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金庸的籍贯是哪里?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4收藏

7、金庸的籍贯是哪里?,第1张

确切说祖籍是江西婺源,但是都写为浙江海宁。(他后来才迁到浙江海宁的。)

金庸,原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1948年移居香港。在上世纪90年代,在海外查氏后裔的推动下,浙江海宁查氏有了重修家谱的动议。在整理查阅祖宗纂修的《海宁查氏族谱》时,发现海宁查氏始祖查瑜是从安徽婺源(今属江西)迁来的,便发函与婺源的查氏联系。

  海宁查氏的寻根,得到婺源查氏的积极回应。《婺源查氏宗谱》记载:“查姓,出自姜姓,为炎帝后裔。北宋太祖乾德元年(公元963年),查文徵隐居婺源城西查公山,他是婺源查氏一世祖。十八世查瑜于元顺帝至正十七年(1357年),偕妻儿等翻过村北浙岭,来到浙江省海宁县袁花里龙山查家桥,查瑜是海宁查氏一世祖。”由此,婺源查氏与海宁查氏一脉相连。

  2005年2月,《环球》杂志驻香港记者廖翊在《金庸:知识分子要有入世精神,我一生都在学以致用》访谈中。金庸说:“我和你算得上老乡——我的祖籍是江西婺源,后来才迁到浙江海宁的。”

金庸,出生于1924年,原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1948年移居香港。自20世纪50年代起,他以“金庸”为笔名,创作多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并被改编为多部电视剧、**、广播剧热播,社会影响广泛,成为当代华人界最知名武侠小说作家之一。金庸于香港创办《明报》系列报刊,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不过,很多人也许不知道,金庸的祖籍和上饶有着密切的关系——浙江海宁查氏根在婺源

金庸对婺源故里认同与关注

  上世纪90年代,在海外查氏后裔的推动下,浙江海宁查氏有了重修家谱的动议。在整理查阅祖宗纂修的《海宁查氏族谱》时,发现海宁查氏始祖查瑜是从安徽婺源(今属江西)迁来的,便发函与婺源的查氏联系。

  海宁查氏的寻根,得到婺源查氏的积极回应。《婺源查氏宗谱》记载:“查姓,出自姜姓,为炎帝后裔。北宋太祖乾德元年(公元963年),查文徵隐居婺源城西查公山,他是婺源查氏一世祖。十八世查瑜于元顺帝至正十七年(1357年),偕妻儿等翻过村北浙岭,来到浙江省海宁县袁花里龙山查家桥,查瑜是海宁查氏一世祖。”由此,婺源查氏与海宁查氏一脉相连。

  婺源查氏家族是“文宦世家”。始祖查文徵,字希音,南唐时经科举入仕,为寿州六安令,后任南唐宣歙观察使。963年,50岁的查文徵辞官,自休宁隐居于婺源县城西郊廖坞(后称查公山),在此建房安家,并设立“山房道院”,与县令廖平及社会名流修德讲学,终老于此,死后与夫人赵氏合葬于查公山。其墓地所在史称:“日上千人朝拜(对岸每日均有诸多妇人跪在河滩溪埠浣衣洗菜),夜里万家灯火(众多船只停泊在河湾,通宵亮着灯火)。”

  查文徵的儿子查元修,初仕南唐,后归宋,袭父宦荫,授宋太常寺太祝。相传查元修在卜居婺源时梦神人语:“见凤而止,遇凰而住。”宋乾德二年(964年),他来到婺北的浙源凤山双路口,问当地人地名,当村人说:“这里是凤凰山。”查元修一听,这地名,既有凤又有凰,遂由婺源县城西效迁居于凤山铸炉坦(今婺源浙源乡查村,浙源中学址)。查元修的两个儿子查甄、查陶均走上科甲之途。长子查甄为宋大理寺评事,次子查陶官至工部尚书。查甄因无嗣,将休宁文徽公之孙查道的第三个儿子查永之(字允言),承继为嗣,查永之曾任福建尤溪知县。

