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姓傅的名人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3收藏

历史上姓傅的名人,第1张

历史上姓傅的名人有哪些 历史上姓傅的名人分布 形声字,从人,从(fū),亦声,意为培育奇花异草,引申为讲解奇花异草、传授知识。人与联合起来表示传授知识的人。本义教师,引申义教授、教导、教育,辅佐、辅助。中国姓氏。

傅,古时特指帝王的相或帝王、诸侯之子的老师 [teacher]。如:太傅;少傅,是传授道的,也就是传授成就王道、帝王之道的人;在百姓中则没有那么好的条件,往往是将传授技能、知识的师与传授品德、道德教育的傅一起由一人承担,所以在民间就一并称为师傅。

姓傅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历史名人

傅 山:明清大学问家,字青主。他不但博通经史诸子和佛道之学,并兼工诗文耿书画、金石、又精医学。其思想破儒家正统之见,开清代子学研究的风气。其著作有《霜红龛集》、《荀子评注》等,医学上有《傅青主女科》和《傅青主男科》等书。

傅善祥: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不久开女科,考中鼎甲第一名。是东王杨秀清政务上的得力助手。

傅 玄:西晋时哲学家、文学家,可算是傅姓族人有史以来最有学问的名人。其学问渊博,精通单律,于诗擅长乐府。在哲学上,把自然和人类历史都看作一种纯粹的自然过程,批判了有神论的世界观

和玄学空谈。

傅 宽:汉高祖时开国功臣。在楚汉战争时随韩信、曹参平定齐地。汉高祖得天下后曾定元功18人,傅宽列第9位。

傅 毅:东汉文学家。朝廷求贤不诚,士多隐居,遂作《七激》、《迪志》诗,讽世明志,后被召为兰台今史,以文显于朝廷。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望采纳

有关姓傅的传说和名人 傅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三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6%。[1] 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傅姓人口由44万增到610多万,增长了约20倍,傅姓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安徽、四川、河南等四省,大约占全国傅姓总人口的35%。[1]

关于傅姓的起源,出自殷高宗武丁的名相傅说。殷商高宗武丁为使国家振兴,希望找到一位能辅佐他的得力大臣。唐代《元和姓纂》也有记载:“傅,殷相说之后,筑于博岩,因以为姓。”《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广韵》、《姓解》及郑樵《通志・氏族略》均主此说,由此可见,这位傅说,便是傅姓的始祖。

起源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黄帝裔孙大由的封地傅邑,属于以国名名为氏。[1] 远古时期的黄帝有个裔孙,叫大由(唐侯丹朱之子),他曾被封于傅邑(今山西平陆),还建立了古傅国。在大由的一部分后裔子孙中,有以国名为姓氏者,称傅氏,世代相传至今,是最古早的傅氏一族。

1955年文字改革简化之后,该支傅氏一族有误改为付氏者。

源流二

源于姚姓,出自舜帝之后裔所建傅阳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姓源》的记载,在上古时候曾有一个诸侯国,叫傅阳国,有的史书上亦称其为“复阳国”,故址在今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涧头集镇西南候塘村,“城周十余里,中据土山”。据典籍《国语・郑语》中的记载,傅阳国为商王朝大彭国陆终所封,姚姓,为陆终第四子。这个古国在春秋时期因孔子之祖孔纥(字叔梁)曾在此地作战,并以双手勇托溃落的傅阳城门框、掩护士兵和民众撤退而闻名遐迩。傅阳国后在周景王姬贵七年(公元前538年)被楚国所灭,其后,该地区的住民中有以古傅阳城名为姓氏者,称傅阳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傅氏、复氏、阳氏,世代相传至今。[1-3]

源流三

出于殷商名相傅说(Yuè 音悦)的后裔,以地名为氏。[1] 据《史记・殷本纪》和《通志・氏族略》所载,商高宗武丁在位时,国势衰微,于傅岩(今山西省平陆东南)找到说,说帮助武丁兴国,修政行德,使天下大治。在傅说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傅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傅氏正宗。

傅氏族人大多尊奉傅说为得姓始祖。1955年文字改革简化之后,该支傅氏一族有误改为付氏者。

源流四

出自祁姓,帝尧子丹朱之后,《国语》记载:(周代丹朱之神显灵时)。王使B宰忌父帅傅氏及祝、史奉牺牲、玉鬯往献焉。[4-5]

