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郭姓的来源,历史上的名人,人口数量和组谱.[不要白话文]
第一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夏、商时期郭支与郭崇的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夏王朝时期有大夫郭支,夏末商初有大夫郭崇(非后唐时期的应州骑军都校郭崇),此二人皆为郭氏之始。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之弟姬虢叔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在当今中国按人口多少排列的一百个大姓中,郭氏名列第十八位,人口总数一千万左右。
湖南上湘石屋冲郭氏字辈:“启秀端正存真葆良诗书济美孝友聊芳英俊绳立家声代扬祖功宗德 福清市郭氏宗祠
上锡恩光”。 郭氏溶公支字辈: 旧序:“仕可原崇本廷世德贤良宏龄起昭穆光彩焕文章”; 新序:“凤诏宗纶锡鸿勋振羽翔储材培杞梓历运蔚琳琅济用商家楫农明晋国庄图书圶璧映谟烈鼎铉彰”。 江西万载郭氏太原堂字辈: 合族通序:“凤权汝子孟元城山海从长秀绍金台士为师世有恩锡盛朝堂功勋在显扬谦和傅祖德家国统生光”; 岳公房别序:“大端方桂棠华发定荣昌贤俊儒中瑞文明兆吉祥”。 江西定南郭氏字辈:“传仁义礼家学召人文立志光先德贤名佰代欣”。 河南开封刘店郭氏字辈:“世田好三云书中先有文道德全家宝万代永乐祥”。 河南滑县后营郭氏字辈:“林克同自立启元朝向光明志高善学伟振中华”。 湖北安陆郭氏字辈: 旧派:“永世文应尚显万中正诒”; 续派:“泽定远永治先型敦崇原本子名世守封显万德全”; 再续:“隆首高取大士品皇堂正发惟显名扬志有文章书万载庆德贤□儒子益光”。 东北黑水郭氏字辈:“克大基业嗣炳宏谟贻谋燕翼绳武缉熙昌时名世翊运宣猷家珍兆远奕叶重光”。 河北石家庄正定新城铺郭氏字辈:“旺怀朝廷风立树青”。 山东汶上苑庄镇槚柏村郭氏字辈:贤良志廷,永克延宗,金兰广秀,宜光家地。后续待考 山东胶州郭氏字辈:“元肇维人方振承绪玉胜佳年”。 山东日照郭氏字辈:“奎绍郭源公建长章和敬其相惟衍仁德家道隆昌”。 山东枣庄郭氏字辈:“明学振万方依允”。 山东东平郭氏字辈:“长荣克延忠”。 安徽涡阳郭氏字辈:“希文尚允兴传学”。 湖北浠水郭氏字辈:“立本习能迪强修”。 湖北黄梅郭氏字辈:“惟学承在善新明德”。 湖北大悟郭氏字辈:“曾锦洪荣炳均青元宝辉”。 湖北襄阳郭氏字辈:“必定长久天开景运”。 湖南炎陵郭氏字辈:“文学尊孔孟英俊垂名远惠兰延清香世代表忠良”。 湖南嘉禾钟水郭氏字辈: 旧派:“筠应天生凤新汉柱万君班聂小念四代八九千万愿文思启绍常祖宗富贵显相忠”; 新派:“聪明成智慧朝廷有高风国泰永昌良家雅礼仪通贤能先达士福德振祥功”。 江苏江宁郭氏字辈:“高才立志良”。 四川成都郭氏字辈:“应永存先德子”。 福建晋江岱阳郭氏字辈:“祖肇汾阳支分自漳奇立主应赓奕文章高齐育庆亶席亨康膏童豪颜交序亭庠雍廉意度玄衮褒唐京赢广庇帝座方襄膺庸庶享言永音商”。 福建南安蓬岛郭氏字辈: 字行:“元世人卿相治朝重正方令公家谱远颍守系声长孝悌伦滋笃诗书业益张祖来基泽厚贻燕万年光”。 名行:“姬箓渊源永云礽钻绪宏先民隆矩矱后世懔遵行植品宜敦本修身在致诚汾阳余庆衍三岛踵簪缨”。 福建南安官桥石壁郭氏字辈:“显成世述一国荣叔元世人卿相治朝钟正方令公家谱远颖守系声长孝悌伦滋笃诗书业益张祖来基泽厚贻燕万年功姬箓渊源永云礽钻绪宏先民明矩矱后世怀遵行植品宜敦本修身在致诚汾阳余庆衍三岛踵簪缨”。 福建安溪金谷金山回民郭氏字辈:“孟居资允本世仲志一懋尔颜伯克绍贻谋景福介思延及子孙永年保”。 湖北孝感满族郭罗氏郭字辈:“功崇业广本立德明家安国正世永天平吉祥仁寿忠义礼文继述有志瑞启长春”。 新加坡郭氏字辈:“长仕谏怀云雨百里瑞天定朝清廉启国家廷献文明行笃必有克诚用垂式宜尔子孙以介景福”。 郭氏一支字辈:“毓人光祖成士绍宗怀仁恩义道大德鸿实行宪法民心咸悦安乐富强永保华国”。
