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姓的家谱文献
江西万载龙氏族谱,(清)龙学川等纂修,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另有一部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万载龙氏族谱,(清)龙文等纂修,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十三~十四卷、第十六卷、第十八卷、第二十~二十一卷、第二十三卷、第二十五~二十六卷、第二十九卷。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万载龙氏族谱,(清)龙璓等纂修,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今仅存目录、临支、韶支、伟支等世系,另有一部存目录。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万载龙氏族谱,(清)龙凤斌等纂修,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目录、善支、临支、西房、东继等世系。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万载康乐坊龙氏族谱不详,(清)龙发祥等纂修,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万载龙氏族谱三十九卷,首二卷、末四卷,(清)龙友松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卷上下册、第十八卷、第三十卷、第三十二~三十四卷、卷末1册、3~4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万载龙氏族谱二十卷,(民国)龙景召纂修,民国十四(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九册,今缺第二卷,另有一部仅存第三~九卷、第十一卷、第十三~十七卷、第十九卷。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万载龙氏族谱十二卷,首二卷、末四卷,(民国)龙兆升等纂修,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上下册、第一~二卷、第四~五卷、第六卷下册、第七卷、第八卷上下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万载龙井龙氏族谱,(民国)龙赓荛等纂修,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忠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今仅存卷首上册、第二~四卷、第九~十卷、第十三~十五卷、第十七~十八卷、第二十一卷、卷末。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万载万载龙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西进贤源溪龙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复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醴西高桥龙氏五修族谱三十七卷,(民国)龙纪官、龙起清等纂修,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武陵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五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湖南长沙龙氏族谱十六卷,(民国)龙佩璋修,龙翰青、龙鹤龄等纂,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武陵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茶陵云杨龙氏族谱,(清)龙宪章撰,清朝末期稿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湖南湘乡上湘城南龙氏续修族谱八卷,首一卷,(清)龙群骖、龙明辅等纂,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纳言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阴龙氏续修族谱十二卷,(清)龙昌满、龙世路等修,龙舒甲、龙泽生等纂,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文会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零陵龙姓六修宗谱十五卷,首一卷,(民国)龙福云修,龙海源纂,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邵阳龙氏续修族谱六卷,首二卷,(清)龙惟远、龙惟祝等纂,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7年)敦伦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新化龙氏族谱一卷,(清)龙湘水、龙欲志重修,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仪陇县档案馆。湖南新化龙氏五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常德龙氏族谱,(清)龙承先等修,龙承吉等纂,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潭井华龙氏六修族谱四卷,首六卷、末五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厚慎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湘乡上湘城南龙氏五修谱,(民国)龙振甲等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纳言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九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广东省顺德县大良乡龙氏族谱十七卷,(民国)龙景恒纂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敦厚堂铅印本十七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广东南海重修龙氏族谱十卷,(清)龙生文等修,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序,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思成堂木刻活字印本。广东顺德县大良乡龙氏族谱十七卷,(民国)龙景恺等总纂,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敦厚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七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广东省顺德县档案馆。
