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内史是什么官?
会稽内吏这儿个古代官名相当与现代的什么官员
西周时设,或称“作册内史、作命内史”,掌管著作简册。策命诸侯、卿大夫及爵禄的废置。秦汉沿设,《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景帝二年(前155年)分置左右内史。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更名右内史为京兆尹。属官有长安市、厨两令丞,又都水,铁官两长丞。左内史更名左冯翊,属官有廪牺令丞尉。又左都水、铁官、云垒、长安四市四长耿皆其下属。西汉初,大封诸侯王,在王、侯国内置内史,掌民政。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省内史,更令“相”治民,职如郡太守。后代沿置,至隋始废。隋因避杨忠讳,改中书省为内史省,称中书令为内史令。清初入关时,置内史,相当于以后的大学士。
会稽内史,其职级为太守,系会稽一地的最高行政长官。西汉初分封了许多诸侯王国,对王国内掌民政的主官,便借用了内史这个名称。晋时亦沿用。因咸和元年(326)司马昱从琅玡王改封为会稽王,其时会稽不称郡而称会稽国。
古代的官职长史和内史到底是什么官?
内史
官名。
(1)西周始置,常奉王命策命臣下。又称作册内史、作命内史。见西周金文。《周礼》谓为春官宗伯的属官。掌策命诸侯及孤卿大夫,凡四方之事书则读之。春秋时周王尚沿用此制。践士之盟,周襄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2)战国时掌管“大内”之官。主官租赋与财务。《史记·赵世家》记载徐越主张“节财俭用,察度功德”,赵烈侯任以为内史。《春律·仓律》:“入禾稼、刍稿,辄为廥籍,上内史。”《秦律·效律》:“至计而上廥籍内史。”
(3)秦置。掌治京师,犹后世的京兆尹。又作为京师的政区名。汉沿置。景帝二年(前155)分左、右风史。太初元年(前104),改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
(4)西汉诸侯王国掌民政之官称内史,绥和元年(前8),省内史,置国相治民,相当于郡守。晋仍以内史为王国的地方行政长官。魏晋要郡亦有以风史代太守者,如东晋会稽郡即是其例。南北朝亦然。
(5)隋炀帝在诸郡设通守,为太守之副,在京兆、河南者称内史。
(6)隋曾改中书省为内史省,中书令为内史令。
(7)元世祖改王傅为内史,内史府有中尉、司马、咨议等官。
(8)朱元璋吴元年(1367),设立宦官机构,名内史监,设监令、丞、奉御、内史、典簿。旋改内史监为内使监,设令、丞、奉御、典簿,废内史不设。
(9)清朝入关之初,置内史,相当于大学士。范文程、洪承畴曾任此官。
(10)贰国初年,袁世凯曾改秘书为内史。
长史
官名。战国末年秦已置,李斯至秦,曾任此官,职责不详。汉之相国、丞相、太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以及建三公后的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皆置,为掾属之长,秩皆千石,丞相长史职权尤重。边郡太守也有长史,掌兵马,亦助太守掌兵,西域长史后代都护成为护理西域之长。汉末州珠算也有长史。魏、晋与两汉略同。南北朝带将军号开府的刺史,属官也有长史,且多兼任首郡(即刺史驻地)太守。王府也有长史,诸王幼年出就藩国,州府之事即由长史代行。隋以后,三师、三公无幕僚,三省长官的属员亦无长史。唐亲王府、都护府、都督府、将帅(诸卫与出征将帅,不包括节度使)、州府(限于上、中州)设长史。品级高下视所属机构而异,从三品至七品不等。宋州府无长史,仅亲王府、都督府有此官。后各代王府也设长史,总管府内事务,其他 机构,仅元储政院设
狄仁杰内史官职
内史的历代发展过程: (1)西周始置,常奉王命策命臣下。又称作册内史、作命内史。见西周金文。《周礼》谓为春官宗伯的属官。掌策命诸侯及孤卿大夫,凡四方之事书则读之。春秋时周王尚沿用此制。践士之盟,周襄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2)战国时掌管“大内”之官。主官租赋与财务。《史记·赵世家》记载徐越主张“节财俭用,察度功德”,赵烈侯任以为内史。《春律·仓律》:“入禾稼、刍稿,辄为廥籍,上内史。”《秦律·效律》:“至计而上廥籍内史。” (3)秦置。因掌治京师,不称郡。治所在咸阳县(今陕西省咸阳市窑店镇北)。犹后世的京兆尹。又作为京师的政区名。汉沿置,治所在长安县(今西安市北)。景帝二年(前155)分左、右风史。太初元年(前104),改右内史分为京兆尹、右扶风,左内史为左冯翊。 (4)西汉诸侯王国掌民政之官称内史,绥和元年(前8),省内史,置国相治民,相当于郡守。晋仍以内史为王国的地方行政长官。魏晋要郡亦有以风史代太守者,如东晋会稽郡即是其例。南北朝亦然。 (5)隋炀帝在诸郡设通守,为太守之副,在京兆、河南者称内史。 (6)隋曾改中书省为内史省,中书令为内史令。唐朝沿袭隋制,设内史,为正二品官员,执掌中书省,即宰相。著名的狄仁杰、姚崇均担任过内史职务。 (7)元世祖改王傅为内史,内史府有中尉、司马、咨议等官。 (8)朱元璋吴元年(1367),设立宦官机构常名内史监,设监令、丞、奉御、内史、典簿。旋改内史监为内使监,设令、丞、奉御、典簿,废内史不设。 (9)清朝入关之初,置内史,相当于大学士。范文程、洪承畴曾任此官。 (10)民国初年,袁世凯曾改秘书为内史。
唐朝是否有内史这一官职?
