良”。
江西都昌夏氏字辈:“学贤宗孔孟诗书继汉唐祖德忠厚远浙绍永传芳。”。
夏氏一支字辈:“士良世相国家学纯常正道心明德克绍先绪传经光继儒林志大安邦应广行端保朝恒存为善必成祖佑作福自有天兴”。
夏氏一支字辈:“尚思世磒月秀大国维光”。
夏氏一支字辈:“永星茂成士连祥传”。
夏氏一支字辈:“忠厚传家远诗书济世长”。
夏氏一支字辈:“家大发源清敬祖承先德”。
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
邮编:456550代码:411481区号:0370拼音:Yongcheng Shi
永城市位于河南省东部。总面积2068平方千米/2000平方千米。2003年底,全市总人口为136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万人,占117%。
行政区划
永城市辖11个镇、18个乡:演集镇、城关镇、芒山镇、高庄镇、_城镇、裴桥镇、马桥镇、薛湖镇、蒋口镇、陈集镇、十八里镇、城厢乡、候岭乡、黄口乡、新桥乡、双桥乡、王集乡、李寨乡、卧龙乡、龙岗乡、马牧乡、_阳乡、太丘乡、顺和乡、条河乡、刘河乡、陈官庄乡、苗桥乡、茴村乡。
演集镇面积:598平方千米人口: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万人)代码:411481100
位于永城市新城开发区。2002年底,辖8个居委会、26个村,250个村民组,210个自然村。2006年,辖8个居委会、26个村委会:百花居委会、车站居委会、菊花居委会、文化居委会、永兴居委会、沱滨居委会、月季居委会、欧亚居委会、演集村、李庄村、刘楼村、谢楼村、武庄村、李林村、张大庄村、陆楼村、丰庄村、关庄村、代王楼村、刘庄村、豆楼村、朱小庄村、曹楼村、时庄村、李楼村、胡各村、郭楼村、胡楼村、梁油坊村、丁楼村、黄庄村、天齐村、韩寨村、张楼村。镇政府驻演集村。
城关镇面积:142平方千米人口:10万人代码:411481101
位于永城老市区。2002年底,辖18个居委会、8个村,41个村民组,22个自然村。2006年,辖14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利民居委会、红旗居委会、红学居委会、永和居委会、准海居委会、花园居委会、东方居委会、解放居委会、西南居委会、健康居委会、雪枫居委会、塔东居委会、中山居委会、塔西居委会、南关村、东关村、大营村、马岗村、董桥村、北关村、西关村、南元村。镇政府驻利民居委会。
芒山镇面积:71平方千米人口:53万人代码:411481102
位于永城市北部。2002年底,辖26个村,211个村民组,98个自然村。2006年,辖26个村委会:雨亭村、彭厂村、郑楼村、姜楼村、种庄村、陶山村、后窑村、张庄村、赵楼村、僖山村、刘庄村、周桥村、山城村、柿元村、松元村、马山村、前尧村、丁楼村、官庄村、周庄村、朱厂村、大庄村、刘厂村、陈楼村、夏庄村、磨山村。镇政府驻雨亭村。
高庄镇面积:78平方千米人口:55万人代码:411481103
位于永城市东部。2002年底,辖31个村,271个村民组,154个自然村。2006年,辖31个村委会:高庄村、郭寨村、坡里村、洪楼村、练庄村、冀庄村、谢店村、车集村、程元村、闫瓦房村、邵庄村、前张村、高台村、王楼村、王庄村、大张村、葛店村、谢庄村、曹庄村、郭庄村、大厂村、单庄村、贾庄村、黄屠庄村、孙楼村、赵小厂村、蒋洼村、黄李村、申楼村、韩庄村、周庄村。镇政府驻高庄村。
_城镇面积:706平方千米人口:5万人代码:411481104
位于永城市西部。2002年底,辖33个村,284个村民组,146个自然村。2006年,辖33个村委会:_东村、五里村、王庄村、鞠庄村、夏三楼村、搓西村、袁庄村、薛庄村、王寨村、花园村、孙双楼村、宋庄村、卞庄村、王楼村、肖楼村、候寨村、乔集村、张庄村、刘庄村、龚庄村、中楼村、搓南村、姑庵村、夏庄村、张楼村、夏柏元村、胡楼村、曹庄村、李集村、丁各村、丁桥村、马六村、肖各村。镇政府驻_东村。
裴桥镇面积:1264平方千米人口:56万人代码:411481105