源流五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末期赖国族人,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据家谱文献《赖氏族谱》的记载,春秋末期,赖国(今日河南息县包信镇)在周景王姬贵七年(公元前538年)与傅阳国(复阳国)一起被楚国所灭,赖国君主的族人和一些国人恐为当时的楚灵王芈围所害,为避祸及,便将赖氏改为罗氏、傅氏、复氏等[1] 。

故而,至今仍有赖、罗、傅三家联宗之说。1955年文字改革简化之后,该支傅氏一族有误改为付氏者。[6]

源流六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太傅,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太傅,亦称师傅,简称傅,历为王朝总教之师,负责教导君王、太子、王族子弟百般学问。各公爵、伯爵诸侯国亦设有太傅之官位,为中央王朝的巨擘之一。到了三国时期的曹魏王朝,开始为各封王设置师傅一名。到晋朝时期,因为要避晋武帝司马师之名讳,去“师”,单称“傅”。到了隋朝时期,有意改晋制,单称为“师”。到了唐朝,又单称为“傅”,官秩为从三品,相当于今天的副部级。到了元朝时期,王廷之傅称“太师”,各王所属之傅称“师”。在历代太傅、师傅、傅、太师、师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傅氏,人数甚多于上述“正统”之傅氏,世>>

历史上有哪些姓付的名人? 付(傅)毅:(公元47~92年),字武仲,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著名东汉文学家。

朝廷求贤不诚,士多隐居,遂作《七激》、《迪志》诗,讽世明志,后被召为兰台今史,以文显于朝廷。著有《舞赋》等作品。

付(傅)宽:(生卒年待考),北地人(今甘肃庆阳),汉高祖时开国功臣。

被封阳陵侯,曾任汉丞相,显赫非常。在楚汉战争时随韩信、曹参平定齐地。汉高祖得天下后曾定元功十八人,付(傅)宽列第九位。

付(傅)玄:(公元217~279年),字休奕,北地泥阳人(今陕西耀县),著名西晋哲学家、文学家。

他可算是付(傅)氏族人有史以来最有学问的名人。其学问渊博,精通单律,于诗擅长乐府。在哲学上,把自然和人类历史都看作一种纯粹的自然过程,批判了有神论的世界观和玄学空谈。著有《付(傅)子》等集传世,在晋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卒后被追封为清泉侯。

付(傅)咸:(公元239~294年),字长虞,北地泥阳人(今陕西耀县)。付(傅)玄之子。

西晋初,任冀州刺史,后转御史中丞、尚书左丞。曾上疏议以载并冗官,静事息役,发展农桑,并指斥当时统治集团奢华靡费之风,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兼任司隶校尉时,狠狠打击恣行京都一带的门阀士族。终卒于官。明人辑有《付(傅)中丞集》。

付(傅)琰:(生卒年待考),字季,北地灵州人(今宁夏灵武)。

自其先祖南下以后,世代侨居南方。从其父开始,付(傅)氏祖孙四代都曾担任过南朝的县令,并著声名。付(傅)琰历任县令、广威军将郡丞、尚书右丞、督军、建威将军、刺史职。为官明察事理,处事果断,特别是办案重视实物证据,廉正有才,勤于职守,其父子成为廉吏世家。

付(傅)亮:绩生卒年待考),字季友,南朝宋国人。著名汉朝政治家。

佐刘裕篡位,被封城建县公,后废少帝,迎立宋文帝,官至散骑侍郎、尚书令。编著有《光世音应验记》等。

付(傅)奕:(生卒年待考),相州邺人(今河北临漳),著名唐朝学者、自然科学家和无神论者。

曾做过隋朝礼部的属官。唐初任太使丞,又升太史令。在自然科学方面,精天文历数,极力反对佛教对民众的危害,建议皇帝把十万僧尼配成夫妇,繁育后代,益国足兵。后来,他又上书十二论,揭露寺院“剥削民财,割截国贮”,“寺多僧众,损费为甚”,“军民逃役,剃发隐中”等流弊。他还指使儿子用羚羊角击碎婆罗门僧的假佛牙,当众揭穿佛徒的骗局,表现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反佛教神学的斗争精神。其著作有《老子注》,又集魏晋以来反对佛教思想的言行为《高识传》共十卷。

付(傅)寅:(生卒年待考),字同叔,著名唐朝学者。

从唐仲友学。对天文、地理、井田、学校、郊庙、律历、军制等类研究精深,号曰群书百考,所著《禹贡说断》,有独到见解。

付(傅)霖:(生卒年待考),著名南朝宋国音律学家。

为齐、梁、陈、隋兵部尚书兼宏文馆学士付(傅)荞之子,历官翰林学士、婺州太守。《宋刑统》颁行之后,为了便于记忆诵读,用韵文进行注释,著有《刑统赋》二卷。

付(傅)霖:(生卒年待考),明朝太原人。

十三岁做秀才、二十岁中举人、三十岁中进士的付(傅)霖付(傅)霖宦海沉浮十七载,官至山东布政司参议,但是,就在他三次击败后金军队的侵扰之后,却以“拥兵拒调”的罪名被弹劾,解甲归田。