龙氏重修族谱,著者待考,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沩宁龙氏六修族谱二十二卷,主张饿待考,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敦厚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七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龙氏族谱二十二卷,首四卷,著者待考,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武陵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龙氏十一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四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城南龙氏五修族谱三十二卷,首五卷,著者待考,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纳言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九册,今缺第十三卷、第三十一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李氏字辈谱
1、湖北: 逢水仕金廷,阳一可必自,居世成善国,其家祥光美;
2、四川安岳: 华时应有,文才必仲,仁义智信,正大光明,克承先绪,世代荣昌;
3、四川安县: 大福智忠信,文才必仲行,国德应有庆,世守常增培,孝顺绵基绪,诗书启俊英,若能立邦本,定可振家声;
4、江西: 光天化月照, 鸿先喜泰尧, 才发兴隆茂, 林应登文朝, 忠厚传家远, 开祥重得尊;
5、浙江仙居: 仁义礼智信, 天地元黄宇, 宙兰馨竹秀;
6、 有、芳、毓;
7、李煜同族: 大祖原安福,衡湘玉树连;
8、重庆涪凌: 万文登联国,弘世成福大, 伦常家齐治,山青永长安;
9、湖北当阳: 世时正宏大,光宗承荣昌,永远传家德,贤名达万方;
10、重庆梁平:汝名时闻,可仲彦仕,为善承宗,大光万世---金堂衍圣, 江佑开先,诗书继首,代启英贤;
11、陕西汉中:作、芳、树、阳、建;
12、 国、勋、业、秀、广;
13、福建: 正自大学继,洪儒道法传,时中国乃泰;
14、 俊发齐英启瑞祥,经伦华史庆贤良。国正家兴栋林茂,盛大日新富有常;
15、湖茫李氏:再如承先祖,文嗣仕永昌,德厚能继美,声名必远扬;
16、四川威远:忠、仁、希、尚
17、湖北安陆:派衍陇西代象贤, 簪缨甲第庆缠绵 ,南宫归获超今古, 兆楚人文极万千;
18、 华国才猷真裕俊, 经邦读列可光前, 云初祖尔原同气, 源远流长百世传;
19、 常绍前光修德大 家声远振诗书长;
20、 国治家齐维尔克昌, 存心宽忍百世其长, 兴宗耀祖富贵永强, 继传忠义安吉宏扬;
21、山东海阳:仁、孔、作、树、超、知、忠、京;
22、四川岳池:文松逢先新林芳,时振飞继生元良,健代荣华永世昌;
23、山东莒县::元、东、实(钦)、成、作、山、明、永、秀;
24、湖北荆州:成、中、召、祖、训、孝;
25、 万,清,绍,德,长;
26、山东青州:学、永、临、田、增、景、修;
27、辽宁: 咏云成文尚,空广生树久,洪世长积德,学中万国书;
28、江苏徐州:敦厚恒存,敬成自守;
29、四川: 其文忠福井,百万兴庭大,朝臣芳楚玉,治国定安邦;
30、湖北麻城:西开广达,文贤忠厚;
31、灯久光明,永怀道德;
32、桂、明、福、印;
33、安、永、怀、瑞、兴、启;
34、世守其业,继祖承德;
35、正大光明,修齐治平;
36、文学丕万世,永玉国鸿昌;
37、文守继兴世治廷永成希,春明毓殿英政东;
38、元向知本大, 文运振明新 ,学道恢仙泽, 存仁潜信真;
39、龙殿腾飞,屏翰洪广,俊美英奇,声名显达,简策昭垂。宽怀功厚,猛勇雄威,书谟典训,忠孝友魁,人文蔚起,世第永辉;
40、显、 万、 鸿、 清、 荣;
41、大田逢春玉,国辉久长开,德泽永世远,福禄自天来;
42、荣绍士汉孝,克明必本元,国邦朝山林,承;
43、文、朝、述、先、伟;
44、正裕厚培,长春肇庆,尔履惟恒,端本崇敬;
45、人文未起,升朝辅正;
46、光良久远善 ,任孝一正方, 元启天开宗, 易长文明辉, 先绪克定大, 吉昌荣国邦;
47、原裕广崇兴,时青显达隆,贤良昭祖训,俊秀绍先忠,交慎缔;
48、桂荣盛昌茂,征应念仕升;
49、贵宗云朝春光庆 天道显昭崇典则 玉成才美期登用 大建文模转正直;
50、必宴馀定全,登宗如得相,呈绣高颖景-----顺继文明远,功崇振泽长,学科连步上,邦国永增光;
1,四川宜宾:“善朝德应福思时兴荣显清高彦富贵文章本圣贤孝弟承先泽忠信纯由天仁义著家国礼智渊源远”。
2,四川达州:“献必凤瑞起世上德立清永定荣华国”。
3,四川自贡:仁义礼智信,锡祠树亨家,万寿连芳甲,庭修绍国华。
4,四川宜宾长宁:"忠孝传家本,诗书振国梁。祖宗辉可继,万代有荣昌"。
5,四川泸州:“大运启朝腾荣福成代兴仕正德伦显万寿永遐宁”。
6,四川泸州:世天世泽启,安邦定国祥。
7,四川乐山市 :“文章仕世大云正,朝遇贤臣运会顺,河清海晏庆升平,万国翰林喜泽润”。
8,四川乐山市:海尙文明、碧达帝廷、圣朝俊秀、世寿显云。
9,四川遂宁市:“君仕礼仪重,明德永远兴,安定朝庭内,居保太平春”。
10,四川达州市:明正治世玉 ,海国思云崇 ,为能培万代 ,图会智朝忠。
-龙姓
姓总体概述 ,龙-百家姓排列256。
龙(Lóng 龙)姓的来源因多涉及神话,故不可详考,源出有六:
1、出自黄帝之臣龙行。据《姓氏录源》及《竹书纪年》所载,黄帝臣有龙行,黄帝居有熊(今河南省新郑)。是为河南龙氏。
2、出自舜时纳言龙之后,以官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龙氏,舜臣也,龙也纳言(所谓纳言,是当时一种专司出纳,帝命的官职。)子孙以官职名龙为氏。因舜的活动地域在晋南地区,故此支龙氏出自今山西省境。是为山西龙氏。至汉代,龙勉因仕从河北钜鹿诏迁扶风京兆,传四代有龙述,字伯高,龙伯高初任山都县令,汉光武帝时升零陵太守,官于楚,家武陵为武陵始祖
3、出自古代神话传说,御龙氏之后。据《姓氏考略》所载,龙姓出自御龙氏,望出天水。如夏朝御龙氏刘累(尧之后,因有驯化龙的本领,深得夏帝孔甲的赏识,被封赐为“御龙氏”)的后裔中,就有以龙为氏的。刘累的故城在今河南偃师县南,是为河南龙氏。
4、出自古代神话传说,豢龙氏之后。据《通志·氏族略》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等资料所载,相传董父,已姓,精于饲龙,以畜养龙而被舜赐姓“豢龙氏”。其后代有以龙为氏的,是为湖北龙氏。
5、出自西汉牂牁地区有龙姓。据《华阳国志》所载,西汉时的牂牁大姓中有龙氏。牂牁郡,治今贵州省凯里县西北。
6、出自地名,以采食地为氏。春秋时楚大夫食采于龙(今山东省泰安西南之龙乡),其子孙有以龙为氏者。
你好!我是李姓。不过我的祖上是湖芒李氏,每个地方的李姓族谱不尽相同,我是启字辈。你所提到的“龙 发 玉 长”在我们家族的家谱里就找不到。建议发挥你勤于发掘的精神,在网上找找,特别是族谱网或者是李姓研究者写得一些博客,另外询问当地的长者,应该会有收获。
龙姓的家谱文献
本文2023-10-05 21:14:5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84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