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为什么六下江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1收藏

乾隆为什么六下江南?,第1张

乾隆六次下江南,原因诸多,主要有以下几个:

1、饱览山川美景。他六次南巡每次都带画师随行,将喜爱的江南景色摹绘成图,在圆明园和承德避暑山庄仿建。南京的瞻园、海宁的安澜园、杭州的小有天园和苏州的狮子林,这江南的四大名园后来都在圆明园中一一重新造了一座。杭州的雷锋夕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等西湖十景,更是实景仿制,连景点的名称都原样照搬。其中州的狮子林乾隆特别喜爱,于是又在避暑山庄仿建一所。搬进避暑山庄的,还有镇江的金山寺、嘉兴的烟雨楼和仿宁波天一阁而建的文津阁、仿无锡的双湖夹镜等多处江南名胜。

2、视察水利。在六次南巡中乾隆有五次视察黄河治理工程,四次巡视了浙江的海塘工程。当时,解决黄河水患的关键工程在江苏的清口,和洪泽湖的高家堰,所以乾隆每次南巡,都要到这两个地方来看一看。

3、乾隆皇帝性格好大喜功,自称“十全老人”,文治武功、治国方略等,均效仿其祖康熙。康熙1684年—1707年间曾经六次南巡,但康熙六次南巡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治河、导淮、济运,其往返供仪,悉发内帑,还曾要求“预饬官吏,勿累闾阎”,比较节俭。乾隆则不然,他坐享其成,崇尚浮华,好大喜功,为游遍江南锦山绣水耗用了大量民脂民膏,其目的与作用皆不可与其祖父同日而语。

4、阅兵。满族历来有重视骑射、崇尚勇武的传统,历代帝王也都熟练掌握骑马射箭。乾隆历次南巡,都在杭州、南京等地举行盛大的阅兵式。乾隆本想通过阅兵,训练士兵,扭转颓败的风气,并向江南人民显示大清朝的力量。但没想到,阅兵反而闹了许多笑话。乾隆最后一次南巡阅兵是在杭州,嘉庆皇帝后来回忆那次阅兵时的情形说:射箭箭虚发,骑马人坠地。一时传为笑谈。

5、笼络人心。一来凡是他经过的地方,都被不同程度地减免了赋税。二来乾隆对接驾及办差的官员大加赏赐,加官晋爵;将一些原来受过处分官员恢复原职。特别是对前来接驾的老臣,他问寒问暖,赏赐人参、貂皮等物品,还要赏赐他的子孙功名。三者在南巡途中乾隆在各地的孔庙行礼,对前来拜见的文人士子,他亲自命题考试。他出的不少考题,摆脱了科举考试的八股陋习而注重实际应用。由于江南一带人才荟萃,读书应试的人很多,乾隆下令给江苏、安徽、浙江三省官办学府增加名额。《四库全书》告成后,他个人掏腰包让人抄录了三份,藏于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杭州的文澜阁,并命令地方官吏允许学子们拿出来抄录传看。这些举措,对江浙一带的文化事业,起到了推动作用。四者当年清兵入关,在江南杀掠太重,“嘉定十日”、“扬州三屠”等,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康熙、乾隆等均将笼络当地士民人心作为重要事件处理,如重修史可法庙等措施。 总体来说,乾隆六巡江南,过大于功。“六度南巡止,他年梦寐游”是乾隆第六次南巡写下的诗句,他连做梦都在回味下江南时的情景,充满了无限眷恋。但是,这六次南巡,排场一次比一次大,耗费一次比一次多,甚至造成国库的枯竭,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乾隆在其晚年才完全认识到南巡的错误,《清史稿·吴熊光传》载,乾隆说:我当皇帝六十年,自认为自己没犯什么大错。惟有六次南巡,劳民伤财,把好事办成了坏事。乾隆南巡耗资巨大,以后的清朝皇帝再也没人仿效过。因为后来的清朝国库已经承担不起了。六次南巡,留给人们的是一个“康乾盛世”的奢华美景,此后,大清王朝开始一步步地走向衰落。

高姓研究的现状与任务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宗亲:

今天,各省宗亲齐聚一堂,共庆高姓历史上里程碑似的重要事件: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诞生了。我十年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我向到会的所有宗亲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敬意!我尤其感谢无私奉献的温州宗亲和自始至终给予鼓励和支持的厦门宗亲。

我也想给大家泼一盆冷水,提醒各位高度认识到:任重道远啊!

一、高姓研究的现状

我于1993年开始致力于高姓历史的资料收集、实地调查和写作,当时首次提出成立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今年,在热心寻根的网上年轻宗亲的感染和呼吁下,我重新出山,致力于高姓历史的研究,并再次倡议建立研究会。

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得到全国各地以及海外许多老中青宗亲的热烈响应和积极支持;另一方面,我感到这个支持面还不是很广泛,我两次联系的许多高姓知名人士包括学者缺乏反应。这次真正采取实际行动,千里赴会,出资出力的,应该说不算十分踊跃,和其他许多姓氏相比,我们高氏群体的宗族感情和凝聚力不能算很强。这不是偶然的。

我当年亲往全国各地,查阅地方文献档案,深入乡村调查民间族谱和传说,抱着一个希望,就是找到一部和其他某些姓氏那样的历史上遗留的全国性总谱。然而,正如广东客家族谱里所说,我高氏向无总谱,而是一家一族各自修谱。这就反映了历史上即比较松散,各支缺乏联系。其次,我发现全国各地图书馆收藏的各姓族谱中,高氏族谱往往是比较少且不完善的。这一方面可能反映了修谱传统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可能就是高姓宗族意识欠缺的表现。

正因为这样,我感到通过广泛的调查,把高姓从古至今如何起源,如何发展,如何迁徙,如何分布,有何人物,有何贡献,有何传统,一一理出个头绪,构建起一个体系,具有很大的意义。也正因为缺乏任何现成蓝本,决定了研究难度极大。虽然我于1997年出版了第一部高姓系统研究专著《高姓群体的历史与传统》,然而,我深感靠个人之力,绝无可能真正做到全面调查,因此,我的著作里关于高姓在全国各省的分布的描述,只能是各选少数有代表性的点。为了抢救在大规模焚烧族谱之后幸存的残余族谱,趁老人健在时赶紧调查记录珍贵的记忆,开展全国性高氏族谱和传说的普查,必须组织起一支高氏精英队伍。而高氏家谱网,就发挥了汇聚各路高氏中青年精英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我才有勇气,有可能重新提出成立研究会的倡议。因此,研究会得以成立,网上年轻宗亲功不可没,这一页将永远铭记在高氏研究史册。

二、高氏家谱网的成果

现在,高氏家谱网上已积累了大量家族资料和寻根线索,这是一个重大成果,其中包含极其珍贵的发现。例如:

历史上民间广为传诵的北宋开国元勋、渤海郡王高怀德,据史书记载,后裔广泛分布在东南一带。据我本人查阅图书馆族谱和调查,以及网上披露的材料,初步表明,高怀德后裔于北宋灭亡后,逐步南迁,确实在河南淮阳、项城,江苏淮阴、扬州、镇江丹徒、无锡宜兴,浙江湖州长兴、德兴,安徽黄山(古徽州)、贵池,广东汕头澄海等地发现高怀德后裔的线索。尤其是贵池宗亲介绍,他们的族谱封面有龙纹,称为“龙编谱”,还有50代字辈。最后一代是现在的年轻人。第一代刚好是北齐王朝奠基人高欢时代。而史书明确记载的高氏族谱,最早的就是北齐谱。我1997年制定《高氏世系》的主要依据《新唐书�6�1宰相世系》和《萧山高氏家谱》都是沿用北齐谱的记载。还有,长兴高湾里现存高氏古墓遗迹,其中有刻有龙纹的石牌坊,反映出墓主有很高的地位。

