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人商辂是不是千余年中国科举史上唯一“连中三元”的人,他有何政绩?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3收藏

明代人商辂是不是千余年中国科举史上唯一“连中三元”的人,他有何政绩?,第1张

不是。政绩:

1、景泰三年(1452年),塞上的肥沃土地全被豪强侵占,商辂请求遣使核实,将其归还给驻军。

2、景泰三年(1452年),开封、凤阳各府的饥民流亡到济宁、临清一带,均遭有关官员驱逐。商辂担心激成事变,便请求招集流民开垦京城附近的闲置田地,发放粮种,使得流民都有了归宿。

3、景泰七年(1456年)五月,《寰宇通志》编成。

4、仁寿太后名下的田户与百姓争夺田地,皇帝想把百姓迁徙到塞外。商辂说:“天子以天下为家,哪里用得着庄园。”事情于是得到平息。乾清宫大门发生火灾,工部请求到四川、湖广采集木材。商辂进言说应该稍微延缓一下,以保持警戒畏惧,皇帝听从了他。

5、宪宗在宫殿的北面修建玉皇阁,命令宦官经办,用于礼仪与郊祭,商辂等争辩取消此事。

扩展资料:

一、文三元

以清代为例,旧时科举考试全过程是从府、州、县基层开始,叫做童试。赴考者叫做童生,考中之后叫秀才,第一名叫案首。正式较高级别的国家考试叫做乡试,每三年一次在省城进行,赴考人是各地的秀才,考中之后称举人。

第一名是“解元”,第二至十名称“亚元”;再高一级是会试,在礼部举行,赴考者是举人,考中之后称贡士,第一名是“会元”,第二至五名是“经元”;殿试则在紫禁城的保和殿举行,皇帝亲自主持,赴考者是贡士,考中之后称进士,此殿试的第一名为“状元”。

在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共有21人三元及第,他们是文科17位:

1、唐朝:张又新、武翊黄、崔元翰;

2、宋朝: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岩叟、冯京;

3、金朝:孟宋献;

4、元朝:王宗哲;

5、明朝:黄观、商辂、李骐;

6、清朝:陈沆、钱棨、陈继昌。

二、武三元

此外,历史上也出过三位“武三元”。其

1、明朝嘉靖年间的尹凤,连中武科三元,官拜参将,辅俞大猷在福建、浙江沿海的抗倭战争中屡建战功。今存南京“三元巷”以示纪念。

2、明朝万历年间,浙江永嘉人王名世连中武科三元,官授锦衣卫千户。他博通经史,工诗善书,时人称其武艺、诗词、书法为“三绝”。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秉性刚介,不媚权贵,颇有直道君子之风。

3、清朝顺治年间,也是浙江人王玉璧,连中武科三元。此人在明末曾参加武秀才考试,射箭第一,号称“神射手”,故人们赞其为“武四元”。他虽是武士出身,但手不释卷,文笔斐然,也有文武全才之誉。

-商辂

-连中三元

这个人是张居正,这个时候可能就有些人比较纳闷了,张居正不是历史上的忠臣吗?怎么会变成奸臣,这就有一些争议了,在当时张居正被万历皇帝列出了14条罪证,把张居正这个人标榜在了奸臣的行列,所以说才有了张继正奸臣的这种说法。但是这也仅仅只是万历皇帝翻脸不认人的结果罢了,在历史上我们还是要承认张居正是一个忠臣的,他为明朝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并且在他的手底下,明朝有一些回光返照的迹象,而在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不再使用张居正的政策,才导致了国家走向灭亡。万历在位期间国库亏损,所以说根本就没有办法发展国力,而且因为国库亏损连军事力量都没有办法进行发展,所以说赶快增加国库收入才是最关键的一个要素,于是张居正发明了“一条鞭”的负税方法,原本明朝采用的是按照人头收税的方式,但是因为天灾或者战乱等因素有的居民变为了流民,向这些流民征收税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张居正就改变了想法按照田亩进行收税,这一举不仅扭转了明朝的危机,甚至让这一段时间成为了明朝最繁荣的一段时间。其实历史上的那些奸臣并不是所有都是无用之辈,像张居正这样的即便是奸臣,他也是对国家有功劳的奸臣,说白了是不是奸臣还是要看皇帝说的算,就像当初无论是皇帝还是大臣都公认的奸臣严嵩,你说他是奸臣但是他在政治上的成就你不能够否定,还有像宋朝的丁谓,但是你肯定不能否定丁谓让宋朝的经济达到了一个繁荣的顶峰。