唐代三省制的特点是在建立不久就向二省、一省转变。这种变化的动因在于皇权对于相权的控制、以及提高行政效率。
首先、为了控制相权,皇帝逐渐使用一些资历较轻的官员参预朝政,实际行使宰相的权力,但是由于没有宰相崇高的体制,所以便于控制。渐渐的,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以及左右仆射这些宰相职务已经变成了一个崇高的虚衔,而真正的宰相却成为一种临时性质的职务,这符合从汉代开始的相权不断下降的规律。
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新唐书》卷46《百官志》)主要有“平章事”和“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唐太宗贞观八年,仆射李靖因病辞去宰相职务,太宗不同意,要求他“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平章事”之名始于此。唐高宗永淳元年,始以某官(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者为宰相。长兴四年为避讳(慕容延钊父名章),曾改为“同中书门下二品”,因为尚书仆射是职事官从二品。贞观十七年,萧瑀、李绩并“同中书门下三品”,因为侍中、中书令是正三品,“同中书门下三品”之名始于此。高宗以后,宰相必须加“同中书门下三品”之衔,否则即使担任中书令也不能称为宰相,品位高者亦如此(有三公、三师头衔的除外)。
其次,三省合署议事、办公,三省职能逐渐趋向混同合一。
三省分权,势必造成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等弊端。为了三省之间协调行动,三省首长定期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议事。自武德年间开始,中书、门下集议于政事堂,政事堂设于门下省。(《通典》:“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唐高宗永淳年间,“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由此,确立了中书省的中心地位。开元十一年,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政事堂印也改为中书门下印,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从此,中书门下正式成为宰相的办事机构。
矗 中书省在唐代一度改称西台、凤阁、紫微省,旋复旧称。
可见,唐代并没有内史这一官职,是编剧的失误,但是狄仁杰确实任过中书令,上面也叙述过了,虽然官职仅为三品,但是实际行使的宰相权力,很有可能是编剧把内史省和中书省弄混了,中书令是国家机关的策划部门,相当于现在的发改委等部委机关,是很高层级的权力机关。
这些官职都是什么意思呀。
内史:
1)中央官制:
战国时掌管“大内”之官。主官租赋与财务。《史记赵世家》记载徐越主张“节财俭用,察度功德”,赵烈侯任以为内史。《春律·仓律》:“入禾稼、刍稿,辄为廥籍,上内史。”《秦律·效律》:“至计而上廥籍内史。
秦代时因掌治京师,不称郡。治所在咸阳县(今陕西省咸阳市窑店镇北),相当于后世的京兆尹,治理京师之地,还设有治粟内史,掌理国家财政,相当于大司农[1] 。
汉初沿置,治所在长安县(今西安市北)。汉高帝九年后内史兼掌全国财经事务与京师地区,吕后二年至八年间始设治粟内史。汉景帝二年(前155年)时分左、右内史。太初元年(前104),改右内史分为京兆尹、右扶风,左内史为左冯翊。
隋代改中书省为内史省,改中书令为内史令。唐沿隋制,设内史,为正二品,执掌中书省,即宰相。
朱元璋吴元年(1367年),设立宦官机构,名内史监,设监令、丞、奉御、内史、典簿。旋改内史监为内使监,设令、丞、奉御、典簿,废内史不设。
清朝入关之初,置内史,相当于大学士。民国初年,总统袁世凯曾改秘书为内史,掌函牍。
2)地方官制:
汉朝
汉高帝刘邦建立汉朝后,改秦朝的郡县制为郡县、封国并存的郡国制。封国分为王国、侯国两等。汉初,王国辖有多郡。王国设置的官员有丞相、太傅、内史、中尉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其中只有丞相由朝廷任命,内史等官均由诸侯王自己任命,内史仅次于丞相。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削减王国封地,仅留一郡,诸侯王也丧失了治国权,丞相改称相,王国官员皆由朝廷任命。汉成帝时,罢中尉,由内史兼掌中尉的职责。绥和元年(前8年),又罢内史,由相全权管理王国,[2] 相当于郡守。东汉初,恢复了内史等王国官吏的建制,不久之后又废除。
晋及十六国