历史名人:
郭 隗:战国时代燕国大臣,为燕昭王招贤纳士出计献策,为燕国的兴起作出了贡献。
郭伋: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东北)人,初为渔阳都尉,王莽时,任上谷太守,官至太中大夫。 郭象:河南洛阳人,西晋时的玄学名士。 郭 璞: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人,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博学多才。代表作为《游仙诗》,著有《江赋》等著作。并注释《尔雅》、《穆天子传》、《山海经》、《楚辞》等典籍,为后世注疏家所推重。 郭威:邢州尧山(今河北省隆尧)人,五代时期后周王朝的建立者。在位时的一系列改革为赵宋王朝的建立奠定了良好基础。革除旧习的周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郭威,生于公元904年,公元951年称帝,至954年病逝,在位四年,年号:广顺、显德。太祖,邢州(今河北邢台)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其父郭简曾任刺史,在战乱中被杀,不久,母亲也相继去世。郭威从小依靠姨母韩氏提携抚育。18岁时,应募做军卒,仗着一身勇力,加上学了一些兵法,一步一步爬了上去。郭威即位称帝时,年近五十岁,三十年的军旅生活,给他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常以前代的兴衰作为治理国家的借鉴。郭威针对前朝弊政,进行了一些改革,刑罚有所轻减,某些苛税被废止,部分官田散给佃户,停止州府南郊进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人民的压迫剥削。郭威在五代确是一位较好的皇帝。他死于954年,时年51岁。 郭 象:西晋学者、玄学大师,所撰《庄子注》对后世影响很大。 郭 嘉:三国时魏曹操谋士。多谋善战,屡建谋功,尤以官渡之战显名。 郭 沔:今浙江省温州人,南宋时音乐家、琴家、浙派创始者。作《潇湘水云》、《泛沧浪》、《飞鸣吟》等曲。 郭 标:广东省中山人,近现代史上知名海外人士,澳大利亚华侨领袖。 郭子仪(697——781),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汾阳。唐代著名的军事家。武举出身。安史之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后连回纥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代宗时,叛将仆固怀恩勾引吐蕃、回纥进犯关中地区,郭子仪正确地采取了结盟回纥,打击吐蕃的策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宁。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以84岁的高龄才告别沙场。天下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 郭忠恕:洛阳(今属河南省)人,宋著名画家、文字学家。著有《佩 》三卷、《汗简》等。 郭若虚:宋代太原(今属山西省)人,著名书画评论家,所著《图画见闻志》集中体现了他在绘画上的主张及见解。 郭守敬:顺德邢台(今河北省邢台)人,元朝著名文学家、水利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主持编制了《授时历》,施行达360年,为我国历史上施行最久的历法。 郭子兴:元代定远(今属安徽省)人,为元末起义军中江淮地区首领,后被朱元璋追封为滁阳王。 郭朝宾: 字尚甫,山东省汶上县苑庄镇槚柏村人。