《国榷》为记载明朝历史的编年体史书,作者:谈迁(1594年—1658年)。此书收录了大量士人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论,楼主个人认为又以编者谈迁所评最为精彩,相比《明实录》、《明史》的官方论调更为朴实,相比李维祯等人的迂腐更为开明。因为谈迁是明末人士,对大部分史实也没有亲见,于是在前代记载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很多个人思辨,更为难得,对现在很多广为流传的历史认知都有颠覆性评论。

明太祖——朱元璋

谈迁曰:方帝之微时,视雷泽芒砀尤困矣,一餐之德,犹若终身。及应运拔兴,宰割天下,不异夙习者。非神解天授,曷克胜此任乎?功德隆洽,纲举目张,汉唐以下,所未逮也。重典刑乱,至移之功臣大吏,市血陈殷,殆同秦隋,而天下宁谧,奸盗惕息,则爱民之心,天地百神,深为谅之,国祚灵长,职此故也。实录于末命特持符召燕王,建文用事者,矫诏却还之淮安,疾剧,上问第四子来未,此永乐时饰说也。先是敕燕王备虏,盖无一日忘者,宁溺爱启嫌于诸王哉?浅之乎窥高皇矣!

翻译:

当陛下在微贱之时,与古之开国帝王微贱时相比尤其困顿,得到一饭之恩就如同再造。等到应运迅速兴起,执掌天下,却如同素所熟习,如果不是天命神授,怎么会如此胜任此任呢?

功德隆盛周全,条理分明,汉唐以下,无人能及。用重典治理乱象,以致加诸功臣大吏,血流满市,暴同秦隋,但是天下宁谧,奸盗恐惧,则是因为其爱民之心让天地百神深谅,国祚兴盛绵长,也是这个缘故。

《实录》中写道临终特别命人持符召燕王,可是建文帝却矫诏将燕王阻挡在淮安,病重时皇上还问第四子来否。这就是永乐时候的掩饰之说了,之前诏命燕王备御虏寇,怎么会有一日忘却呢?如此溺爱不是让燕王启嫌于诸王吗?这样饰说反倒把高皇帝看浅了。

明成祖——朱棣

谈迁曰:高皇帝在天之灵,歌舞讴思,方切海内,而北平会不返顾,撊焉举兵,振臂疾呼,用脱家祸,虽茹薇之士,饮血之臣,摇唇鼓吻,终我未谅。然鹿走山林,命悬庖厨,设徇咫尺之义,幽圄之下宁有天日哉,帝所以振袂而起,犯不讳于天下也。凝命之后,恪遵祖训,而藩戚之间,弦不得胶,刀锯弓旌以甄惩臣民者,犹昔日也。蠲租课吏,饬旅阐文,不啻过之。至于航鲸海之险,轺西域之傅,触风露,历寒暑,帝岂无劳民之惧哉?逆取顺守,积疑在心,穷极王略,威振殊俗,不惜垂堂之戒,身冒埃雾,冀凭一怒之力,销内嫌而弭外寇。彼解缙书生,方实肉食,乌足以知之?噫!天枢北垂,铜柱南附,而阁辅以筹之,河漕以纬之,为国家无穷之利,盖创获也已。

翻译:

高皇帝新崩,正值众人怀念讴歌之际,海内才方平定,而北平燕王却毫不顾念,大举起兵,振臂疾呼,只为摆脱一家之祸,即使有隐居高士挑拨煽动,但我认为终究不可原谅。

然而鹿奔跑于山林,性命却随时系在掌握其生死大权的厨子手中,这是势所必然的。假若曲从狭隘的义理,牢狱之中怎么还会有天日呢?这也是陛下之所以振袂而起,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原因。

陛下得位之后,恪遵祖训,藩王之间,不得私下联结,又恩威并施,奖惩臣民,犹如昔日。免除租税,考核官吏,整饬军队,编修文典,何止过之?至于航险扬威海外,诏西域万邦来朝,亲触风露,经历寒暑,陛下怎么没有忧惧先前的劳民呢?

从逆而取,却顺而守之,积疑在心,因而穷极帝王之略,威震蛮邦,不惜使自己处于险境,身冒尘沙,冀望凭借天子一怒之力,消除内患而平息外寇。解缙一介书生而已,方才享有厚禄,哪里足以知晓陛下之心呢?

噫!天枢北垂,铜柱南附,即所谓天道伦常。陛下设立阁辅以运筹朝纲,兴修河漕以经纬天下,这都是为国家所谋无穷之利,前所未有的创举啊!

