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揭傒斯全集中《集贤王大学士生朝》《孤松篇寿王大学士》《奉题王大学士...行卷》诗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揭傒斯全集
作者: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
分类:I214
尺寸:
书号:
定价:
形态:510 页 - 846 章节
浏览:在线阅读 全文下载
网上冲浪更快更爽,下载 工具栏的 Firefox
全文目录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揭傒斯全集
揭傒斯全集目录
前言
诗集
卷一
杂诗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诗续集
文集
卷一制表
卷二书
卷三序
卷四序
卷五记
卷六记
卷七碑
卷八铭
卷九杂文
文集补遗
揭傒斯全集辑遗
诗
文
附录
附录一传纪
附录二赠答题咏
附录三序跋著录
附录四评论佚事
题饶家桥
江涨一首时西师未息
桃花鹦鹉
题江道士清虚馆
寄题信州德元观何真人长春亭
桂林歌赠胡秀才
送袁先辈之〓江
黄尊师高轩观鹅因留宿
衡山县晚渡
登祝融峰赠星上人
饮张氏别墅
寄题九江义门陈氏寿安堂
寄南岳圆上人
湖南宪使卢学士移病归颍舟次武昌辱问不肖姓名先奉寄三首
正月十二日寻卢学士船至汉口留诗为别
题张彦辅枯木
黄鹤山听雨得清字
至岳阳寄武昌诸生
三月二日闻西师捷口号
三月三日奉陪宪使程公游麻原第三谷宴藏书山房白雪楼
题曾观颐文集后
临川女
题王仲山所藏潇湘八景图
潇湘夜雨
洞庭秋月
远浦归帆
平沙落雁
山市晴岚
江天暮雪
烟寺晓钟
渔村晚照
宿华盖山赠赵尊师
以事暂如武昌发临川
女儿浦歌
登古头陀寺最高处得照字
夏五月武昌舟中触目
送李掾自北回归省长沙因简赵宣慰张徵士吕宗二判官
送姜尚忠得官后携新妾归省
送尹十六善叟谒告归茶陵会〓贤兄处士
送黄五舅得武陵校官还辰州寓居省侍
山水图
远归曲戏赠李九时毅还江西
重饯李九时毅赋得南楼月
秋兴亭得南字
寄题傅氏吾一齐
贫交行
送赵履道虞叔常还江右
晓坐张先生朝阳轩
张氏宅饮饯酒醒作
别武昌
秋风一首送邓东白归金溪
望葛市有怀故人卢子仪以附他舟不得上岸相见予往赴主一书院时卢寔送予至长沙今经其里乃不一造门能无憾乎至樊口作
过江州
南康夜泊闻庐阜钟声
庐山连尊师求真阳诗久诺之而未作一夕梦中得之因书以赠
汉荼陵侯庙
春日杂言
山堂晚兴
饮酒篇悼亡后作
梦两雏
初夏和邻友见新蝶并次其韵
梦武昌
游麻姑山
云关
飞练亭
涌雪亭
三峡桥
麻姑坛
程学士将赴翰林八月十有二日再命议事中书奉饯一首
卢学士奉旨南祀海岳繇钟陵相别闻尚宿留会稽有怀奉寄
喜赵顺昌官满来归
伤足不愈遣闷示友
病夜
得程翰林扬州消息
送雷山人游山
感梦
大饥行
蘘荷山
彭氏具庆图
送阿英童归杨氏
归故园新居落成后作
寄题朱氏真朴堂
寄题永丰刘氏暖翠亭
史馆独坐
张君寿鹄山隐居
文会图
山水图
寄题徐道士野愚轩
蜡梅太平雀
寄题鄱阳严氏悠然楼
送人从军
山水
廖氏皆春堂
寄题胡氏园趣亭
山晖图为刘尊师赋
渊明归兴图
赋得海上云送良上人归径山
新安许氏兰秀轩
寄题上饶郑氏菊庄
云锦溪棹歌七首
寄题傅尊师兄弟所作宁寿道院
我我亭诗
寄题邺下樊氏钟秀园
送人之淮东
山行
北楼雪后酒醒独吟
野鸭词
寄题冯掾东〓园亭
宿梁安峡梦故室有感
三月八日携二侄游麻姑山
送陈教授赴郴州
送赵仲远赴瓯宁
出三洪峡
闻熊从正呕血亡
游禅林寺喜得昌上人
山庄晚立有怀舍侄沆督获临川
哭王十良仲
雨述三篇
雪中同程汉翁程志可登吁江从姑山
春暮闲居寄城西程汉翁十五韵
寄寿程翰林
熊英德哀辞
哭周隐君
北上登小孤山
长风沙夜泊
扬州阻风
望岳
初至京师和答友人病中见示
不寐呈何太虚
何郎失镜词
赠青城侯尊师次韵
雪中访史馆陈仲刚兄弟皆疾未适坐语留赠
送何太虚南归
重饯何太虚
赠友
赠茅山刘尊师
暮归
晓出顺承门有怀何太虚
赠洪参军兄弟
留署丞宅观古图玩和田大夫
和吴真人大明殿元旦早朝
赠颠上人
庐陵玄潭观旧藏许旌阳斩蛟剑兴国有一道士过庐陵窃之至于京师以献吴真人邀予赋诗遣还本观
登海王庄古丘作
读蒋临淮碑
寄题太子文学张希孟凝云石
吴歌一首送张清夫提举征东校官先还吴中
居庸行
登怀来县古城
南城怀古四首
石鼓
铜仪
悯忠寺
长春宫
京城闲居杂言八首
雨渡桥干岭
次龙门
偏岭作
还宿泺河嘴望行宫
去妇词
四友诗
送郭祥卿架阁还姑苏省觐赴广德幕府选为中书礼部不就
送虞德修
谒告南归夜过安民亭有怀宁志道
是夕梦故人吴东之凄然感怀
徐州对酒和曾编修
宿宝应
高邮夜泊读曾可则诗集
烈山和曾编修
入秦淮和曾编修
二月七日早过池州周同知出郭相迓风急〓驶遥望黯然
泊安庆和曾编修
小孤山次韵
赠别曾编修归庐陵葬学士兄
赠〓者黄生
山水卷
寄题临川西磵范氏寓居
访所亲
寻舍弟将至东牟宿野店
赠王郎
别乡友徐明初
题寿昌寺
奇童诗
题姑苏陆友仁所藏卫青印
俞氏看雨轩
赵照磨虚舟
寒猿饮水图
余道士抱朴斋
画鹰
题罗稚川所画临川罗益谦溪居图
四清图
题南顿孔氏复明诗卷
青山白云图
次韵陈明仲喜雨时初免先子丧
程汉翁隐居新城山中偶入城府寓童使君西园既日获谈讌何太虚有诗赠问且并予次韵奉和
赋双陆
自〓之临川晓发
题聂积道庭池大室
题陈掾菊庄
泊安庆
待潮
蛾眉亭
渔父
高邮城
淮阴阻雨
济州初度
杨柳青谣
病目二首呈程承旨
读黎景高佥事重修汉阳郎官湖李太白祠记爱其高简有法赋诗十韵寄题祠下
城南宴集分韵得与字
题集贤赵待制赠黎使君罗稚川所画秋芦群雁图
杂诗四首寄彭通复
读黎佥事安南志见所书与陈键始末有感而作
献张平章
和欧阳南阳月夜思五首
寄何得之隐居二首
二贞诗
送吴士一南归
题张道士所藏宋复古古木寒泉图
集贤文学士挽词
竹雀图
寄题集贤周待制悠然阁
题祝道士龙虎山先天观图
送田大夫修甫赴甘肃省幕
卢沟风雨送别图
马氏岩溪图
山水图
周待制致乐堂
送道士薛玄卿归江东
送宋少府之官长洲
大明殿退朝和周待制
奉饯集贤黄大学士宣抚山东河北
送张编修德元弃官归养永嘉
赵道士山水图
云中四老图
哭刘恩州致政
祖生诗
白莲诗
孤雌行为郾城徐节妇作
春风双秀图
送管录事赴东平走笔作
燕氏救兄诗
送人归蜀赴官云南
答胡明远述怀见示
送华尊师以天寿节奉诏祀武当
送客省冷副使归豫章觐省
杜从事元美戏彩堂
庐山郭教授数相〓不见忽闻归省却赴官云南寄五言一首为别以答愿交之意
寄题卢沟桥符氏雅集亭
和酬马伯庸供奉史馆闲题见示
送秦从事岩卿赴迁安令
集贤王大学士生朝
送马雍古御史抚谕河西
送周山人之辽东
李宫人琵琶引
高隐君诗
题上都崇真宫陈真人屋壁李学士所画墨竹
大驾既还独候驿传未得和陈真人见示
题邢先辈西壁山水图
送李掾还泰山
集贤大学士赵国公王开府庆八十应制
陵阳牟景阳以名祖父之子孙负奇才劲气而与世抹摋自台州教授入掾翰林一语不合竟弃去不顾以诗为别
结羊肠辞
刘承旨父大司徒邢国公庆九十应制
送周待制奉母归番阳勒碑却赴官池州
题吴越王答周克俭谢赐物及陈事宜状帖
题胡氏茂清亭
砚山诗
题集贤商学士所画太乙崇福宫东西壁山水图为张真人作
读於潜谢氏三世圹记皆自作石柱桃花二〓处
