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文学诗人所有的名字,
白贲 白居易 白敏中 白朴 白行简 班固 班惟志 包何 包恢 包佶 包荣父 包融 包颖 宝月 鲍防 鲍君徽 鲍令晖 鲍溶 鲍照 北朝乐府 毕大节 毕良史 毕耀 伯颜 孛罗御史 不忽木 布燮 蔡孚 蔡京 蔡戡 蔡楠 蔡确 蔡伸 蔡挺 蔡希周 蔡襄 蔡琰 蔡隐丘 蔡邕 蔡幼学 蔡允恭 曹豳 曹操 曹德 曹冠 曹丕 曹松 曹唐 曹希蕴 曹修古 曹雪芹 曹勋 曹彦约 曹邺 曹植 曹著 曹组 岑参 岑文本 岑羲 查德卿 查文徽 柴望 长孙氏 长孙无忌 长孙正隐 长孙佐辅 常达 常衮 常浩 常建 常雅 畅当 晁补之 晁采 晁冲之 晁错 晁端礼 晁公武 车缅 陈黯 陈璧 陈标 陈草庵 陈昌言 陈从古 陈存 陈道复 陈德和 陈德武 陈东 陈东甫 陈端生 陈讽 陈敷 陈瓘 陈沆 陈季卿 陈继儒 陈嘉言 陈京 陈景沂 陈景钟 陈九流 陈居仁 陈康伯 陈克 陈克明 陈亮 陈琳 陈睦 陈楠 陈耆卿 陈去疾 陈人杰 陈润 陈若水 陈三聘 陈上美 陈深 陈师道 陈师穆 陈寿 陈叔达 陈恕可 陈陶 陈通方 陈韡 陈文述 陈希烈 陈偕 陈亚 陈彦博 陈尧佐 陈晔 陈翊 陈与义 陈羽 陈玉兰 陈元初 陈元光 陈允平 陈造 陈慥 陈著 陈翥 陈子昂 陈子厚 陈子良 陈子龙 成彦雄 程长文 程大昌 程垓 程公许 程颢 程准 仇远 储光羲 储嗣宗 储泳 楚儿 褚亮 褚生 褚遂良 褚载 崔安潜 崔备 崔邠 崔澹 崔道融 崔涤 崔峒 崔敦礼 崔敦诗 崔恭 崔瓘 崔国辅 崔颢 崔护 崔绩 崔季卿 崔郊 崔居俭 崔珏 崔立之 崔橹 崔沔 崔日用 崔日知 崔融 崔善为 崔湜 崔枢 崔曙 崔泰之 崔涂 崔信明 崔兴宗 崔玄亮 崔玄童 崔铉 崔涯 崔郾 崔液 崔庸 崔与之 崔元翰 崔元略 崔知贤 崔子向 崔紫云 崔宗之 大食惟寅 戴复古 戴善甫 戴叔伦 戴熙 道恭 邓剡 邓肃 邓学可 邓洵美 邓玉宾 邓玉宾子 狄君厚 狄仁杰 丁黼 丁居晦 丁棱 丁谓 丁仙 丁仙现 丁仙芝 丁泽 东方虬 董德元 董君瑞 董思恭 董嗣杲 董颖 豆卢回 豆卢荣 窦参 窦常 窦巩 窦蒙 窦牟 窦群 窦叔向 窦威 窦希玠 窦庠 独孤及 独孤良弼 独孤良器 独孤实 杜安世 杜常 杜甫 杜羔 杜公瞻 杜光庭 杜兼 杜建徽 杜耒 杜良臣 杜牧 杜秋娘 杜仁杰 杜审言 杜頠 杜荀鹤 杜淹 杜易简 杜奕 杜旟 杜元颖 杜正伦 杜之松 杜遵礼 段成式 段弘古 段克己 段文昌 法常 法宣 法照 法振 樊晃 樊珣 樊阳源 樊宗师 范成大 范传正 范纯仁 范灯 范居中 范康 范晔 范元凯 范仲淹 方苞 方伯成 方干 方回 方孝孺 方岳 房琯 房千里 房融 房孺复 费冠卿 费唐臣 丰干 封敖 封孟绅 封行高 冯道 冯道之 冯涓 冯伉 冯宿 冯小青 冯延巳 冯著 冯子振 符载 符曾 傅玄 富嘉谟 干宝 高安道 高弁 高蟾 高崇文 高得旸 高鼎 高观国 高峤 高瑾 高克礼 高力士 高茂卿 高明 高攀龙 高骈 高启 高球 高绍 高适 高栻 高适 高文秀 高正臣 高铢 高翥 戈牢 葛胜仲 葛鸦儿 耿湋 耿玉真 弓嗣初 公孙龙 宫天挺 龚自珍 古之奇 谷子敬 顾朝阳 顾德润 顾非熊 顾鉴中 顾况 顾敻 顾炎武 顾云 顾在镕 关汉卿 关盼盼 管鉴 贯休 贯云石 广宣 归登 归有光 郭利贞 郭麐 郭熙 郭祥正 郭应祥 郭钰 郭圆 郭郧 郭震 郭正一 郭子仪 郭遵 海印 寒山 韩淲 韩察 韩琮 韩非 韩翃 韩滉 韩思复 韩思彦 韩偓 韩熙载 韩湘 韩休 韩愈 韩元吉 韩昭 韩缜 韩仲宣 汉乐府 何承裕 何景明 何鸾 何频瑜 何逊 何兆 何中 何仲举 何仲宣 和凝 盍西村 盍志学 贺敱 贺朝 贺兰进明 贺遂亮 贺知章 贺铸 黑老五 恒超 洪皓 洪亮吉 洪升 洪王茶 洪咨夔 洪子舆 侯道华 侯方域 侯正卿 侯寘 胡皓 胡令能 胡铨 胡适 胡宿 胡雄 胡用和 胡元范 胡曾 胡证 胡祗遹 胡直钧 护国 扈载 花蕊夫人 怀素 皇甫澈 皇甫冉 皇甫湜 皇甫松 皇甫镛 皇甫曾 黄巢 黄崇嘏 黄帝 黄庚 黄公度 黄公望 黄景仁 黄颇 黄琼 黄裳 黄升 黄石公 黄损 黄滔 黄庭坚 黄孝迈 黄燮清 黄宗羲 黄宗义 黄遵宪 惠洪 慧净 慧偘 嵇康 吉中孚 纪君祥 纪唐夫 纪元皋 家铉翁 贾驰 贾岛 贾固 贾棱 贾弇 贾谊 贾曾 贾至 贾仲明 贾宗 江妃 江洪 江为 江淹 江总 姜白石 姜皎 姜夔 姜尚 姜特立 姜晞 蒋防 蒋涣 蒋捷 蒋冽 蒋挺 蒋维翰 蒋锡震 蒋贻恭 皎然 解缙 金昌绪 金地藏 金厚载 金农 金仁杰 京镗 荆干臣 荆浩 景元启 景云 敬括 瞿佑 阚志学 康进之 康骈 康与之 亢文苑 柯崇 柯丹邱 可朋 可止 孔德绍 孔丘 孔融 孔尚任 孔绍安 孔温业 孔文卿 孔文升 孔稚珪 孔子 寇泚 寇准 寇凖 况周颐 来鹄 来济 兰楚芳 郎士元 郎馀令 老子 乐府 乐府诗集 乐婉 雷公 冷朝阳 黎逢 李昂 李昂英 李翱 李白 李百药 李昪 李伯鱼 李伯瑜 李伯瞻 李渤 李昌符 李朝威 李忱 李程 李憕 李澄之 李崇嗣 李处全 李从谦 李从善 李存勖 李旦 李德裕 李德载 李东阳 李洞 李端 李方膺 李昉 李逢吉 李甘 李纲 李暠 李格非 李肱 李觏 李观 李冠 李光 李好古 李贺 李亨 李恒 李宏皋 李縠 李祜 李华 李怀远 李回 李吉甫 李季何 李嘉祐 李甲 李兼 李建 李建勋 李绛 李峤 李景 李景伯 李景俭 李景让 李璟 李敬伯 李敬方 李敬玄 李泂 李迥秀 李九龄 李君房 李君何 李俊民 李康成 李伉 李夔 李廓 李谅 李林甫 李陵 李隆基 李茂之 李梦符 李梦阳 李弥逊 李泌 李秘 李密 李明远 李穆 李讷 李频 李朴 李祁 李齐贤 李颀 李潜 李清照 李衢 李群玉 李日华 李如璧 李山甫 李商隐 李涉 李绅 李深 李士元 李世民 李适 李适之 李寿卿 李舜弦 李斯 李唐宾 李文蔚 李渥 李贤 李咸 李咸用 李显 李孝光 李欣 李行甫 李行敏 李行言 李续 李宣古 李宣远 李珣 李沇 李衍 李彦远 李阳冰 李冶 李邺 李晔 李祎 李夷简 李嶷 李乂 李义府 李益 李应 李郢 李邕 李幼卿 李馀 李渔 