明宣宗——朱瞻基

谈迁曰:国初严御,每重囚岁械入京辄千百,簿尉巡檄之任,辄烦圣虑,盖详极矣。宣宗幼侍文皇帝出入塞垣,深谙民事。及即位,遽有乐安之驾,非素才武,畴克灭此而朝食也者?然兵不轻试,惓惓以生灵为念。水旱朝奏,赈贷午曁。亲阅囚牍,多所释遣。好文学之士,一才一技,皆被甄录。盖睿质天纵,文翰并美,而不矜其能,尝有自下之色。国家之治,宽严有制,烦简有则,帝实始之。而於废胡后,弃南交,孰为帝谅者?呜呼!废后非盛德事也,其弃南交,比於汉之朱崖矣。

翻译:

国初时统御严格,每年重囚械送入京动辄成千上百,本当由主簿县尉所行使的巡行晓喻之任,也总是烦劳圣虑。

宣宗自幼侍从文皇帝出入边塞,深谙民事。等到即位,立即便有亲征平叛,如果不是素有领兵之才,怎么会有如此必胜信心呢?

然而兵不轻试,惓惓以生灵为念。水旱灾害,早上刚刚得奏,中午赈济粮款便已跟进,亲自批阅刑狱案牍,多有所释遣。重视文学之士,凡有一才一技,皆被甄别录用。

陛下睿质天纵,才华横溢,却不自恃才高,常露谦逊之色。国家之治,宽严有制,烦简有则,实由陛下开始。

但是在废黜胡皇后与放弃安南事情上,谁说可以对陛下原谅呢?呜呼!废后绝非盛德之事,放弃安南之失,可比汉朝之放弃海南。

明代宗——朱祁钰

谈迁曰:国家厄会,盖莫若乙巳矣。闽浙疮痍,黔粤啸聚,天未厌乱,北狩随之。阊阖罹白登之困,象魏下阴山之悲,宗社丝髪,仅系景帝。当时六师新丧,九塞气沮,南迁之议,独徐珵乎?乃舍姬旦小节,绍少康之旧勋,坐摄羣嚣,独制长策。犬羊虽狺狺不休,我圻父是任,俾弭耳以退,皇灵遐畅,南北交捷。曾不捐汉绘之尺寸,费宋缗之毫纤,而虞渊返照,事同揖让。尤恤饥拯溺,纳谏信贤,嘉王竑,薄徐珵,具有神识。而或以太上事过责之,斗粟尺布之谣,古人不免焉,政未可以紾臂论也。

翻译:

国家众灾会合,再莫如正统之乙巳。福建浙江一片疮痍,贵州两广贼盗啸聚,天下方才大乱,又随之以土木之变。

京城被围,危急如汉高祖之困于白登,皇帝被俘,悲哀至发令受胁于胡虏,宗社命运悬于丝发,仅系景帝一身。

当时六师新丧,九塞气沮,赞同南迁之议的,难道只有徐珵吗?于是舍弃小节,效仿周公摄政,再续夏朝少康中兴之旧勋,坐镇震摄众人喧嚣,独定万全之策。

虽有犬羊之辈争辩不休,坚持任用兵部尚书于谦,使敌军铩羽而退,皇威远扬,南北交相报捷。不曾有如汉之割地半寸,或宋之赔款分毫,而令将落之日再次高照,其功堪当禅让。

陛下格外重视赈恤饥贫,解救危难,采纳进谏,信重贤能,嘉奖王竑,鄙视徐珵,皆极具器局识见。

然而或许有人用太上皇之事过于苛责,类似汉朝“斗粟尺布”这种皇室兄弟不睦的谣言,自古就难以避免,国政之事不可以用民间兄弟扭斗衡量定论。

明宪宗——朱见深

谈迁曰:恤饥察冤,求言课吏,先后史不绝书,而于胡僧幸阉斜封墨敕之滥,亦不能为帝掩也。当其时,朝多耆德,士敦践履,上恬下熙,风淳政简,称明治者,首推成弘焉。而或有遗议,则在汪直、李孜省、继晓辈蚀其一二,于全照无大损也。尺璧之瑕,乌足玷帝德哉!末谕太子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之道,俨然成周之遗训也。说者谓帝初欲易储,以泰山屡震而止。噫!帝能尊钱后,复景帝,俱事出常情之外,而乃轻视东宫?必不然也。

翻译:

赈恤饥贫,体察冤案,要求臣民上书言事,考核官吏的政绩,这些事前后史书上都不断有记载,但对番僧佞幸传奉封官的泛滥,也不能为陛下遮掩。

宪宗时期,朝中多年高德望者,士大夫笃厚任职,君主泰然,国家兴盛,民风淳朴,法令简省,可以堪称“明治”的,当首推成化、弘治。

然而或许有非议的地方,则在于汪直、李孜省、继晓之辈损蚀其一二,相对于全照则没有大的影响。一尺之璧难得,些许瑕疵,哪里足以玷污陛下的盛德呢?

