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苟怎么读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2收藏

姓氏苟怎么读,第1张

姓氏苟的读音是gǒu。

苟姓,早春秋战国时期已有此姓,是中国第225常见姓。据2006年统计,全国苟姓人口约有43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026‰。苟姓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湖北等省份,其中四川省最多,约占全国苟姓人口的29%。

苟姓的来源说法不一,较为常见的说法是:出自黄帝(姬姓)、舜帝(姚姓)的后人姓氏。《国语》记载,黄帝有十四个儿子,其中一个叫苟,他的后代以他的名字为姓。《路史》记载,舜帝有一个后裔叫苟居,他的后代也以苟为姓。

苟姓还有其他几种来源:一是出自楚国大夫的食邑苟邑(今河南省淮阳县西南),以邑名为氏;二是出自晋国大夫荀氏的后裔,因避难而改称苟氏;三是出自草名苟,居住在有此草生长的地方者以苟为氏。

四是出自北魏时期改代北方少数民族的若干氏为苟氏;五是出自宋高宗赵构的名讳,句氏加草头为苟氏;六是出自后晋高祖石敬瑭的名讳,敬氏析敬为苟、文二姓。(以上数据整理自、豆瓣、好工具网等。)

中国百家姓: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至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中国姓氏庞杂繁多,据《中国姓氏大辞典》收录,从古至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氏多达24万个。这些姓氏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有的已消失于历史长河中,有的则经过世代传承延续下来,逐步形成目前在用的6000多个姓氏。

中国姓氏的来源有多种,主要有以下几类:以祖先名字为姓,如黄帝、舜帝、周文王等;以祖先封地为姓,如齐、楚、赵、魏等;以祖先官职为姓,如司马、司徒、令狐等;以祖先字号为姓,如诸葛、司空、司寇等;以祖先外号为姓,如单于、单雄信等。

中国姓氏的排名也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来说,人口较多的姓氏排名较靠前,人口较少的姓氏排名较靠后。据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发布,李、王、张、刘、陈、杨、黄、赵、周、吴是当今中国的十大姓氏。(以上数据整理自中国政府网、、维基百科等。)

芶姓,渊源多样,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曲靖市宣威县双河乡割嘎村,四川省的古蔺地区,贵州省的金沙县岩孔镇唐家湾等地。姓氏渊源  ①单一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帝少皞氏(少昊氏)之子重,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②出自勾姓:为避帝讳所改。据《路史》载,芶氏同宗的勾氏族人在南宋初期,为避南宋高宗赵构之名讳,将勾氏改为句氏,有的加草字头改为苟姓或芶氏,有加金旁改为钩姓。 ③姓名混淆:主要是现寸的芶、勾、句、苟的混淆而长期形成,详见各个族谱。[但是一般是同宗的混淆而成],不过现存的“芶(句、勾)[芶、句、苟、钩]”是同一宗族。 据史籍《山海经》、《路史》记载,“古有困民之国,勾姓,为此姓之始。”勾,又写作“句”,其姓最早见于《山海经》。 相传,帝少昊的一个儿子名重,死后被封为木正,为五行神之一,主管山林草木,掌管天地间植物的生老病死,号称勾芒。重的后代中有用他的神职官名“勾”作为自己的姓氏者,也有后裔加上“艸”为部首,称芶氏。 芶氏同宗的勾氏族人在南宋初期,为避南宋高宗赵构之名讳,将勾氏改为句氏,有的加草字头改为苟姓或芶氏,有加金旁改为钩姓。 迁徙分布 今云南省的曲靖市宣威县双河乡割嘎村,四川省的古蔺地区,贵州省的金沙县岩孔镇唐家湾等地,均有芶氏族人分布。

以邑为氏。苟,春秋楚邑。古代氐人姓,为前秦望族。鲜卑族若干氏,北魏太和十九年诏改苟姓。敬氏,后晋时避高祖石敬瑭名讳改苟氏、文氏。至后汉,苟氏有复改敬姓者,或仍为苟姓,今河南苟氏即为其后裔。

