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是什么人?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2收藏

屈原是什么人?,第1张

晕~楼主不过端午节吗

屈原(前339?~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生平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全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楚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楚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主要作品:<楚辞>

如:国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①,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②,援玉『包』③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④;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遥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⑤;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⑥;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屈原姓甚名谁

 屈原姓甚名谁,生活中,说到屈原,相信许多人都不陌生吧!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爱国诗人,而端午节就是纪念他的节日,但许多人不清楚屈原姓甚名谁,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屈原姓甚名谁1

 看到此题目,您可能要哑然失笑啦:“嘿,写字的家伙,屈原可不就姓屈名原吗?”呵呵,这位朋友您未免太过自信了,屈原还真的就不姓屈名原呢。

 我们先看屈原的姓。小时候,笔者在《少年文艺》读过一篇小说很有意思。讲的是范老师新到一个班级讲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范老师讲完后,有熊姓学生举手提问范老师和范仲淹啥关系。遇上问题学生了,范老师颇有大家风范,讲了姓氏传承,反将了熊同学一军,说他是屈原的后代。熊同学后来问范老师,屈原姓屈,跟我们熊家有啥关联呢。

 范老师说,熊乃楚之国姓,屈、景、昭等姓氏都是从熊姓派生出来的,所以熊同学可能是屈原的后代。

 这套理论听起来蛮有道理。不过,它也有两个缺陷。先秦姓、氏是分开的,姓大于氏,一般不会改变,而氏可能随着封邑、官职的更改而更改。屈氏是熊姓的分支,楚武王熊通封公子瑕于屈地,其后代就以先祖封邑为氏。

 我们可以说屈姓人祖先是姓熊,而不能说熊姓人祖先姓屈。还有一个,严格说来,熊并非楚之国姓,真正的楚国姓乃芈,就是电视剧《芈月传》里芈月的姓。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楚之先祖叫芈鬻熊,乃周文王的老师,其子孙以其名为氏。后来周成王封鬻熊曾孙熊绎为楚君。这样看来,楚王是芈姓熊氏,而屈原则是芈姓屈氏。

 屈原的名也不是原,而是平,他的字才是原。屈原的名声显然盖过了屈平,这种称呼某人字而不称其名,在古代有个专有名词叫“以字行”。这类名人有很多,像我们熟知的项羽、伍子胥、陶渊明、孟浩然、唐伯虎等人,都是这样的。

 屈原其实还有另一套名字呢。我们读《离骚》会读到这么两句:“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看来,屈原又名正则,又字灵均。为什么屈原有两套名和字呢?史学界尚未有定论。也许是屈诗翁觉得寂寞,给自己额外加了套名字,逗大家伙儿玩吧,呵呵。

屈原姓甚名谁2

 又到端午节了,自然会想起屈原。但是,如果问您屈原姓什么,您知道吗?

 也许会有人不假思索地回答:姓屈!

 很遗憾,这个答案是错的。

  男子称氏不称姓,女子称姓不称氏

  屈原:其实我姓芈

 屈原姓芈!曾经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已经把这个看上去有点奇怪的姓给普及了。屈原是楚国公族,也就是说,他和楚国国君同姓,姓芈。

 芈姓的起源很早。《史记 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之后)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

 那么,为什么不称之为芈原或芈平呢?这是因为在先秦时代,姓、氏的用法和今天是不太一样的。

 河南姓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李立新说,图腾是姓的最早来源。母权制早期,世系从母系计,所以凡在一个氏族名下(即同一图腾)的全体成员,都出自一个母系祖先,有着密切的亲族关系。

 随着社会的演变与进步,氏族图腾逐步转化为族姓,而这姓正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氏族称号。

 氏出现较晚,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是姓衍生的分支,用以区别子孙之所自出,是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

 那时,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不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对于先秦时代的贵族来说,这个讲究还是很严格的。

 屈本来是地名,据说在今湖北秭归一带。春秋时期楚武王封王子瑕于屈,其子孙遂以屈为氏。屈原就是王子瑕的后代,所以,只能称屈原或屈平,而不能称芈原或芈平。

 《芈月传》热播的时候,有人说,“芈月”这个姓名是不准确的。芈月出自楚国宗室,为熊氏。准确的叫法,应该是“熊月”。

 是不是这样呢?当然不是。芈月的原型是芈八子,就是秦昭王的母亲宣太后,历史上实有其人。《史记》上说,芈八子“其先楚人”,故姓芈。姓所以别婚姻,同姓的人是不能通婚的,先秦时代的人特别重视这一点。

