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密市的三贤四宝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3收藏

山东省高密市的三贤四宝,第1张

一、三贤

高密市是春秋名相晏婴、东汉大经学家郑玄、清代大学士刘墉的故乡。

1、晏婴(前578年—前500年)

字平仲,春秋时政治家,夷维邑(今高密市柏城镇李家营社区晏王庙村)人,前556年(齐灵公二十六年)任齐国国卿。

2、郑玄(128年-200年)

字康成,东汉经学家,高密市阚家镇双羊社区郑公村人。

3、刘墉(1719年-1804年)

字崇如,号石庵,高密市柴沟镇注沟社区逄戈庄村(原诸城市)人,清代著名书法家。乾隆时考取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谥号文清。

二、四宝

高密剪纸与号称“中国一绝”的扑灰年画、全国“著名土特名产”的聂家庄泥塑、婉转悠扬的高密茂腔一起,被誉为“民艺四宝”,并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高密剪纸

高密剪纸独具一格,以其在艺术处理中所体现出来的“金石韵味”,为世人瞩目。20世纪70年代末,高密文化部门即对民间剪纸艺术进行了系统地抢救、挖掘、整理,搜集到一大批传统剪纸精品,发现了很多很有才艺的民间艺人。

2、聂家庄泥塑

高密泥塑发源地在东、西聂家庄,据聂氏家谱记载和老艺人的回忆,其先祖明初从河北泊镇迁来。约在明隆庆年间,因生活困难,一个叫聂福来的村民从事“锅子花”制作。用泥土磕出的泥托,形似覆扣的铁锅。

清乾隆年间,在原来“锅子花”的基础上,已向泥娃、泥狮、泥虎、泥猴等各种动物方面发展,基本上形成了泥塑,清嘉庆年间进入成熟期。在向多样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形、色、声、动、趣”特点。

3、扑灰年画

所谓扑灰,是就其制作工艺而言,即制作者根据预先构思好的题材,用柳枝或者豆茬烧成炭条起稿,画出大体轮廓,然后拿画纸在底稿上拓扑,一稿可得扑稿数张;同一张画稿便成了对称的两张,完美的对称性成为高密扑灰年画甄别与中国其他年画品种的一个显著特点。

扑灰年画的题材种类很多,尤以人物画的绘制工艺最独特,扑灰起稿后即手绘,先是平面涂色,勾勒轮廓,而后“粉脸”、“涮手”、“赋彩”、“开眉眼”、“勾线”、“涮花”、“咸菜磕花”、“贴金”、“涂明油”。   

4、茂腔

茂腔自产生、流传、发展至今,虽历经数百年,但名称确定的较晚,1954年,华东地区组织戏剧观摩演出时才由组委会正式命名为“茂腔”。此前,人们多称作“周姑子调”或“肘鼓子戏”、“冒腔”等。

南井沟 位于矿区南部,是井陉矿区的一块飞地,四周为井陉县包围,东邻刘家沟、高家庄、王家庄,西邻曹泉,南邻李水兹,西北是周家坑。距区政府所在地56公里。据该村聂氏家谱记载:明崇帧七年(1634年)聂氏迁此居住时,已有井陉县东关许氏村民定居于此。因地处沟底,四周高中央凹如井,故名南井沟。村落面积1120亩,村落面积340亩。全村共235户,人口872人。

南井沟社区与南凤山社区、荆蒲兰社区、中凤山社区、杨家沟社区、北凤山社区、西沟社区、白彪社区、张家井社区相邻。

南井沟社区附近有井陉清凉山景区、南寨清凉阁、井陉兴国寺、井陉段家楼景区、清凉湾湿地公园等旅游景点,有井陉矿区高粱秸秆工艺、抓炒全鱼、锅魁等特产。

聂荣臻元帅故居,位于重庆江津区吴滩镇郎家村西南750米,距江津市区朱杨镇和朱杨溪火车站约30千米,距重庆市区70千米,有等级公路通往成渝高速公路。

聂荣臻元帅故居,据聂氏家谱记载,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原是一家王姓地主的九重堂住宅,后王姓地主破落,人称石院子的九重堂倒塌了六重。聂氏祖先便折价买下了这仅剩三重堂的石院子,经几代人的繁衍,成为了比较富有的大家庭,聂荣臻出生时,家境衰落,石院子年久失修,破败不堪。

故居展览室中陈列了聂帅青少年时期使用过的生活用品、玩具、学习用品等40余件文物,珍贵100余张,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聂帅一生的生活轨迹,记录下了他在年轻时参加爱国学生运动的动人场面和在各个战斗时期的辉煌业绩。

聂荣臻元帅故居自开放以来,前来参观的有工人、解放军官兵、机关干部、学生、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和外国友人。故居已成为对广大军民进行党史、军史、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它特殊的教育作用。