送黄道士
渊明归去来图
寿陈道人
题孙教授所藏三画
楚山秋晚
天台图
雪霁图
奉送大名安治中守沔阳
送徐道士归豫章西山
寄题新昌漆隐君桂轩
漆隐君作寿藏屋东筑亭曰可居求诗
题百丈辉长老所藏李仲宾之孙岁寒图
河东何彦诚善八分书及署书携家入吴楚间有盛名虽贫泊如也其至京城予未之识艺文少监孙转臣为言其人且邀予赋诗
寄题湖广平章道童归耕亭
题宪台张史雪谷轩
寄题江东应天山天谷庵
送成宜叔编修归南阳迎鲁学士因省觐
寄题馀干张氏让堂
周氏敖山驿水木清华亭
蔡七祖真人得朱文公所书读书二字以名其斋因请予赋
赋得吴歌送人归吴中
走笔赠眉山郑县尉之官缙云
过族侄
碧溪堂诗
沈逸人东观招饮山馆
送孙志言远游
达摩西归图
题蒋氏倥侗集
赠戴逸人
兴国赠赵先辈
和酬李九时毅
秋涧吟
画鸭
梦游麻原
题聂氏陶轩
清江黄氏池亭
参禅图
送王员外还朝
送涂云章访旧武昌却入京师
初春以事暂之庐陵过临江望孔庙丽泽楼
归舟
小孤山晓发和蔡思敬韵
安庆阻风和李提举韵
三月晦日舟中送春得诗字
大信晚泊呈舟中诸公
扬州蕃厘观琼花和壁间郑损诗
入黄河和李提举韵
过古宿迁和李提举韵
白杨河看月
过吕梁宿云梦城下相传汉高祖伪游云梦至此而得韩信后人因以名其城即彭越之故都也故老犹能历历指其处遂与诸公分韵赋诗予得黄字
纪见和李提举韵
歌风台和李提举
永济渠阻风呈李提举诸公
入〓和蔡思敬
宿武城和蔡思敬
过陵州和蔡思敬
皇舅墓
晓发齐家堰和李提举即事
河间郡治宋熙宁初尝建门曰瀛海之门其废已久皇庆初右师刘郎中出为总管方营度重建以代去不果郡人郭氏者出私帑成之至是翰林胡编修持太常陈博士所为序求予赋之为赋长
蔡氏四适堂诗
齿落
子陵独钓图
鼯鼠食瓜图
哭信州仙源观徐尊师
送泗州赵判官佐湖广省幕
送张天师归龙虎山
赠陈尊师归江东
送蔡思敬还豫章有怀辽阳李提举
潇湘八景图
孔林图诗
寿栎山诗为吴真人生朝作
雪竹初齐图
寿王枢副
李将军歌送李天民赴邵武军口巡检
桃源图
送主簿宗公赴官长乐
送人归豫章
送王留守宣慰荆湖
集贤大学士枢密副使王公既悬车之明年即所居西偏旧堂扁曰康乐赋诗述意猥蒙示及辄依韵奉和
奉题王大学士延佑二年奉使宣抚山东河北行卷
梦题墨梅
奉和王大学士康乐堂夜坐见示
送叶道士还庐山
题张尊师画
送徐长公归豫章
吉安老人
送太常掾陈存道教授广东
送播州杨宣慰归藩
前卫亲军百户张合剌普华丧其母于京师躬舆榇还广平又自穿坟以葬枢密王公作诗邀予赋
送徐元山
寄题括苍王氏东野二亭
耕雨
心远
寒夜
十一月七日吴特进初度
送唐尊师祠武当
送詹尊师归庐山
河西刘守中所临秦友谅衰柳飞蝉图
孤松篇寿王大学士
和族子节京城客思
登蓟丘
送雷巡检赴雅州
寿王枢副致政
赠淳真子张太古
许判官挽词
送何秀才南归
题金人王仲宝墨竹
胡编修挽词
送陈讲主奉诏校经罢归余杭
秋夜长
廖母诗
送宁上人归五公寺
慈化寺〓上人题黄金书华严经
谦上人自牧诗
送玄上人
寄姑苏张大监
送茂公
栾城范节妇郭氏诗
立春病述
答程敬甫见和
元宵和张伯贞
和刘录事春雪二十韵
奉和傅与砺对雨见怀
和傅与砺近日二首
胡氏方齐诗
二月三日病中闻王少监东阁梅花盛开因寄赠
诸公见和梅花之作因王少监言先平章在时所蓄凡百馀株今无二三矣乃复用前韵
予卧疾两月中朝诸老皆为之忧及少瘥皆为之喜感而有作
读中书除目
送吏部段尚书赴湖广行省参政二十韵
夜坐
花朝连雨花皆未开与同舍诸君谈诗学书走笔作
十六日监中诸官长携羊酒相过许彦温照磨有诗次韵为答
有客自南来
奎章马典签作淮南招隐图其父伯庸中丞为之题以赠郊祀法物简库使索赋
墨竹
奉和吴特进送萧炼师还江东
奉题近臣所藏天历御赐渭川千亩图
前太常孙院判凡四哭子而两岁两得之麦著作有诗予亦次韵
题萧焕有历临江兴国二郡及广东帅府三照磨政迹
题宋好古墨竹二首
明仁殿说书闻一之归省新安
寄题江阳毛氏天光云影阁
寄题丁左司崧岩精舍
题台掾王仲能所藏二画
李遵道枯木
唐子华山水
题陈道之所藏林和靖谢工部惠河阳法酝道服布财帖
送吴宗师弟归鄱阳
送孔惟中归临江
国子博士赵继〓既为乃祖丞相忠简公建祠闻喜董泽故居又乞为潮州推官修忠简谪居故祠赠以长句
胡氏嘉树轩
刘氏清修堂
送邓医士归庐陵
有一近侍西域人颇读书好画竹石多技能家在湃渭间有母尚存以久客京师将归省士大夫多为诗文以夸道之释源宗主洪司徒亦西人独作五言诗三十六韵以大义责之谓多技为童坚
丹阳束氏山居图
送傅与砺从事安南
谢氏松巢
寄题庐陵林氏华峰堂
送李唐卿御史赴西台
简氏七便面拟唐宋七名家作皆逼真
送刘遵道循史赴南台
听竹轩为王晋之著作赋
读庐陵黄琮以翁集诗甚清婉词亦秾丽集句尤工因题其后
连旬病卧闻集贤同修撰亦困雨潦兼疾未瘥乃蒙遣问奉寄二首
前舒城长燮理溥化自迁乐安善政日闻荐牍交至病中有怀作诗志喜
施道士无一斋
烟江秋晚图
张真人象山图
送张尊师奉使龙虎山召天师赴阙
寄题刘氏城隐
莆田渊上人自号珠海近还自五台极言光景之异又言尝游补陀补陀亦有之然百无一二见者於其归赋诗以赠之
画马
十月十八夜南郊斋宿梦先帝召见便殿手赐橘花一枝有感而作
温日观葡萄
送周道士兼简江〓陈众仲提举
徐道士还茅山求友云诗走笔作
病中初度〓江严仁安周仕雅欧阳伯诚周伯达临江陈道之庐陵彭宗建乡友熊可大张伯贞九原陈伯丰各以歌诗见贻而楚国程文宪公之孙敬甫独宠以百韵仆故程公客也俯仰今昔慷
宣城张尊师玄谷轩
孙氏世德碑
送林彦广南镇行香
张节妇诗
题江东王使君所序张道士祷雨卷后
雪中脊令图
王宪章
寿吴大宗师
虎图行
题黄文学所作南康杂造局使曹君寿诗工粮记后
送简河源
云岩
送汪司徒致政归巩昌
题欧阳龙南所藏双龙图
题许参政所藏刘伯熙青山白云图
双秀图
题欧阳龙南所藏罗稚川秋江晚景图
张尊师夏山图
干勒源云山图为天台项子虚作
送熊秀才归江东
甯节妇诗
龙门和刘修撰
暘谷图
和刘修撰即事
早起宴坐和虞学士壁间韵
进士张子高得邛州判官归成都
赠项炼师
题御书雪林二字赐赵中丞应制
送仕虞掾刘立道分教沔阳
大驾既幸上都率奎章诸生之留京者读书宫南史馆中得大热疾势危甚项均子虚视之一药而起为赋五言一首为谢
番阳萧性渊携其祖将领所爱唐琴号霜钟者还自和林求诗六月三日五门宣赦后作
御马图
杜节妇诗
文瑞图
敕勒秋风
乌桓夕照
滦河晓月
松林夜雨
天山秋猎
陵台晚眺
古木图
送李伯傅宰归善
赵永嘉敬叔为予言瑞安有隐者曰唐景瑞尝有荐于行中书省中书用为宗晦书院山长不起因自号清节处士求为赋诗
渊明归去图
送人赴广州医官
刘汉璋挽词
奉和翰林张学士寄题平江重建姑苏台
题贺张仲渊使君自平江拜吏部尚书诗卷
雪岩走笔次韵
追和虞学士陈助教宴董尊师城东杏花下之作
题何昭文所画归来图
和张太乙秋兴十首
题龚友辅缵古斋诗
河东周时用远临寓舍喜而有作
题张彦辅所画仙岩王氏野外堂图
大德己亥予拜清退先生王道傅於贵溪之西昂有谢惠陶原集诗后三十有八年其诸孙天明至京师忽以见示予览之愧甚亟欲毁去恐乖久要之情且欲存以为少作之戒因再用前韵志感
上在岭南时居独秀山寿甯禅寺有近臣宽者里不花自易名法恩愿为上出家祝厘赐御书为识及即位赐名亦辇真省吉日侍左右乃以旧所赐御书装潢请赋
临川曾君俊始自豫章从故人入京师未尝请於其父也及以书报父乃以诗寄之词意悃恳读而为之和
送许可与赴武昌水陆事产提举
寄题王氏孝义堂
题龙虎山张太乙竹石
和酬徐则韶见示九月游西山之作
题高丽幼上人所藏金人画苏子瞻游赤壁图
折枝十韵
梅
桃
来禽
栀子
茶
兰
葵
月丹
木香
月桂
张氏孝义诗
