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补阿重家谱(彝族)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3收藏

吉补阿重家谱(彝族),第1张

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有趣而具有一定规律的姓名习惯,从一个侧面曲折地反映了彝族的某些习惯传统。

姓氏

彝族的姓氏颇多,不下千种。据一九九一年布拖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委员会所作的一项统计表明,单是布拖一个县,境内就有彝族姓氏二百九十四种,数量之众由此可见一斑。

彝族姓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有些不同的姓氏可同属一个支系,同一姓氏又可能分属不同支系。如:沙马、曲比、乃保、阿约、吉木、阿力、赤、哈马等都属“海子”支;阿黑、阿措、拖觉、阿苦、阿子、嘿哈、火布、吉斯等都属“黑波”支。某些姓氏从字面和读音来看完全一样,但因所属的支系不同而具体含义也可能大相庭径。如:同是沙马,就有沙马曲比、沙马什衣;同是阿力,也有阿力赤、阿力威、阿力曲比、阿力曲术。他们之间没有一点儿关系,相互之间可以通婚,因而可看做是不同的姓氏。

追溯彝族姓氏的渊源,大致可以归纳为这么几种:一种以祖先的名字作后辈的姓,如吉克,原是祖先的名字,之后作为姓,再后来子孙不断繁衍,就有了阿约、尼色、吉木、吉补等姓氏。彝族自古实行父子连名制,祖先的名字逐渐演变成后代的姓,后代子孙繁衍多了,形成若干支系,后代的名字又逐渐演变成其子孙的姓。因此,虽然从字面看各是各的姓,按其家谱,却是同一支系。二是以职业或某种特点为姓,如乃古,意为能工巧匠、手艺人等。原来,这些手艺人和工匠,因为有一技在身,到处受人尊敬,而以此自诩,久而久之,所操职业便成了其代名词,后来又逐渐演化为姓氏。又如苏呷,原意为富有、富裕之人,由于这些富裕人家有一定的资财,有些势利之人为了讨好,巴结他们,便故意隐去其真名实姓,直呼其为苏呷,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一种姓氏。三是赤黑,原是一种统称,汉族或其它民族的人被人贩子卖到彝乡做奴隶,或彝族统治者出兵直接掠夺来做奴隶的,因为他们不是土生土长的彝族,没有彝族的姓氏,便统统称之为“赤黑”(意为狗肉),以示区别,后来“赤黑”一词也就逐渐成为一种姓氏。

彝族姓氏以两个音节组成的复姓居多,占彝族姓氏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单音节的比较少,没有三个或三个以上音节的姓氏。除少部分无确切的含义之外,大多数彝族姓氏均具有一定的含义,如: 阿杜——狐狸沙井——糖日——豹子 阿渣——喜鹊阿尔——重则——海椒 威史——红猪阿黑——兔马——竹子

名字

彝族不分男女老幼都有两个名字,即本名和小名,每个名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组成。一个完整的彝族姓名须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姓氏、本名和小名,具体排列顺序为:姓氏+小名+本名,如阿措阿合友色,阿措是姓氏,阿合是小名即爱称,友色才是本名。但是,在日常称呼中,为方便起见,大多只取其一或二,很少三者同时称呼。具体如何称呼,还须视称呼者与被称呼者之间的关系而定:长辈对晚辈直呼本名,以示庄重;晚辈对长辈,必须称呼称谓或称谓加小名,以示尊敬;平辈之间,可直呼本名,也可敬称对方小名,但为礼貌起见,一般多称呼对方小名,对陌生人或平常的同志,有时也称呼其姓氏。