紧随高怀德之后出现在史册上的高氏又一位名将就是武烈王高琼。通过这次筹备研究会成立大会,浙江各地如温州、萧山、杭州、海宁以及江西、安徽的高琼后裔也联系起来,《萧山谱》、《海宁谱》、《盘谷谱》所说“南渡三公”高世则、高世英、高世定的后裔也得以重新聚首。

清代三位高姓宰相之一、满洲镶黄旗高斌的家族出自辽宁本溪,现在,此家族成员已出现在网上。辽宁汉军八旗后裔更是网上活跃成员之一。

我在书里介绍的各省许多重要高姓支系,也都有成员出现。例如:山东胶州、河南淮阳、项城、陕西米脂、湖南浏阳、福建长乐、大坪、漳蒲、广东南海、潮阳、台湾、粤东客家、云南白族等。海外高氏宗亲也不例外。

各支系成员争先恐后地把家谱资料发上网,互相讨论,掀起了一股高氏寻根热。从网上的消息看出,“文革”对我国民间家谱来说是毁灭性的。但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珍贵的线索。网络带来的天下高氏大汇聚,是推动全国性高氏组织诞生的主要原因。

三、高姓研究会的任务

我认为,我们研究会成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立即行动起来,推选一批带头人,分省分地区分家族开展全国族谱和传说的普查,这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在普查的基础上,各省各地区各家族带头人负责对我的著作中关于相关省份高氏的介绍加以补充,弥补许多家族未能在书中予以介绍的不足,争取三年后把我的书增补修订成《高姓全书》,公开出版。

研究会的终极目标是填补高姓史上的空白:编纂《高氏通谱》,并规定研究会永远存在,以后每三十年续修一次。

其次,研究会要定期举办研讨会,还要组织力量,编写高氏历史、文化、人物的学术著作和小说、剧本,拍摄电视片。

研究会的另一方面任务,是承担起高氏宗亲会的职能,不定期组织宗亲参观、联谊、寻根活动。

研究会的宣传联络,主要依靠高氏家谱网,以及QQ群、电子邮箱,同时以电话、信函为补充,还要编辑发行会刊。

为了顺利开展研究会的管理、联络、宣传、调查、研究、出版、开会、寻根、联谊等活动,必须建立基金会,希望各位踊跃发言,讨论基金会的结构和经费管理使用办法。

我希望,在座各位高氏研究积极分子回去广为宣传、发动,带动更多的宗亲投身我们共同的事业,研究好我们的族史,弘扬高氏先祖的优良传统,增强高氏凝聚力,开创高氏历史辉煌的新篇章。

潜邸生涯

慧贤皇贵妃(?-1745年2月25日),高氏,大学士高斌之女。生年不详,世居辽阳地,出身内务府包衣世家,依照惯例,内务府三旗女子均需参选秀女,入宫当差,作“承值侍应之人”,即使女。雍正十三年前,高家尚为内务府包衣,其家女子自然不应例外,高斌之女应是以秀女身份入选,并被指派给皇四子弘历为使女。高氏入侍的详细时间不明,其后也未生育子女。

雍正十二年三月,因为雍正帝的一纸谕令,高氏由使女上升为宝亲王弘历的侧福晋,谕曰:“宝亲王使女、高斌之女著封为王侧福金”(福金即福晋)。后高斌谢恩折奏曰:“伏念奴才女儿至微至贱,蒙皇上天恩,令侍候宝亲王,今乃于使女之中超拔为侧福晋”。

贵妃生涯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十三年,雍正帝驾崩;九月初三,宝亲王弘历继皇帝位,年号乾隆;九月二十四日,乾隆皇帝诏封高氏为贵妃。

雍正驾崩后,高斌奏请入京觐见,十月八日,乾隆帝批示:“两淮盐政职任最为紧要,不必来京。若明年冬初无事可奏请来京。汝女已封贵妃并令汝出旗,但此系私恩不可恃也。若能勉励,公忠为国,朕自然嘉奖。若稍有不逮,始终不能如一,则其当罚,又岂可与常人一例乎”。可见此时,高氏已被封为贵妃,但因为正值孝期,所以册封后妃之礼直到乾隆二年才正式举行。《清实录》所载:”乾隆二年。丁巳。册立嫡妃富察氏为皇后·······册封庶妃高氏为贵妃。”

册封贵妃时,高氏享有了公主王福晋和三品以上命妇到她的寝宫向她跪拜叩头朝贺的礼仪,而册封娴贵妃,纯贵妃,嘉贵妃这些由妃嫔逐步晋升上来的贵妃时。乾隆以“初封即系贵妃,与由妃嫔晋封贵妃者不同,前者位份尊贵,所以得享公主王福晋大臣命妇的叩头。由妃嫔逐级晋升贵妃的则不同,未便照初封即系贵妃的典礼”为由取消了贵妃的所享公主福晋命妇齐集叩头的大典。

事见鄂尔泰、张廷玉《国朝宫史》所记载:

乾隆十四年四月初六日,上谕:礼部所进册封皇贵妃摄六宫事及晋封贵妃仪注内称,公主、王妃、命妇俱诣皇贵妃、贵妃宫行礼等语。从前皇考时册封敦肃皇贵妃为贵妃,公主、王妃、命妇等俱曾行礼。乾隆二年册封慧贤皇贵妃为贵妃,亦照例行礼。至乾隆十年今皇贵妃及纯贵妃晋封贵妃时,则未经行礼。朕意初封即系贵妃者,公主、王妃、命妇自应加敬行礼。若由妃晋封者,仪节较当略减,此一定之差等。且今皇贵妃及嘉贵妃同日受封,而公主、王妃、命妇行礼略无分别,于礼制亦未允协。嘉贵妃前著照纯贵妃之例,不必行礼。将此载入会典。

乾隆帝为其所作悼念诗 正式挽诗(一首)

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五日(填仓日)慧贤皇贵妃病逝,乾隆皇帝写下以贵妃为题的正式挽诗《慧贤皇贵妃挽诗迭旧作春怀诗韵》:

慧贤皇贵妃挽诗迭旧作春怀诗韵

序:昔谢{连不得志,于时而有秋怀之作,去年三春无雨忧怀悒螅因题春怀诗,今岁三白兆于冬万物,熙于春宜,其愉x舒适矣,而伤逝之感不能释于情,迭韵志怀兼以自讼。

牛女岁一会,讵云隔天汉。

崦嵫虽下舂,扶桑复明旦。

人生赴壑蛇,去势谁能绊。

永惟王衍言,言笑忆晏晏。

更虑汉武事,空贻后人案。

双双梁上燕,队队滩头雁。

时或失乳巢,亦或别沙岸。

况赋抱n,尝经陪曲宴。

忧农予悒螅强慰予之畔。

频进徐妃箴,未怨班姬扇。

廿年如一日,谁料沉疴[。

嘱我为君难,不作徒背面。

悼淑励不伤,亏盈月规半。

徘徊虚堂襟,小星三五烂。

有愧庄叟达,匪学陈王叹。

(翻译:序:昔日谢{连不得志,感于时节,作《秋怀》诗,去年三春无雨,忧怀抑郁,因作《春怀》诗,今岁冬季三降白雪,春雨滋长万物,一派愉悦舒适的景象,而伤逝之感不能释于怀,迭韵抒怀兼以自责。)

填仓日诗(八首)

由于慧贤皇贵妃仙逝之日为填仓日,此后数年,乾隆皇帝都在填仓日诗中追忆过去表达哀思:

乾隆十一年:

填仓日作

光春风物和氤氲,日逢晴鬯三农欣,

s菜甲酬节令,礼从其俗古所云,

忧民之忧乐民乐,翳予忧乐因民托,

底事间情一惘然,自为此念奚堪者。

乾隆十二年:

填仓日

嫩日轻寒复此辰,评量往事偶伤神,两年未试挑青菜,百岁谁非观电人,

月过上元旋就缺,花争谷雨待成尘,梦华因识无生趣,更不随流漫惜春。

乾隆十三年:

填仓日偶感

最是践春频遇节,每教忆旧一牵情,三年岁月堂堂过,两字空华了了评,

盘菜试挑生意趣,盆花还看幻芳容,能言好鸟枝头,拟问因何不得平。

乾隆十四年:

填仓日

已是伤神日,尤然韶景春,三年才过忌,周岁又思人。

悲喜何曾定,平生难具陈,无心饶苑卉,特地更怀新。

(纯皇自注:圆明园内韶景轩,慧贤皇贵妃所居也,妃以丙寅年填仓日仙逝,绕逾三年,而孝贤皇后天游,又将浃岁遇节,兴悲亦情之,不能已也。)

乾隆十五年:

填仓日

五辛盘已撤,十字饼初尝,节物排年纪,风光此日良,

占农真得吉,从俗亦何妨,积润塍鳞迭,成波沼镜张,

从新春婉娩,忆旧景彷徨,更切怀贤匹,无何逮小祥。

(纯皇自注:慧贤皇贵妃于此日仙逝已五阅岁矣,而孝贤皇后二周年将次又及,抚景追昔不禁神伤。)

乾隆十六年:

填仓日作

俗节重填仓,此日宜晴和,朝来风日佳,所喜占得禾,

青齐经数程,气象异昔过,转旋赖天佑,振救之吏宜,

遂使三年间,元气复万家,烟村惜年芳,灯事今夕罗,

便于占民风,姑驰金吾呵,戚戚忆昔人,鹊华况嵯峨,

寻思事固然,旧绪徒延俄,达者戒一往,毋为感慨多。

(纯皇自注:忆慧贤皇贵妃以乙丑是日薨逝,而孝贤皇后又以戊辰春月东巡至济南抱病仙逝,三年之间两失故侣,触绪伤怀何能己己。)

乾隆十七年:

填仓日题

焰麓猴胙┥花,六街人尚恋年华,昔传端识今堪例,闹后从看静可佳,

十字云腴谩说饼,一杯露馥且分茶,拈毫即景艰成句,惭愧词臣颂八义。

(此年冬,慧贤皇贵妃、哲悯皇贵妃随孝贤皇后一同入葬裕陵。)

乾隆二十二年:

填仓日二首之二(前章即景后章抒情,本诗为后章)

屈指为期十二过,(纯皇自注:慧贤皇贵妃以乙丑年是日薨逝)

可堪回忆是耶歌,

悲欢辗转都为幻,

岁月推迁积以多,

永巷传维式仪则,

中宫复素喜祥和,

不三年又辞予去,(纯皇自注:孝贤皇后以戊辰三月崩于德州舟次)

难向君平问若何。

(此年距慧贤皇贵妃仙逝已一纪)

其他提及慧贤皇贵妃诗(六首)

除了填仓日为贵妃写挽诗外,纯皇其他时日也有感戴慧贤皇贵妃并提及的的作品:

间题(乾隆十三年作)

年将不足畏,事每有余悲,得句凭消闷,参禅那断痴,

两疏谁为待,三岁忽云期,忧喜一番梦,长眠人未知。

(纯皇自注:忆慧贤皇贵妃薨逝至今春三期矣,在时亦以嫡子未获为忧,今得而复失是一番忧喜梦也,彼不知。兴言及此,殊难为情云。)

烟郊行宫迭去岁诗韵(乾隆十三年)

命驾田盘止顿便,绿窗碧树又葱然,游观藉以消无赖,来往相于似有缘,静悟春花复秋月,痛因今岁较前年(纯皇自注:去岁诗云所思难遣忆前年,盖谓乙丑春慧贤皇贵妃事后谒陵之便一驻盘山,亦止顿于此,今后丧又已逾时,抚今追昔,无不助感),徘徊未获安心处,空说安心以竟禅。

奉移孝贤皇后梓宫于静安庄凄然神伤^泪赋此(乾隆十三年)

凤移矫鹘奉移,欲留不住我心悲,幽宫s殿仍同叙(慧贤皇贵妃、哲悯皇贵妃旧安别殿,是日均令y于皇后之旁,如昔日也),旧感新愁并一时,廿载恩情惟梦会,千秋懿跃∪酥,重垣纵复如中禁,肠断荒郊朔籁吹。

十月二十七日永安孝贤皇后于万年吉地宫,以慧贤、哲悯二皇贵妃附,皆少时相从者。既感逝存、更参梦幻,命笔成什以志一时(乾隆十七年)

L龙何事尔,贯鱼故剑适相从,可知此别非常别,谩道无逢有逢,芦殿惊心陈白日,涂举目惨寒冬,百年等是行云寄,廿载凭参流水踪。

孝贤皇后陵寝酹酒(乾隆四十五年)

已是别多时,能无一写悲,七旬忽我逮,百岁任他期,幻景徒惊速,故人不\遗,(随皇后殡地宫者慧贤皇贵妃淑嘉皇贵妃如在世皆年逮七旬,今皆辞世益增怅然)曾孙毕姻近,眠者可闻知。

孝贤皇后陵酹酒(乾隆五十四年)

拜瞻礼既毕,胜水峪临前,(皇陵卜此胜水峪在诸陵之右)

追念吟窈窕,不孤谥孝贤,

春秋复三岁,参昴共千年(皇后陵内并有慧贤皇贵妃等为配)

可识元孙获,思之益怅然。

慧贤皇贵妃祭文

慧贤皇贵妃大祭文:

翊宣坤教,资婉娩以凝庥;协赞滓牵式柔嘉以起化。绻(此字为:耳卷)怀淑范,申锡翼(此字为:横山+粉+大)章。尔慧贤皇贵妃高氏,诞育名门。克膺德选,率天家之礼度;允称翟,佩女史之箴铭。尤耽文翰,夙承皇考之恩眷,封以侧妃。懋赞朕躬,而谦和深谐中壶。班阶既贵,温良常浃于六宫;褒誉方隆,惠好更周乎九御。宜享和平之福,岂期痰疾之侵,竟谢年华,弥怀轸恻,于戏。功分内治,空陈象服之辉煌;谥表遗徽,载布龙文之焕。灵其不昧,尚克歆承。

试译:慧贤皇贵妃大祭文

辅佐宣教女性仪则,天资委婉柔美得到上天的庇护。协助宫中内治,示范柔和美善来引导后宫风尚。为缅怀善美的榜样……(此句由于为查到一字,暂越过未译)……你慧贤皇贵妃高氏,出自名门,能够接受以德行为标准的选拔,成为遵守皇家的礼仪法度的表率。与地位相称,常说出令人心悦诚服的女史般的规诫之言。尤其有才华擅文采,早在潜邸就承皇父的恩眷,封为侧福晋。勤奋努力的协助我(皇帝),并且对皇后谦逊平和与她配合得当非常和谐。在后宫位份已经非常尊贵,却能够在后宫温和善良的融洽相处;所受的褒奖和声誉正尊崇盛大,却能够在后宫做得更加友好周全。本来正该享受这和平的福气,谁想到旧病复发,竟在大好年华病逝。我满怀思念地悲痛啊。你有功于内治,空摆着遗像礼服光彩夺目;加谥号表达遗留的美好,也只有美好文章文采灿烂。如果你在天之灵有知,请享用供品。

慧贤皇贵妃初次祭文:

内政克襄,式宫闱之雅化;壶仪允弼,流图史之芳声。礼备饰终,哀申v德。尔慧贤皇妃高氏,毓秀名家,承恩天室。赞盘F于慈庆,早蒙贤孝之褒;佐Q于中宫,聿著温恭之誉。晋封椒殿,协福履以均绥;服训_闱,播徽音而逾茂。讵沉疴之难愈,致令范之云徂。载奠芬,良深怆悼,于戏。隆秩有加,怅望翟衣之掩。嘉称特锡,长留彤管之辉。灵其有知,庶几歆格。

试译:慧贤皇贵妃初次祭文

能够辅佐内政,是后宫文秀高雅的楷模;能够辅弼内治,在图史中流传美好的名声。完备礼仪是为了给逝去的你增加尊荣,寄托哀思陈述你的美德。你慧贤皇贵妃高氏,是名家出身的优秀人物,并且承受了皇室的恩泽。佐理太后盥洗之事,很早就蒙受太后褒奖你贤德孝顺。帮助皇后制作女红(或帮助皇后穿衣打扮),常听到皇后夸赞她温和恭敬。要求晋级封赏后宫,让大家与你共享福禄使得后宫更加安静平和;担任教导后宫之责,传扬令闻美德而使得大家更加美好。谁能料到这个拖延良久的重病是如此难以治愈,使得你这个具有楷模般美德的良好的典范像行云般离我而去。陈列祭品满怀深情悲伤地祭奠你啊!抬高品级来厚待你,也只能伤感失意的望着华丽礼服掩盖下的你了。特别赐给你美好的名号,想要长久保存记住你文墨的光辉。如果你在天之灵有知,请享用供品。

慧贤皇贵妃加增谥号祭文:

栽蘩ひ牵重徽柔之作则;功参内治,晋位号以垂声。礼制长昭,音尘若接。尔慧贤皇贵妃高氏:韫秀怀文、含章履顺,娴习天家之典,弼成王化之原。方期令德以凝庥,岂意盛年而告逝。悲深慈幄,永怀克孝之贤妃;悼切中宫,谓失同心之益友。允协哀荣之典,特申谥祭之仪,于戏。黻乍移,迭受隆施于纶,椒樽载长,贻懿号于图书。灵其有知,庶几歆格。

试译:慧贤皇贵妃加增谥号祭文:

由于你品德佐赞天下女性仪表,是遵守规矩法度的榜样,并且有功于协助后宫内治,因此晋升你的位号使得您美好的名声得以流传。礼遇和制度得以长期彰显,美好的名誉得以传承。你慧贤皇贵妃高氏:蕴藏秀美、怀藏文采,深含美质、顺循礼仪。熟悉皇家的各项典礼,辅佐成就王业风化的基础和本原。正期待你的美德能够永恒的获得上天的庇护,谁料到正值年华大好却早早离世。太后为此深深的伤悲,永远怀念你这个孝顺的德才兼备的皇妃;皇后也深切悲伤地怀念你,说自己失去了同心协力的对自己有帮助的好朋友。现在依据给予逝者荣誉的典制,为你举行册谥祭奠的仪式。你的棺椁虽然刚刚奉移,可我已经多次发布诏令对你施恩。提高祭器和仪仗规格,使你在图史中流传美好的名号。如果你在天之灵有知,请享用供品。

史籍记载 《清史稿》

慧贤皇贵妃列传:慧贤皇贵妃,高佳氏,大学士高斌女。事高宗潜邸,为侧室福晋。乾隆初,为贵妃,晋皇贵妃。薨,谥曰慧贤皇贵妃。葬胜水峪。

孝贤皇后列传:初,皇贵妃高佳氏薨,上谥以慧贤,后在侧,曰:“吾他日期以‘孝贤’,可乎?”至是,上遂用为谥。

册文内容

一、贵妃册文曰:

朕惟政先内治。赞雅化于坤元。秩晋崇班。沛渥恩于巽命。彝章式考。典礼攸加。尔庶妃高氏、笃生名族。克备令仪。持敬慎以|躬。秉柔嘉而成性。椒掖之芳声早著。度协珩璜。璇闱之淑德丕昭。荣膺纶。兹仰承皇太后慈谕。以册宝封尔为贵妃。尔其祗勤日懋。迓景福以凝祥。恭顺弥彰。荷洪庥而衍庆。钦哉。

二、晋皇贵妃时上谕:

谕、朕奉皇太后懿旨。贵妃诞生望族。佐治后宫。孝敬性成。温恭素著。著晋封皇贵妃。以彰淑德。娴妃、纯妃、愉嫔、魏贵人。奉侍宫闱。慎勤婉顺。娴妃、纯妃、俱著晋封贵妃。愉嫔、著晋封为妃。魏贵人、著晋封为嫔。以昭恩眷。钦此。特行传谕。该部将应行典礼。察例具奏。

三、皇贵妃高氏薨,加封慧贤皇贵妃。

册文曰:赞雅化于璇宫,久资淑德,缅遗芳于桂殿,申锡鸿称。既备礼以饰终,弥怀贤而致悼。尔皇贵妃高氏,世阀钟祥,坤闺翊政,服习允谐于图史,徽柔早着于宫廷。职佐盘F,诚孝之思倍挚,荣分翟,肃t之教尤彰。已晋崇阶,方颁瑞物。芝检徒增其位号,椒涂遂失其仪型。兹以册宝,谥曰慧贤皇贵妃。于戏!象设空悬,彤管之清芬可挹,龙文迭沛,紫庭之矩E长存。式是嘉声,服兹庥命。

家族成员

雍正十三年九月二十四,刚即位二十一天的乾隆帝就封高氏为贵妃,同时下令将高氏母家从包衣佐领下拨归满洲镶黄旗。嘉庆二十三年正月,嘉庆皇帝命将玉牒内慧贤皇贵妃母家之姓改为高佳氏。

其父高斌

高斌(?~1755),字右文,高佳氏,满洲镶黄旗人,乾隆皇帝慧贤皇妃之父。雍正六年(1728年)授广东省布政使,九年迁副河南山东河道总督。自雍正十三年(1735年)至乾隆十八年(1753年),曾三任江南河道总督,授大学士。治河期间,继承靳辅的治河方策,进一步完善“分黄助清”的防洪措施,对黄河南岸砀山毛城铺、萧县王家山及睢宁峰山等处各减水闸下的引河,因年久淤浅,均进行疏浚;遇黄河异涨,规定徐州水志至七尺时,方准开放减水闸,将分出之水,分由引河经徐州、萧县、宿迁、灵璧诸州县及杨疃等五湖之停蓄澄清后,畅入洪泽湖,借以蓄清刷黄。同时对清口至瓜洲三百余里的运河,实行分泄措施。并规定山盱、尾闾天然南北二坝非到洪泽湖水异常不可轻开,使高、宝诸湖所受之水,循轨入口,不至泛滥下河,从而使高邮、宝应、兴化、盐城诸县民田,连年丰收。

鉴于黄河自宿迁以下至清河,河流湍急,与堤外中运河唇齿相依,他提出加培中运河南堤,作为黄河遥堤,进一步巩固北岸堤防,以保运河安全。

乾隆十八年九月,秋汛已过,黄河在徐州张家路决口,当时新任江南河道总督策楞奏称:淮徐道义官管河同知李l和武官守备张宾,因共同侵吞工帑,以致误工决口。皇帝震怒,立令把李l、张宾二人斩首示众,将高斌及江苏巡抚协办河务张师载,以渎职徇纵罪,绑赴刑场陪斩后,解缚释放,以儆效尤。这是清廷对河工失职官员一次最严厉的惩处,在工文武官员,无不凛然。

二十年三月,高斌卒于工地。二十二年乾隆皇帝南巡时指出:“原任大学士、内大臣高斌,任河道总督时颇著劳绩……功在民生,自不可没……治河虽不如靳辅,较齐苏勒、稽曾筠则有过之无不及。可与靳辅等同入祀贤良祠。”赐谥文定。(引文见《清史稿》)