张氏望松亭
送笃御史赴南台
云山春晓图
保宝御史为南台从事时识文宗於潜邸尝御书其名以赐之因观宸翰感极成诗
寄题张尊师壶州道院
送奎章阁属王可宾归陈州
玛瑙石
送孔文学赴大庾巡检
题张使君弃官学道诗卷
渊明归去来图
秋夜
送李都事赴湖广省幕
送龚立民之南康学正
题胡虔汲水蕃部图应制
耿孝子
奉同柯博士甘内掾下直赋
送秘书李道济赴峡州幕
送乡人佑上人从师归当阳
吴子高悼亡归岳阳
送王伯循编修赴南台御史
二月朔日雪中题欧阳少监所藏宋好古画竹
送苏尊师归茅山
奉送全平章赴任江西
赵孝子
送阴阳萧教授赴浏阳
题临江同知问流民事迹
送聂太祝赴潮州录事
送户曹掾于孔昭赴南台掾
送毛真人还龙虎山
故中宪大夫岭北行省左右司郎中苏公志道哀词
柏堂诗
题内府四画应制
宋徽宗成平殿曲宴蔡京图御画御记
曹将军下槽马图
韩滉土星像
韩干马
题辛澄莲花观音像应制
忆昨四首
寄题张齐公庙
寄兄
寄题杨教授菊庄
送谭仲章归长沙
送郑司狱归衢州却赴调京师
六月七日得庐陵刘仲高及儿子汯书用集贤孙伯刚韵寄意
雨中感怀和壁间虞学士韵
我有八尺驹
关尊师松壑图
题临川黄炼师入京赠行诗卷
醉学士图
龚氏皆山楼
过何得之先生故居
赠吴主一
题信上人春兰秋蕙二首
赋得春雁送张郎中省觐扬州
所藏远山图
题陈氏松巢图
重送曾应奉及周邹诸君子
杂诗
写兴五首寿吴大宗师
雨中作
送刘旌德
题渊明抚松图
题赵子昂寒翠图
送冯尊师还岳阳
题芦雁四首
题李陵送苏武图
题风烟雪月四梅图
题牧羊图
题草虫图二首
再题二首
题石头和尚草庵图
题何尊师画牛图
题柯博士为方叔高所画墨竹
丘氏南陵月矶亭
题四梅图
题蒲萄
从他痛辞
赠许道士
题李见心小蓬莱
黄母吴氏挽歌
送墨工潘生还临江
武冈扶丘山紫府延寿宫宋张真人守静所居也至今祷雨旸辄应其徒纯真子饶君礼诚延佑中入京师为今玄教大宗师吴公所知居太乙延福宫十五年将南还山中诗以送之
题渔樵问答图
题刘商观弈图李伯时临苏子瞻跋茅君彦刻
题陈所翁双龙图为寅上人作
题玉笥山邵道士所藏宋方奉使赠刘道士
题彭尊师祷雨诗卷
题春龙听雷图
送黄判官归江西
和刘修撰十二辰诗
发临湘得风
金紫光禄大夫山东行尚书省兵马都元帅知济南府事特封济南公致仕赠效忠宣力佐命功臣荣禄大夫司徒柱国追封齐国公谥忠襄张荣加赠推忠宣力正义佐命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
妻齐国夫人宋氏进封济南王夫人制
诸王忽都答儿追封云安王谥忠武制
诸王罗罗〓追封保宁王谥昭义制
申命三十九代天师张嗣成制
进至大圣德颂表
皇太后加尊号监修国史府贺表
天寿节监修国史府贺表
元旦翰林国史院贺皇太后表
天寿节代蒙古国子监贺表
上再即位奎章阁贺表
奎章阁贺正表
册皇太子奎章阁贺表
圣节贺表
奎章阁贺表
艺文监贺表
又
又
上李秦公书
与尚书右丞书
答胡汲仲书
与萧维斗书
吴清宁文集序
丰水续志序
萧孚有诗序
孔氏谱序
重修揭氏族谱序
送刘旌德序
通鉴纲目书法序
范先生诗序
书王鼎翁文集后序
城南宴集诗后序
送胡伯友拜孔林序
送张掾序
送陈文学序
赠医者汤伯高序
夷白先生集序
纯德先生梅西集序
送程叔永南归序
送族子时益赴南康主簿序
送李克俊赴长兴州同知序
送刘真叟赴广东宪幕诗序
宋史论序
送刘以德赴化州学正序
送张都事序
送艺林库提点毕申达弃官归养诗序
送也速答儿赤序
〓溪先生文集序
无底书囊序
临江路张同知自然颂序
送燮元溥序
送彭仲宝赴水北巡检序
富州重修学记
全州学记
舒城县龙眠书院记
涿州孔子庙礼器记
增城三皇庙记
建都水分监记
安福州东岳庙记
浮云道院记
抚州灵感庙记
胡氏园趣亭记
杨氏忠节祠记
孝通庙记
易州定兴县城隍庙记
庐江县学明伦堂记
靖州广德书院记
广州增城县学记
陟亭记
善馀堂记
进德堂记
常州通真观修造记
袁州宜春县逢溪山圣寿寺记
庐陵县丞冯君修造记
昭勇庙卷雪楼记
法印寺记
冲玄观记
彭州学记
大元敕赐修堰碑
重建济州会源〓碑
天华万寿宫碑
临江路玉笥山万寿承天宫碑
敕赐汉昭烈帝庙碑
双节庙碑
龚先生碑
严先生碑
乐丘碑
大元敕赐正奉大夫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使董公神道碑
赵功可墓志铭
奔清甫墓志铭
处士杨君墓志铭
饶隐君墓志铭
萧景能墓志铭
郑隐君墓碣
杨隐君叔芳墓志铭
杨隐君叔宏墓志铭
甘景行墓志铭
故荣禄大夫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吕公墓志铭
奉议大夫平江路嘉定州知州甘公士廉墓志铭
故赠奉训大夫滕州知州飞骑尉追封滕县男文君顺墓志铭
逸士徐君墓志铭
逸士陈君墓志铭
何先生墓志铭
靖逸处士熊公墓志铭
刘先生墓志铭
刘福墓志铭
吾读吾书斋铭
孝友堂铭
潭心斋铭
思无邪斋铭
读书处铭
忍恕堂铭
方寸间铭
天马赞
仙茅述
静虚解
杨楚经字说
题昔刺使宋图后
题邹福诗后
幽忧赋
故叔父常轩五府君哀辞
九招一首为故嗣汉三十八代天师张留公作
祭赵供奉文
李节妇传
桂阳县尹范君墓志铭
题明皇出游图应制
题季安中白翎雀
寄题武宽则湖山堂
题信上人春兰秋蕙
周氏慈云庵
题花鸟图
海棠
四爱题咏
望云道中
望云感秋
题玄妙观
开元宫碑诗
开元宫图诗
诗宗正法眼藏
傅与砺诗集序
送傅与砺序
欧阳先生集序
吴澄神道碑
金台集后序
潞阳郡公墓志铭略
王顺神道碑记
元翰林侍讲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同知经筵事豫章揭公墓志铭
翰林侍讲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同知经筵事追封豫章郡公谥文安揭公神道碑
元史揭傒斯传
丰城县志揭傒斯传
送程以文兼柬揭曼硕
遇曼硕有赠
酬揭曼硕重赠
访程汉翁不遇赋寄
酬揭曼硕赠别
和揭曼硕茂才揭尝过临不遇留题墙壁
题揭曼硕诗卷
和揭曼硕兼怀武昌名胜
读揭文安集
正月二十日寿揭学士
秋日怀揭翰林
夜宿揭监丞斋馆
奉和揭监丞立春病中之作
近日
揭监丞枉和仍韵奉谢
对雨怀揭监丞病起
和揭监丞闻王少监宅二月梅花盛开
重午寓揭公馆
九日同陈道之携酒过揭公
寄陈维祯兼呈揭公公许为故妻作传
题楼碧山为淦龚舜咨赋
揭学士舍我归丰城大雨阻江干五日
奉和揭学士听松轩
呈揭曼硕学士
题授经郎献书图
揭学士过武康山中十日薛外史江东未至孤坐予因戏笔破闷
省郎中检校陪集贤揭学士宴集约赋十韵得清字
天马
京城访揭曼硕秘书
挽揭曼硕学士
翰林国史院祭揭侍讲文
汲古阁本跋
千顷堂书目
补辽金元艺文志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二则
豫章丛书本跋
木天禁语一则
辍耕录三则
柳待制文集跋
元史柳贯传
诗薮十三则
柳亭诗话一则
池北偶谈一则
漫堂说诗一则
说诗〓语一则
寒厅诗话一则
尧山堂外纪一则
古欢堂集杂著一则
元诗纪事二则
这与历史上的争议有关。可以搜到文章。
《杨氏庐陵谱与鸿山谱千年之“争”》作者 杨忆鸿 2013520
《盐城杨氏宗谱》二O一O年新版四本谱中,可以发现新增了庐陵吉水系,而民国版谱原有的新昌谱系却在新谱中被删掉了,这套由全国杨氏编委会主编的新谱为何做这样的改动,改动正确吗。说来话长,这与千年来历史上的族谱争议有关。