位于永城市西南部。2002年底,辖29个村(裴桥、任楼、王阁、孙母庄、朱庄、胡小寨、和顺、田楼、张店、前老家、李阁、梁堰、程庄、刘井、夏平楼、夏桥、周阁、崔庄、苏楼、邵庄、杨楼、盐店、苏沟、书案、刘庄、万楼、黄楼、乔庄、赵楼),243个村民组,185个自然村。2006年,辖30个村委会:裴桥村、任楼村、王阁村、大朱庄村、孙母庄村、田楼村、胡小寨村、张店村、前老家村、和顺村、刘庄村、万楼村、练庄村、黄楼村、乔庄村、邵庄村、苏沟村、盐店村、书案村、杨楼村、夏桥村、刘井村、周各村、程庄村、夏平楼村、崔庄村、赵楼村、李阁村、苏楼村、梁堰村。镇政府驻裴桥村。
马桥镇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人代码:411481106
2002年底,辖30个村,289个村民组,196个自然村。2006年,辖30个村委会:马北村、陈庄村、朱庄村、田楼村、唐庄村、武庄村、铁塔村、候寨村、王庄村、桐沟村、刘楼村、马彭村、孙庄村、常集村、洪沟村、王桥村、小苏庄村、陈湾村、郭庄村、洪寺村、闫庙村、沈楼村、庞楼村、马南村、梅庙村、马庄村、李庄村、何庄村、翟楼村、郑庄村。镇政府驻马北村。
薛湖镇代码:411481107
2006年,辖54个村委会:南街村、陈小庙村、崔庙村、宋楼村、康庙村、洪平庄村、班寨村、张白元村、周各村、宋河村、候寺村、洪寨村、陈寨村、张七楼村、聂四楼村、王桥村、程大庄村、黄营村、大陈楼村、刘加庙村、付楼村、曹大庄村、豆楼村、候楼村、于大庄村、朱坑村、董阁村、李草楼村、董庄村、徐营村、洪路口村、金顶村、聂寨村、北街村、丁庙村、东街村、西街村、张庄村、李井村、吴瓦房村、李楼村、张路口村、张大庄村、张营村、代河村、关庙村、闫小楼村、张闫庄村、单河村、刘松元村、练楼村、余楼村、郭楼村、郭长庄村。镇政府驻薛南村。
2002年底,薛湖镇辖35个村(薛南、曹大庄、薛北、朱坑、金顶、崔庙、康庙、陈小庙、徐营、侯楼、洪路口、聂庙、丁庙、程大庄、陈寨、董阁、宋楼、王桥、周阁、黄营、豆楼、聂四楼、董庄、班寨、李草楼、李庄、张七楼、洪寨、宋河、刘家庙、张白元、聂寨、候寺、陈楼、付楼),313个村民组,139个自然村。原滦湖乡乡政府驻李井村。2002年底,辖16个村(李井、郭长庄、张大庄、张路口、张营、阎庄、张楼、朱庄、余楼、郭楼、刘松元、练楼、代河、吴瓦房、单河、李楼),133个村民组,67个自然村。2005年,撤销滦湖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薛湖镇管辖。
蒋口镇代码:411481108
2002年底,辖33个村,282个村民组,170个自然村。2006年,辖33个村委会:蒋南村、仟佛村、刘集村、田水井村、蒋型坊村、蒋北村、张梨园村、菊楼村、四口楼村、崔油坊村、秦湾村、乔楼村、南李楼村、张集村、刘庄村、张菜园村、凡集村、后板桥村、北李楼村、张庙村、谢集村、陈楼村、王庄村、北李庄村、九千米村、西李楼村、洪楼村、谢庄村、张洼村、常湾村、赵庄村、各洼村、前板桥村。镇政府驻蒋南村。
陈集镇代码:411481109
2002年底,辖34个村,307个村民组,169个自然村。2006年,辖34个村委会:陈集村、姚楼村、郭庄村、刘河村、韩松元村、刘寨村、刘楼村、胡井村、候庄村、贾庄村、王善庄村、望庄村、豆油坊村、练花元村、代井村、高庙村、大陈庄村、练楼村、大朱庄村、汉臣村、丁东村、朱寨村、赵楼村、丁西村、双楼村、东风村、练油坊村、芦庄村、张庄村、李香庄村、李古同村、马古同村、孟寨村、蒋大庄村。镇政府驻陈集村。
十八里镇代码:411481110
2002年底,辖19个村,131个村民组,67个自然村。2006年,辖19个村委会:十八里村、七里店村、孙园村、陈楼村、郭李庄村、十里庙村、李窑村、柘树村、三座楼村、单各村、祝庄村、成楼村、刘岗村、王双楼村、陈土楼村、大李庄村、曹庄村、望堂村、彭楼村。镇政府驻十八里村。
城厢乡代码:411481200
