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嫁人和死怎么才能摆脱原生家庭?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2收藏

除了嫁人和死怎么才能摆脱原生家庭?,第1张

摆脱原生家庭并建立自己的独立生活是一个个人发展的重要阶段。不要把摆脱原生家庭想的太过极端,人生美好的事物很多。获得独立生活和生存能力很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来帮助你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自主性和独立性:

1 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兴趣、优点和弱点。通过反思和自我探索,你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是谁,以及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2 设定个人目标:制定明确的个人目标,包括教育、事业、财务独立、居住环境等方面。这些目标将成为你摆脱原生家庭并追求自主性的驱动力。

3 独立经济:努力获得经济独立。这意味着在财务上不再依赖原生家庭的支持。积极寻找工作、学习管理个人财务、制定预算并建立紧急储蓄等,都有助于实现经济独立。

4 寻求支持网络:建立和扩大你的社交圈子,寻找支持和理解的人。参加兴趣小组、社区活动、志愿者组织或专业网络等,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互相支持和鼓励。

5 建立健康边界:确立健康的边界,包括与家人的关系。学会说不,保护自己的权益和需要。与家人进行开放和坦诚的沟通,并明确表达你的意愿和界限。

6 自我成长和心理健康:投资于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个人发展工作坊、阅读自助书籍、参加心理健康课程等,提升自我意识和心理弹性。

7 建立独立的生活方式:学会独立生活的技能,包括自理、家务、烹饪、时间管理等。通过建立自己的生活方式,你能够更好地适应独立生活并展示自己的成熟和自主性。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时间和努力,但通过积极的行动和坚持不懈,你可以逐渐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并建立自己独立而有意义的生活。

谁说的抑郁症是闲的?

抑郁症成因可能为以下四种:

1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 很多研究发现抑郁症病人存在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功能异常,抑郁症患者血浆皮质激素和17-羟皮质类固醇的含量增高。正常人服用地塞米松后,可抑制皮质醇分泌,而抑郁症病人服地塞米松后,未见皮质酸应有的抑制现象,此即用以诊断抑郁症的所谓“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不但可帮助诊断抑郁症,而且可以鉴别是 情感 性精神病抑郁症,还是抑郁性神经症。

2生化代谢: 脑内神经递质是研究得较多的一个内容,这种理论假说主要来源于精神药理学的研究。临床研究发现某些抑郁症病人尿内去甲肾上腺素的代谢产物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反映病人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减少,饶有兴趣的是,当抑郁症转为躁狂症时尿内的这种代谢产物却排出增高,这说明躁狂和抑郁与脑内的去甲肾上腺素量有关。又有研究发现,不论躁狂或抑郁病人,脑、脑脊液、尿内的个羟色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均低。

3遗传因素: 许多研究都发现抑郁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较密切的关系,但抑郁症不属于遗传性疾病,遗传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家谱的调查和对双生子的研究。遗传因素在抑郁症的发生上有肯定的作用,但这主要是指 情感 性精神病抑郁症。至于其他的轻性抑郁症,如抑郁性神经症、反应性抑郁症等则个性及环境因素可能起到更大作用。

4心理和 社会 因素: 首次发病的抑郁症病人的半数以上可发现有心理和 社会 因素,但其中有很多讲究,抑郁性神经症和反应性抑郁症的发病都无例外地有心理和 社会 因素存在,尤以后者为明显,没有精神刺激何来反应性抑郁症呢但至于 情感 性精神病的抑郁症发病是否与精神刺激有关,还是值得细细推敲的,有的病人实际上先存在抑郁情绪,在此基础上遇到些对一般人来说不成刺激的“精神刺激”。

其中,大部分生理原因,基本医生都会建议吃药维持,还有部分是心理因素,压力大,心理受过严重创伤,都会导致抑郁症的病发。

很多人并不了解抑郁症,说的心理脆弱的,闲的,装病的,都是不了解抑郁症的发病原理和治病机制的人。

抑郁症是病!!很严重的疾病!甚至有机构预测,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患病人群最多的重症疾病。因为抑郁症自杀的人也是逐年上升。只有普及抑郁症知识,让 社会 大众科学了解抑郁症的表现和救治措施,才能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抑郁症状之一是,我感到自己没有价值,没有用。有一个小国家自然资源特别丰富,靠天然资源吃饭,不愁吃不愁穿,而每年自杀率很高。这就闲出来的。现在人们物质生活提高了,可还有很多人患抑郁症。有压力造成的,也有闲出来的,如果一个人一天三餐饭吃不上,要为一天三餐饭奔波,哪有时间抑郁呢。过去烧柴火,后来烧煤球,再后来液化气,天然气,电饭煲,很多时间闲出来了,没有事情干。有些人没有活动,又没有什么兴趣爱好,失去了目标,生活迷茫而无聊,觉得没意思;感到自己没有价值,没用,生儿为人又喜欢胡思乱想,甚至想死的念头多出现。当有这些抑郁症状出现时,抑郁症就会找上你了。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产后妈妈,她们生了孩子几乎没事可干,家里所有眼观都集中在刚生下的孩子身上,有月嫂,自己没用一点用武之地,连基本的母乳多会剥夺,在这种“闲”的情况下,很容易患产后抑郁症。

好了就回答这里,我明天要上班了。再见!

抑郁症是闲的吗?