盐城杨氏的源头是无锡鸿山杨氏,始祖杨邦乂是著名的南宋抗金民族英雄,被俘不屈为金人所害于南京雨花台,他的家乡就是江西庐陵吉水的杨家庄。杨邦乂的生父是新昌谱的杨庆,为宋史所记载的著名孝子,割肉医治双亲而早卒,曾祖杨申知吉阳军才迁来吉水,所以他家并不是庐陵吉水本派。因生父早逝,杨邦乂为遗腹子,养父杨同进士出身,为庐陵吉水本派,始祖是著名江南杨氏之祖杨辂。杨邦乂与曾氏生五子杨振文、郁文、昭文、蔚文、月卿,上了吉水庐陵谱,接在杨同之后,杨邦乂的侄孙诗人杨万里撰写的行状里有详细记载。
杨邦乂与另一房刘氏,生三子杨璿、杨瑾、杨再兴,为无锡鸿山杨氏之先祖。杨璿居住钱塘,每年去南京祭父扫墓,在无锡鸿山建居,作为中途休息之所,鸿山宗谱所载的杨璿墓志铭详细记录了这段家史。之后鸿山谱以杨邦乂为始祖,接在其生父新昌谱杨庆之后。近千年来,杨邦乂既在庐陵谱又在鸿山谱,两谱同属陕西弘农杨氏汉太尉杨震之后,但互不提对方,留下了千年争议和误解。在这场争议中,庐陵谱以较大的影响力和杨万里的行状为证占据了优势,而鸿山谱虽有杨璿墓志铭为凭,但被种种误解而居下风。鸿山谱在清代续谱时,添加了“杨理早卒、五子失名”,将杨璿、杨瑾、杨再兴三人也凑成五人,这一主观性的做法弄巧成拙,使后人产生了更深的误解:古人有名有字多号,两房都是“五兄弟”因此被误认为只是同一房、名号多个而已,所以《盐城杨氏宗谱》的全国杨氏编委会与杨氏专家《弘农杨氏族史》作者杨维森及《杨氏命脉回溯》作者杨年建等,都把杨振文与杨璿当成是同一人,硬是把两人的不同资料勉强拼合一起,其实这俩异母兄弟的生卒年份都不同。除此外,一些史料说鸿山为杨振文后裔的另一原因是,杨振文真正的后裔分支一直未浮出水面。
另一误解是客观性的。杨再兴跟从岳飞奋勇抗金而战殁,宋史有记载。一是历史上有瑶人杨再兴同名相混,二是小说演义渲染夸张,失去了历史真实,杨再兴被写成了杨家将后代,千军难挡、气吞山河、敌闻丧胆,这神话般的英雄气概令陈列在吉水同一祠堂里的杨邦乂、杨再兴父子关系都不敢被“相认”了。所以,鸿山谱中杨再兴是杨邦乂之子的事实使人进一步增加了对鸿山谱的疑问。盐城新谱中,用庐陵吉水系取代新昌谱系、并把杨振文等同杨璿的做法,正是这些千年误解的结果。
鸿山家族的廿七世后人,祖籍江阴的化工博士杨斌峰,自二O一二年底开始,为努力了解鸿山家世之真相,查阅了大型图书馆所收藏的有关杨氏古谱、县志、四库全书中有关杨万里诚斋集、其师王庭珪的卢溪文集等大量古籍资料,及现代的杨氏书籍。《杨氏命脉回溯》一书中,作者杨年建首先破解了杨邦乂身世之谜,得出了杨邦乂生父杨庆、养父杨同的考证结论,杨斌峰从史料中亦证实了杨邦乂为新昌谱始祖杨于陵之后、杨再兴为杨邦乂之子。证实黄黼所撰杨璿墓志铭是正确的,杨振文并不是杨璿,其子杨相分支及杨邦乂另三子的分支也被一一找到。吉水房杨振文五兄弟与鸿山房杨璿三兄弟实为同父异母、一家二房,杨斌峰的考证结论破解了鸿山家族的又一道千年之谜。
杨同 嗣子
杨庆 三子 杨邦乂 1085—1129年,字晞稷,北宋政和五年(1115)进士及第,历任骛源
县尉,蕲州、庐州、建康三郡教授,溧阳知县、建康府通判等职。
南宋建炎三年(1129)抗金被俘,誓死不降,殉节而死,被誉为抗金
名臣,“庐陵四忠”之一,谥号:忠襄,葬雨花台。无锡鸿山谱尊
为第一世祖。
配傅氏,女一:嫁陈思范,居江西新淦县;
继曾氏,为庐陵谱吉水房,子五:振文,郁文,昭文,蔚文,月卿;
娶刘氏,为新昌谱鸿山房,子三:璿,瑾,再兴。
一、姓氏源流
元(Yuán)姓源出有五:
1、出自殷商元铣之后,世代相传姓元。元姓之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姓氏,最具体的证明,就是殷商名臣元铣。关于元铣,清代学者张澍在其所著的《姓氏五书》上曾有介绍说:“帝乙废弃立受辛,太史元铣据法力争,是商代即有元氏。”由此,元姓的具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以识之明而反对帝乙把帝位传给纣王(受辛其名)的殷朝太史元铣,自然是后世元氏最早的始祖。不过,他并不是元氏的唯一始祖,因为,到了周代的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和卫国又分别出现了两支元姓;南北朝之际,改姓为元的外族更至少有3支以上,使得元姓的来源多端,血缘方面也不甚单纯。
2、出自姬姓,为春秋时魏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之后,以地名为氏。据《风俗通》记载:“魏武侯公子元之邑,其后为元氏。”这一支元氏,出现于距今大约2200年以前,春秋时的魏国,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所建,则这一支元氏,自然也是姬姓的黄帝子孙了。当时的元氏邑,据考证就是现在河北省的元氏县,换言之,该地即为此支元氏的最初发源之地。又据《韵会》:“左传有卫大夫元喧。”这一支元姓,也是周文王的后裔,其发源之地亦为河北、河南一带。
3、出自拓跋姓,为鲜卑族的后代,至北魏孝文帝时下诏改姓为元氏。据《魏书·高祖纪》记载:“后魏本姓拓跋,至孝文帝更为元氏。”这一支元氏,是鲜卑族的后代,在汉末的魏晋之后,我国南北分立,鲜卑族的拓跋氏曾经雄峙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传到孝文帝拓跋宏之时,崇尚汉族文化,于公元496年下诏改姓为元,并且迁都于洛阳。因此,后来这一支源自鲜卑族的元氏,就活跃于河南省一带,并且世代汇为当地的望族,能人名士辈出。
4、出自复姓纥骨氏、是云氏所改。据《魏书官氏志》记载:“纥骨氏,是云氏,均改为元氏。”这两支外族的元氏,后来繁衍的人数较少,主要亦活动于我国北方。
5、出自玄姓,为北宋时为避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的父亲圣祖赵玄朗名讳,改姓元氏。北宋时,因为赵匡胤的父亲叫玄朗,就下令天下凡姓玄的都改成元姓,不能与他父亲同姓。