几年之后,明廷让他官复原职,早已厌倦官场倾轧的付(傅)霖以一身傲骨拒不受命,他那个高山仰止的孙子付(傅)山在这一点上与他是何其相似。付(傅)霖回乡后,以急公好义的善举而受到太原士民的推崇。

明万历十四年,太原大荒,甚至发生人相食的惨剧,付(傅)霖慷慨解囊,施粥赈灾。

付(傅)霖去世前的明万历二十九年,太原再次发生饥荒,他又赈济灾>>

中国古今有哪些姓傅的名人 傅山:明清大学问家,字青主。他不但博通经史诸子和佛道之学,并兼工诗文、书画、金石、又精医学。其思想破儒家正统之见,开清代子学研究的风气。其著作有《霜红龛集》、《荀子评注》等,医学上有《傅青主女科》和《傅青主男科》等书。 傅善祥: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不久开女科,考中鼎甲第一名。是东王杨秀清政务上的得力助手。 傅玄:西晋时哲学家、文学家,可算是傅姓族人有史以来最有学问的名人。其学问渊博,精通单律,于诗擅长乐府。在哲学上,把自然和人类历史都看作一种纯粹的自然过程,批判了有神论的世界观 和玄学空谈。 傅宽:汉高祖时开国功臣。在楚汉战争时随韩信、曹参平定齐地。汉高祖得天下后曾定元功18人,傅宽列第9位。 傅毅:东汉文学家。朝廷求贤不诚,士多隐居,遂作《七激》、《迪志》诗,讽世明志,后被召为兰台今史,以文显于朝廷。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望采纳

求采纳

历史上关于姓付的名人。 殷商名相傅说(Yuè 音悦)

“付”姓通“傅”,“傅”与“付”同祖同宗,在当代“付”是“傅”字的白字。这是历史的动荡及文化的不济所至。而被认定是姓,只不过是建国后文化落后及文字改革未成熟阶段,人们滥用,使得许多家庭的姓珐的白字甚至错字应用于户籍、档案等方面,因而成了惯用字

姓傅的名人有哪些? 演员还有傅彪,付笛生

将领傅作义,后归降 。

斯诺克运动员傅家俊 羽毛球中的男双风云组合 傅海峰

历史上有很多,如:傅斯年等等

姓傅的古代有什么名人???? 傅琰东 和他爹 傅义 皇帝

近代史上姓傅(付)的名人 傅作义[1](1895―1974)字宜生,山西荣河人,是一位抗日名将、追求进步的 员。1949年 1月,他响应中国 提出的“停止内战,和平统一”的主张,毅然率部举行北平和平起义,使古老的文化故都完好地归回人民, 200万市民的生命财产免遭兵燹。这一弧举对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姓付,或姓傅的名人有那些呀?? 姓付的人多得是你是不是找你失散多年的亲人啊?

傅”姓是大姓,历史上名人很多,最早的是商代的傅说(yuè)。

“付”姓是小姓,历史上姓“付”的极少,有名的只有明朝监察御史付吉。

百家姓当中没有肖姓、付姓、闫姓、代姓的座次,而将其人口归结于萧、傅、阎、戴等姓氏,说他们是简化字与繁体字的关系,这是不公允的,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已经明文规定,废止了一批不规范简化字的使用,上述姓氏用字就属此例。

萧有708万,傅有612万,阎有492万、戴有468万人口,这包括了肖、付、闫、代的人口,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傅姓源出有四:

1、出于殷商名相傅说的后裔,也即商王武丁发现大臣的地方命名的姓氏。

相传自从盘庚将商都迁至殷墟以后,商朝只是兴旺了一个很短的时期,等到商高宗武丁即位时,国势衰微,武丁决心振兴朝纲,可是举目朝中,却找不到一个能协助他改革国政的大臣,一直为此忧虑。

后来武丁有一晚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叫说的圣人,那人的背有点驼,身穿粗麻布衣,胳膊上栓着绳索,状如囚徒。