彝族的名字,大都具有一定的寓意。取名的方式不一而定,总的说来,大致有如下几种:一是按孩子生年命向(命向:指孩子降生时据彝族历法推算的孩子的命宫方向)所在的方位取名,如子到、日木、立色、友色,这些都是方位名称,分别指东方、北方、东北方、西南方;二是以孩子出生的祭祀的牲畜为名,如有日、衣尔、赤子、威杂,分别是绵羊、鸡、山羊、猪之意;三是取贱名,表示这个孩子肮脏、下贱,以示鬼神不要将其带走,以求免灾,防止小孩夭折,易于养活,如哈比、赤次、帕所、赤莫等,分别指烂裤子、狗屎、口袋、母狗;四是以猛兽为男名,以花草为女名,这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前者如日则、尔子、俄里、木土等,分别指花豹、龙、黑熊、白马;后者如史外、俄外、里外等,分别是金花、菜花、春花之意。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外界的交往和其它民族文化的渗透,一些政治术语、科学名词及汉名也逐渐进入了彝族的取名范围,如:解放、红军、合作、胜利、车子、武装、工人、老耿、老张等等。

彝族名字男女有别,通常仅从字面就可推知其性别。男名常以日、子、木、尔、拉、色为词尾,如子日、约日、尔也、尔呷、赤尔、日木、色子、拉子、日色、友拉等,这些名字专为

汉代为遂久县、姑复县地,属越嶲郡。

唐南诏时,北部地区称为“楼头赕”,初属铁桥节度,后属剑川节度。

宋大理时属善巨郡。

元朝时实行土司制度,北部置永宁州(土知州),南部置蒗蕖州(土知府),属丽江路。

明永乐四年(1406)改属云南布政使司。

清末至民国时期,邻县居民称宁蒗为小凉山。

1917年,永宁土府、蒗渠土司合并设立宁蒗分县,属永北县。“宁蒗”一词由元时永宁府、蒗蕖州二名各一字而得名。

1936年设宁蒗设治局,治今大兴镇。

1950年1月21日,宁蒗和平解放。1950年2月在南部地区成立小凉山彝族办事处,同年5月,北部地区成立宁蒗县政务委员会,1951年9月改称宁蒗县民族民主联合政府。

1956年9月20日(一说为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北部的宁蒗县民族民主联合政府和南部的小凉山彝族事务办事处合并,成立宁蒗彝族自治县,隶属丽江行政专员公署。1970年属丽江地区管辖。2003年属地级丽江市管辖。  2005年8月4日,云南省政府撤销红旗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大兴镇,镇政府驻原大兴镇政府驻地。

凉山彝族喜温凉,恶酷热,多居住在海拔1500——3000米的温凉地带。民间有俚语:“彝入住高山”。由于历史上部族社会结构和内争外患,形成凉山彝族传统住宅的“聚族而居”、“据险而居”、“靠山而居”三大特点。杂姓村落和平坝、河畔村落是近代开始出现的。同时,凉山彝族村落多是三、五十户,大村落的居民仅百余户。历史上彝族聚居的腹心地域无集镇无街市。凉山彝族社会流行儿子结婚后独立门户,父母又与小儿子同住,所以凉山彝族住宅不尚深宅大院。传统住宅布局是以土墙、竹篱、柴篱园围成方形院落,院外四周植树,院门为木框木门,院内修建人字形顶一字形住房,屋门矮而宽,门两侧各留50厘米见方小窗,有的不设窗孔。

凉山彝族住房不甚高大,标准住房为长10—15米,宽5—6米的长方型建筑,屋檐及地35米左右。建筑以木为主,采用原木为柱为梁为横杆,穿榫呈现“树”型屋架.表现出凉山彝族历史上与大山与森林休戚相关的朴素原始的建筑美学观。住宅四壁或土或木,屋顶上面盖长约六尺宽七、八寸的云杉木板.俗称“瓦板”,加横木压石固定。雨水顺杉木纹路而下,通光透气。凉山彝族传统住宅又有“瓦板房”的别号。走进这类新房,杉木的清香仿佛引人进入原始森林的狩猪木屋。

凉山彝族住宅内分左中右三部分.入门正中为中堂,中堂靠右上方设火塘.用三块象鼻型雕花锅庄石架锅,塘火终年不熄,是彝族待客和家事活动的中心。火塘左边,用木板或竹篱隔成内屋,有中门相通.为女主人卧室并收藏贵重物品,入门右侧为畜圈。屋内上层空间设竹楼。竹楼左段储粮,中段堆放柴草,右段为客房或未婚子女居室。

凉山彝族民居也有不少变异建筑,主要表现在盖房材料,如瓦房、茅草房、压泥箭竹房、薄沙石板房。大户人家和不少村落还建有多层高碉土楼。现代凉山彝乡住宅变化最为显著.向砖木结构建筑发展,普通另设畜圈。一些富户开始修建砖混结构、花园庭院式的新房。古老的凉山彝族民居洞开了窗户,吹进了现代风。

彝族源于羌?