得姓始祖①:元铣。此支元氏元氏出自商末贤人元铣,根据《姓氏五书》上的记载,商朝的帝乙废太子弃要立受辛即纣王为帝位的继承人,太史元铣据法极力反对,因此商代就已经有了元氏。元氏具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由以上的分析看来,我国的元氏,虽然头绪众多,但仍可归划为两大主流:一支为汉族的周文王之后,一支则为后来被汉族所同化的鲜卑族拓跋氏之后,他们的最初活动地区,都是在黄河流域的河南和河北一带。这一点,从历史上许多元姓名人的籍贯,也可以猜得佐证,譬如,唐代的大诗人元稹与名臣元结,就全是河南人。此支元氏奉元铣为元姓的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②:拓跋珪(北魏道武帝)。据《魏书·官氏志》记载:“黄帝子昌意少子悃,受封北土,黄帝以土得王,北俗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氏。后孝文帝改为元氏。自是拓跋降为庶姓。”另据《北史·魏本纪》、《通志·氏族略》上也有同样的记载。由此可知,北魏的拓跋氏的得姓历史至今已有1600多年。鲜卑族的拓跋部在今西北部的内蒙古等地建立代国,后为前秦苻坚所灭。淝水之战后,拓跋珪(字涉珪)于公元386年重建代国称王,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先建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后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统治区域北至蒙古高原,西至新疆东部,东至辽西,南至淮河、秦岭为界。共历17帝,171年。故此支元氏奉拓跋珪为元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元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根据清代学者张澍著《姓氏五书》上说:“帝乙废弃立受辛,太史元铣据法力争,是商代即有元氏。”到周代的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和卫国又分别出现两支元姓;南北朝之际,改姓为元的外族更至少有三支以上。我国的元氏可归划为两大主流:一支为汉族的周文王后,一支为后来被汉族所同化的鲜卑族拓跋氏之后,他们最初都是在黄河流域的河南和河北一带活动。根据《风俗通》上说,起源于春秋时期,元本来是一地名,是魏武侯的公子元的邑,他的后代称为元氏。这支元氏出现于距今2000年以前春秋的魏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所建。当时的元氏邑,据考证就是今河北省的元氏县。该地即是这支元氏的最初发源之地。还有一支元氏是少数民族的后裔,根据《魏书·高祖纪》的记载,这支元氏是鲜卑族的后代,在汉末的魏晋之后,我国南北分立,拓跋氏雄峙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传到孝文帝时,崇尚汉族文化,于公元496年下诏改姓元氏,并且迁都到洛阳。元氏的最初发祥地,是在黄河域的河南、河北两省一带。望族居于河南郡,就是现在的河南洛阳市。
三、历史名人
元 宏: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公元386年,拓跋珪在北方建立北魏政权(386-556年)日益强大,尽占长江以北地区,成南北朝对峙之势。传至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将皇族拓跋姓改成了元姓,自己也改名为元宏,其他庶族仍为拓跋氏。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元 勰:字彦和,献文帝第六子,孝文帝之弟。太和九年(485年),封始平王,转中书令,改封彭城王。宣武永平元年(508年)被杀,追赠使持节、侍中、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师领司徒公,谥曰武宣王。其年十一月六日葬于长陵北山。
元 结:字次山。唐朝时河南(今洛阳市)人。天宝进士。他继承陈子昂反对六朝骄俪文风,致力于古文写作,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者之一。著有《浪说》7篇、《漫记》7篇等。
元 稹:字微之。唐朝时河南(今洛阳市)人。元和元年,对策举制科第一。任左拾遗。早期反对权贵宦官,但后转而依附宦官。元稹是白居易的好友,共同提倡新乐府,两人齐名,世称元白;诗称元和体。著有《元氏长庆集》100卷,今存60卷。所作传奇《会真记》,记张生与崔莺莺之事,为后来《西厢记》所本。终年52岁。
元 载:字公辅,岐山人。唐代天下元帅行军司马。嗜学好属文,以明庄、老、文、列四子之学,策入高科。初授新平尉,历度支郎中。肃宗嘉其奏对,委以国计。充使江淮,都领漕挽。俄迁户部侍郎度支使,并诸道转运使。以附李辅国,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排去忠良,引用贪猥。大历中,以贿败,伏诛。集十卷,今存诗一首。
元 绛:字厚之(1008-1083),祖籍南城县东兴乡苏源村(今黎川县荷源乡苏源村),祖父元德昭为五代吴越丞相,遂为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北宋大臣、文学家。元绛从小聪颖好学,5岁时便能作诗,9岁时拜见荆南(今湖北省江陵)太守,太守试以三题,并将其文章呈进于朝。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及第。初授江宁推官,摄上元令(现均属江苏江宁)。当地有一豪强王豹子,欺男霸女横行乡里。元绛不惧豪绅,依法将其捕获,予以斩首。元绛善于断案,有一妇人状告邻居与其夫嗜酒争吵,乘黑入室砍断其夫脚。元绛见该妇哭而不哀,言其夜与夫同眠却衣裙无血污、该妇回去后与一僧私语谈笑。即令捕回妇、僧,审出实为 杀夫。百姓无不称颂。安抚使范仲淹将其调任永新知县,后改任通州海门县(今江苏省启东东北)。该地民众多以贩盐为生,按律盐为官办,百姓贩盐犯法,制置使欲治盐贩罪。元绛认为该地产盐,并以此为生,超过规定存盐数,情有可原,宜略施惩戒放之。后升江西转运判官、知台州(今属浙江省),转为度支判官。皇佑四年(1053年)为广东转运使,迁工部郎中,历两浙、河北转运使,召拜盐铁副使,擢天章阁待制、知福州,进龙图阁直学士,调广、越、荆南,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熙宁八年(1075年)十二月,自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判太常寺兼群牧使、工部侍郎拜参知政事。元丰二年(1079年)五月,受耆宁(神宗子)事牵连,贬知亳州,改颖州。三年,加资政殿学士、知青州。四年,以太子少保致仕。元绛在官期间,操持有当,支持王安石变法。工于诗文,“景灵宫”作神御11殿,令其作《上梁文》,一夜之间完成。朝廷颁给少数民族首领及外国诏书亦多出自其手。著有《玉堂集》,《全宋词》存其词2首,《宋诗纪事》存其诗6首。卒后,赠太子少师,谥号“章简”。
元景皓:公元550年,高洋废掉了东魏的孝静帝,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齐朝,历史上称为北齐。在原来的东魏政权中,元氏贵族势力庞大。高洋夺权后,为了巩固他的统治,就尽力削减和限制元氏贵族的势力,这样一来,与元氏贵族的矛盾就非常尖锐了。有一次,高洋要到晋阳巡行,担心元氏贵族趁机谋反,就对元氏贵族大加杀害。当时的定襄县令叫元景安,他为了逃避被杀的厄运,想改成高姓。他的堂兄元景皓听说后,怒斥元景安:“为了保全自己,竟抛弃祖宗,换成别人的姓,太可耻了!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意思是说,大丈夫宁可为玉器而被打碎,怎么能求做完整的瓦片,苟且偷生?贪生怕死、一心保命保官的元景安竟把堂兄的话告诉了高洋。高洋对元氏贵族本来就怀有戒心,听到这事,更是火冒三丈,立刻下令杀了元景皓。后来常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不愿苟且偷生。