1、以邑为氏。苟,春秋楚邑。

2、古代氐人姓,为前秦望族。

3、鲜卑族若干氏,北魏太和十九年诏改苟姓。

4、敬氏,后晋时避高祖石敬瑭名讳改苟氏、文氏。至后汉,苟氏有复改敬姓者,或仍为苟姓,今河南苟氏即为其后裔。

5、羌族姓。本姓哭吾己氏。哭吾己,羌语狗也。

6、宋亡,蜀之苟氏改读去声,后或改芶姓。四川南部(县)等地苟姓,清乾隆十三年进士苟华南之后。乾隆帝因其姓不雅,敕其姓加攵为“敬”,后举族并改敬姓,音仍读苟(ɡòu)。

狗(gǒu)姓,中国姓氏,汉朝就曾有此姓氏,到南宋基本少见。汉族、傈僳族均有此姓,仅在河南郏县和周口、山西长治、云南泸水等地有此姓。

狗姓姓氏起源

狗姓起源不详。(《正字通》)

②傈僳族姓。

狗姓姓氏分布

河南郏县和周口、山西长治、云南泸水等地有此姓。

狗姓姓氏名人

狗未央,汉朝名人,见《印薮》。

狗剑,西晋时人。

狗才,当代名人。见《多玩图库》

狗姓姓氏辩误

姓敬者为避名讳后晋高祖石敬瑭名,改敬姓为苟姓(《齐东野语》),而非狗姓。

转自 /

芶字姓氏使用读音作gōu(ㄍㄡ)

“芶”字读Gou,古今本无异议,可是计算机的GBK字库将“芶”字混淆为“茍”字,错误地归入“ji”的音节中,社会正常用字和“芶”姓人群造成很多不便与麻烦,也给后来的GB18030—2000和GB18030—2005标准提供了错误信息。由于注音错误,不仅把“芶”姓改了字,影响了社会正确用字,而且还将会给子孙后代留下错误信息。本章就“芶”改“苟”的原因、“芶”字的产生及古今的读音、“芶”姓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芶”字;芶姓;计算机字库;注音

中图分类号:H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35(2012)05—0108—04

自从我国办理第二代身份证后,“芶”姓就被改成为了“苟”姓。

“芶”姓虽非大姓,但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颇有影响的姓氏。据我国户籍人口资料统计显示,全国现共有姓“芶”的人数达415402人,除福建、广西、西藏3省区外的其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分布,四川、甘肃、陕西、贵州、重庆、山东、云南等省市都超过1万人,其中四川姓“芶”的人数超过20万人。

一、改“芶”为“苟”的主要原因

第一代居民身份证制度的创建,约在20世纪80年代:1985年9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是这项制度的创建标志。在办理第一代居民身份证的时候,计算机的使用还很局限,普遍使用的是中文打字机(铅字)或手写,那时对“芶”字的书写都尊重原样,不存在异议。

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集中换发工作是从2005年开始全面启动的,此时各地的办公条件较20年前已是“今非昔比”,无不依赖于计算机了。

使用计算机办公,汉字字库是最基本的条件。目前,我国的汉字字库,基本上归纳为三大字库:标准字库(GB2312)、扩展字库(GBK)和大字符集。GB2312收有6763个汉字;GBK在GB的基础上增加14240个汉字,共21003个汉字;大字符集中,GB18030—2005收有70244个汉字,这是目前收字最多的国家强制性标准。

GBK虽只是一个国家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司、电子工业部科技与质量监督司发布的“技术规范指导性文件”,并非国家正式标准。但由于windows、office自带了GB2312和GBK,不需要另行下载安装,加上“大字符集”汉字的输入多为五笔法并需要另行下载安装,由此,GBK实际上已成为了事实标准,也是汉字的常用字库。“芶”字就在GBK之中,不需通过“大字符集”来解决。

为什么在手写或用铅字时代,“芶”字能正确运用,反而在利用先进技术的时候就非要改字呢?关键的问题就出自汉字字库,是GBK字库将“芶”字混淆为“茍(jí)”字,错误地把“芶”(gòu)字归入到“ji”的音节中,用正确的读音(gòu) 输不出“芶”字,于是就只好将“芶”字改用为“苟”字。