李虞 李虞仲 李屿 李玉箫 李煜 李豫 李渊 李元纮 李元嘉 李元膺 李远 李愿 李约 李赞华 李曾伯 李昭象 李贞 李真 李拯 李正辞 李正封 李之仪 李直夫 李治 李质 李致远 李贽 李骘 李中 李重元 李子卿 李子中 李宗闵 醴陵士人 厉鹗 厉玄 郦道元 梁鸿 梁启超 梁献 梁寅 梁载言 梁章钜 梁知微 廖刚 廖匡图 廖凝 廖融 廖燕 列御寇 林逋 林杰 林宽 林披 林升 林纾 林嗣环 林嵩 林泳 林藻 林则徐 林滋 灵澈 灵一 令狐楚 令狐德棻 令狐峘 令狐挺 刘邦 刘褒 刘秉中 刘秉忠 刘伯亨 刘采春 刘沧 刘叉 刘长川 刘长卿 刘彻 刘辰翁 刘崇龟 刘崇鲁 刘大櫆 刘得仁 刘蕃 刘方平 刘复 刘过 刘怀一 刘晃 刘基 刘洎 刘济 刘驾 刘兼 刘迥 刘君锡 刘峻 刘轲 刘克庄 刘琨 刘敏中 刘婆惜 刘绮庄 刘三复 刘山甫 刘商 刘昚虚 刘慎虚 刘升 刘时中 刘损 刘太冲 刘太真 刘唐卿 刘庭琦 刘庭信 刘湾 刘希夷 刘细君 刘宪 刘向 刘孝孙 刘孝威 刘熊渠 刘言史 刘弇 刘晏 刘燕歌 刘邺 刘一止 刘祎之 刘乙 刘义庆 刘因 刘幽求 刘友贤 刘禹锡 刘允济 刘赞 刘皂 刘昭禹 刘桢 刘知几 刘著 刘遵古 柳郴 柳道伦 柳公绰 柳公权 柳浑 柳永 柳恽 柳中庸 柳宗元 楼钥 卢炳 卢藏用 卢储 卢从愿 卢鸿一 卢怀慎 卢景亮 卢钧 卢纶 卢梅坡 卢群 卢汝弼 卢士政 卢顺之 卢思道 卢嗣业 卢仝 卢文纪 卢渥 卢象 卢携 卢延让 卢言 卢殷 卢照邻 卢肇 卢贞 卢挚 卢僎 陆翱 陆瀍 陆长源 陆畅 陆登善 陆复礼 陆肱 陆龟蒙 陆机 陆景初 陆敬 陆凯 陆淞 陆希声 陆扆 陆游 陆羽 陆贞洞 陆贽 鹿虔扆 闾丘均 吕本中 吕得胜 吕胜己 吕侍中 吕太一 吕天用 吕渭 吕温 吕岩 吕止庵 律然 罗贯中 罗衮 罗立言 罗虬 罗让 罗绍威 罗泰 罗珦 罗邺 罗隐 罗颖 骆宾王 骆浚 马戴 马逢 马怀素 马谦斋 马湘 马彦良 马异 马植 马致远 马中锡 马周 毛开 毛明素 毛滂 毛文锡 毛熙震 毛泽东 茅坤 梅尧臣 梅曾亮 孟宾于 孟昶 孟迟 孟昉 孟贯 孟汉卿 孟浩然 孟简 孟郊 孟良揆 孟守 孟云卿 孟子 米芾 米友仁 苗发 苗晋卿 缪氏子 莫宣卿 墨者 牟融 穆寂 纳兰性德 南卓 倪瓒 聂胜琼 聂夷中 宁调元 牛凤及 牛峤 牛僧孺 牛希济 欧阳衮 欧阳炯 欧阳澥 欧阳修 欧阳询 欧阳詹 潘存实 潘阆 潘良贵 潘孟阳 潘纬 潘佑 庞蕴 裴澄 裴次元 裴漼 裴迪 裴度 裴光庭 裴皞 裴交泰 裴潾 裴守真 裴淑 裴说 裴思谦 裴松之 裴谈 裴廷裕 裴休 裴谞 裴耀卿 裴夷直 裴贽 彭端淑 彭伉 彭士望 捧剑仆 皮日休 蒲察善长 蒲道源 蒲松龄 栖白 栖蟾 栖一 戚继光 戚逍遥 齐浣 齐己 岐伯 綦毋潜 谦光 钱俶 钱大昕 钱可复 钱霖 钱镠 钱起 钱惟善 钱惟演 钱珝 乾隆 乔备 乔吉 乔侃 乔知之 秦观 秦简夫 秦韬玉 秦系 秦瀛 秦湛 丘迟 丘崈 丘丹 丘逢甲 丘光庭 丘上卿 丘士元 丘为 丘悦 邱为 屈大均 屈原 麹信陵 全祖望 权德舆 权龙褒 任翻 任华 任生 任氏 任希古 任要 任昱 戎昱 阮籍 芮挺章 萨都剌 僧凤 僧皎然 僧志南 沙正卿 商衟 商挺 商鞅 上官仪 上官昭容 尚颜 尚仲贤 邵长蘅 邵楚苌 邵大震 邵亨贞 邵康节 邵瑞彭 邵升 邵偃 邵谒 邵元长 邵真 沈彬 沈传师 沈东美 沈复 沈和 沈括 沈千运 沈全期 沈佺期 沈如筠 沈叔安 沈颂 沈廷瑞 沈禧 沈亚之 沈颜 沈约 沈仲昌 盛小丛 施惠 施肩吾 石君宝 石涛 石孝友 石子章 时彦 拾得 史达祖 史浩 史鉴 史九散人 史俊 史青 舒亶 舒頔 舒元舆 司空曙 司空图 司马承祯 司马光 司马迁 司马穰苴 司马相如 司马逸客 司马扎 宋鼎 宋方壶 宋华 宋璟 宋褧 宋濂 宋荦 宋祁 宋齐丘 宋若华 宋若宪 宋若昭 宋务光 宋玉 宋昱 宋之问 宋子侯 苏东坡 苏瑰 苏涣 苏晋 苏曼殊
苏轼 苏舜钦 苏颋 苏味道 苏武 苏洵 苏彦文 苏源明 苏辙 睢景臣 睢玄明 隋炀帝 孙膑 孙处玄 孙鲂 孙光宪 孙郃 孙梁 孙棨 孙樵 孙叔顺 孙思邈 孙逖 孙偓 孙武 孙一元 孙元晏 孙仲章 孙周卿 孙洙 孙子 台湾民谣 昙域 谈戭 谭峭 谭用之 谭铢 汤式 汤舜民 汤显祖 汤悦 唐备 唐扶 唐求 唐顺之 唐思言 唐琬 唐玄宗 唐彦谦 唐毅夫 唐寅 唐远悊 陶拱 陶翰 陶弘景 陶岘 陶渊明 陶宗仪 滕白 滕宾 滕迈 滕倪 滕珦 田锡 田艺衡 田游岩 田章 童翰卿 童童学士 万楚 万齐融 万俟咏 汪士慎 汪琬 汪元亨 汪元量 汪藻 汪中 汪洙 汪遵 王爱山 王安国 王安石 王鏊 王褒 王表 王播 王伯成 王勃 王粲 王昌龄 王充 王储 王绰 王德真 王铎 王福娘 王公亮 王毂 王观 王珪 王翰 王和卿 王宏 王绩 王籍 王继鹏 王继勋 王驾 王建 王鉴 王鉴 王玠 王缙 王景 王琚 王举之 王晙 王锴 王揆 王良士 王烈 王泠然 王令 王鲁复 王履贞 王茂时 王冕 王勔 王磐 王溥 王琪 王起 王嫱 王清惠 王丘 王仁裕 王镕 王睿 王绍宗 王诜 王沈 王甚夷 王慎中 王实甫 王士禛 王世贞 王适 王适 王守仁 王损之 王庭筠 王湾 王微 王维 王纬 王无竞 王羲之 王霞卿 王熊 王修甫 王涯 王延彬 王炎 王衍 王彦威 王晔 王沂 王沂孙 王易从 王易简 王諲 王禹 王禹偁 王元鼎 王恽 王韫秀 王贞白 王正己 王之道 王之涣 王质 王智兴 王稚登 王仲诚 王仲舒 王仲文 王仲元 王周 王子一 韦安石 韦表微 韦蟾 韦承庆 韦处厚 韦丹 韦鼎 韦皋 韦瓘 韦济 韦建 韦抗 韦渠牟 韦纾 韦述 韦嗣立 韦迢 韦同则 韦应物 韦元旦 韦元甫 韦执中 韦庄 卫立中 卫象 尉迟汾 尉缭 魏承班 魏初 魏奉古 魏了翁 魏谟 魏朴 魏求己 魏万 魏禧 魏学洢 魏元忠 魏源 魏徵 魏知古 温庭皓 温庭筠 温宪 文嘉 文森 文天祥 文廷式 文秀 文益 文征明 翁承赞 翁宏 翁卷 翁绶 翁洮 无可 无名 无则 无作 吴昌龄 吴承恩 吴澄 吴丹 吴鼎芳 吴兢 吴敬梓 吴均 吴筠 吴淇 吴起 吴潜 吴仁璧 吴融 吴少微 吴惟信 吴伟业 吴文英 吴武陵 吴西逸 吴锡麒 吴镇 