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这个行业,有很多错误的理论,或者说叫伪命题,你如有的人说抑郁症是闲出来的,只要忙起来,人不可能得抑郁症。这样的说法没有看到抑郁症的本质,抑郁症患者在发病之前,绝大多数是很勤奋的,他们很有工作学习热情,是别人眼里优秀的人,但是在经历某些挫折失败之后,出现了消极认知评价,我不行,我做不好,什么都完了等等,这些评价会导致焦虑情绪出现,焦虑高了,看不到希望了,人就变得懒惰,这种懒惰是症状出现之后的表现。

调整抑郁症患者,重点放在调整他的自我认知评价,对事物困难的评价,看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尤其对抑郁时间比较长的人,消极思维成了习惯性的,更要反复讲解,促使其领悟,领悟了,理解了,就会促使其尽快康复,再配合适度的运动,深呼吸等等辅助方法。

抑郁症怎么可能是闲的呢?你身边的朋友都是这样不关心人的吗?我深刻的建议您远离这些朋友,不理解抑郁症也就算了,为什么还会说一些不负责任的话,从另一方面加深您的病情。

关于抑郁症的病因众说纷纭,迄今为止并没有确切的定论,但可以肯定是,生物、心理和 社会 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参与了抑郁症发病过程。生物学因素主要涉及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等方面,研究发现,当脑内5-羟色胺水平过低时,人就会出现情绪恶劣,产生自杀意念;心理学因素主要涉及个体本身的抑郁气质,与抑郁症关系密切的心理学易患素质是病前性格特征,以及对于环境压力的耐受程度,对压力的不同适应策略,是否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等,不同性格也可能会导致抑郁的发生率不同; 社会 因素主要是指个体心理发展以及所处家庭 社会 环境对其产生的影响,一些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的死亡或失恋等情况,长时间处于“习得性无助”状态,也可以作为抑郁产生的直接因素,还有儿童期的不良经历,成长关键期的经历也对成年后的抑郁障碍发作有着重要影响。另外,也有研究发现母婴依恋关系、睡眠、生物钟、日照和季节这些因素对抑郁症发病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最后,祝好!

抑郁症不是闲的。抑郁症的病因,目前来说还是不明确,可能与生物、心理与 社会 等诸多因素有关。

例如,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等。心理因素可能与病前性格特征,如抑郁气质等有关。另外,在成长中负性生活事件也是重要触发条件。最重要的是,抑郁症发病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而是在各方面因素联合作用下导致疾病的发生。

别人说抑郁症是闲的,主要从抑郁症临床表现上说起。抑郁症患者往往会出现疲乏无力,不愿意参与活动,所以看上去清闲懒散的人容易得抑郁症。其实是抑郁症患者的表现就是清闲懒散,缺乏动力。

另外,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上,可以采用行为激活治疗,如运动。运动可以起到抗焦虑抗抑郁作用,再就是运动是全面的放松训练。所以说闲下来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是不利的。

首先抑郁症不是闲的了。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主要表现有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损害,甚者悲观厌世,有自杀行为。抑郁症会严重影响工作、学习、生活和社交,严重时出现自杀观念及行为。郁症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与 社会 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1生物学因素 主要涉及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等方面。2心理因素 与抑郁症关系密切的心理学素质是病前性格特征,如抑郁气质。3 社会 环境因素 在成长过程中遭遇应激性的生活事件,是导致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发作的重要触发条件。然而,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而是在各方面因素联合作用下导致疾病的发生。目前强调,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的出现时点在抑郁症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总患病率为440%,女性高于男性。75%~80%的患者多次复发。缓解办法:放松自己,舒缓压力,培养爱好、兴趣,平时多运动,散散步,慢跑等,可以登山,游泳,打打球,练练太极等。多食一些钾含量丰富的食物,如香蕉、瘦肉、坚果、绿色蔬菜等,可以有效稳定血压、舒缓心情。多食B族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如鸡蛋、深绿色蔬菜、牛奶、谷类、芝麻、南瓜子等,能够有效缓解抑郁症患者心情低落、全身疲乏、食欲不振等症状。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注重老年人、尤其是女性心理 健康 问题。

可以肯定的说不是

说抑郁症是闲出来的人,都是没有得过这种病的人,自然也不能理解。好多人觉得,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愁吃穿,为什么会抑郁,就是矫情,就是生活太好闲着没事做!可谁能没事希望自己生病呢?往往得抑郁症的人,都是心地善良、心思细腻,同时有对自我要求极高的人,这样的人,就会在别人犯错时审视自身,是不是自己也不对?这样的人,会在别人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中过份解读出他人对自己的不喜欢不满意,从而不开心;这样的人,会在看到别人带父母 旅游 ,给父母买礼物等等的小举动里检讨和自责自己还做得不够好!

总之,过于闲了,可能会增加你胡思乱想,让自己不开心的几率,但不是抑郁都是闲出来的,是可能生活中各方面的压力导致你精神过分紧张,可以通过专业的治疗和自我情绪上的调节治愈!祝你善待自己,开心每一天!

通俗来讲就是承受不了寂寞和打击,独自一个人在房间里无法消化 导致抑郁发生

1 生命安全:对于每个人来说,生命是最重要的。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是最首要的任务。

2 家庭:人们通常会优先考虑他们的家人,包括配偶、子女和父母。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和照顾非常重要。

3 财产:人们通常会担心他们的财产,包括房屋、车辆和其他贵重物品。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尽可能减少财产损失是非常重要的。

4 食物和水:在自然灾害发生时,食物和水通常都是有限的资源。确保有足够的食物和水供应,以保障自己和家人的生存和健康。

5 重要文件和财物:人们可能会想要保护重要的文件和财物,例如身份证、护照、保险单、现金、贵重物品等。这些物品可能在灾害后恢复生活和重建家园中起到重要作用。

总之,每个人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最想保护的东西可能不同,这取决于他们的个人情况、家庭状况、财产状况等多种因素。无论是什么,保护和保全这些东西都是非常重要的。除了上述提到的物品和事项,以下是一些可能被人们视为重要的东西:

1 宠物和动物:一些家庭成员可能包括宠物和动物,他们也需要得到保护和照顾。

2 邻里和社区:在自然灾害发生时,邻里和社区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合作非常重要。人们可能需要与邻居和当地组织合作,以提供帮助、分享资源和应对紧急情况。

3 重要的个人物品:一些人可能有一些对他们来说非常有价值的个人物品,例如纪念品、照片、艺术品等。这些物品可能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因此人们会想要尽可能地保护和保存它们。

4 重要的信息和资料:一些人可能有一些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的信息和资料,例如健康记录、银行账户信息、学术和职业文件等。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这些信息需要得到妥善的保护,以便在未来恢复和重建生活。

总之,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人们最想保护和保全的东西因个人情况而异。然而,大多数人会优先考虑生命安全、家庭、财产、食物和水等基本需求,然后尽可能地保护其他重要的物品、信息和资料。

家谱图(genogram):家谱图的使用源于系统家庭治疗,是以图的形式描述家庭从祖父母到自己三代人的血亲关系和婚姻关系,可以帮助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实践者对来访者及其家庭系统保持一种系统观。

生涯各理论流派概述

生涯特质论(霍兰德类型论)

01

概念

1个人特质类型分RIASEC六类

2工作环境特性也可分RIASEC六类

3具有某种特质类型的人会被相似的类型工作环境特性吸引

4个人特质与工作环境特性形式或接近,则个人在此种工作环境里才能得到满足,且会投入其中并有所贡献,

02

主要解决问题

1个人特质与工作环境特征能够带来满意的生涯决定、生涯投入以及生涯成就

2从长远来看,哪些个人与环境特征会影响一个人在工作上的稳定程度与改变程度

3什么是最有效的方法,能够帮助人解决生涯上的困难

总结:职业可以改变个人,个人可以改变环境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03

咨询目的

1运用测评工具分析个人特质类型

2运用信息理解专业或工作的特性类型

3获取欲选择专业或工作的信息

4整合个人特质与专业或工作特性的信息,以探讨合适的专业或工作的选择。

04

适用场景与对象

适用场景:

1关注来访者“现在”的个人特质和工作环境特性的匹配性,来访者做抉择的关注点在于:决定所学专业、选择职业、寻找新工作或休闲活动

2不适合需要探讨长期的生涯发展或有错误生涯信念、较差自我概念、较低自我效能或决定能力的来访者。

适用对象:

适用于当下欲选择专业升学者或欲选择工作的职校与高校毕业生,如:专业的选择,职业的选择,寻找新工作,休闲活动等

05

其它

工具:

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量表

MBTI测试

盖洛普优势识别器

霍兰德生涯类型论:RIASEC(协助当事人从“人之所有”的迷惑中,找到“人之所是”的立命之所)

霍兰德生涯类型论即解决个人与职业间的适配性问题,要能正确使用该适配性工具需要了解

1生涯现象底层的两种生命状态:

A 自我实现vS自我意象实现

自我实现:当一个人自己是自己的主人,则不管他身居何处,ta都忠实于自己而行为。

自我意象:别人眼中的我,虚幻的我

当自我实现被自我意象所取代时:假亦真时真亦假,也就是自我疏离的开始,通常而言的内心戏逐渐加码。

B “人之所有”的情态VS“人之所是”的情态

人之所是:我自己就是我生活的主题,活动的全部,我不必戴面具,表里如一,内心平和。

人之所有:载满了社会与他人期许与价值,把外在的价值视为自己的价值,把外在的期许视为自己的期许(如性别期待,家族期待,文化期待等的内射)不断进行着自我意象的实现,如行尸走肉,疲惫不堪,与真正的自己渐行渐远。

2自我察觉:人境适配程度的诊断依据

举例:

一个原本喜欢艺术的年轻女性,对艺术的喜爱深埋心底,做了十年会计,以为会计就应该是自己的最爱(以假当真),把对艺术的喜爱深埋心底,却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艺术(疑真似假),分不清什么是原来的,什么是后来的。

A 兴趣图与工作世界图的结合

B “人之所有”的情态与“人之所是”的情态之图像化

萨珀生涯发展论

01

概念

1个人生涯受自我概念的影响和媒介,自我概念是树立个人生涯形式的主动力,从婴儿开始形成自我与他人的区别,并持续发展贯穿整个一生,职业选择也是一个人自我概念的实现。

2生涯发展是一个终生的历程,其发展阶段:

A 成长期:0-14岁,发展态度,能力兴趣、需求等

B 探索期:15-24岁,选择范围缩小,尚未做决定

C 建立期:25-44岁,在工作经验中尝试,设法安定下来

D 维持期:45-64岁,调适过程,已改善工作地位、情境

E  衰退期:65岁以后,退休前考虑,工作输出,最后退休

以上5个阶段生涯发展任务受2个因素影响

A 个人生理与社会发展的程度

B 社会期待所必须达到的程度

a 生涯各发展的各阶段与各阶段任务:

b 每个转型期来临之前的发展阶段都包含了一个“小周期”的循环

3生涯是个人在某一特定时间在不同人生舞台(家庭、小区、学校、工作场所)的所有活动中扮演生活角色的表现,这些角色如:儿童、学生、工作者、休闲者、家长、公民等。其中工作角色最为重要,其它角色有交互影响的密切关系。自我概念和价值观贯穿所有的角色。

4做有效生涯抉择有赖于一些特别知识(关于自己、工作世界和特定职业)的了解以及完成适当任务(如知识整合)。如这些基本的知识和相关技巧没有获得,会影响生涯成熟度(由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特质等组成的整体状态包括认知与情意;是适应早期至最近一期生涯发展阶段的程度。包含“情意”和“认知”2个层面,情意层面包含生涯规划与生涯探索2种态度;认知层面包含生涯决策与工作世界的认识2类智能)