二、“芶”的读音

从现存的资料看,我国古代最先确认“芶”字的字书应当是《川篇》。《川篇》已亡佚,其撰人和成书时间不详。据明人张嘉和在《篇海类编》附录的《字学书目》得知,全书十卷。《龙龛手鉴》引用有《川篇》的资料,说明《川篇》早于《龙龛手鉴》。《龙龛手鉴》成书于辽统和十五年,即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

《川篇》也是金人王太《增广类玉篇海》(1130年)(简称《篇海》)的引书之一,后来秘祥等八人将《篇海》删繁就简而成《重修增广类玉篇海》(1164年)。邢准又在秘祥等八人重修的基础上在进行增补,名为《新修絫 音引证群集玉篇》,成书于大定戊申年(1188年),也称《新修玉篇》。

与此同时,金人韩孝彦也于金明昌丙辰(1196年)对王太、秘祥的《篇海》进行“重编改进”,名曰《重编改并五音篇》。其子韩道昭于金泰和戊辰(1208年)对《重编改并五音篇》进行改编增定成《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海》,也称《四声篇海》。王本、秘本、《五音篇》,以及王本所引用之书均已失,已经不能看到了。但有幸邢准的《新修玉篇》和韩道昭的《四声篇海》尚存,而且邢本还是金刻本,保存了《川篇》等的宝贵文献。《新修玉篇》和《四声篇海》两书关于“芶”字的资料,均引进《川篇》。由此,我们可以说,《川篇》以前,“芶”字已经在社会上流行和使用了。这在清朝的邢澍《金石文字辨异》中就有记载:“芶,后唐泽州乾明寺经幢。”证明了“芶”字在后唐时已成为社会用字。明清以后的大型字书,如《新校经史海篇海直音》、《篇海类编》、《重刊详校篇海》、《字汇》、《正字通》、《康熙字典》等都收录有“芶”字。

古代,凡收录“芶”字的所有工具书,将“芶”字的读音均注为gou,未见有第二个读音。要说有点差异就在声调上,大体可分为“音勾”、“音苟”、“音狗”三种,实际声调只有平声和上声两种。“音勾”的居多,如《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海》、《篇海类编》、《新校经史海篇海直音》、《重刊详校篇海》、《字汇》、《正字通》、《康熙字典》。现代工具书《辞海》注音为gōu,《新华字典》、《四角号码新词典》等读为gǒu。从古今字书对“芶”字的注音情况看,根本就无“ji”一读。“GBK字库”把“芶”字归入“ji”的音节中,是没有依据的,可谓是无“jí”之谈,显然是一种错误。

三、“芶”姓

(一)“芶”姓渊源复杂

“芶”姓渊源比较复杂,根据现存的有关姓氏著作和文献资料记载,“芶”姓的渊源有好几种说法。各种说法还都有资料来源,对那些说法不能简单地评判谁是谁非。有那么多说法,只能说明“芶”姓有多种渊源,也不能将“芶”等同于“苟”。

在多种说法中,有关“敬”姓拆分说是平常多有谈论的一种。其实,“敬”字左边原本是“茍”而不是“苟”,两个字不仅字形有异,读音也不同,前者属“羊”部,音“jí”,后者属“艸”部,音gǒu(作为姓,应为去声)。将“茍”、“苟”两字混为一谈,本不应该。因此,宋朝的邓名世在《古今姓氏书辩证》中对拆分说评判道:“近世有避庙讳,从其偏旁为苟氏,误矣。庙讳偏旁乃苟氏,纪力反,乃转为苟且之苟,于姓氏本源失之愈远。”

(二)“芶”字的产生或许与“勾”字有关

从古今文献资料来看,“芶”字的产生或许与“勾”字有关。古无“勾”,只有“句”。

“句”字,《汉语大字典》对其注有“gōu”“gòu”“jù”“qú”4个读音,20个义项。由于有多个读音和释义,人们在长期使用中觉得不太方便,容易错读或误解,于是便造了“勾”字,将读音和义项与“句”进行了分工:“勾”,只读“gōu”、“gòu”,并承担“句”的弯曲、“勾引”、“勾当”、姓氏的义项。因此,后来姓“勾”的人,一般都写成“勾”,而不用“句”,而且读为“gōu”,也不读“gòu”。