伍彬 伍乔 武瓘 武汉臣 武林隐 武平一 武三思 武少仪 武翊黄 武元衡 武则天 舞柘枝女 西鄙人 奚贾 席夔 席豫 席元明 夏方庆 夏侯审 夏侯孜 夏庭芝 夏完淳 先汪 鲜于必仁 鲜于枢 向子湮 向子堙 向子諲 项斯 项羽 萧楚材 萧德祥 萧德言 萧德藻 萧仿 萧妃 萧纲 萧遘 萧汉杰 萧祜 萧华 萧建 萧悫 萧嵩 萧泰来 萧项 萧昕 萧衍 萧翼 萧颖士 萧至忠 萧子显 谢翱 谢勮 谢薖 谢克家 谢良辅 谢灵运 谢懋 谢朓 谢脁 谢眺 谢燮 谢偃 谢逸 谢应芳 谢榛 谢庄 辛常伯 辛弃疾 辛替否 辛延年 邢巨 邢俊臣 幸夤逊 熊皦 熊孺登 修睦 胥偃 徐安贞 徐贲 徐昌图 徐敞 徐放 徐俯 徐干 徐皓 徐珩 徐弘祖 徐玑 徐坚 徐晶 徐君宝妻 徐锴 徐珂 徐陵 徐牧 徐凝 徐商 徐氏 徐淑 徐田臣 徐渭 徐锡麟 徐贤妃 徐铉 徐延寿 徐琰 徐彦伯 徐夤 徐月英 徐再思 徐祯卿 徐仲雅 许彬 许承祖 许鼎 许棐 许浑 许稷 许景先 许敬宗 许康佐 许孟容 许棠 许天正 许宣平 许尧佐 许圉师 薛昂夫 薛宝琴 薛存诚 薛道衡 薛逢 薛福成 薛稷 薛据 薛克构 薛令之 薛能 薛奇童 薛琼 薛戎 薛昚惑 薛涛 薛瑶 薛曜 薛莹 薛元超 薛媛 薛馧 薛昭纬 薛昭蕴 荀况 亚栖 严蕊 严识玄 严维 严武 严休复 严忠济 阎朝隐 阎防 阎济美 阎立本 阎选 颜粲 颜令宾 颜荛 颜仁郁 颜师古 颜萱 颜延之 颜真卿 颜之推 晏几道 晏殊 羊士谔 羊滔 羊昭业 杨贲 杨朝英 杨乘 杨发 杨广 杨果 杨汉公 杨衡 杨厚 杨郇伯 杨徽之 杨景贤 杨敬述 杨敬之 杨炯 杨巨源 杨濬 杨夔 杨莱儿 杨牢 杨立斋 杨廉 杨凌 杨鸾 杨凝 杨凝式 杨凭 杨璞 杨奇鲲 杨容华 杨汝士 杨慎 杨师道 杨思玄 杨嗣复 杨损 杨万里 杨维桢 杨无咎 杨显之 杨续 杨炎 杨於陵 杨虞卿 杨玉环 杨恽 杨昭俭 杨志坚 杨重玄 杨梓 姚崇 姚发 姚鹄 姚合 姚康 姚揆 姚鼐 姚守中 姚述尧 姚燧 姚系 姚向 姚燮 姚岩杰 姚月华 叶法善 叶季良 叶梦得 叶绍翁 叶挺 叶燮 叶颙 叶元良 一分儿 宜芬公主 义净 易重 阴铿 阴行先 殷七七 殷文圭 殷尧藩 殷遥 尹鹗 尹懋 尹廷高 雍陶 雍裕之 油蔚 于敖 于伯渊 于頔 于鹄 于瑰 于季子 于经野 于立 于良史 于濆 于谦 于邵 于逖 于武陵 于邺 于尹躬 于志宁 鱼玄机 鱼又玄 俞国宝 俞简 俞樾 虞姬 虞集 虞世南 宇文鼎 宇文融 庾抱 庾承宣 庾敬休 庾天锡 庾信 喻凫 喻坦之 元淳 元孚 元好问 元淮 元晦 元季川 元结 元万顷 元问好 元希声 元载 元稹 员半千 圆至 袁不约 袁高 袁皓 袁宏道 袁黄 袁晖 袁郊 袁凯 袁朗 袁了凡 袁枚 袁去华 袁恕己 源光裕 源乾曜 苑咸 岳伯川 岳飞 恽格 恽敬 恽寿平 曾觌 曾巩 曾畿 曾敏之 曾瑞 詹琲 詹敦仁 詹时雨 詹玉 湛贲 张贲 张碧 张碧山 张抃 张彪 张槟 张蠙 张灿 张昌宗 张潮 张楚金 张大安 张岱 张道洽 张登 张鼎 张谔 张格 张固 张衮 张国宾 张衡 张弘范 张弘靖 张纮 张祜 张煌言 张汇 张惠言 张籍 张垍 张继 张嘉贞 张贾 张柬之 张建封 张荐 张渐 张藉 张敬忠 张九龄 张均 张可久 张耒 张立 张立本女 张泌 张鸣善 张南史 张臬 张溥 张齐贤 张绮 张乔 张钦敬 张若虚 张绍 张升 张栻 张寿卿 张叔卿 张署 张说 张嗣初 张松龄 张万顷 张维屏 张谓 张文琮 张文恭 张文规 张文姬 张文收 张问陶 张希复 张锡 张熙纯 张先 张萧远 张孝祥 张旭 张巡 张循之 张炎 张俨 张演 张养浩 张窈窕 张祎 张义方 张易之 张瀛 张友正 张又新 张俞 张舆 张雨 张聿 张元干 张昭 张正一 张正元 张志和 张仲方 张仲素 张众甫 张翥 张濯 张鷟 张孜 张子坚 张子容 张子友 张佐 章八元 章炳麟 章碣 章孝标 章玄同 赵秉文 赵长卿 赵鼎 赵冬曦 赵铎 赵蕃 赵嘏 赵光逢 赵光远 赵骅 赵璜 赵惠宗 赵佶 赵令峙 赵令畤 赵孟 赵孟頫 赵明道 赵牧 赵谦光 赵蕤 赵善庆 赵师侠 赵师秀 赵天锡 赵显宏 赵湘 赵延寿 赵岩 赵彦伯 赵彦端 赵彦晖 赵彦昭 赵翼 赵雍 赵友同 赵禹圭 赵徵明 赵中虚 赵宗儒 真可 真氏 郑遨 郑板桥 郑璧 郑常 郑巢 郑成功 郑丹 郑概 郑刚中 郑谷 郑光祖 郑颢 郑洪业 郑还古 郑澣 郑良士 郑露 郑南金 郑綮郑虔 郑善玉 郑审 郑世翼 郑蜀宾 郑思肖 郑遂初 郑损 郑畋 郑惟忠 郑锡 郑獬 郑燮 郑延玉 郑繇 郑义真 郑愔 郑絪 郑俞 郑馀庆 郑嵎 郑愚 郑准 志南 钟辐 钟谟 钟嗣成 钟惺 仲并 仲殊 仲子陵 周邦彦 周墀 周德清 周敦颐 周公旦 周贺 周弘亮 周晋 周匡物 周密 周朴 周起渭 周思钧 周昙 周渭 周文质 周兴嗣 周彦晖 周彦昭 周繇 周镛 周瑀 周元范 周紫芝 朱柏庐 朱褒 朱彬 朱长文 朱存 朱敦儒 朱放 朱服 朱景玄 朱凯 朱芹忠 朱庆余 朱庆馀 朱使欣 朱淑真 朱湾 朱熹 朱彝尊 朱仲晦 朱昼 朱子奢 朱子真 邾仲谊 珠帘秀 诸葛亮 祝钦明 祝元膺 祝允明 庄南杰 子兰 子思 宗臣 宗楚客 邹绍先 邹阳 祖咏 左丘明 左思 左偃
卷330_1 奉酬礼部阁老转韵离合见赠(时为秘书监)张荐
移居既同里,多幸陪君子。弘雅重当朝,弓旌早见招。
植根琼林圃,直夜金闺步。劝深子玉铭,力竞相如赋。
间阔向春闱,日复想光仪。格言信难继,木石强为词。
卷330_2 和潘孟阳春日雪回文绝句张荐
迟迟日气暖,漫漫雪天春。知君欲醉饮,思见此交亲。
卷330_3 享文恭太子庙乐章张荐
三献具举,九旗将旋。追劳表德,罢享宾天。
风引仙管,堂虚画筵。芳馨常在,瞻望悠然。
卷330_4 礼部权侍郎阁老史馆张秘监阁老有离合酬赠…聊继此章崔邠
脉脉羡佳期,月夜吟丽词。谏垣则随步,东观方承顾。
林雪消艳阳,简册漏华光。坐更芝兰室,千载各芬芳。
节苦文俱盛,即时人并命。翩翻紫霄中,羽翮相辉映。
卷330_5 享文恭太子庙乐章崔邠
醴齐泛樽彝,轩县动干戚。入室僾如在,升阶虔所历。
奋疾合威容,定利舒皦泽。方崇庙貌礼,永被君恩锡。
卷330_6 和权载之离合诗(时为中书舍人)杨於陵