兄弟高恒

贵妃之兄弟高恒,字立斋。乾隆初以荫生授户部主事,二十二年授两淮盐政,盐政与河督、织造、税务等职务,其职务在清代皆最为肥差。乾隆三十三年(1768)高恒因“盐引案”贪赃论斩。高恒长子高朴,其仕途虽似未因其父被诛而受太大影响,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擢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但却与其父有同样下场。高朴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被派往叶尔羌办事,仅仅两年之后,便有阿奇木伯克投诉他,乌什办事大臣永贵又揭发他在叶尔羌存银一万六千余两,金五百余,结果又是籍其家,坐诛。

侄儿高杞

然高家竟然并未因此而一蹶不振。乾隆五十二年(1787),皇帝又复起用高斌另一孙、高恒之第四子高杞:“原任大学士高斌宣力年久,伊之子孙皆经获罪,现在并无服官者。著将伊孙候补通判高杞调取来京,以内务府郎中补用,以示朕眷注旧臣之意”。高杞参与过平定川湖陕白莲教之役,后曾内授内务府大臣,外署陕甘总督。为宦30多年,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官做得起起落落,为人则“声名平常”,虽未如祖辈遭灭顶之灾,也算不上得意。道光二年(1822)以年老休致,道光六年(1826)卒。能得善终,亦属不易。

族兄高晋

贵妃之族兄高晋,该家族第二位重要人物,其为高斌之侄,自幼即奉雍正帝之命,随胞叔高斌在任所学习,后以知县用,选山东泗水县,乾隆初曾署两淮盐政、兼管江宁织造。乾隆二十六年(1761)迁江南河道总督。73岁时卒于河南黄河工次。

一个家族仅在乾隆一朝即出两名河督,且高晋的声名并不亚于其叔。高宗怀旧诗中一首咏高斌,还有一首咏高晋:“从来擢督抚,德才量并重。以此下僚中,百不一二中。自知县起者,臻斯必超众。晋也实其人,故悉下情洞。更兼习河务,要任久倚重。乃以治河决,来豫屡稽功……”评价不在高斌之下。

高晋有子十二人,其中三人早亡,余下6人中即有3人在清史有传。

其一是长子高书麟。乾隆三十八年(1773)被任命为领队大臣征金川,功最,图形紫光阁。乾隆四十九年出任安徽巡抚。其时黄、运两河漫溢,高宗因两江总督李世杰不谙河工,而命书麟辅佐,事后擢两江总督。史称书麟“素行清谨,出巡属邑,轻骑减从,民不扰累。和|当道,又能独善其身。其弟广兴“以首发和|奸擢官,既得官,多所弹击,书麟不善所为,尝于帝前言之”,广兴获罪,书麟又请严治,如此小心翼翼唯恐牵连及己,不知与高家两人被诛的经历是否有些关系。

其二是七子高广厚,进士出身,官至安湖南巡抚,事迹平平。

其三是幼子高广兴,即不为高书麟所喜者,则张扬得多,“广兴伉爽无城府,疾恶严,喜诋人阴私。既得志,骄奢日甚,纵情声色,不能约束奴仆,终及于祸”。广兴因得罪太监,为人所馋,又赃私有实据,被嘉庆帝置于法,籍其家,子蕴秀也被谪戍吉林,下场倒与其从堂叔高恒和从堂兄高朴相类。

清人谓高家为“叔侄父子大学士:满洲高佳氏高斌(文渊阁大学士)、从子高晋(文华殿大学士)、高晋子书麟(协办大学士)”;或称“高文定斌、高文端晋、书文勤麟……皆补满相”。

内务府诸多家族中,有如此大的起伏而仍能绵延不断并堪称世家者,以高佳世家为最突出。从中一则可知清代官场之严酷,一则可见作为清朝的统治基础,皇室每对世家大族有意扶持,使之在升降起落中能够历久不衰的特点。

高姓研究的现状与任务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宗亲:

今天,各省宗亲齐聚一堂,共庆高姓历史上里程碑似的重要事件: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诞生了。我十年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我向到会的所有宗亲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敬意!我尤其感谢无私奉献的温州宗亲和自始至终给予鼓励和支持的厦门宗亲。

我也想给大家泼一盆冷水,提醒各位高度认识到:任重道远啊!

一、高姓研究的现状

我于1993年开始致力于高姓历史的资料收集、实地调查和写作,当时首次提出成立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今年,在热心寻根的网上年轻宗亲的感染和呼吁下,我重新出山,致力于高姓历史的研究,并再次倡议建立研究会。

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得到全国各地以及海外许多老中青宗亲的热烈响应和积极支持;另一方面,我感到这个支持面还不是很广泛,我两次联系的许多高姓知名人士包括学者缺乏反应。这次真正采取实际行动,千里赴会,出资出力的,应该说不算十分踊跃,和其他许多姓氏相比,我们高氏群体的宗族感情和凝聚力不能算很强。这不是偶然的。

我当年亲往全国各地,查阅地方文献档案,深入乡村调查民间族谱和传说,抱着一个希望,就是找到一部和其他某些姓氏那样的历史上遗留的全国性总谱。然而,正如广东客家族谱里所说,我高氏向无总谱,而是一家一族各自修谱。这就反映了历史上即比较松散,各支缺乏联系。其次,我发现全国各地图书馆收藏的各姓族谱中,高氏族谱往往是比较少且不完善的。这一方面可能反映了修谱传统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可能就是高姓宗族意识欠缺的表现。

正因为这样,我感到通过广泛的调查,把高姓从古至今如何起源,如何发展,如何迁徙,如何分布,有何人物,有何贡献,有何传统,一一理出个头绪,构建起一个体系,具有很大的意义。也正因为缺乏任何现成蓝本,决定了研究难度极大。虽然我于1997年出版了第一部高姓系统研究专著《高姓群体的历史与传统》,然而,我深感靠个人之力,绝无可能真正做到全面调查,因此,我的著作里关于高姓在全国各省的分布的描述,只能是各选少数有代表性的点。为了抢救在大规模焚烧族谱之后幸存的残余族谱,趁老人健在时赶紧调查记录珍贵的记忆,开展全国性高氏族谱和传说的普查,必须组织起一支高氏精英队伍。而高氏家谱网,就发挥了汇聚各路高氏中青年精英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我才有勇气,有可能重新提出成立研究会的倡议。因此,研究会得以成立,网上年轻宗亲功不可没,这一页将永远铭记在高氏研究史册。

二、高氏家谱网的成果

现在,高氏家谱网上已积累了大量家族资料和寻根线索,这是一个重大成果,其中包含极其珍贵的发现。例如:

历史上民间广为传诵的北宋开国元勋、渤海郡王高怀德,据史书记载,后裔广泛分布在东南一带。据我本人查阅图书馆族谱和调查,以及网上披露的材料,初步表明,高怀德后裔于北宋灭亡后,逐步南迁,确实在河南淮阳、项城,江苏淮阴、扬州、镇江丹徒、无锡宜兴,浙江湖州长兴、德兴,安徽黄山(古徽州)、贵池,广东汕头澄海等地发现高怀德后裔的线索。尤其是贵池宗亲介绍,他们的族谱封面有龙纹,称为“龙编谱”,还有50代字辈。最后一代是现在的年轻人。第一代刚好是北齐王朝奠基人高欢时代。而史书明确记载的高氏族谱,最早的就是北齐谱。我1997年制定《高氏世系》的主要依据《新唐书�6�1宰相世系》和《萧山高氏家谱》都是沿用北齐谱的记载。还有,长兴高湾里现存高氏古墓遗迹,其中有刻有龙纹的石牌坊,反映出墓主有很高的地位。