2002年底,辖19个村,203个村民组,131个自然村。2006年,辖19个村委会:戚庄村、任楼村、李林村、冯寨村、张庄村、韩庄村、北郝村、张楼村、余庙村、南郝村、李庄村、王楼村、程楼村、高玉楼村、高余庄村、八里庙村、刘岗村、洪岗村、张大庄村。乡政府驻戚庄村。
候岭乡人口:51万人代码:411481201
位于永城新市区南部,新城工业开发园区座落境内。2002年底,辖28个村,233个村民组,138个自然村。2006年,辖28个村委会:十八里村、谢楼村、酒店村、二十里村、蒋阁村、候岭村、孟庄村、呼西村、钟庄村、任湖村、张井村、方庄村、呼东村、呼中村、马庄村、陈庄村、周庄村、化庄村、草庙村、孙庄村、大王庄村、程营村、高楼村、董各村、菜元村、李口村、施庄村、柏山村。乡政府驻十八里村。
黄口乡代码:411481202
2002年底,辖20个村,175个村民组,100个自然村。2006年,辖20个村委会:黄口村、丁楼村、闫王庄村、老家村、大寨村、许庄村、当庄村、胡庄村、木楼村、田庄村、成庄村、曹楼村、陈楼村、道庄村、顿桥村、赵楼村、大刘庄村、白庄村、何桥村、平楼村。乡政府驻黄口村。
新桥乡代码:411481203
2002年底,辖18个村,187个村民组,112个自然村。2006年,辖18个村委会:新桥村、温油坊村、曹桥村、荣庄村、甘城村、朱楼村、小刘庄村、蒋庄村、张寨村、胡寨村、候楼村、马庄村、秦庄村、老孙庄村、江庄村、韩六子村、前刘营村、胡道口村。乡政府驻新桥村。
双桥乡代码:411481204
2002年底,辖25个村,225个村民组,125个自然村。2006年,辖25个村委会:双桥村、小王庄村、桑楼村、张阁村、位洼村、王香楼村、李珍庄村、汤楼村、贺孙楼村、孙瓦房村、刘阁村、何楼村、孙楼村、曹沟寺村、邓楼村、徐庄村、张乔村、乔洼村、赵洼村、李林村、杨岗村、碱荒村、王店村、王炉营村、大位庄村。乡政府驻双桥村。
王集乡代码:411481205
2002年底,辖17个村,152个村民组,88个自然村。2006年,辖17个村委会:王集村、崔营村、庄楼村、余庄村、李月楼村、任楼村、郭庄村、李沟村、乔楼村、曹庄村、凡营村、闫庄村、郭桥村、石营村、蔡阁村、刘老家村、刘八口楼村。乡政府驻王集村。
李寨乡代码:411481206
2002年底,辖21个村,178个村民组,118个自然村。2006年,辖21个村委会:李寨村、余庄村、大李家村、苏各村、唐楼村、徐庄村、陈庄村、位庄村、苏楼村、支庄村、张迁村、苏小庄村、彭庄村、二郎村、丁唐村、关庄村、麻冢村、苏暗楼村、庞庄村、曾楼村、苏李家村。乡政府驻李寨村。
卧龙乡代码:411481207
2002年底,辖22个村(洪福、黄庄、潘老家、潘双庙、高胡楼、李庄、位桥、潘桥、杨大庄、丁楼、浑河、潘楼、王庄、刘园、余庄、刘楼、王元、伊庄、石桥、王行、宗桥、夏朱元),192个村民组,113个自然村。2006年,辖19个村委会:洪福村、石桥村、余庄村、潘楼村、刘园村、王园村、伊庄村、浑河村、杨大庄村、位桥村、潘老家村、王行村、丁楼村、双庙村、潘桥村、刘楼村、夏竹元村、高胡楼村、黄庄村。乡政府驻洪福村。
龙岗乡代码:411481208
2002年底,辖28个村,306个村民组,164个自然村。2006年,辖28个村委会:龙岗村、张集村、王阁村、贺庄村、马阁村、孔湾村、王石栏村、蔡楼村、孟楼村、屈庄村、王楼村、米庄村、杨庄村、白元村、韩庄村、位楼村、唐庄村、陈古同村、位庄村、徐楼村、楚庄村、孙楼村、孟李楼村、田楼村、陈楼村、天齐村、杨楼村、华陀村。
乡政府驻龙岗村。
马牧乡代码:411481209
2002年底,辖30个村,233个村民组,109个自然村。2006年,辖30个村委会:马牧村、霍土楼村、夏堂林村、两口村、丁三楼村、乔楼村、丁路口村、赵庄村、马庄村、西董楼村、郑寨村、宋王庄村、郑东村、郑西村、东霍村、西霍村、丁寨村、荣庄村、丁老家村、丁大庄村、桑李庄村、歧麦村、卜北村、五子楼村、董楼村、卜南村、候洼村、王庄村、付小楼村、程各村。乡政府驻马牧村。
_阳乡代码:411481210
2002年底,辖30个村,225个村民组,112个自然村。2006年,辖30个村委会:_北村、常庄村、乔霍楼村、丁柳元村、崔庄村、陈牌坊村、蔡集村、母阁村、六湾村、李庄村、陈楼村、黄盆厂村、陈庄桥村、代营村、杨庄村、张线庄村、马楼村、翟楼村、搓南村、盛楼村、搓西村、凡庄村、陈阁村、吴庄村、宋庄村、刘庄村、孟油坊村、孟桥村、王楼村、乔楼村。乡政府驻_北村。