校德尽珪璋,才臣时所扬。放情寄文律,方茂经邦术。
王猷符发挥,十载契心期。昼游有嘉话,书法无隐辞。
信兹酬和美,言与芝兰比。昨来恣吟绎,日觉祛蒙鄙。
卷330_7 郡斋有紫薇双本自朱明接于徂暑其花芳馥…因诗纪述杨於陵
晏朝受明命,继夏走天衢。逮兹三伏候,息驾万里途。
省躬既跼蹐,结思多烦纡。簿领幸无事,宴休谁与娱。
内斋有嘉树,双植分庭隅。绿叶下成幄,紫花纷若铺。
摛霞晚舒艳,凝露朝垂珠。炎沴昼方铄,幽姿闲且都。
夭桃固难匹,芍药宁为徒。懿此时节久,讵同光景驱。
陶甄试一致,品汇乃散殊。濯质非受彩,无心那夺朱。
粤予负羁絷,留赏益踟蹰。通夕靡云倦,西南山月孤。
卷330_8 赠毛仙翁杨於陵
先生赤松侣,混俗游人间。昆阆无穷路,何时下故山。
千年犹孺质,秘术救尘寰。莫便冲天去,云雷不可攀。
卷330_9 答权载之离合诗(时为给事中)许孟容
史才司秘府,文哲今超古。亦有擅风骚,六联文墨曹。
圣贤三代意,工艺千金字。化识从臣谣,人推仙阁吏。
如登昆阆时,口诵灵真词。孙简下威凤,系霜琼玉枝。
卷330_10 奉和武相公春晓闻莺许孟容
碧树当窗啼晓莺,间关入梦听难成。
千回万啭尽愁思,疑是血魂哀困声。
卷330_11 享文恭太子庙乐章许孟容
觞牢具品,管弦有节。祝道寅恭,神仪昭晰。
桐珪早贵,象辂追设。磬达乐成,降歆丰洁。
卷330_12 和权载之离合诗(时为给事中)冯伉
车马退朝后,聿怀在文友。动词宗伯雄,重美良史功。
亦曾吟鲍谢,二妙尤增价。雨霜鸿唳天,匝树鸟鸣夜。
覃思各纵横,早擅希代名。息心欲焚砚,自靦陪群英。
卷330_13 享文恭太子庙乐章二首冯伉
撰日瞻景,诚陈乐张。礼容秩秩,羽舞煌煌。
肃将涤濯,祗荐芬芳。永锡繁祉,思深享尝。
干旄羽籥相亏蔽,一进一退殊行缀。
昔献三雍盛礼容,今陈六佾崇仪制。
卷330_14 和权载之离合诗潘孟阳
咏歌有离合,永夜观酬答。笥中操彩笺,竹简何足编。
意深俱妙绝,心契交情结。计彼官接联,言初并清切。
翔集本相随,羽仪良在斯。烟云竞文藻,因喜玩新诗。
卷330_15 春日雪以回文绝句呈张荐权德舆潘孟阳
春梅杂落雪,发树几花开。真须尽兴饮,仁里愿同来。
卷330_16 元日和布泽潘孟阳
至德生成泰,咸欢照育恩。流辉沾万物,布泽在三元。
北阙祥云迥,东方嘉气繁。青阳初应律,苍玉正临轩。
恩洽因时令,风和比化原。自惭同草木,无以答乾坤。
卷330_17 和权载之离合诗(时为国子司业)武少仪
少年慕时彦,小悟文多变。木铎比群英,八方流德声。
雷陈美交契,雨雪音尘继。恩顾各飞翔,因诗睹瑰丽。
傅野绝遗贤,人希有盛迁。早钦风与雅,日咏赠酬篇。
卷330_18 诸葛丞相庙(《蜀志》一作武侯祠)武少仪
执简焚香入庙门,武侯神象俨如存。因机定蜀延衰汉,
以计连吴振弱孙。欲尽智能倾僭盗,善持忠节转庸昏。
宣王请战贻巾帼,始见才吞亦气吞。
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四月,按例举行了一场以君主名义主持的制举,其具体的科目是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参加考试的举人牛僧孺、李宗闵、皇甫湜等人,在对策中直刺时政,语言无所遮掩,极为激烈,直呼要求改革。
唐宪宗正锐意改革积弊,这些举人的言辞很是与时势相吻合,因此实际主持考试的吏部侍郎杨於陵、吏部员外郎韦贯之,将他们全都署为上第。唐宪宗在接到奏报后,当即表示了满意的态度,并关照中书省在给他们放官时,给予优先的考虑。
然而宰相李吉甫却怀疑,举人是得到了他的政敌的暗中支持,通过制举来对他进行攻击,从而表现出歇斯底里的状态,到唐宪宗面前哭诉,说这场制举的最后复核人是翰林学士裴垍、王涯,而皇甫湜是王涯的外甥,然王涯事先没有请求回避,裴垍也明知不说。
经李吉甫如此一说,事情的性质起了根本的变化,在唐宪宗的眼里,那些慷慨激昂的举人的背后,原来竟有朝臣在操纵、在徇私,由此这场制举明显带上了科场舞弊的性质。为追究科场舞弊,他不得不将这些他原本极为看好的举人忍痛割爱,并惩罚那些与此有关的考官。
裴垍
结果,裴垍、王涯受到了降职的处分,杨於陵、韦贯之被贬为外官。牛僧孺、李宗闵、皇甫湜等人被改署落第,并多年不得仕进。以此事件为标志,从此拉开了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牛党与以李吉甫之子李德裕为首的李党,历经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六朝,相互之间斗争的序幕,史称 牛李党争”,又称“朋党之争”。
牛李两党的特点
牛僧孺,字思黯,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为隋朝宰相牛弘的后裔。李宗闵,字损之,为唐高祖之子郑王李元懿的后裔。 二人幼、少年时,均家道中衰,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同科进士及第。此外,牛党的另外一些骨干,如杨嗣复等人,也多是进士出身。史家据此将牛党定为进土出身的庶族势力的代表。
李德裕,字文饶,赵郡(今河北赵县)人。自幼心怀壮志,苦心奋学,然极其厌恶科举,从门荫之道入仕。此外,李党的主要成员,如郑覃等人,多是关东著名士族的后代,皆凭着门荫入仕,重门第,重儒家经学。史家据此将李党定为门阀士族势力的代表。
牛李党争,争的是意气,以私愤相互排斥,毫无余地地极力排斥。李党执政,牛党必卷铺盖走人;牛党主朝,李党必被逐出中央。然在争意气之中,确也夹杂着他们对治国之道的不同主张。
平心而论,不管是牛党还是李党,都有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情结,并在他们各自入朝主政期间,对打击藩镇割据,提高中央集权;对清除边患,保持国土安宁;对抑制宦官,加强朝臣地位;对改革弊端,调整国家状况等等均有各自的建树。然就其态度而言,李党强硬,牛党婉和,由此李党的功业较为辉煌,牛党的事迹较为晦暗。
从而,史家在评论两党功过时,多倾向于同情李党,对牛党则多有非辞。但无论如何,他们的剧烈争斗,给历朝政治蒙上了挥之不去的阴影,使饱经患难的朝廷雪上加霜。