彝族,一个崇巫尚武的神秘民族;一个在长江流域创造了灿烂辉煌文明的古老民族;一个曾经雄霸大西南――川、滇、黔的强大民族。就是这样一个对中华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优秀民族,它的族属问题,它来源于何处?这个问题在当今的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争论不断。

有人认为彝族与古越族同族;有人认为彝族来源于西藏高原;还有“濮人”说、“僚人”说、“卢人”说,也有国外学者所持的“高加索人种”说等众多学说;但最为公认和流行的是“彝族源于古羌人”这一学说。著名学者、历史学家方国瑜先生就是这一学说的主要创造者和支持者,他认为:“彝族渊源出自古羌人。”李绍明等许多学者也均认同这种观点。但随着当今考古界不断有新的发现和对彝汉古籍文献及西南地区彝族、羌族的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彝族源于羌”这一说法逐渐被证明是片面的、错误的。

要想弄清“彝族是否源于羌”?首先我们要知道何谓“彝”?何谓“羌”?现如今我们所用所写的彝族的“彝”,是一九五六年毛主席在北京与彝族干部商议,将当时所用的“夷”字改为“彝”,取房子“ ”下有“米”有“丝”,有吃有穿之意,象征兴旺发达。从此“夷”改为“彝”。而在这之前的汉文古籍中均写作“夷”。在《说文》中这样解释“夷”:“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古音读‘聂’。”这与今天彝族人民自称“聂”、“聂苏”、“诺”、“诺苏”、“能”的读音相吻合。而“羌”《说文》解释为:“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风俗通》也载有:“羌本西戎卑贱者也,主牧羊,故羌字从羊从人,因以为号。”因此可知,夷“从大从弓”,羌“从人从羊”,且一东一西,何以谓彝为羌?

再者,羌何时南迁?南迁的是羌的哪一支?据司马迁《史记·秦本记》中的记载:“秦献公初立,(即公元前384年)欲法其祖,出兵灭狄嵵戎。羌无弋爰剑之孙卬则恐于秦国攻伐,率羌人南迁。”《后汉书·西羌传》也有:“至爰曾孙忍时,秦献公初立,欲复穆公之夡,兵临渭首,灭狄嵵戎。忍季父卬畏秦之威,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出赐支河曲西数千里,与觽羌绝远,不复交通。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或为牦牛种,越巂羌是也;或为白马种,广汉羌是也;或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忍及弟舞独留湟中,并多娶妻妇。忍生九子为九种,舞生十七子为十七种,羌之兴盛,从此起矣。……及秦始皇时……秦既兼天下,使蒙恬将兵略地,西逐诸戎,北却觽狄,筑长城以界之,觽羌不复南度。”根据以上古籍得记载,我们因此可知羌人南迁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84年至公元前221年左右。而南迁的羌人是由“忍”的季父“卬”所率领的“其种人”。在南下之后,其后裔“各自为种”分为“越巂羌”、“广汉羌”和“武都羌”等三支部族。他们与由“忍”和其弟“舞”所率领得留在“湟中”的羌人远离“不复交通”。到了秦始皇派遣蒙恬“筑长城以界之”(约公元前221年左右)以后,“觽羌不复南度。”那么,当羌人南下以前,在今天彝族广泛分布的川、滇、黔等广大西南地区是否空无人迹?哪些民族又生活劳作于此?随着考古不断有新的发现和对甲骨文的破译,我们了解到:早在殷商、周朝甲古卜辞中就有“蜀”及周武王伐纣时“蜀人”参战的记载。1986年在广汉发掘出的“三星堆”遗址,以及随后在成都市西郊苏坡乡金沙村发掘出的“金沙村”遗址等从新石器时代到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址的不断发掘和研究,也证明很早就有多个不同的民族(“夷”系统民族)生活于广大的西南地区。另据《西南彝志》记载:夏、商时,勤劳的彝族先民就已经建立了以岷江流域、四川盆地为中心的古蜀国;以滇池区域为中心的古滇国等部落联盟制国家,并且羌人南迁时与当时生活于今茂汶地区的土著夷人——“戈基”或“果基”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羌族史诗《羌戈大战》就记述了那段历史:羌人首领“阿巴白构”率部南迁,同土著“戈基人”相战。戈基人非常强悍、勇猛,羌人不敌。在危急之时,天神“阿爸木比塔”托梦羌人用白石打,可胜;托梦戈基人用麻秆打,可胜。次日交战,羌人大胜。从此羌人代代传唱此事,并且将此做为祭神经。羌人白石崇拜由此兴。《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也记载了岷江上游茂汶一带在西汉时有“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落。”显然这里所记述的夷与羌是各自不同的民族。羌何以为彝之祖。