太丘乡代码:411481213
2002年底,辖20个村,194个村民组,97个自然村。2006年,辖20个村委会:太丘村、崔楼村、齐各村、刘楼村、后韩庄村、曹庙村、张牌坊村、吴圩村、洪庄村、丘庙村、黄桥村、杜庄村、胡小厂村、丁庄村、万庙村、洪小楼村、洪陆湾村、石庄村、石槽村、许河村。乡政府驻太丘村。
顺和乡码:411481214
2002年底,辖29个村,245个村民组,145个自然村。2006年,辖29个村委会:东街村、张庄村、高新庄村、蒋后六子村、赵路口村、李大庄村、朱庄村、刘木匠庄村、吕小楼村、西街村、洪菜园村、赵营村、夏楼村、梁庄村、玉皇村、蔡小街村、蒋大庄村、赵洼村、姬庄村、刘古同村、韩庄村、王庄村、高口村、丰沃村、赵庄埠村、高双庙村、房集村、平房村、蔡庄村。乡政府驻东街村。
条河乡代码:411481217
2002年底,辖27个村(李楼、排集、肖庄、冯庄、王石庄、种寨、郑楼、祝庄、吴营、侯庵、宗楼、李各、翟营、王山、堤湾、王庙、水库、东侯庙、西侯庙、贾洼、徐山、条河、邵山、鱼山、李双楼、邸楼、郭集),227个村民组,87个自然村。2006年,辖30个村委会:李楼村、前堤湾村、种寨村、邵山村、郭集村、排集村、贾洼村、南鱼山村、条河村、李双楼村、徐山村、翟营村、宗楼村、王山村、李各村、邸楼村、吴营村、孙楼村、祝庄村、郑楼村、冯庄村、水库村、东候庙村、张庄村、王庙村、肖庄村、北鱼山村、后堤湾村、西侯庙村、潘道口村。乡政府驻李楼村。
刘河乡代码:411481218
2002年底,辖27个村,234个村民组,198个自然村。2006年,辖27个村委会:刘河村、訾楼村、竹元村、王楼村、棘古洞村、秦集村、陈楼村、尹楼村、杨庄村、郭洼村、丁庙村、万善庵村、王集村、豆官坑村、李庄村、朱楼村、刘集村、位庄村、孟集村、倪阁村、孙厂村、姜庄村、刘小爻村、祖楼村、武楼村、周庄村、谢楼村。乡政府驻刘河村。
陈官庄乡代码:411481219
2002年底,辖14个村,113个村民组,56个自然村。2006年,辖14个村委会:陈官庄村、王庄村、左寨村、胡庄村、宋窑村、杨寨村、刘集村、梁井村、潘窑村、李门庄村、郭楼村、固尚村、李庄村、黄松林村。
乡政府驻陈官庄村。
苗桥乡面积:50平方千米人口:31万人代码:411481220
位于永城最东部。2002年底,辖20个村,156个村民组,86个自然村。2006年,辖20个村委会:张楼村、新庄村、陈大庄村、韩阁村、花元村、汤庙村、梁海村、月店村、杨楼村、屈庄村、曹楼村、武庙村、苗北村、苗南村、李黑楼村、水寨村、黄楼村、周集村、土楼村、高楼村。乡政府驻张楼村。
茴村乡代码:411481221
2002年底,辖24个村,235个村民组,104个自然村。2006年,辖24个村委会:东街村、韩楼村、盛营村、西街村、张石桥村、刘营村、南街村、汪庄村、老闫楼村、崔庄村、吕店村、苗庄村、小蔡庄村、魏老家村、谭桥村、岳庙村、杨庄村、翟庄村、邓庄村、苗阁村、代庄村、李楼村、杨套楼村、张大楼村。乡政府驻东街村。
历史沿革
秦置芒县,东汉改临睢县,晋废,隋改永城县。永城县位于黄河下游,黄河屡次决口,多从这里经过。据说洪水虽汹涌,永城城垣却一直安然无恙。隋代取永久巩固之义,名永城。
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析彭城、睢阳二郡之属地始建永城县。金兴定五年(1221年)升为永州。元至元二年(1265年)复降为县。1945年2月更名为雪枫县。1949年3月,恢复为永城县,隶属皖北行署宿县专区。1952年改属河南省商丘专区。1996年10月,撤县设市。
?年,永城市辖5个镇、25个乡:城关镇、_城镇、_阳乡、演集镇、高庄镇、芒山镇、十八里乡、大王集乡、马牧乡、马桥乡、太丘乡、双桥乡、龙岗乡、李寨乡、刘河乡、条河乡、陈官庄乡、陈集乡、卧龙乡、苗桥乡、茴村乡、城厢乡、侯岭乡、顺和乡、黄口乡、蒋口乡、滦湖乡、新桥乡、裴桥乡、薛湖乡。