临终教谕太子敬天法祖、勤政爱民之道,俨然如同周公辅佐成王时的遗训。有人说陛下当初打算易储,因为泰山屡屡地震才中止。噫!陛下能尊礼钱太后,复景帝位号,这些都出乎常情之外,怎么可能反而轻视东宫?必然不是这样。

明孝宗——朱佑樘

谈迁曰:明当中叶,国家积岁熙洽,鸣吠烟爨,蒸蒸如也,岂不称盛际哉!仅一二秕政,贤佥杂迹,或反为所用,吏民嗛焉。孝宗在东宫,久稔知其习。首罢幸相,次第厘革,改步之初,中外鼓舞,晓然诵明圣,识上意所向也。优容言路,汇吁良士,六卿之长皆民誉,三事之登皆儒英。讲幄平台,天听日卑,老臣造膝之语,不漏属垣,少年恸哭之谈,尝为动色。故良楛鉴断,刑赏恬肃。虽寿宁之戚,天下艳之,然宠若窦宪,尚难泌水之园,骄即武安,未请考工之宅,则帝心端可知矣。宵旰之勤,尽十八年如一日,而宣室之谟画,天章之笔札,诸臣惟镇静之是务,补苴呵护,神理舒谧,欲脱略凡近,强往迥图,尚未之逮也。而缨緌耻于速化,闾阁愧于佻达,考其归宿,兢兢于先民,非德泽深厚,能摩切如此哉!诏不返汗,兵不屡驾,最轸念民力。于时水旱夷盗多见告,吏民喁喁,忘流徙屠掠之憯,俱交口慕说。噫!孝宗何以得此于天下哉!亿万载无疆之休,一传而斩。古者天子一娶十二女,帝姬嫔不广。繇今而观,先王之虑远矣。

翻译:

明朝中叶的时候,国家多年清明和乐,处处鸡鸣犬吠,家家炊烟袅袅,一派繁荣景象,岂能不称作盛世啊!仅有一二弊政,贤臣庸吏混杂相处,或者庸者反受重用,导致官民不满。

孝宗在东宫,早就熟知这些人的劣习,即位后,首先罢免幸进的宰相,然后依次改革。改步之初,朝廷内外一片欢欣鼓舞,见识了上意所向之后,都真心称诵陛下明达圣哲。

优容言路,招纳贤士,六部的长官都是民众所称誉的人,位列三公者都是饱学儒士。常有平台讲幄,帝王的听闻愈来愈广博亲民,老臣私下促膝所讲话语,不会漏给隔墙他人,少年放声痛哭所谈,常常为之动容,所以能鉴断精良与粗劣,赏罚平和严正。

虽然外戚寿宁侯一家让天下艳羡,然而虽受宠如东汉权臣窦宪,尚且难以如其侵夺沁水公主之园,骄纵若西汉武安侯田蚡,还没到如田蚡请求拨划考工官地扩建私宅的份上,则陛下之心就可以知道了。

日夜为国事而忧虑勤劳,整整十八年如一日,但是在运筹江山,经纬天下上,诸臣只是平稳尽到本职,对国政修补呵护,使旨意理路从容宁静,想要超脱平庸浅薄,强达到遥远宏图,还是力有所不及。

然而弘治年间士大夫以快速入仕做官为耻,百姓为轻薄放荡感到羞愧,如果考究其归宿,是谨慎紧随古代贤人,若非陛下德泽深厚,怎么能教化规劝至如此呢?

诏令不反复,军队不屡屡出兵,最为珍惜顾念民力。当时水旱灾害、外族入寇多见奏报,官员百姓仰望期待,忘记了流离失所、遭受屠掠时的凄惨,全都交口称赞陛下盛德。

噫!孝宗何以得天下民心如此啊!

本是万世无疆的帝王之业,竟然只传一世而止。古代天子一娶十二女,以广子嗣,由今天看来,还是先王考虑的长远啊!