晋朝太康十年(289年)十一月,将王国的相改为内史,其它封国的行政长官依然称相。郡王封国的内史,相当于郡太守;县王封国的内史,相当于县令、县长。后废除县王,只保留郡王,内史职责相当于郡太守。要郡亦有以内史代太守者,如东晋会稽郡。南朝的宋、齐、梁、陈承袭晋制。“五胡乱华”时期的北方政权亦然。
《晋书·职官 》:诸王国以内史掌太守之任,又置主簿、主记室、门下贼曹、议生、门下史、记室史、录事史、书佐、循行、干、小史、五官掾、功曹史、功曹书佐、循行小史、五官掾等员。
《晋书》记载的内史有:
淮陵内史、平原内史、清河内史、河间内史、梁国内史、西阳内史、汝南内史、下邳内史、始平内史、谯国内史、高密内史、临川内史、太原内史、吴国内史、吴郡内史、彭城内史、随郡内史、会稽内史、琅邪内史、乐安内史、新蔡内史、成都内史、常山内史、武陵内史、长乐内史、陈留内史、淮南内史、庐江内史、顺阳内史、宣城内史、南平内史、历阳内史、吴兴内史、秦国内史、武邑内史、鄱阳内史、上庸内史、晋陵内史、邵陵内史、安丰内史、义兴内史、丹阳内史
南北朝
北魏初期,有郡县无封国,爵位皆为虚封。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进行汉化改制,创建开国五等爵,一如晋制,王国的行政长官称内史,其它封国的行政长官称相。北周时,废国存郡,作为王国官吏的内史一职也随之取缔,后世不再复置。[3]
隋朝以后
隋炀帝在诸郡设通守,为太守之副,在京兆、河南者称内史。
元世祖时改王傅为内史,内史府有中尉、司马、咨议等官。
州牧:
通称刺史,职官,汉初,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巡行郡县,分>>
古代官职等级及作用
一,三公制度,
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共同行使宰相的职权,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参与中央 的行政决策,并负责具体的执行。
1,丞相
丞相居百官之首,俸禄最高,掌佐天子,助理万机。西汉初期,丞相具有选用官吏之权,有弹劾百官和执行诛罚的权力,有主管郡国上计和考课之权,有总领百官朝议和奏事之权,有封驳皇帝诏令和谏诤之权,凡有重要的政事,如立新君,立储,封赠,赏功,罚罪等事,以及财政,选举,民政,法律,礼制,边事等方面的重大的事,往往是由皇帝委托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议,集议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于天子,再由皇帝和丞相共同决策定议。
丞相府的官员和掌职及俸禄如下:
丞相,金印紫绶,秩俸万石。
丞相司直,辅佐丞相,检举不法,秩俸千石。
丞相长史,辅佐丞相,督率诸吏,处理各种政务,秩俸比千石。
丞相征事,秩俸比六百石。
丞相史,秩俸四百石。
丞相少史,秩俸三百石。
东曹掾,领郡国事,主长史的任命,外出督州郡,秩俸比四百石。
西曹掾,领百官奏事,主府中吏之进退,秩俸比四百石。
议曹,主谋议事。
辞曹,主评讼事。
奏曹,主章奏事。
贼曹,主盗贼事。
决曹,主罪法事。
集曹,主簿计事,秩俸比三百石。
户曹,主民户祭祀农桑事。
法曹,主邮驿科程事。
尉曹,主卒徒转运事。
仓曹,主仓谷事。
兵曹,主兵事。
金曹,主钱币盐铁事。
计相,主郡国上计事。
主簿,省录众事。
侍曹,主通报事。
2,太尉
太尉是朝中仅次于丞相的官职,专掌武事,地位和丞相相同,为最高的武官职位,秩俸万石,金印紫绶。官吏主要有长史和主簿。
3,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主要行使副丞相的职权,是丞相的助理,对包括丞相在内的百官公卿的一切行政活动进行监察,三公中地位最低,秩俸是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二,九卿制度
九卿是指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机构。同时执金吾,大长秋,将作大匠的地位和秩俸都与九卿相同,因此把他们和九卿统称为诸卿。京北尹,右扶风,左冯翊是三辅即京师地区的地方行政长官,有资格参加朝议,具有高与一般郡国长官的特殊地位,因此也得以列于诸卿。
1,太常
太常原名为奉常,汉朝景帝时改名为太常。掌宗庙事,一般不参加具体的行政事务,是九卿之首。
属官主要有太史,太乐,太祝,太宰,太卜,太医六令丞,博士祭酒以及诸庙寝陵园,机构复杂,编制庞大。
太常机构的官吏,俸禄,印件及其掌职如下:
官名 秩俸 印件 掌职
太常卿, 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掌宗庙礼仪。
太常丞, 秩俸千石, 铜印黑绶,掌凡祭祀及行礼之事,总署曹事,典诸陵邑。
赞飨,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掌赞天子。