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历任户部主事、郎中、大同督饷及河南、陕西左右布政使、顺天府尹、浙江巡抚等职。万历二年(1574)升工部尚书。郭朝宾为人老成持重,判事准确果断,对下属不苛求,不计较。所到之处,无不受人拥戴。 郭亮生:清代常宁(今属湖南省)人。自幼研习岐黄医术,医术精湛,著有《豆麻心经》一书。 郭嵩焘:清代湖南湘阴人,为中国第一位驻英大使,曾任广东巡抚、兵部侍郎等职。 郭沫若:四川省乐山人,现代史上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著有《女神》、《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等许多著作。
有的纵姓为较罕见姓氏。在安徽萧县,山西太原、运城,湖北武昌,河南义马,广东东莞,宁夏(目前仅知3家)等地有分布。 纵姓来源 《姓氏英贤传》云:“(周)平王之子三,长曰精,封与纵,后为纵氏。”此以封邑为氏。周平王叫姬宣臼,故出自周平王的纵姓,显然是周天子后裔。明朝有纵文,正统中任日照训导。纵姓起源于东周周平王长子姬精分封纵地,其后人以地为姓纵地可能在山东,因为我们安徽萧县纵姓人都这么认为,另有考证周平王之子名精封於纵(在今河南省,今无纵地之名)、因地为姓、是为纵氏受姓之始、至汉有纵公、官至将军、乃迁东莞(在今山东省,今无东莞之名),至宋有纵康义、著周义会通三十三卷、举博学鸿词、官於萧因家焉(见姓氏通志) 堂号、辈分 关于安徽萧县纵姓来源及堂号、辈分:堂号 宗周堂(取其与周同宗之义) ,东莞堂(取其由东莞迁萧之义),堂号起先是"东莞堂"(此东莞为山东地名),前几年修订家谱更为"宗周堂"历史名人宋代研究易经的名家纵历(繁体):纵氏祠联 系衍精封肇瑞榜华绵世德 (现在已作宗排)司浔公撰 家传周易贻谋奕叶嗣书香。 孝友承先一堂吉庆, 诗礼启后千载荣昌。 (后日亦可作宗排)二十世孙精义敬撰 统系西周封纵历秦汉魏晋 (此联与司浔公祠联有重字不可作宗排) 祖居东莞迁萧传宋元明清 二十世孙精鸿敬撰 纵氏家族世序表 班次 代次 班次 代次 班次 代次 班次 代次 班次 代次 班次 代次 班次 代次 十八 系 二十四 榜 三十 传 三十六 叶 四十一 友 四十七 庆 五十三 载 十九 衍 二十五 华 三十一 周 三十七 嗣 四十二 承 四十八 诗 五十四 荣 二十 精 二十六 绵 三十二 易 三十五 奕 四十三 先 四十九 礼 五十五 昌 二十一 封 二十七 世 三十三 贻 三十八 书 四十四 一 五十 启 五十六 二十二 肇 二十八 德 三十四 谋 三十九 香 四十五 堂 五十一 后 五十七 二十三 瑞 二十九 家 三十五 奕 四十 孝 四十六 吉 五十二 千 五十八 纵氏著述 康义公 《周易会通正义》三十三卷 (宋史艺文志202页) 铉 公 《滓溟齐花竹石四谱》 (郡志) 慎蒙公 《苜蓿诗草》 春帆公 《焦窗诗选》 (徐州诗征) 怡瀚公 《三有轩诗集》 (徐州诗征) 司灼公 《竹溪诗草》 羽生公 《藏拙齐诗草》<新编白话西厢记> 恩浓公 《漪园诗草》 (徐州诗征) 白踪公 《白踪诗存》<关睢集> (上海经纬书局出版) 纵氏家族遗泽录 一、凤山辟径 凤凰山在萧城北面,西与泉山相接。两山交界处陡山口有圣泉焉。圣泉为萧县旅游胜地。此处有圣泉寺,寺依山势,广廊殿门,颇为壮观,有二子读书洞,郑公墓等景点,此处又为山南山被交通捷径,但山峦陡峭,往来不便,我八世祖峻崖公为方便行人,捐资巨万在陡山口凿石辟径。据传,峻崖公置制钱于工地,过往行人抬筐,即抓一把制钱作为报酬。路径终于开通,行人德之。立碑纪念。碑为三角形“文革“前仍在,可惜现已不存。 圣泉有泉水潺潺,清凉味甘。大旱之年仍涓涓细流,虽一勺之泽,常年不涸。我十五世祖之达公在圣泉亭石柱上撰书联语:“此中流量泽,万载垂青风,“表达了之达公对为官清正廉明的企求与希望。 凿城立门 萧县孔廊始建于明万历46年,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又是当时萧县的最高学府。称圣廊、文廊、学宫、俗称皇学。