神人说:"这就是你要找的圣人。

"武丁醒后,令人按梦中说的模样画成图像,命群臣四处寻访梦中的圣贤,结果在虞、虢之界一个叫傅岩的地方找到了一个叫说(音同越)的奴隶,便将说带到朝中。

后来,说果然帮助武丁治理朝政,使武丁在位时期成为商朝后期的极盛时期,武丁也因此被誉为"中兴明主"。

而说因居于傅岩,"故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说"。

傅说的后代遂以地为氏,称傅氏。

史称傅姓正宗。

2、出自姬姓。

黄帝裔孙大由(唐侯丹朱之子)封于傅邑,故其子孙便以地为氏,也称傅氏。

3、出自赖氏改傅姓。

赖氏族人有为楚灵王所害,改罗、傅二氏。

4、清代,有部分满洲贵族也改姓傅。

如傅恒,满洲镶黄旗人,本姓富察氏;傅开,满洲正白旗人,本姓郎佳氏;傅腊塔,满洲镶黄旗人,本姓伊尔根觉罗氏。

傅姓形成于商朝都城殷,早期主要是在北方发展繁衍。

春秋时,郑国(都今河南新郑)有大夫傅瑕。

秦汉之际有傅宽,从刘邦打天下,以功封阳陵侯,其后代有一支在今山东境发展。

所以傅氏最早繁衍地是以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东部、宁夏等省为主。

尔后,便东迁至河北、山东。

西汉时傅氏已播迁至西北、西南地区。

如西汉大司马傅喜为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傅柔为浦江(今属浙江)人;东汉傅俊为襄城(今属河南)人,傅毅为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傅燮为灵州(在今宁夏灵武县境)人。

西晋傅玄之子傅咸长子傅敷于永嘉之乱时迁至会稽(今浙江绍兴),傅咸的后代还有一支自北地徙居清河(今属河北)。

唐末,王潮、王审知入闽,有河南傅姓将佐随往,在福建安家落户。

北宋末年,又有邓州(今属河南)傅氏迁往福建泉州,此后繁衍昌盛。

南宋末,清河傅氏又有一支徙居福建上杭蛟萍乡,后又分出广东兴宁傅氏等支派。

明代,傅氏已遍布江南各省。

清代,有部分满洲贵族改姓傅;闽粤有傅氏移居台湾,进而又有徙居海外者。

史上傅姓名人主要有

傅 玄:西晋时哲学家、文学家,可算是傅姓族人有史以来最有学问的名人。

其学问渊博,精通单律,于诗擅长乐府。

在哲学上,把自然和人类历史都看作一种纯粹的自然过程,批判了有神论的世界观和玄学空谈。

傅 宽:汉高祖时开国功臣。

在楚汉战争时随韩信、曹参平定齐地。

汉高祖得天下后曾定元功18人,傅宽列第9位。

傅 毅:东汉文学家。

朝廷求贤不诚,士多隐居,遂作《七激》、《迪志》诗,讽世明志,后被召为兰台今史,以文显于朝廷。

傅 山:明清大学问家,字青主。

他不但博通经史诸子和佛道之学,并兼工诗文、书画、金石、又精医学。

其思想破儒家正统之见,开清代子学研究的风气。

其著作有《霜红龛集》、《荀子评注》等,医学上有《傅青主女科》和《傅青主男科》等书。

傅善祥: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不久开"女科",考中鼎甲第一名。

是东王杨秀清政务上的得力助手。

《姓纂》记,郑国人史付的后代有取付姓者;《一统志》记,永乐年间有叫付吉者,它的存在与否也无从考证。

一般来说,付氏来源有三个:

1、是付苏。

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使京城咸阳与北疆保持联,沿南北走向的子午岭修筑直道,即今"秦直道"遗址。