聂荣臻元帅故居为一处庭院,青瓦土墙,古朴庄重。庭院墙外四周环绕着沃土良田,两侧翠竹葱郁,院内鲜花吐蕊,树木成荫;房前左右各有一口池塘,波光粼粼,组成了川东农村特有的田园风光

据聂氏家谱记载,聂家庄泥塑的艺祖叫聂福来,老家是河北省泊镇。明朝万历初年,河北泊镇连年遭灾歉收,聂福来在那里实在熬不下去了,便携带全家逃荒来到了聂家庄。

聂福来全家来到此地后,人生地疏、日子也不好过。为了一家人填饱肚子,聪明的聂福来便试着用当地的泥巴做外皮,中间装上药、顶部留有小孔,制成一种“锅子花”,走乡串集销售,以供人们在春节或正月十五晚上点燃,放花观赏。捏这种泥玩艺,可不是消遣娱玩,而是谋生的需要。换回的钱可以买成粮食,以弥补生活上的不足。“锅子花”的外形象反扣的锅底,刚开始生产的这种“锅子花”,外皮并不加任何颜色装饰,而且也很粗糙,这种“锅子花”就是聂家庄泥塑的前身。

清康熙年间,聂家庄的艺人们开始由做“锅子花”向做泥娃娃、禽、兽、虫、鱼等供家庭观赏和儿童玩耍的泥玩具发展。在外皮装饰上,由有颜色代替无颜色。但这一时期的泥玩具,基本上都是不会动、不会叫、不会斗趣的“呆”玩艺。

清嘉庆年间,聂家庄泥塑才进入成熟期,逐渐由静发展到会动、会叫、会斗趣的活玩艺。此时的聂家庄泥塑已经成为声色并茂、形象较为完美的艺术品了。

民间艺人们为了增加销售,为了加强对人们的吸引力,提高竞争力,逐步想出一些绝招,例如拴娃娃。这种泥坐娃约八寸高,红袄绿裤,双肩双臂上共绘着四朵被绿叶环绕的粉红花,怀里抱着一只红嘴桃,胭脂染到耳朵边,耳轮和下腭也各抹一笔浅玫红,眉心一朵小小的红色四瓣花,看那眉眼、脸庞、神态,活象一尊小小的弥勒佛,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好福相”。而这种泥娃娃也正是以“好福相”在民间活了百多年。在旧时谁家娶了媳妇两年不生孩子,可急坏公婆,于是就在正月十五这天由婆婆领着儿媳到“娘娘庙”里拴娃娃。“娘娘庙”里的尼姑们也早已在“送子娘娘”坐像面前摆好了多种泥娃娃,由前来拴者选择自己喜爱的泥娃娃,把穿着古铜钱的红线拴于泥娃娃的脖子上,然后怀着虔诚的心烧上三柱香,跪拜祷告,祈求送子娘娘大发慈悲送个胖儿子。之后,便把拴上红线的泥娃娃罩块红布,极其神秘地抱回家来,藏在新媳妇房内的壁龛里,一日三时供上饭,晚间还烧香。如果新媳妇一但真个生了儿子,那泥娃娃就成了活娃娃的化身,把它小心翼翼地封进龛内,意思是押住它让孩子“长命百岁”。

聪明的聂家庄艺人们多么善于把握人们的心理愿望啊!不仅泥娃娃就派上“拴娃娃”的用场,那泥玩“麒麟送子”不也可以满足人们祈求早添贵子的愿望吗?

狮子,本是兽中之王,可是,不知从何年起,这种凶兽竞成了人们崇拜的偶像。过去的富家豪绅们,不惜钱财也要请手艺精良的石匠做两只大石狮子安放在自家门口两侧,以借助这兽中之王的雄威,去镇守门第,去凶迎吉,以示立家的尊严高尚。

各种型号的对狮,在聂家庄比比皆是。节日或喜事场合上狮子便成了别致的蜡烛台,狮子头顶便大放光明,以此表示吉庆,然后又成为案头清供佳品。泥塑大小叫狮、绣球狮子等等,既是节日的装饰品,又被当做吉祥物来对待。

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对民间艺术进行了新的定位和重视,高密市文化部门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开始了对聂家庄泥塑进行挖掘、抢救、整理工作,为传承民间艺术做出了积极贡献。

1984年6月,在中国美协和高密人民的努力下,聂家庄泥塑,在北京首都博物馆成功举办了“山东高密县民间艺术展”,受到了首都观众及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部分作品被中国博物馆、美术馆收藏。

高密市文化局还积极整理出版了《高密民间艺术三绝精品选》画册,进一步向国内外宣传了聂家庄泥塑。标志着聂家庄泥塑真正进入了一个盛兴发展时期。

山东省高密市的三贤四宝

一、三贤高密市是春秋名相晏婴、东汉大经学家郑玄、清代大学士刘墉的故乡。1、晏婴(前578年—前500年)字平仲,春秋时政治家,夷维邑(今...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