2000年,永城市辖8个镇、22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1264607人,其中:演集镇 72936人、城关镇 67077人、芒山镇 51544人、高庄镇 50666人、_城镇 46680人、裴桥镇 55598人、马桥镇 49484人、薛湖镇 54282人、城厢乡 37008人、候岭乡 44910人、黄口乡 35746人、新桥乡 38497人、双桥乡 42546人、王集乡 29193人、李寨乡 31270人、卧龙乡 32509人、龙岗乡 48298人、马牧乡 39510人、_阳乡 44830人、十八里乡 26608人、蒋口乡 52476人、太丘乡 29746人、顺和乡 36661人、陈集乡 52347人、滦湖乡 21621人、条河乡 46613人、刘河乡 39340人、陈官庄乡 19579人、苗桥乡 31385人、茴村乡 35647人。
2002年底,永城市辖11个镇、19个乡,739个行政村、26个居委会,6468个村民组,3706个自然村。
2005年,永城市乡镇区划调整:撤销滦湖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薛湖镇管辖,薛湖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截至2005年12月31日,永城市辖11个镇、18个乡:城关镇、芒山镇、高庄镇、演集镇、_城镇、薛湖镇、马桥镇、裴桥镇、蒋口镇、陈集镇、十八里镇;城厢乡、太丘乡、_阳乡、龙岗乡、顺和乡、条河乡、马牧乡、刘河乡、苗桥乡、侯岭乡、茴村乡、新桥乡、双桥乡、李寨乡、大王集乡、陈官庄乡、卧龙乡、黄口乡。
地图
2021年2月,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名单出炉,永城市上榜。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永城市位列第473名。
2021年1月,永城市上榜2020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榜第57名。
2020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永城市为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县村镇。
2020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永城市上榜。
2020年11月,中央文明办公布第六届复查确认保留荣誉称号的全国文明城市名单,永城市入选。
2020年10月,永城市荣获2020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2020年8月,永城市入列为2020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
2020年7月,商务部公布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永城市入选。
2020年7月,2019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出炉,永城市位列第72名。
2020年6月,永城市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淮北片区)。
2020年3月,赛迪顾问发布了2019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榜,永城市位列第13名。
2019年10月,永城市入选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位列第74名。
2019年10月,永城市入选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位列第35名。
