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是谁的儿子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5浏览:1收藏

炎帝是谁的儿子,第1张

《国语·晋语》云:“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炎帝和黄帝的母族有蟜氏是一个什么样的部落?他们又凭何孕育出炎帝和黄帝两个乖儿子来?有蟜氏,有的地方也写成女娲氏。蟜和娲,在繁体字中是十分相似的。炎黄的父族是少典,少典是伏羲女娲的后人,风姓。所以其实炎帝和黄帝也是伏羲女娲的后人。

在河南民间传说中,少典一族也有他们的特点,就是“我们有熊”。少典又称有熊氏,这个名称被黄帝所继承。少典部落为何成了养熊一族?河南民间有一个老套的传说,传说少典捕猎时遇到一只非常大的熊的求救,少典杀了追杀熊的怪兽,熊十分感激。有一年,河南新密方向来了一个狼部落侵略少典国,大黑熊号令群熊,打走了狼部落的人。于是少典国的人走到哪里都炫耀我们有熊,于是被称为有熊氏。

在后世的黄帝战蚩尤的传说中,黄帝也是驱使熊来作战,民间还有让熊驮着指南车的传说。

生了神农氏炎帝的少典氏,不是最早的少典氏。根据《三皇庙碑》记载:“伏羲子少典为神龙首,东迁少典,君于颛臾之地,以守伏羲之祀。”最早的少典氏是伏羲之子。伏羲时代历17代帝王被神农氏取代,伏羲之子少典到神农氏也约为17世,这与《吕氏春秋》等古籍记载的“神农氏十七世有天下”,可以说是完全一致。所以,伏羲是少典的父亲,但绝不可能是炎帝和黄帝的祖父(爷爷),中间隔着十六代。

炎帝部落的第一任首领是神农氏,也称为炎帝神农氏,神农氏发明了五谷和草药,神农氏也是伏羲与女娲的后裔,更是华胥氏的后裔,与黄帝是同祖同宗的,但神农氏生活的年代比黄帝早了400多年,神农氏所在炎帝部落是当时华夏的统治部落,一共传了8代炎帝,才到黄帝时代。

这8代炎帝分别是:炎帝神农氏、临魁、姜承、姜明、姜宜、姜来、姜克、榆罔炎帝,与黄帝同时代的就是榆罔炎帝,这个榆罔炎帝应该就是黄帝的亲兄弟,生于姜水的炎帝,前面国语中曾经说过,黄帝的父母亲少典与附宝一共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黄帝,另一个就是炎帝,这个炎帝就是榆罔炎帝,是炎帝部落的第8代首领。

也许是因为分家的原因,黄帝继承了有熊氏的部落,而炎帝继承了神农氏的部落,需要注意的是:炎帝并非神农氏一个部落,也是由很多部落组成的,在人员发展壮大之后,也会形成众多的分支,比如魁隗氏也是炎帝部落的一支。

当时的华夏部落分支众多,但是比较大的就是黄帝的有熊氏部落与炎帝的神农氏部落,由于炎帝部落衰弱了,因此黄帝部落就开始号令天下,征服了一些不服从的小部落,之后炎帝与黄帝两个部落之间又发生了矛盾,于是两个部落之间发生一场战争,这就是阪泉之战,这一战炎帝战败,炎帝向黄帝臣服。

我们经常说,自己是炎黄子孙,“炎黄”就代表了上古时期两位杰出的部落首领,炎帝和黄帝。我们也都知道神农遍尝百草的故事,如果没有他,我们的先祖很可能会有更多因误食毒果而死的人。很多人可能一直认为,炎帝与神农并没有什么关系,他们是两个不同的人,但是却也一直存在一种观点,炎帝与神农是有关系的。两种看法差别非常大,究竟他们之间有没有关系呢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炎帝”“神农氏”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在百科词条中,这两个是同一个词条介绍,即认为炎帝就是神农,号神农氏。炎帝原姓姜,因本姓的首领善于用火,因此得到王位,所以被称为炎帝。这里要注意的是,“炎帝”不是单指一个人,而是指这个首领,也就是说,任何人只要成为姜姓部落的首领,都会被尊称为“炎帝”。就像后世的统治者被称为“皇帝”,这就是一个指代的称呼,并不是单指某一个人。

而神农,被认为是炎帝的一个号。这个“号”可不等于我们现在很多人在社交网站上,除了一个经常用的大号,还有很多小号的“号”,后来的古人除了姓名,还会有“字”“号”,差不多可以这样理解。神农氏、魁隗氏、连山氏等都是炎帝的号。从这一角度来看,神农氏的确与炎帝就是同一个人,尽管“炎帝”指代是一群部落首领,但是其中的含义毕竟没有变化。