当时担任这项大工程的总指挥为蒙怡,太子扶苏为监军。

秦始皇巡守时死于途中,赵高矫诏立二世胡亥为秦王、连下数道伪诏赐死太子付苏。

蒙怡怀疑有诈,建议回京弄清是非。

二人自妥德回京,途至宁县,又接几道伪诏。

扶苏为避不孝之嫌,就自杀于宁县、葬于今宁县新宁镇梁高村,该冢很大,民间又称"太子冢"。

付氏祠堂位于宁县良平乡付家村,原为供奉付家祖先付介子、付玄等而建造,现保存完好,其内供奉明代所修付氏家谱及影。

2、是符姓,解放初期,国家施行文字改革,推广简化字,有很多符氏改为符氏改为付氏。

3、是傅氏。

也是改姓而来,原因类似于第二条。

一、傅姓人口的分布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袁义达提供了一份当代傅姓人口数量在各省、市、区人口中之比的资料,具体情况是:北 京:傅姓占全市人口的比例为029%,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050%;天 津:傅姓占全市人口的比例为123%,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195%;河 北: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047%,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501%;山 西: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028%,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144%;内蒙古:傅姓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为056%,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184%;黑龙江: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051%,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324%;吉 林: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024%,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108%;辽 宁:傅姓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为059%,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454%;山 东: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087%,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135%;上 海:傅姓占全市人口的比例为015%,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040%;江 苏: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015%,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173%;安 徽: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087%,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814%;浙 江: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076%,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627%;江 西: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087%,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616%;福 建: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121%,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62%;河 南: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020%,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335%;湖 北: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024%,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234%;湖 南: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111%,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153%;广 东: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055%,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065%;广 西:傅姓占全区人口的比例为012%,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050%;陕 西: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054%,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306%;甘 肃: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011%,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040%;青 海: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011%,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007%;新 疆: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040%,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050%;四 川: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030%,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559%;贵 州: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024%,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101%;云 南: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182%,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915%;台 湾:傅姓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为017%,占全国傅姓中的比重为029%; 当然,上述数字只是一个抽样调查的结果,还不具备普遍意义,但我们依然能从中推知傅姓人的一些分布情况,并且可以发现当代傅姓人分布的一些基本规律。