  婺源查氏十七世查瑜,为避兵乱,于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翻过浙岭,经率水、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水路,直至槜李(即今日之嘉兴),最后定居于海宁园花里(袁花)龙山东南之古朴桥(后人称查家桥),为海宁查氏始祖,由此展开了海宁查氏家族辉煌的历史长卷。

  2005年4月1日,散居在嘉兴、海宁等地的查姓家族代表共21人,乘车来到故里婺源,探访了婺源查氏一世祖查文徵曾经隐居的婺源城西查公山及其墓,拜访了位于浙源凤山村的查氏宗祠。凤山村的查氏宗祠为清康熙三年(1664年)始创,祭祀婺源查氏始祖文徵公,当时题名为“孝义祠”,规模不大。1892年,在查氏后裔查允兹、查仲兹、查启明等提议下扩建了查氏宗祠,于1898年建成,现保存较为完好,已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2006年4月21日《杭州日报》“金庸力荐少女漫画家当韦小宝老婆”的新闻中报道:

  “2006年4月,19岁少女漫画家周洁在带着自己参与创作的《天龙八部》漫画书前往香港拜会金庸时,被金庸意外相中,力邀她出演张纪中导演的《鹿鼎记》中韦小宝的老婆。当周洁出现在金庸270度海景的大办公室里时,‘金大侠’眼前一亮,对着周洁问长问短,当得知周洁是江西人时,金庸马上和周洁认起了同乡,‘大家知道我出生在浙江海宁,但没多少人知道我的祖籍是江西婺源。今天也算是透个小秘密。’”

  由于种种原因,金庸先生没有亲自到过婺源,但从这些字里行间,可以看出金庸先生对婺源故里的认同与关注。(吴精通)

  金庸:我的祖籍是婺源

  金庸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新伟村,那里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属于海宁查氏宗族。金庸对海宁查氏宗族的渊源很感兴趣,也在收集查找这方面的资料。

  婺源凤山村的查传宦于1994年5月,向在香港的金庸先生寄送了婺源查氏宗谱资料。1995年2月5日,金庸先生在百忙中给查传宦先生回了信,他在信中写道:“根据长辈所言,我家的确于早年自婺源迁至浙江海宁,故我们应是本家。谢谢你向我提供查氏家族资料,望以后多联系。”

  2005年2月,浙源凤山村的查治中又给香港的金庸先生寄去婺源查氏家族及婺源县情的资料。2005年8月23日,金庸让秘书李以建给查治中回了信,信中写道:“查良镛先生衷心祝愿婺源繁荣昌盛,凤山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

1、印卡文明又译印加文明(Incan Civilization)是以古代印卡人为代表的印第安文明,为南美安第斯地区的古代文明,是美洲古代三大文明之一。简史:“印卡”(Inca),意即“太阳之子”,是安第斯地区讲克丘亚语的印第安人对他们首领的尊称。

公元13世纪,印卡部落在秘鲁的库斯科谷地附近定居,15世纪初,崛起成为安第斯地区的强国。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瓦伊纳·卡帕克(Huayna Capac)在位时,印卡帝国处于鼎盛时期,其疆域北至今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南部,南达智利和阿根廷北部,南北4000千米,人口约1000万,成为古代美洲最大的一个印第安国家。

2、玛雅文明是南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以印第安玛雅人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巴西、伯利兹以及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西部地区。

约形成于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400年左右建立早期奴隶制国家,公元3~9世纪为繁盛期,15世纪衰落,最后为西班牙殖民者摧毁,此后长期湮没在热带丛林中。

3、查文文化。它存在于公元前1500~前300年,为南美洲地区最早的文明——萨利纳尔文明、马兰瓜文明和那斯卡文明开了先河。从1919年起秘鲁考古学家胡里奥·塞特尤开始研究这种文化,其研究成果使该地区闻名于世。1945年一次泥石流吞没了大量文物和建筑,1970年的地震又使这一地区再遭劫难。 