紧随高怀德之后出现在史册上的高氏又一位名将就是武烈王高琼。通过这次筹备研究会成立大会,浙江各地如温州、萧山、杭州、海宁以及江西、安徽的高琼后裔也联系起来,《萧山谱》、《海宁谱》、《盘谷谱》所说“南渡三公”高世则、高世英、高世定的后裔也得以重新聚首。

清代三位高姓宰相之一、满洲镶黄旗高斌的家族出自辽宁本溪,现在,此家族成员已出现在网上。辽宁汉军八旗后裔更是网上活跃成员之一。

我在书里介绍的各省许多重要高姓支系,也都有成员出现。例如:山东胶州、河南淮阳、项城、陕西米脂、湖南浏阳、福建长乐、大坪、漳蒲、广东南海、潮阳、台湾、粤东客家、云南白族等。海外高氏宗亲也不例外。

各支系成员争先恐后地把家谱资料发上网,互相讨论,掀起了一股高氏寻根热。从网上的消息看出,“文革”对我国民间家谱来说是毁灭性的。但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珍贵的线索。网络带来的天下高氏大汇聚,是推动全国性高氏组织诞生的主要原因。

三、高姓研究会的任务

我认为,我们研究会成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立即行动起来,推选一批带头人,分省分地区分家族开展全国族谱和传说的普查,这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在普查的基础上,各省各地区各家族带头人负责对我的著作中关于相关省份高氏的介绍加以补充,弥补许多家族未能在书中予以介绍的不足,争取三年后把我的书增补修订成《高姓全书》,公开出版。

研究会的终极目标是填补高姓史上的空白:编纂《高氏通谱》,并规定研究会永远存在,以后每三十年续修一次。

其次,研究会要定期举办研讨会,还要组织力量,编写高氏历史、文化、人物的学术著作和小说、剧本,拍摄电视片。

研究会的另一方面任务,是承担起高氏宗亲会的职能,不定期组织宗亲参观、联谊、寻根活动。

研究会的宣传联络,主要依靠高氏家谱网,以及QQ群、电子邮箱,同时以电话、信函为补充,还要编辑发行会刊。

为了顺利开展研究会的管理、联络、宣传、调查、研究、出版、开会、寻根、联谊等活动,必须建立基金会,希望各位踊跃发言,讨论基金会的结构和经费管理使用办法。

我希望,在座各位高氏研究积极分子回去广为宣传、发动,带动更多的宗亲投身我们共同的事业,研究好我们的族史,弘扬高氏先祖的优良传统,增强高氏凝聚力,开创高氏历史辉煌的新篇章。

1高姓图腾 第一批姓高的人:高元、高奔戎、高渠弥 高元是历史上最早的一位高姓人。 《吕氏春秋·勿躬》篇说:“高元作室。”高元是远古时期人,是现在所知的历史上第一个以“高”为氏的人。 “高元作室”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高元发明屋子。高元第一个让人类走出穴居时代进入文明社会,他的贡献已不仅仅是“发明家”一词所能涵括了。 高元以后,西周时有高奔戎,春秋初年有高渠弥。他们都是最早的一批姓“高”的人。 高奔戎是周穆王的卫士。穆王去郑圃打猎,沼泽芦苇中有虎。高奔戎自告奋勇把老虎擒了回来。穆王大喜,命人打造一个牢笼囚虎,放在东虢地方饲养,於是“东虢”就有了“虎牢”名称。虎牢后来改称成皋,战国时属韩国。公元前249年秦伐韩,韩献成皋给秦。秦在此设关,名“虎牢关”。关在大山上,北临黄河,悬崖绝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楚汉战争时,刘邦、项羽在此鏖战两年半。这个地方现属河南省荥阳汜水镇。 高渠弥是春秋初郑庄公大臣。庄公想任他为卿,但主管国事的首席大臣,太子反对。庄公力排众议,任高渠弥为卿。庄公逝世,太子继位,就是郑昭公。高渠弥担心昭公加害自己,就在陪昭公出猎时杀了昭公,另立国君。第二年,高渠弥陪新国君到卫国去见齐侯。齐侯和新国君有旧仇,就借机杀了他,高渠弥也一同殒命。 高奔戎、高渠弥得“高”为氏的缘由,与高元一样,都已无可稽考。但可以推断的是,他们的子孙有很多就包括在今日人口众多的高姓族群之中。 起源庞杂的高氏主源高后裔,是后世多源合流而成的庞大高姓群体的主源。这支高氏,源出於姜姓,是炎帝的子孙。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齐国公子高的孙子,开始以“高”为氏,称高。公子高是姜姓后代,所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说“高氏出自姜姓”。 姜姓始祖是炎帝。炎帝出生在姜水流域(今天陕西省扶风县一带),所以取“姜”字为姓。炎帝有个后裔叫伯夷,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受封而建立吕国,子孙就以吕为氏。吕氏有个后裔叫吕尚,就是小说《封神演义》中姜子牙的原型。他出生在商朝末年,足智多谋,但机遇不佳,到70岁时,还只能天天在渭河边钓鱼为生。有一天周文王来渭河边打猎。出猎前,周文王曾卜一卦。卦辞说:“今天出猎有大收获。不是龙,不是螭(古代传说中无角龙),不是虎,不是罴(一种野兽,现代称为棕熊,也叫马熊或人熊),而是要遇到能帮你成就霸业的辅佐奇才。”周文王在渭河边碰到了吕尚,交谈之后,文王大喜,对吕尚说:“我祖父太公早有预言,将有圣人来帮我们周族振兴,今天果然遇到了您。您现在是我们太公盼望的圣人。”於是命众人尊称吕尚为“太公望”,把他接回去以师礼奉之。在吕尚的帮助下,文王疆域逐步扩大,文王死后,吕尚又帮文王之子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周武王把吕尚封在营丘(今山东省临淄北),建立齐国。吕尚被后人尊称为齐太公。齐太公第六代孙子是齐文公。齐文公有个儿子叫公子高。公子高有个孙子叫。按当时的宗法制度,诸侯家族只包括近亲三代,即诸侯、公子(诸侯之子)、公孙(诸侯之孙)。公孙之子就不再算是公室,而须另外立氏。当时的制度,公孙之子立氏可采多种办法,其中一种是用祖公之名为氏。 是公子高之孙,於是以公子高之名为氏,称“高 ”。后世庞大高姓的主源宣告诞生。 一、来源有四 1、出自姜姓。相传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以姜为姓。炎帝17世孙伯夷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封吕侯,子孙因此亦以吕为氏。吕侯伯夷第37代孙姜尚,即姜太公,又名吕尚、吕望,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立周,受封于齐国。齐国传至太公8世孙文公姜赤,文公次子受封于高邑,称公子高。依照周朝贵族礼仪,其孙傒取祖名为氏,为高傒。高傒在齐国为上卿时,迎立公子小白为君,就是齐桓公。高傒成为著名的渤海高氏的始祖。高傒7世孙高止在齐国遭到公孙灶、公孙趸排挤,出齐奔燕。高止9世孙高量为宋国司徒,高量10世孙高洪为东汉渤海郡守。渤海高氏由此发轫,繁衍不息,成为当今高姓族群中最庞大的一支。高洪的一支后裔高隐、高瞻叔侄创立了渔阳高氏、辽东高氏, 另一支后裔高悝创立了广陵高氏。渤海高氏的后人高伯祥又创立了京兆高氏。高氏五大望族有四支出自渤海高氏。因此,当今高氏子孙多数为渤海高氏后裔。 2、以王父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裔也为高氏,也为山东高氏。齐惠公元是齐桓公小白与姬妾少卫姬所生的儿子,当了10年齐国国君。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代也以高为姓。 3、出自他族或他姓改姓赐姓,少数民族姓氏改人高姓。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推行汉化政策。其中一项措施就是改北方胡人复姓为汉族单姓。这一时期,鲜卑族的是娄(楼)氏改姓高氏。据《魏书》所载,鲜卑族中有楼氏改高氏者,另有十六国时,后燕皇帝慕容云自称为高阳氏(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后裔,遂改姓高,称高云,其后裔有改复姓为单姓,称高氏,是为河北高氏。清朝光绪年间到民国初年,满族姓氏出现了大量改用汉姓的变化,有的以满姓字头音译为汉姓,高佳氏就改为高氏。 北齐重臣高隆之,本姓徐氏,他的父亲被姑婿高氏收养,因从其姓,叫高干,是北魏时的白水郡守。高隆之也从跟随其父姓改姓高。他在北齐时为朝中重要大臣。在他因故被杀死后,北齐皇帝高殷下令由他的兄子高子远承袭了阳夏王的爵位,高子远的后代就在今河南杞县一带发展起来,成为当地的望族。另外,唐朝宦官高力士,是冯盎的曾孙,本姓冯,后被高延福收养,所以改高氏。 当高氏建立北齐政权后,高姓就贵为北齐的国姓,于是北齐皇帝便赐他姓为高姓以示恩宠之举。元景安因在邙山之役中力战有功,被高欢赐爵西华县都乡男,高洋建立北齐政权后,550年(天保元年)赐他姓高。此外,元文遥在北齐时也先后得到高洋、高演皇帝的重用,因迎立高湛皇帝即位有功,566年(天统二年),后主高纬下诏特赐他姓高。他们的后代就以高为姓。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朝鲜半岛封建国家高丽有羽真氏后改高氏的,高句丽原为中国东北浑江流域的一个古老部族,汉朝时属玄菟郡管辖。公元前37年,其部落首领高朱蒙在纥升骨城 (今辽宁桓仁)定都称王,建立高句丽国。高氏在高句丽国的统治维持了600多年的时间。公元3年高句丽迁都国内城(今吉林集安),427年又从国内城迁到平壤。由于高句丽的国王为高氏,所以在古代高句丽国的存在期间,高氏有着较高的政治地位。其中有一部分高氏迁到了中国内地。如高云,其祖父高和是高句丽之支庶,自云高阳氏之苗裔,所以以高为氏。北周时期,曾被封王为巨野县侯的大将军高琳,其祖先就是高句丽人,五世祖高宗归附北魏,被拜为第一领民酋长。高琳因战功显赫,他的一个儿子被别封为许昌县公。高琳的后代就在山东巨野和河南许昌一带发展起来。唐朝大将高仙芝也是高句丽人,在他父亲舍鸡时在唐朝任军职,他也随父亲到安西,后成为唐朝的著名军事将领。其后代也就定居于北京市密云县一带。 4、以"高"字开头的两个字的复姓,后有改单姓"高"为氏。譬如:高车氏、高东氏、高堂氏、高阳氏、高陵氏等。 二、历史上高姓的分布和迁移春秋战国时期,高氏主要活动在华北地区,其中一支在战国后期,楚国灭越后,经吴越之地,进入楚国,最终到达海南。秦汉时期高姓的足迹已经遍布于华北、陕甘宁以及中原地区。东汉末期是高姓的鼎盛时期,在山东地区形成了历史上最著名的渤海高姓。西晋时,高姓主要向北和东北迁移。南北朝时,高姓因北齐的灭亡而被迫移民陕南和西蜀。隋唐时期,高姓主要的活动地仍在长江以北,但继续向四川和江浙地区迁移。五代宋元时期,高姓大批移民于江南各地,尤其是江浙地区。明末清初高姓进入了台湾。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高姓大约有8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15%,排在第十五位。安徽为高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高姓总人口的15.6%,占安徽总人口的3.1%。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河北、陕西、河南、四川五省,这五省高姓占高姓总人口的62%;其次分布于山西、湖北、浙江,这三省的高姓又集中了20%。全国以皖豫陕冀为中心,向东北、西北、东南呈放射形的高姓分布带。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高姓大约有9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为明朝第十九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高姓人口基本没有增长,远远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600年中高姓人口纯增加率为4%,净增加了4万。山东为高姓第一大省,约占总高姓人口的18.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江苏(12.5%)、浙江(12.2%),这三省高姓大约占高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山西、江西、甘肃、河北,这四省的高姓又集中了29%。宋、元、明期间,高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和西北迁移,特别是向江浙赣地区移民。全国重新形成了山东、江浙赣、陕晋三个高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高姓的人口已达1 452万,为全国第十五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21%。从明朝至今近600年中高姓人口由93万激增到1 450余万,达15倍之多。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 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高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1 000年高姓人口增加率是呈"V"形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安徽、江苏三省,大约占高姓总人口的30%;其次分布于湖北、河北、河南、四川、广东,这五省又集中了31%。山东居住了高姓总人口的14.6%,为高姓第一大省,占省总人口的2.3%。全国形成了渤海湾、东部沿海地区高比率的高姓区域。在近600年间,高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尤其是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南和东的迁移,同时,向西南和南方的移民已经成为重要的移动流。 当代高姓的分布频率 高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山东、河北、江苏、安徽、浙江北部、湖北东部、甘肃西部、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每平方公里的高姓人口达到2.7人以上,尤其在山东中部的地区高达6.4人。