5虽然个人的自我概念、兴趣、价值、能力和目标是生涯选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环境条件因素也不可轻视。

研究基于的理论基础:

差异心理学:重视人在兴趣、能力、个性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发展心理学:描述个人特质的发展阶段

职业社会学:强调环境对职业选择与适应的影响

人格理论:探讨人格形成、发展和转变与生涯的关系

02

咨询目的

1增进生涯成熟度,并减少生涯发展中因态度、技巧、知识等产生的障碍,以达到发展任务

2运用评量(如需)或会谈以分析自我概念和长处

3理解生涯是生活中各种角色交互影响的组合,并协助选择生活角色和界定角色内涵,以达到生活的平衡

4澄清兴趣、 能力和价值,以及其与生活各种角色的统整

总结:聚焦于来访者生涯发展的广度、深度和长度(延续性),以及自我概念的形成和生活2角色的统整,并协助来访者统整影响生涯发展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增进其生涯成熟度

03

适用场景与对象

1生活中角色之间产生冲突或不平衡的来访者

2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等有不清楚或不一致的困扰的来访者

3关系自己未来的生涯发展和计划的来访者

04

其它

1工具:

a 生涯彩虹图(生活空间六种角色,4个人生舞台:):了解过去,现在,未来的角色有哪些

b 生涯四度:

c 角色饼图:了解当前,未来自己角色时间分配

d 生命之花平衡轮

f 生涯方格(生涯决策平衡单),职业组合卡,生涯传记(叙事治疗),生涯家谱

2生涯模式:

A 男性的生涯模式:

a 稳定型:学校毕业直接迈入职场,未经太多探索或尝试的历程,直接迈入长期而稳定的生涯发展

b 传统型: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努力之后,渐趋稳定,试验多种职业后,选择一份稳定的工作

c 不稳定型:在不稳定的情况下尝试一段时间后,趋于稳定;但在短暂的稳定后,又回到不稳定状态,通常较晚进入职业发展期

d 多重尝试型:一直爱不断尝试不同的工作,经常在做重大的改变;很少有长期停留的工作

B 女性的生涯模式:

a 稳定的家庭主妇型:学校毕业后,因婚姻而直接走入家庭,结婚后就以家庭为生涯重心,缺乏明显的在外工作经验

b 传统型:在高中或大学毕业后,经过了全力投入职场的一段时间,然后因婚姻走入家庭,以家庭主妇为生涯重心

c 稳定职业妇女型:在高中或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职场,一直到退休

d 双轨生涯型:在工作后结婚,但并未放弃工作,事业角色与家庭角色并重,双轨并行

e 间断生涯型:在高中或大学毕业后工作一段时间,因婚姻而中断工作,成为全职家庭主妇,等到孩子能够独立照顾自己后,再出来工作

f 不稳定生涯型:优势辞掉工作回到家庭,有时又会再出来工作,不断在家庭与工作间来回穿梭,呈现不稳定的发展状态

C 组织中的生涯模式:

a 传统晋升型:遵循传统模式,循序渐进地在组织内发展,职位随着经历而调整,稳打稳扎,逐步攀升

b 美国之梦型:在组织内平步青云,在很短时间内疚蹿升到组织的顶点

c 早期高峰型

d 晚期高峰型

e 多 重波段型:组织重组,VUCA年代,组织结构调整加速,这种类型将会很常见

f 翻腾不定型:无法在组织中找到适得其所的发展空间,起伏不定(能力及人际?)

g 昙花一现型:项目制

h 中年更新型:遇到瓶颈或天花板

i 老翼伏励型 退休返聘做顾问以提携后进

3生涯发展论的最后与生涯建构论汇流到一起

克朗伯兹生涯社会学习论

01

概念

1影响人的生涯决定4大类因素

A 遗传因素和特殊能力:可能影响或限制个人的学习经验和抉择自由

B 环境情况和事件:如:求学和就业的经验、社会政策、社会变迁、家庭因素,这些均非个人能控制,但对个人的学习和抉择有重大影响

C 学习经验(工具式及联结式),包括学习理论中的工具式的学习和联结式的学习

D 工作取向的技能,是问题解决、工作习惯、工作或者作为的价值标准、情绪反应、知觉和认知历程(如:选择,注意,保留,符号演练等心理动作能力)等交互作用的产物

2以上4大因素交互作用产生的结果:

A 自我观察的推论:个人对自我表现的评估,包括兴趣、喜好、工作价值等学习而来的结果,是生涯抉择的关键

B 世界观的推论:个人对外环境与未来发展的评估,也是学习而来的经验

C 任务取向的能力:个人从学习中培养的能力,如价值观的澄清、目标的决定、寻求不同的解决途径、收集资料、预测未来发生的事、计划等。

D 行动:个人综合各种学习经验、对自我及环境的评估、以及学习的任务取向能力,而引导自己发展的实际行动,引导未来事业的发展途径。如选择一个特殊专业,接受一个职业训练机会,接受升迁的职位,或改变主修专业等

3个人从学习经验中,可能发真出的一些非理性信念,对于生涯抉择和发展造成障碍,如以偏概全、对失败事件夸大负面情绪或想法、先入为主的成见、狭隘的比较标准等

4个人奖学习经验和自我观察类化到新事物的学习上,尤其经由正向增强和正向角色模仿对象

5生涯不确定是可以接受和正向的情况,且能激发经验探索,以及创造新学习的机会

生涯选择乃终身历程而非偶发事件,个人的生涯选择和发展是经由其学习到的行为演变出来的。

生涯社会学习理论整合了社会发展学(注重机会因素择业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与心理学(注重非机会变量在择业过程中的作用)来解释生涯决定,撷取了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其根植于强化理论和古典行为主义,其理论基础是人类在经验到环境的制约及强化特性后,能主动依据自己的行为目标及需要做适当调整。