据彝族经典古籍《西南彝志》、《勒俄特依》和《送魂经》等彝经的记载。彝族父子连名谱系已有三百余代,如以25年一代计,仅父系社会就已有7500多年的历史。而羌人从公元前384年南迁起算也不过2390年左右。另外,古籍和彝经均说彝族发源于今云南境内,彝族死后送魂也是送入云南昭通、大理点苍、昆明滇池一带,未发现有往北方送魂者。故,从北方南下的羌人何以能“生”彝?彝怎为羌之裔。

最能直接证明“羌”是“羌”,“彝”是“彝”的是两个民族间各自不同的风俗、生活习惯和文化。根据《史记》和《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羌人是:“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被发为俗。”;“不立群臣,无相长一。”的游牧民族。而彝族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被描述为:“此皆魋(椎)结,耕田,有邑聚。”或是“皆编发”;《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里记为:“西南夷者,在蜀郡徼外。有夜郎国,东接交址,西有滇国,北有邛都国,各立君长。其人皆椎结左囏,邑聚而居,能耕田。其外又有巂、昆明诸落,西极同师,东北至叶榆,地方数千里。无君长,辫发,随畜迁徙无常。自巂东北有莋都国,东北有冉駹国,或土著,或随畜迁徙。自冉駹东北有白马国,氐种是也。此三国亦有君长。”“哀牢人皆穿鼻儋耳,其渠帅自谓王者,……土地沃美,宜五谷、蚕桑。知染采文绣,罽毲帛叠,兰干细布,织成文章如绫锦。有梧桐木华,绩以为布,幅广五尺,絜白不受垢污。”从上面的古籍中的记述来看,二者之间的差异显而易见。还有,彝族有着古老的文字——“古彝文”。根据现今众多专家学者的论证,古彝文有着至少9000年的历史。生活在各地的彝族支系都有彝文、彝经,包括迁入长江以北及更远地区的夷人先民都在当地留下了古彝文遗迹。而羌族却没有文字,更没有传世的书籍,只有口传的传说和神话、史诗。

综上所述,彝族和羌族是各自不同的两个民族。但二者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羌人南迁之后,大部定居于今凉山州和甘孜州、雅安市之间,与土著的“夷”系统的各部族发生了战争和文化交流,相互间渐渐融合。特别是南下羌人分支中的“越巂羌”,同“巂”、“昆明”等夷人部族交错而处,来往密切,并相互通婚,繁衍后代,相互学习,并在生活习惯和生产劳动方式上逐步改变和融合,逐渐从事农耕。另一部分与藏族融合。一部分在茂汶及周边地区延续至今,成为今天的羌族。