礼官大夫, 千石至六百石,散职无印,是太常礼仪顾问。
太常掾,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助太常丞。
掌故,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主政事。
均都长丞, 主山陵上槁输入。
都水长丞, 主宗庙陵园治水堤。
曲台署长, 主典台殿事。
太史属官:
太史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掌天时,星历。
太史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辅佐太史令。
侍诏, 秩俸二百石, 分掌星历,龟卜,请雨事。
治历, 主历法。
太常掾,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助太常丞。
掌故, 秩俸二百石, 主故事,掌历史上国家祭祀,丧娶事。
大典星, 掌星历。
望气佐, 主望气。
明堂丞, 秩俸二百石, 铜印黄绶,掌守明堂。
灵台丞, 秩俸二百石, 铜印黄绶,掌守灵台。
灵台侍诏, 分掌星,日,天象,钟律之事。
太乐属官:
太乐令>>
为什么这种植物历经千年而不衰
一、孔子简介
孔子是孔氏家族成为千年望族、儒学世家的缔造者。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zōu yì)(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
二、 《孔子世家谱》
《孔子世家谱》涵盖孔子家族整个传承史,是世界上连续传承时间最悠久,记录最完整,资料最详谨,内容最广泛的家谱。2005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列为“世界最长家谱”,每位后裔都能上溯至孔子。2009年版《孔子世家谱》耗资1300多万,历时10年,收录孔子后裔总人数约计达200万,约计2500余万字。全谱共分卷首和五集,共80册,重达125公斤。因此,《孔子世家谱》被誉称为“中国第一家谱”。
2009年版《孔子世家谱》有三大创新:一是跨越性别、民族与地域,收入女性、少数民族、港澳台及海外孔子后裔;二是增加个人信息;三是建立数据库。
三、《孔氏祖训箴规》
孔氏家族的族规族训,是为了维护家族内部的正常秩序,约束族人的思想和行为,使之维持在常规之内。族人凡有违犯族规家训者,会受到家法的相应制裁甚至官府的惩处,严重者甚至被家谱处名。
孔氏族人历来重视族规家训的制定与实施,而且族规家训中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衍圣公府作为全族的大宗主,颁布有纲领性的族规《孔氏祖训箴规》,具有指导作用,各地族人必须共同遵循。祖训箴规共分十条:
一、春秋祭祀,各随土宜。必丰必洁,必诚必敬。此报本追远之道,子孙所当知者;
二、谱牒之设,正所以联同支而亲本。各宜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雍睦一堂,方不愧为圣裔;
三、崇儒重道,好礼尚德,孔氏素为佩服。为子孙者,勿嗜利忘义、出入衙门,有亏先德;
四、孔氏子孙徙寓各州县,朝廷追念圣裔,优免差役,其正供国课,只凭族长催征,皇恩深为浩大。宜各踊跃输将,照限完纳,勿误有司奏销之期;
五、谱牒家规,正所以别外孔而亲一体。子孙勿得互相誉换,以混来历宗枝;
六、婚姻嫁娶,理伦守重。子孙间有不幸再婚再嫁,必慎必戒;
七、子孙出仕者,凡遇民间词讼,所犯自有虚实,务从理断而哀矜勿喜,庶不愧为良吏;
八、圣裔设立族长,给与衣项,原以总理圣谱,约束族人,务要克已奉公,庶足以为族望;
九、孔氏嗣孙,男不得为奴,女不得为婢,凡有职官员不可擅辱。如遇大事,中奉朝廷,小事仍请本家族长责究;
十、祖训家规,朝夕教训子孙,务要读书明理,显亲扬名,勿得入于流俗,甘为下人。
流寓各地的族人,大都能根据大宗主所立的训规精神,结合各所流寓地及本支族人的具体情况,自订家规。
四、孔子后裔,人物辈出
孔子后七世单传,二代孔鲤,除了“诗礼趋庭”故事,没有更多事迹载于史册,宋时追为泗水候。三代孔伋(子思子),师承孔子学生宗圣曾子,与再传弟子亚圣孟子创立了思孟学派,著有《中庸》,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儒学思想。后追为述圣沂水侯。四代孔白,齐威王曾招为相;五代孔求;六代孔箕,为魏相;七代孔穿,齐魏赵三国交聘,作《谏言》;八代孔谦为魏相,封文信君。
先秦孔氏无论是否出仕,均以习儒为业,聚徒授学。此后孔氏家族以儒学为家学,代代相传,尤其在两汉的孔氏先辈奠定了儒学世家的基础。二十代孔季彦谈及古文《尚书》说:“先圣垂训,壁出古文。>>
王羲之的亲戚是当官的吗