机会因素:社会经济地位、性别、种族、文化即教育机会等个体自己不能控制的变量

非机会因素:个体发展中个人兴趣、价值、人格和性向对个人生涯选择的影响。

02

咨询目的

1澄清和排除影响生涯抉择和发展的非理性信念

2教导做决定和其它任务取向能力

3创造来访行为经验的正向增强的机会

4发展朝向自我选择目标的适当生涯计划的能力

5创造来访者获得正向的角色模仿对象

6帮助来访者接纳不确定是正常情形,并且将其运用于学习新经验

总结:强调生涯决策能力的培养与学习,认为具有这种能力才是因应剧变社会的上策。咨询师的重要任务是鼓励来访者的生涯探索行为。评估和扩展旧的学习经验,以及学习新技巧产生的经验。增进当事人对于技能、兴趣、信念、价值、工作习惯与个人素质的学习,期待每一个当事人能够在快速变迁的社会中,创造出幸福美满生活。

03

咨询场景与对象

1来访者需要的是澄清非理性信念

2学习新技巧或经验

3增进自我概念和实际行动体验

特别强调生涯决策能力的培养与学习,提醒教育工作者爱各种学习情境中提供学生丰富的学习经验(包括对偶发事件采取正面的态度),才能有助于学生未来的生涯抉择,长远看来,才有可能帮助个体更有弹性地适应急剧变迁的现代社会。

04

克朗伯兹生涯学习论咨询的八个步骤

1界定问题和来访目标

2需求和获得达成目标的共识

3类化可能的问题解决

4搜集各种选择的信息

5检验每一个选择的结果

6在评估目标、选择、结果

7做决定或选择

8类化做决定过程到新的问题上 (这个决定过程不错,你能将这个过程应用在吗?)

05

其它

生涯学习论强调的重点:

1对学习的强调

A 我们选择一个生涯方向过一生,是由一组复杂的因素交织互动形成的结果。因素:包括个人的遗传因素,环境的各种事件与情况以及各种学习经验。

B 生涯的选择是一种相互历程,人选职业,职业也选人

C 生涯的选择是终生的历程,他不只是发生在一生当中的某一点上,而是由自出生到退休连续不断的各种事件与抉择所决定

D 生涯的选择不是偶发事件,而是由许多前因造成的果。缘于这些前因的复杂性,任何人职业的选择都不可能预测

F 生涯犹豫的现象主要是缺乏和生涯有关的学习经验、或者是当事人尚未学到有系统又步骤的生涯决策方法

G 生涯不仅仅是将个人特质与工作特性匹配的过程,应该去扩展辅导对象新的学习经验,鼓励他们增加各种和生涯有关的探索活动。

2在社会变迁中的学习,教育、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地急速改变,人的兴趣、能力、价值也在不断改变。

影响生涯咨询目标的三个重点:

a 人必须扩展其能力与兴趣,生涯决定不能仅仅基于现存的特质

b 各行各业的工作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人必须随时培养职业应变能力

c 必须鼓舞人采取行动,而不是坐待诊断结果

3在机会因素中学习

克朗伯兹 对偶发事件的“善用机缘论”

a 不排斥意外的发生,强化对偶发事件的接受性,从中找出更多帮助生涯发展的机会

b 每个偶发事件都是机会,应培养抓住机会的技巧:好奇、坚持、弹性、乐观及冒险

c 不再把生涯犹豫的现象视为需要迫切治疗问题,对“不能做决定”持开放态度。对未来抱持着探索与寻找正向机缘巧合的信心,而非固守于一个在计划之外、可能被淘汰的生涯规划

皮威生涯建构理论

01

概念

1关系因素:如何能与来访者建立合作的同盟关系?

2当事人因素:如何能鼓励来访者帮助自己?

3发展意义因素:如何帮助来访者慎思和评估与决定有关的建构和意义?

4协商因素:如何能帮助来访者重新建构个人的意义,并且与社会接纳的现实做协调?

帮助来访者在个人生涯建构与外在环境可能影响的人、事、物之间做协调

基于乔治凯利于1995年发展出来的人格理论。用“每一个人就是自己的科学家”的核心建构人用来解释世界的方式。

02

咨询目的

1与来访者形成强力支持关系,以强化他们的独立性,帮助他们从自己的意图和建构里,获得充分的自我和工作世界的知识

2增强来访者能力,引导其愿意承担自我责任,以及拥有建构和执行个人有意义计划的自我效能

3帮助来访者针对现实分析个人建构(计划),思考可能影响的内在因素或外在条件,进而修订计划

生涯咨询与一般心理咨询在个人建构上目标大体一致:

一个接受咨询或治疗的人,基本上是因为ta被禁锢了即一个人不断的使用其已经失效了的个人建构(无效模式),咨询目标是助人松绑:其要诀按凯利说法:是对个人建构系统的“深思熟虑”。松绑的任务就是在进退维谷的厌烦与大军压境的混乱之中,掌舵前行,进行生涯破冰之旅,破冰对象是“现有生涯建构系统”,破冰利器是“决策框架”

03

适用场景与对象

1来访者关注的重点是如何确立未来生涯方向和意义

2收到外在环境的人、事、物影响,使自己的个人生涯建构有冲突或不协调的问题

04

其它

1工具:类决策平衡单

2核心建构的抽取-阶梯法的应用

A 寻根之旅:生活方式与核心建构被盗二次的冲突

B 实施步骤:

a 第一阶梯:

举例三项重要建构即表面建构如收入高,喜欢帮助别人,自主性高等(加权平均后分数最高享为最重要三项)

b 选取其中一项进行阶梯法(“why”提问一般是负向的,但在此必须用,才能层层深入)

第二阶梯:

为什么喜欢X,而不是喜欢Y?