“勾”字产生的时间,杨宝忠在《“勾”出现的时间及相关问题》一文中说“‘句’字写作‘勾’,最晚在西汉前期就已出现,在东汉隶书中更为常见。”并说“促成‘句’、‘勾’分化当是由于词义的分化和用法的不同。”在唐代,杜甫、白居易、柳宗元等在他们的诗作中,就运用有单独的“勾”字,而且杜甫对‘句’、‘勾’的运用还比较讲究,如“佳句”、“勾引”等。故宫藏唐写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宋跋本)卷二:“句,句龙。俗称勾。”卷四:“句,检句。亦勾。”《刊谬补缺切韵》(宋跋本)卷四候韵:“勾,勾捡,又居遇反。”由此说明,“勾”字在唐代就已经得到韵书的确认和正式收录。

作为姓氏之“勾”,《宋史》中虽“勾”“句”混用,但已经使用了如勾践、勾中正、勾昌泰等“勾”姓人名,而且还有《勾龙如渊传》、《勾涛传》。

《万姓统谱》卷六十三:“勾,勾芒氏之胤。自宋建炎以来,以避嫌名各不同,有易其姓字者,绍兴进士勾声是也;有更其音者,史馆修撰勾涛是也;加金字者,钩光祖是也;加丝者, 糸句纺是也;加草者,芶谌是也;增勾龙者如渊是也;改为句者,句思是也。累世之后不复别矣。”

《续通志》卷八十四:“勾氏、钩氏、芶氏、句氏、句龙氏、勺氏、约氏,皆勾姓。勾字,去声。宋绍兴中避高宗嫌,皆变音,字改易”。

“勾”加“草”便是“芶”,如果说这就是“芶”字的由来,与早于宋高宗建炎至少130多年的《川篇》事实不符。从常理讲,一个字应先产生,经过社会认可、运用后再进入工具书。按此轨迹,在《川篇》以前,“芶”字已经被社会认可和运用。既然“句”能衍生出“勾”,而且还将两个字加以分工,那为什么不能将“苟”衍生出“芶”呢!“勾”加“草”,有的版本是“句”加“草”。前者“芶”字,公元997年前就已经存在了,不需要避讳加“艸”而成。后者“苟”字,是一个古字,在《诗经》、《周易》等著作中早已运用;作为姓氏,“苟”是黄帝之裔的一个古姓,何必要心思动众地通过避讳而成呢?两个本已存在的字,又何必要再用避讳的手段加“艸”而成呢?

可以这样说,“芶”字的产生,一是因为“勾”字的产生而将“苟”字下边的“句”写为“勾”;二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主意是应“苟”姓人群的需要而产生。“苟”字读“gǒu”,与“狗”同音,而且还有“苟且”等之义,所以用“芶”字作为自己的姓氏的专用字。

(三)“芶”不是“苟”的俗字

所谓俗字,指流行于民间的通俗字,是与正字相对而言。俗字具有相对性、民间性、时代性。

民间性,就是民众性、大众性、社会性。文字是社会交流、人际交流的工具,任何一个字如得不到民众的认可,哪怕在正统,也会失去根基。因此,任何正字都起源于民间。经过一定的时间,约定俗成,最后成为规范字。因此,任何一个字都是根据社会的需要而产生或形成的,只有根据需要而不断产生,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发展。汉字如果死守许慎《说文解字》的9000多字,就不会产生拥有85000多字的《中华字海》,也不会产生有70000多汉字的GB18030—2005字库,这正是汉字的生命力所在。俗字,本来汉字的产生,不管是“六书”的哪种方式,都必须经过先“俗”后“正”的过程,“俗”的阶段就是完成社会认可、通行的阶段,但往往有时用“俗字”来表达某种感情色彩。