炎帝的政权又被分为两个大的支脉,一个是魁隗氏政权,另一个是神农氏政权。虽然说是分了两派,但是并不是同时存在的,而是魁隗氏传了七代之后,被神农氏取而代之。

至于另一方认为炎帝与神农毫无关系的看法,由于古籍记载颇多且杂乱,几乎每一本的说法都不一样,这里只挑一个来讲一讲。

《史记》中记载,黄帝时期,神农氏衰落,没有办法去征讨破坏安宁的诸侯,于是黄帝起兵,消灭了危害最大的炎帝与蚩尤,从而取代神农氏成为天下首领。试想,如果神农氏与炎帝是同一个人,那么为什么在其他书中“无有相害之心”的神农氏,怎么会变成要与黄帝多次交手才被打败的,暴虐百姓的人呢因此,炎帝等于神农氏的说法,颇有些站不住脚。

只不过,由于上古时期的文字记录、考古资料匮乏,因此炎帝与神农氏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目前还是没有定论。但抛开这些,他们对于上古时期社会发展的贡献,却也是值得纪念的。

神农氏和炎帝到底什么关系?两者是否为同一人呢?关于炎帝和神农氏的关系问题, 神农学术界长期以来形成了观点截然相反的两派:一派认为炎帝就是神农氏。这一派的观点现在占上风,算是主流派,比如湖南的炎帝陵纪念馆就是把炎帝作为神农来祭祀的,所以纪念馆内就有炎帝尝百草的主题。而另一派则认为炎帝和神农是两个系统的人,扯不上关系,因此不可能是同一人。 古代史书关于神农氏的世代记载是这样的:神农氏统治经历了七十个世代,(一说十七个世代)到黄帝部落崛起的时候才衰落下去了。这里有一个问题前面忘了说明的需要说明一下,即神农氏以前包括神农氏的时代,像伏羲,女娲,神农这样的称呼乃是对于某个部落或者部落的若干代首领的统称,而不是对唯一一个君主的称呼。但是后世的学者们往往产生歧见,比如关于古蜀国的历史记载中,很多人都认为蚕从和鱼凫是古蜀国的两代君王,但是实际上蚕从和鱼凫乃是两个分别长达数百年的古蜀国王朝,每个王朝都有十几个世代。(《史记五帝本纪》中也提到:黄帝崛起的时候,恰好“神农世衰”,黄帝 炎帝塑像和画像(19张) 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请注意这个“世”字。)这就是为什么伏曦,女娲,神农的统治往往高达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原因。按照一世三十年计算,那么神农氏统治的时期大约为两千年(如果是十七个世代则大约是五百年)黄帝的时代,在距今大约五千年以前,以此上推两千年,大约就可以推断出神农氏统治开始于距今大约七千年以前。 但是,关于炎帝的记载则明显和神农氏对不上号。和神农不同,关于炎帝的称号是对某一个人还是对若干世代的部落首领的称呼这一点是存在争论的。有一种说法认为,炎帝经历了八个世代。第一世炎帝叫神农,他的时代比黄帝的时代大约早几百年。而和黄帝同一个时代的炎帝是第八世炎帝,他叫榆罔。这种说法,就把炎帝和神农串到了一起,即无论炎帝还是神农都是同一部落首领的称呼。同一部落首领有不同的称呼倒不奇怪,但是无论神农氏是七十个世代还是十七个世代,显然都和炎帝的八个世代对不上号。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说,炎帝和神农为同一人的说法值得怀疑。

——三皇五帝,神农氏。

农皇(生逝不详)

本名:姜石年。

别称:炎帝、赤帝、神农氏、烈山氏。

所处时代:新石器时代。

出生地:姜水(今陕西宝鸡,有争议)

父亲:有熊氏少典。

母亲:任姒,有蟜氏女登。

妻子:赤水氏听訞(yao一声||搓麻织布、发明尺、秤、斗等丈量工具,上古元妃,神农独偶。)

女儿:瑶姬(巫山神女)女娃(精卫)

儿子:炎居。

    作为中华民族,第一个由渔猎转入农耕的氏族部落,炎帝神农氏族创造了中国的农业文化。

功绩——

·制耒耜(lie三声|si,四声),种五谷,奠定了农工基础。

耒耜的使用和种五谷,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类由原始游牧生活,向农耕文明转化,创造了条件。