牛李党争的过程
自制举一案之后,牛僧孺、李宗闵长期遭到压制,进不得正途,只能在藩镇处当幕僚。直到李吉甫亡后,他们才得以见了天日,进入中央任职。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时任中书舍人的李宗闵,其女婿苏巢参加进士考试及第,然放榜之后,任翰林学士的李德裕联合朝臣李绅、元稹上书,指责主考官钱徽接受贿赂,因而录取者有着严重的问题。唐穆宗令进行复试,苏巢以成绩不合格而落第。
李宗闵有请托之嫌,被外放为剑州(今四川剑阁)刺史。然时隔不久,李宗闵被复中书舍人之职,在主持科举考试时,因录取了许多名士,名声大振,升为兵部尚书。
唐敬宗即位后,宰相李逢吉因曾受到过李吉甫的打击,出于报复,将李德裕外放为浙西观察使,而引政绩卓著的牛僧孺为相。然牛僧孺为相不久,见朝廷极为黑暗,无法伸展自己的抱负,自动请求辞去相职,离开京师,去担任武昌军节度使。
牛僧孺
唐文宗登位,李宗闵在宦官的支持下,被拜为宰相。他出于报复,也恐怕时任兵部侍郎的李德裕出任宰相,遂将李德裕贬为西川节度使,而引牛僧孺入朝为相。旋即,李宗闵和牛僧孺合力,将李党全部赶出了朝廷。
牛僧孺在处理民族问题上,鉴于国力的衰弱,主张以和为贵。从而,在他任相期间,唐朝和吐蕃的关系向着和好的方向在发展。然而,任西川节度使的李德裕则持相反的看法,他认为要增强唐朝的威望,应当在军事上有所表现,以此才能慑服各民族。
在具体对待吐蕃的问题上,李德裕坚持以战为先的主张。当吐蕃维州(今四川汶川西北)守将悉怛谋率众归附西川后,他奏请朝廷,要求趁此良机,向吐蕃发起强大的攻势。可牛僧孺不同意,他认为:在与吐蕃修好之际,向吐蕃发起进攻将失信于四夷,且吐蕃兵力强劲,一旦入寇,长安必陷于危险之境,如此即使得到一百个维州又有何用,不如将维州还给吐蕃,以维持双边关系。
唐文宗接受了牛僧孺的看法,令李德裕将维州及其所有降众归还给吐蕃。当此事施行后,舆论掀起了大波,纷纷指斥牛僧孺假公济私,在报复李德裕。唐文宗由此改变了对牛僧孺的信任,将他贬为淮南节度使。
然李宗闵仍然控制着朝政,并将牛党成员尽行安排到各要职上。由于这些人良莠不齐,贪赃受贿之事时有发生,加上李宗闵专权太过,导致了唐文宗的不满。由此,唐文宗调李德裕入朝为相,将李宗闵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并将所有牛党成员一体贬出中央。
李德裕
李德裕在相位上呆了一年半后,受到李训和郑注的排挤,被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而李宗闵复被召入朝为相。由此,李德裕和李宗闵的位置对调了一下。然李宗闵与李训、郑注不是志同道合者,没多久就彼此闹得不可开交。李训、郑注一面打击李宗闵的党羽,一面揭露李宗闵以前结交权贵谋取相位的劣迹。
从而,李宗闵复被唐文宗贬为外州刺史。先后被撵出权力中心的牛僧孺、李宗闵,虽然后来被授予了些高层职务,然都是虚职,他们再也未能恢复相职。
到唐武宗登位,李德裕得到了大重用,在外事内务上多有骄人的政绩。然他利用手中的权柄,利用唐武宗的信任,对牛党实施了大报复,将牛僧孺、李宗闵、杨嗣复等入处以流放式的贬逐,逐至蛮荒之地。
牛李党争直到唐宣宗上台,才告终结。
唐宣宗在两点上与李德裕不合:一是在科举考试上,唐宣宗特别偏重进士科,每每接见朝臣,必问其是否进士及第,若得到肯定的回答,便十分高兴。他曾在宫廷中为自己题了一幅字“乡贡进士李道龙”。由此可见,他偏向进士出身的牛党,而讨厌没有科第之名的李党。
二是他被立为皇位继承人是得了宦官的拥戴,并没有通过很有权威的太尉李德裕,故而,他一直畏惧着李德裕。在他的即位仪式上,是李德裕奉册。事后,他这样对人说:“适近我者非太尉邪?每顾我,使我毛发洒淅。”
李忱
还未等皇位坐热,唐宣宗就将李德裕给贬了,一级级地贬下去,最后贬为崖州(今海南琼山东南)司户。李德裕后来死在了贬所。在这过程中,所有李党成员及李德裕的亲近者,也悉被清理出朝廷。
穆宗即位不久,遇到了通货紧缩的难题。
这个难题的表现就是市面上流通的钱少了,
而历经战乱之后经济逐步复苏,物品逐渐丰富。
因此,就表现出“钱日重,物日轻”,商品价格下跌,用少量的钱就能买大量东西,钱的实际购买力大大提高。
当时采取的征税方法是:两税法。
唐初,征收赋税实行租庸调制。租庸调以人丁为依据,所谓“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
租庸调制️征税是以谷物、布匹等实物征收为主。
而两税法则改为征收金钱为主,一年两次征税,是为“两税法”。
因此,随着钱越来越贵,老百姓用金钱缴税,则无形中老百姓的实际税负大大提高了。
资治通鉴说,“民所输三倍其初”。
于是,唐穆宗召集会议研究解决办法,改革相应税收方式。
从这点可以看出,尽管唐穆宗个人生活上较为奢靡,喜欢吃喝玩乐,也不太尊重他的父亲。
但仅从他考虑老百姓负担太重这一点,就可以说他还是个把老百姓看的比较重的帝王。
户部尚书杨于陵分析问题的原因有几个:
另外,开元时期全国铸钱七十多炉,每年收入一百万缗;而现在铸钱十几炉,每年收入才十五万缗。这些钱又大多集中于商人,以及夷狄的手中。
大历年以前,淄青、太原、魏博商品交易兼用钱和铅、铁,岭南则兼用金、银、丹砂、象牙,现在,都统一用钱。
综合以上三点原因,发行量少了,流通速度慢了,同时需求又多了。因此,钱就越来越贵。
要解决就要对症下药。
包括:首先就要改变用钱纳税的方式,改为用谷物和布料纳税,也就是恢复租庸调时候的方法。
一来可以减轻老百姓的负担,二来可以加速货币流通速度。
其次,要发行更多货币,多铸造一些钱。同时,禁止禁止蓄积以及钱流出塞外。
朝廷采纳杨於陵的建议,下令以后两税都交纳布、丝和丝棉;惟独盐、酒专卖仍然用钱。
1 裴村记原文及翻译
唉!自从国策每况愈下,致使国家没有豪门大族;没有豪门大族,所以没有立国之本;没有立国之本,所以内乱外叛而最终归于灭亡。既然这样,那么若要宗法存续,难道不是应该匡扶人伦纲纪用来增强国力吗?