但逼近城墙,形势不敞,为改善皇学景观,我 祖锡衮公出资购买民宅,开辟云路,凿城立门,名曰清云门,改善了孔廊周围的环境,有豁然开朗之势。次年秋闱君彬、任君懋华一同折桂,进清云门而进祭祀孔子。邑人感之,锡衮公还捐资修葺孔廊,至今为人陈道。 二、汴水建桥 萧县古城在今城西北,即圣泉寺西北,城在汴水之南,过汴河全靠渡船,极为不便。我十一世祖之达公为方便交通,捐资建二十四孔桥长桥,行人感德。萧县八景之一的“汴河晓渡”即言此二十四孔桥也。1577年黄河决口,桥与县城均沉入地下。五十年代初,治理岱湖水患,开挖河道时,曾挖及桥栏杆,当时广为流传,令人赞叹不已。 三、兴建向东禅院 向东禅院是人们祭祀的廊宇,旧址在今萧城中学。向东禅院是我 祖邦汶公捐资所建,邦汶公还捐资建造秋季庵,1938年萧城沦陷,为日寇所焚。一直在今银行家属院内,邦汶公兄弟三人,邦汶公居长,其次邦佐、邦诚。这两处遗址1937年尚留有碑记,今已无存。纵氏家族修建廊庵、桥梁所在多有(如帽山廊、障山二郎廊、岱河老桥、岱湖东大堤、岱霞公捐资建纵井、陡山口桥等)难以一一指辨。 纵氏烈士英明录 纵衍朋 杜楼镇纵张庄 纵精海 马井镇 纵封伍 闫集镇刘店 纵肇军 官桥镇 纵瑞香 马井镇道口 纵衍卓 朔里镇纵楼 纵精汉 朔里 纵封全 马井镇 纵肇宣 官桥镇 纵东方 青龙集 纵精荣 杜楼镇业庄 纵精建 杨楼镇刘套 纵封连 三座楼 纵肇光 大屯镇 纵精义 官桥镇 纵封义 帽山纵林 纵封联 曹村 纵肇凤 官桥镇 纵精同 大屯镇 纵封元 官桥镇 纵封雨 永固西北纵庄 纵肇祥 曹村镇 纵凤精 王寨镇李楼 纵封合 官桥镇 纵封团 永固西北纵庄 纵肇明 曹村镇 纵精吉 马井镇 纵封堂 大屯镇南海 纵一民 纵瓦房 纵肇君 蔡里镇纵山头 龙潭文公墓碑记 纵氏世居古萧,族茔葬於邑西北朱珊村。成化庚子迁先大夫茔於里仁乡明山之阳,以避水患。茔基四亩五分,时值白金一十七两四钱。已而正德庚辰,名堂为水所剥,铉辄董公垒石,横宽三十五步,高下悉因地宜,周围缭以石垣,内植柏杨之类约千余株,行道者靡不叹羡良久而去,有因知子孙之繁盛者难以数计。我辈闻之,而环观其势,心虽少慰,犹恐岁久不无倾颓摧折之患,已故慎择僧人,为置高原百亩,供僧衣钵,东西兴北抵山,南届刘氏地,铉之尽心如此,尚无以报前人於万一,落成之后,用勒诸石,以垂不朽。卑吾子孙鉴而弗替,当以我之所以尽心於前人者而尽心於我矣,否则宁无愧乎! 大明嘉靖元年岁次壬午孟夏谷旦 男铉立石 -------------------------------------------------------------------------------- 重置龙潭茔祭田碑记 萧邑之西,去城五里许,有黑龙潭焉。带水襟山,颇称佳胜。逵 十一世分派 祖成章公译文,前明正统七年由科贡任济阳主薄,成化时自朱珊村葬於此。缘代远年没,林木无存,石垣屺坏,先大夫泥封公欲修未果,逵 -------------------------------------------------------------------------------- 纵氏移建家祠碑记 -------------------------------------------------------------------------------- 纵氏重建宗祠碑记 -------------------------------------------------------------------------------- 捐置岱山族茔祭田碑记 -------------------------------------------------------------------------------- 重修黑龙潭地藏庵碑记 -------------------------------------------------------------------------------- 舒太君墓碑 余高祖 维祺公娶于陈,生曾祖 恒敏公三曾伯祖 恒宽公 赘于舒,生长曾伯祖 恒明公 次曾伯祖 恒德公 四曾伯祖 恒信公 俱外出多年,久无信音,恐后失叙,因志之以俟来归者得以考证焉, 嘉庆五年元孙云程提 -------------------------------------------------------------------------------- 纵慎术纪事垂后辈 -------------------------------------------------------------------------------- 观纵氏家谱书后 中山先生云:“中华人民多重家族,而不注重国族。”