明思宗——朱由检

谈迁曰:自昔覆亡相踵,桀纣秦隋以*虐,平献恭昭以昏懦,从未有勤俭明敏如我先帝。思比迹三代,而末岁不造,陨祀踣宗,令人饮泣,真穹壤之恨事也。嗟乎!帝之初载,剪剔貂勃,宫府肃如,狐鼠惕息,谤木谏鼓,招徕法弼,海宇喁喁,相望至治。鞭挞要荒,自不再计,寝假数年,潢池日溃,终不驯服,至于荼毒关塞,虔刘畿省,中外骚然不宁。而乾心亦少亢矣,政府之谄,言路之杂,牧守之黩,将校之玩,憸壬蚀于内,饥盗螫于外,滋衅稔毒,犹源之不澄,奋三尺以威之,租赋登则为循吏,流殍塞则付凶年,诛求不已,赈贷罕闻。又所以筹边饵寇者,兵曰乡勇,饷曰搜刮,劝助巨室,朘削生民,怨盈于下,敺之于赤眉黄巾,势不可瘵,而文武之泄泄犹如故也,天子习警曾无改虑,而寄腹心于近幸,忘向者逆案之惩创。嗟乎!先帝之患,在于好名而不根于实,名爱民而适痡之,名听言而适拒之,名亟才而适市之,聪于始,愎于终,视举朝无一人足任者,柄托奄尹,自贻伊戚,非*虐,非昏懦,而卒与桀纣秦隋平献恭昭并日而语也,可胜痛哉!传有之曰:君以此始,必以此终。帝宠信常寺,竟同王承恩对缢,是则晏子之所谓非其亲昵谁敢任之也!噫!可慨也已!

翻译:

往昔国家灭亡,桀纣秦隋是因为荒*暴虐,平献恭昭是因为昏庸懦弱,从未有勤俭明敏如我先帝的。追求比肩尧舜,却晚期不幸,宗社覆亡,令人饮泣,真是天地间之大恨事啊!

唉!陛下刚刚登基时,剪除权臣,宫廷官署一派肃然,贪官污吏恐惧喘息。广开言路,招徕法家弼士,天下人都相望期盼一个太平治世的到来。

征讨荒远蛮夷,自然不必再提,安定数年,农民起义军日渐溃败,然而终究未能驯服,发展至荼毒关塞,劫掠京师周边,中外骚然不宁。

而陛下也曾稍稍奋起,朝臣的谄媚,言路的混杂,地方官的渎职,将校的玩忽,奸佞小人腐蚀于内,饥荒盗贼毒害于外,祸患滋生,毒瘤积长,这些终究是因为源头的不澄澈,于是奋一人之力威慑之。租税收足就是好官,灾民流亡饿死遍地则归咎荒年,诛杀敲诈无休止,赈济却少有听闻。

再者在边事筹谋和抵御外寇上,征兵只能靠乡勇,军饷只能靠搜刮,鼓励扶助富家大户,而盘剥生民百姓,怨气充溢民间,生生将百姓驱向了赤眉黄巾。

大势已经无可挽回,文武大臣却仍然懈怠如故,天子已经习惯于告警,全无考虑改换方式,只是把腹心寄托给近幸,忘记了以往逆案的惩戒。

唉!先帝之患,在于好名而不根于实,名爱民而实伤之,名听言而实拒之,名求才而实弃之,聪于始,愎于终,视举朝无一人足任。

权柄托付给宦臣,反而给自己留下忧伤,非*虐,非昏懦,却终究与桀、纣、秦、隋、平、献、恭、昭同日而言,是多么令人痛心啊!

《左传》有云:“君以此始,必以此终。”陛下宠信宦官,竟与王承恩相对自缢,这就是晏子所谓“非其亲昵,谁敢任之”啊!

噫!真是可叹啊!