那么,彝族真正的源流在哪里呢?著名学者张增祺在其所著的《中国西南民族考古》中认为:“今天的彝族的族属源流非常复杂,彝族是一个较为庞大的共同体,他的族源中包含了古代横断山区若干不同族系的古代不了,甚至可能包括一些来自中亚迁徙而来古部落成份。”“古代‘昆明’是近代彝族的主要组成部分。”著名历史学家蒙默则认为:“彝族是大约在公元前十二世纪从旄牛徼外南迁至云南的‘昆明夷’,与以‘濮人’为主的土著民族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共同体。”“昆明”为彝族之祖先在彝族传说中也有所反映,民国《贵州通志》引《兴义志》曰:“初,秦时有孟(传说中彝族的始祖)者事邛君,邛君邑之。西汉初,其种类繁盛,由泸入滇以西,地方千里,咸为所有,是为昆明夷,《史记》所云‘巂’、‘昆明’也。”这段地方志显然系出于当地彝族的传说,说明在彝族自身传说中同样是将其祖先追溯到古代的“昆明夷”。因此,我认为我们彝族是一个以“巂”、“昆明”、“ 什数”、“夜郎”、“靡莫”等众多古代“夷”系统部落为了主干,在不同时期逐步融合了其他迁徙而来的民族或部落,(如:羌族)逐渐形成的一个广泛分布于西南地区——川、滇、黔等地的民族,一个由多民族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共同体。

彝族的风俗习惯是服饰、饮食、待客之礼。

彝族男子服饰一般为对襟、短衣、长裤,女子服饰既有长衫、中长衫、短装,还有外套坎肩,头饰以银泡、绒线做花,服饰图案以自然纹居多,几何纹次之。彝族的饮食主要以土豆、玉米、荞麦、大米为主,副食有肉食类、豆类、蔬菜类等。彝族的酒有坛坛酒、桶酒、水酒等,凉山彝族喜欢吸兰花烟,其他地区的彝族多喜吸叶子烟。彝族的待客之礼是打羊、打牛,只要有客人到,就会杀牲待客,根据来客的身份、亲疏程度分为牛、羊、猪、鸡等,杀之前还要把活牲牵到客人之前让客人过目再宰杀,以示对客人的敬重。

彝族人的习俗

1、婚俗

彝族婚姻的特点是同族内婚、家支外婚、等级内婚、姑舅表优先婚和姨表禁婚。新中国成立后,同族内婚和等级内婚的限制已被打破,彝族青年男女以感情为基础自由恋爱,但结婚必须得到父母同意,出现了跨族别婚、跨等级婚、跨国界婚。

2、节庆

清晨,同姓家族聚于长者家祭祀祖宗,晚上共同在平坦的地方燃起篝火欢歌欢舞。把炒过的枯松木香面撒在火把上,发出爆鸣声并散发清香味,以“灭灾驱鬼”。除夕晚上要“吃黑饭”,初一至初三不做农活,春节期间,青年喜欢进行丢包、打陀螺、荡秋千、打磨担秋等娱乐活动。

3、丧葬

大部分地区彝族实行土葬,凉山彝族实行火葬,葬后,就地挖土、石盖严,或将骨灰装入袋,用马驮藏于岩穴。

4、建筑

彝族村寨多为彝族聚居的大村寨。解放前,房屋多为土木结构的茅草房或闪片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逐步建起有楼有厦的土木结构的瓦房,有部分建了砖木结构的瓦房。

5、服饰

男子头缠青布包头,内衬白衣,外套青色对襟领褂,下着宽腰大裤脚裤。

中青年妇女皆穿深蓝色土布包头,上衣为蓝色短面襟,背襟比面襟长,圆领上镶有五种颜色的条形花纹,手袖有三色花纹的镶边。

青年妇女青布包头配有头箍,佩带有众多银泡的银制项链,上衣为各色姊妹装,圆领上镶不同颜色的花边,系围腰并镶蓝色花纹。

6、礼仪

彝族是一个文武并重,讲究文明礼貌的民族。还依据父家谱蝶或母系谱蝶的长晚来定,不许喊错。坐排位要以辈数大小排列,长辈在场时发言不准抢先。

彝族有“客人长主三百岁”之俗话,凡有客人来,必须让位于最上方,至少也要烟茶相待。

民间素有“打羊”、“打牛”迎宾待客之习。酒是敬客的见面礼,主人必先以酒敬客,然后再制作各种菜肴。待客的饭菜以猪膘肥厚大为体面,

吃饭时,主妇要时时关注客人碗里的饭,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随时加添,以表示待客的至诚。吃饭时,长辈坐上方,下辈依次围坐在两旁和下方,并为长辈添饭、夹菜、泡汤。