为什么对你而言,X那么重要

为什么那么看重X?

为什么那么在乎X?

第三阶梯:

为什么对你而言,“喜欢X的回答”,是那么的重要?

C 接下来进行其它2项建构

3采用阶梯法咨询时注意事项

A 说明实施过程:告诉当事人进行步骤与一般咨询不同,当事人必须被充分告知如何进行,否则会引发不快

B 卡助部分解开

a 一部分当事人不习惯这样的思考,有些不安,咨询师必须有耐心

b 一部分当事人觉得建构会带来许多相关的记忆画面,有些是不堪回首的,有些会引起强烈的负面情绪,咨询师要从当活死人的肢体变化或非肢体语言,来判断是应该走下去进行建构的探索,还是跳开来另一阶段咨询

C 出现分岔的建构

同时出现2个或2个以上的建构,不知道该如何进行下去,一般采取的处理方式是任择其一。属于同一个人的核心架构,无论从哪条路径走下去,都会归于一个

D 回转建构的处理

有时出来的建构会旋涡般绕圈子,这时候,一方面提醒当事人注意打转了,一方面请对方静下来,认真思考,提醒他“能不能有新的想法出来”,新的建构会慢慢出来。此种情况等待与提醒很重要。

F 处理随着内隐建构涌出过往经验

是否要处理取决于当事人带来的生涯问题是什么,如咨询师是要借助阶梯法达到下一阶段咨询目的,以响应原初的生涯问题,建议先将阶梯法完成。如当事人也有意愿理清当下的困惑与情绪,在征得当事人的同意下,才可以舍弃阶梯法而顺势进入咨询。

4核心建构的层次

A 建构类别

a 基本关怀:在于维持一个人基本生存状态,包括外在舒适感与安全感

b 社会关怀:主要与社会型生产活动关联,包括:工作中的给予和收受,家庭的依附,符合社会期待等

c 品质关怀:大多与工作的条件有关,通常透色出自我内心特质在工作世界的渴望,包括:工作资格、工作胜任型、变通性、规律性等

d 自我关怀:大多属于个人内在的特性,与自我满足或更深层次的自我实存状态有关,如:个人成长,自我特质,自主性,内在满足于自我存在等。

B 对称性:建构两极对称

呈现出阴阳相反的特性,如:多样性VS单一性,变通性VS规律性,内在安适VS外在舒适

C 层次性:建构的深浅层次

建构的层次岁阶梯法的进行,从外围表层逐渐深入到内在核心信念。外围的建构多余生涯条件有关,走到最核心的部分,往往与存在的价值有关。当事人在这里看到存在之必要,核心价值之所在,“那就是我”成为如其所是的自己。

半年前写的,初步一些砸碎思路的整理。有点乱,请见谅。

By perfectear

转载请通知作者

心理学要提的问题:

1 人是什么

在医学里,人是观察,运动的有机体,被改造的对象;在社会学里,人是群体互动的最小单位;在哲学里,“人是什么”是个通过内省去回答的基本命题。在心理学中?

1)首先人是人自己看到的样子,观察到的,感受到的,是内省和观察的产物。这种内省未必直观,但是却容易理解。

由此产生了普通心理学:Allgemeine Psychologie。知觉(Wahrnehmung),学习(lernen), 思考、记忆和语言(Denken, Ged�0�1chtnis und Sprache),动机、意愿和情绪(Motivation,Volition und Emotion),这是一切问题的起点。

在其中,人所看到的并不等于人所知觉到的世界(视错觉,感觉统合)人如何看待边界,如何看到整体,如何观察运动,如何看待自己,人这架机器如何与内部的设备进行衔接并将它们整合起来,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在物理学和医学中人是观察者,是一道目光的起点,一切一切结论的根据都是假定人第一眼看上去的事物和第二眼看上去的事物是不会发生改变的,然而事实未必如此,一个图像的大和小(错觉),颜色(人眼对光谱的划分以及色盲),一个对象如何在边界中被突出出来(格式塔心理学),以及一件事物所呈现的时间间距对人知觉造成的改变(**的诞生),都会使人与人所观察的事物本身产生鸿沟和界限,物理学和医学解决人与世界的鸿沟的方式是毋庸置疑的假设和借助工具。普通心理学否定了物理学等一切基于观察的科学的基础,却基本上也是延续着物理学(心理物理学)的道路向前推进,其方法却有些前后不一致,物理学先观察,然后内省,在此内省上建立一个闭合的解释系统,再基于此系统去内省和观察,普通心理学在观察视觉,知觉,感觉的时候,人还是观察者,当涉及到比较复杂的概念譬如思维,动机,语言的时候,仅仅是人眼的观察已然无法渗透进去,这时候内省的直觉就介入了。

2)其次人是一堆有热度,有新陈代谢,运动着,从生到死,由复杂的各种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视觉,感知运动系统等等……)组成的有机体。

由此产生了生理心理学:Biologische Psychologie,整个研究沿着人皮肤上的一根神经一直深入到它的终点,从基础的生理系统:神经与神经系统(Neuroanatomie, Membranphysiologie, Erregung, Synapsen), 觉醒状态,注意和觉醒状态,视觉和一切其它感觉,学习(神经突触上的学习)和记忆(大脑储存)。然后是复杂的变化:交流和语言,情绪,性,焦虑;到达大脑,从低端到高端:注意力低端处仅仅是一种状态,在大脑中确是复杂的过程,意识,运动,感觉,语言和理解,人格和自我,并且到心理咨询在生理上的改变。