   像>  现在,也许没有多少人知道在五百四十多年前发生过一场异常惨烈的北京保卫战。在刀光剑影中,拯救国家于危难之时、力挽狂澜的人,却是一位文弱的书生—— 。虽然战争的烽烟已随着历史远去,但是我们不能忘记那个立下丰功伟绩的民族英雄于谦,也不能忘记那个两袖清风的清官于谦,更不能忘记那个身赴刑场的悲剧人物于谦。>  于谦是 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大臣,以拯救民族、国家命运为己任,其一生配得上《明史》中「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的赞语。他的命运与 中期两件大事变(土木之变与夺门之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然而前后的境遇却截然相反,可谓悲喜两重天,令人感叹不已。>  于谦,字廷益,浙江钱塘人,生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在年少时,他就展露出卓尔不凡的气质。据说于谦七岁时,一个僧人见到他,觉得这个孩童日后必有大的作为,断言他是将来的「救时宰相」。少年于谦,机智过人,能诗善对。八岁时,一次他穿着红色衣服,骑马玩耍。邻家老者觉得很有趣,戏之曰:「红孩儿,骑黑马游街。」于谦应声而答:「赤帝子,斩白蛇当道。」下联不仅工整,而且还显露出他非同寻常的气势。>  永乐十九年(1421),二十四岁的于谦中进士。宣德元年(1426),汉王朱高煦乘新君嗣位未稳之际在乐安州起兵谋叛,于谦随宣宗朱瞻基亲征。汉王未战而降,宣宗命于谦口数其罪。于谦义正词严,声音朗朗,朱高煦趴伏于地,战栗不已。宣宗非常欣赏于谦的口才。在宣宗的安排下,于谦以兵部右侍郎衔巡抚河南、山西,有政绩。正统十三年(1448),于谦 入京。如果不是第二年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事变,于谦也许终其一生都是明廷一个兢兢业业的官僚而已。这场大事变将于谦推上了政治前台,做出了非常事业,似乎应验了早年僧人的预言。由此,于谦在历史长廊里留下了他动人心魄的身影。>  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率领铁骑分四路大举南犯。年轻气盛的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蛊惑下,幻想着像其曾祖父成祖朱棣那样数入漠北建立赫赫军功,所以不顾群臣劝阻,贸然亲征。八月十五日,在土木堡,明朝数十万大军被蒙古军队一举击溃,英宗也成了也先的阶下囚,史称「土木之变」。土木之变,影响深远。它标志着明朝失去了对蒙古军事力量的优势,也是明朝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土木之变,使得明朝面临的局势极其危险。英宗为也先俘获,明朝陷入了国无君主的窘境。同时,英宗成为也先手中的一个筹码,随时随地可以向明廷要挟索价。也先挟持英宗,乘土木新胜之余威,率众直趋北京,欲一鼓作气攻取明朝的京城。而数十万明军在土木堡一役土崩瓦解,北京守备空虚,形势岌岌可危。>  当时北京城内人心惶惶,许多大户人家纷纷南逃。朝廷上下,群臣惊愕,束手无措。皇太后孙氏和英宗的皇后钱氏将宫中的财宝搜刮一番,用八匹健马驮赴也先大营,幻想能够以此换取英宗的自由之身。当然,这种妇人之见是不会产生任何实际效果的。>  正是在这种关乎国家存亡、民族安危的紧要关头,以于谦为代表的一批忠义大臣处变不惊,迅速而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彻底粉碎了也先的阴谋,稳定了大局。于谦此刻挺身而出,成为抵抗派的****。他果断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第一,禁南迁之议。面对也先军队直扑北京的严峻形势,是战是守,大臣们的意见存在很大的分歧。侍讲徐珵(chenɡ)善于星象之数,托言星像有变,朝廷应当南迁。对此,于谦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坚决反对南迁。他厉声说:「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监国郕(chenɡ)王朱祁钰(yu)支持于谦的看法。由此,南迁之议才被废弃,守卫北京之策乃定。>  于谦言南迁者可斩也,绝非耸人听闻,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正确建议。试想,明朝虽实行南北两京之制,南京为陪都,但是一旦南迁,则北京势必不保,长江以北将不为明廷所有。有史为鉴,当年宋朝徽、钦二帝被俘,宋高宗赵构逃至江南而失国土大半,只能偏安一隅。如果真的接受了徐珵的主张,恐怕中国历史就要重演南宋偏安的一幕。>  明代「北京保卫战」主战场--德胜门>  第二,除王振余党。宦官王振可以说是导致土木之变的直接责任人。正是他不顾众议,策动英宗亲征。在行军过程中,他又想邀帝幸其家乡,后又考虑到大军会践踏家乡的庄稼,就改道宣府,由此延误了时机,明军被围于土木堡。土木堡乏水,不能久据。被围数日后,王振传令移营,而瓦剌军队四面围攻,明军大乱,伤亡惨重,王振本人也死于乱军之中。王振虽死,但是朝中同党犹在。>  有明一朝,宦官专权始于王振。据说,明初朱元璋曾于宫内立铁券,禁宦官干政。建文帝控制宦官也很严。正因为如此,在靖难之役中多有内宦逃至朱棣军中,密告朝中虚实。朱棣登基后,宦官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不再只任内廷打扫事务。王振本来是个读书人,于永乐朝入宫。因为他具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很快就崭露头角,后来掌司礼监,成为「内相」。