王羲之他出身于名门(琅琊王氏),从曾祖王览与《二十四孝图》中的王祥为同父异母兄弟,王览官至大中大夫,王祥官至太保。从伯父王导官至太尉,父亲王旷官淮南太守 。14岁时,家族助晋室南渡建立东晋于江南建康(今南京市),与陈郡谢家同为东晋著名家族,唐诗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句。羲之16岁时,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东床快婿”。初为秘书郎,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今浙江绍兴)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辞官不再出任。
古时候除陶渊明以外,还有那些比较出名的官员(不限文人)是放弃官职,回归民间的?
辛弃疾178年决定在信州(今江西上饶)定居。1181年冬,41岁的辛弃疾因受弹劾被免职,归隐上饶。
大中九年(855年),柳仲郢被调回京城任职。出于照顾,他给李商隐安排了一个盐铁推官的职位,虽然品阶低,待遇却比较丰厚。李商隐在这个职位上工作了两到三年,罢职后回到故乡闲居。
乾元二年(759年)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
王羲之16岁时,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东床快婿”。初为秘书郎,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今浙江绍兴嵊州)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辞官不再出任。
底[底,读音作dǐ(ㄉㄧˇ)]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王朝卿士尹吉甫,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毛诗崧高序郑笺》中记载:“尹吉甫,周之卿士也。尹,官氏。”
著名姓氏学家王符在《潜夫论·志氏姓》中记载:“尹吉甫相宣王者大功绩,诗云,‘尹氏太师,维周之底’也。‘底’今作‘氐’。铎按:此盖鲁诗。氐、底古通,毛诗用借字。”
古代学者所述的“周之底”中的“底”,是指春秋时期西周王朝的氐山,即古蜀国湔氐山,今岷山。“尹氏太师,维周之底”,就是说尹吉甫一直把周王朝的国境控制保障到西南边境的岷山一带。
岷山,为东周王朝的西南边境,是岷江、涪江、嘉陵江上源白龙江和黄河支流白河、黑河的分水源地,介于川、甘边境,南北逶迤五百多公里,故有“千里岷山”之说。甘肃境内为岷山北段,由花尔盖山、光盖山、迭山、古麻山等组成;四川境内为岷山中南段,有红岗山、羊拱出、鹧鸪山、雪宝顶等,是岷山的主体部分,或认为龙门山和邛崃山是岷山余脉。岷山为强烈隆升的褶皱山地,山势北段为北西向,南段转为东北向,山脊海拔4000~4500米。主峰雪宝顶位于松潘县城东二十余公里,海拔5588米,是四川省境内著名山峰之一。千里岷山是古代蜀国的主要发祥地。
尹吉甫,是周宣王姬静时期的执政卿士,对“宣王中兴”起了重要的作用,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人物,是西周奴隶制王朝的一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和哲学家,他的“天生丞民,有物有则”之说,同为儒家和道家所提及,成为儒家和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最初渊源和引用例证之一。
尹吉甫的出身地,在历史上有五种说法:一说是西周房州青峰人(今湖北十堰青峰),一说是西周封钜人(今河北沧州南皮);一说是西周中都邑人(今山西平遥),一说是古蜀国江阳人(今四川泸州石洞),一说是古蜀国湔氐山人(今四川岷山)。
周宣王姬静初年(公元前820年),辅弼周宣王的大臣有尹吉甫、仲山甫、方叔、召伯虎等,其中的尹吉甫为朝政中枢的重臣。周宣王英明有道,“任贤使能”,使“周室赫然中兴”,百姓安居乐业,这与尹吉甫辅佐的功劳分不开的。
周宣王五年六月(公元前823年4月),猃狁族迁居焦获,进攻泾水北岸,危及东周,“宣王励精求治,命吉甫北伐猃狁”。尹吉甫亲率大军反攻到太原,取得大胜,又奉命在成周(今河南洛阳)主持征收南淮夷等族的贡赋,功绩卓著,深得周宣王器重。据史籍《东周列国志》记载:“宣王晚年病重弥留之际,召见老臣尹吉甫和召虎于榻前,曰:‘朕赖诸卿之力,在位四十六年,南征北伐,四海安宁,不料一病不起!太子宫湟,年虽已长,性颇暗昧,卿等协力辅佐,勿替世业!’”周宣王逝世时,立其子周幽王,尹吉甫乃是佐命之臣,不久谢世。