扩展资料

彝族把过年称为“库史”,“库”是年或岁之意;“史”即是“新”;“库史”就是过新年。每当深山初雪,秋山红叶,太阳回归时,谷黄米熟,庄稼收进粮仓,便到了彝族过年的时候。“库史”是彝族民间传统节日中最受重视的一个节日。

在祖灵下面铺松针,松树青幽幽,象征永远常青,寒冬腊月里大雪压青松,青松照样青;青松坚忍不拔,象征子孙个个勇敢坚强。青松表粗皮厚,树心里有芳香的松脂,象征着人要象青松样要有善良心。

-彝族

-彝族风俗

彝族是一个文武并重,讲究文明礼貌的民族。长幼之间,谁长谁幼,谁大谁小,不仅论年龄,还依据父家谱蝶或母系谱蝶的长晚来定,不许喊错。在特殊的公共场合里,就坐排位要以辈数大小排列,长辈在场时发言不准抢先。彝族有“客人长主三百岁”之俗话,凡有客人来,必须让位于最上方,至少也要烟茶相待。

民间素有“打羊”、“打牛”迎宾待客之习。凡有客至,必杀牲待客,并根据来客的身份、亲疏程度分别以牛、羊、猪、鸡等相待。在杀牲之前,要把活牲牵到客前,请客人过目后宰杀,以表示对客人的敬重。酒是敬客的见面礼,在凉山只要客人进屋,主人必先以酒敬客,然后再制作各种菜肴。待客的饭菜以猪膘肥厚大为体面,吃饭中间,主妇要时时关注客人碗里的饭,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随时加添,以表示待客的至诚。吃饭时,长辈坐上方,下辈依次围坐在两旁和下方,并为长辈添饭、夹菜、泡汤。

元谋彝族有白、红、黑、甘彝及蛮族五支系,居住全县13个乡’镇的山区或半山区,也有部分住在坝区与汉族杂居。1992年人口40114人,占全县人口的213%。

彝族自称“罗罗颇”、“乃苏颇”、“诺苏颇”、“纳罗颇”、“纳苏颇”。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由于居住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区域间语音上的差异。

元谋彝族分两部分:一部分为本地土著民族,一部分为迁入民族。而迁入者居多。其迁入大致上有三次。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以云南戌军粮饷不足,于和曲、禄劝二州爨焚军内佥一百八十七户,立屯耕种”。时元谋属和曲州辖,爨为黑彝族,是彝族进入元谋屯田的最早记录。明洪武年间,明兵南下云南,克复后,洪武十九年(1386年)沐英率领所部于云南屯守,在此期间进入元谋屯田垦荒的彝族有居住雷依的尹姓(也包括湾保尹姓);居住姜驿乡新海的罗姓;居住在雷依的罗姓(先居环州,万历年间迁往散止);新华浪巴铺的普姓(明入滇,先落籍定远,后分支庙门,民国元年[1912年]移居浪巴铺)、凹里簸普姓(光绪年间从牟定秧田冲迁来)、新华永姓。据《武定府志》载:‘‘白彝,……性狡,包头洗面,不挽长髻,迎春日赴各衙门吹笙跌脚”。“黑彝,……杂处山阱,巾缠头,跣足。挽发捉力。妇人辫发用布裹头。男女俱披羊皮,嫁女与皮一片,绳一根为负背之具,或用笋谷(笋叶)为帽,衣领以海虫巴饰之。织火草麻布为主。星回节(火把节)列炬杀牲祭祖先。老幼围坐火下,吹笙扑跌饮酒为乐。其(祈)祝以铃,其占(卜)以虫巴、钱、草签、鸡羊骨之。相见亦有尊卑上下之礼,交易用木刻记数,别有书字,见 则避。性畏鬼”。据《华竹新编》载:元谋彝族多种,“均罗婺之遗,日白曰黑日个。而白(彝)最有知(识),近山则习于旧染,平川则进而从师(学艺)”,黑彝“乃属生夷,缠头跣足,结髻剃髭(须)。又有倮猫,短裤裸肌,别有土语,遇山而蕾。”“松针撒地,一望青葱。以多宰牲豚为敬,不以珍错为隆。……任重于背尺板为隔,内半圆而丽肩。外横平而承剧。后揽小草以附腰,前引皮条而兜头”。乾隆年间(1736~1795年),又有四川凉山彝族迁于雷应山上居住(即今凉山)。而本地土著民族,乃为原罗婺部罗婺族后裔。