其实华人注重家族者仅在少数,而大多数则一团散沙而已。散沙者何也?即热度降落之所致也。夫天下万物之存在,恒视乎热度之高低。热度高,则散沙亦能结晶;热度低,则金石亦能破碎。万物然,民族亦无不然。吾萧纵氏,南宋以上,东周以下,名人不多。概见千余年间,其族姓中必少热心纂述者。考之路史,始知有分封。稽之墓碑,始知有世系。非其族间诸前辈学识博瞻,性情笃挚,曷足以推索宗佑,繁衍门第,若是即令碣断碑残,不无“郭公”“夏五”而征信阙疑,必心安理得,毫无遗憾而后止,其热度真达於极点矣。所以上自宋末,下及情季,照耀史册、炳麟志乘者固多,而身列国雍乡校,名登贤书胶庠者亦指不胜屈。及至民国,更人才蔚起,后俊云腾,几位吾萧之冠。旷观山东山西城南城北,住居虽星罗棋布,而统系则璧合珠联,皆赖君家早修家乘,有以维系之也。民国廿四年,贵家乘又起意重修,举君家归愚先生赞襄其事。仆兴归愚里相近、年相若、业相同、归愚又知敝姓兴贵族重姻叠眷、嘱仆题跋其后,以作累代之渊源。仆捧览玉牒,披阅再四,知贵谱中规则详明条例完善,一有发起,即多赞成。回忆敝谱失修已五十载,绝无提议其事者。及时修纂犹觉考稽为难,若在因循,必有漏录失传之憾。对於君家能无汗颜!所谓一团散沙,敝姓实无可讳言者也。聊赘无词,以志景慕。 明国二十四年已月中浣谷旦 岁进士愚兄张怡轩拜撰 历史名人 纵文,明朝人,正德年间贡士。曾任山东日照县训导。当代名人 纵封印,1942年出生,安徽人,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安徽省国防科工办干休所副所长,党支部书记。1967年7月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从事内科医疗30多年,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有较高的医疗技术水平,对微循环专业有一定研究。在改革大潮中,几经探索,奋力拼搏,永攀高峰。多年来对工作一直勤勤垦垦,埋头苦于,为该所医疗卫生和其他各项工作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除了为离休老干部做好管理服务工作外,主要从事内科医疗,以及老年病医疗保健方面的研究探讨工作。曾在安徽省医院进修普内科一年。曾任中国微循环与莨菪碱类研究会学会会员,参加过在黄山、宁波、昆明等地举办的有关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临床医学》发表过《镁盐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评价》等著作。曾获省国防科工办系统学习《邓选》演讲一等奖。
纵姓起源于东周周平王长子姬精分封纵地,其后人以地为姓纵地可能在山东,因为我们安徽萧县纵姓人都这么认为,堂号起先是"东莞堂"(此东莞为山东地名),前几年修订家谱更为"宗周堂"历史名人宋代研究易经的名家纵历(繁体),因此辈分取名为一对联:系衍精封,肇瑞榜华绵世德;家传周易,……"后面有知道的请补上。
纵氏源流
考周平王之子名精封於纵(在今河南省,今无纵地之名)、因地为姓、是为纵氏受姓之始、至汉有纵公、官至将军、乃迁东莞(在今山东省,今无东莞之名),至宋有纵康义、著周义会通三十三卷、举博学鸿词、官於萧因家焉(见姓氏通志)、我纵氏即以 大公公为来萧之始祖。
纵氏家族遗泽录
凤山辟径