我到闻喜县的裴村,在裴晋公祠参拜,问起他的后代,尚有一二百人,有停止耕作陪我参拜的人。出来后,走到官道旁边,拜读唐代的碑文,上面记载着他的谱牒世系,登陇远望,十里之内坟茔相连,那些名字官爵可考的,尚有一百几十个人。
近古以来,氏族发展最繁盛的时期,没有超过唐代的,而河中府是唐代靠近京畿的重地。这里占据地利、望族频出,如解州柳氏,闻喜裴氏,几百年间都曾先后担任要职,官宦士绅层出不穷。汾阴薛氏凭借汾河天险得以在石虎、苻坚割据之际保全自己,而且从未入朝为官。猗氏县樊氏、王氏举义兵来对抗高欢的大军,若非三代之法尚存,并且这些贤人又能够遵行保家护宗的法则,何以能够像这样经久不衰呢?
自从唐代灭亡,谱牒也随之一并消失。然而朱温仍旧忌惮裴枢等六七人,一定要等到白马驿之祸杀掉他们之后才篡唐自立,氏族能够和国家休戚与共,也不过如此。到了五代时期,皇位更迭几乎如同博弈,而高门大族,被贬为贱役。靖康之变,没有一家能够拥兵自保。夏县司马氏举族南渡,直到有人返回故里,也不过是不久以前的事情。
2 弈秋 文言文阅读 及答案弈秋,通国②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③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④;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⑤,思援弓缴⑥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⑦。为是其智弗若与⑧?曰:非然⑨也。”
①选自《孟子·告子上》。弈秋,当时的围棋高手。弈,围棋。秋,人名。因善于下围棋,所以叫“弈秋”。这是古人称名的习惯。
②〔通国〕全国。
③〔诲〕教导、指导。
④〔惟弈秋之为听〕即“惟弈秋是听”,完全按照老师说的去做。
⑤〔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一心想着有只天鹅要飞过来。鸿鹄,天鹅。
⑥〔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想着取弓箭把那天鹅射下来。援,取过来。缴,系在箭上的生丝线。箭射出去,可以靠它收回来。
⑦〔弗若之矣〕不如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弗若,不如、不及。之,指那个专心致志的人。
⑧〔为是其智弗若与〕(难道)认为这个人的智力不及那个人吗?为,通“谓”,认为。是,这个人。
⑨〔非然〕不是这样。然,这样。
⑩弈秋:弈,指下为期一个叫"秋"的善于下棋的人
⒒鸿鹄:大雁、天鹅类的鸟。
⒓俱:一同,一起
⒔为是:为,同“谓”,说。是,这。为是,这是说。
⒕与: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也听讲,可是他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怎样拿弓箭去射它。这个人虽然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那个人。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像弈秋这么高明的师傅,第二个徒弟还是学不好,说明学得好不好主要不在师傅好不好,而在于自身
3 斐垍,字弘中文言文阅读答案原文翻译供参考:
裴垍,字弘中,河东闻喜人裴垍二十岁时考中进士科贞元年间,制举贤良极谏,对策得第一,因此任为美原县尉任职期满后,藩镇幕府交相徵召他,他全都未去就任正式任命为监察御史,改任殿中侍御史、尚书礼部考功二员外郎当时吏部侍郎郑殉瑜请裴垍主持考核词判,裴垍坚守正道不受请托,考核时都力求取有真才实学者元和初年,召入翰林院任学士,又改任考功郎中、知制诰,不久升任中书舍人李吉甫从翰林承旨正式任命为干章事,韶命将要下发的那天晚上,他感动得流下眼泪,对裴垍说:“李吉甫从尚书郎流放到远方,十多年才得以回来,立刻就被召入到禁署任职,现在刚满一年,后来选进的人物,很少接触认识宰相的职责,就应选任贤良优秀者,现在我却茫然不知可否卿长於鉴别,现在的杰出人才,为我说说”裴垍取笔列出姓名,共列三十多人;几个月之内,大都被选用,当时人们纷纷称赞李吉甫知人善任元和三年,皇帝诏命考试贤良科,当时有个叫皇甫湜的应对策问,言词激烈率直,牛僧孺、李宗闵也极力指斥时政主考官杨於陵、韦贯之将三人的对策都升为上等,裴垍在中间覆审,没有提出异议但被贵幸之人在皇上面前哭诉以后,又请皇上处罚,宪宗不得已,命杨於陵、韦贯之出京外任,罢免裴垍翰林学士,改任户部侍郎但宪宗知道裴垍秉性正直,更加信任他这年秋天,李吉甫出外镇守淮南,於是皇上任命裴垍接替他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第二年,加任集贤院大学士、监修国史起初,裴垍任翰林承旨,当时宪宗刚刚平定吴、蜀,励精图治,机要事务,全部交付裴垍处置,裴垍小心恭敬谨慎从事,非常符合皇上旨意等到任宰相以后,恳请甄别善恶,杜绝侥幸,统一法纪,考核吏治都被皇上欣然采纳吐突承璀在宪宗为太子时就随侍左右,受到的恩遇无人可比吐突承璀打算藉此关系有所进言宪宗畏惧裴垍,告诫他不要再说,在宫中常称裴垍的官名而不直呼姓名杨於陵任岭南节度使,舆监军许遂振不和,许遂振诬告杨於陵,宪宗下诏将他改授闲散官职,裴垍说:“因许遂振的缘故惩罚一方藩臣,是不可以的”请任他为吏部侍郎严绶在太原,政事完全由监军李辅光处理,严绶终日无所事事而已,裴垍详细奏明此事,请求任用李鄘替代他
裴垍虽然年少,迅速跃居相位,而器度却严峻庄重,有法度,即使大官前辈,前来见他都不敢用私事求他谏官谈论时政得失,旧例,掌权的多不喜欢提升他们的官职裴垍在中书省时,独孤郁、李正辞、严休复从拾遣改任补阙,他们朝见谢恩的时候,裴垍在廷上对他们说:“独孤郁与李二补阙,进言不倦,今天的升转,可以称得上是无愧於朝廷的酬劳严补阙的业绩,与他们有所不同,前日拟定进级时,不能说没有迟疑”严休复惶恐惭愧退下裴垍在翰林院,推荐李绛、崔群一同掌管机密决策,等到位居宰相,又任用韦贯之、裴度主管制诰,升任李夷简为御史中丞,以后几人相继入朝为相,都很有声望建树其余的量材授予官职,都很得人心,选拔任用官员恰如其分,这一点在他前后无人可比,人们都没有说不合适的
4 文言文《陶侃》阅读答案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佃,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作,家给人足。尝造船,其木屑竹头,侃皆令籍而掌之,人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馀雪犹湿,乃以木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
解释:
有一次,陶侃外出,看见一个人手拿一把未熟稻谷,陶侃问:“你拿它做什么?”那人回答:“在路上看见的,就随意拿来罢了。”陶侃大怒说:“你既不种田,又拿别人的稻子戏耍!”陶侃抓住他鞭打他,因此百姓勤于农事,家中充足。造船的时候,陶侃命人把木屑和竹头都登记后收藏起来,人们都不明白这样做的原因。后来大年初一聚会时,地面积雪,太阳刚放晴,厅堂前积雪,地面还潮湿,陶侃于是用木屑铺散地面。等到桓温伐蜀时,又用陶侃保存的竹头作钉装船。陶侃综合料理事物极其细密,都是这样。