黑彝所居多为楼,院心多设粪坑,楼下有的作伙房,于堂屋中置一火盆,火盆上置一铁三角,用以烧煮食物。时间长久,煤烟熏染,梁、楼板黑黝如漆。有的则将楼下用以养牛、羊。节气和喜事,彝族都喜欢以松毛散地,松毛清香扑鼻、心旷神怡。据说元朝时期,统治者对汉族和其他民族施行民族压迫,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又害怕其他各族人民起来反抗,便规定了十家人才准许甩一把菜刀,为了反抗其统治,各族人民约定于腊月三十晚上敲砧板为号j杀 (蒙古人)。到了三十晚上,大伙一齐动手,把在本地统治的 一齐杀了,但是血淌了一地,第二天是过春节,于佳节不利,便以松毛覆盖之,自此以后,凡过年或重要节日、喜事便以松毛铺地。彝族禁人称他们为“倮猡”,不食狗、马、骡、驴之肉和自死动物之肉。喜欢狩猎,信仰多神。其主要节日为火把节,亦称“六月二十四过大年”。其它节日与汉族相同。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火把节,也称星回节。关于火把节的传说,主要有两种。一种传说是很久以前,天上有个凶神叫斯热阿比,奉天王之命,经常到人间骚扰,激起彝族人民的反抗。为了战胜凶神,人们推举彝族英雄阿提拉巴领着大家同凶神作战。他们点燃了千万支火把,把通往天上的天梯烧毁,断了斯热阿比的退路,经过九天九夜的浴血战斗,终于杀死了凶神。天王大怒,立刻撒下天虫,意欲吃绝庄稼,饿死人民。而此时正是马铃薯结薯、玉米抽穗的时候。天虫吃了三天三夜,彝族人便举火把,把成千上万只天虫烧死,保住了庄稼。但有一部分钻入地下,第二年又出来食庄稼。彝族人民又举火把将害虫烧死,至此每年到了这个时节便举火烧虫,形成火把节。另一种说法是:开元年间(713~741年),蒙舍诏欲吞并蒙言、越析、浪穹、遭赕、施浪五诏为一。6月25日,召五诏设宴会于松明楼。遥l赕诏(今邓川)酋妻慈善,识其诡计,劝其夫莫往,其夫不听。慈善便用铁钏套于其夫臂上。宴席间,松明楼火起,五诏酋无一得脱。各诏酋妻前往寻夫君骨骸,难于分辨。唯有慈善认得铁钏,拾得夫骸。蒙舍诏以为神之。欲聘慈善为妻。善以夫骸未安葬为由相拒,归家治葬完毕,坚闭其城,蒙舍诏发兵围困。三月后食尽,慈善盛装端坐,竞已饿死,国人以祭之。故从此后于火烧松明楼前一天为火把节,沿传至今。由于元谋彝族居住地域较广,故上述两种说法均有。

凉山彝族火把节在火把梁子举行。夜幕降临,男女老少举着火把,兴高采烈地聚集在会场上。点火前,由几位长者将水果等食品撒向人群,并高唱火把节歌,向到会人祝福,然后点燃大火把。火把节便正式开始。火把节中的主要活动有斗牛、摔跤和跌脚。坝区彝族火把节则多于宽敞处弹琴(或吹箫)跌脚,有的持火把绕村庄或于田坝中奔跑。