生理心理学是紧靠生理学和医学建立的。是基于观察的科学,在这点上它的目光要比普通心理学更加清晰了,又对医学做了一个小小的披露与注脚。然而上升到高级功能,人的愤怒与悲伤,人的自主性,人的道德,人的社会判断,……这种目光又变得稀薄和散漫。同样的一个刺激,大脑中的三四处都起反应,一串思维,到底是如何在大脑里被写成的,什么和什么在发生作用?疼痛也是一种复杂的,可以受环境,预期,暗示发生改变的生理感觉,人身体上甚至不存在一种疼痛的器官,每个细胞神经冲动的反应是相似的,这世界上却有无数种对疼痛的感受与描述。

3)最后人是社会性动物。

人与自然有新陈代谢,成长和疾病。

人与人之间产生互动。

人与人之间互动在人身上留下了痕迹,社会心理学:人有各种行为和态度不是自发的,而是可以基于他人而改变。这里面有我们的观念和习惯。有情绪(比如笑,猫是不会笑的),社会认知,态度。我们亲近什么人而不亲近什么人。

2.人在环境中

如果人还在皮肤的包裹中,不会变成水流到大海当中。人就有内部和外部之分。人的内部是自己,外部是环境。

人最初的环境是自然,是树,水,天气,食物和地球的运动。

后来的环境是社会。

社会使人这种生命作为有机体与外界发生作用的方式不同,使人看起来和坐在窗台目光深远的猫不一样产生历史,历史的存在正因为一切都在改变和更新而并非永恒。

人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先是家庭,然后是学校,最后是工作……人在其中,受之影响,被之整合和改变。一个在美国出生的小孩即使是黄皮肤的,最后也会说英语;在这世界上存在职业嗅觉和夫妻相这样的俗语。

当人不能与这复杂的环境同步并正常的运行的时候,就产生疾病。当这种疾病并非生理上的,我们就要问,究竟人比动物多出来的那些,人的思维本身,人的行动,人的环境到底做了什么?

人与外部的实践形成心理学的三类应用学科,对应着家庭和学校,工作和疾病: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家庭与学校,是两个社会化的环境。

工作心理学,工作心理学询问宏观(Makroebene)的组织,与个体微观(Mikroebene)的工作条件。

临床心理学,在人与环境产生作用所产生的问题和障碍。在医学是疾病,临床是心理学疾病。

教育心理学的关键词是社会化过程Sozialisationsprozesse

工作与组织心理学的关键词是工作与组织。Arbeit und Organisation

临床心理学里的关键词是障碍St�0�2rungen

每一种都依附于一个社会组织存在。一个西方社会就俨然在这三重大楼里再现。家庭教育与学校,工作组织与工作条件,正常与非正常的标准。

作为一个清醒的正常人,活着就要受教育,工作,遵守一切法律。若是不能遵守,便被划归到健康系统里去,要接受医生的治疗,要遵守一切行动方式,实在不行必须住院治疗。群体就是以这样的方式井然有序地没有摩擦和障碍的进行下去的。愤怒和攻击性是可以经过训练印刻到行为规范中的,实在不行还可以被诊断为疾病到精神病院里去,那里是另外的一种生存逻辑。福柯的愚人船以更加温和的方式再现,家庭和教育是用来促进人格和认知发展的,工作条件要尊重人的最基本需要,医院是为了使人变得更加健康。一切都为了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柏拉图或是亚里士多德的著述中提到,家庭是城邦的最小单位。当把家庭视为社会的最小单位时,社会就必然要对家庭进行控制和整肃。或许相对于把家庭作为最小单位甚至最后让人从家庭中解放出来的西方社会,东方传统社会的家庭概念是可以不断地升级,甚至扩大到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即家庭。家庭中的兄弟姊妹关系可以是不均衡的,但却是运动的调和的。西方更像是军队。军队注重的是井井有条训练有素,东方社会崇尚的是百姓安居乐业。两种社会都试图对个体的能量有所约束,将人与人互动的伤害减小到最小,一个是通过训练和学习,另一个则是通过修身齐家。

一旦问题上升到人与环境,一切就开始变得复杂。一切并非自我的东西都可以称为环境。而人与环境的互动也变得复杂,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作为家庭的内环境,人与所谓时代精神的外环境,人与陌生人所体验到的是他不具有任何个体性的角色,比如麦当劳的制服,人与同代所共有的是在同一时期共同跨入一种危机的内在联系……而制度对行为有一定的牵制规范作用……是无数条不同颜色和密度的线段。

3.观察的角度:方法学

用于对比和处理无数种观察的方法和所有科学手段一样,是数学,严格的说,是统计。统计可以把一切符号转化为变量,把一切大小和关系都转化为数字之间的纯粹的变化。数学在这点上不外乎是人诞生的最纯粹的学问。心理学统计就是把心理变量用数学方法进行对比和衡量的,自然所有的心理定律都为这公式的普适性做了力求精密的注脚。从函数到时间曲线,经典测量理论,因果理论Kausalit�0�1tstheorie和信号检测论。

在此之上诞生的差异心理学(或人格心理学),是将人的个体性作为属性抽取出来。从最早的基于理论假设的划定,容格,艾森克,临床的MMPI等,到后来的由因素分析抽取的大五因素模型。从临床出发则形成了用于交流和确诊的DSMIV和ICD10。

对于这些划分的应用产生了诊断(Diagnostik)和心理测验。用于学校和工作选拔,临床诊断,发展的判定,法律论断,相对的智力测验,性格测验,症状测试,发展测验,注意力测验等等。