凤凰山在萧城北面,西与泉山相接。两山交界处陡山口有圣泉焉。圣泉为萧县旅游胜地。此处有圣泉寺,寺依山势,广廊殿门,颇为壮观,有二子读书洞,郑公墓等景点,此处又为山南山被交通捷径,但山峦陡峭,往来不便,我八世祖峻崖公为方便行人,捐资巨万在陡山口凿石辟径。据传,峻崖公置制钱于工地,过往行人抬筐,即抓一把制钱作为报酬。路径终于开通,行人德之。立碑纪念。碑为三角形“文革“前仍在,可惜现已不存。
圣泉有泉水潺潺,清凉味甘。大旱之年仍涓涓细流,虽一勺之泽,常年不涸。我十五世祖之达公在圣泉亭石柱上撰书联语:“此中流量泽,万载垂青风,“表达了之达公对为官清正廉明的企求与希望。
凿城立门
萧县孔廊始建于明万历46年,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又是当时萧县的最高学府。称圣廊、文廊、学宫、俗称皇学。但逼近城墙,形势不敞,为改善皇学景观,我 祖锡衮公出资购买民宅,开辟云路,凿城立门,名曰清云门,改善了孔廊周围的环境,有豁然开朗之势。次年秋闱君彬、任君懋华一同折桂,进清云门而进祭祀孔子。邑人感之,锡衮公还捐资修茸孔廊,至今为人陈道。
汴水建桥
萧县古城在今城西北,即圣泉寺西北,城在汴水之南,过汴河全靠渡船,极为不便。我十一世祖之达公为方便交通,捐资建二十四孔桥长桥,行人感德。萧县八景之一的“汴河晓渡”即言此二十四孔桥也。1577年黄河决口,桥与县城均沉入地下。五十年代初,治理岱湖水患,开挖河道时,曾挖及桥栏杆,当时广为流传,令人赞叹不已。
兴建向东禅院
向东禅院是人们祭祀的廊宇,旧址在今萧城中学。向东禅院是我 祖邦汶公捐资所建,邦汶公还捐资建造秋季庵,1938年萧城沦陷,为日寇所焚。一直在今银行家属院内,邦汶公兄弟三人,邦汶公居长,其次邦佐、邦诚。这两处遗址1937年尚留有碑记,今已无存。纵氏家族修建廊庵、桥梁所在多有(如帽山廊、障山二郎廊、岱河老桥、岱湖东大堤、岱霞公捐资建纵井、陡山口桥等)难以一一指辨。
堂号
宗周堂(取其与周同宗之义)
东莞堂(取其由东莞迁萧之义)
传易堂(取其纵氏始祖,传播易经有功绩)
纵氏祠联
系衍精封肇瑞榜华绵世德 (现在已作宗排)司浔公撰
家传周易贻谋奕叶嗣书香。
孝友承先一堂吉庆, (后日亦可作宗排)二十世孙精义敬撰
诗礼启后千载荣昌。
统系西周封纵历秦汉魏晋 (此联与司浔公祠联有重字不可作宗排)
祖居东莞迁萧传宋元明清 二十世孙精鸿敬撰
门衍东莞地, 家传周易书。
纵氏家族世序表
班次 代次 班次 代次 班次 代次 班次 代次 班次 代次 班次 代次 班次 代次 十八 系 二十四 榜 三十 传 三十六 叶 四十一 友 四十七 庆 五十三 载 十九 衍 二十五 华 三十一 周 三十七 嗣 四十二 承 四十八 诗 五十四 荣 二十 精 二十六 绵 三十二 易 三十五 奕 四十三 先 四十九 礼 五十五 昌 二十一 封 二十七 世 三十三 贻 三十八 书 四十四 一 五十 启 五十六 二十二 肇 二十八 德 三十四 谋 三十九 香 四十五 堂 五十一 后 五十七 二十三 瑞 二十九 家 三十五 奕 四十 孝 四十六 吉 五十二 千 五十八
纵氏著述
康义公 《周易会通正义》三十三卷 (宋史艺文志202页)
铉 公 《滓溟齐花竹石四谱》 (郡志)
慎蒙公 《苜蓿诗草》
春帆公 《焦窗诗选》 (徐州诗征)
怡瀚公 《三有轩诗集》 (徐州诗征)
司灼公 《竹溪诗草》
羽生公 《藏拙齐诗草》<新编白话西厢记>
恩浓公 《漪园诗草》 (徐州诗征)
白踪公 《白踪诗存》<关睢集> (上海经纬书局出版)
纵氏烈士英明录
纵衍朋 杜楼镇纵张庄 纵精海 马井镇 纵封伍 闫集镇刘店 纵肇军 官桥镇 纵瑞香 马井镇道口 纵衍卓 朔里镇纵楼 纵精汉 朔里 纵封全 马井镇 纵肇宣 官桥镇 纵东方 青龙集 纵精荣 杜楼镇业庄 纵精建 杨楼镇刘套 纵封连 三座楼 纵肇光 大屯镇 纵精义 官桥镇 纵封义 帽山纵林 纵封联 曹村 纵肇凤 官桥镇 纵精同 大屯镇 纵封元 官桥镇 纵封雨 永固西北纵庄 纵肇祥 曹村镇 纵凤精 王寨镇李楼 纵封合 官桥镇 纵封团 永固西北纵庄 纵肇明 曹村镇 纵精吉 马井镇 纵封堂 大屯镇南海 纵一民 纵瓦房 纵肇君 蔡里镇纵山头