张自烈的《正字通》说“芶”字是“苟”字的“俗字”。其实,早于他的《新修 音引证群集玉篇》引《川篇》曰:“芶,音苟,菜也”。《成华丁亥重刊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海》、《篇海类编》、《新校经史海篇海直音》、《重刊详校篇海》、《字汇》等均释:“芶,音勾,菜名(或菜也)”。公元997年以前的《川篇》以及后来的邢准、韩氏父子等都将“芶”字“转正”了,怎么经过670多年后的(1671年)《正字通》又“俗”了呢?一个汉字形成需要一个从“俗”到“正”的形成时间或过程,这个过程虽无时间短长的规定,但也不应是漫无时限。在当今的网络时代,一个字、一个词的产生和运用,有可能在几天内就风靡全国,如果字书、词书要在十年、几百年以后才认可,那也失去为社会服务的功能了。

“苟”和“芶”古为两字,字义有差别。《说文解字》释“苟”义为“草也”,古代字书《川篇》释“芶”义为:“菜也”。虽然也有人把“芶”、“苟”认为是异体字,连《现代汉语词典》也用“苟(芶)”的方式来表示。即便如此,也不能将“苟”、“茍”两字混淆,更不应该“芶”、“茍”两字混为一谈。

“苟”与“茍”是声、形、义完全不同的两个字,“茍”字在《说文解字》的第九上“茍部”:“茍,自急刺也。从羊省,从包省,从口。口犹慎言也。从羊,羊与义、善、美同意。凡茍之属皆从茍。已力切。”“苟”字在《说文解字》第一下“艸部”:“苟,艸也。从艸,句声。古厚切。”因此,王绍兰《说文段注订补》说“茍”字“与从艸从句之苟(古厚切)形声皆别,谊更迥殊”。

然而,GBK字库却把“茍的读音张冠李戴地弄到“芶”字头上,实属一个常识性的错误。

(四)“芶”字是姓氏的专用字

“芶”字在古代的字书中,只有“菜名”一个义项,或者说“芶”字的本义就是菜名。芶菜,故人称韭菜为“芶菜”。但从古自今,“芶”字的“菜名”之义已实际消失,除了姓氏专用之外,基本无他用,这也是古代字书、韵书所忽略的问题。因此,《新华字典》、《四角号码新词典》等工具书,就只有“姓”一个义项。在日常生活中,“芶”姓的人们在书写自己的姓氏时,也一般用“芶”而不用“苟”。

关于“芶”字的声调,需要商榷。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呼叫人名时,一般读“芶”字为“gòu”,去声,而不是上声。同时,“勾”字是从“句”字演变而来的,作为姓氏,“句”字读平声,“勾”字也应读平声,如“勾践”。《通志》卷二九:“勾氏,旧去声,今平声。”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呼叫“勾”姓人名时,读的就是平声,如果不然,会觉得拗口。《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四角号码新词典》等工具书虽在“勾”字下注有“姓”的义项,但为去声下的义项,这恐怕是忽视了的一个问题。

四、应对字库中“芶”的读音进行更正

GBK字库既然成为了事实标准,直接影响了后来的GB18030—2000、GB18030—2005标准,其中的读音也在两标准中得到了延续。

虽然有人知道“芶”字在计算机字库中的错误读音,也有人知道可以通过其他输入法解决,但毕竟绝大多数人不知道。即使解决了身份证的用字,还有储蓄、买机票……,很多地方都需要正确用字。因此,对于字库中的错误读音,应本着实事求是和为子孙后代认真负责的态度加以纠正,正本清源,以维护国家标准的正确性和权威性。同时,也应尊重“芶”姓人群的权利。因为从使用计算机输入法的情况看来,使用拼音输入法的人群太庞大了。

作为国家的标准,本部不应该出现上述常识性的错误。既然难免出现了错误,哪怕是一个几万分之一的微小错误,但如果不予以纠正,不恢复其正确读音,错误还将继续下去,给社会的正常用字带来麻烦。更重要的是为社会、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提供了一个本不应该出现的错误信息,否则,会使一个上愧对祖先、下无颜于子孙后代的错误延续。

姓氏苟怎么读

姓氏苟的读音是gǒu。苟姓,早春秋战国时期已有此姓,是中国第225常见姓。据2006年统计,全国苟姓人口约有43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026‰。苟...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