·立市廛(chan二声),首辟市场。

神农发明的以日中为市,以物易物的市场,是中国货币、商业发展的起源和基石。

·治麻为布,民着衣裳。

原始人本无衣裳,仅以树叶,兽皮遮身,神农教民麻桑为布帛后,人们才有了衣裳,这是人类由朦昧社会向文明社会迈出的重大一步。

·作五弦琴,以乐百姓。

神农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这种琴发出的声音,能道天地之德,能表神农之和,能使人们娱乐。

·削木为弓,以威天下。

神农始创弓箭,有效地防止了野兽的袭击,有力打击了外来部落的侵犯,保卫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劳动成果。

·制作陶器,改善生活。

在陶器发明前,人们加工处理食物,只能用火烧烤,有了陶器,人们对食物可以进行蒸煮加工,还可以贮存物品,酿酒,消毒。

陶器的使用,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对人类的饮食卫生和医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涿鹿之战

    距今约5000余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

    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

    它也是中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原始社会中晚期,逐渐形成了炎黄、东夷、苗蛮三大集团。

    其中,华夏集团以黄帝、炎帝两大部族为核心。

    它们分别兴起于,今关中平原、山西西南部和河南西部。

    经融合后,遂沿着黄河南北岸,向今华北大平原西部地带发展。

    与此同时,兴起于淮河下游,以南的今豫、苏、皖交界地区的蚩尤部落(苗蛮集团的一支),也在其著名领袖蚩尤的领导下,以今山东为根据地,由东南向西北方向的中原发展,开始进入华北大平原。

    这样华夏集团,与苗蛮集团之间的一场武装冲突,也就不可避免了。

    涿鹿之战,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据说蚩尤族善于制作兵器,他们的铜制兵器精良坚利,且部众勇猛剽悍,生性善战,擅长角牴,进入华北地区后,首先与炎帝部族发生了正面冲突。

    蚩尤族联合巨人夸父部族、和三苗一部,用武力击败了炎帝族,并进而占据了炎帝族居住的“九隅”,即“九州”。

    炎帝族为了维持生存,遂向同集团的黄帝族求援。

    黄帝族为了维护炎黄集团的整体利益,就答应炎帝族的请求,将势力推向东方。

    这样,便同正乘势向西北推进的蚩尤族,在涿鹿地区相遭遇了。

    当时蚩尤族集结了所属的81个支族(一说72族),在力量上占据某种优势,所以双方接触后,蚩尤族便倚仗人多势众、武器优良等条件,主动向黄帝族发起攻击。

    黄帝族则率领以熊、罴(pi两声)、狼、豹、雕、龙、鸮(xiao一声)等为图腾的氏族,迎战蚩尤族,并利用位处上流的条件,在河流上筑土坝蓄水,阻挡蚩尤族的进攻。

    战争爆发后,适逢浓雾和大风暴雨天气,这很适合,来自东方多雨环境的蚩尤族,展开军事行动。

    所以在初战阶段,适合于晴天气环境作战的黄帝族,处境并不有利,曾经九战而九败。

    然而,不多久雨季过去,天气放晴,这就给黄帝族,转败为胜提供了重要契机。

    黄帝族把握战机,在玄女族的支援下,乘势向蚩尤族发动反击。

    其利用特殊有利的天象气候——狂风大作,尘沙漫天,吹号角、击鼙鼓,趁蚩尤族部众迷乱、震慑之际,以指南车指示方向,驱众向蚩尤族进攻,终于一举击败敌人,并在冀州之野(即冀州,今河北地区)擒杀其首领蚩尤。

    涿鹿之战,就这样以黄帝族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战后,炎黄族乘胜东进,一直进抵泰山附近,在那里举行“封泰山”仪式后方才凯旋西归。

    同时“命少皞清正司马鸟师”,即在东夷集团中,选择一位名叫少皞清的,继续统领东夷部落联盟,并使东夷集团,同自己的炎黄集团,互结为同盟,形成了最初的华夏部落联盟。

    涿鹿之战的结果,有力地奠定了炎黄集团,据有广大中原地区的基础,并起到了进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

    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部族首领黄帝,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并被逐步神化。