英宗对他很是尊重,不呼其名而称之为「先生」,对他言听计从。因此,朝中许多人都投靠到他的门下。>  土木战败、英宗被俘的消息传入北京后,言官群情激愤,请族诛王振。此时王振的余党锦衣卫指挥马顺,上前叱骂驱逐朝臣。大家对马顺平日里倚仗王振而狐假虎威的作为早已看不顺眼,现在见他仍旧气焰嚣张,丧师辱国的怨气统统指向了马顺。群臣义愤冲天,不顾大臣的体面,一拥而上,拳打脚踢,竟然在左顺门将马顺活活打死。随后,众人又将王振余党宦官毛贵、王长随从内宫中要出,乱拳打死,悬尸于东安门外示众。监国的郕王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惊慌失措,想要退走。这时于谦上前拦住郕王,请求他宣布马顺等人论罪当死,参与殴杀的众大臣无罪。情势这才稳定下来。大家退出左顺门时,吏部尚书王直用力握住于谦的手,感叹地说:「国家正要靠先生您了。今天的情势,即使有一百个王直也处理不好。」正是在国难当头之际,于谦挺身而出,以社稷安危为己任,为百官所倚重。>  第三,拥立明景帝。大敌当前,国无君主,而太子朱见深年仅三岁,无法承担起匡复国家的重任。于谦及众大臣请皇太后立郕王朱祁钰为帝。郕王朱祁钰是英宗的亲弟弟,英宗在亲征之前曾命他监国,此时他二十二岁,仅比英宗小一岁,年富力强。明朝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目前英宗有太子在,郕王朱祁钰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但在当时特殊的情况下,新皇帝最重要的不是有名分,而是要有领导百官、消除祸乱的能力,因此郕王朱祁钰就要比太子朱见深更为合适。>  当郕王朱祁钰得知群臣请立自己为帝的消息后,惊谢至再,甚至退居王府,表示不愿即皇帝位。这是因为他担心自己名分不正,而且英宗尚在人世,太子朱见深亦将长大成人,不免有顾虑,另外蒙古铁骑兵临城下,可谓吉凶未料。在这种情况下,于谦起到了关键作用。他向郕王朱祁钰指出:「我们做臣子的拥立您,是为国家着想,并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这番话使年轻的朱祁钰意识到了自己身上所承担的重大责任,于是他不再避让,在群臣的簇拥下登基即位,年号景泰,史称景帝。他很快投入到新的角色中,力主抗战,反对南迁,任命于谦负责指挥北京保卫战,这些措施为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谈迁在《国榷》中充分肯定了景帝的功绩:「太祖之后,有功劳的皇帝,谁不知道是成祖有德行的皇帝,谁不知道是孝宗然而,还有一个景帝。土木之变发生后,如果没有景帝,我们都会沦为异族统治下的奴仆了。景帝的德行有哪些一个是他善于知人,一个是他懂得安民。」所谓「知人」,主要指的就是重用于谦,任命他为兵部尚书,打赢了北京保卫战。>  第四,保卫北京城。北京保卫战是艰苦而惨烈的。于谦在受命的第二天,立即奏请调南北两京及河南备操军、山东及南京沿海备倭军及运粮军入卫京师,于是人心渐趋稳定。此时,粮食问题又浮出水面。通州为北京的屏障,同时又是京城粮食的储存地。在敌人的进逼下,通州城势难保全,粮食落入敌手,将会为敌所用。但是,短期内明廷难以集中大量人力、物力将粮食搬运入京。为了不让通州的粮食落入也先手中,于谦想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奏请皇帝准许官军预支通州仓粮,令人自取,能多运者还有物质奖励。如此一来,通州的粮食很快就运入北京城内了。>  如何守卫北京呢是固守还是主动出击在战守的策略上出现了不同的意见。成山侯王通建议挖城濠以拒蒙古骑兵;总兵官、武清伯石亨主张固守不出;于谦则认为坚守不出会示弱于人。在景帝的支持下,他分遣诸将率兵二十二万分列于京师九门之外,自己则身披甲胄亲赴石亨军中督战。石亨列阵于德胜门,都督陶瑾列阵于安定门,广宁伯刘安列阵于东直门,武进伯朱瑛列阵于朝阳门,都督刘聚列阵于西直门,副总兵顾兴祖列阵于阜成门,都指挥李端列阵于正阳门,都督刘得新列阵于崇文门,都指挥汤节列阵于宣武门。随后于谦将兵部事务托付给侍郎吴宁,下令关闭九门,以示有进无退、背水一战的决心。>  也先挟英宗直抵北京城下后惊异地发现,眼前的明军与在土木堡被自己轻易击溃的明军迥然不同。他原本以为明军不堪一击,北京朝夕可下,现在见明军严阵以待,军纪严明,锐气大为受挫。>  也先派遣数骑窥视德胜门。于谦事先在路边空舍内设下伏兵,再派少量骑兵且战且退,诱敌深入。数万瓦剌骑兵追至,于谦命神机营火炮、火铳齐发,同时伏兵四起,前后夹击,大败瓦剌军。也先弟弟中炮而亡,瓦剌兵死伤惨重。接着,瓦剌军又在西直门和彰义门吃了败仗。经过五天的激战,瓦剌军多次被击败。这时明朝各路勤王兵将至,也先恐断其归路,连夜拔营北遁,于谦领导的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  北京保卫战,在明朝历史上乃至中国历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北京保卫战,确保了明朝京师北京的安全,避免了宋朝南渡悲剧的再次发生。它粉碎了也先图谋中原的企图,此后蒙古很难再次组织起大规模的武力入侵行动。同时,北京作为抵抗蒙古的最为重要的堡垒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以宣府、大同、居庸关为屏障的整体防御体系,有效地抵御了蒙古军队的侵扰,确保了内地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  北京保卫战是一次壮举,是于谦人生中的最亮点。因此,于谦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民族英雄之一。>