--------------------------------------------------------------------------------
龙潭文公墓碑记
纵氏世居古萧,族茔葬於邑西北朱珊村。成化庚子迁先大夫茔於里仁乡明山之阳,以避水患。茔基四亩五分,时值白金一十七两四钱。已而正德庚辰,名堂为水所剥,铉辄董公垒石,横宽三十五步,高下悉因地宜,周围缭以石垣,内植柏杨之类约千余株,行道者靡不叹羡良久而去,有因知子孙之繁盛者难以数计。我辈闻之,而环观其势,心虽少慰,犹恐岁久不无倾颓摧折之患,已故慎择僧人,为置高原百亩,供僧衣钵,东西兴北抵山,南届刘氏地,铉之尽心如此,尚无以报前人於万一,落成之后,用勒诸石,以垂不朽。卑吾子孙鉴而弗替,当以我之所以尽心於前人者而尽心於我矣,否则宁无愧乎!
大明嘉靖元年岁次壬午孟夏谷旦
男铉立石
--------------------------------------------------------------------------------
重置龙潭茔祭田碑记
萧邑之西,去城五里许,有黑龙潭焉。带水襟山,颇称佳胜。逵 十一世分派 祖成章公译文,前明正统七年由科贡任济阳主薄,成化时自朱珊村葬於此。缘代远年没,林木无存,石垣屺坏,先大夫泥封公欲修未果,逵
--------------------------------------------------------------------------------
纵氏移建家祠碑记
--------------------------------------------------------------------------------
纵氏重建宗祠碑记
--------------------------------------------------------------------------------
捐置岱山族茔祭田碑记
--------------------------------------------------------------------------------
重修黑龙潭地藏庵碑记
--------------------------------------------------------------------------------
舒太君墓碑
余高祖 维祺公娶于陈,生曾祖 恒敏公三曾伯祖 恒宽公 赘于舒,生长曾伯祖 恒明公 次曾伯祖 恒德公 四曾伯祖 恒信公 俱外出多年,久无信音,恐后失叙,因志之以俟来归者得以考证焉,
嘉庆五年元孙云程提
--------------------------------------------------------------------------------
纵慎术纪事垂后辈
--------------------------------------------------------------------------------
观纵氏家谱书后
中山先生云:“中华人民多重家族,而不注重国族。”其实华人注重家族者仅在少数,而大多数则一团散沙而已。散沙者何也?即热度降落之所致也。夫天下万物之存在,恒视乎热度之高低。热度高,则散沙亦能结晶;热度低,则金石亦能破碎。万物然,民族亦无不然。吾萧纵氏,南宋以上,东周以下,名人不多。概见千余年间,其族姓中必少热心纂述者。考之路史,始知有分封。稽之墓碑,始知有世系。非其族间诸前辈学识博瞻,性情笃挚,曷足以推索宗佑,繁衍门第,若是即令碣断碑残,不无“郭公”“夏五”而征信阙疑,必心安理得,毫无遗憾而后止,其热度真达於极点矣。所以上自宋末,下及情季,照耀史册、炳麟志乘者固多,而身列国雍乡校,名登贤书胶庠者亦指不胜屈。及至民国,更人才蔚起,后俊云腾,几位吾萧之冠。旷观山东山西城南城北,住居虽星罗棋布,而统系则璧合珠联,皆赖君家早修家乘,有以维系之也。民国廿四年,贵家乘又起意重修,举君家归愚先生赞襄其事。仆兴归愚里相近、年相若、业相同、归愚又知敝姓兴贵族重姻叠眷、嘱仆题跋其后,以作累代之渊源。仆捧览玉牒,披阅再四,知贵谱中规则详明条例完善,一有发起,即多赞成。回忆敝谱失修已五十载,绝无提议其事者。及时修纂犹觉考稽为难,若在因循,必有漏录失传之憾。对於君家能无汗颜!所谓一团散沙,敝姓实无可讳言者也。聊赘无词,以志景慕。