以下是有关乾隆的一些野史和个人简介,希望对你有用

清朝人物简介---乾隆皇帝

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他在将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顶峰的同时,也亲手将它带向低谷,他是影响中国18世纪以后历史进程的重要皇帝。

弘历是雍正帝第四子,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于雍亲王府。雍正十三年(1735年)即位,年号乾隆。

弘历幼年天资聪颖,颇受皇祖康熙帝宠爱,曾为其慎择良师,进行多方面教育。雍正元年(1723年)被密立为太子,十一年封为和硕宝亲王,开始参预军国要务。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去世,弘历即位。由此,他站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至高点,开始施展其“文治武功”。

乾隆帝的“文治”表现于他在政治、经济上的作为和文化上的贡献。

乾隆帝即位后,政治上矫其祖宽父严之弊,实行“宽严相济”之策,整顿吏治,厘定各项典章制度,优待士人,安抚雍正朝受打击之宗室。经济上奖励垦荒,兴修水利,全国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之势。从乾隆初年至中期左右,是乾隆帝政治生命中最有活力,备受后人称颂的时期。后期倚重于敏中、和珅,尤其宠信贪官和珅,加之乾隆帝本人年事已高,致使吏治败坏,弊政丛出,贪污盛行,使乾隆帝辉煌的一生罩上了阴影。

乾隆帝儒雅风流,一生著文吟诗,其诗作竟达四万二千余首,几与《全唐诗》相埒。又重视文物典籍的收藏与整理,令将内府珍藏编成《石渠宝笈》、《西清古鉴》等。乾隆帝最突出的文化成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编纂巨帙《四库全书》。然而与此相悖的是他大兴文字狱,焚毁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文化典籍,使其“文治”黯然失色。

乾隆帝还曾六下江南,六莅五台,奠孔林等,数十次木兰秋狝,多次于避暑山庄宴见西北边疆少数民族首领,这些举措对发展经济、巩固统治、安定边疆产生了重要作用。但乾隆帝的视角还仅限于中国本土,对同时期已经蓬勃发展的欧洲各国的科学文化尚无足够的认识。

乾隆帝的“武功”主要是对边疆的战事,虽有胜有负,有义与不义,然而他皆自诩为“十全武功”。

乾隆帝执政60年后,虽禅位与其子颙琰,但又以太上皇的身份进行了3年统治。他不仅是中国历代帝王中寿命最长的皇帝,而且也是实际执政时间最久的皇帝。

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帝去世。卒谥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庙号高宗。葬河北遵化清东陵之裕陵。

---------------------------------------

乾隆皇帝

乾隆帝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嘉庆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终年89岁。