尹吉甫曾作《大雅·庶民》。“吉甫作颂,穆如清风”。还有《大雅·嵩高》、《大雅·江汉》、《大雅·韩奕》等诗篇。他的诗歌主要是歌颂和赞美周宣王的功绩,但对周宣王疏远贤臣等过失,也作了善意批评。如在《大雅·烝民》中记载:“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宣王君德有失也,仲山甫则能补之”。又如在《大雅·嵩高》一文中对周宣王含有讽意。他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周宣王的“功与“过”,对其作了正确地评价。尹吉甫的诗对于历代进步诗人影响较大。
说尹吉甫是西周房州青峰人(今湖北十堰青峰)的依据:是周宣王曾命诗人李孙赋《诗经·小雅·六月》曰:“戍车既安,如轻如轩;四牡既佶,既佶且闲。荨戍猃狁,至于太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言中兴佐命之臣,炳炳麟集,而维武经文,内安外攘,舍吉甫更莫与竟,颂诗者心窃企慕焉。周室中兴,盖内史尹公勋居多”。在宋朝时期出土的尹吉甫珍贵遗物“兮甲盘”,也叫“兮伯吉父盘”,上铭文一百三十三字,记述了吉甫征伐猃狁和征收南淮夷贡赋的事迹。尹吉甫死后,葬于十堰青峰山,今碑文尚存。明朝嘉靖间,知县夏维宁为其专修一坊,曰:“忠孝故里”。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重修十堰房州县城,曾石刻“忠孝名邦”四字镶嵌东门城楼。清朝时期十堰地方志《郧阳府志》中记载,说尹吉甫是湖北青峰人,留有历史遗迹在。而清朝贡生张开隐也有咏房州青峰佳景云:“记得房陵古号州,青峰更见景多幽。山为文峰峦环绕,寺有清泉水长流。同治年间仙佛在,尹公墓侧断碑留。”舒新城主编《辞海》中华书局1947年版载:“尹吉甫:周房陵人,宣王修文武大业,进迫京邑,奉命北伐,逐之太原而归。”到如今还有《诗经》中的诗句在湖北青峰山盛传,青峰流域曾是贺龙元帅率领红三军到达的地方,民间传说,贺龙对湖北青峰的尹吉甫也有耳闻。
说尹吉甫是西周封钜人(今河北沧州南皮)的依据是:尹吉甫在沧州南皮今碑文尚存。尹吉甫墓位于河北沧州南皮县城东三公里处,现墓封土很小,墓碑现存于县文保所。文武兼备,是周朝有名的“文以附众,武以威敌”的贤臣,死后葬于此地。1982年由河北省人民 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说尹吉甫是古蜀国江阳人(今四川泸州石洞)的依据是:四川泸州有尹吉甫抚琴台遗址。山西个别地方的地方志也记载说尹吉甫是四川泸州人。而说古蜀国湔氐山人(今四川岷山),与前说大致相同。
说尹吉甫是西周中都邑人(今山西平遥)的依据是:山西平遥古城有尹吉甫点将台、墓和墓碑遗址。尹吉甫谢世后,就埋葬在这里。他的墓冢坐北朝南,至今犹存。明朝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知县周之度于墓前竖了通碑,上书《周卿士尹吉甫神道碑》。此碑曾一度埋没,1983年在墓南一百米处出土后,才又重新竖立于原位。
如今,在湖北、河北、四川、山西四省,都留有尹吉甫的历史记载和遗迹,尹吉甫在各自的地方都有历史名望,都认为是各自地方的人,但没有人争论和从根本上论证尹吉甫的籍贯。
尹吉甫的名望在中国军事和哲学、文化领域影响较大,孔子、老子对尹吉甫都比较推崇,但是近代以来尹吉甫的名气倒确实没有诸葛亮大,例如湖北襄樊和河南南阳,就曾为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的“卧龙岗”何在而争得不可开交,从市长、文化名人、官员、学者,到市井百姓,都争的要打起架来,原因在于争夺“名人文化资源”的经济利益。但是湖北十堰、河北沧州、四川泸州、山西平遥等,谁都没有争夺过“尹吉甫名人文化资源”。
尹吉甫“天生丞民,有物有则”的思想,曾为北京大学著名哲学大师、学者张岱年研究和考证过,他认为是孔子、老子时代之前的哲学家,是中国“天人合一”思想最初起源。
如若尹吉甫确然出身于古蜀国湔氐山,则鉴于“氐、底古通”,底氏的来源就有明确出处了。古蜀国氐山人,以居邑名称为姓氏,称底氏、或氐氏,就在情理当中了。
据典籍《中国姓氏词典》中记载:“西汉鲁侯奚涓之母为底氏;唐宁州有底氏;明有甘肃巡抚底蕴。
第二个渊源:源于 ,出自先民姓氏尾音,属于以夷语读音汉化为氏。
据《中国 大辞典》中记载:底氏, 姓氏之一。
经中外史家研究, 姓氏多源于 人常用人名的译音。如泉州历史上因蒲姓 就以 人原名abll为姓氏,汉音为“蒲”。
人男子姓氏的尾音多有“den”音,汉音单读为“底”或“尼”,或浑读为“底尼”,字义为“宗教信仰”。以先民姓氏尾音汉化为姓氏,是 姓氏中重要的来源之一。
底氏,便即源于先民姓氏尾音“底尼”,汉化为“底”,称底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金国时期女真族赫书氏部族将领禾速嘉·兀底,属于以先族名字谐音汉化为氏,或避难改名为氏。
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中记载,满族赫书氏,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乃金国旧姓“和速嘉氏”,属于以姓为氏。赫书氏部族世居叶赫、吉林乌拉,后多改为改汉字单姓为赫氏、书氏等。