查文城曾是宗教和文化中心,这一特点在建筑风格上有明显体现,尤其是纵横交错的长廊和高大的兰宋庙及泰优金字塔即为明证。此外,从巨石碑的雕刻装饰中也可略见一斑,其中有4米多高的兰宋花岗岩独石碑,用闪长岩雕成的2米高的拉依模狄石碑以及泰优方尖碑。

  1查文

  坐落在西安第斯山系布兰卡山脉东坡,属秘鲁安卡什省。公元前1500~前300年,这里曾出现查文·德胡安塔尔文化,是哥伦布之前时期美洲最著名的地区之一。

  查文·德胡安塔尔古迹区位于安第斯山脉—高山谷地,海拔3177米。安东尼奥·巴斯克斯·德埃斯皮诺萨曾在1616年到过此地。他写道:“在靠近查文城的地方有一座很大的由雕刻巨石砌成的建筑。它曾是著名的圣地之一,就像我们心目中的罗马和耶路撒冷一样。许多印第安人都到那里去奉献他们的牺牲。”

  查文一带产生的文化就叫查文文化。它存在于公元前1500~前300年,为南美洲地区最早的文明——萨利纳尔文明、马兰瓜文明和那斯卡文明开了先河。从1919年起秘鲁考古学家胡里奥·塞特尤开始研究这种文化,其研究成果使该地区闻名于世。1945年一次泥石流吞没了大量文物和建筑,1970年的地震又使这一地区再遭劫难。

  查文城曾是宗教和文化中心,这一特点在建筑风格上有明显体现,尤其是纵横交错的长廊和高大的兰宋庙及泰优金字塔即为明证。此外,从巨石碑的雕刻装饰中也可略见一斑,其中有4米多高的兰宋花岗岩独石碑,用闪长岩雕成的2米高的拉依模狄石碑以及泰优方尖碑。

  石板、房梁及石柱上的浅浮雕装饰一般以动物形象为主,如美洲豹、蛇、鹰及鳄鱼等,也杂有一些人像雕刻。查文最突出的艺术作品要数著名的镶嵌头像(即将人物头像嵌入墙上巨石之中),镶嵌头像至今仅在庙宇南侧城堡墙壁上有一幅尚存。

  2昌昌

  昌昌城是奇穆王国的首都, 十五世纪是该国的鼎盛时期, 不久即被印加帝国吞没。 这个哥伦布前拉丁美洲最大的城市的规划, 反映了其严格的政治和社会策略, 城市划分为九个“城堡”或者“宫殿”,都是独立的单位。

  昌昌城建立于公元12世纪,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土砖城,那里的人们在远古时代就用黄金装饰建筑物,那里还盛传有些用贵金属制作的植物。

  秘鲁位于安第斯山麓与太平洋之间,在其狭窄的沿海地区并没有石头这一自然资源,所以土砖便是人们造房的材料,所谓土砖即把泥土在太阳下烤干后制成的砖。而昌昌便是用这种土砖建筑造起来的是一个巨大古城的遗迹所在。

  这古城曾是人口众多,强盛而富有的奇穆帝国之都。奇穆帝国的缰土就是从占地约16平方公里的昌昌开始的,随后向沿海地区伸展966公里。

  据信,这个民族是从12世纪,强大的蒂亚瓦纳科衰落之后,才开始兴起。这个民族有很出色的建造者和工程师,他们还是金属制品的能工巧匠(若没有当地人民的聪明才干,昌昌一个如此严重缺水之城,难以幸存)。

  城里一些主要的建筑群,都用是用各种不同开头的土砖所造,看上去简单朴实。但在另一些重要的建筑物上,有饰有金箔嵌在泥土墙面上的装饰图案。可惜的是那些最珍贵的东西已流失多年(今天还在传说,昌昌城的有些花园里,曾有过一些植物是用黄金制作出来的)。