2019年10月,永城市入选2019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位列第80名。
2017年11月,永城市上榜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和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往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
2016年7月,永城市荣获2016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2016年2月,永城市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2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永城市为2011年国家园林城市。
2004年,永城市位列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第24名。
据了解,高州梁氏族谱中确实有“有树”这一字辈。高州梁氏是中国广东省梅县(今梅州市梅江区)人和中国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人的宗族。历史上,高州梁氏是广东著名的大姓之一,其家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卓越的贡献。
据《高州志》记载,明朝时期,高州梁氏就已经在当地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而“有树”这一字辈的出现则要追溯到清朝嘉庆年间。梁有树,字子岸,是清朝广东文昌县(今海口市)人,他成为了当时高州梁氏族中的一员,并被尊为“祖宗”。此后,梁有树一代便成为了高州梁氏族谱中的一个字辈。
目前,高州梁氏族谱已经编纂成册,包含了众多的人物和家族信息。如果您对高州梁氏家族有更深入的了解或者想要查询相关资料,可以参阅相关的家谱和历史文献,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油坊村位于刘店镇政府南15公里处,因岘山寺和尚在此设油坊而取名。东与汝州寄料镇衔接,西临沙坪村,南靠岘山村,北连刘店和枣园村。总面积1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3055亩、林地8918亩、村庄占地621亩。辖油坊、段疙瘩、周家坡、梁庄、黑石沟、崔家坡、崔庄、刘家坡、栗扒、吴家坡、杨树岭、蒿坪、西坡、竹园、刘家、张家11个自然村、21个村民组、814户、3874人。
1947年属刘店六区管辖,1949年建油坊子即属三屯区管辖,1951年划归刘店区。1958年建大队,属三屯公社管辖。1961年归属刘店公社,1984年大队改村,属刘店乡管辖。
全村现有姓氏16个。其中段姓128户,杨姓33户、刘姓140户、王姓38户、郭姓4户、梁姓73户、吴姓15户、范姓11户、崔姓66户、路姓111户、姚姓2户、张姓20户、陈姓19户、申姓3户、韩姓121户、李姓30户。
油坊村地处岘山脚下,属丘陵地带,地形自北而南呈梯形增高,土地较为肥沃。境内有二条小河,一条发源于岘山,一条发源于爪古山,均在段疙瘩处汇入板棚河。栗扒村南山根有一清泉,一年四季清水不断。
油坊村四季特点大致是春季干旱大风多,夏季多雨,秋季风和日照长,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夏季节交接时多有干热风和冰雹灾害发生,冬季气温在0度左右,夏季气温在28度左右。
社会事业:
汝寄水泥快速公路横穿境内,南北乡村水泥路直通岘山。村投资20万元修建教学楼一座,容纳10个班、700名学生。有民办幼儿园二所、机砖厂一个、卫生室三个。9个自然村用上自来水。1974年修黑石沟水库一处,可灌溉500亩耕地。电网改造后,户户用电可靠,有各种车辆500台。