此外,许多姓宗亲很想知道我们祖地究竟有多少傅姓人口?据《山西人口姓氏大全》(秦濯普主编,山西经济出版社1991年6月版)记载: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山西省118个县市区有傅姓人口71055人,傅姓4206人,其中祖地平陆县傅姓473人,付姓57人。据平陆县广播电视台傅跃进宗亲介绍,本地几支傅(付)姓先祖多系附近河南省境迁入。 二、傅姓族人在港台及海外分布情况 在历史上,由于某些具体的原因,一些傅姓人迁到台湾及东南亚、世界其它地区开拓和发展,以致使其生活的足迹到达世界许多地方。在其多种迁徙活动中,尤以历代向台湾的迁徙最具代表性。在两宋时,福建蔚为大族的傅氏,在一海之隔的台湾就不少。据台湾省文献资料表明,傅姓是目前台湾的第六十个大姓,他们遍布于全省的每一个角落,苗栗和新竹两地最多,其次是台北和嘉义。关于傅姓的入台情况,台湾省文献资料记述,康熙六十年(1721年),朱一贵反,已有粤籍民傅昌文、傅成合居下水港。乾隆初,有傅、汤、李、蔡四姓人,开垦港东中里万庄。咸丰年间,有傅阿庚,苏阿发等三人开垦东势角(今台中县东势镇)。台湾《清河傅氏历代宗谱》记:其祖原籍广东省嘉应州镇平县(今蕉岭县)文福乡黄坭塘大圳背人,自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两申岁,傅荣章、麒章、麟章、发章四兄弟渡台湾在台北府新竹县北二堡红毛港暂住了3年,后徙于新竹县竹北二堡杨梅坜庄(后改为杨梅镇),至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戊申岁间始于仝庄太平山下(现为太平里)开垦而创建屋宇居焉。又据《赖罗傅宗亲移民台湾历史渊源》记载,清代以后移入台湾的部分族人有:傅成登:晋江县。康熙六十年入垦今关浓,移垦屏东南州。傅 挟:南安县。乾隆初叶入垦今台中清水,移垦神冈。傅 益:南安县。乾隆中叶入垦今嘉义、太保。傅永贞、傅道:丛溪县。乾隆末叶入垦今台北北坪林。傅隆源:南靖县。乾隆初叶入垦今台中潭子。傅明辅:龙溪。乾隆中叶入垦今屏东市。傅康俊、良越、良端、良湖:梅县。乾隆间入垦今美浓。傅承瑞:镇干县(今蕉岭县,下同)。乾隆初叶入垦今美浓。傅元清:镇平县。乾隆年间入垦今台中丰原。傅上宾:镇平县。乾隆间入垦今神冈,移台中东势。傅如佐:镇平县。乾隆间入垦今苗栗县、分苗栗西湖、公馆。傅员达、傅昌达:镇平县。乾隆间入垦今公馆。傅廷俊:镇平县。乾隆间入垦今桃园杨梅。傅子梁:镇平县。乾隆中叶入垦今屏东内埔。傅洪珍:镇平县。乾隆中叶入垦今高雄杉林。傅去剑:镇平县。乾隆中叶入垦今桃园大园。傅兴文、傅常遴:镇平县。乾隆末叶入垦今美浓。傅敏成:镇平县。乾隆末叶入垦今丰涵。傅日钱:镇平县。乾隆末叶入垦今东势。傅玉卫:平远县。乾隆间入垦今苗栗卓兰。傅其苏:陆平县。乾隆初入垦今新竹关西吩居今苗栗狮谭、公馆。傅瑞禄:陆平县。入垦今桃园新厝。傅仙鞋:惠丰县。乾隆中叶入垦今桃园中坜。傅 烈:南安县。道光年间入垦今高雄凤山。傅登榜:南安县。道光年间入寻今台北市。傅 春、傅土水:南安县。咸丰年间入垦今台北市上林区。傅金串:安溪县。咸丰年间入垦今台北市。傅粤珍:镇平县。道光年间入垦今美浓。 近代以来,傅姓后裔也纷纷走出国门飘洋过海,大部分在东南亚等国落脚。据新加坡《南洋傅氏公会五十周年金禧纪念会特刊》著文称:新加坡开埠初期,傅姓族人离乡背井,搭乘帆船来到新加坡。这些早期移民大部分聚居在樟宜莱市区与海南山红毛丹格,他们均以刻苦耐劳的精神,垦植荒地或发展工商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傅氏宗贤在新加坡落地生根,成家立室,繁衍子孙。为了联络宗谊,共谋族人之福利,傅氏先贤傅孙屋,首倡创立傅氏公会。扁头、成业、孙照、孙按、维打、孔凤、维生、孙战等于20世纪50年代初组织了银青公司(银青即唐节度使傅实),即今南洋傅氏公会的前身,族人谋福利,为所在国家社会作出了贡献。 三、迁徙源头在我历史上,几乎每次改朝换代都有战争发生。由于战火蹂躏以及自然灾害频发,造成社会剧烈动荡,引发了人口的不断迁徙。历史上为避乱、灾荒,中原百姓曾多次被迫向四外大规模流徙,主要是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和更偏远的南方移居,打明朝起,就有一少部分族人开始走出关内(闯关东),顺着辽河的沿途踏入黑土地;在清朝的初、中期,便有傅姓族人源源不断的从山东、山西、河北等省开赴北大慌,其中来源于山东省的最多,约占总人数的90%左右,傅姓族人在东北地区历经400年的再度迁移,最终形成了较清晰的部落,他们在辽河平原地区、松花江平源和黑龙江省的东部山区,定居的人口较多;清朝后期和民国其间,还有一少部分傅姓族人,因做官、当兵、经商、求学、避害等原因而零星迁徙者还是不断来到关东。这种不间断的迁移是一种人们为了求生而流动的自然结果,也是造成华夏姓氏的广泛播迁。最终,由于生活的改变,定居后的年深日久,加之历次移民后裔难以确知其祖籍所在,往往把先祖迁徙最初的集散地为先人的祖籍,手传口授,记入家谱,传给子孙后代,作为家族中的贵宝史料。 四、迁辽的部分始祖 根据我们现有的资料说明在辽宁的傅氏族人的先祖有: 傅登亮:辽中县城郊乡傅家屯村一支系的始祖称为“亮公” 与登宽、登科三兄在明末清初从山东登洲府迁来此地。 至今已有十六代的传人,后人过万。 傅德马尺:辽中县肖寨门镇一支系的始祖称为“马尺公” 在明末清初从山东登洲府迁来此地,曾入满籍。 至今已有十八代的传人,后人过万。 傅 起:辽中县冷士堡镇臻朱岗村一支系的始祖称为“起公” 在清朝时期从山东登洲府或济南府迁来此地。(未定) 至今已有十二代的传人,后人超千。 傅天寿:沈阳市于洪区大潘镇一支系的始祖称为“天寿公” 该系的迁移资料尚在查询中。 至今已有十二代的传人,后人超千。 傅启雄:沈阳市于洪区大潘镇侯家一支系的始祖称为“启雄公” 该系的迁移资料尚在查询中。 至今已有十五代的传人,后人超千。 傅金贵:盘锦高升镇傅家村一支系的始祖称为“金贵公” 该支系是由海城市牛庄北关来此,原籍是河北省乐庭县傅家庄 至今已有十代的传人,后人超千。 傅 华:昌图县古榆树乡劳动村一支系的始祖称为“华公” 该支系是由山西省平阳府洪桐县来辽,落户昌图,来时哥仨一支 去了北边(黑龙江);余下两支落户东风,后迁往杨树林,再到 劳动村,现已300年之余。 至今已有十一代的传人,后人超千。 傅万灵:昌图县古榆树乡劳动村另一支系的始祖称为“万灵公” 该支系是由山西省平阳府洪桐县来辽,落户昌图,来时哥仨一 支去了北边(黑龙江);余下两支落户东风,后迁往椴树林, 再到劳动村,现已300年之余。 至今已有七代的传人,后人超千。 傅良德:昌图县十八家子乡傅有村一支系的始祖称为“良德公” 该支系是由山东省??府来辽,落户昌图傅有村,现已300年 之余。至今已有十二代的传人,后人超千。 傅松山:昌图县傅家镇刘岗村一支系的始祖称为“松山公” 该支系是由省内异地再度落户于昌图傅家镇刘岗村的,二弟 松林、三弟松和同行,现已100年之余。 至今已有六代的传人,后人几百。 傅永合:昌图县古榆树乡劳动村另一支系的始祖称为“永合公” 该支系是由??来辽,落户昌图,其先祖可上述多代,相关 资料要到吉林省双辽地区柳条乡去查。现已300年之余。 至今已有十几代的传人,后人超千。 本资料是由《关东傅氏宗谱》辽宁篇筹委会收集整理好多的信息和资料尚待