  关于昌昌城的建立,传说有个名叫内依姆拉普的人,从海上来到此地,建立起一座城市,此后他又往西去了。又传说这城与一条龙有关,而这条龙则创造了太阳与月亮。这种种传说与神话未能提供有价值的线索。但明显的是奇穆帝国具有发展社会团体的强烈意识。在昌昌城里许多不同地区都出现排列成矩形的各种建筑物,这无疑是逻辑与秩序的象征。

  昌昌城的中心是庙宇般的查珠第城堡,有一个至今保存特别完好的议事厅。24个座席围着矩形庭院的土墙,看上去很像是个进行辩论会议厅。此厅内部传声效果不同寻堂,坐在不同座位上的人哪怕用低声轻轻说话,都能被听得很清楚(这种传声效果,至今仍能得以体现)。一些建筑,其中也包括这个议事厅,周围都修筑了防御性的土围墙。除此而外,周围还有巴拉科斯水库、一些居住区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平台等。查珠第堡似乎是昌昌城内十来个分散的建筑群中的一个。它们中有些建筑外面的围墙高达91米。

  在其他一些有趣的建筑物中,更突出的是:赫瓦卡·艾斯米拉达(绿宝石庙)和赫瓦卡·阿克欧爱丽斯(彩虹庙)。前者是1923年才被发现的。此后两年曾遭暴雨的摧残。该庙宇是金字塔形状的,有两个寺院平台,周围有珍贵的浮雕,雕的是海底生物与鱼类。另一座塔形寺庙是彩虹庙,周围高墙环抱,墙上精心雕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这庙宇的名字同样使人联想起龙或者蛇一般的生物)。

  在离特鲁希略不远处,在莫切河附近,人们传说那儿的神先创造了太阳与月亮,然后又创建了昌昌与这些金字塔形状的寺庙。太阳寺似乎更早于奇穆帝国,它属于莫奇卡人所有。据说是公元6世纪的产物。但也有些权威人士称,它建于此后200—300年间。结构是庞大的砖坯建筑,占地140平方米,在23米高处为一平台,平台高18米。月亮寺较近,也建于同时代。建筑学家认为两个寺庙是一个整体,很可能与葬祭有关。此外,还发现一个很大的墓地,那里曾有一些举行宗教仪式的建筑物。月亮寺以其壁画著称。有些画的是兵器,如盔甲,武器等一些无生命的东西。这些东西在莫奇卡陶器上也能见到,这一点更证实了这些寺庙是属于公元6世纪

  3圣阿古斯丁

  哥伦比亚中南部城镇,重要的考古地。在乌伊拉省南端帕帕斯荒原上,近马格达莱纳河上源,海拔1,725米。面积连郊区1,310平方公里,人口19万(1981)。附近斯塔图埃斯各地有类似中美洲玛雅文化的古迹(几百个巨大石像);离镇10公里的山岗上有大量称为“守卫者”的雕像,守卫在石棺墓丘之旁。建有“考古公园”和现代化旅馆。周围出产玉米、咖啡、甘薯、甘蔗、水果等。

  4阿比塞

  里奥阿比塞奥国家公园及其周围方圆1,500平方公里处,存在着大量的古遗址,留下了人类曾经在此活动的迹象。自1985年以来进行的研究,已经发现了三十六个前所未知的考古地点,均位于两千五百米到四千米之间的高度,这非常有利于对印加前的社会的了解。

  5玛雅文明(最主要)

  玛雅文明是南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以印第安玛雅人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巴西、伯利兹以及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西部地区。

  约形成于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400年左右建立早期奴隶制国家,公元3~9世纪为繁盛期,15世纪衰落,最后为西班牙殖民者摧毁,此后长期湮没在热带丛林中。