名胜古迹:
油坊村山水环绕,自然风景秀丽,有古刹名寺岘山寺(又名土坨寺)。解放前,香火鼎盛。寺内有太子塔、太子碑,碑文是苏东坡狂草诗:“凡使仳行,耳聋耳伴,先记饥寒,后听使唤,得实可留,且疑则换,莫使鞭打,免去祸患,乃子乃孙,康复延算”。岘山寺南200米处有塔林一处,传说为迷魂塔,谁也数不清多少座塔。寺门旁有宰相请太子回朝诗一首:“为静恋气写岘山,半枕云雾拥禅关,旭雨浴泽浮尘湿,诗到阳春遍地间。”可惜“0”中被毁,现在废墟一片。现在存有清末皇封木牌一块,段氏8代人温授填充布政司官位记载,其余古迹不存在。
信息来源:汝阳县刘店镇人民政府
油坊村附近有汝阳恐龙国家地质公园、西泰山、恐龙谷漂流景区、龙隐景区、杜康仙庄等旅游景点,有汝阳红薯、汝阳杜康、汝阳杜仲、河洛奇石、汝阳梅花玉等特产。
中国的西北山区,有个叫做“油坊”的小村,这里便是拥有著名品牌“一滴香”的老人——油耗子的故乡。阔别近20年,油耗子重回故里,面对熟悉的一草一木,他百感交集,陷入对往事的无尽回忆中……
八十年代初,农村都在实行包产到户。油坊村的羊倌油耗子放羊在外,被大家遗忘,竟然没分到田地,村长于是想把孤身一人的他送到乡里的养老院去,可只有48岁的油耗子不愿接受这样的生活。
一个偶然的机会,油耗子巧遇当年一起在油坊学徒的师兄王罗锅。王罗锅父子承包了榆树梁油坊,生意十分红火。油耗子受到启发,决心承包村里的老油坊。在村民哑巴的帮助下,油耗子将破败不堪的老油坊修整一新。但开张伊始,油坊就遇到了没有油籽的困境。哑巴妈给油耗子出主意,让他向王罗锅借油籽。难题于是迎刃而解,老油坊的生意渐渐兴旺起来。
八月十五到了,善良淳朴的油耗子自己出钱请戏班子来唱“二人台”。他的慷慨却遭到村民的猜忌,有人甚至捕风捉影地传说,油耗子能致富,是因为挖到了地主埋在老油坊下的金元宝。贪婪、愚昧的村民不顾油耗子的反对,集体到老油坊挖宝。看着凝结自己心血的油坊毁于一旦,油耗子痛不欲生、大病一场。此时,温柔坚韧的哑巴妈走进油耗子的生活,陪伴他熬过难关,并一起远走他乡。
一晃16年过去,油耗子在副市长的陪同下回到油坊村。为了响应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市里决定借助“一滴香”的品牌优势,建立一家大规模的榨油企业。油耗子不计前嫌,建议把榨油厂和油籽种植基地都设在油坊村。贫穷的乡亲们为这个新的机遇而欢欣鼓舞,他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和美好的未来。
明珠社区是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演集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411481001014,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11481。邮政编码为476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370,车牌号码为豫N。明珠社区与文苑社区、滨湖社区、文化社区、团结社区、黄庄村、天齐村、张楼村、韩寨村、丁楼村、梁油坊村、胡楼村、胡阁村、李楼村、时庄村相邻。
2021年3月15日,明珠社区上榜商丘市2020年度市级文明村镇名单。
明珠社区附近有芒砀山汉文化景区、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陈官庄烈士陵园)、商丘崇法寺塔、汉梁王墓群、芒砀山汉兴园等旅游景点,有永城面粉、丰庄枣干、永城枣干、永城辣椒、芒砀山泥响等特产。
朱氏寻家谱
本文2023-10-06 02:16:2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85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