彝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家中无子或儿子幼小的可以招婿入赘,入赘子多为家庭兄弟多,家境困难者。入赘后,男方改随女方姓,待下代或第三代取一二名子孙复原姓,称“还宗”。彝族中常有表兄妹婚、叔配嫂等现象。即舅表、姑表、姨表之间的表兄妹可以成婚。其中黑彝支系实行舅表、姑表优先婚,姨表不婚。因黑彝族中姨表兄妹直呼兄弟姐妹,不带表字,视同手足。他们称这种表兄妹之间的婚姻为“铁板桥”,即通婚后便成一家人,象铁板做成的桥一样通行无阻。叔配嫂,是指兄死后,以小叔子配嫂,如公婆同意,也可另行改嫁。1950年后,叔配嫂、表兄妹婚和入赘后改跟女方姓的逐步减少。

彝族实行族内婚。但黑彝族中有等级内婚的习惯。在黑彝族中,其祖先有“司”(意为主)和“杰”(意为奴)之分,“司”与“杰”的地位不同,一般不得通婚,“司”的男子可以娶“杰”的女子,但其地位也随之降为“杰”。而“杰”的男子则娶“杰”的女子。近几年来,汉族也有同彝族通婚的现象,但汉族多数是女子,且与汉族通婚的也多为“杰”。此外,彝族内规定家族不婚。凡父辈的远祖,都为家族,是一家,不能通婚。

彝族青年的婚姻较自由,一般可以通过火把节等公共活动相识,相识后,双方以对歌表达爱慕。也有的于跌脚中相识后,情投意合,遂退出来,另找地点叙情,互送礼物纪念订终身。定情后,男方请人去向女方父母说亲,只需带一瓶酒去,如女方父母同意,便接过所携之酒喝。然后男方正式到女家定亲。过三个月后,男方还要买三丈青布或蓝布、一块肉、一瓶酒去女家,给女方父母,称为“递小礼”。双方即可确定婚期。定婚后的姑娘常在头上或颈上带男方送来的银首饰或帽子,以示此女已许人家。因元谋彝族较多,居住分散,故婚礼又有不同的风俗。但都杀猪宰羊,搭青棚,以松毛散地,设地席。新华一带的彝族男女青年结婚,新郎新娘要向长辈磕头行礼,长辈根据自己的能力送点钱给新人。新郎披红挂彩,服饰新,头带新帽,帽上绣有银花。新娘出门披着新衣服,胸前带一面镜子。迎亲队伍要天黑才能进门。老城丙间一带的彝族结婚,迎新娘时,新娘结婚当日不能吃喝,由男方迎亲时,自新娘家一出门就要背到新郎家。沿途一般遇水涉水,不走桥。实在无法绕道的则以毛毡铺上后才过桥。背新娘的人选必须是新郎的表兄弟。凉山一带有的地方迎新娘时必须由迎亲队与女方歌手对歌,若男方歌手对歌中输于女方歌手,则被女方歌手用锅烟抹脸,以示惩罚。对歌才能接新娘。新娘的陪嫁多为木柜,并于柜中放上婚礼前新人自己在河中无人踩着之处拣的几个石头(或放在背篓中),名之为背去金银财宝。新娘到新郎家后,要熟悉新郎家的成员和主要亲戚。而村中男女老少都于婚礼当天前往祝贺,有的送木柴、有的送粮食或肉食,以表祝贺。当天晚上,在场院上,一群群贺亲者肩并肩,手牵手,跌脚起舞,舞姿优美,琴声幽扬,载歌载舞,通宵达旦。这时,往往又一对男女的恋爱又在酝酿之中了。新人成婚后七天,夫妻双双要携带粑粑、肉(或肥羊一只)、酒等礼物到女家回门,必须在太阳落前赶到。此时,婚礼仪式始告结束。

人死后,因支系不同,用不同方式安葬。凉山上的彝族人死后,亲友前来奔丧,携带黄豆,死者家属认真接待,并将亲友带来的黄豆同死者一起,放于宽敞场坝处,一层柴一层豆垛好,毕摩开始念经,“超度”死者灵魂,而亲属开始哭丧。念毕,于死者四角点火。直至死者、木柴烧为灰烬后,丧礼始告结束。而其它地方的彝族人死后,由毕摩主持念经超度,杀羊杀鸡开路,行土葬。

吉补阿重家谱(彝族)

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有趣而具有一定规律的姓名习惯,从一个侧面曲折地反映了彝族的某些习惯传统。 姓氏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