    涿鹿之战,为我们中华民族在发轫(ren四声)时期,决定日后基本面貌的历史性战争。

阪泉之战

    阪泉之战,发生于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之间。

    通过这场战争,黄帝战胜了炎帝,炎帝归服了黄帝,从而形成了炎黄部落联盟。

    同时,黄帝取代了炎帝,在黄河流域各部落中盟主的地位。

    因此,这场战争是华夏族形成的奠基之战、与关键之战。

    这场战争的原因,既有争夺领导权的因素,还有争夺宜农土地的因素。

    原本,黄帝与炎帝先前居住的姬水、姜水一带,因黄河泛滥,逐渐不再适于畜牧业和农业生产,黄帝首先带领部落开始东迁。

PS:《史记》中记载的炎帝被蚩尤所败,联合黄帝轩辕氏组成炎黄联盟。进行涿鹿之战打败蚩尤,然后进行阪泉之战又被黄帝打败的,是第八任炎帝榆罔,而不是尝百草的神农氏。

炎帝政权又分为两大支脉——

    一为炎帝魁隗氏政权,一为炎帝神农氏政权。

魁隗氏

        炎帝魁隗氏,发祥于秦岭常羊山,兴起于赤水(今贵州赤水市),建帝都于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传七帝而失政,被炎帝神农氏取而代之。

 炎帝魁隗氏政权起于公元前5008年,讫于公元前4766年,历六任帝,传国虚记二百四十三年。

这六任帝是:

1、 魁隗,在位执政虚记五十八年(公元前5008——前4951年)。

2、 炎居,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四年(公元前4951——前4918年)。

3、 节并,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三年(公元前4918——前4876年)。

4、 戏器,在位执政虚记五十年(公元前4876——前4827年)。

5、 祝融,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七年(公元前4827——前4781年)。

6、 共工,在位执政虚记十六年(公元前4781——前4766年)。

神农氏

    炎帝神农氏政权共传八任帝,传国虚记二百五十四年(前4766—前4513)。

    首任帝:神农,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四年(公元前4766——前4733年)。

二任帝:临魁,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二年(公元前4733——前4692年)。

三任帝:姜承,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八年(公元前4692——前4655年)。

四任帝:姜明,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八年(公元前4655——前4628年)。

五任帝:姜宜,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七年(公元前4628——前4582年)。

六任帝;姜来,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年(公元前4582——前4563年)。

七任帝:姜克,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五年(公元前4563——前4539年)。

八任帝:榆罔,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七年(公元前4539——前4513年)。

第一个是铲形门齿,因为两颗中门牙的形状像是一把铲子,第二个是蒙古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青斑和胎记,第三个是内眼角处,有一处小皮褶。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尚有争议,也有说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领尊号炎帝。

历史发展

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

炎帝所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传说炎帝部落后来和黄帝部落结盟,共同击败了蚩尤。

华人不仅汉族自称炎黄子孙,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_,_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

神农氏的重要贡献

1、制未耜,种五谷,奠定了农工基础。未耜的使用和种五谷,解诀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类由原始游牧生活向农耕文明转化创造了条件。

2、立市廛,首辟市场。神农发明的以日中为市,以物易物的市场是中国货币,商业发展的起源和

3、治麻为布,民着衣裳。原始人本无衣裳,仅以树叶,兽皮遮身,神农教民麻桑为布帛后,人们才有了衣裳,这是人类由朦昧社会向文明社会迈出的重大一步。

4、作五弦琴,以乐百姓。据《世本·下篇》载,神农发明了乐器,他削桐为琴,结丝为弦,这种琴后来叫神农琴。这种琴发出的声音,能道天地之德,能表神农之和,能使人们娱乐。

5、削木为弓,以威天下。神农始创了弓箭,有效地防止了野兽的袭击,有力地打击了外来部落的侵犯,保卫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劳动成果。

重要贡献

1、制耒耜,种五谷,奠定了农工基础。耒耜的使用和种五谷,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类由原始游牧生活向农耕文明转化创造了条件。

2、立市廛,首辟市场。神农发明的以日中为市,以物易物的市场是中国货币,商业发展的起源和基石。

3、治麻为布,民着衣裳。原始人本无衣裳,仅以树叶,兽皮遮身,神农教民麻桑为布帛后,人们才有了衣裳,这是人类由朦昧社会向文明社会迈出的重大一步。

4、作五弦琴,以乐百姓。据《世本·下篇》载,神农发明了乐器,他削桐为琴,结丝为弦,这种琴后来叫神农琴。这种琴发出的声音,能道天地之德,能表神农之和,能使人们娱乐。

5、削木为弓,以威天下。神农始创了弓箭,有效地防止了野兽的袭击,有力地打击了外来部落的侵犯,保卫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劳动成果。

炎帝是谁的儿子

《国语·晋语》云:“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炎帝和黄帝的母族有蟜氏是一个什么样的部落?他们又凭何孕育出炎帝和黄帝两个乖儿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