元德昭:本姓危,字明远,五代时江西省南城县东兴乡苏源村(今黎川县荷源乡苏源村)人。吴越王重其才,忌“危”字刀下有“厄”,改姓元,后由于战功卓著,拜为丞相。
元奉宗:字知礼(961-1038),北宋余杭(治今浙江省杭州)人。景德二年(1005年)进士,释褐知歙州绩溪县,徙常州武进令;为漳州从事,除忠正军节度掌书记,俄改淮南幕、擢太子中允,领庐州榷酤,又知蜀州晋原县。仁宗时,迁太常丞,赐五品服,知通州海门县,又迁太常博士。入拜尚书屯田员外郎,有监郡之行,请余杭一闲局,求分务南都,旋即告老归姑苏,终官都官员外郎。子绛。仲淹“以公年德,尝修乡丈之礼”;又因其“孝友之风”、“抱道于身”而加敬,为撰墓志。
元好问:字裕之(1190-1257),号遗山,金代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系出元魏,七岁能诗,兴定三年进士,官至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古文继承韩柳,结构严密。诗主风骨,反对浮艳。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编有中州集。著有遗山集﹑续夷坚志。金庸小说中的“问世间,情是何物”正是出自他的词《摸鱼儿》。
此外,还有元浩、元跬、元康、元崇,均为唐代高僧,对推动佛教文化起了巨大作用……等元氏名人。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湖南郡:汉置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阳(现在河南省洛阳市)。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
2、堂号(缺)
============================================================
元姓宗祠通用对联
〖元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商代;
望出河南。
——佚名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典出元姓的源流和郡望。
宫中才子;
樊上酒徒。
——佚名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诗人元稹,字微之,河南郡人,早年家贫,贞元年间举明经科,历官左拾遗、监察御史、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其诗以平易取胜,与白居易齐名,时称“元白”,宫中称他为“元才子”。著有《元氏长庆集》。下联说唐代文学家元结,字次山,号漫郎,河南郡人,天宝年间进士,曾参与抗击史思明叛军,立有战功,历官道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水部员外郎。其诗能反映社会现实,散文也多涉及时政,有《元次山文集》。代宗时以亲老退居樊上,著书自娱,自称“酒徒”。
紫芝眉宇;
露竹霜条。
——佚名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元德秀,字紫芝,元结族兄。少年丧父,事母至孝,考进士时,背着母亲入京城。母亲去世,他在墓侧筑室而居,食不加盐,睡不铺席。任鲁山县令,一年后辞去,住在山水俱佳的陆浑,弹琴自娱。宰相房琯曾叹息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下联典指北魏皇族元志,从小博览书传,颇有文才。任洛阳令时,不畏 凶悍;任荆州刺史,威名享誉荆楚;后任雍州刺史、西征都督。尚书邢峦曾称他“露竹霜条,故多劲节。”
金钗沽酒;
翠腕成阑。
——佚名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唐·元稹悼亡诗:“泥他沽酒拔金钗。”陶宗仪《元氏掖庭记》:“元静懿皇后诞日,南朝宫人献柳金翠腕阑,似手镯类,但扁而用于臂境。”
河南世泽;
元和家声。
——佚名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唐·元稹,河南人,诗以平易胜,与白居易齐名,时称“元白”,号元和体。
-----------------------------------------------------------------
〖元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宝岳行军元帅;
长寿光禄大夫。
——佚名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隋初名将元景山,字宝岳,洛阳人。勇猛善战,仕周,击败吐谷浑;平齐,斩宇文亮,官拜大将军。文帝即位,拜上柱国。伐陈,为行军元帅,威名显赫一时。下联典指隋代右光禄大夫元寿,字长寿,洛阳人。性仁孝。炀帝立,为杨素行军长史,又从帝西讨吐谷浑,以功累官右光禄大无。从征辽东,道卒,谥景。
邕内神明之誉;
宫中才子之呼。
——佚名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元绛。下联典指唐·元稹。
-----------------------------------------------------------------
〖元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邕州使威名驰誉;
烈女传学士增修。
——佚名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南城人元绛,字厚之,天圣年间进士,任广东转运使时,侬智高(广源州壮族首领)反宋攻邕州,建大南国,元绛驻军邕州,享有威名。后历官翰林学士、参知政事。下联典指唐代元万顷,拓跋氏后裔,敏于文词、性情放达。曾跟从李勋征伐高丽,管书记,后任著作郎、凤阁侍郎。著有《烈女传》等。
才子诗宫嫔喜咏;
列女传学士增修。
——佚名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元稹,宫中妃嫔多诵其诗,号“元才子”。下联典指唐·元万顷,号“北门学士”,增修《烈女传》等。
四面常时对屏障;
一家终日在楼台。