乾隆即位之初,实行宽猛互济的政策,务实足国,重视农桑,停止捐纳,平定叛乱等一系列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他的文治武功,乾隆帝向慕风雅,精于骑射,笔墨留于大江南北,并是一个有名的文物收藏家。清宫书画大多是他收藏的,他在位期间编纂的《四库全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其卷数是《永乐大典》的三倍,成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总汇。

但乾隆为人重奢靡,晚年时国库财用耗竭,并重用贪官和绅,以至农民起义在其晚年也已层出不穷,是清王朝从强盛走向衰败的标志。

乾隆皇帝下江南,纪晓岚随行。一路上,乾隆经常出一些难题命纪晓岚答对,纪晓岚能巧妙地完成。 一天,他俩登上长江岸边的一座酒楼,欣赏江景。乾隆忽然心血来潮,要纪晓岚即景做一首绝句,诗中必须包括十个一字。纪晓岚唯唯领命。他走进临江的窗户,放眼望去,但见秋雨如丝,江面上雾影蒙蒙,往来的船只很少,不远处,岸边泊着一条小船,一个渔人戴笠披蓑,正在垂钓。纪晓岚略一沉思,便念出了二句诗:“一蓑一笠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勾”。乾隆见纪晓岚两句诗便用了五个“一”字,不觉颔首微笑,表示赞许。谁知纪晓岚只做了前两句,后面两句却做不出来了。他捻须皱眉,苦思冥想,搜索枯肠,终难在下面两句中再安上五个“一”字,乾隆见他做不出来,不觉把桌子一拍,笑道:“今天也难倒你啦!”说罢,又哈哈大笑。纪晓岚连忙跪下,道:“启禀圣上,臣有了。”乾隆住了笑,忙道:“快讲来!”只见纪晓岚不慌不忙地念道:“一拍一呼还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四库未收书辑刊》简介

《四库未收书辑刊》是一部大型中国古典文献资料

丛书,全书为1 6 开本3 0 1 册,每册约8 0 0 页,全

部采用进口材料印制,内文纸具有防虫蛀功能,精装、

烫金。9 8 年1 0 月印完1 至6 0 册,9 8 年1 2 月印

完1 至1 5 0 册,9 9 年印完全部3 0 1 册。

清乾隆皇帝曾组织了全国的大学者,动用了大量的

国库资金,编修了规模宏大的古代文献资料丛书- - 《

四库全书》。由于乾隆皇帝出于统治者的需要,把大量

的不符合他的口味的经典文献或篡改后编入《四库全书

》,或打入冷宫,更有相当一部分被销毁,因此,《四

库全书》的局限性相当突出。但《四库全书》的功绩是

主要的,它对中国古代文献的保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四库全书》,许多典籍不可能留

存到今天。

乾隆以后至民国成立时的2 0 0 多年间新出的大量

典籍再没有人进行系统的编辑整理,由于战争、自然灾

害等原因,许多著作已失传,或散落世界各地,有些已

成孤本秘笈,有些虽非孤本,但为数极少,成了一些图

书馆的珍藏本,只见其名,不能阅其书,失去了图书为

大众阅读, 传播知识的实际意义。 随着社会的变迁

与动荡,毁于一旦者将难计其数。《四库未收书辑刊》

正是为挽救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保存典籍、古为

今用的需要而诞生的。

《四库未收书辑刊》由刘享龙先生个人出资2 6 0

0 万元;国际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老先生担

任首席学术顾问;著名方志学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傅

振伦老先生担任名誉主编;中科院图书馆古文献学、版

本学、目录学家罗琳先生担任主编,收集2 0 年代3 0

余位国学大师们挑选的,清四库馆臣未见之书和乾隆已

降新出之典籍,沿袭《四库全书》之分类和体例进行编

修。所收之书不与现行四库诸书有重复收集之处,而且

坚持“尊重历史,修旧如旧”的原则,让古代文化以其

真实、客观的面貌再现在今人和后人面前。《四库未收

书辑刊》的出版,才真正让《四库》全了起来,《四库

全书》只有与《四库未收书辑刊》一起,才能构成中

国古典文献大全。因此,我们毫不夸张地说:

《四库未收书辑刊》+ 乾隆皇帝= 历史中国

《四库未收书辑刊》是图书馆、图书收藏家和专家

学者难得的珍品书。

---------------------------------------

乾隆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

乾隆的一生,为后世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其中人们最爱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他的身世了。首先乾隆究竟生在哪里?

乾隆自己认为,他生在雍和宫。雍和宫坐落在北京城的东北,是著名的喇嘛庙。在康熙时代这里不叫雍和宫,而是雍亲王府,也就是雍正做皇子时的王爷府。

乾隆曾经多次以诗的形式表明自己是生在雍和宫。在一首雍和宫纪事诗中,乾隆更明确地写到:“斋阁东厢胥熟路,忆亲唯念我初生。”这里,乾隆不仅认定自己诞生在雍和宫,而且还点出了具体的出生地点,就在雍和宫的东厢房。

可是,就在乾隆皇帝还在位的时候,就有人对乾隆皇帝的出生地有不同的议论。朝中有一个官员叫管世铭的,到避暑山庄的时候,写了三十首诗,其中有一首诗,就涉及乾隆皇帝的出生地:“年年讳日行香去,狮子园边感圣衷。”管世铭在这首诗的后面有个小注,这个小注说:“狮子园是乾隆皇帝的诞生地,因此乾隆常常到先帝雍正驾崩的忌日到那里小住几天。”

这狮子园,是承德避暑山庄外的一座园林,因为它的背后有一座形状像狮子一样的山峰而得名。管世铭等一些朝野人士认为,这个园子才是乾隆的降生地。

大概是乾隆在晚年对自己出生地的流言蜚语有所耳闻,他在72岁那年正月到雍和宫拜佛后写诗作注说:“余实康熙辛卯生于是宫也。”他说,我确实是在康熙辛卯年生在这雍和宫。

乾隆79岁那年正月,到雍和宫拜完佛,又写下一首七律《雍和宫瞻礼》,在注释中他不但再一次重申,他的确是在康熙五十年生于雍和宫,而且在那里生活了12年。

在嘉庆刚登基的那年八月,乾隆以太上皇的身份到避暑山庄过生日,嘉庆跟随去了,而且写诗庆贺,在诗的后面,做出这样的注解,说康熙老太爷在辛卯那年题写了“避暑山庄”的匾额,皇父乾隆也是恰好在这年降生在山庄。第二年,乾隆又到避暑山庄过生日,嘉庆再次写诗祝寿,在诗文的注释中把“皇父”的出生地说得更明确了。他明明白白地写到:皇父在辛卯那年诞生于山庄。

嘉庆这两次写的诗和注释表明,在他看来,“皇父”乾隆生在热河是一件确凿无疑的事。

可是,过了十几年以后,嘉庆又放弃了这一看法。原来清朝每一位皇帝登基以后,都要为他的皇父撰修《实录》和《圣训》。

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嘉庆皇帝命令朝臣编修乾隆的《实录》和《圣训》。嘉庆在审阅时发现,这两部非同小可的文献典籍,把“皇父”的出生地都写成了雍和宫。他当即命令编修大臣认真核查。

这时,翰林出身的刘风诰把乾隆当年写的诗找出来,凡是乾隆自己说生在雍和宫的地方都夹上纸条,送给嘉庆审阅。面对白纸黑字,嘉庆开始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嘉庆只好放弃狮子园说法,批准在《实录》和《圣训》里写道:“……以康熙五十年,辛卯,八月十

乾隆为什么六下江南?

乾隆六次下江南,原因诸多,主要有以下几个: 1、饱览山川美景。他六次南巡每次都带画师随行,将喜爱的江南景色摹绘成图,在圆明园和承德避...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