5 掩鼻记文言文阅读答案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甚悦之。
夫人郑袖知王悦爱之也亦悦爱之甚于王。衣服玩好,择其所欲而为之。
王曰:“夫人知我爱新人也,其悦爱之甚于寡人。此孝子之所以事亲,忠臣之所以事君也。”
夫人知王之不以己为妒也,因谓新人曰:“王甚悦爱子,然恶子之鼻。子见王,常掩鼻,则王长幸子矣。”
于是新人从之,每见王,常掩鼻。王谓夫人曰:“新人见寡人常掩鼻,何也?”对曰:“不知之也。”
王强问之,对曰:“顷常言恶闻王臭。”王怒曰:“劓之!”夫人先戒御者曰:“王适有言,必亟从命。”
御者因揄刀而劓美人。译文编辑魏惠王赠给楚怀王一个美女,怀王很喜欢。
怀王的夫人郑袖,知道怀王宠爱新娶的魏女,所以表面上也很爱护这个新娶的美女。衣服首饰都挑她喜欢的送去;房间和家具也都选她喜欢的让她使用。
似乎比楚王更喜欢她。楚王说:“女人仰仗自己的美色来博取丈夫的欢心,而嫉妒乃是人之常情。
现在郑袖明知寡人喜欢魏女,可是她爱魏女比寡人还要厉害,这简直是孝子侍奉双亲,忠臣侍奉君主。”郑袖知道楚王认定她不是嫉妒以后,就去对魏女说:“君王爱你的美貌。
虽然这样说,但是他讨厌你的鼻子。所以你见了君王,一定要捂住鼻子,则大王会长久宠幸你。”
从此魏女见到楚王就捂住自己的鼻子。楚王对郑袖说:“魏女看见寡人时,就捂住自己的鼻子,这是为什么?”郑袖回答说:“我不知道这件事。”
楚王说:“即使再难听的话,你也要说出来。”郑袖说:“她像是讨厌君王身上的气味。”
楚王说:“真是个泼辣的悍妇!” 王,郑袖,美女三人坐一起,郑袖于是先行告诫御者说:王如果说了什么,一定要快速执行。王叫美女到他前头,靠近他,几次掩口,王十分生气,命人割掉美女的鼻子,绝不宽赦。
6 郝景春传文言文阅读答案译文供参考:
郝景春,字和满,江都人。乡试中举,授盐城教谕,因犯过失而罢职归家。启任陕西苑马寺万守监录事,后调为黄州照磨,代理黄安县事。到任刚三日,农民义军突然来攻城,景春等坚守八天八夜,义军撤走。
崇祯十一年(1638),升任房县知县。农民起义军领袖罗汝才率九营之众向熊文灿请降,文灿同意受降,而汝才又犹豫起来。景春单骑至义军兵营去劝说,并与汝才及其同党白贵、黑云祥歃血为盟。汝才到文灿军门投降,而所部诸营分驻于竹奚谷、保康、上津,自己与贵、云祥驻于房县城郊。当时,郧阳各县城墙都被破坏,只有房县有赖于景春安抚,大体上可以防守。然义军杂处其间,居民日夜不安。景春与主簿朱邦闻、守备杨道选一方面修理防御工事,一方面与义军诸营和睦相处。
崇祯十二年(1639)五月,张献忠在谷城举兵反明,约汝才一同行动。景春子郝鸣銮还是生员,有万夫不敌之勇,他对其父说:“房县城为敌攻击目标,仅疲惫瘦弱的士兵不过二百人,城何以守住?”便穿上铠甲去见汝才说“:你难道不念曾与我父亲烧香盟誓之言吗?希望你慎重,不要与张献忠一同作乱。”汝才假意允诺。鸣銮察觉出汝才的允诺并非真心诚意,回来与道选领兵登城防守,而献忠所遣前锋已至城下。鸣銮等斩义军将领上天龙,遣使向熊文灿求援,去了十四次,都未见到文灿。
不久,义军大队人马至房县城下,献忠兵打白旗,汝才的队伍打红旗。忽然两军合在一起并力围攻。义军将领白贵、黑云祥向城上高呼:“把城让给我们,保证无事。”献忠又令张大经来劝降。景春在城上大骂,鸣銮且守且战,坚持了五天五夜。义军损失不少,献忠左足受伤,其心爱战马也被杀死。守军指挥张三锡开北门放汝才入城,城被攻破,道选在巷战中牺牲。大经促使汝才劝景春投降,景春不肯。又问他府库财物何在,景春厉声道“:库藏若还有财物,你们也破不了城!”义军杀一典史、一守备来恐吓他,景春终不屈服,与其子鸣銮一道被杀。其仆陈宜和朱邦闻一家都死。朝廷闻知,赠景春尚宝少卿,建祠奉祀,后又改赠太仆寺少卿。
7 王复传文言文阅读答案王复,字初阳,固安人。正统七年(1442)考中进士。授予刑科给事中。声音洪亮,容貌壮美,善于陈述自己的想法上奏。提升为通政参议。也先侵犯京师,邀约大臣出去迎接上皇。众人不敢前去,王复请求出行。于是升迁为右通政,代理礼部侍郎,与中书舍人赵荣偕同前往。敌人露出刀刃夹道威胁他们,王复等人不为此而恐惧。返回后仍担任通政事务,再升迁为通政使。
成化元年(1465),延绥总兵官房能上奏追赶袭击河套部众,皇帝降旨奖励犒劳。王复认为七百里奔赴作战不恰当,并担心因企求意外成功而挑起争端,请敕令告诫晓谕,皇帝认为他说得对。晋升为尚书。
锦衣千户陈珏,本来是画工。到去世时,侄子陈锡请求继承百户。王复说:“世袭虽然是先帝的命令,然而不是战功,应不许可。”于是停止。
毛里孩侵扰边境,皇帝命令王复出京巡视陕西的边疆守备。从延绥到甘肃,观察地势,进言说:“延绥东起黄河岸边,西至定边营,萦绕二千多里。险要关口全在内地,而境外并无屏障,只凭墩堡来防守。军队反而驻扎在里面,老百姓却居住在外面。敌人一旦入境,官军还没有行动,老百姓已经被掠夺完了。再加上西南抵达庆阳,相隔五百多里,烽火不能连接,寇贼到了,老百姓还不知道。请迁移府谷、响水等十九个堡垒,置于接近边疆的重要之地。而从安边营至庆阳,从定边营至环州,每二十里筑墩台一个,共计三十四个。随着地势修建壕沟和城墙,以求声息相闻,易于防守抵御。”奏章呈上去后,皇帝都听从了他的建议。
改派王复到工部。王复严格遵守法令制度,声名超过在兵部。当时中官请求修筑皇城西北面的回廊,王复提议放缓这件事。给事中高斐也说灾害频繁,不宜役使万人作无益的事情。皇帝都不许可。中官率领腾骧四卫军的,请求发给棉上衣和鞋裤。王复坚持不许可,说:“朝廷制造这些东西,本来是给出征的士兵,使得即日出发,不用烦劳去缝制。京军则每年供给冬衣的布和棉花,这是已成的制度,怎能改变?”大应法王割实巴去世,中官请求建寺造塔。王复说:“大慈法王都只建了塔,没有建造寺庙。现在不应该创立这个制度。”于是只是命令建塔,还是派遣四千名士兵供其役使。
王复喜欢古籍爱好学习,遵守廉洁约束的准则,跟人相交没有城府,当官识大体,在工部任职十二年,碰上灾害变异,谏官说他衰老,王复请求退休。皇帝不许。过了两个月,谏官又弹劾王复。皇帝于是传旨,命令他辞官归乡。死后,被赠予太子太保,谧号庄简。
8 司马光砸缸文言文阅读答案您好! 原文 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光持石击瓮,水迸,儿得活。
译文 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就像一个大人一样非常懂事,听到老师讲解《春秋》,非常喜爱,放学之后又为家人讲他所学到的,因此他也明白了春秋的内涵从此书不离手,甚至忘记了饥渴,冷热,一心都扑到了书里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厂里。
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9 《勤训》的文言文阅读答案勤训《恒斋文集》
原文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矣!
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之贤,且惜分阴,又况圣不若彼者乎?
译文
谋生的道理,没有什么比勤劳更为重要的了。所以邵先生说:“一天的计划决定于早晨,一年的计划决定于春天,一生的计划决定于勤劳。”这些话虽然说得浅近,可是意义却很深远哪!
像大禹这样的人,智慧、才能如此杰出,况且爱惜每一寸的光阴;像陶侃这样的人,品德如此高尚,况且爱惜每一分的时间,又何况在才干、品德方面都比不上他们的人呢?