 娶女子必须知道她的姓,所以妇人称姓;也正因为如此,“芈月”是不能叫“熊月”的。

  按周代礼制,同姓不通婚

  孔子:因昭公躺枪

 春秋晚期的鲁昭公干了件糗事:从吴国娶了一位夫人。国君娶夫人不是很正常吗?这事糗就糗在鲁、吴为同姓之国,按周代礼制,同姓不能通婚。

 所以这件事让很多人为难。首先鲁昭公就很为难,怎么称呼这位夫人呢?春秋时代,国君夫人的称号一般是所生长之国名加她的本姓,那么,这位夫人依礼应当称为吴姬。

 如果把姬字叫出来,那不就等于明明白白告诉大家,国君娶了同姓人家的女子吗?于是为了隐讳,只好改称为“吴孟子”。

 要知道,姓与氏产生的时间和条件不同,其社会职能也不一样:姓是决定能否通婚的依据,即同姓不能结婚;氏则是用来区别贵贱的,即平民无氏,只有贵族才有氏。

 我国自古也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说法,大意是如果近亲结婚,可能导致后代不繁盛。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县委党校研究员郑承志以屈氏与熊氏为例介绍,二者同出芈姓,两大家族千百年来秉承不通婚之习俗。

 秭归江南民国年间所修《屈氏宗谱》记述年代约500年,入谱屈氏夫妻1000对,屈、熊二姓通婚者仅5对,平均每100年、每200对夫妻中才有1对“熊屈通婚”。

 三峡工程移民秭归共迁出熊、屈二姓人口1300人,加上异姓配偶为813户,通婚者仅12对。

 然而,鲁昭公是明知故犯,只是不好明说。没想到这件事居然让孔子也躺枪。

 孔子周游列国到了陈国。陈国有个官员陈司败问孔子:“昭公知礼吗?”孔子说:“知礼。”

 孔子走后,陈司败就把孔子的学生巫马期请进来,说:“听说君子无偏私,君子也偏私吗?昭公从吴国娶的女子和他同姓,只好叫她吴孟子。如果说昭公知礼,那谁不知礼呢?”

 其实,对于知礼不知礼,孔子心里明白得很。但别人问到自己的国君,他绝不会批评国君的不对,这叫为君者讳。巫马期把陈司败的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幸运啊。如果有了过失,人们就会知道。”

 后来,这件事还让鲁国史官为难。按说国君娶夫人是大事,应该载于《春秋》,就像桓公三年,“夫人姜氏至自齐”。

 但是鲁昭公娶吴孟子,我们现在已经不能从《春秋》看到,或许史官根本就没记下来。

 等到鲁哀公十二年,昭公夫人去世,史官也只是含混地记了一句:“孟子卒。”不书姓,不称夫人,不言葬小君。

  先秦时男子姓名不能连称,只能氏名连称

  周公:请别叫我姬旦

 我们现在说姓甚名谁,姓在前名在后,这是秦汉开始才形成的习惯;但是,很多人误以为先秦的姓和名也可以这样连称。

 比如,一些书上说周公姬旦、召公姬 ]。事实上,对于那个时代的男人来说,姓、名不能连称,只能氏、名连称。周公受封于周,以封地为氏,所以可以称之为周公旦。

 连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刘知几都曾经闹过这样的笑话。南宋史学家郑樵说:“奈何司马子长、刘知几谓周公为姬旦、文王为姬伯乎?三代之时无此语也。良由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虽子长、知几二良史,犹昧於此!”

 秦汉之时,姓与氏的区分渐渐地就消失了。比如,秦为嬴姓,但是到了秦始皇,已经可以称之为嬴政了;司马迁更是混姓氏而为一,说高祖“姓刘氏”。

 不过,“姓氏合而为一”的现象,并未见当时的文字记载。那么,何时的文字记载正式将姓氏混用呢?

 李立新说,据明、清之际学者顾炎武《日知录》考证,是西汉时的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将姓与氏混在一起使用的。该书“氏族”篇云:“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

 《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此后,或言姓,或言氏,或兼言姓氏,都是一个意思。

 最后,该怎样把握姓和氏呢?很简单,以秦汉为界,如果是说先秦的人物,我们应该弄清他的姓和氏分别是什么;如果是说秦汉及以后的人物,就不必严格区分姓氏了。

 按理说,这并不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可惜现在很多著作都达不到,甚至连《辞海》之类的工具书都犯错。比如,《辞海》附录之《中国历史纪年表》,依然称周武王为姬发,称周成王为姬诵。

离骚中开门见山的前四句,是我们认识和了解屈原及其家族世系的现存唯一的第一手材料这四句诗内涵极为广博,涉及很多方面的复杂内容,又因为是抒情性的诗歌语言而不是实录,所以对它的解读必然出现巨大障碍,存在诸多分歧本文借鉴前人成就,进行多视角的深入考察,具体考释了"高阳"、"伯庸"、"摄提"、"庚寅"、"孟陬"之所指,从而在较为坚实的文献基础上对屈原家世及其生活时代作了基本描述

屈原是什么人?

晕~楼主不过端午节吗屈原(前339?~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