  公元1502年,哥伦布最后一次远航美洲,距离他第一次发现“新大陆”恰好10年。船在洪都拉斯湾靠岸,哥伦布和他的船员们兴奋地踏上久违的葱茏陆地。在当地的市场上,一种制作精美的陶盆吸引住他的目光,卖主告诉他,这漂亮的陶盆来自“玛雅”。这个神奇的名字,第一次传入了欧洲人的耳朵。1519年,西班牙探险家科尔特斯(Hernan Cortez)率领西班牙军队横扫墨西哥,征服正处于文明鼎盛时期的阿兹特克帝国,“铲除一个文化,如同路人随手折下路边一朵向日葵”。此时,玛雅文明已近尾声,但在尤卡坦半岛上,还残存着一些玛雅小邦。1526年,一支西班牙探险队前往尤卡坦,试图用暴力建立西班牙殖民地,并强制推行基督教信仰。不肯屈服的玛雅人展开了长达百余年的游击战,直到1697年,最后一个玛雅城邦在西班牙人的炮火中灰飞烟灭。18世纪末开始引起学术界注意,19世纪末发掘一批重要遗址,开始了玛雅文明的现代考古学研究。20世纪50年代后,研究进展较快,形成专门的玛雅学,是世界考古学及历史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玛雅文明的发展阶段,学者间说法不一。据美国考古学家N哈蒙德的划分,可分为前古典期、古典期、后古典期3个阶段。