在金国末期的诸多将领中,有位著名的总帅叫禾速嘉·兀底。金哀宗完颜·宁甲速执政时期,归德府(今河南商丘)知府石盏·女鲁欢晋为枢密副使、权参知政事,后被蒲察·官奴所杀,禾速嘉·兀底便代石盏·女鲁欢为金国总帅。后发生了兵变,蒲察·官奴使二兵召禾速嘉·兀底,并说明自己是善意的,不会加害之。禾速嘉·兀底听了很高兴,便给那两个传信的使者各金十星,一同去见蒲察·官奴。谁知这两个小卒恐受金事泄,于路上干脆将禾速嘉·兀底杀了。
不久的公元1234年,蒙古汗国拖雷联宋攻金,金哀宗自缢,金国灭亡。禾速嘉·兀底的子孙在分逃中有取其祖名字“兀底”的谐音汉字“底”为姓氏者,称底氏,以避蒙宋联军所害。
二迁徙分布:
底氏属全国分布姓氏,散见各种地方志和史迹。今中国的西北地区,河南省的商丘市,河北省的无极县高头村、谈下村,康保县蒙古旗杆村,藁城市的九门村,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湖南省湘系东地区等地,均有底氏汉、回两族族人分布。
三历史名人:
底嘉庆:(公元1953~今), ;陕西汉中人。著名集邮爱好者。
主集邮票邮品;兼集火花、烟标。
底 杰:(公元1956~今), ;河北蒿城人。著名公安干警,刑事技术专家。
高级工程师。
1986年毕业于河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现任张家口市刑事警察支队支队长,张家口市刑事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医科大学兼任付教授。
二十余年来,参与指挥一系列重特大刑事案件的侦破工作,先后领导组建张家口市刑事技术研究所,中国医科大学法医教学基地和法医鉴定中心。
1992年与李克勤合作完成了BC25型痕迹比对测量仪的研制工作,同年获河北省公安厅科学进步二等奖,申报国家专利,1993年获公安部科学进步三等奖。
主要著述有《电视机爆炸一例》、《两种新型现场勘查检验新方法、新工具》、《发光粉显现汗痕迹手印的探讨》、《荧光粉末显现手印方法及专用工具》等。
底建平:(公元1977~今),河北张家口人。目前在北京工作。
底瑞君:(公元1981~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人。著名报社编辑。
姓氏:王
祖宗:系出姬姓
分类:其他
姓氏起源: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后衍化为三支王姓族派。一是周文王弟15子毕公高的后裔,因本来是王族,所以他们以王为姓。二是东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世人称为"王家",以后便以王为姓。三是魏国信陵君无忌,魏被灭后,其子孙被称为"王家",随以王为姓。
2、出自妫姓,为齐王田力的后代。舜的后裔妫满被周武王封于陈,传至公子完,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其裔孙田和成为齐国国君,史称"田氏代齐",齐被灭后,其后人以王为姓。
3、出自子姓,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比干被杀后,其子孙为了纪念他,改姓为王。
4、由北方他姓改王姓而来。如鲜卑族可频氏、乌桓族回纥阿布思族。
5、出自赐姓或冒姓的王姓。如战国燕王丹的玄孙喜被王莽赐姓王。
郡望:
1、太原郡:战国秦庄王置郡。此支王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司徒王允。
2、京兆郡:三国魏时置郡。此支王氏,出自姬姓毕公高之后。
3、天水郡:西汉置郡。此支王氏,出自殷商王子比干之后。
4、中山郡:汉置郡。此支王氏,其开基始祖为北魏中山王王睿。
5、陈留郡:西汉置郡。此支王氏,其开基始祖为妫姓齐王建之孙安。
6、河东郡:秦置郡。此支王氏,出自殷商王子比干、周灵王太子晋及周平王太孙赤之后。
7、河南郡:汉置郡。此支王氏,出自鲜卑族可频氏王氏之后。
堂号:
王姓堂号有"三槐"、"槐阴",其中"三槐堂"比较有名。
迁徙分布
王姓早期主要在北方发展繁衍。周灵王后裔王元避秦乱,迁于琅邪,后徙至临沂。河内王氏,其先为太原人,世居祁县,后徙平州,又迁至河内温县。魏公子无忌之孙卑子悼,悼生贤,西汉时徙居霸陵,遂为京兆人。
王氏迁往江南,始于西晋末年。唐僖宗时,河南故始人王潮、王审知入闽,王审知被封为闽王,同时王氏又有迁居四川、安徽、江西者。北宋末,中原人多次大规模南流,其中不少王氏族人迁徙至浙江、江苏一带定居。宋末元初,居住在福建的一支王氏迁往广东,其后裔散处广东、广西各地。明末开始,王氏陆续有人迁往台湾。王姓移居海外,始于明清之际,主要分布在欧美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姓氏:李