区别一、起源不同:

付姓:源于姬姓,出自黄帝裔孙大由的封地付邑,属于以国名名为氏。远古时期的黄帝有个裔孙,叫大由(唐侯丹朱之子),他曾被封于傅邑(今山西平陆),还建立了古傅国。

傅姓:源于姬姓,出自黄帝裔孙大由的封地傅邑,属于以国名名为氏。 远古时期的黄帝有个裔孙,叫大由(唐侯丹朱之子),他曾被封于傅邑(今山西平陆),还建立了古傅国。在大由的一部分后裔子孙中,有以国名为姓氏者,称傅氏,世代相传至今,是最古早的傅氏一族。

区别二、分布范围不同:

付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安徽、四川、河南等四省。

傅姓:在湖南、鄂皖赣大部、浙江、福建北部、江苏南端、上海、重庆、四川大部、贵州北部、粤桂北端、陕西南端、山东北部、河北东部、天津、辽宁西部、内蒙古东南、黑龙江东部。

区别三、人口数量不同:

付姓:截止2018年,付氏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三十六位,但在台湾省,付氏名列第五十六位,付氏名列第八百七十一位,人口总数约八百八十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55%左右。

傅姓:截止2018年,傅姓的人口已达610万,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三十六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55%。

开县紫水乡傅姓一脉字辈104字:以善承天引际铭,文如上象遇辰欣,志在传家维孝友,谋能定国乃贤良,繁荣昌盛绍炎黄,人道正义系农桑,光前裕后千代毅,克勤立俭万年长,耕读节约幸福源,温语谦词宇宙方,阳和东来照宅第,玲珑景霞献吉祥(前28字系湖广迁出地送来派语;后56字系开县增添派语。此支傅姓始迁祖傅际异,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从湖广省荆州府石首县南巷子柘林庙小龙塘东宝利家山傅家桥,迁入今重庆市开县紫水乡桃溪河(龙翻山)不久定居宝塔洞。)

我们中国人,每一姓氏在祠堂中都有一本家谱,又名家乘。家谱中记载着祖宗的来源,有许多追溯到周代,因为周代的子孙分封各国,以地方为姓;有的还远溯到轩辕,以证明自己的确是黄帝的子孙。

后世各宗族修家谱,有四姓是所谓“通天谱”的,意思是普天之下,全世界只有一种家谱的。这四姓就是孔、孟、曾、颜。这四姓的祖先都分别追溯到孔丘、孟轲、曾参、颜回四大圣贤,而这四家的家谱,所排的字辈——就是辈分命名所用的字——也完全是一样的。

说到字辈,是修家谱的重要工作之一。以前每三十年修一次家谱,即使衰落的家族,最多不能超过六十年。在修谱的时候,就要决定排出新的字辈。以蔡家的字辈为例是“世泰家声启,运隆教泽长”十个字。在1944年修谱的时候,就另外决定了新的十个字,作为后十代命名用的,假如本人名“世”信,儿子则名“泰”来,孙子名“家”珍,曾孙名“声”传,玄孙名“启”伟。由名字上一看,就辈分分明,尊卑有序。在同辈中,也有不同字用同一部首的。如启字辈的同胞兄弟姊妹,兄弟名启伟、启仕、启优、启侠、妹妹用启侬、启仪、启仙等等。这种表明血统的方式,后来更扩而充之,作为表明文化系统、社会关系的方式。