奥尔梅克文明Olmec 奥尔梅克文明被称为墨西哥和中美洲文明之母,他们的社会制度、神庙建筑、美洲虎(jaguar)的崇拜、玉器的制作、象形文字、数字系统、天文历法、大咬鹃鸟(quetzal)羽毛的热愛以及宗教神話,都被以后的中美洲文明沿袭下去。 在中国的商朝,大概在商王武丁在位时期的前后(1250BC前后),在大洋彼端今天叫作圣洛伦索(San Lorenzo)的一片丛林覆盖的高原上产生了一个文明。圣洛伦索俯临夸察夸尔科斯河谷,这条河流经特万特佩克地峽北边进入墨西哥湾。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美洲最古老的文明的最早遗址。这一文明被现代发现者称为奥尔梅克文明。 而考古学家Rebecca Gonzalez最近对圣洛伦索以及奥尔梅克文明的另一个遗址La Venta的挖掘和放射性碳同位素测定表明,奥尔梅克人早在公元前1700年前后(中国商朝建立的时代)就在圣洛伦索和La Venta定居了。 在奥尔梅克文明早期,奥尔梅克人还没有文字,但他们创造了大量的建筑和雕塑作品。在建筑方面有他们在La Venta, San Lorenzo以及Laguna de los Cerros等地的宗教仪式中心以及其他大型公共建筑,私人住房不断扩展,使得大片地貌被改观。到公元前900年之后,奥尔梅克人的神庙已经出现了我们在玛雅人和阿兹台克人那里见到的熟悉的金字塔样式,下图是阿兹台克人在特诺奇蒂特兰的大神殿复原图,和奥尔梅克人的神庙是一脉相承的 玛雅文明 Maya 作为美洲文明代表,被视为美洲文明最高典范的玛雅文明和旧大陆的地中海文明颠峰的希腊有很多相似性,玛雅文明不仅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同古希腊相媲美,而且其政治结构和古希腊类似,都是城邦制度。玛雅从来没有出现一个集权国家,在其鼎盛时期也只是几座如Palenque和Tikal等城市各据一方。 玛雅文明大约始于公元前500,在前500年-公元100年间,称为前古典时期(Pre-classic Period)。玛雅文明在古典时期(Classic Period, 100 - 900 AD)发展到颠峰,多座城市矗立在茂密的中美洲丛林之中,其中包括三座最宏伟的玛雅城市蒂卡尔(Tikal)、帕连克(Palenque)、和科班(Copan),蒂卡尔是玛雅最大的城市,而科班则以其精美的雕塑和建筑被称为“新世界的雅典”(Athens of the New World)。接着的后古典时期(Post-classic Period, 900 - 1500 AD),玛雅文明的中线逐渐转移到尤卡坦半岛 (Yucatn),出现了奇琴�6�4伊察(Chichen Itza) 和乌希马尔(Uxmal)等著名城市,但气势已经逐渐走上了下坡路。 玛雅的社会结构和众多的古文明一样,是金字塔结构,权利集中在贵族、军事领袖、祭司手中,平民百姓处于下层,而最底层的是奴隶。 经常看到某某之谜说玛雅文明是突然消失的,但其实并非如此,玛雅实际上是如同古埃及那样在一个长时期内渐渐难以为继。其原因估计与人口压力、环境破坏和墨西哥中部文明的侵略有关。而去年《国家地理》上的一篇文章则干脆认为是玛雅人城邦间的内战导致。 在经济上,玛雅人使用可可豆、铜等作为货币进行交换。铜不仅用于交换,而且也用于装饰。他们还使用金、银、玉、贝、彩色羽毛等装饰。但迄今为止还没发现他们曾经制造和使用金属工具。 玛雅人的文字如同中文一样是方块形,他们有些是符号,有些是象形文字,写法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迪奧狄华肯文明 Teotihuacan 迪奧狄华肯文明兴起于公元100年左右,和玛雅文明的古典时期差不多同期开始,但它不象玛雅那样在广大的尤卡坦半岛上四处开花结果,迪奧狄华肯文明只有这么一个同名的大城遗留下来,仿佛是贵精不贵多。 虽然被认为完全属于迪奧狄华肯文明的重要遗址只有一个,但许多考古学家相信迪奧狄华肯人曾经建立一个版图远到今天的危地马拉,占据了大半墨西哥南部地区的大国,这个国家的结构是一个联盟形式而不是一个帝国。 在4世纪的时候,迪奧狄华肯成为一个拥有12万5千人口的大城市,在当时的世界上可以名列第六 托尔特克帝国 Toltec 托尔特克帝国兴起于公元10世纪的墨西哥中部,今天的墨西哥城以北Tula附近的地方,承接着神秘消失的迪奧狄华肯文明,有观点认为他们是来自于北方的迪奧狄华肯人难民,在7世纪迪奧狄华肯文明衰落之后迁徙到这里,并建立了托尔特克军事帝国。这个建基于军事的帝国维持并不长久,到了12世纪左右边接连被周围的部落击败而没落。 托尔特克文明带有点神秘感,因为可以用来直接了解这个文明的遗迹并不多。因为后来的阿茲台克人的首都就在旁边,所以阿茲台克人经常拆除托尔特克人留下的建筑拿回去当建筑材料,从而毁灭了考古的线索。今天用以对托尔特克文明了解的很多资料都来自后继文明的转述。 Tula遗址 托尔特克人遗留下来的艺术作品似乎也流露出一种粗犷的军人作风,无论石刻、雕塑还是陶器等工艺品都流于粗糙,题材上也经常跟军事有关。 阿兹台克帝国 Aztecs 阿兹台克人原是居住在今墨西哥西北贫瘠地区的游牧部落,他们在12、13世纪期间逐渐南下寻找适合定居的地方,最后在墨西哥中部高地的Texcoco湖边发现了一只叼着蛇的鹰正站在一株仙人掌上,应验了他们祖先的古老传说,为此他们在湖心的一个小岛定居下来,并于1325年在岛上建立了名为特诺奇蒂特兰的城市,阿兹台克人自称为Mexica,这个称呼成为了今天墨西哥的称呼,而特诺奇蒂特兰也成为今天墨西哥城的前身。在西班牙殖民者Corts到来之前,阿兹台克人已经征 服了墨西哥高原的广大地区,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 查文文化 Chavin 查文文化产生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900年前后,大致在中国的西周中期,同期正是中美洲奥尔梅克文明的鼎盛阶段。查文位于安第斯世界中央高原的西北端。查文文化的外在明显标志是永久性的建筑和雕塑,他们与奥尔梅克文明中的建筑与雕塑一样,显然也是一种宗教的物质表现。与奥尔梅克文明同樣,查文文化最有特色的象征性主题是一种介于美洲虎(在秘鲁或许是美洲狮)和人之间的怪物。但这仅仅是一种巧合,事实上,两地是独立发展起来的,查文文化与奥尔梅克文明不仅在地理上相互隔绝,它们的风格和建筑也彼此不同。 莫奇卡文明 Mochica 莫奇卡文明于公元前300年到公元前100年前后出现于秘鲁北部的沿海地区,过去曾经被称为前奇穆时代(奇穆就是我们后面要介绍的奇穆王国)。莫奇卡人都是战士,他们具有高度发展的社会和政治组织。他们建造金字塔、神庙,用砖石建造沟渠,擅长灌溉技术、制陶技艺。莫奇卡文明在公元8世纪没落 莫奇卡人有严格的社会阶级之分,在社会金字塔的顶层是Se駉res,拥有土地并具有宗教权利,他们穿着华贵的服装坐在宝座上,看上去庄重而华丽。祭司阶层处在第二阶层,在莫奇卡文明里,祭司可以由女性担任,称为nun,这个特征被后来的奇穆王国所继承。最后,第三阶层是其他的居民,他们从事农业和手工业。莫奇卡阶级的之间的区分并不是普通的社会阶级划分,而是类似印度种姓制度的具有顽固性的划分,各个阶层由血统继承,不会转换,而在我们的社会,如果你能赚大钱,就可以从无产阶级转化为资产阶级。 纳斯卡文明 Nazca 在多数地方,纳斯卡文明都和莫奇卡文明放到一起介绍,因为它们是同期出现,只是一南一北而已。 纳斯卡人的繁盛时期在公元前200年到公元650年间,其文化遗址位于秘鲁首都利马东南400公里。纳斯卡文化以其荒原巨画闻名于世。在方圆400平方公里的荒原上,石子铺成了巨大的线条、几何图形、动物和植物的形象,其中最大的图形占地达5平方公里,只有在至少300米的高空才能看见这些巨画的全貌。神秘的纳斯卡文化遗址吸引了众多考古学家,60位秘鲁和外国学者已在这一地区进行了20年的考古工作。 举世闻名的纳斯卡地面巨画只能从高空看到:

希望采纳

《琴声如诉》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彼得·布鲁克

编剧: Gérard Jarlot、玛格丽特·杜拉斯

主演: 让-保罗·贝尔蒙多、让娜·莫罗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法国

语言: 法语

上映日期: 1960-05-25

片长: 91 分钟、France: 95 分钟、Argentina: 95 分钟

又名: 如歌的中板(台)、如歌的行板、温和的曲调

安妮(让娜·莫罗 Jeanne Moreau 饰)的丈夫(Jean Deschamps 饰)是一位非常有名的企业家,在家中,安妮尽力扮演一位好太太和一位好母亲的角色,然而,这样虚伪和压抑的生活让安妮感到内心非常的空虚。一天,安妮像往常一样带着儿子皮埃尔(迪戴·豪德品 Didier Haudepin 饰)去上钢琴课,哪知道竟然目睹了咖啡馆发生的一桩情杀案件。

这起案件非但没有让安妮感到恐惧,反而成为了安妮走进这家咖啡馆的契机。在咖啡馆里,安妮邂逅了名为查文(让-保罗·贝尔蒙多 Jean Paul Belmondo 饰)的男子,查文是安妮丈夫手底下工厂里的工人。安妮和查文围绕着昨天的情杀案展开了讨论,一段孽缘应运而生。

7、金庸的籍贯是哪里?

确切说祖籍是江西婺源,但是都写为浙江海宁。(他后来才迁到浙江海宁的。)金庸,原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1948年移居香港。在上世纪90年代...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