祖宗:利真
分类:以官为氏
姓氏起源: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2、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郡望:
1、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司徒李昙长子李崇。
2、赵 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次子李牧。
3、中山郡:汉高帝置郡。此支李氏为赵郡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李玑第三字李齐。
4、广汉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为陇西李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李尚(李广之父)。
堂号:
"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故名。
迁徙分布
李氏自商末至东周的二百年间一直居住在豫东。西汉时,李氏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大约自东汉开始,有李氏族人陆续徙居西南,分布于川、滇一带,其中有的融入白、苗、壮、彝、满、回、土家、纳西等民族中。魏晋南北朝时,李氏已是全国的大姓,中原的崔、卢、李、郑并称四大名门望族,但在唐以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李氏作为国姓,最为显贵。
唐代李氏南迁主要有三次: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迁,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于唐高宗时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有不少李氏子孙迁往南方。第三次是五代时,因动乱,李氏有迁往福建、莆田、晋江等地定居的。从明末开始,闽、粤李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
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琉球国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许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华人。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称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顺等政权。
姓氏:凌
祖宗:姬昌
分类:以官职为氏
姓氏起源:
凌姓出自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后裔。文王的第九个儿子康叔被封在卫,建立了卫国。康叔的儿子有的在周朝做官,官职为凌人,是周礼天官之属,为掌冰室之官,是一个负责保存贮藏冰块的官职,他的后人就以他的官职作为姓氏,于是产生了凌氏。
郡望:
1、河间郡:西汉置郡。在今天的河北省中部河间县。
2、渤海郡:西汉置郡。在今天的河北、辽宁两省渤海湾沿岸一带 。
堂号:
半部堂:五代后周时,赵普助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宋太祖赵匡胤于是封赵普为宰相。他又提出了“杯酒释兵权”的方法削减了地方武装,巩固了中央集权,想方设法,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宋太祖就问:“爱卿!你怎样把国家治得这么好的?"赵普回答说:"我不过是靠了半部《论语》罢了!”赵普死后,家人整理他的书箱,果真什么宝贝也没有,只有他活着的时候常读的一部《论语》。“琴鹤堂”:宋朝时殿中侍御史赵忭是个清廉爱民的好官,人称“铁面御史”。他当成都知府的时候,一清如水。他看到人民安居乐业,就高兴地弹琴取乐。他养了一只鹤,时常用鹤毛的洁白勉励自己不贪污;用鹤头上的红色勉励自己赤心为国。他穷得什么东西都没有,只有一琴一鹤。
迁徙分布
凌姓的望族居住在渤海(今天的河北沧县)。
会稽内史是什么官?
本文2023-09-22 02:43:0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8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