于谦,明朝名臣,是明朝历史上,乃至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大忠臣,《明史》盛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于谦为人德才兼备,永乐年间登进士第,得入仕途,后于宣德年间任御史职,随明宣宗朱瞻基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在朱高煦战败出降时,于谦受宣宗之命,历数朱高煦之罪,言辞慷慨,声色震厉,骂得朱高煦抬不起头来,只是口称“万死”不止。《明史》载:“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帝大悦。师还,赏赉与诸大臣等。”因此一事,于谦深受宣宗赏识,被派遣巡按江西,为人刚正不阿的于谦,在此期间平反数百起冤狱,至于当时江西一带颂声满道,于谦也在此时誉满天下。

▲”于谦为巡抚时,声绩表著,卓然负经世之才。“——《明史》

刚直的性子为于谦带来了美誉名声,也为其带来了朝中众人的忌恨。明英宗时,王振得势,然于谦因在入京觐见时,未随大流,向王振送礼,便遭其诬陷下狱,幸得山西、河南两省数以千计的百姓、官吏俯伏在英宗宫门前上书,请求留任于谦,周王、晋王等众藩王也随之上言英宗,于谦这才在众人的力请下复任巡抚,后又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一职。

▲王振可以说是大明朝第一个专权于朝堂的太监,当时英宗称其为“先生”,公卿大臣称之为翁父,争相攀附。

可就在于谦在京师任职的第二年,一件大明朝中最荒唐,也是最动摇明朝国祚的事情发生了,蒙古瓦剌部在也先的带领下,大举进犯明朝,而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唆使下,欲御驾亲征。于谦、邝埜等人苦劝无果,一意孤行的英宗还是亲率二十万精锐出战,最终在土木堡一地打出了明朝最耻辱的一战。此战中,明朝二十万精锐尽数失陷,英宗被俘,邝埜、王佐等大臣战死,史称其为“土木堡之变”。《天顺日录》载:“幸而胡人贪得利,不专于杀,二十余万人中伤居半,死者三之一,骡马亦二十余万,衣甲兵器尽为胡人所得,满载而还。自古胡人得中国之利未有盛于此举者,胡人亦自谓出于望外,况乘舆为其所获,其偶然哉?”

▲英宗在位初期,有太皇太后张氏操持国事,贤臣“三杨”主政。后太后去世,三杨失权,明朝情况便急转直下。

英宗身陷敌营,京师震怖,此时由郕王朱祁钰监国,他得知此事后,立即召集群臣,讨论土木堡之变后,明朝的作战方略。侍讲徐珵(即徐有贞)以星象有变的说法,建议迁都南京。而于谦力主抗战,厉声道:“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此言得到吏部尚书王直、内阁学士陈循等大臣的支持,郕王朱祁玉也认同其言,于是防守京师的决策就此定下。当时,京师精锐尽失,只有不到十万的兵马,且因也先在外,皇上被擒,而军心大乱,士气低落。于谦以一人之力,筹画部署,排兵布阵,人心遂安。随后,郕王朱祁钰升任于谦为兵部尚书,全权防御京师。

▲朱祁钰,启用于谦等忠臣良将,抗击也先大军,最后取得北京保卫战的成功,救大明朝于水火之中。

国不可一日无君,为保明朝,只有再立新君,而英宗之子年少,不能堪当大任,于谦等大臣便劝说孙太后,立监国的郕王朱祁钰为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改元景泰,是为明代宗。代宗即位后,励精图治,于是在于谦的部署,众臣的努力之下,经过数月的血战,京师保卫战大胜,也先战败退兵,明朝得以保全,英宗也在此时被代宗迎回。可天无二日,英宗、代宗之间龃龉不断,代宗恐英宗夺权,故此虽尊英宗为太上皇,但却将其软禁于南宫数年。后代宗病重,石亨等人乘机发动夺门之变,英宗从此离开囚禁了他八年的南宫,废代宗为郕王,复位大统,改元天顺。

明代人商辂是不是千余年中国科举史上唯一“连中三元”的人,他有何政绩?

不是。政绩:1、景泰三年(1452年),塞上的肥沃土地全被豪强侵占,商辂请求遣使核实,将其归还给驻军。2、景泰三年(1452年),开封、凤阳...
点击下载
上一篇:龚姓男孩名字下一篇:冯姓氏的由来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