——唐·元稹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诗人元稹《以州宅夸于乐天》诗句联。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此联为元稹《以州宅夸于乐天》诗句联。
摇笔尚堪凌浩荡;
题诗端为发幽妍。
——唐·元稹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诗人元稹诗句联。
白雪任教春事晚;
贞松惟有岁知寒。
——宋·元好问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金末文学家元好问诗句联。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号遗山。七岁能诗,二十岁成学,名闻京师。兴定进士,任内乡令。正大中,为南阳令。天兴初,转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有《遗山集》。
百年人物存公论;
四海虚名只汗颜。
——宋·元好问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元好问自题联。
-----------------------------------------------------------------
〖元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七岁神童,诗文名世;
一时才子,元白流芳。
——佚名撰元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金末文学家元好问。下联典指唐代诗人元稹。元稹与白居易常相唱和,世称“元白”,号“元和体”。
============================================================
附录:元姓典故、趣事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出处:语出《北齐书·元景安传》:“初永(元景安父)兄祚袭爵陈留王;祚卒,子景皓嗣。天保(齐文宣帝高洋年号)时,诸元帝室亲近者多被诛戮。疏宗如景安之徒,议欲请姓高氏。景皓曰:‘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景安遂以此言白显祖(指高洋),乃收景皓诛之,家属徙彭城。由是景安独赐姓高氏。”
寓义: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也不做泥瓦而保全自己。
典故:南北朝时的东魏,孝静帝是名义上的皇帝,朝廷大权掌握在丞相高洋手中。武定八年(公元550年),高洋代魏自立,建立了北齐王朝,年号天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高洋杀害了孝静帝和他的三个儿子。就这样,高洋还不放心,担心自己篡夺来的皇位得而复失。
公元559年6月20日,天空出现日食。掌管天文的太史对高洋说:“今年应当除旧布新。”高洋听后十分疑虑,他把彭城公元韶召来问道:“西汉末年王莽夺取了刘家的天下,为什么很快就让刘秀夺了回去?”元韶说:“因为当初王莽没把刘氏宗室全部杀光。”一句话,勾起了高洋的杀心。他下令把原皇室的宗室近亲44家逮捕下狱,押到东市处死,前后共杀掉700多人,连婴儿也无一幸免。
高洋的凶暴残忍,使原魏帝的远房宗族非常恐慌,他们聚在一起,商量对策。定襄令元景安提出,脱离元氏,请求高洋赐姓高。元景安的堂兄元景皓坚决反对。他说:大丈夫宁愿玉碎,不为瓦全,怎么能抛弃自己的宗族,改从别人的姓氏呢?谁知元景安胆小怕死,他卑鄙 地把元景皓的这些话都报告了高洋。结果,景皓被处死,元景安得以苟且偷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即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泥瓦得保全。人们常用这句成语比喻宁愿保持高尚的气节死去,不愿屈辱地活着。
后来,这一典故被抽象出来,含义也得到升华,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操,用以比喻宁愿为了正义高尚的事业而献身,不愿屈从失节而苟全。
-----------------------------------------------------------------
〖元勰之死〗
关于彭城王勰的死因,《资治通鉴》上是这么记载的:北魏立高皇后之时,彭城武宣王元勰再三劝谏不可,宣武帝不听。高肇由此而怨恨元勰,数次在宣武帝面前进谗言诋毁元勰,宣武帝不听信。元勰崐推荐自己的舅舅潘僧固为长乐太守,京兆王元愉反叛,胁迫潘僧固与他同伙,高肇因此而诬告元勰北与元愉勾结相通,南招蛮贼。彭城武宣王元勰手下的郎中令魏偃、原先的防阁高祖珍希望高肇提拔他们,就与高肇勾结一起陷害元勰。高肇命令侍中元晖上报宣武帝,元晖不从,又命令左卫元珍去报告了。宣武帝就此事询问元晖,元晖说明元勰不会如此;宣武帝又以此事问高肇,高肇叫来魏偃和高祖珍作证,宣武帝就相信了高肇的诬陷。
戊戌(十八日),宣武帝召元勰以及高阳王元雍、广阳王元嘉、清河王元怿、广平王元怀、高肇一起入宴。元勰的妃子李氏正在生产,因此他再三推辞不去赴宴。中使相继而来宣召,元勰万不得已,只好与李氏诀别,然后登车而去,进入东掖门,过小桥,拉车的牛不肯向前,打了它很久还是不向前迈进,又有使者责备元勰来的迟了,于是只好去掉牛,由人把车拉进去。
宴会在宫中举行,到了夜间,全都喝醉了,宣武帝令他们各就方便之处休息。不一会儿,元珍带着武士送毒酒来了,元勰说:“我没有罪,希望能一见圣上,死而元恨!”元珍说:“圣上怎么可以复见呢?”元勰说:“皇上对明,不应该没有事就把我杀掉,乞求与诬告我的人当面对质!”武士用刀环向元勰的脸上打去,元勰大声呼喊道:“冤枉啊!老天爷!我如此忠心反而被杀!”武士又打,元勰只好饮喝毒酒,武士上前杀了元勰,天亮之后,用褥子裹了尸体装在车上送回他的府第,声称大王因酒醉而死去。李妃放声大哭,高声喊道:“高肇冤枉杀人,伤天害理,老天爷有灵,你怎么能得到好死呢?”宣武帝在东堂为元勰举哀,赠官和葬礼莫不优厚加倍。朝廷之内的大小官员,无不丧气叹息,行路男女都流着眼泪说:“高令公冤枉地杀害了贤德的彭城王。”从此朝廷内外对高肇更加憎恨得更厉害了。
冈[冈,读音作gāng(ㄍㄤ)]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盘古氏,出自盘古氏后裔汤氏之孙史仓氏之后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王圻在《续文献通考·氏族典》第十一卷中记载,盘古氏至三皇一燧人氏之间衍生姓氏如下:
自大騩氏至无怀氏等十九氏衍生姓氏有:
单姓:隗氏、嵬氏、饶氏、挠氏、刹氏、豗氏、傀氏、浑氏、沌氏、屯氏、吉氏、仓氏、史氏、侯氏、冈氏、柏氏、大氏、栗氏、陆氏。厘氏、骊氏、赫氏、葛氏、权氏、尊氏、墫氏、祝氏、融氏、昊氏、巢氏、阴氏、零氏、怀氏。