在家谱中,可以看到祖宗的来源,我是河南人,我们傅姓怎么由平陆一带到南阳来的?然后历代祖先,有谁到那里去了,都有记录。

宗法社会的组织,就有这样严密,对于个人的名、字、号、谥法、事业、行状,等于一篇小传,在家谱中都记载得清清楚楚。在家谱族系表的线都是红的,如果中间看见一条蓝线,就是很严重的事情了。因为红线是代表血统;如果是蓝线,就是表示没有生孩子,而是由兄弟的孩子,即侄子过继来承宗祧的;如果没有兄弟侄子,由外甥(姊妹的孩子)过继来延接香烟的,则加双姓,一般是本姓血统最近的过继(也叫承祧)。其中也有一子双祧的,如兄弟两人,哥哥无子,弟弟也只有一个孩子,那么这个独子,就同时是伯父的孩子。而且除了生父给他娶一个太太外,伯父也给他娶一个太太,称为长房媳妇。(当然,弟兄排第几,就是几房)。那么长房媳妇生的孩子,就是伯父的孙子,本房媳妇生的孩子,为生父的孙子。如果没有叔伯兄弟,就从叔伯祖的后代同辈中承祧,一直追溯到五代上去。如果外甥过继承祧,要经过族长的同意才可以,而且过继来的第一代要加双姓。如张家由李家外甥过继而来,在家谱中的蓝线下就写张李某某。

在人类学的立场看起来,好像红线或蓝线没有多大关系,“民胞物与”的精神,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谁的儿子都是一样;可是站在宗族血统的立场,就绝不敢以开放的思想来做。还有的人声明不是外甥,是“路边妻”生的孩子。所谓“路边妻”是有的地方有租妻的风俗,租一个妇人来,生下孩子以后,将孩子交给男方,各走各的路,没有夫妻关系。可是怎样去证明呢?“路边妻”等于西藏的多夫制。在西藏有一夫一妻制,有一夫多妻制,也有一妻多夫制,一妻多夫有的是兄弟同妻,也有的是一个妇人同时是张、王、刘、李几家的太太,女权很高。所以“路边妻”的孩子,碰到几家修谱时就发生问题了,因为无法证明这个孩子到底是哪一个丈夫的。但无论是红线或蓝线,有一个最主要的精神,就是“兴灭国,继绝世”的精神,对于没有后代的,一定想办法把他的宗祧继承下去,香火延续起来,这是中国民族思想的精神。

每一宗族的家谱,依照老规矩,仅有两部。正本放在祠堂里,副本放在族长的家里。如果为了法律问题或者宗族上其它什么问题,要查家谱的时候可不容易,非要全祠堂的董事、负责人到齐了,才可以打开这个藏家谱的箱子。我当年在家里修家谱,一位朋友告诉我,他当时回去修家谱,有所变革,不像以前那样有半张书桌宽大的正副两本,而变成了现在的二十四开本,同时印了一百多套,凡是出了钱的,或一家送一套,或三五家送一套,以资流传。所捐的钱,绝对超过预订的价格,甚至有的超过十倍以上,以表示对祖先的孝道,为宗族尽力。领家谱时,非常隆重恭敬,视为一种光荣,除了用古典鼓乐,到祠堂中恭领,如迎神一样,而且当天还要设宴,邀请诸亲友,因为这也是一件喜事,宗族、亲戚、朋友、邻居都会来道贺。领回的家谱放在“谱箱”里面,供奉在祖先牌位的旁边,是不能轻易打开的。如果是几家合领的家谱,就由合领的几家轮流供奉保管,一家以一年为期,对这件事是非常严肃庄重的。

家谱不但是为个人,而是为一家一族的宗法社会观念而存在;它更高的价值,在于其中有很多宝贵的资料。尤其在历史这方面,寻查个人的史料,像岳飞、文天祥这些人的传记,就是从他家乡中的家谱里,找出很多真实的资料与记载,这些资料在历史上很重要。换言之,家谱家乘,就是它这个宗法社会的一个小的历史。我们常说,大家都是黄帝子孙,就是各家循家谱研究,追溯到最后,黄帝是每一家族的根源。发展下来,就表现了“兴灭国,继绝世”的民族观念。

更新于 2018-04-27

来自作品集姓氏普籍

历史上姓傅的名人

历史上姓傅的名人有哪些 历史上姓傅的名人分布 形声字,从人,从(fū),亦声,意为培育奇花异草,引申为讲解奇花异草、传授知识。人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