阅读训练
1 文中表明观点的句子是
2 与“且惜寸阴”中的“且”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愚公者,年且九十。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C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D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3 作者举大禹、陶侃的事例,其用意是什么?
答: 答案;1治生之道,莫尚乎勤。 2BD 3以古代圣贤珍惜光阴的榜样来鼓舞读者,使读者警醒。
10 任末好学的文言文阅读答案任末好学勤记
任末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缚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或依林木之下: 或
⑵更以净衣易之: 易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
3、任末“非圣人之言不视”对你的启发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
参考答案:
1、⑴ 有时 ⑵ 交换,换
2、(他)经常说做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来办成事情(成才)呢。
3、读书要有选择,要选读名人的好书
1 袁滋文言文翻译
译文:
袁滋字德深,是蔡州朗山人。他努力学习,知识广博。年轻时依附道州刺史元结,他读书能理解其中的旨意。被作为处士推荐,担任詹事府司直。有一次,他的下属官员入狱,他查实了那人的冤情。后袁被推荐为侍御史。刑部、大理给人定罪,有失公平,害怕袁滋严守法令上报,通过权势来请求,袁滋最终没向上报告。韦皋开始招抚西南少数民族,德宗下令挑选郎官前往抚慰晓谕,其他人都害怕去,惟独袁不辞荒远,德宗当场嘉奖他,提升他为祠部郎中,兼御史大夫,赐给他金紫衣,持节充任使臣。一年多才回来,又出使有指,提升为谏议大夫。不久又授官尚书右丞,主管吏部的辁选事宜。他要求出京任职,担任华州刺史。他为政清廉宽简,从其他地方流散到他管辖境内的百姓,他都给地方让他们居住,并把那聚居的地方起名为义合里。然而他专以慈惠为行事的根本,不设束缚人的条款,人们都很敬重仰慕他。百姓有过失犯法的,他都放过不予处罚。抓到小偷,有时同情他们窘迫,拿钱来赔偿他们的损失。后被征召任左金吾大将军,派杨于陵代替他。袁滋离开时,年纪大的人拦道,不让袁走,于陵派人告示大家说:“我不敢改变袁公的政令。”人们都纷纷跪拜,才让他离去,百姓没有不流泪的。宪宗开始处理国政时,任命袁为中书侍郎,兼中书门下平章事。刘辟谋反,朝廷诏令袁滋任剑南两川、山南西道安抚大使。走到半路,又凭检校吏部尚书、平章事的身份担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这时叛军气焰正盛,加上袁滋的兄长在蜀地被刘辟劫持,袁滋害怕不能保全兄长,久久不敢前进。被贬为吉州刺史。不久,又调任义成节度使。渭地是用武之地,东有淄青,北魏博,袁严密防备,力推诚信,尽力用怀柔政策,使他们归顺。李师道、田委安害怕并佩服他。过了七年,百姓为他立生祠祈祷。袁病重,立遗嘱处理身后事,三年后,仍然有条理次序。他性情宽容平和,跟他接触的人,都感到他的诚恳,以至他的家人都难见到他的喜怒。平淡节俭地过日子。
2 新唐书 列传第七十六 袁滋的翻译袁滋,字德深,蔡州朗山人,是陈朝侍中袁宪的后代。
博学强记,少年时跟随道州刺史元结,读书自能领悟其义,元结很器重他。后来客居荆、郢之间,开始担任学庐讲授。
建中初年,黜陟使赵赞把他推荐到朝廷,以未士的士人身份举用,授任试校书郎。多次徵用在张伯仪、何士干幕府中,进任詹事府司直。
部中官员因盗窃金宝下狱,袁滋为他伸冤,御史中丞韦贞伯听说这件事,上表举荐他为侍御史。刑部、大理寺复审罪人,失去公道,畏惧袁滋守法,藉助有权有势者请托,袁滋最终没能签署批准。
升任工部员外郎。韦皋最初招抚西南夷,南诏异牟寻内附。
德宗挑选可以前去抚慰的郎官,大家都畏惧远行,而袁滋没有推辞,皇帝赞扬了他。升任祠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赐金紫,持节前去。
过了一年回来,出使符合皇帝心意,进升谏议大夫。升任尚书右丞,主持吏部选举。
后请求外任,为华州刺史。政绩清廉俭约,凡有流民来到他所管辖的州中,他都供给土地让他们住下来,人们称他所在的里巷为义合。
他则一味以慈惠为本,从不设立纲纪,百姓敬爱归心。有犯法的,时常在法外宽免。
抓住盗贼,有时又怜悯他贫穷,拿出钱财为他偿还给丢失东西的人家。召入朝任左金吾卫大将军,任命杨於陵接替他。
袁滋离任时,老人挡路以致无法离开,杨於陵派人通告说:“我不敢更改袁公的政治。”人们都围住他跪拜,然后才离去,人人流泪。
宪宗监国,进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刘辟造反,下诏命袁滋任剑南两川、山南西道安抚大使,走到半路,又改任检校吏部尚书、平章事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
此时,贼势正强,又因袁滋的哥哥袁峰在蜀被叛贼刘辟劫持,袁滋害怕不能保全兄长,很长时间不进兵,贬为吉州刺史。不久,改任义成节度使。
滑州,是用兵之地,东有淄青,北连魏博,袁滋严密戒备又广施诚信,一意怀柔。李师道、田季安畏服他。
居镇七年,百姓为他立祠堂祭祀。任命为户部尚书召回,改授检校兵部尚书,授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升任荆南节度使。
吴元济造反,袁滋说蔡州军队强劲,上下同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用计攻下的,应广泛施用策略,离散敌心。一直按兵三年,朝廷徵发物资更加困难,下诏取出宫中钱财接济。
袁滋猜度天子也应厌战了,亲自奉表入朝,打算建议停罢淮西军事,途中听说萧侥、钱徽都因建议停战获罪被贬官,袁滋又改变原议,再次说出师必胜,以顺从天子心意,於是得以派回。不久高霞寓兵败,皇上想用恩惠与诚信解决叛贼问题,而想到袁滋曾经建议这样,就授任他为彰义节度使,暂治唐州。
又因袁滋是儒生,授任阳旻为唐州刺史,统领军队。袁滋先世坟墓都在蔡州,吴少阳时常为他修墓,禁止放牧,其他袁姓子弟多任用为高官,给予官俸。
袁滋到达治所,撤除侦察人员,与吴元济通好。叛贼围困新兴,袁滋卑言劝解,叛贼因此轻视袁滋,不做防备。
当时皇帝不断督催进兵催得很急,而袁滋到任六个月,因没有战功贬为抚州刺史。不久,升任湖南观察使。
多次进封为淮阳郡公。去世,时年七十岁,追赠太子少保。
袁滋患病以后,写下遗命安排后事,前后三年,都有安排。性格宽厚平易,与他交往的人,都自称可见其肝胆,以至家里人都不能察见他的喜怒。
居处简陋衣食俭朴。
3 什么是耆老耆老,古时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原指六七十岁的老人。
《礼记•王制》:“养耆老以致孝,恤孤独以逮不足。”耆老源于我国的乡约制度,也称里老、乡老。
在明清两代,乡约制度的推行乃始于并且始终系于“老人之役”和“耆 老之设”。《大明律》载,合设耆老,须于本乡年髙有德、众所推服内选充。
《教民榜》文云:民间婚姻、田土、斗殴、相争一切小事须要经本里老人、里 甲决断。若系奸盗、诈伪、人命重事,方许赴官陈告。
而户部申明老人、里甲 合理词讼条目,即斗殴、争占、窃盗、赌博、私宰、邪术,里老亦得与闻。明 初以来的老人之役和耆老之设,在清代也得到法律的确认,清之户律规定•。
其 合设耆老,须由本乡年高、有德,众所推服人内选充。可见,作为老人之役这 一特殊役种或社会义工的应承者,耆老是正役或正差,而不是乡官或乡吏。
质 言之,耆老保持有乡土社会成员的身份,其义务是“劝民为善”和“听一里之 讼”,即《明史》上所记的“导民善、平乡里争讼”。 众所推服乃是耆老资格 的认定原则。
古代的文学诗人所有的名字,
本文2023-10-05 23:12:3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84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