复姓:大隗氏、大嵬氏、史仓氏、鬼騩氏、夷门氏、仓颉氏、柏常氏、柏侯氏、白侯氏、中央氏、中黄氏、大庭氏、赫胥氏、尊卢氏、祝宗氏、祝和氏、祝融氏、朱襄氏、无怀氏
共有五十二个分衍姓氏。据史籍《姓纂》和《姓苑》记载,史仓氏之后被封在冈邑(今湖北黄冈),即有冈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秦、汉两朝向倭奴国迁徙的汉族人,属于夷化改姓再汉化为氏。
1秦始皇嬴姓后裔:
秦、汉之际,嬴政的后代有相当一部分逃亡到倭奴国(今日本),后逐渐融入大和民族,分衍的姓氏有:
单姓:秦氏、宗氏、寺氏、原氏。
复姓:太秦氏、惟宗氏、朝原氏、大蔵氏、河胜氏、桜田氏、高尾氏、时原氏、秦原氏、広幡氏、物集氏、三林氏、井手氏、川辺氏、中家氏、小宅氏、井手氏、长田氏、巨知氏、长冈氏、奈良氏、大滝氏、山村氏。
共有二十七个分衍的日本姓氏。在唐朝初期,有长冈氏族人有返回中国留学者,留居后汉化己姓,开始时称长冈氏,后有人省文简化为单姓冈氏,重新融入汉民族。
2西汉帝王刘氏后裔:
刘氏最早到达日本是在两汉时期。当时,中国与日本有使节往来,到东汉初期,日本还派使节到中国朝见,汉朝光武皇帝刘秀就曾赐给日本天皇“汉倭奴国王”的金印。从该时候开始,就有一部分汉朝皇室成员因出使、避难等原因,开始渡海来到日本。
其中就有汉高祖刘邦的苗裔伊须久牟治使主,其后分衍有日本姓氏丰冈连氏。
在唐朝中期,有丰冈连氏族人返回中国留学、经商者,留居后汉化己姓,开始时称丰冈连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冈氏、连氏,重新融入汉民族。
3东汉帝王刘氏后裔:
历史上最有名的刘氏开拓日本人物,是今天日本原田、高桥、大藏等家族的共同祖先阿知王。阿知王(也写作阿智王),又称阿知使主,是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刘协的玄孙。
阿知王之后分衍姓氏有:
单姓:下氏、桧前氏、谷氏。
复姓:桑原氏、若江氏、田辺氏、豊冈氏、八戸氏、高安氏、高道氏、春井氏、河内氏。
共有十二个分衍的日本姓氏。在唐朝中期,有豊冈氏族人返回中国留学者,留居定陶(今山东定陶)一带后汉化己姓,开始时称豊冈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冈氏,重新融入汉民族。
4百济国王的后裔:
百济国(公元前18~公元660年),是古代朝鲜半岛西南部的国家。百济国与伽倻国、新罗国是古代朝鲜民族的三国。为马韩人中的百济部落所建。
公元一世纪末,百济国兴起于朝鲜半岛西南部汉江下游,建都于汉江南岸慰礼。逐渐征服马韩其他部落,在公元四世纪占领带方郡,成为半岛西南部强国,与新罗国、高句丽国鼎足而立。后在与高句丽战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因而都城一再南移,到公元474年移到熊津,公元538年移到泗沘。公元五、六世纪后,又受到新罗国攻击,国势更弱。公元660年,百济国被唐朝与新罗国的联军灭亡。
灭亡后,百济国王丰璋逃亡高句丽国,其后裔分散到倭奴国(今日本)、渤海国,分衍姓氏有:
单姓:和氏、船氏、津氏、冈氏、原氏、林氏。
复姓:三善氏、多々良氏、百済氏、葛井氏、菅野氏、宫原氏、石野氏、大丘氏、沙田氏、中科氏、広津氏、不破氏、春野氏、高野氏、真野氏、刑部氏、冈屋氏、広井氏、河内氏、锦部氏、冈原氏、古市氏、六人部氏。
共有二十九个分衍的日本姓氏。在唐朝后期、五代十国时期,有冈氏、冈屋氏、冈原氏族人返回中国余杭一带留学、经商者,留居后汉化己姓,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冈氏,逐渐融入汉民族。
第三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满族冈氏,取自原朝鲜族姓氏,世居易州、望京一带地区。实际上,此支冈氏,源出原百济国冈氏,后融入女真族,成为满族先民中的一支。
二郡望:
渤海郡:西汉时期从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唐朝时期的东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为主体亦建立过渤海郡,先称振国(震国),又称渤海国,其时辖地在今东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区。后来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郡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在今辽宁、河北、山东三省之间的渤海湾沿岸一带。公元926年,渤海郡为大辽国契丹族所灭。
济阴郡: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144年)置济阴国,汉元帝初元年(公元48年,一说汉武帝建元三年)改为济阴郡,治所在定陶(今山东定陶),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菏泽附近、南至定陶、北至濮城地区。东汉元帝初元年(公元48年)改为济阴郡,辖地在今山东省定陶县一带。
余杭郡:本来是秦朝的会稽郡所管辖的余杭县。东汉的时候又隶属于吴郡。南朝陈国在此设置钱溏郡,隋朝的时候改名为余杭郡。其时辖地均在今浙江省境内杭山一带,有余杭山,地近太湖。
三 名人
冈毅民:(公元1935~今),满族;北京人。著名冶金材料专家、企业家。
冈毅民1959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工业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就职于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现任北京科冶钢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任全国浓硝用钢协作组和尿素用钢协调组组长,高级工程师。
冈毅民在我国率先提出并开展奥氏体不锈钢非敏化态晶间腐蚀的研究;针对其三种腐蚀介质研制出高硅型、高纯级和尿素级三个系列不锈钢;其中“耐浓硝酸腐蚀用C2、C4、C6L新钢种”、“尿素新材料阀门研制及应用研究”,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
求揭傒斯全集中《集贤王大学士生朝》《孤松篇寿王大学士》《奉题王大学士...行卷》诗
本文2023-10-05 20:17:2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83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