干预,也即是心理治疗。在对心理疾病划分的基础上以及各流派对于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解释的基础上建立的体系。通过谈话来治疗心理疾病,并为此形成一套方法。

每一种心理学分支都有相关的统计方法;每个测验建立测验库和评价体系。并在此之上形成了心理研究的步骤和标准,以及心理学诊断的职业规范。

自此一个体系就建立了。

4.人生活在时间里

人作为一个可以知觉到自己的有机体,社会性动物,生活在自然与社会的环境中,也在时间里生存。人的时间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也是从生到死从婴儿到老年从新鲜到衰老的过程,更是一个家族、一种文化在历史上的延续和推进。

这里面有人对于他自己的观察,有人作为有机体,作为社会性动物,一个环境中的一个点与环境中的种种存在不断地相互作用。

一切一切的变化都在时间上留下痕迹。由此诞生了发展心理学。起初只是观察婴儿,后来推进到人的一生发展,自立,婚姻,生子,疾病,衰老,死去。

统计和数学作为观察这些变化的方式是必须的,尤其诞生了生长曲线。

由于时间的出现,空间里又增添了一个新的维度。发展心理学包含了所有的象限和变量,正如天文学与珍珑棋局一样庞杂,很吸引人,却很容易迷路。

心理学从人作为起点出发,自此为终结,也陷入了作为一个人的混乱。当我把我当作自己来看的时候,向我的内部看去,我作为整体的边界就失去了,我只是一堆血肉和众神经之间的传递电信号;当我把我作为自己来看的时候,我无法说清那情绪那行为那想法到底缘于什么,也无法看清那远处,那人群那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当我试图对那整体投出一道目光,那目光是微弱的,偏斜的,我自然对自己出生的地方了解最深,对于自己所向往的方向感情最终,我生活在我所在的群体里在不断地交流中受到他们的影响和左右,在我头脑中画出的整个世界并不是世界地图里画出的样子,也不是这世界原本的样子;而当我想要跳出自己,站在上方,站在宇宙的一个点往这蓝色的球体看上一眼,望这些密密匝匝的争斗与喧嚣,各种大大小小的壁垒,它们的衍生于衰落,当我试图对此作出一个公正的总结时,我却发现我不在里面,我已经消失。

物理所面对的对象是非人的一切,它假定人是不会变化的,这里面只有对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体上所投注的一道目光,至此,尽管它的立足点有所偏颇,在解释到复杂问题的时候自然会受人的局限所左右,还不至于迷失;医学拆开人,把人看作是机器或者一个流动和具有生命物质,由此人作为个体性的存在就消除了,在实践层面或许也会遇到困难,但那也是被控制在百分之零点零五,统计的误差之中的;社会学将人看成一个单位,一个点,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描摹出一个动态的,可以被整理认清的世界的模型,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即便是 Hilderbrand的家谱研究,将一个个人,一个家族的一切信息都展开作为分析的中心,我这个人,我走完一生道路的心路历程。

当然,在所有一切试图接近人类心灵或者世界法则的科学努力中,尤其是人类心灵,往往是,我接触的越深,作为一个人,

人活着,人意识到自己在活动,人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面孔,人伸出双手的时候可以看到皮肤的颜色和上面枝枝杈杈的纹路,深深浅浅地从一端起始,又在另一端止息。人看见物体在运动,看到人与人面对面的说话,看到他们起伏的呼吸和变化的情绪,看到人出生,人死去,一阵风使人与原本要去向的命运失之交臂,一群人被遗忘和埋葬,另一批人又在同一片土地上活动着,他们的神情和他们交谈时的样子和当年完全不一样。

三国演义中,吕布快要被攻陷的时候,他喝了很多酒,把杯子摔在地上,他看到镜子里自己的面孔很可怖。古时候的镜子是模模糊糊的,只有一个依稀的影子,可以传递一丝信息,模糊的,可以通过想象和思维弥补的,现在的镜子却很清晰。人更多方法从各种侧面观察到自己,无数个镜子,照片,和DV,互联网上交流过的痕迹。

人看到周围的事物,看到周围事物的活动和组织是一层思考;人看到自己,看到自己所形成的东西是另一层思考;人看到自己的思考,解读自己思考后集结的形状、系统,对自己思考的思考。

可惜人是有机体,而不是真理的宣读者,人对于世界的观察有误;人是个体,在一个躯壳里透出眼睛,人无法像观察别人去观察自己,当人试着这样从内部和外部去观察时,人所观察到的自己是基于经验,无法像看到一朵花那样的自在。而人为何看到一朵花时和前一次知觉的相同,这同样是值得质疑的,所以人们开始去询问自己理解世界的容器和方式。人会腐朽毁灭,人的人生只存留那由海马和杏仁核掌控的记忆里,有疏密有浓淡,无法给每一个细节每一段经历给与痛疼的注意,即便能够勉强做到,在短短80年的人生路上,看不到千年的改变。

数字或许是人诞生于这世界上用于指向永恒的想象……

行为主义对于人的医治是去行动和观察。是某种学习和体验。

精神分析对于人的医治是不停的内省的观察。是某种挖掘和释放。

然而精神分析中也有体验,行为主义里也要挖掘。

心理学是哲学的大厦逐渐丰满快要走到尽头的一次重新洗牌,它拒绝从内部整体地入手去看,也无法彻头彻尾的观察(人还无法观察到自己的一个念头如何产生)。它处于所有的科学的中间,一切冲突都集中于一个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实证科学和思维。。所有科学之间的误解、冲突和壁垒,都筑在这里。

除了嫁人和死怎么才能摆脱原生家庭?

摆脱原生家庭并建立自己的独立生活是一个个人发展的重要阶段。不要把摆脱原生家庭想的太过极端,人生美好的事物很多。获得独立生活和生存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