明国二十四年已月中浣谷旦
岁进士愚兄张怡轩拜撰
祖籍在山东和山西,家谱主要在山东,河南一带。
梁氏,中国典型的南方姓氏。源流较多,或出自嬴姓、出自姬姓,或以国为氏、以地为氏、以邑为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28位。
2013年,根据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通过综合分析,发布的中国“百家姓”排行榜,梁姓人口排名22位。
梁姓名人有梁红玉、梁启超、梁实秋、梁思成和梁漱溟等。
扩展资料:
人口分布
宋朝时期,梁姓大约有44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57%,排在第三十七位。梁姓的第一大省是山东,约占全国梁姓总人口的345%。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和陕西,这三省梁姓大约占全国梁姓总人口的61%,其次分布于广东、福建、湖南、浙江,这四省的梁姓又集中了26%。
全国形成了以鲁豫、陕西、粤湘、闽浙为中心的四大块梁姓聚集地。而广西是当时梁姓人口最稀少的地区之一。
明朝时期,梁姓大约有43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46%,排在第五十三位。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而梁姓人口增长比值是负值,人口不但没有增长反而减少。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西、山西,这两省梁姓大约占梁姓总人口的25%,其次分布于江西、江苏、山东、广东、福建、陕西,这六省的梁姓又集中了51%。广西在宋朝时梁姓十分稀少,进入明朝一跃成为梁姓第一大省,约占梁姓总人口的146%。
东南和两广地区的梁姓在这600年中有了稳健的发展。而宋朝的梁姓大省山东,此时梁姓人口却减少了七成。全国重新形成了桂粤闽赣、晋陕、苏鲁三大块梁姓聚集区,重心由东南部转向南部。
字辈排行:
1、江西铜湖锦溪梁氏族谱字辈:彦公肇世业嗣绪大显扬贻燕鸿图远传家厚德彰人文济凤美仕学启龙光祖烈冠裳茂孙谋钟鼎芳三元应捷发五桂永腾香宠命逢天锡云礽冀昌
2、天津市静海县梁氏字辈:朝学天元春秀继续正大光明
3、河南开封刘店东梁寨村梁氏字辈:纯道方成应远本中玉之昌锡福洪家泽明心广性源文光和有教钦景焕来贤
4、河南元岗梁氏字辈:永振洪万应殿作克中连建广耀生瑞明玉长承魁
5、河南坞西梁氏字辈:敬景节科魁国民其之直士永文浦荣作吉龙元恒
6、河南陕县梁氏字辈:公魁兴学希升祥乃顺安
7、河南伊川梁氏字辈:尚思一三喜,万帮修中正
8、河南新乡梁氏字辈:怀名孟志宝孔学圣贤泽成龙继先德世传宗家兴旺延万通苏锡常联海杭来忠臣永盛长
9、河南卫辉梁氏字辈:清林照埙镜汉桂熙增铭法松然在鉴满柏耀坤铜
10、河南洛宁梁氏字辈:幸有篁林万年青品兼南山苍劲松虚心向上翠挺秀一枝三叶抚育情
11、河南光山梁氏字辈:树德培家本维思世绍之光昭其可大建学庆贤熙
12、河南南阳社旗田庄大梁庄一支字辈:孟方先引飬崇道建儒勋师之功可立自为步朝臣尚绍魁光职象嗣景益新膂毓万元秀永定启昌明
13、河南南阳梁氏一支字辈:学文大成业传万
14、河南新安县五头梁村系东鲁一支字辈:应国人克永万守文作大金玉山堂至秉泰和丰士仁义传世道忠孝振家风宪信昭光明学礼书耀宗
-梁姓
关于郭姓的来源,历史上的名人,人口数量和组谱.[不要白话文]
本文2023-10-05 17:40:4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82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